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00|回复: 18

【剧评】战火硝烟下的小人物们—看《团长》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4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事梗概:

中国云南由于它特殊的地缘关系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战场,它离海不远,可以借道出国、借船出海。向东,可以通过越南进入北部湾,通往太平洋,向西,可以利用缅甸、泰国、印度,借助孟加拉湾到印度洋。于是,滇缅公路、滇越铁路……60年前从红土高原延伸出了这样一条条抗战生命线,它们构筑了高原新的脊梁。中国军民如何前仆后继地浴血奋战消灭日寇保卫抗战生命线的真实历史故事,便成为了《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整个故事背景和立意所在。

在一个离中缅边境不远叫作禅达的地方,一群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出身不同身份甚至是不同政见的溃兵和百姓,因为种种命运际遇的原因而相会于此:北平人孟烦了、军医郝兽医、湖南兵不辣、上海军官阿译、东北佬迷龙、豆饼、要麻、蛇屁股、康丫、川妹子小醉……战争的苦难和身体的伤病让他们过着绝望的日子,他们互相厌憎又相依为命,不饿死不病死成为他们每天生存的最高目标。为了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生存下来,别无选择的他们不得不摒弃前仇、恩怨、偏见、狭隘而团结一致组成一支小分队,在现实的困境中他们认识到了民族存亡的大义,于是义无返顾共同投入到打击日本侵略者、保卫家园、捍卫尊严、为抗战胜利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正义斗争中,用血肉之躯书写一曲曲铁血卫国的悲壮战歌!

[ 本帖最后由 zhenzhen 于 2009-4-1 10:2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小人物们的战争

我没看过士兵突击,因为一向嫌弃电视连续剧太长,再说是军旅生活,和我也相差得太远了吧。

我爸爸很喜欢看战争片,凡与国民党和共产党搭边的内容,他一律看得津津有味。我呢,只要看到这类电视,一律换台。不谈现实,我很讨厌影视作品中那些不做人事、不说人话、高大光明正派无私凛然的伪英雄们。他们的身体的确不是一般材料做的,哪怕身体被打成马蜂窝,也总要交完党费才肯死。我也总疑心国民党里面总有个把好人,不仅仅是急着签字割地的卖国贼,两手沾满革命先烈的血腥。

我琢磨这事已经很久了,真不想再有人走弯路。我们从小读的书、看到故事,坏人太坏,而好人又好得过分了。那些东西都太正确太确凿了,天衣无缝、顺理成章地完全不像人类的手笔。人总是磕磕碰碰、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地打转,一会儿天使一会儿魔鬼,这才是真实的历史。要懂得看字缝里的字,就像狂人日记里的疯子一样。当然,知道又怎样?又不能改变什么,但至少别被人当成傻瓜。你喜欢唱戏、喜欢粉墨登场,我管不着,但我不陪你玩,总可以吧?

团长这部片之前被炒得火热,我当然不感冒了,亮剑和士兵突击我都没看过,导演演员一个个都不熟,不过因为哪个台都在放,随便瞅了两眼,觉得挺好玩的,里面没一个正经的角色,都是残兵败将,连个脸干净的都没有。那个大主角——团长龙文章成天神神叨叨的,活像个跳大神的,而且特别不招人待见:他的师长老想逮机会枪毙他;他的部下要是不在打主意耍弄他,就是联合起来要弄死他。带部队到这个地步,真够凄惨的。剧内大多数人物面目模糊,言语无聊,成天浑浑噩噩、混吃等死,要不然就是尖酸刻薄、成天算计着怎么才能活命。这帮兵痞的造型,简直和以往影视剧中的“抗日英雄”相距十万八千里。

这真是太有意思了,太令人耳目一新了。我的好奇心油然而生,于是有一搭没一搭地看了下去。慢慢发现这部剧还真挺特别,总结了一下:

1、这里面共产党惊鸿一瞥(我就没看到),抗日的基本都是国民党(大概这样比较能够放得开写。我现在还是没法想象这帮游兵散勇是共产党,估计审核就过不了)。

2、一开始就是被日本人打败后的大溃逃(当中也有),整部剧就基本没胜利的场面。这个也新鲜啊!也有意思。其实,抗日八年,要是中国军队真的那么强,小日本早完蛋了。败就是败,别往自己脸上贴金。记得以前拍个鸦片战争,搞得和外国人同归于尽的壮举好几次,其实才死了几个外国人,中国人死了好几千。这也太能编了。拍这种意淫电影的人就是个活阿Q。

3、电视里的人物多怕死。觉悟很低。除了那个象打了鸡血的师长虞啸卿及其部下,一个喊口号的都没有。说的都是人话。

4、另一点剧中人做的都是人事。这帮人但凡是有一点可能,就开始努力营造一种正常生活,弄吃的、拌嘴的、谈恋爱的、讨老婆的、搞内部矛盾、闹家庭纠纷的,不一而足,特别有生活气息。他们一搞这些,就像战争忽然没有了似的,就像他们过的是一种普通的军营生活似的。我想,他们这么热衷于做这些远离战争的琐事,正是希望暂时忘记战争的硝烟、死亡的阴影,重温往日的平凡生活吧!作为普通人,这种心态太正常了,奇怪的是,在以往的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几乎很少有描述,似乎所有人仅仅是战争的工具而已。

[ 本帖最后由 zhenzhen 于 2009-4-1 10:12 编辑 ]
发表于 2009-3-24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在看这部电视剧,说实话,感觉比较生活.题材不新鲜,拍的比较新鲜。也更显示小人物的活灵活现。一方面他们是英雄,打日本鬼子的时候,一方面他们就是兵痞子,各有各的鬼主意,很耐看。
发表于 2009-3-25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看过。。士兵突击,亮剑,都没看过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团长战场追老麦

当然,就凭这些情节还不足以吸引我,我还是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忽然就看进去了。

我是从哪儿开始被吸引住了?是从28集龙文章追老麦那段开始看进去的。这段挺精彩,有点让我想起“萧何月下追韩信”。

美国人老麦本着国际主义精神来中国帮助国民党打日本鬼子,几场仗打下来,老麦饱经沧桑、看破红尘。他到龙文章的团里帮他们搞培训,看龙文章手下的兵连同龙文章,就像一堆扶不上墙的烂泥,气就不打一处来,怒了、走了。于是龙文章带着他的副官、会英文的北京侃爷孟烦了,去追他们。

人给拦下来了,但不答应回去。老麦和龙文章,开始大段的对白。这些台词写得很富有哲理、易于吟诵;两人之间情绪的跌宕起伏以及对白包含信息的丰富程度,使我几乎以为自己看的是一出话剧。

这时候我还不认识龙文章,我还不了解他。我看着他一直求着老麦,腆着脸陪着笑,死皮赖脸地说着好话,一次次碰钉子、又一次次提出恳请,想求老麦留下来,因为“我不想我的士兵轻易去死,他们需要有人教他们如何使用武器。”
求了很久,老麦一双蓝灰色的眼睛冷冷地看着他们,无论如何不肯松口。孟凡了后来都翻译不下去了,求龙文章“别让我翻了行吗?你让我干嘛就干嘛,上前线也行,就是别让我再跟这杂碎讲英文了!”龙文章于是拿着枪顶他的后脖子,一边对老麦赔着笑脸,一边咬牙说“给我继续说下去”。

看到这里我有点坐不住了。龙文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那些他临时拼凑起来的游兵散勇们在求老麦。哪怕他明知道这个团存在的目的就是作炮灰,但他作为团长(哪怕是假的),也要拼命为这些兄弟们争取一点点活下去的机会。所以,他不要这张脸面了,脸面值几个钱?有人命值钱吗?他把自尊丢在地上,让别人踩在脚底下,让人轻贱、蔑视,但他的目的却是最无私的。

终于,老麦被触动了。他开始和龙文章说实话——他会中文,根本用不着孟凡了的翻译。他不肯留下来是因为绝望,对战争的绝望,对人性的绝望。老麦其实很爱这些中国兵:“没有他们救我,我早就死了。”但他觉得这场战争赢不了,他觉得这些淳朴的中国兵是被那些当官的白白牺牲掉了。对那些高高在上的中国官员来说,军事的胜利可以带来政治胜利及物资,至于那些士兵的生命,他们看得比草纸还要便宜。既然不过被人利用、当作炮灰,为什么还要高高兴兴去送命?既然军事力量根本没有希望成功,为什么不干脆选择放弃?他以为别人没有看清楚这个悲剧,所以他一直逼问着龙文章:
“你能保证受了伤,喘着气,依然不后悔吗?”
“你和你的兄弟们愿意成为别人谈判桌上的筹码吗?”

老麦看破红尘,这些话一点都不错,话比刀子深刻,逼问龙文章参战的意义。

龙文章像是回答老麦,又像是对自己交代:
“我们只想挣扎出个人样来。”
“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尘不染的,我们都在吸进灰尘,可是不妨碍我们做的好一点。没有人经得起别人的挑剔,你的国家也不是为了纯洁和正义来帮助我们的……总要有人牺牲……”
“如果你们美国的领土被占领了一半……”

是啊,国土大半沦丧,几千万同胞死去或正在死去,怎么能什么都不做、光是怨天尤人呢?龙文章这个曾经颠沛流离的流浪汉,对中国每片土地的好处知道得很清楚,所以更了解那些失去东西的价值,所以,还有什么好计较的呢?即使是牺牲,也是必须有人去做的……

所以龙文章流泪,他跪下,他明知道自己要被那些该死的权贵当成炮灰、被白白牺牲和浪费,但他却不能不去做——他饱经世事,什么都明白,他看破红尘,但又比老麦多看了一点、看深了一点,所以他不计较,他还是有坚持下去的理由。

孟凡了是北京人的典型,一张利嘴比什么刀子都厉害。他文化程度高、愤世嫉俗、眼高手低。太聪明的人就是这样,容易看清楚事情黑暗的那面,一想太吃亏就什么都不干了。喜欢凡事把自己撇清楚,在一边嘲笑别人。他这套理论自成体系,振振有词。但实际上,他心底一直希望有人能驳倒他,他希望他自己是错的。他本质还是有着天真,在乱世中寻找一个“能带着我们什么都不想,就往前冲的人”。于是,龙文章一跪,玩世不恭的北京侃爷孟凡了热血上涌、也跟着跪下了。

在以后的剧情中,两人多次重复这种情况——龙文章做决定,孟凡了跟着冲。我想,孟凡了应该感到解脱了——不一定是幸福,而是解脱——他终于找到可以跟着往前冲的人。这个人可能言行夸张、举止失当、形容猥琐、死皮赖脸,喜欢吹牛、哄骗、见风使舵,但在关键的时候,会他带着人往前冲,不管前面是刀山火海还是万丈深渊,又或者是日本人喷火的枪口。

两人就这样堵在老麦的吉普车前。老麦说过,“从来没有一个耳朵被嘴巴说服过。”但是他终于被龙文章说服了。其实,也不是说服,他是被感动了。他读懂了龙文章,所以他调转车头,回去大本营了。

老麦读懂了龙文章,孟凡了懂了龙文章,当然,观众也懂了。所以,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当龙文章成功劝回老麦之后,却显得那么疲惫和伤心。
他说,让我一个人走走。

孟烦了的旁白: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团长是多么孤单,多么伤心。

龙文章知道老麦说的是真话。真话最伤人。
他了解这个世界的黑暗;他知道他和他的部下在上级面前,不过是等死的炮灰,这些都没说错,但他却不能不去做。做那些炮灰们应该做的事。
他视部下为朋友、是兄弟,他熟悉他们所有的缺点和可爱之处,也明白他们多么渴望活下去,苟且卑微地活下去!但是他却不得不带他们去死。
他现在这么拼死拼活挣回来的,是让兄弟们活下去的一点机会,但是不是真的能活下来几个?他一点把握也没有。
他感到无助、无力、负疚和难过。
所以,他劝回了老麦,却那么痛苦。
他说他要一个人走走。
长长的道路,他独自走回了军营。他的背影如此孤独。

再说几句老麦的好话,老麦是有一腔热血的,虽然他很有原则,比如,当龙文章和孟凡了冒死去江对岸摸敌人的哨防情况,他就拒绝同往了,因为“这不是我的工作”,那当然也不是一个“指挥官”的工作。但是最后上南天门的200死士中,有他。在被日军俘获、钉上十字架后,他从容赴死,并留下了那句“我很骄傲有幸参加这场战役”这样伟大的遗言。他这腔热血,终于为中国人而洒,洒在中国的土地上。

[ 本帖最后由 zhenzhen 于 2009-4-1 10:1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人老麦。高傲的外表、刻薄的刀子嘴下,隐藏的悲天悯人的柔软的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沙盘大战和虞啸卿

1、沙盘大战

剧中有一个高潮戏,就是发生在龙文章和虞啸卿之间的沙盘大战。这部剧在不同电视台播放的时候,我反反复复地看这段,实在太精彩了:镜头对白、情绪、表演、推进,都无懈可击,完全可以拿来作为电视剧甚至电影的经典教材。我从来没有期望国产剧中看到这样的精彩。

这段故事讲的是日军把守险峰南天门,虞啸卿决定不惜代价将其攻陷。龙文章认为敌情不明,若轻率用兵,自己的炮灰团首当其冲,只怕真的要成炮灰。于是他和孟烦了三番四次冒死摸到南天门日军哨防处蹲点,将其布防一一记下。他们越看越心惊,日军的防守固若金汤,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专为虞啸卿准备的屠宰场,而虞啸卿却一无所知、一门心思往里闯。就在最后一次蹲点时,孟烦了中枪,龙文章将其拖回总部,被锋利的山石划得遍体鳞伤,两人同时重伤昏迷。当龙文章醒来时,发现大事不妙——虞啸卿已经决定一意孤行、攻打南天门……

两个重伤的病号,气极败坏地赶往师部,途中还遇到日军空袭,连司机都被炸死,但是龙文章居然用他只学了一个下午的技术开着那辆破烂的吉普车来到师部,警卫不让他进,他就在大门口高声嚷嚷“紧急军情!日本人已经打过来了!”直嚷到虞啸卿让其入内。

他们一进师部就知道晚了。所有重要人物围站在南天门的沙盘前,包括美国盟军的代表。虞啸卿现在有了枪、炮、弹、人,以及美国人的飞机和空中支援,正指点江山、意气风发,他的部下也正厉兵秣马、蓄势待发。一般聪明人到了此地,见到此时此景,明知逆势不可为,见好就收了,何苦螳臂挡车呢?

但龙文章反而颠狂了,他装疯卖傻地叫嚷着:“日本人已经打到这了,刚攻进虞师的会场。”
他把一条绷带绑在头上,嚷着:“我就是日军联队长竹内连山,我特地来歼灭你的虞师!”
师部的气氛陡然紧张。虞啸卿利剑一般的目光要将他射穿,不怒反笑:“好!我就来会会你竹内连山!”
他抽出一柄大刀,寒光闪闪:“看我攻下南天门,取你人头!”
龙文章答:“我的头颅,就在南天门上!”

我很佩服龙文章的勇气和机智。
那位爱国情绪极度亢奋的师长虞啸卿,以岳飞自居,是出名的偏执狂,认准的事情一百头牛也拉不回来,而且脾气刚烈,若一言逆耳,随便扣上通敌的罪名,龙文章脑袋只怕不保。阵前杀将立威的事情,虞啸卿不是没做过。
而且,虞啸卿此刻正踌躇满志、志在必得,如箭在弦上,正蓄势待发。想要说服虞啸卿放弃这次他认为必胜实则是自杀性的进攻,只能用非常手段。仅仅靠给他看日军的哨防图是远远不够的。虞啸卿此时头脑发热,他的眼睛是瞎的,耳朵也是聋的。要说服他放弃进攻,唯一的办法,就是拿出真本事、在战场上将其击败。
一次彻底的失败,才能让虞啸卿头脑冷静下来,去看他在头脑发热时看不到的角度;只有惨败的剧痛,才能让虞啸卿斗志瓦解、茫然失措,才会真正开始听龙文章的说话。

龙文章这么做,是冒了极大的生命危险——他毕竟不是经过训练的正规军,他根本没学过带兵打仗。他所会的三招两式不过是自学成才的怪招,能不能击败眼前这位职业军人兼专业军事家,他一点把握也没有。
而败,就意味着死路一条!

明知道会死,他还是去做了。看似不像他的为人,但他的为人,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看透?

虽然龙文章一直不讳言自己很怕死(他也从来不遮掩这点,为了保命他可以跪地求饶、可以带着部下在战场上当逃兵……),但到了该用命相搏的时候,他从来没有退缩过。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在沙盘上的大战,就是一场真正是生死较量!胜负决定的是他自己的头颅,以及整个虞师上下一万人的性命前途!
这笔帐,划得来。

在临战前,他只是说:“我有个请求,如果我败了,你可以斩下我的头颅,但请保住我部下的性命。”
他指的是孟凡了。他此时想到的,还是别人、他的部下的安全。
正因为他是这样的人,他才有一班虽然怕死但说不出为什么、却情愿跟着他赴汤蹈火的弟兄们,其中就包括看破红尘爱惜生命的逃兵京油子孟凡了。

虞啸卿冷笑:“准了!我对这个草包的脑袋,不感兴趣!”
他不知道,几个小时之后,他就为这句话付出了代价。

这次沙盘推演的结果,是龙文章代表的日军全歼了虞师。

这段推演的过程真是拍得一波三折、惊心动魄。看的时候,我的一颗心和龙文章的脑袋一样、始终是提着的。看虞啸卿派出一员又一员大将,那些所谓正规军和精英,却被杂牌军和跑江湖似的团长和京油子孟烦了一个个斩于旗下,怎不大呼过瘾?怎不为之热血沸腾、击掌叫好?

[ 本帖最后由 zhenzhen 于 2009-4-6 14:1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文章从敌人鼻子底下,把孟烦了救了回来。山高路窄,山石如刀,这个过程真是难以想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要出差,赶工发了几篇~
发表于 2009-4-1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少看了,事情太多。
 楼主| 发表于 2009-4-6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2、虞啸卿(上)

我说过我看电视不太连着看,因为太长、太花时间,所以我最近看到好的电视都是碰上了、忽然看进去的,然后再倒追着看完。而沙盘大战,无疑是引发我强烈兴趣的原因。
这场戏最重要之处,是让我认识了两个人:龙文章和虞啸卿,而且都爱上了这两个角色。
龙文章留着以后再说,这个人绝对不是一集两集看透的,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他太复杂太多变,又太让人感慨与感佩!他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只能用编剧的话来概括——他是个“妖孽”!所以我在这里只想说说虞啸卿——这个我曾经非常讨厌的人物,但他却在这段戏丢尽颜面的情节里,让我真正让了解他并为之折服(虽然我还是没能最终估到他的结尾)。

这个人很有意思。他无疑是一个军纪严明、严以律己的职业军人。我一开始不喜欢他,是因为他总以救国为己任,自命不凡,却也自责颇深!他活得太紧张、太沉重、太焦虑!他认为作为职业军人,他要对中国丢掉半壁江山的耻辱局面承担责任。他说过,“仗打成这样子,中国军人都该死!”他觉得国土沦丧、这些人连同自己未能为国捐躯已经是个耻辱,所以他不但自己想死,而且也要求每一个部下都随时要为国而死。所以他对于怕死的龙文章及炮灰团,一直是嗤之以鼻、打心眼里蔑视的。
龙文章冒充团长,论罪该杀,他之所以留着龙文章的性命,也是因为龙文章答应去打南天门。打南天门是九死一生,既然龙文章迟早要死,倒也不急着杀了。留着,还能起个炮灰的作用。

他是铁血的职业军人,但我一直觉得他不近人情,对人对己都太过于严苛,所以我不喜欢他。

但看完沙盘推演这段戏,我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发现我对虞啸卿的评价,已全然改变。

首先,他给了龙文章一个公平较量的机会,而他本来可以直接把龙文章枪毙的!但他骄傲、自负、他相信自己绝对不会败,所以他要龙文章死得心服口服。
其次,当大战尚未开始,龙文章大大移动了沙盘上日军的部署,并说:“我保证我使用的每件武器,都是我亲眼所见。”虞啸卿默许,他信任龙文章不会骗他,不会为了保命而使用下流手段。这份信任和知人之明,实属不易。

龙文章派出了孟凡了,虞啸卿首先派出了近身的何书光出战。
随着战局的推进,虞啸卿发现情况绝不同于原先的设想:他原先以为的势如破竹,如今却变成了步步维艰;原先认为对手的不堪一击,却变成了骁勇善战。他的第一支突击队竟然被孟凡了全歼。
当第二主力团也被折损大半的同时,他的傲气终于被击散。
他曾经嘲笑龙文章的副官孟凡了是废物,此刻他整理衣冠、肃然对龙文章说:“我错了,你的部下绝不是草包!我看错了,我道歉!”他对他们两人立正、致敬。众皆变色。孟凡了愣住了。
我也愣住了。这么骄傲的一个军人,爱惜自己的荣誉胜过生命,居然向自己的部下、一向蔑视的游兵散勇认错!需要何等的勇气!现在我终于开始认识到,也许我以前都看错了他。

当局势不利时,他也绝不抵赖、不仗势欺人。下风就是下风,不利就是不利,他绝不找借口。哪怕他输得脸色大变,在指挥所里来回踱步、甚至都不敢回头去看沙盘,但他也绝不叫停。他只在损失两员大将之后,说,时间不早了,大家先去吃午餐吧。

吃过午餐,接着继续开打。孟凡了已经败下阵来,而虞啸卿手下已经无将可遣,终于到了龙文章和虞啸卿对决的时刻了。
虞啸卿毕竟是勇猛的,他调集了最后的兵力,步步为营,顽强防守,将龙文章代表的日军逼到了绝境。但是就在他以为胜利在握的时候,龙文章却提出了日军看似无用的反斜面防线还未启动。龙文章以自己的侦查结果告诉他,南天门就是个陷阱,你夺取它的同时,就意味着踏入了一个陷阱,到时候,隐藏的日军会从地底下的地道中突兀攻出,让已经暴露无遗的虞师,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而这就是龙文章和孟凡了冒死摸到的日军在南天门的秘密——整个南天门站成就是制造出来杀死中国军人的巨大杀人机器,也是龙文章冒死也要告诉虞啸卿的最重要的军事情报,而虞啸卿却差一点就错过了!他差一点要让自己整个师团在南天门灰飞烟灭!

虞啸卿头脑中一片空白,龙文章此时说话的声音也似乎从遥远的地方飘来……
放眼整个师部、眼前站着的人,都面如死灰……他们都很清楚,眼前这场沙盘大战如果真的发生了,此时此刻,这里已经没有一个活人了。
作为一个指挥官,虞啸卿所犯的错误是如何重大,他心里澈明。因为太过明白,所以无法原谅自己。他五内俱焚,汗涔涔而落,脸上完全没有人色。他的身体和手都在颤抖。
但他还是整理衣冠、立正、肃容,哑着声音说:“解散!” 他把腰挺得像根标枪,动作僵硬地一步步走向大门,就在跨过门槛一瞬间、他停下,难以置信般回头、再看了一眼全军覆没的战场——直到此时,他依然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这一眼,终于把这个坚强的军人彻底击溃——这根绷得太紧的弓弦,终于断了——他沉重地倒了下去。

这场沙盘大战,终于尘埃落定。
龙文章终于胜了,他可以不用死了。两人怔在沙盘前,在痛快之余,同时感到了无限悲凉——他们击败的并不是日本人,而是殚精竭虑要歼灭日军的上级、一个真正的中国军人。
在虞啸卿倒下的同时,龙文章重伤的身躯,也终于支撑不住了——几乎同时,他也晕倒在沙盘前。

两人都倒下了,但他们的形象,在观众心里反而立了起来!因为他们都已经表现出自己足够的勇气和气度!

对于龙文章来说,他拼死击败了虞师,恰恰是为了保全整个虞师的性命。他让中国军人的血,终于不要白白流在中国的土地上。他无疑是大智大勇的,是一个了不起的战士!

对于虞啸卿来说,这次惨败让他有机会表现自己的另一面,那些轻易看不到的一面:
他信守承诺、给予下属一个公平绝对的机会,也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他给对手的不仅仅是尊重,而且是敬意,因为这也是对他自己的尊重。这样的勇气和风度,绝对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

所以实际上这次沙盘推演,龙文章胜了,虞啸卿也没有败!实际上,他们两个都赢了,赢得了很艰难、也很骄傲。
 楼主| 发表于 2009-4-6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写越觉得虞啸卿此人复杂,当然比龙文章简单一点点。本来打算用两篇写他,看来要写成上中下了~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4-6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某论坛上对日军守南天门布局意图的揭晓~

我看完是很明白了一些事,本来还是有点不太明白的~这部剧据说有军事专家的指导,很多地方很内行,绝非一般军事题材的影视剧可比~这点我信。

“竹内的工事是个包围圈,有点地道战的味道,主要是针对外敌的正面进攻

当正面的敌人冲击了过了一防和二防之后,主要目的是树堡,因为那是大本营

但树堡是整个南天门最坚固的防御,看炮灰们200人能守38天就明白了

当虞师花了很大代价后攻击到了树堡前的时候,反斜面就起作用了.将从背面向虞师发起攻击,形成包围圈.这也是为什么竹内敢断言这个工事能消灭十个师

其实一防二防三防都是虚的,真正的力量埋藏在地底

而竹内怎么也没想到,居然有人能摸清他地道的大概构造,及他的意图.这也是为什么炮灰能通过地道占领树堡

树堡一旦失守,就意味着包围圈已经打破了,反斜面自然起不到任何作用,就算那边的兵上来了,正面攻击的虞师依然可以进入树堡防守

沙盘对阵,是建立在情报足够和可靠的前提下进行战棋推演,否则就是纸上谈兵.龙团在侦察结果还没出来前就是这样.龙团侦察出来后,虞师全军覆没。”
 楼主| 发表于 2009-4-6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虞啸卿(中)

沙盘大战彻底击溃了虞啸卿,但故事还远没有结束。

骄傲如他,不能忍受自己在这次推演中的错误和失败:对龙文章情报的忽视、敌情不清贸然出击、轻敌自大,是为错误;被代表日军的龙文章击败是为失败,作为一个军事统帅,他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再加上他自度不能、无计攻下南天门而对自己彻底失望,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就决定自杀。他死志坚决,就算被身边的警卫五六个人紧紧揿倒在地上,他也不肯放手,紧握着手枪、直到打完匣中的子弹,才颓然倒地。

因为虞啸卿的病倒与自戕行为,他的部下、一群如同虞啸卿般满腔热血的大男孩们,悲愤莫名。他们不会认为龙文章是挽救了一场必输的战役、从而挽救了大家的性命,而是觉得因为龙文章打败了虞啸卿、摧毁了他们心目中的神邸,所以他们要为他们敬爱的师长报仇。

但是虞师纪律严明,他的部下一心想替自己的长官出气,也出自己的气,可又不敢去兵营和迷龙家闹事,商量下来的结果,是设法去找到了孟凡了的女友小醉过夜(小醉本来就是暗娼)。
这段拍得非常好玩,几个大男孩在小醉住所的巷子口商量了半日,推举一个人去敲门。最后是曾经被小醉一脚踢到过命根子的张立宪霍然站起,“我去!”他冲到门口,手高高举起,又轻轻落下,无比斯文地叩响了门。“吱呀”一声,当娇俏的小醉出现在门口时,所有的摩拳擦掌的大男孩们立刻站得笔直,敞着衣襟的何书光马上开始扣衬衫的扣子……后来他们花了一笔费用请小醉到他们的宿舍坐坐,动都没动她一根手指头。张立宪居然和小醉攀上了同乡,两人开始一起回忆故土……

别人什么感想我不知道,我自己看到这里有点感动了。

有怎样的将,就有怎样的兵。这些虞啸卿带出来的兵,明明还是大男孩子,这样年轻而鲁莽,虽然做事张狂、任性、冲动,但那只是少年意气,从来不缺单纯善良的心肠。连做个坏事也根本不成章法,硬生生把坏事做成了好事。由此亦可见,平常虞师对他们的言传身教和管束之严。从这件啼笑皆非的寻仇事件中,我看到了虞师的带兵之道。

我开始慢慢懂得虞啸卿了。他是一个严以律己的军人。偏执,没错,但还有正直、忠诚、勇毅、果敢、忧国。他是责己太过了,也太苛求了一些。他整天不坐,是因为不能“坐视”江山沦丧、百姓流血。但即使不坐、不眠、不休、不退、不推脱、不逃避……又能如何?眼前的颓势,绝非个别军人靠牺牲与流血就可以挽回的。这里有沉甸甸的千百年的历史缘由,有中国人的劣根和自私的个性使然。但他不会拿这些作为自己失败的借口,所以他累、他苦。

这片苦心,龙文章毕竟是懂的。所以当老麦说虞啸卿有病的时候,他为之辩护:他不是疯子,他没有病,而是太焦虑、太紧张……
谁都想不到,龙文章竟然是虞啸卿的知己。

故事继续往下发展。虞师的大男孩们没有对小醉做什么,可孟凡了并不知道,带了人追过来要讨人,结果双方竟举枪相向,直到龙文章赶来,才让部下放下武器,并向张立宪们道歉,可张立宪却并不接受。川军团和师长亲随的僵持,直到虞啸卿出现才解了围。

谁也没有想到,六个小时前要打爆自己脑袋的虞啸卿,在这个当口会忽然出现。

看到师长能够重新站起来,虞师的大男孩们忍不住热泪盈眶。
虞啸卿微笑:“哭什么,我要是死了,你要么冲上去把血流干,要么回家讨个老婆,看举国论丧。”
他走到自己的部下面前,慢慢说:“他们跟我的时候都是小孩子,打得很苦,我像你一样穷过,没有什么东西犒劳他们,无赏即无罚,无赏无罚即无管制,我能给他们的只有骄纵,于是骄纵过头。”
他挡在部下面前,对龙文章们立正、肃容、低头:“抱歉。”

所有人都愣住了。再一次愣住了。
上一次他致歉,是为了他曾经说过孟凡了是“草包”。
这一次,他是为了下属而认错。
一个师长,向部下三番四次认错,这该需要何等的勇气和胸襟?
但对虞啸卿来说,错就是错,没有借口。作为军人,他有担当、有勇气去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从来不推脱自己肩上的责任。
我想,龙文章以及川军团的人,以及所有的观众,终于真的认识了这个人。

虞啸卿因为自戕的行为,连枪都给人下掉了。他此时不在军营好好休息,此刻忽然出现,到底是为了什么?
虞啸卿没有让龙文章猜很久,直接告诉他,自己是从川军团处赶来的,他一直在找他。虞啸卿问龙文章,是不是已经找到了破解日军坚守之道?

一场沙盘大战,已经让虞啸卿彻底信任了龙文章的军事天赋。
他做事不按章法、不择手段,常有出人意表的奇思妙想,甚至是下三滥的手法。但在打一场艰苦、惨无人道的肉搏战中,正需要他这样的奇兵。
而龙文章四上南天门,将敌情描绘得如此精确、对敌军的意图又摸得如此透彻,若说世上还有一个人能够有办法打下固若金汤的南天门,必是龙文章无疑。

虞啸卿自己打不下南天门,万念俱灰下欲举枪自尽,但他一旦想通此事,他立刻就不想死了。
只要有一线希望,他要留着命去攻下南天门。
而这线希望,就在龙文章身上。

龙文章有没有办法?他有。他四上南天门,不仅是为了了解日军有多强大,而最重要的是想要找出一条克敌之道。
他虽然没有十足把握,但心里也有点谱。他想,也许到沙盘大战结束后,虞啸卿看自己的方法不灵,可能会折节下问。那时候,他就可以和盘托出了。
当务之急,是要先赢取沙盘大战的胜利,否则,他的良策,根本无人会听。
没想到在中场休息的时候,他和孟凡了一起去吃午饭,无比聪明的孟凡了忽然猜中了龙文章的企图。孟凡了憎恨这个主意,他喊叫着:“我们跟着你,是希望抱成团活下去,不是为了让你告诉我们怎么死法!”

虞啸卿没有办法,就会按兵不动。如果一旦有了办法,不论死多少人,他都会命令进攻——他本来就认为军人应该死在战场上。
一场南天门攻坚战下来,川军团能够有几人活下来,无从想象!
为了说服龙文章,孟凡了甚至说起来鬼话:“因为我死过,我看到了死人。我看到他们在叫,不要过来,活下去!不要过来,要活下去!”
一番话说得龙文章潸然泪下。他可以不惜自己的性命,但不能无视弟兄们的性命。他们是多么渴望活下去!但凡有一点机会,他们就在设法过一种正常生活!他们甚至偷空娶妻、谈着恋爱,就像没有这场战争一样。

于是,当面对虞啸卿渴求的眼睛,龙文章退避了。为了让弟兄们活下去,或者说,多活些日子,他坚持说自己不知。然后,虞啸卿,这个无比骄傲的军人,一个视尊严重于生命的军人,堂堂师长,居然对着一个冒牌的团长、一个走江湖跳过大神的部下面前,下跪了。

看到这里我真是有点看不下去了,要是虞啸卿对面站的是我,我马上就给他跪回来,告诉他,他叫我火里去我就火里去,上刀山就上刀山。我最受不了的就是这种场面。龙文章当然比我见过世面,他挺过了这一关,还是说,没有。
龙文章在虞啸卿跪着的视线里,走出了小屋。
 楼主| 发表于 2009-4-6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想今天把它写完

但还要干活开工,唉~

写虞啸卿都这么劳心劳神,到写龙文章的时候,又该如何啊?

再写下去,就要写到虞啸卿的变节了。那种感觉,好像看到世界上最美丽的画卷被墨汁慢慢浸过的、终于整个画面至狼藉不堪。我至今仍有那种无限惋惜的心疼感觉。

从厌恶到惊讶,从惊讶到心生敬意,到敬意到感佩、到肃然起敬……他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对,比我的“好”的标准还要好。种种渐进积累过程,堆砌出无数美好的词汇与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让最后他形象的崩溃,如此让人震惊与悲哀。

悲剧,就是将美的事物毁灭给人看。虞啸卿这个神的毁灭,无疑正符合了这个标准。

编剧这支笔,如何能够画人画骨、欲哭欲笑,一会儿如在云端,一会儿有如坠入深谷!

老兽医总说自己是伤心而死的,我看最后两集时,也有这种感觉。不但是为了虞啸卿的毁灭,而且是为了龙文章和那二百死士的最终的失望。

所以我一直不知道待我写到龙文章时,又是如何?而这个人物,才是我的至爱。所以不敢轻易去写。

《团长》是至今我看过的国剧中,我最推崇的一部,也是让人不敢再去看的一部,因为有太多的感触、太多的悲哀。

虽然如此,还是忍不住要写下来。这份“初见”的经验,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笔记录下,留待忘却……

[ 本帖最后由 zhenzhen 于 2009-4-6 19:5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虞啸卿(下)-1

为了炮灰团的弟兄们,龙文章拒绝了虞啸卿,但回来之后,总是怏怏不乐。不但他不乐,他的传令官、老是把“别拉我们去送死”当口头禅的孟凡了,也怏怏不乐。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老觉得有什么该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心总是没法安定。

其实炮灰团的大多数人,嘴上不承认,或者根本不去思考,其实心里最深处隐隐知道,他们在渴望一场堂堂正正的胜利!而不是总是被追着溃逃。
他们渴望就像日本人屠杀中国人一样去屠杀日本人。他们要去夺下南天门,将全部日本人踩成肉泥。他们要收复大好河山,要让自己家的土地回到自己手里。
只是——没有被逼到绝路上,他们总想着挑容易的路走;只需有一天安逸,大多数人都宁可苟且偷安。他们和孟烦了一样,朦胧地自欺欺人。他们不去看、不去想这些,虽然也常迎头撞上这些欲望,但总能躲就躲、能拖就拖。
龙文章不是舍不得自己,他是舍不得弟兄们。他是真正把这些人视为自己的“袍泽兄弟”,不象虞啸卿,仅仅把他们当成赢得胜利的工具。他不想他们去死,所以也只能跟着逃避。
但他们都过得心神不定。他们若有所待。

终于,该来的总是要来,是无论如何躲不过的。
是偶尔,也是必然,日军的一发盲炮打死了炮灰团里年纪最大的老兽医。这件事就像一颗火星,点燃了所有人内心的血性与愤怒,也给浑噩的头脑上浇一盆冷水,让他们从苟且偷安的幻想中清醒了过来。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日本人踏足的土地上,哪里有一丝平安!
与其苟活,不如战死!躲着,给日军零碎割着、戏弄着、侮辱着等死,就像被猫玩弄于股掌间的老鼠一样束手无策,太窝囊!怎么能忍?为什么还要躲?何不奋力一搏、宁鸣而死、慷慨一次?

于是,龙文章主动找到了虞啸卿,将自己下三滥的独门破解秘方和盘托出。虞啸卿问他:“上次我不要脸地追着你问,你不说,为什么这次这么痛快?”
龙文章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哭了起来:“我投降了,再也顶不住了。谁都信你,把命交给你,谁都是。我交给谁?我信什么?胡思乱想很累人,我就想找个信得过的人,把事做了。”

虽然语无伦次,我想虞啸卿是明白的。

其实每个人都同时具备想要苟活和慷慨赴死的两种冲动,这都是本性。问题是,当你看到的都是负面信息的时候,你为什么要去做损己利人的好事呢?为什么要让别人在你的痛苦和鲜血上享受呢?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这么想,如果在面对日寇进攻的时候都这么想,那么中国是一定要亡国的。
幸好还有一些人,他们不同。他们不计较,只是做事。他们肩负起责任与重担,不惜命,不怕死,他们付出不求回报。一个杰出的领袖,一个英雄,都是可以达到楷模的作用。他的个人魅力和感召力,能够让人忘记一切利害,愿意惟命是从,赴汤蹈火。其实每个人隐秘的深处都有这些崇高的部分,但是一定要给他一个理由,让他去做。

对于龙文章来说,虞啸卿就是这个理由。因为,“谁都信你,把命交给你”,所以虞啸卿想必是个信得过的。而且,“胡思乱想很累人”,他承担起整个炮灰团命运的重担太久了,他为这些袍泽弟兄们考虑到太多了,他太累了、太苦了……
所以,他“想找个信得过的人,把事做了”——如果非做不可,那还等什么?去拼尽最后一滴血、最后一口气,去战胜敌人,去赢得胜利!
这是他们的责任,也是他们的宿命。他们逃不掉。
既然逃不掉,就不如坦然面对!

虞啸卿想必是懂得。所以,在龙文章投诚后,两人曾有过一段如胶似漆的蜜月期。
他们一起商定作战方案、挑选敢死队员、在别人面前唱双簧。两人大吵大闹又惺惺相惜、意气相投,简直是好到恨不得穿一条裤子。
这也是作为观众最幸福的时刻——他们两个,如同双子座一般一起协作,既有分歧也有共鸣、既有碰撞更有火花,这才是他们相互配合、发挥出最大能力的时刻!也分明是做事情最为稳妥的阶段。让我们看着就放心。所以我们都认为,这次突袭的方案,想必是把握极大的。于是我们这些观众们,和炮灰团所有人一样,也在期待着一场胜利。

这场战役,按照龙文章的说法,是“断子绝孙的打法”。要组织一个二百人的敢死队,用极度残忍的方法对敌。而这二百人生存下来的机会渺茫,是名副其实的“炮灰”。
就是做炮灰,也不是能轻易做得的,还要经过层层筛选。龙文章的筛选条件就是——五年以上的老兵。
因为在惨烈战役中能生存下来的人,他会一种奇异的本能,知道如何面对和躲避危险。本身能在战争活下来就是最好的能力的证明!
所以我们看到的孟凡了、张立宪、迷龙、康丫等等老兵一个个名列敢死队之中。他们有的未必很乐意,但也毫无怨言地去干了。因为,他们信得过龙文章和虞啸卿。他们愿意把自己的命拿出来,交到他们手里、向死求生。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虞啸卿(下)-2

他们商量出来的计划是:二百敢死队在大雾中悄然渡江,沿山路钻入敌军的地道后,突袭南天门背腹要害,并一鼓作气夺下南天门制高点。待敢死队得手后发讯号通知虞啸卿,虞啸卿就亲率主力渡江驰援,里应外合,一鼓作气将驻守南天门的日军全歼。
该计划前一部分是龙文章的敢死队的任务,后一部分是虞啸卿的职责。计划听上去惊心动魄、异想天开,但因为龙氏提供的秘籍,一般都算是民间偏方,但比起正规大药房,往往屡建奇效,是一干科班医生无法望其项背的。
何况,比起当初虞啸卿的正面强攻的计划,奇袭的胜算增加了何止一倍两倍。

于是敢死队开始行动。过程之一波三折就不赘言了,关键是这个结局的出乎意料——套用一句话说,我估得到开头,但估不到这个结尾——当龙文章基本保全了大部分主力攻上南天门、顺利完成任务的时候,当我和二百死士及龙文章满怀希望正等着虞啸卿承诺的里应外合的时候,事情突然发生了惊天大逆转。
至今为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如此逆转。

山上,龙文章望穿秋水。山下,虞啸卿正蓄势待发、准备进攻,忽然被他的副官唐副师长架空。他要将无将,要兵无兵,而且总部还来电话,要求“攻击立止”。荧幕下,所有观众的心都沉、沉、沉到了谷底。荧幕上,虞啸卿大喊大叫、心急欲死,眼睛通红出血。他吼叫着要亲手枪毙唐基,他下令寥寥无几的士兵跟着他去强攻南天门。明知是死,但他不能对不起龙文章和那二百死士。
虞啸卿很清楚龙文章他们为什么把命豁出去跟他干这个九死一生的计划,其中至少一半原因是因为信得过他这个人;信得过他不会骗他们、不会视他们为贱命一条、丢下他们不管;信得过他的军事才能、相信他能让他们获得一场堂正而光荣的胜利!
所以他不能不去。哪怕全军覆没,自己只要是死在龙文章面前,他虞啸卿,至少要让这些死士们知道,他们没有看错人。

但是奸猾的唐基忽然出现,三言两语先稳住了虞啸卿,然后用上了“拖”字诀。先说是上级要开始大干一场,调兵遣将需要时日,炮灰团既然占了地利,等几天也无妨。否则现在与上级翻脸,只怕援兵不至,南天门打不下来,这些死士真的要白死了。
一番话下来,于是——这个急得要上吊的虞啸卿居然真的等了下去!这一等,竟然就是三十八天!三十八天啊!这山上的死士们,原先以为自己只要等四小时!连老奸巨猾如龙文章,也只做好了等四天的准备!
这次,妖孽龙文章真的看错了。

连懦弱可笑的上海男人阿译,这个时候居然出现在南天门。他没有带来一个兵,他知道没有进攻了,所以他安排士兵们逃走,但自己却拼死爬上了南天门。
他不是来同生的,他是来共死的。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胆小的阿译能做到这一步。他明明可以很安全地呆在山下的。

可是,那个铁血、冷傲、正直、忠诚、勇毅、果敢、忧国……的虞啸卿,此时此刻在哪里?
他在山下,安全的地方,还在等唐基的好消息——他要等的消息,是上级终于调兵遣将完毕,可以攻打南天门了。
他一天天在等下去。
他居然等了三十八天。
他不知道山上的敢死队,到底怎样熬过了这三十八天!或者他只能装作不知道。

龙文章曾经说过:“信得过就是信得过。”
所以他带着两百死士坚守在这里。

现在,龙文章说:“骗人骗多了,遭报应了。”
他苦笑。他也伤心。如果没有信任,就不会有被辜负的伤心。
所以,龙文章说:“谁也不要说我们现在是为了对岸的那个人在打仗。”
但是,他还是要坚持下去。因为,他是他们的团长!

龙文章说:“我也想活个一万年,看尽人间。”
说这话的时候,日军正蜂拥而至,他举枪射击,缓缓说出这句话。他语气平静,从容不迫。
至少,他龙文章还在这里,和他的兄弟们在一起!
这,就够了。他无愧于心。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虞啸卿(下)-3

龙文章在山上,不记得打退多少次日军的进攻。
可怕的不仅仅是蝗虫一样蜂拥而至的鬼子,还有饥饿。
如果不是死的人太多了,省下不少口粮,这最后十几号人,根本不会是战死的,而是早就饿死了。
最后,他们弹尽粮绝。活着的每个人都饿得奄奄一息。甚至连站立、拿枪的力气都没有了。

第三十八天,康丫从怀中拿出珍藏的一颗手榴弹。
这颗手榴弹,是康丫留给自己的。
所有人都清楚,这是最后的时刻了,他们强撑着身体,一个个爬到康丫的身边。
这些炮灰团的炮灰们,用自己的身体温暖对方,用自己的真心温暖对方,把自己的生命,托付在别人身上,现在,他们太疲惫了,他们要休息了。

妖孽如龙文章,也疲惫了,他也慢慢爬向康丫。
他太累了。
他是信得过虞啸卿才出现在这里,而这些士兵们,却多半是为了他龙文章,落入这样的死地。
他一心想带着弟兄们在这个乱世活下来,现在却是亲手带着他们送死来了。
一个个人死去,在虞啸卿眼中,是士兵就该死,但在龙文章眼里,他没有看到一个该死的人。
所以,死了部下,虞啸卿认为死得其所,他不会心痛,就算会,也就一小会儿的事。但龙文章却是把这些兵都当成自己的兄弟。所以他会痛,会痛彻心扉。所以,虞啸卿是幸福的,龙文章却太苦太苦、太累太累!

但至少他和弟兄们都在一起。
他没什么要说的。弟兄们没什么好抱怨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他说过,他做到,他践诺了。
他会死,但他倒下的身躯,比山下那位站着的虞师长,依旧不知道高多少。

没想到,最后出现在山头的,不是日军而是救援队。
我衷心地感谢编剧、感谢导演,给了我们这些影迷一线希望,让他们活了下来。
但是我为什么感到如此悲伤,是否是因为我看戏太深,以至于能够感同身受龙文章他们的此时的心情?
敢死队存活下来的,二百人中,不过十几人而已了。
而虞啸卿居然传话,要在江对岸,亲自为这些幸存者洗尘庆功。
要是我是龙文章,听到这话,一口血都要喷出来了。酒是万万喝不下去的。
虞啸卿看到他们,如果还能谈笑风生,还能为他们庆功喝酒,那么这个人在这三十八天中,脸皮之厚、城府之深、谋略之进步,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这三十八天,竟然能让他蜕变如此,匪夷所思。

于是,这一篇原来应该写虞啸卿的文字,一半用来写龙文章,因为我不忍心写这块曾经无瑕的白玉,这张被墨汁浸染的山水画。
也许,虞啸卿根本就没有什么错,他看到的是大局。
——即使他率领少得可怜的士兵,冲上来支援敢死队,也只会死在南天门,完全于事无补,反而有碍抗日大业,所以他要爱惜自己的有用之躯,做更有益的事情。
——作为一支部队的统帅,决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因为要偿还某人的情面而伤害到整体的利益。
——情况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如果不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只怕难成大事。
——如果不听上峰的指示,只怕南天门始终不能拿下,那么先前死去那么多人,岂不是白死?小不忍则乱大谋,死两百个士兵和赢得一个南天门,孰重孰轻,一目了然。
——对,都对!但我怎么觉得这么冷血……

温暖我的,只有那个油滑、荒诞、不着调的冒牌团长吟唱的歌,最后只留下这首苍凉古老的歌,萦绕在心头: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 本帖最后由 zhenzhen 于 2009-4-24 11:3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该单独写写龙文章了。

但是我又有点惶恐,有点迟疑,有点近乡情怯的感觉。

因为我太喜爱这个角色,所以不敢轻易去写,我怕我写砸了。怕写不出我心中感动之万一。

何况,当我在百度贴吧,看到这么多写得好的帖子,其中尤以“柯_尔_特”的《亦侠亦狂真英雄--细节龙文章(逐集乱评) 》一文,写得最细致入微、最深刻动人。

柯尔特有一句说龙文章的话:心有泪而面含笑,几欲痴狂几似癫。真是太贴切不过了。她对龙文章的心理分析,经常让我惊叹不已——她真是他的知己。

在这样的文字面前,我简直无话可说。即使说,也根本超不过这样的高度。

所以,写,还是不写,真是一个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7 09:52 , Processed in 0.27949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