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09|回复: 26

[转帖] 寻访记忆中的杭州制造②:西湖啤酒老厂将成景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3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今日早报
本报记者 章卉 通讯员 吴书佳 叶嘉妮/文 本报记者 徐彦/摄  
早报讯 昨天的采访,我们从杭州西湖啤酒朝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志武那里了解到,未来,位于杭州西溪路的老厂将发展工业旅游。
 张志武向记者介绍,今后他们准备逐步减少杭州这边的产量,着重发展德清新厂。
  那么,杭州老厂怎么办?
  张志武说,杭州的老厂准备发展工业旅游,让西湖啤酒厂成为杭州的一个旅游胜地,让游客看看西湖啤酒是怎么做出来的,参观之后还能尝到最新鲜的啤酒。
  说实话,从国有企业的老掌门人口里听到这个新奇的营销方法,记者还是有些吃惊的。
  张志武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这种思路在国外有过,在国内尝试得并不多。西湖啤酒在做工业旅游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也有许多动人和有趣的故事;第二是因为我们地理位置优越,既靠近西溪湿地,边上又通灵溪隧道,离灵隐很近;第三,这是个趋势,随着旅游业在多样化,工业旅游也必将兴起。在日本,朝日的工业旅游就做得很好,小孩子去参观过,(长大后会)成为潜在的消费者。”
  在杭州开发工业旅游,现实吗?西湖啤酒悄悄做了回尝试。当时,不知情的广东游客被带过来,开始还有些怨言,觉得好不容易来杭州一趟,干嘛要来参观啤酒厂?但经过厂方精心准备,他们听了总工程师专业的讲解,又品尝了平日难以喝到的鲜啤,半天下来,普遍感觉良好,觉得不虚此行。
  “但是真正要把工业旅游发展起来,我们还要准备准备,譬如把老车间改造改造,设计好旅游线路,开发与游客的互动(项目),还有与旅游公司的合作,都需要谈。但我相信,西湖啤酒的工业旅游化这条路一定会成功的!” 张志武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西湖啤酒节还会办下去
  当问及最近这几年西湖啤酒的活动时,张志武很兴奋地告诉记者:“青岛啤酒每年都会举办一个啤酒节,影响很大,别的城市也有在做啤酒节的,我们西湖啤酒也希望做一个有别于其他的,有杭州特色的,城市化、精品化的西湖啤酒节。2007年和2008年,我们曾经举办过两次,地点是选在了西湖天地,价格稍微有点贵,入场券298元一张,进场后啤酒可以尽情地喝,还有100元的餐券。
  “当时,参与的人很多,整个啤酒节是10天时间,平均每天都能喝掉1吨酒。有些企业、单位把场子都包下来,领导和员工一起来喝酒,气氛也是热闹得很,有些员工喝得高兴了,就拿充气榔头敲敲领导的头,‘发泄’一下平时的不满,领导也不生气,这都是啤酒的魔力啊,哈哈!”张总给我们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前两届啤酒节的情景,“去年是因为和西湖烟花节的时间有了冲突,所以没有办成,今年还是想办。”
  张总说,之所以想办这么一个啤酒节,就是想让喜欢喝啤酒的朋友们从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一起玩,一起“疯起来”。杭州人太文气,不喝酒HIGH不起来。可是现在也要守规矩,喝酒了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所以办啤酒节的地点不能太偏,西溪就不行了,还是希望能在西湖天地。

  杭州啤酒文化  现在流行12瓶的小包装
  原先喝啤酒,感觉味道是比较苦的,但现在开始向清淡发展。像西湖绿雨,麦芽度只有7度,在江浙一带很流行,但山东等地,北方人就喝不惯。
  杭州人酒量不大,酒风却很好,胸怀也很宽广。如果店里没有西湖啤酒,促销员一推荐其他牌子,立马就会试。这一试,说不定从此就改吃其他牌子。杭州人的博爱,让西湖啤酒的本地优势有点显现不出来。而啤酒目前的销售渠道主要是通过配送中心,逐利性的驱使下,哪个厂商给的回扣大,促销员就优先卖谁的,这么一来本地牌子就没有优势了。
  老杭州喜欢买几瓶啤酒,吃好再去换几瓶,现在的年轻人就有点不一样了。他们通常会一箱箱地买回家,啤酒厂商摸透了消费者的心理,也主动把24瓶装的塑料箱子换成了12瓶装的小纸箱。看着夏天啤酒生意好,送水站也愿意增加业务,给小区居民送啤酒。
  和国外相比,更环保的易拉罐啤酒在杭州动静还不大。但张志武说,随着开车家庭增多,以后的趋势会好起来。

  互动 你喝过这些西湖啤酒吗?
  通常,企业掌门人会在办公室放一排书橱,而西湖啤酒掌门人珍藏的是满满一柜子酒。
  我们的摄影记者小心翼翼地打开了柜子。其中有一排摆放的是西湖啤酒所有的产品(见上图),从最早的西湖啤酒到现在的西湖绿雨,啤酒瓶的款式也从老式变得新潮。西湖啤酒30年的变化发展浓缩在了这一排小小的酒瓶中,让人感慨万千。
  你看看,有哪些是你喝过的?你再问问身边的长辈,有哪些是他们曾经喝过的?

  你对哪个西啤广告印象最深?
  打开西湖啤酒的官网,迎面而来的是一片欲滴的绿色;还有一瓶已经开了盖的啤酒,旁边立着一个透明的、高高的啤酒杯。最右边是一个非常醒目的“关卡”:你是否已到法定饮酒年龄?紧挨着“是”、“否”两个选项。
  虽然同样是绿底白字,却给人一种视觉与心灵的冲击。“一杯好啤酒,一个好景致。”这几个小小的字眼,却让人领略到了西啤这半个世纪以来的生命力,它从近代走来,一路艰辛直到现在,如西子湖水般源远流长。
  张志武接手西啤后做的第一则广告至今还令人难忘。当时请的是一个泰国女演员,戴着草帽,在大自然中拍的,很有活力,很动感。之后西湖啤酒改了路线,突出西湖、三潭印月等文化因素。这也是咨询公司给西湖啤酒的建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啤酒,要消失了?
  正和青岛啤酒谈判,但西湖啤酒一定会保留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的这一佳句,说的就是杭州西湖。
  半个世纪以来,以西湖为名的品牌琳琅满目:西湖啤酒、西湖牌缝纫机、西湖牙膏、西湖牌肥皂、西湖味精、西湖藕粉。可是,跨世纪以后,大多数已销声匿迹,目前还“健在”并发展不错的西湖品牌,就剩下西湖啤酒、西湖味精和西湖牌台钻等少数几个了。
  近日有传闻,“青岛啤酒正式接手西湖。青岛啤酒与日本朝日集团的谈判终于有了结果:青岛啤酒花费近20亿元吃下西湖啤酒51%的股权。”
  如若传言成真,西湖啤酒也要从我们身边消失了?于是,我们的“寻访记忆中的杭州制造”第二站来到了杭州西湖啤酒朝日(股份)有限公司。
  探访: 桃源岭空气中都飘着酒香
  《非诚勿扰》让杭州西溪名声大震。离西溪湿地不远的西溪路上,有两家杭州老厂比邻而居,一家是冯根生的青春宝,另一家就是我们要找的西湖啤酒厂。老杭州人指点我们,这一带也叫桃源岭,山清水秀。西湖啤酒一半的水源就取于此。
  “西湖啤酒”四个金色大字映衬下,旧厂房暴露了她的年纪,这是家52年历史的老厂。昨天到的时候是上午9点光景,几辆装满啤酒的送货车陆续出厂。身着蓝色、橙色工作服的工人们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厂区很大,沿着山坡而上,除了A-E区厂房,还可以看到空中很多管道。工人们告诉我们,啤酒就是通过那里传输到发酵车间去的。难怪空气中飘散着浓郁的酒味。
  进门的时候,记者特别留意了厂门口竖的牌子,“杭州西湖啤酒朝日(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张志武是1977年进厂的,2000年接手厂长职位,朝日控股后他的头衔是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做这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出门不用礼节性互喝,就喝自己的酒。西湖啤酒,他已经吃了33年(杭州人喜欢管喝酒叫吃酒)。
  酒不醉人人自醉。张志武说,状态好的时候自己能吃七八瓶西湖绿雨。不是酒量好,是因为杭州人酒风好。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会和寻常杭州老百姓一样,吃夜饭时开瓶西湖啤酒,慢悠悠地喝。

  求证: 是在谈判,但保留“西湖”是底线
  其他西湖牌改弦易张,西湖啤酒能坚守到今天,挺不容易的。
  张志武说,当初对这个品牌有过争论。那时候流行取时髦的名字,本来也想改,改得更国际化,后来考虑到啤酒的特殊性,区域性比较强,就没再动摇。到2002年,公司确定“西湖啤酒要做区域性的强势品牌”,但在保留西湖名字的同时适当做了延伸,于是有了绿雨。
  那最近的传闻会不会影响“西湖”的延续?张总坦诚地作了回应:很多人看好西湖啤酒,希望合作。和青岛啤酒的谈判正在进行中,目前还没到签协议的阶段,所以也不能对外公布。但有一点,目前西湖啤酒的股本结构是:朝日控股55%,中方持股45%。即便谈下来,青啤也不可能做第一大股东。而西湖啤酒会竭力把西湖这个老字号保留下来,这也是谈判的底线。

  发展: 德清新厂将承担生产主任务
  昨天是头伏的第四天,我们要求去西湖啤酒车间现场观摩的时候,张志武打了预防针:要做好思想准备哦,那里很热!
  公司办公室的沈亦安领着我们去车间。烈日下,小姑娘一会儿就满头大汗了,但还是不无骄傲地讲解:老厂区各个车间是分散的,到德清的新厂就不用这么跑东跑西了,完整的流水线。
  原来,西湖啤酒现在的厂房已经不够用了,于是到德清买了地。目前新的生产线已经投产,像灌装机那样的主要设备都是从德国引进的,很先进。目前新厂年产量达到10万千升(“千升”是行话,也就是10万吨),杭州这边的老厂房产能是20万千升。张志武透露,今后他们准备逐步减少杭州这边的产量,着重发展德清新厂。

  行业:
  资本凶猛,区域性名牌地位难保
  资料显示,中国自2003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啤酒消费国以来,啤酒市场消费量逐年递增,据统计,2007年人均啤酒消费量为29升,大幅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相当于1990年的5倍。在这种背景下,跨国啤酒公司纷纷进入增长势头强劲的中国市场。这也就是区域性很强的啤酒市场格局,一次又一次被洗牌的原因。
  追根溯源,朝日并不是西湖啤酒的第一个东家。早在1992年,西湖啤酒就引进外资。1994年西湖啤酒引进了朝日的技术。2000年西啤与朝日达成合作:日本朝日啤酒株式会社与伊藤忠商事会社共同占比55%的股份,中方杭州市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45%。同年6月6日,公司更名为杭州西湖啤酒朝日(股份)有限公司。
  因为啤酒的销售半径通常在200公里以内,历史上啤酒都是以地方品牌主打,浙江地区杭州人喝西湖啤酒,宁波人喝KK,温州人喝双鹿。后来有了钱江、中华、红石粱、千岛湖。区域性的品牌原本都经营得不错,无奈资本凶猛,啤酒行业的格局被颠覆。
  张志武分析说,近年来发展比较典型的是雪花,它的手法是去各地收购,有华润集团雄厚的财力支撑,所到之处不说所向披靡,也是战果显赫。百威英博啤酒集团收购了百年老牌哈尔滨啤酒(哈啤创建于1900年,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今年世界杯的时候狠狠露了脸。而在啤酒行业,业界公认排名第一的还数青岛啤酒,它的效益最好。
  一业内高手说,与其说青岛啤酒看中西湖啤酒,不如说看中的是浙江市场。在全国,浙江是面积很小的省,但是啤酒销量排第三,仅次于山东和广东。浙江啤酒厂原本很多,但很多已被雪花、百威英博抢先下了手,再不和西湖啤酒合作,这块肥肉就吃不着了。
发表于 2010-7-23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天我老豆中了一箱!
发表于 2010-7-23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叔叔以前在那边上班的~

回想到过年过年或绍兴及北方的亲戚来玩

小叔叔总会带一箱啤酒给大家畅饮
发表于 2010-7-23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还叫西湖啤酒???
发表于 2010-7-23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我小时候 ,父亲总叫我去买啤酒,就喜欢西湖啤酒
发表于 2010-7-23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地人普遍不喜欢西湖啤酒,说西湖太苦
发表于 2010-7-23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家里喝的还是金西湖
发表于 2010-7-23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改叫西湖朝日青岛啤酒株式会社?
发表于 2010-7-23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及周边朋友普遍感觉:相同价位的啤酒口感,西湖不如雪花、红石梁!
发表于 2010-7-23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苦”是啤酒花的味道。。。。。。外行人认为这个苦就=口感不佳很正常,这个就是外行人。哈哈。

我是比较关心,以后西湖啤酒以后用什么水酿造,金西湖、绿雨、绿晶等都是抽虎跑泉系的水酿造的。
发表于 2010-7-23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ouandizlj 于 2010-7-23 21:33 发表
个人及周边朋友普遍感觉:相同价位的啤酒口感,西湖不如雪花、红石梁!

雪花淡么
发表于 2010-7-23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entwi 于 2010-7-23 21:56 发表
这个“苦”是啤酒花的味道。。。。。。外行人认为这个苦就=口感不佳很正常,这个就是外行人。哈哈。

我是比较关心,以后西湖啤酒以后用什么水酿造,金西湖、绿雨、绿晶等都是抽虎跑泉系的水酿造的。
哪有那么多泉水哦~
发表于 2010-7-23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ouandizlj 于 2010-7-23 22:15 发表
哪有那么多泉水哦~
泉系而已,那里抽出来的地下水,都属于虎跑泉系。何况也只限于相对高端的系列,比如金西湖、绿雨、绿晶等而已。一般的啤酒只不过是自来水过滤而已。
发表于 2010-7-24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子青 于 2010-7-23 16:30 发表
外地人普遍不喜欢西湖啤酒,说西湖太苦


其实西湖啤酒根本不用觊觎外地市场。
发表于 2010-7-24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軒軒≮K308≯ 于 2010-7-23 14:41 发表
那还叫西湖啤酒???


朝日控股了西湖啤酒55%的股份已经十多年了,但他们还是卖不动朝日啤酒,呵呵。
发表于 2010-7-24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son 于 2010-7-24 00:42 发表


朝日控股了西湖啤酒55%的股份已经十多年了,但他们还是卖不动朝日啤酒,呵呵。

国人不适应朝日啤酒的口感而已,朝日在上海卖得还不错的。
发表于 2010-7-24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西湖,感觉雪花是最难喝的啤酒。
发表于 2010-7-24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ogodalls 于 2010-7-24 08:14 发表

国人不适应朝日啤酒的口感而已,朝日在上海卖得还不错的。


那就对了,所以某企业控股未必会也未必能够弃用之前的品牌,否则朝日也不会走弯路了。青岛啤酒哪怕控股西啤而重点推青岛牌,杭州人也未必会买账。何况,一家企业也可以用多品牌的策略,之前金松撤并“金鱼、乘风、东宝、华美”已经成了一个生动的反面教材。
发表于 2010-7-24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son 于 2010-7-24 10:38 发表


那就对了,所以某企业控股未必会也未必能够弃用之前的品牌,否则朝日也不会走弯路了。青岛啤酒哪怕控股西啤而重点推青岛牌,杭州人也未必会买账。何况,一家企业也可以用多品牌的策略,之前金松撤并“金鱼、乘风 ...
日本人看重的不是他的品牌被中国人的认可程度而在于能在中国人这里赚多少钱,套上个西湖牌照样赚你钱啊,呵呵,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吧。
发表于 2010-7-24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ogodalls 于 2010-7-24 11:25 发表
日本人看重的不是他的品牌被中国人的认可程度而在于能在中国人这里赚多少钱,套上个西湖牌照样赚你钱啊,呵呵,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吧。


但合资公司成立之初,他们企图放弃西湖啤酒品牌,而大力推广朝日。那时候的电视广告,铺天盖地,大家应该都还没忘记吧,可惜收效甚微。
发表于 2010-7-24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entwi 于 2010-7-23 21:56 发表
这个“苦”是啤酒花的味道。。。。。。外行人认为这个苦就=口感不佳很正常,这个就是外行人。哈哈。

我是比较关心,以后西湖啤酒以后用什么水酿造,金西湖、绿雨、绿晶等都是抽虎跑泉系的水酿造的。

一直很想看看啤酒花长什么样,这肯定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植物、
发表于 2010-7-24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ielew 于 2010-7-24 08:24 发表
喜欢西湖,感觉雪花是最难喝的啤酒。

千岛湖和红石梁感觉比西湖好吧~
发表于 2010-7-24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nzjhzxhcsc 于 2010-7-24 13:09 发表

千岛湖和红石梁感觉比西湖好吧~


绿西湖还行啦,其实北方人喝不惯南方啤酒的原因是觉得太淡。
发表于 2010-7-24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 虎 谈 酒.............酒 的 文 化 ,企 业 品  牌 的 市 场 竞 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8 20:45 , Processed in 0.88767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