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38|回复: 20

【历史】吴越传奇系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2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朝末年,天子式微,诸侯争霸,当时的吴、越两国也就是现今的江浙一带,在当时属于夷蛮之地,吴越相争的那段历史中有不少的传奇人物,伍子胥绝对堪称主角之一,这位楚国大臣伍奢的二公子伍子胥(名:员)以报杀父之仇为使命书写了自己传奇的人生。

    伍子胥的父亲在楚国位居太子太傅(太子老师),以忠臣直谏名闻楚国,楚庄王、楚灵王皆是听从了伍奢的直言劝谏而使楚国称霸一时,可是这样勇于给主子挑毛病的行为终于在楚平王当政时被划上了句号。在佞臣费无忌的挑唆下这位楚平王娶了自己未来的儿媳妇,费无忌担心一旦太子继位自己命将不保,就终日在平王耳边诋毁太子建,楚平王日益疏远太子,乃至将太子建派往了远离国都的城父(现在的亳州一带)去守卫边疆,最终在费无忌的离间下,平王派人去杀太子建并囚禁了太子的老师——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因为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员都很出色,为免除后患,平王听从了费无忌的损招派使者到监狱告诉伍奢:若想活命把你两个儿子叫回来……知子莫若父,这位伍老爷子那真是把自己两儿子看的透彻精准,司马迁只用了一句话来描述“尚为人仁,呼必来;员为人刚戾忍訽,能成大事,彼见来之必擒,势必不来”。最后就如伍奢所预见的一样,大儿子伍尚和父亲一同被平王处死了,而伍子胥由此开始了自己复仇的人生。逃亡的经历只能用“忍辱负重”来形容,在《吴越春秋》和《越绝书》中记载了伍子胥在逃亡路上遇到的两位救命恩人,一位是江上的渔夫,撑船帮伍子胥渡江,伍子胥想用价值百金的宝剑馈赠恩人,没想到这位渔夫说到:“吾闻平王有令曰:‘得伍子胥者,购之千金。’今吾不欲得平王之千金,何以百金之剑为?”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这位渔夫不是平常人啊,为打消伍子胥担心自己行踪暴露的顾虑,这位渔夫竟然沉船自刎,不过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并没有这样的描述;另一位恩人是濑水之滨的洗衣女,当伍子胥逃亡到溧阳地界时,饥饿难耐,正好看见濑水边有位浣纱女,便上前讨饭,这位女子拿出自己干粮给了伍子胥,伍子胥叮嘱这位女子不要暴露自己的行踪,没想到自己刚走出几步,这位女子就跳河自尽了!当然《吴越春秋》和《越绝书》中所描述的故事有演绎的成分,但纵观历史古人确实推崇这种重义轻生的行为。

    伍子胥最后来到了吴国,帮助吴王阖庐谋夺了王位,并得到了阖庐的重用,最后借助吴国的势力打败楚国,将平王的尸体挖出来打了三百鞭子,算是为父兄报仇了。这伍子胥确实如同他父亲所评价的那样“刚戾忍垢”,作为楚国人,因为楚王错杀了自己的父兄,竟然怨恨到鞭挞亡君的尸体,不要说那时候的人,就是现在人恐怕也难以做出这样的举动,毕竟人死之后一了百了阿,再大的仇怨死亡也应该能画上句号了,可见这位伍子胥是多么暴戾的人,也难怪他的好朋友申包胥为此跑到秦王那里哭了7天7夜请求秦王出兵救楚了。

    伍子胥报了父仇,尽心尽力辅佐阖庐致使吴国一跃成为威震诸侯的霸主。阖庐曾就立谁为太子的事情征求过伍子胥的意见,不知道一向远见卓识的伍子胥为何非要力挺夫差,看来聪明睿智的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只是这样的错误导致的后果极其严重,不但伍子胥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也葬送了吴国的江山。最后,由于太宰伯噽的谗言伍子胥被夫差赐剑自尽,《越绝书》中记载了范蠡对伍子胥的评价“知数不用,知惧不去,岂谓智与?”伍子胥为自己辩解说:“事君犹事父也,爱同也,严等也。太古以来,未尝见人君亏恩,为臣报仇也。臣获大誉,功名显着,胥知分数,终于不去。先君之功,且犹难忘,吾愿腐发弊齿,何去之有?蠡见其外,不知吾内。今虽屈冤,犹止死焉!”看似伍子胥忠君报恩,实则他之所以被夫差所杀,正是因为他为报一己私仇,借吴国之力屠戮故国,甚至做出了鞭挞已故国君的尸体这样的暴行,不能不令人齿寒,再加上夫差伐齐的时候,伍子胥因夫差不听自己的劝谏而闹情绪不肯出谋划策,非但如此还在此时为保全自己的家小,而让自己的儿子投奔齐国,真不知道这伍子胥是聪明还是傻瓜,这样做不是授人口实的行为吗?难怪夫差听了伯噽的话对伍子胥产生了猜忌——你伍子胥是如此刚戾怨毒之人能为报父仇背叛自己的国家,当然也能因为我不听你的劝谏而背叛我……古人自古对“二臣”都很鄙视,大概都源于这样的思路吧?

    总之,伍子胥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从以死力挺夫差为太子时就给自己埋了雷,虽然他对夫差许诺将来与自己平分吴国之言有自知之明,但最终还是没有看清楚夫差不同于他的父亲阖庐,以至于含冤而死。如果他能像范蠡那样做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就不会落个身首异处了。


[ 本帖最后由 水色阑珊 于 2009-11-12 16:45 编辑 ]
发表于 2009-11-12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2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奥,第一次在论坛发贴,
发表于 2009-11-12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2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史]吴越传奇之要离——心狠手辣

    哎,这个要离的传奇人生让我读了肝颤胆寒,但不知道为啥他还被人尊称为“第一勇士”?这个要离外形似乎很瘦弱,反正《吴越春秋》里面只用了一个“细人”来形容他。要离与伍子胥交情甚厚,所以当阖闾对伍子胥说出自己担心前吴王的儿子庆忌勾结其他诸侯谋夺自己王位的忧虑时,伍子胥就赶紧推荐要离来完成刺杀庆忌的重任。阖闾听到要离这个名字更犯愁了,要知道庆忌可是一个力敌万人的大勇士,而且不但有勇还很有谋略,这样有勇有谋的人,怎么能被要离这样瘦小枯干的家伙刺杀呢?看来阖闾犯了“以貌取人”的错误,伍子胥对自己这位朋友的能力可是深信不疑——其细人之谋事,而有万人之力也。为了消除阖闾的疑虑,伍子胥讲了要离的一个传奇故事:折辱壮士椒丘欣。

    这个椒丘欣是个齐国的勇士,据说曾经和淮津渡口中的水神搏斗过,被水神弄瞎了一只眼睛,不过此壮举足以证明他的勇猛无敌了,也许因为自己敢和水神过招,这个椒丘欣有点骄傲自大的找不着北,居然在吴国朋友的丧礼上,出言不逊盛气凌人,这下子惹恼了同样以勇士自居的要离,结果被要离一顿讽刺挖苦搞了个灰头土脸,要离知道椒丘欣咽不下这口恶气,一定会报复自己,就嘱咐自己老婆当夜晚上不要关门,等着椒丘欣来“自投罗网”,这个椒丘欣看来是个有勇无谋的家伙,晚上还真就气势汹汹的来了,可是这家伙不长记性,明明知道自己嘴上功夫干不过要离,你就直接“要解心头恨,拔剑斩仇人”就得了,还非要在杀死要离之前给人家罗列三大罪状,结果,让要离又一顿贬损,呵呵,我觉得有必要引用《吴越春秋》里面的原文来呈现一下当时的场景(有时候白话文确实啰嗦)——椒丘欣举着宝剑挟着要离说:“子有当死之过者三,子知之乎?”离曰:“不知。”欣曰:“子辱我于大家之众,一死也;归不关闭,二死也;卧不守御,三死也。子有三死之过,欲无得怨。”要离曰:“吾无三死之过,子有三不肖之愧,子知之乎?”欣曰:“不知”要离曰:“吾辱子于千人之众,子无敢报,一不肖也;入门不咳,登堂无声,二不肖也;前拔子剑,手挫捽吾头,乃敢大言,三不肖也。子有三不肖而威于我,岂不鄙哉?”于是椒丘欣投剑而叹曰:“吾之勇也,人莫敢眦占者,离乃加吾之上,此天下壮士也”看来有勇无谋者还不如做个混蛋痛快些,至少省了这些丢人现眼的罗嗦,直接一剑下去岂不干脆。从这件事也能看出这个要离确实不同凡响,不但有胆量,脑子和嘴皮子都够好使的,但是要离最让人害怕的还不止这些,而是他的“心狠手辣”。

    经过了伍子胥这一番绘声绘色的讲述,阖闾同意见见这位勇士要离。耳闻不如见面阿,估计这位要离还真是够“细”的,反正阖闾听完了要离的自我介绍“臣细小无力,迎风则僵,负风则伏”心就凉了大半截,不禁暗自埋怨伍子胥:“看你给我推荐的啥人啊,还刺杀庆忌呢,大风一吹站都站不住”要离看出了阖闾的疑虑,居然给阖闾出了这样的刺杀计划——臣诈以负罪出奔,愿王戮臣妻子,断臣右手,庆忌必信臣矣!我的天啊,为了麻痹敌人竟然用诈到了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不但自残还要残害自己的妻与子,简直没有人性!

    要离“壮士断腕”之后投奔了庆忌,还真取得了庆忌的信任,在庆忌渡江的时候用长矛刺中了庆忌,这位庆忌也真够神勇,身负重伤还能擒住要离,把他的头三次浸在水里,然后将要离的脑袋按在自己的膝盖上说:“嘿嘿你小子够勇阿,敢刺杀我”左右随从要杀了要离,庆忌在临死前说:“一天不能杀两个勇士,放他回去吧”就这样庆忌被要离刺死了,哎,庆忌才真是大丈夫,面对杀害自己的凶手能做到如此“宽宏大量”难得难得啊!估计后来要离百般求死,也是被庆忌的精神多感动,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太“龌龊”了吧?谁知道呢,反正庆忌的手下遵照他的遗嘱放了要离,谁知道要离投水自尽没死成,最后“自断手足,伏剑而死”。

    要离因为自己的所谓勇猛壮举而被推为第一勇士,我却不明白他这样自残躯体而且还搭上了老婆孩子的性命到底图的什么?难道就是为了那个“勇士之名”?哎!看不懂的古人阿,最让我不解的是:这样的人还被历代称颂?古人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轻贱,就连剃个光头都是很严峻的“髡”刑了,要离这样断腕自残简直不把祖宗放在眼里,这样不自爱更不爱家人的举动有什么可歌颂的呢?就如同《三国演义》里那个杀了老婆给刘备做菜的家伙,居然还得到了大笔的奖赏一样让我不能理解。也难怪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为了保卫公共财产要不惜牺牲……原来不把自己当人看的精神由来已久阿,可是不懂得尊重自己的生命如何指望他能尊重他人的生命呢?


[ 本帖最后由 水色阑珊 于 2009-11-12 16:2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2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吴王阖闾有的书上写成阖庐,本人没做考证到底应该是闾还是庐,反正就是夫差的爹,大家就凑合着看吧
发表于 2009-11-12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重复发帖啦。把第五楼删除吧!
发表于 2009-11-12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2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决了。

[ 本帖最后由 水色阑珊 于 2009-11-12 16:28 编辑 ]
发表于 2009-11-12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越传奇之公孙圣——说实话的代价

    俗语说:人怕出名,猪怕壮,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公孙圣这样一位能知“鬼神之情状”的吴国名人就是因自己的“预测”术而亡。纵观历史,有许多著名的占卜高手都死于自己的“先知先觉”,比如汉代的京房,虽然深通易术终不免被冤杀,所以说:“察见渊鱼者不祥”,公孙圣先生最终也因为自己给吴王夫差解梦惨死杖下。

    夫差准备攻打齐国,忽然一日午睡,作了个怪梦(哎,似乎古今中外的帝王都有这个毛病)——“梦入章明宫,见两鬲蒸而不炊;两黑犬嗥以南,嗥以北;两鋘殖吾宫墙;流水汤汤,越吾宫堂;后房鼓震箧箧有鍜工;前园横生梧桐”夫差醒了以后有点闷闷不乐,就找太宰嚭给解梦,这太宰摇唇鼓舌,好一通阿谀奉承“太好了大王,您这次攻打齐国必定大胜,您梦到两鬲蒸而不炊说明您圣气有余;两黑犬嗥以南,嗥以北说明四夷已臣服;两鋘殖吾宫墙是农夫耕田的意思;流水汤汤,越吾宫堂证明给大王进献的财物已经到了;后房鼓震箧箧有鍜工代表宫女鼓乐;前园横生梧桐则是乐府吹巧”伯嚭一番花言巧语把夫差忽悠的心理美滋滋,当下赏赐了他40匹上等的绸缎。由此可见,江湖上一些所谓“大师”堪称太宰的传人:)

    可是夫差听了太宰的一番恭维心里却总感到一丝不安,又把另一个佞臣王孙骆招来给自己解梦,这位左司马大人似乎没有太宰吹嘘拍马的口才,就把闻名吴国的易术高手公孙圣推荐给吴王,这下可把公孙圣害惨了。

    当公孙圣听到王孙骆所传吴王口旨时,伏地大哭起来,搞得他老婆都很没面子——人家听说大王召见都喜出望外,恨不得是祖上八辈子积德才有的福气,你看看你怎么就如丧考妣一样呢?公孙圣过了一会止住悲声对他老婆说:“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啊,今日壬午日,时在南方,正应了命属上天,不得逃亡之兆,我不光是为自己的命运哭泣更是为吴国和大王的命运悲哀阿,我今天一去不复返,身死无功,你日后好自为之,夫妻一场你可别忘了我啊”说罢与老婆洒泪而别。

    公孙圣来到夫差面前说:“臣不言,身名全,言之必死百段于王前。然忠臣不顾其躯。入门见鬲蒸而不炊者,大王不得火食也。两黑犬嗥以南、嗥以北者,黑者,阴也,北者,匿也。两鋘殖宫墙者,越军入吴国,伐宗庙,掘社稷也。流水汤汤越宫堂者,宫空虚也。后房鼓震箧箧者,坐太息也。前园横生梧桐者,梧桐心空不为用器,但为盲僮,与死人俱葬也。愿大王按兵修德,无伐于齐,则可销也。遣下吏太宰嚭、王孙骆解冠帻,肉袒徒跣,稽首谢于勾践,国可安存也,身可不死矣。”同样一个梦,由不同的人解说出来却是大相径庭,旁边的太宰嚭和王孙骆一听这小子是活得不耐烦了,居然敢当着咱爷们的面上眼药,不整死他哪行啊!还没等两个家伙煽风点火下刀子呢,夫差听到公孙圣所言已经勃然大怒,命武士石番用铁杖击杀公孙圣。

   公孙圣临死前仰天长叹说:“老天知道我冤啊,直言正谏,身死无功。令吾家无葬我,提我山中,后世为声响”夫差狠狠的命人将公孙圣的尸身扔到了秦余杭山里,没想到日后果然应验了公孙圣的预言。当夫差逃到秦余杭山的时候想起了公孙圣的遗言,就对着大山叫了三声公孙圣,没想到公孙圣还真是三叫三应(我估计这也没啥神奇的,肯定是大山的回音,只不过夫差当时逃亡之际,心里本来就慌张再加上眼前的事实和公孙圣的解梦一般无二,很容易就把回声当成公孙圣的应答了,这就是一种自我心理暗示,其实许多看似神奇的事情都有心理暗示的因素在内)

    公孙圣先生说实话的代价就是惨死杖下,纵观我们的历史,直言而亡者比比皆是,有的甚至因为讲真话被夷灭三族、九族,也许正因为说实话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只有说谎才能苟活下来,所以假话似乎已经被写进了我们的进化基因里了,这也是一种动物的生存本能吧。
发表于 2009-11-14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越传奇之吴王——浸血的王冠

    第一位吴王叫做太伯,是周始祖后稷的后代,说起后稷的出生有个匪夷所思的传说——后稷的母亲是炎帝部落有邰氏的女儿,名叫姜原,嫁给了黄帝的曾孙帝喾高辛氏为妃,估计那时候的帝王妃不像后来者那样被关在深宫大院里,反正,这位帝妃有一天突然心血来潮跑到了原野上,看到了一行巨大的脚印,就好奇的将自己娇嫩的小脚踩到大脚印里面,没想到从此怀了孕,生下了后稷。虽然在《史记—周本纪》中对后稷的出生只有这十几个字的描述:“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但是当我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禁不住为这位王妃给自己的“野合”编撰出如此奇异的经历感到好笑。后稽名叫弃,因为他一出生就被自己的亲妈给抛弃了,还是在《史记—周本纪》中这样记载:“弃之隘(读爱)巷,马牛过者皆避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哎,人说虎毒不食子,人狠起来当真猛于虎啊,为了掩盖丑闻,姜原也真够毒的,若不是天不遂人愿,恐怕这位周朝始祖早就归西了。
  
   吴王太伯是周文王姬昌的大伯,当姬昌降生后,他的爷爷也就是吴王太伯的父亲古公亶(读胆)父看到姬昌有帝王之貌,就想把伯位传给他,本来太伯是长子,看到父亲如此喜爱自己弟弟季历的儿子就假托为生病的父亲到衡山采药的名义,和弟弟仲雍跑到了当时被称为夷狄的荆蛮之地,为表示自己让国于姬昌的决心,入乡随俗穿上夷狄的服饰,并且断发纹身,这在当时差不多就是和家族断绝关系的证明了。太伯的父亲古公临死前让季历让国于太伯,结果三次都被太伯拒绝了,从此季历继位西伯侯,季历死后又传给姬昌,姬昌又传位姬发,从而武王伐纣开创了周朝八百年基业。

    太伯在荆蛮之地建立起了勾吴国,太伯无子死后传位于弟弟仲雍,到了仲雍的后人寿梦这一代吴国越发强大,便开始称王了。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札。这个季扎很贤德,寿梦临死前要把王位传给四子,没想到这个季札坚辞不受,可这一次的让国之举,却为吴国埋下了血腥的隐患。

    为了却先王寿梦的遗愿,吴王传位采纳兄终弟继的方式,可是三子余昧临死前要传位于季札,结果这个延陵季子还是不想做王,没办法,王位只得传给了余昧的儿子——僚,可是吴王僚没有料到自己大伯诸樊的儿子——光,心中不满王位传给自己。公子光认为既然叔叔季札不愿意继承王位,那么吴王之位就应该传给我这个诸樊的儿子。于是公子光私自招贤纳士,此时正好赶上伍子胥从楚国逃亡到吴国,伍子胥本来想借吴王僚之力伐楚,没料到公子光害怕吴王僚重用伍子胥,于是公子光就在吴王僚面前说了句:“伍胥之谏伐楚者,非为吴也,但欲自复私仇耳。王无用之”。聪明的伍子胥一下子就看出了公子光欲谋王位的野心,为了报楚王杀父之仇,伍子胥推荐勇士专诸给公子光,以谋杀吴王僚。就在吴王僚继位第13年的春天,公子光趁着吴、楚交战,内外空虚的机会,假意宴请吴王僚,虽然吴王僚有所防备,但是没料到专诸趁着给吴王上菜的时候,用藏在鱼肚子中的“鱼肠剑”刺杀了吴王僚,公子光自立为吴王,就是吴王阖闾。

   从此吴王的王冠上就被浸染了鲜血,吴王阖闾虽然夺了王位,但僚的儿子庆忌逃亡在外,而且这个庆忌是有名的勇士,自幼喜武,力大过人,吴王阖闾终日食不甘味,夜不安寝,庆忌成了他的心腹大患,这一切仍旧没有逃过伍子胥的眼睛,在伍子胥的引荐下,瘦弱的要离被选定为刺杀庆忌的勇士,这就是后来“壮士断腕”的主角,只不过为了刺杀庆忌,吴王阖闾的所作所为也真够残忍的。
   
    有了第一次的血腥,也就不在乎第二次、第三次了,反正王冠上已经沾满了鲜血。从第一代吴王太伯让国到季札让王位,吴国的君主们都还能见到仁义礼智信的影子,可是,面对王权带来的荣华富贵,有几个人能抵御那王冠的光华诱惑呢?当王冠不再是“受国之垢”的劳心劳力,而是名誉地位、奢侈享受的象征时,难免不成为众人追逐的目标,更何况大家身上都流淌着祖先的血脉,说得上谁是僭越呢?浸血的王冠非只吴国,上古炎、黄之战不也是为的王位之争吗?孔子为何祖述尧、舜,正是因为他们实行的是一种非暴力的禅让,虽然这里面也可能有力量的角逐,但毕竟王冠没有带血。当尧谆谆叮嘱舜:“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时,让人体会到一种代天言道的慨叹!上古帝王更像是一种媒介,在传达着天道的精神,是人、天联系的纽带,代天行使管理万民的权力,所以王冠象征着责任与重担。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圣经旧约》中记载的以色列人出埃及后,上帝让摩西建造了约柜,并将约柜放置在会幕中,指定摩西的哥哥亚伦为祭祀,从此利未人便成为上帝的代言人,可是到了耶稣诞生的时候,有着祭祀权力的法利塞人却堕落为贪污腐败、欺压百姓的特权阶层,并且最终将耶稣钉在了十字架上……如果以色列人不坚决要立一个人间的王,而是仍旧以耶和华为统治者,还会有所罗门王死后的分裂吗?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虽然浸血的王冠大多成为了古董,但王冠的象征——权与利仍旧是人类互相争夺和残杀的动因,真希望地球母亲也能像《阿凡达》中纳威人的母体一样,到那时也许就不存在什么浸血的王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15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越传奇之(五)季札——独善其身

    在春秋末年的乱世之中,季札的盛名与孔子相当,有“南季北孔”之说,但季札与孔子在出身与理想方面却迥然不同。
    季札(前588~前507年),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而第一位吴王泰伯乃周文王姬昌的大伯父,所以吴王的后裔与周朝天子是同宗亲族。春秋末年虽然周朝王室衰微,但诸侯争雄毕竟仍要“胁天子以令诸侯”,可见作为吴王儿子的季札,其出身在当时是多么显赫了。而孔子呢?根据《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记载,孔子是其父亲叔梁纥(读河)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自己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也许正因为季札与孔子的出身迥异,才导致两人的价值观与人生理想也大相径庭。

    出身低贱的孔子年少时肯定饱尝人世艰辛,《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这么一段话:“孔子要绖(读碟),季氏飨(读享,宴请的意思)士,孔子与往。阳虎绌(黜)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孔子为母服丧期间,赶上季氏宴请名流,孔子前往,没承想遭到季氏的家臣阳虎的一番挖苦。也许正因为阳虎这些人的冷嘲热讽才激发了孔子奋发读书、闻达于世的想法。孔子从委吏、乘田的小官奋斗了大半生才爬到代理宰相的职位,也正是因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来之不易,所以当他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死后,面对颜渊的父亲颜路提出的请求——卖掉孔子的车子为颜渊置办椁(儒家重视礼仪,特别是丧葬之礼,人死后成殓入棺,套在棺外面的便是椁),孔子予以坚决拒绝,理由便是:我儿子死了也是有棺无椁,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我是有社会地位的人不能徒步行走。孔子的人生理想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周游列国之后不免郁郁而言:“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面对尊荣与权力的吴国王冠季札却避之唯恐不及,当吴王寿梦欲将王位传给这位最小的儿子时,季札坚辞不受,并为此离家出走退隐山林,躬耕劳作以明心迹,用他自己的话说:洁身清行,仰高履尚,惟仁是处,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也许正因为季札出身王族,所以才不把功与名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吧?人是个奇怪的物种,越是得不到的对自己越有吸引力,而自己拥有的东西却又视如敝履。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为争夺王位而父子相残、兄弟成仇者比比皆是,可季札却视王冠如粪土,不能不说是另类人物,也难怪司马迁不惜笔墨的去描述季札,其中最引人入胜的便是“季札观乐”的记述。吴王余祭四年,季札出使鲁国,相对于夷狄之地的吴国来说,鲁国则是承继周朝礼乐文明的中原之国,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季札在鲁有幸欣赏了一次隆重的“周乐”,并对所听到的《周南》、《召南》、《卫风》、《齐》、《郑》、《唐》等乐作了评注,听到《齐》歌时,季札感叹道:“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太公乎,国未可量也”,而听到《郑》音时却说:“其细已甚,民不堪也,是其先亡乎”,后果如其然。季札观乐而知国之兴衰看似很奇妙,历史上诸如此类的记载多如牛毛,比如邹衍吹律而黍谷熟的典故,至今京郊密云黍谷山仍然有“黍谷先春”的景象。


    季札不但有很高的艺术修养,而且有敏锐的洞察力。当季札离开鲁国来到齐国见到宴子后,他劝告宴子说:“子速纳邑与政。无邑无政,乃免于难。齐国之政将有所归;未得所归,难未息也。”宴子听从了季札的劝告从而避免了栾、高之难。当季札来到晋国,看到晋国之君生活奢侈,大夫皆富,便预见晋国的政权将分落三家,于是提醒耿直的叔向:“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在将家。吾子好直,必思自免於难。”季札见微知著,司马迁也不无赞叹地说:“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季札不但博学智慧而且表里如一,季子挂剑之名流芳千古,李白曾经赋诗一首赞颂季扎:
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
说到宝剑,当时最有名的铸剑师便是吴国的干将和越国的欧冶子,据说楚王出重金聘请这两位铸剑师铸造了三把宝剑: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晋郑王为了得到这三把宝剑,兴兵围楚,三年不解,可见吴、越之地的宝剑是多么令人垂涎了。季扎作为吴王寿梦之子,又被指定为王位继承人,其佩戴的宝剑肯定是千金难求的名剑,当时有身分地位的人才有资格佩带宝剑,所以当季扎出使晋国,路过徐国时,徐国的国君见到季扎佩戴的宝剑,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想拥为己有的神色,季扎看在眼里,便在心里许下了赠剑之诺,但因为自己作为使者不能没有佩剑,所以当时并没有把宝剑赠与徐国国君,可当季扎完成使命再次路经徐国时,徐国国君已经死了,于是季札就把自己的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墓前的树枝上,随行的人劝阻说:“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季札说:“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徐国人做歌赞美季札:“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难怪孔子如此崇敬季札,并慨然为季子题写了那个有名的十字碑文:“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孔子被尊为圣人,但孔圣人尊崇的便是季札这样的君子,故孔子感叹:“君子多乎哉,不多矣”。


    季札让国、挂剑之举和他当时那个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虽然季札并没有留下多少圣言佳句,但是他用自己的言行为当代、后世树立了一种楷模,季札恰似出污泥而不染的青莲。季札的人生境界正是庄子所标榜的“逍遥游”之“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也是儒家所谓的“内圣外王”之道,是觉悟者真正的解脱。在季札身上,透射出的是儒释道三位一体的精神,不论时光如何流转,只要人心不从贪婪的欲望中提升出来,便会永远沉沦在浊世之中,而要成为一位觉悟的智者,并不是读经念咒、拜佛烧香、打坐参禅便可以开悟的,需要的恰恰是不欺心、不欺人、不欺天的言行。大道至简、易知难行,季札在乱世之中能够做到独善其身,为万世书写了一个真正的“心”字。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越传奇(六)——言以兴邦、言以丧邦之孔门弟子:端木赐

    说到吴、越之争就绝绕不过那个被孔子赞誉为“瑚琏”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子贡比孔子小31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太史公用浓彩重墨描述了子贡,可见司马迁对他的喜爱了。


    《越绝书》开篇就阐明了“子贡一出,乱齐,破吴,兴晋,疆越。”子贡在孔门72贤徒中以能言善辩的口才著称,而且深谙经商之道,家资巨富,是孔门中首屈一指的富豪,孔子也时常得益于子贡的“周济”:)《吴越春秋》记载夫差13年,齐国大臣田常(又名陈恒、田成子)想谋害齐简公,因忌惮国内高固国佐、鲍叔牙、晏婴四人的势力,于是为转移视线,想要攻打鲁国,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把弟子们召集到一起,说:“诸侯有相伐者,丘常耻之。夫鲁,父母之国也,丘墓在焉。今齐将伐之,子无意一出耶?”原来孔夫子也有私心呢,虽然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治国之道,但祖国蒙难还是令他坐立不安,赶快将弟子们找来想救国之策。呵呵,老师说出这样的话,弟子们个个跃跃欲试,首先就是那位勇敢的子路(就是在卫国之乱中被砍为肉酱的仲由)挺身而出,孔子一看子路头都大了,心想您这位“暴虎冯河”的勇士只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于是赶紧制止了子路,英俊的子张(颛孙师)和子石(公孙龙)也自高奋勇,孔子还是摇摇头没同意,此时子贡站起来请行,孔子一看点点头,同意了,嘿嘿,不愧是圣人就是能知人善用,可是子贡这一出马,天下由此大乱了。


    子贡先北上齐国拜见那位“始作俑者”的田常,一开口便将这位乱国之臣忽悠得找不到北了。为了看着不那么累,我就不再转原文了,直接拽自己的演绎,您若考证可以去查《吴越春秋》、《越绝书》或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之所以能够说服田常就在于知己知彼,他很了解田常伐鲁的目的,因此上来就用了正话反说的策略,说田常攻打鲁国是个错误的决定,因为鲁国是个很难攻克的敌人,城墙低矮单薄、护城河窄而浅,鲁国的国君愚笨不仁,大臣又很无用,士兵都厌恶打仗,建议田常弃鲁伐吴,这违反常理的策划一下子就激怒了田常:“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何也?”您子贡拿我田常当二傻子耍吗?面对田常的恼怒,子贡泰然自若说明了自己的意图——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您在齐国上与国君有间隙,下与群臣有争斗,情势危如累卵,您想借攻打鲁国扩大齐国疆域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将会事与愿违,您不如转而攻打强大的吴国,这样就会使齐国内外空虚,您便可以成为齐君仰仗的重臣了。这一番忽悠正中田常下怀,他的态度立刻来了个180度转弯,马上说:“好,可是我若这样退兵,齐国的大臣就会产生怀疑了,怎么办?”这个问题怎么能难住胸有成竹的子贡呢,当即子贡就给出了答复:“您暂且按兵不动,我去吴国说服吴王来救鲁伐齐,这样您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转而攻打吴国了”,这个子贡可真是厉害阿,子曰:“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就是这样的境界了吧?但不管一个人言论如何引人入胜,关键还是看听言者自己的判断力,孔子说四十不惑,意思就是到了一定的岁数,人就应该有个判断力了。


    子贡来到吴国直截了当用“名、利”忽悠吴王,阐明救鲁可以显名,伐齐可以获利,但吴王头脑似乎比田常要清醒一些,面对子贡巧舌如簧的名利诱惑,还能认识到对吴国威胁最大的便是越国,所以委婉的回绝了子贡的提议——子待我伐越而听子。这一杆子捅到了猴年马月,子贡继续煽风点火——且畏小越而恶彊(同强)齐,不勇也;见小利而忘大害,不智也……您不攻打越国可以展示您的仁慈,救鲁伐齐可以显露吴国的强大并以此威胁晋国,其他诸侯看到您吴王的仁义之举肯定会拜服于您,到那时您的霸业可成了,您不是担心小小的越国吗?臣不才去越国说服他们出兵协助您伐齐,吴王闻言大悦。看看这个端木赐的一张利口啊,难怪他老师孔子也常常被他辩的拙口笨腮呢。简直是赵本山饰演的“大忽悠”的祖师爷:)

    当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得俯首称臣,为了回归故国,连夫差的屎都尝了,此正是勾践卧薪尝胆的时候,当听闻子贡从吴国前来,赶紧率众降街相迎,恭敬子贡如同“钦差大臣”降临一般。可当“卑微谦恭”的越王勾践询问子贡来越国的目的时,子贡当头一句:“我来吊唁您”,oh!my God!人还没死呢,就来吊丧了,子贡也真够不客气地:)这勾践现在是斗败的公鸡,早学会了忍辱负重,闻听此言,赶忙堆笑着回敬——祸、福相依,您来吊唁我,是我的福气,敢问其详。这就叫大丈夫能屈能伸,无怪乎勾践能够复国称霸了。于是子贡阐明了此次来吴国和越国的原委——说服吴王救鲁伐齐,但吴王看您“苦身劳力,以夜接日,内饰其政,外事诸侯”担心您有报仇之心,所以要先征伐越国才会出兵攻齐,我听说“无报人之心而使人疑之者,拙(笨蛋)也,有报人之心而使人知之者,殆(危险)也,事未发而闻者,危也。三者,举事之大忌”言外之意,您勾践自以为励精图治,其实就是个大傻蛋而已,这一番话一下子戳到了勾践的“七寸”,立刻改变了刚才柔中带刚的态度,毕恭毕敬的聆听赐教。子贡先说了一堆做明主圣君的大道理,继而阐述了越国要不惜重金取悦吴王伐齐的好处——吴王败,是您的福气;吴王若是胜了,一定会转而攻打晋国,我去晋国游说,让晋君与您共同对付吴王,到时候吴国必灭。此言正说到勾践的心坎上,勾引出这位越王这么多年所受的“鸟气”,把一腔苦水都倒了出来,俨然把子贡当成了知己,但言谈之中还是透露了对“强大”的吴王仍心存忌惮。于是子贡进一步为勾践分析了吴王乃“贪功名而不知利害”之人,刚愎自用,不断的征战,士卒已经疲惫不堪,再加上重用太宰嚭这样恃强凌弱、巧言伪诈,谄上谋私的残国灭君之臣,吴国已经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越王勾践闻言大喜,临别之时非要赠以“金百镒、宝剑一、良马二”。哎!看看这个端木赐啊!所以对孔夫子所传授的道理要深刻领悟,否则就是“小人儒”,这么多年,那些所谓仁人君子的腐儒打着孔圣人的名义兜售自己的“歪理邪说”早已与夫子的道理相去甚远,甚至大相径庭了。


    子贡从越国回到了吴国,见到吴王夫差后转述了勾践的表态,并且说勾践知道您担心越国是潜在的威胁后很是惶恐,肯定会派使者前来的。果不其然,第五天越使就到了,所说的言辞与子贡转述的一般无二,并且带来了大笔重礼以及承诺越国将出兵三千协助吴王伐齐。吴王大喜,召见子贡,说出了想要勾践随同前往的想法,子贡连忙劝谏:“不可。夫空人之邦,悉人之众,又从其君,不仁也。君受其币,许其师,而辞其君”您收了人家的重礼、兵卒就够可以了,再让越王随您出征,这样做就显得不仁了。现在吴王已经彻底掉进了子贡的“圈套”中,饶着被卖了还替人数钱呢。子贡把吴王的“称霸欲火”点燃后,便离开吴国前往晋国,见到了晋君,子贡开门见山——今吴齐将战,战而不胜,越乱之必矣;与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君为之奈何?晋定公一听就傻眼了,赶忙问怎么应对呢?子贡言简意赅“修兵伏卒以待之”,定公是言听计从。子贡就这样转悠了一圈,结果吴王兴九郡之兵大败齐国于艾陵,并且引得胜之师与晋军相遇在黄池,被晋军打败,越王勾践趁机袭吴,与夫差战于五湖,后杀夫差斩太宰嚭,伐吴三年,称霸一方,这便是:“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疆晋,霸越”的连环计。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越传奇(七)——越王世家

    之前说过了吴王的祖先后稷是他母亲姜原踩了大脚印孕育而生,越王的祖先也有类似的传奇。越王是夏禹的后代,而禹的父亲就是那位因治水不利而被舜殛(读鸡,杀死的意思)于羽山的鲧。鲧娶了有莘(读身)氏的女儿名叫女嬉,有一天女嬉到砥山游玩捡到了薏苡——就是薏仁米,没想到她吃了以后有了身孕,从而生下了禹。每当看到上古的传奇我都很奇怪,似乎我们的祖先身世不明,总是知其母不明其父,这是否为母系氏族的一种投影呢?我没研究过母系氏族,不过那时候一定没有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能就是男欢女爱的结合,更谈不到什么婚姻道德,也许正是这样的顺性而为才有利于后代的优生吧,反正那些有着神奇业绩的祖先们似乎都有不同寻常的身世。

    这夏禹的功业便不同凡响,他受舜之命继续治水,并为此走遍山川大泽,探地理、问民俗还将这些记录成文,命名为《山海经》。有一次他乘舟渡江时,出现了一条黄龙,眼看小舟就要被黄龙颠覆,船上的人都很紧张、恐惧,唯独禹面不改色心不慌的哑然失笑说:“我受命于天,竭力以劳万民。生,性也;死,命也。尔何为者”,没想到那条黄龙闻听此言摆着尾巴离开了……由此也能看出王者是有万民敬服的气度的,上古的王冠和如今的王权不是同一个概念,更多是靠个人魅力而使民众心悦诚服的将王冠赋予王者头上,这也是儒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来源,正如庄子在《让王》篇中所论:“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唉!难怪庄子慨叹:“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禹死后被安葬在会稽山,他开创了家天下的王权传承,夏朝第六世少康帝为了保证对先祖禹的祭祀不绝,就封他的儿子在越地,号无余。无余淳朴,不以王子自居而是和百姓一样打猎耕种,不设宫室,每年春秋祭祀禹墓,可是无余的血脉传承了十多代之后,子孙不成器导致禹祀断绝。忽然有一年,有个孩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不过“其语臼鸟禽呼”,呵呵,敢情会说鸟语,不过这孩子很神奇的指着天对着禹墓说:“我是无余君之苗末,我方修前君祭祀,复我禹墓之祀,为民请福于天,以通鬼神之道。”因此众人便推举他为越君,号无壬。看来这神道设教是有实用基础的,只可惜一场文化浩劫将人们心中那点仅存的敬畏之心扫荡一清,现在的社会乱象便是后果之一吧?物极必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迷信“怪力乱神”之举却暗潮涌动。祖先的敬天地、祖先、神明实际上正是通过一种严肃的仪式而约束人心中的贪婪,所以孔子说:修己以敬,修行的第一步便是要有敬畏心。

    越国之君就这样传承下来,直到勾践手中,越国才打败了吴国成为春秋一霸。勾践之所以能够复国雪耻,正源于他的忍辱负重、励精图治、知人善任、重才爱民。在他即将前往吴国为臣之际,臣下们为他送行,《吴越春秋》中记录了越国君臣送别时的一番对话,颇有哲理。当勾践为自己的命运哀叹之时,大臣文种和范蠡鼓励他说:“君王之危,天道之数,何必自伤哉!夫吉者,凶之门;福者,祸之根。今大王虽在危困之际,孰知其非畅达之兆哉?”大臣计倪建议说:“子问以事,臣谋以能。今君王欲士之所志,各陈其情,举其能者,议其宜也。”于是乎,众大臣各抒己见为越王出谋划策,君臣坦诚以对,众志成城,才完成了灭吴复国的大业,而吴王夫差不听子胥忠言,任用佞臣伯嚭最终断送了祖宗基业,不但没保住美人西施更丢了吴国的大好河山。正所谓吉凶者,得失之象也,有得必有失,得失在乎天在乎人呢?老子说:“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以古鉴今,先祖的智慧总是不能警醒后人,于是我们就这样一代一代的沉沦在“后人复哀后人”的轮回中,越王世家也昭示了王者之风的衰落!
发表于 2011-4-28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5-4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5-6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1-11 19:48 , Processed in 0.44753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