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29|回复: 5

[转帖] 三种方式出入南京中山陵 为您绘制便捷线路图 (来自:扬子晚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0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种方式出入中山陵 为您绘制便捷线路图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张文思    2010-11-10 05:46:40     共3条跟帖    进入论坛





点击看大图 进入专题:南京中山陵免费开放

你可以自己开车 陵前路部分路段禁止行

龙虎网讯 从11月12日开始,中山陵陵寝免费开放日起核心景区禁车,即取消原博爱广场南面的中山陵停车场,陵前路(行健亭至苗圃路)禁止机动车通行。考虑到届时通行的实际情况,交管部门在与中山陵园管理局及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磋商后“量体裁衣”,对部分路段限行或单行,并开放通道直达停车场,确保陵寝免费开放后,景区道路顺畅有序。

开放通道直达停车场

管制实施后,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合理安排车辆停放,毕竟很多游客是自行驾车前来,为此,交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磋商后,敲定4条方案,分散入景区停车场车流。具体为:

1、下马坊地铁站旁新建道路命名为“中山博爱路”,作为进景区停车场的主要通道,城内从中山门方向前往的车辆由此路进入直达“中山陵停车场”。在中山博爱路入口设标志性构造物,凸显中山陵特色,形成对进入中山陵车辆的视线引导。

2、开放东洼子路、西洼子路(配对单行)与宁杭公路道口,构成另一进出新通道,城外从宁杭公路进入景区的车辆可从此通道到达灵谷寺停车场和体育公园停车场。

3、建梅花谷右转匝道。梅花谷路陵园路路口是一个大的交通堵点,由于梅花谷路单向只有一股车道,梅花谷路往陵园路右转的车辆需和左转的车辆一起排队等信号,造成严重积压,新建一股右转匝道,使右转车可以不必被动受信号控制,随到随走。该右转匝道可直通明孝陵停车场,停车非常方便。

4、由灵谷寺路进入景区的车辆可经大栅门路直达中山陵停车场(原东沟停车场)。此外,11月12日前完成东沟停车场临时扩建,可停约600辆车;元旦前完成梅花谷停车场扩建,可停300辆车;力争元旦前完成灵谷寺停车场扩建。

这些临时管制12日当天或实施

以上的管制和方案皆是长期执行,那么针对12日当天中山陵陵寝免费开放“引”来的车流客流,交管部门又将采取何种方式应对呢?记者从相关交警大队了解到,他们已经准备了一些临时的管制措施,一旦中山陵遭遇车流不畅或是拥堵,将及时启用。

“针对已经成为长期管制方案的卫桥路口‘只出不进’,我们还准备了一个‘只进不出’。”有关人士介绍说,遭遇车流不畅时,他们将在大栅门指挥车辆进入灵谷寺路,停放在灵谷寺、陵东路或中山陵停车场(原东沟停车场),做到“只进不出”。同时,在陵园大道梅花谷路口指挥从太平门方向进入中山陵地区的车辆从卫桥驶出,或进入梅花谷停车场,禁止左转驶往中山陵;在马群广场分流车辆经环陵路、陵东路进入灵谷寺、中山陵。而在中山陵地区交通拥堵时,除了以上措施外,在太平门禁止车辆进入龙脖子,在宁杭公路胜利村路口向胜利村路分流进城车辆,减少中山门大街压力。在中山门指挥车辆上沪宁连接线、大栅门绕行,在苜蓿园大街后标营路口禁止车辆进入中山门大街。

乘公交 坐地铁 6条公交线到中山陵附近

都将有调整,9路、游1终点站中山陵停车场离中山陵最近

因为中山陵陵寝接待能力有限,因此交管部门呼吁市民尽可能乘公交或地铁出行。市民可以乘地铁2号线到下马坊站下车。另外还有6条公交线路能到达中山陵附近。记者了解到,为配合中山陵景区内的交通组织方案,11月12日起,部分公交线路将进行调整。
6条公交线路将调整

12号以后,游3、20路的终点在苜蓿园地铁站,9路、游1的终点站在东沟停车场,游2的终点站在灵谷寺。届时,中山陵停车场(原东沟停车场)将成为离中山陵最近的公交站。

9路、游1线,两线路调整为经中山门、中山门大街、下马坊、中山博爱路至中山陵停车场(现东沟停车场)。调整后,原陵园路上的公交站点不再停靠,线路停靠卫岗站,并增设下马坊站、中山博爱路、中山陵停车场站等站点。

20路、游3线,两线路缩线至明孝陵停车场(现梅花谷停车场),陵园路上现有站点不再停靠。白马公园往明孝陵方向,线路经白马公园、中山植物园、梅花谷至明孝陵停车场。明孝陵开往白马公园方向,由明孝陵停车场经中山门大街、明陵路、中山植物园、白马公园回原线,沿线停靠卫桥站。

游2线,线路调整至中山门、中山门大街、灵谷寺路至灵谷寺。线路调整后,原陵园路、陵前路上的公交站点不再停靠。线路停靠卫岗、小卫街、理工大、孝陵卫、大栅门站,并增设灵谷寺路站。

315路,白马公园往双拜巷方向,走向及站点不变。双拜巷至白马公园方向,改经中山门大街、明陵路恢复原线,不再停靠梅花谷南门站、梅花谷站,增设卫桥站。

两个公交站台将合并

另外记者了解到,太平门路上的中山植物园站、廖仲恺墓站合并,停靠现有中山植物园站。新选址的港湾站点将从中山植物园站西移150米,待建设完毕后公交车辆将停靠新站点。

本报记者 徐媛园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报为您整理好调整后的线路图

(以有关部门最终公布为准)

9路

●新去程:中山陵停车场-中山博爱路-下马坊-中山门大街- 中山门 - 明故宫 - 明故宫西站 - 解放路(军区总院) - 逸仙桥(中山东路) - 大行宫 - 新街口(东站) - 新街口西站 - 莫愁路(汉中路) - 汉中门 - 清凉山(南) - 清凉门桥 - 湛江路 - 中心南村 - 清凉门大街(江东北路) - 漓江路 - 银城街 - 中保村(南) - 宁工新寓 (23站)

●新回程:宁工新寓 - 中保村(南) - 银城街 - 漓江路 - 清凉门大街(江东北路) - 中心南村 - 湛江路 - 清凉门桥 - 清凉山(南) - 汉中门 - 莫愁路(汉中路) - 新街口西站 - 新街口(东站)(新华书店) - 大行宫 - 逸仙桥(中山东路) - 解放路(军区总院) - 明故宫西站 - 明故宫 - 中山门 - 中山门大街 - 下马坊 - 中山博爱路 - 中山陵停车场 (23站)

20路

●新去程:莫愁新寓 - 莫愁湖西路 - 大士茶亭 - 北圩路 - 迎春里 - 鱼苗塘 - 嫩江路 - 清凉门桥 - 清凉山 - 虎踞关南站 - 虎踞关北站 - 山阴路 - 南阴阳营 - 云南路(上海路) - 鼓楼(鼓楼公园) - 北极会堂 - 鸡鸣寺(市教育局) - 北京东路 - 太平门 - 白马公园(太平门东) - 紫金山索道 - 中山植物园 - 梅花谷西门 - 苜蓿园地铁站(24站)

●新回程:苜蓿园地铁站 - 中山门大街 - 卫桥 - 明陵路 - 中山植物园 - 廖仲恺墓 - 紫金山索道 - 白马公园(太平门东) - 太平门 - 北京东路 - 鸡鸣寺(和平大厦) - 保泰街(鼓楼广场) - 鼓楼(鼓楼公园) - 云南路(上海路) - 南阴阳营 - 山阴路 - 虎踞关北站 - 虎踞关南站 - 清凉山 - 清凉门桥 - 嫩江路 - 鱼苗塘 - 迎春里 - 莫愁新寓 (24站)

315路

●新去程:建南村富民广场 - 象山村 - 沧波门 - 土城头路 - 五百户东站 - 五百户西站 - 双拜巷东站 - 双拜岗 - 双拜巷西站 - 大栅门(南) - 孝陵卫 - 南京理工大 - 小卫街 - 卫岗 - 中山门大街 - 卫桥 - 明陵路 - 中山植物园 - 白马公园(太平门东) (19站)

●新回程:白马公园(太平门东) - 中山植物园 - 明陵路 - 中山门大街 - 卫岗 - 小卫街 - 南京理工大 - 孝陵卫 - 大栅门(南) - 双拜巷西站 - 双拜岗 - 双拜巷东站 - 五百户西站 - 五百户东站 - 土城头路 - 沧波门 - 象山村 - 建南村富民广场 (18站)

游1

●新去程:中山陵停车场-中山博爱路-下马坊-中山门大街- 中山门 - 明故宫 - 解放路(军区总院) - 逸仙桥(中山东路) - 总统府 - 大行宫北站 - 四牌楼 - 鸡鸣寺 - 鼓楼(北站) - 玄武湖公园(南) - 公交总公司 - 玄武湖隧道(地铁新模范马路站) - 中央门南站(中央门立交) - 中央门 - 南京车站(火车站西) - 花木公司 - 新庄(北) - 曹后村 - 中北巴士公司 - 红山动物园东门 - 十字街 - 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迈皋桥 (27站)

●新回程:迈皋桥(广场) - 华电路 - 迈皋桥 - 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十字街 - 红山动物园东门 - 中北巴士公司 - 曹后村 - 新庄(中萃公司) - 花木公司 - 南京车站(火车站西) - 中央门 - 中央门南站(中央门汽车站) - 许府巷(北) - 玄武湖隧道(地铁新模范马路站) - 公交总公司(玄武湖公园) - 鼓楼(北站) - 北极会堂 - 鸡鸣寺 - 四牌楼 - 大行宫北站 - 总统府 - 逸仙桥(中山东路) - 解放路(军区总院) - 明故宫 - 中山门 - 中山门大街 - 下马坊 - 中山博爱路 - 中山陵停车场 (30站)

游2

●新去程:灵谷寺 - 大栅门 - 孝陵卫 - 理工大 - 小卫街 - 卫岗 - 中山门 - 明故宫 - 解放路(军区总院) - 逸仙桥(中山东路) - 总统府 - 大行宫南站 - 杨公井 - 白下路(太平南路) - 夫子庙(太平南路) - 三山街 - 金沙井 - 长乐路(夫子庙) - 中华门内(中华门城堡) - 雨花路 - 雨花台 - 雨花新村 - 共青团路 - 雨花台南大门 (24站)

●新回程:雨花台南大门 - 共青团路 - 雨花新村 - 雨花台 - 雨花路 - 中华门内(中华门城堡) - 长乐路(南) - 三山街(夫子庙) - 夫子庙(太平南路) - 白下路(太平南路) - 杨公井 - 大行宫南站 - 总统府 - 逸仙桥(中山东路) - 解放路(军区总院) - 明故宫 - 中山门 - 卫岗 - 小卫街 - 理工大 - 孝陵卫 - 大栅门 - 灵谷寺 (23站)

游3

●新去程:苜蓿园地铁站 - 中山门大街 - 卫桥 - 明陵路 - 中山植物园 - 紫金山索道 - 白马公园(太平门东) - 岗子村 - 锁金村 - 新庄 - 曹后村 - 中北巴士公司 - 红山动物园东门 - 十字街 - 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迈皋桥 (16站)

●新回程:迈皋桥(广场) - 华电路 - 迈皋桥 - 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十字街 - 红山动物园东门 - 中北巴士公司 - 曹后村 - 新庄(北) - 锁金村 - 岗子村 - 白马公园(太平门东) - 中山植物园 - 梅花谷- 苜蓿园地铁站(14站)

徐媛园 整理

通讯员 宁交轩 本报记者 郭一鹏

5项管制12日起实施

据交管部门介绍,针对陵寝免费开放,他们制定了5项交通管控措施,其中涉及到部分路段的限行及单行,具体为:

1、陵前路(行健亭至疗养院路)禁止机动车通行;

2、法定节假日8:30—17:30,陵园路的卫桥至梅花谷路口实施机动车北向南单行,通俗地说就是“只出不进”;

3、陵东路(灵谷寺环岛至体育公园入口段)由单行改为双向通行;

4、东洼子路由南向北单行,西洼子路由北向南单行;

5、疗养院路法定节假日8:30—17:30实施机动车北向南单行。

交管部门提醒,11月12日是陵寝免费开放的第一天,虽然不是法定节假日,但仍按上述措施进行管理。

下一篇:中山陵免费开放建议


延伸阅读




发表于 2010-11-10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免费了。
这下台湾人来,不再尴尬了。
发表于 2010-11-10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那些2000年代初扩建的入口处收费卡口及一大堆不搭调的附属建筑,也应该同步拆除。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 持  !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止中山陵陵寝免费 还有中山陵园民国文化深度游

作者:家在六朝烟雨间 于 2010-11-10 19:04:15 发表
    只看该作者
中山陵陵寝免费开放后,如果你只是走马观花、爬台阶谒陵,领略完气势磅礴的陵墓就走,这实在太可惜。

连日来,记者和孙中山纪念馆的研究人员一道进行了实地探访,搜罗出一大批具有欣赏价值的免费景点。

趁着陵寝免费开放的时机,当你参观和拜谒完恢宏的中山陵陵寝后,就可以拿着这份“深度”探访手册,在中山陵风景


区内,顺着这条免费线路,进行一次实实在在的文化游览。

光化亭

这座纪念亭,位于陵墓广场东侧的小山丘上,由海外华侨在孙中山奉安大典前后捐资建设。有趣的是,当时选址在


此,是因为陵墓前还没有高大的树,谒陵人员只要前来,就能看见。

光化亭是由刘敦桢教授设计的,大部分是石工,建设相当严格,石料一律选用上等福建产的花岗石,凡有缝隙、开裂


或斑迹的都不要。

记者了解到,在石料的拼接处,工人师傅还用了3寸长、1寸宽的铜栓插入榫头对接,所有的缝隙全部用铅填灌,从而


使一件件石料构件接合成一座完整的建筑。在承建光化亭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工程于1931年夏开工,原定15


个月完工,但运输石料的船沉没了,直到1934年夏才竣工。

仰止亭

它位于流徽榭北面的二道沟侧,在一座叫梅岭的小山丘上,同样是刘敦桢教授设计的作品。

捐建者叶恭绰是广州人,原是清朝重臣,但他服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得知二道沟开辟成风景区需要建亭台后,


他给陵园写信,表示愿意捐5000元建一座纪念亭。1932年亭子建成后,他取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给它取名为仰止


亭。

叶恭绰的行为令宋庆龄很感动,在身处逆境时,派秘书给他送去200元钱。叶先生向宋庆龄提出了自己毕生的愿望:


“希望死后埋在仰止亭,在九泉之下见到孙中山先生。”宋庆龄同意了他的恳求,并给他回信。于是,1968年9月,87


岁的叶恭绰病逝,宋庆龄安排将其骨灰运到仰止亭边安葬。去年,仰止亭得到了全面维修。

中山书院

从中山陵“天下为公”小殿,左拐从山中小路前进到丛林间;或者从水榭拐进通往中山书院的山道,步行15分钟,便能


看到中山书院的小门。它是孙科创建的,最初的馆址位于上海福熙路803号中山陵,取名“中山文化教育馆”。但是,在


1933年3月12日,经过反复斟酌,建馆地址放在了中山陵园内。

“中山文化教育馆”做的最著名的事情,是翻译出版“中山文库”。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文艺等方面的世界


名著,凡是有价值的,都被选入。

现在的中山书院启用于1995年3月12日,楼前的花园中的高大铜像,是目前新街口广场孙中山铜像的模本。

藏经楼

藏经楼前,是一尊高2.9米的孙中山先生铜像。据介绍,这尊铜像是以孙中山向全国民众发表演讲姿势为造型的,由孙


中山先生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1929年3月亲自送来,并于1942年开始放置于新街口广场中央,直到1985年3月12日,


才被移来。

藏经楼外观为三层,中间还有一夹层,共四层。底层为大厅,中央矗立着孙中山先生半身铜像,这是由雕塑家戴广文


创作,今南京晨光集团铸造的。大厅面壁上,是阴刻的胡汉民手写《总理遗嘱》匾额,两侧是孙中山手写的“人类进


化”、“世界大同”。

值得一提的是,主楼后的环形碑廊,是国内罕见的一座大型碑廊,碑廊长125米,廊壁嵌有冯玉祥将军赠送的河南嵩山


青石碑138块,上面精心镌刻了《三民主义》全文。

廖仲恺 何香凝墓

廖仲恺、何香凝墓在中山植物园的西侧林海中,由吕彦直设计。合葬墓地前面,分左右两条墓道呈弧形而上,墓道的


两侧广植龙柏、青松,显得十分庄严肃穆。墓道的尽头是一座半圆形的平台,平台下围有一圈石椅,可供祭灵者休


憩。在这座平台的左右两端,立有两根仿六朝陵墓神道石柱式样的华表,顶端刻有莲花形的圆盖,圆盖上各有石辟邪


一只。

从两根华表中间的两堵门壁而入,即是墓区所在地。再上几级石阶,是一个占地330平方米的大平台,高大的墓碑和墓


冢,就坐落在这上面。墓冢为钢筋混凝土建造,上半部呈圆球形,直径9米,下半部为八角形,四周环绕24根圆形混凝


土柱。

流徽榭

中山陵和灵谷寺之间的山坡上,有两条溪流沿山而下,汇流到一处,人称二道沟。当年中山陵竣工后,时为陵园园林


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林森认为中山陵园地区缺少水景,他看到二道沟这里山溪深阔,环境优美,经过改造,建湖蓄


水,定能为中山陵园增色。

1932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捐款2万元在中山陵园区建纪念性建筑,林森审批后,以1.1万元在流徽湖的南侧水边建


了水上亭榭,取名流徽榭,又以9000元建了永丰社。流徽榭由当时的陵园工程师顾文钰设计,三面临水,一面傍陆


,以石阶与陆地相连,顶为卷棚式,覆以乳白色的琉璃瓦,红色立柱。

知道“流徽榭”三字楷书匾额三个字是谁题写的吗?答案是徐向前元帅,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

范鸿仙墓

范鸿仙和他夫人李真如的墓,在马群东马腰口,入口处立有一座牌坊,牌坊上额书“烈士范鸿仙墓道”,还有一块当年


建墓用的花岗石,长约1.5米,宽约0.7米,厚约0.2米,尚未完全成形石料;墓道的弹石路面,用水泥铺就,墓道中段


路侧有一座石亭,石亭横额上有彭冲书写的“烈士范鸿仙纪念亭”,碑前有新建的祭台。

陵园新村邮局

沿着苗圃路一直前进,路的尽头有一座“八角亭”,建筑顶部为四方的重檐攒尖顶。1930年,蒋介石在中山陵附近修建


小红山官邸,由此,在中山陵附近修建官邸在国民政府高层中已蔚然成风。之后,陵园附属建筑陵园新村就诞生了。


但1937年冬,日军攻打南京期间,向紫金山发起进攻时,陵园新村成为一片火海,陵园邮局同样被焚毁。1947年,陵


园邮局被重建。最新的规划显示,它将变身为一座邮政博物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6 10:20 , Processed in 0.42378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