上海轮渡今迎来百岁诞辰 曾经辉煌已不再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作者:王志彦
2011年01月05日10:35
我来说两句(0)
曾几何时,轮渡是上海市民唯一的过江工具,呜呜的汽笛声夹杂着人间百味。如今,黄浦江上的隧桥数量早已超过两位数,大多数人不再需要搭乘轮渡上下班,轮渡站虽然还在我们身边,但又仿佛离得很远。
辉煌已不再
老上海人依然记得“挤轮渡”的日子。1993年,市轮渡年客运量达3.7亿人次,日平均客运量100多万人次,呈现百万市民过浦江的壮观场面,当时最繁忙的陆家嘴至延安东路线一天的客流量就超过20万人次,上海轮渡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
事实上,自诞生以来,轮渡一直是上海重要的 交通工具。1911年1月5日,上海地方自治机构“塘工善后局”向王仁泰船行租赁“安泰”号小火轮,首次开行对江航线,标志“官办”上海轮渡正式诞生。新中国成立后,上海轮渡快速发展,到上世纪末,在东起吴淞口,西迄松江米市渡80多公里的黄浦江上,设有对江客渡航线22条,对江汽车渡航线5条, 交通艇航线6条。轮渡几乎是当时黄浦江越江的唯一方式,是衔接上海浦东浦西的城市 交通命脉。
然而,随着黄浦江大桥、隧道、轨道 交通等立体多元格局的逐渐形成,浦江客流发生了急剧变化。目前,本市虽然还有18条对江客运航线,但日均乘客已萎缩到27万人次左右,一些远离中心城区的轮渡线有时一个航班只有十几位乘客,船舱显得空荡荡。
转型不好走
曾经辉煌的上海轮渡就这样默默退出历史舞台吗?
“下海”经商,走水上旅游之路,曾经是一剂“药方”。倡议者的理由很简单:国外大型城市的水上 交通都经历过发展的阵痛,最后转型为旅游产品,找到了“第二春”,比如伦敦泰晤士河轮渡,巴黎塞纳河水上客运以及香港的“天星小轮”。
然而,同样的转型路,市轮渡公司却走得不顺畅。几年前,市轮渡公司也曾成立过“水上巴士”公司,从事浦江游览业务。一开始,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市场占有率排名前茅。但很快激烈的市场竞争让轮渡看到了“下海”的风险。“过去,上海只有3家浦江游览公司,如今已达到11家,游览船超过50艘,有些船装潢豪华,设施高档,客位数超过800。相比之下,轮渡船就显得破落陈旧,船速慢,船舱小,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市轮渡公司总经理罗应根说,轮渡一方面要继续承担城市公共 交通的重担,另一方面又要经营游览业务,“一心两用”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到最后“水上巴士”只能被忍痛割爱。
未来期几许
走不通旅游之路,关键在于上海轮渡的定位不明确。“痛定思痛,我们认为轮渡必须坚持公益性城市公共 交通的定位,根据市民需求完善网络和服务才有出路,”罗应根表示,在“十二五”规划中,轮渡将回归服务本质。
事实上,在隧桥时代,轮渡并非没有自己的“粉丝”。比如习惯骑自行车和助动车出行的市民,由于无法走隧桥,轮渡便成为他们的首选。同时,工作单位或住址靠近江边的市民也喜欢乘坐轮渡。更关键的是,随着新一轮浦江两岸开发的推进,滨江地区将成为上海重要的城市功能区,只要更好地服务和贴近自己的“粉丝”,“近水楼台”的轮渡肯定有发展机会。
记者了解到,为了抓住机遇,“十二五”期间,上海轮渡除了保持现有的对江线外,将沿着浦西和浦东岸线首次开行沿江线,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格局,既减轻沿江陆路 交通的压力,又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的选择。此外,22条先进的世博客渡船也将陆续投入使用,改善市民过江条件,同时在徐汇滨江地区、世博园区还将开设新的轮渡线,满足新增的市场需求。 (责任编辑:曹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