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69|回复: 20

[论坛成长] 【原创】13000千米運轉文字篇(下篇更新完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3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 北 13OOO 公 里 大 纪 行



    最近几年,我坐火车运转过的地方也不算少,尤其是去年,先后去了平顶山、北京、鹰潭、连云港、西南华南五省,总里程超过了20000公里。虽说全国的很多省份我都已经涉足,但东北大地始终是我的空白,因而,我们很早就开始酝酿东北之行,而到今年春节,这个计畫准备出行了。这回出行的购票也算是比较顺利的,遗憾哈尔滨铁路局因为春运期间出于保证本地购票的目的,上网的直通车客票,除动车和直达车之外,只有无座票额,也好,我们也可以使用售票系统中比较喜欢的“始发签证”功能了。
   
    我于1月26日出发,27日到达天津,28日到达齐齐哈尔,29日到达北京北,30日到达哈尔滨。哈尔滨市内的冰雪风情自然是要饱览一下的,所幸到达哈尔滨时已将第二天的N93次到海拉尔的软卧票买好,我只需将在上海买好的无座票退掉即可,只是这样一来要多花一些退票费。但事实证明,这个做法是明智的,我们乘坐的N93次列车硬座超员严重,卧铺满员,此为后话。

    第二天一早,我们先去哈尔滨站把票退了,而后便去了圣索菲亚大教堂,这算是哈尔滨市内的标志性建筑了。建于1907年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远东最大的东正教堂,至今仍在焕发光芒,只是被破坏之后的教堂,虽经修复,仍显历史之斑驳印痕,小小的教堂和高高的穹顶中的空间,留给人们无尽的想象和回忆。

    东北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寒冷,只是在下飞机的时候,感觉到钻入口鼻的寒意,却有一种“也不过如此”的感觉。可是当我们第二天上午来到松花江上的时候,发现还是小觑了东北的严寒:整条松花江已完全结冰,冰层最厚处据说有一米,在江面上行走、骑车、甚至开车都是毫无问题的。也正是得益于这种天然的地理条件,很多冬季游艺项目便在这里开展:冰滑梯、滑冰、狗拉爬犁、马拉车等等,不胜枚举。无奈我不会滑冰,只能在岸边观望,下到江面时,有一位中年妇女上前兜售狗拉爬犁项目,因为是完全敞开式的,我无法忍受那刺骨的寒风,只好选择了马拉车,他们称之为“全江游”,可以游览整个适合游览的松花江面——从松花江桥一直到太阳岛。

    上车后才发现,这种马拉车虽说有棚,但从门窗缝隙中钻入的寒气也已足够使我瑟瑟发抖,看来,我还真不适合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啊!不过老天爷很帮忙,天气出奇得好,给我们观光和拍照带来很多方便。外地的游客大多是租车游览,本地人有在江上跑步的,有在江上骑车的,还有在江上打鱼的,各干各的,这倒让我感觉到什么叫母亲河了,松花江于哈尔滨人来说,就好比是母亲,无论什么季节,都在为他的孩子们奉献着。

    这种马拉车的“全江游”并不便宜,短短几十分钟,两人要价240元,而且在途中,马夫开口索要小费,我们见他也挺辛苦,而且人也挺热情,便应允下来。途中他告诉我们,松花江江上旅游项目每年也就冰雪节的时候可以开展,过了正月十五,江上便会安静下来,一来外地游客减少,二来江面容易开冻,有危险。怪不得呢,他们趁着这个时间好好大捞一笔,也难怪开价这么高了。到达岸边的时候,我们给了马夫20元小费,他连连道谢,说实话,我们真不知道给多少合适,就给了20,也许是给多了,让他很高兴。

    离开了松花江,我们奔中央大街而去,这算是哈尔滨最有名的街道了,满大街都是俄式建筑和商店,出售的东西中,最多的便是俄罗斯套娃、巧克力、银器等商品,而且都大同小异,品质也是参差不齐,看多了也产生了审美疲劳。我们像所有的异乡来客一样,去马迭尔冷饮厅吃了冰糕,感觉一般,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有特色。售价两元的冰糕在N4次上售价1元,味道差不多。

    中午吃了午饭后没有地方可去,就萌发了游览哈环线的念头。哈尔滨环线因其特殊性,售票方式也很奇特,由于售票系统的疏漏,哈环内所有车站间的车票均以0公里互相结算,正因为这样,在哈尔滨管内,哈环内各站间是不出票的,可这个秘密意外地被车迷发现,于是在2008年出现了很多5毛软卧票。所以要运转哈尔滨环线,还真不是那样简单呢。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得益于哈尔滨局春运期间继续发售站台票的好政策,我们持N6次接客站台票从通勤口进入哈站,而此时,也正是L7029次列车即将进站之时,我们打算坐此车到香坊,开始哈环之旅。

    所幸,此车车上发售区段客票,我们乘坐L7030次到达香坊车站,香坊站是个百年老站,古色的异国风情建筑至今看来仍不觉过时,并且由于保养得当,这个老站还是继续发挥着作用,无奈车不多,每天也发送不了几位旅客。我们出站后就来到了售票处,售票员并不友好地告诉我们去哈尔滨东站的车票无法发售,只能车补,问及其它哈站出发列车的售票情况,这位售票员也像是吃了炸药似的,连说“买不了,买不了”,真不知道她受了什么刺激。

    在香坊站等车的时候是美好的,暖暖的阳光照射进宽敞的候车室,没有几个人,地板映着太阳的亮光,反射在脸上,让人有些懒意。吃着哈尔滨红肠,看着窗外来来往往的火车,计划着后面几天的行程,倒也折射出车迷运转时的快乐和愉悦。

    最终还是凭站台票进站的,L7090次列车也是正点达到香坊车站,上车后发现人很少,也许大多数客流都已经在哈尔滨站下完,列车服务台也已经结帐,不再办理补票业务,上车时列车员什么都没有说,我想她一定是理所当然把我们当作通勤职工了。正愁没法出站的时候突然想到我们可以凭借香坊站的站台票到站补票。于是,到达哈尔滨东站后我们来到补票室补票,检票员看了一眼后把站台票一撕为二,像是故意压低声音似的对我们说:走吧走吧!呵呵,算是一个挺有趣的小插曲。

    哈尔滨东站外真是十足的郊区感觉,不但没什么商店,连人烟都十分稀少,我们也正在准备去前进镇的行程,打算把4131次的车票买好,没想到哈尔滨局的规定是:如买两张硬卧,只能是一上一下,我们与之理论未果,只好向铁道部春运办投诉,结果是哈尔滨东站客运车间的书记和售票车间的主任在接待后仍不给予解决,令我们很不满意,遂在回家后向哈尔滨铁路局路风办投诉此事。

    哈尔滨东站原名三棵树站,也算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大站,但今日一见发现其规模也就相当于三等小站,可能是进哈尔滨客技站的列车都要到哈东站进出库,乘务员上下班也许也在此站。早年曾有三棵树-真如的列车开行,不明白的人可能会认为是哪趟小慢车,殊不知这就是著名的哈尔滨东-上海西的旅客列车啊!我想,不少车站大概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难逃被改名的命运。

    在车站边上的小饭馆吃了些饺子,当作晚饭,这个小饭馆还算不错,物美价廉。老板的亲戚是位基督徒,和他们聊天,觉得是个挺实在的生意人,店名好像就叫“满意酒家”,虽说是个小饭店,但我们确实还是比较满意的。

    哈环线至此已经行程过半,还有最后的9公里就功能圆满了,最后九公里就比较好办:我们乘坐6234次列车,车票买至孙家,在买票时又发现哈尔滨东站售票的一个奇怪现象:任何哈尔滨东站始发的列车一律将发站更改为哈尔滨站后再出票,然后在车票上盖章,注明哈尔滨东站发车时间,估计是因为哈尔滨东-哈尔滨间不少列车采用回送车底车次的缘故导致,这也造成了我们的车票和乘坐的区间完全不同,但在当时可合法乘车的怪相。

    到达哈尔滨车站后,颇有意义的哈环线之旅正式结束,这次的旅行全靠两个因素的支撑:一是哈尔滨铁路局发售站台票,二是临客的开行,两者缺一,我们的计划便可能泡汤。

   

[ 本帖最后由 丸尾花轮 于 2009-2-25 22:5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到哈尔滨站以后,我们去寄存处拿包,顺便在附近小店买了些泡面、零食,准备在N93次上吃。之后便去软席候车室候车了。

    哈尔滨站的软席候车室不大,尤其是当天有去北京的临时动车,因此更显拥挤,毫无享受可言。也难怪,这就是中国的春运,估计硬席候车室早已人满为患了。在候车室发现,哈局连动车也发售站台票,这可比上海局好多了,不过哈站一天才5对动车,相对而言好管理许多,不像上海站,一天45对动车。

    进站候车,发现N93次列车客流很高,目测硬座超员,硬卧满员,就是软卧好像也没有空铺,我们所在的包厢全满,除我们两位到海拉尔外,其余一位到讷河,另一位到伊图里河。和对面下铺的旅客交谈中得知,他是当天来买票的,只有软卧了,看来哈局管内的一些车的客流不容小觑。

    开车后聊了会天便睡觉了,深夜到讷河,对面上铺的女孩子下车了,可是她发现手机掉了,最后在床底下找到了,她同行的一位男士很没礼貌地大声说话,甚至有指桑骂槐之嫌,更让我对这些人的印象差了许多。一夜无话,第二天醒来发现上铺已有从阿里河上车的旅客了。

    第二天醒来,已进入伊加线运行了,我们也进入了这次旅行纬度最高的一个区间了,窗外是一片冰雪天地,真的有些雪乡的感觉了。一些没有人烟的地方,厚厚的积雪不知经历了多少寒冷犀利的风,也不知道还要过多久才能被温暖融化,让大地重新穿上绿色的春衣。在这样的情境之下,身在其中的我感觉到了一丝恐惧和悲伤,也许是从未涉足过这片土地,是那种浓重的陌生感带来的吧。

    沿线的一些小村庄是安详的,虽然看不到什么人,但家家炊烟袅袅,可以想像每个暖洋洋的屋子里,孩子们在嬉笑玩耍,大人们在包饺子唠嗑,老人看着家里的一切泛出慈祥的微笑,也许这就是小说中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东北过年的真实写照。

    由于伊加线和牙林线沿线客车很少,因此为了照顾沿线旅客的出行,N93次在牙克石之前几乎是站站停的,因而也不好按照快速票价售票,故在这一区间不收取加快费,由此才有了车票上独一无二的“快慢”标注方式了。而事实证明,沿线客流确实大得惊人,一个连站台都没有的乘降所也能出现人头攒动的景象,这种情形也让我想起了去年去考察成昆铁路时沿线小站的印象。

    伊图里河是沿线的大站,下去不少旅客,当然也上来不少,后来听说是沿线有不少学校提前开学,所以学生客流特别高,但上上下下的频率也很高,其实这倒是个最挣钱的运营方式,

    过了伊图里河,对面下铺的旅客下车了,他家在根河,就是去莫尔道嘎的分叉点,原本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上班的他辞职回家了,看上去有一种急迫想家的冲动,也许这就是一个游子该有的心情。和他话别之后,心想总不会再有人补软卧了。正想着呢,过了图里河,居然进来了一家三口,夫妇俩带着不满一岁的孩子补了软卧,原来孩子的父亲是铁路职工,因而他们全价补了一张票便占据了一个下铺,真是让人有些哭笑不得。只是那家人比较随和,我们也没有计较,可六个人挤在一间包房里的感觉实在是很郁闷,而且当地人也许是生活习惯的问题,实在不太讲究卫生,在包房里便给小孩把起了尿,所幸孩子“罢工”,我们才幸免于难。

    就这样和他们从图里河聊到了牙克石,得知夫妻俩已经生过一个女儿,都已经上初中了,生这胎估计还是想要个男孩,只是他们嘴上没有明说,不想还是个女孩。因为妻子是蒙古族,所以可以享受生育政策而不会因超生而罚款。这回是带着孩子去牙克石姥姥家,一家人也因此而团聚。期间,他家老公还热情地让我们品尝当地的特产松子和鲜牛奶,hikari说牛奶好吃,而我觉得一般。

    谈到东北森林的自然环境,他们说现在林子里已经看不到熊瞎子了,要去很深的山里才可能有他们的踪迹。而今,兔子都成了保护动物,我们笑着,但却想着,今后老鼠会不会也成了保护动物呢?

    牙克石站过后,对面一家三口下车,包厢回复了平静,虽说只有下午四点,但天气已经渐渐昏暗下来,这也是东北冬季的特点,由于处于高纬度地带,越往北的地方,冬夏两季的昼夜差就更大。我们本来的路线是打算去漠河县的,可是冬天的漠河实在太冷,而且白昼时间太短暂,思来想去还是把漠河留个将来的某个夏季吧!

    望着车窗外的无尽冰雪,玻璃上已经结了厚厚的冰,咯噔咯噔的车轮声音在苍茫大地回响,打破了这里惯有的宁静,我能够想象到了晚上只有风声和寒冷的氛围。在香格里拉,我惊叹于自然的壮丽;在大渡河畔,我惊叹于自然的雄浑;在丽江大研,我惊叹于自然的温婉;在西子湖畔,我惊叹于自然的矜持;而在这茫茫的东北大地,我惊叹于自然的残忍。我有一种迫切想接近,又迫切想离开的错觉,都源于这皑皑的白雪和无尽的森林。

    过了大雁车站,天空已经变成了灰黑色,我们开始整理行装,准备在海拉尔过夜。下车时发现,即使在牙克石等大站下了大量的旅客,但终到海拉尔的旅客还是如此之多,令人意想不到。出站后,海拉尔下起了雪,要买的去长春的车票连无座都没有,有些担心。hikari安慰我说,开车前一定可以买到的,我们便在车站边上的海铁招待所入住,方便第二天赶早班火车。安顿之后,乘坐公交车来到海拉尔市中心的一家酒店吃火锅,感觉一般,牛羊肉也并不如想象中的这么好吃,倒是菜量很足,虽然有些菜还只点了半份,但最后还是浪费了不少。

    吃完饭,时间还早,我了个大浴场,洗去一路尘垢。海拉尔大浴场确实很大,也很便宜,感觉非常舒服。在外旅行,我最无法忍受的就是脏,尤其是在很脏的情况下睡觉。记得去成昆时,我们在7423次上经受着烈日的炙烤,到达攀枝花酒店洗脸时,发现自己和煤炭工人的差距已经很小,整条毛巾都仿佛染了色一样,要是那晚没有一个像样的宾馆洗个澡,估计我就会受不了的。

    海铁招待所还算干净,饭后回房间前买了当地特产——蓝莓汁,味道不错,本想带一些回家,可是无奈所有的蓝莓汁只有玻璃瓶装,没有塑料瓶装,这样一来,运费估计就要超过货物本身的价值了,只好作罢。另外特别要说的是,海拉尔的地图是我所见的城市地图中最贵的:8元。

    次日醒来已近6点半,简单洗漱后退房,走了几步路便到了火车站,2623次列车并没有晚点,而且在海拉尔站下了不少旅客,因而我们上车以后,很容易找到了两个座位。就着前一天吃剩下的红肠、饮料和方便面,解决了早餐问题。和对面座位的旅客聊天,他家在龙江,工作在满洲里,主要接待俄罗斯入境旅客团。

    这一程的旅途很短暂,到扎赉诺尔便下车了,为的是去看那巨大的露天煤矿和几十台呼哧呼哧的蒸汽机车。先前并不知道路线,只是通过GE查到离开火车站并不远,大概也就几公里的样子,于是下车便随便找了个车,开道煤矿边上,用了不到十分钟。我们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好好欣赏这个上天赐予的奇迹。

    天气出奇得好,但也很冷,零下30度的气温让我们有些意外,因为还没有在松花江上的时候感觉那么强烈。尤其是在太阳的照耀下,甚至还有些暖洋洋的感觉。据说这个矿,没有海州矿那样规模庞大,但也不失壮观,狭长的矿坑一直延续到远处,矿里不断冒出白色的蒸汽,所有的火车仿佛一个个小火柴,站在矿顶处,这些景象尽收眼底。

    慢慢往下行走,厚厚的积雪在最深的地方,几乎没过了我们的膝盖。矿很大,但出奇的安静,只有蒸汽机车的声音,和我们的脚步声。蒸汽在山谷似的矿里徐徐上升,散落在天空的每一个角落,直到消失。在人字形的铁轨上,火车来来往往,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仿佛不知疲惫,又仿佛显出了老态。我们在那里伫立、凝望,白色的雾霭升起的时候,我们的心境仿佛也变成了这样纯洁的颜色,没有一丝杂质,在这样的场景之下,很难让自己想起那外面喧嚣的世界。

    据说,扎赉诺尔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古代扎赉诺尔人的故乡,也是扎赉诺尔文化的发祥地。在这里,发现过猛犸象的化石,连观景台上的石碑都是有着一亿四千万岁的历史遗物,甚至有考古学家认为,扎赉诺尔是印第安人的祖先。不管如何,这座巨大的煤矿在这里贡献了100多年了。我感到它的疲惫,就如那冒着白气的蒸汽机车,他们都该歇息了。
离开扎赉诺尔,打算去煤矿博物馆瞧瞧,好不容易找到个车,到了矿业局,发现煤矿博物馆完全没有开门的迹象,恐怕不过正月十五,这些场所基本是不可能开张的。带着遗憾离开了矿业局,步行来到扎赉诺尔西站,准备乘坐4185次车去满洲里。在扎西站售票处遇到了从没有过的趣事,要买的4185次车不知为何,无法出票,售票员告诉我们,这类车票一般只有到开车前才能生成,不想那天却没有,他告诉我们可以上车补票。我提出,希望能买一张扎西站售的票,售票员一口答应,说“那我给你做两张”,于是乎便手工添加了无座票额,这在以前是从未遇到过的。

    顺利进站上车,发现4185次车是北京-满洲里1301/2次列车套跑的,利用4185/6次车回海拉尔整备。在N93次的宣传资料上得知整个齐齐哈尔客运段有近9000名职工,担当着49对客车的运输任务,我特别对“古韩碧车队”感兴趣,我希望有一天,能够坐完这三趟车,去东北的大森林中感受那种夏天的郁郁葱葱。

    这一路只有23公里,沿途常有人家,一望无际的荒原让我想象着碧绿色的草原。不时有马匹在吃着干草,三三两两的人家把屋子盖在铁路边上,唯一的遗憾是没有看到蒙古包,据当地人说,现在真正游牧的蒙古民族也日益稀少,更何况到了冬天,他们更不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迁徙了。我担心随着蒙古包的停止迁徙,这样的文化、甚至文明,会从我们的生活中迁徙出去,永远不再回归。

    通过满洲里东场的时候,看到了等待换装的车厢,既有中国铁路的,也有俄罗斯铁道的。还有一些宽轨型带国徽的调车机车,这都是第一次看到的。看着地图上的友谊关和满洲里,我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两个如此遥远的地方,终于都涉足过了。

    很意外,到了满洲里发现当天去长春的2624次列车没有任何席位,连硬席都只有无座,我们便决定开车前来搏一下。

    叫车前往国门景区,除了运转滨洲线之外,这恐怕是来满洲里的唯一原因,也是唯一的可能性。和凭祥一样,国门景区离开市区有一些距离,开车大约需要15分钟。由于国门景区的偏僻,我们请出租汽车司机等待,多花了一倍的钱,但总比到时候找不到车来的好多了。要知道,那一路除了雪,就没发现什么别的东西。途中路过了满洲里的一些新的市政建筑,比如体育馆什么的,都很偏僻,建筑之间相隔甚远,真不知在什么情况下会有人来使用。套娃广场算是比较有特色的,很多大小不一的套娃让人感觉到了童话王国。只是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搞明白,小小的套娃究竟代表了什么。
进了国门景区,沿着一条不太长的、和铁道平行的小道,阳光真的是太好了,照射在冰雪覆盖的路面,虽然很冷,却没有了前几天的那种对寒冷的可怕感觉。因而,那天对国门的印象也好了许多。

    我国在满洲里的国门是新建的,看上去比老毛子家的气派多了,观景层很大,透明大玻璃非常利于观景和摄像。看到了准轨和宽轨并行的铁道线通向异国的后贝加尔,看到了独一无二的脱轨道岔,很遗憾,没有看到有车进出国门。据说进出车辆并不是很多,我们也不知道时间,所以作罢,也没有等待。

    离开国门景区我们来到了满洲里市区,吃了午饭、买了土特产并EMS寄回家(两天就到上海了,真快!),没什么地方可去,就回到满洲里站,还是没票,故决定继续等待至开车前,没想到这一惯用的手法却没有得逞,一直到开车前,每半个小时去问一次,而且每次售票员都帮我们查询了,发现居然还是没有任何票,不解于此车的火爆,只好背水一战,上车解决。

    满洲里站的客流其实并不大,大多数是海拉尔方向的,也有哈尔滨方向,当天的哈尔滨N92次卧铺可以随到随买,但硬座由于只有一节,所以很多人买到的只是无座。排队等票的都是去北京方向的,但也不是很多,十几个而已。所以思来想去,实在不知道2624次为什么这么紧张。

    和客运值班员沟通后,提前进站和列车长商量,列车长很爽快地答应了,让我们先到宿营车等待开车后办理补票。大连段的长途车宿营是双层硬卧,猜测是沈阳局希望多补宿营的一个手段,作为旅客来说,这倒是个双赢的举措。顺利补票后睡觉,直至第二天到达长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让湖路醒来,也没怎么睡着,哈尔滨下去不少人,也上来不少人,仿佛这次出行都是在人挤人的环境中度过。晚点十几分钟到达长春,没有出站,在站台上等待4288次去范家屯,那里有一位资深车迷在等待我们。他父母都是上海知青,至今仍在东北,春节放假回家时我们便顺道去看望他
4288次列车的客流同样超级好,套跑了白城-长春的临客后乘务员换班跑正班的长春-营口。长春站上车902人,大多数到沈阳,所幸我们只乘坐一个区间,站在车门口对付了一下。


    到站后老友已经在车站等候我们了,乘坐当地的三轮出租车,又经过了十来分钟便到家了。老友的父母甚是客气,烧了一大桌子菜等我们来吃,我尤其对锅包肉和酱牛肉情有独钟,无奈胃口有限,只能适可而止,不过善解人意的老友父亲早就准备了酱牛肉和水果嘱咐我们路上吃,虽说重点,但也让旅途生活的质量好了不少,只可惜,酱牛肉在第二天早晨就被我们全部消灭了。
   
    匆匆吃过无饭后便回到范家屯车站,坐车回长春,无奈吃完午饭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因而晚饭估计也就是个过场。此行去范家屯的目的还有一个:拿2月6日D28次哈尔滨-北京的车票,我委托老友提前11天在范家屯站买的,想不到非常好买,量也很多,这样回程的后顾之忧便全部扫除干净了。

    再次到范家屯站的时候到窗口试了一下第二天2167次去牡丹江的软卧票,公网上只有两张,而且全部都是上铺,还不在一个包厢,于是乎先买下再说,打算去长春站改签。

    回程乘坐北京-哈尔滨的L181次临客,同样人也是很少,座位随便找,不出一小时,我们回到了长春.当天晚上吃了韩国烤肉,撑死我们了,呵呵。

    此次出行感觉最好的城市也就是长春了,城市比较整洁干净,也比较有秩序,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第二天白天没有事情可做,先来到长春站改签,无奈改签窗口售票员说同车次同席位不能改签,我们只好请值班站长解决,这样一来耽误了不少时间,不过后来还是顺利把两张上铺改成下铺,并且在同一包厢了。

    白天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就去伪满皇宫一游,票价居然要80元,比北京故宫还贵,我们感叹于宫内那个收门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北沦陷纪念馆,而馆方给出的收门票理由竟然是“确保学生安全”,真是哭笑不得啊。

    下午去乘坐长春著名的轻轨和有轨电车,其实那轻轨也就是个加强版的有轨电车而已,客流也还算不错。老式的有轨电车看上去更有味道一点,尤其是在电车公司门前那条长着大树的道路上,还真有一种美妙的情景体验呢,要是到了秋天,在这里看着铺满落叶的轨道,看有轨电车缓缓驶来,然后渐渐消失,那该是一种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坐了电车,在宽平大桥上看了火车,也已近黄昏,胡乱逛了一圈之后就回到了长春站候车了。长春站软席候车室和动车组候车室是连为一体的,检票员看着我们“始发改签”后的票,不知道是不是软席,还对我们发问:这是软席吗?随后一脸狐疑地放我们进去。

    上车后发现我们运气还不错,当天的软卧是24型,车内也很干净,包厢全满,上铺两人到汪清,时间是第二天一清早。由于这几天的劳累,加上夜间行车的单调,我早早地,还没过吉林就睡觉了。

   

[ 本帖最后由 丸尾花轮 于 2009-2-25 22:4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天醒来,我们已经在牡图线上运行了,窗外的景象和N93次上看到的大不相同,不再是茫茫的雪原,而是高耸的群山和茂密的森林——虽然这一些都已经被冰雪覆盖。

    群山中,列车蜿蜒,不时看到的是小小的铁路道口和稀疏的山间人家。而这样的带着阳光的冰冷山野,让我感受到的是安详和宁静,而不再害怕和恐惧。这是一种奇怪的感受:我不惧怕高耸的山,但我惧怕宽广的原。也许宽广的草原,让我感受到的是捉摸不定和毫无希冀。


    我们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到达牡丹江的,一路的好景致却让牡丹江市内的蒙蒙烟雾搞坏了。不知道牡丹江的空气为什么这么差,后来才知道一方面城市地处盆地,比较低洼,空气流通性比较差;另一方面当时正是很多地方生火烧水的时候,所以空气自然好不了。

    牡丹江是个不小的城市,比海拉尔、满洲里之类的都大,人口也多一些,闹市区还是比较热闹的,去市中心的大卖场买了些吃的东西,准备在下午回哈尔滨的N4次上吃,零零总总也有两大包,够我们吃的了。牡丹江市内也实在没有什么好玩的,所以就早早地来到了火车站。从哈局运行图上得知N4次应该是“北亚”动车组担当,而事实上,当天是全列25K担当的,并且没有软座,突然感觉,硬座好挤啊!呵呵!好在只是满员,并没有人站着,而且中途停站很少,所以熬一下也就过去了。

    滨绥线从牡丹江至哈尔滨是复线,牡丹江以东仍然是单线。哈尔滨东西两条出境通道是很不一样的。西线滨洲总体而言比较平坦,尤其是过了兴安岭之后即是一马平川,而西线滨绥的风光就多样得很了,高山、河流、树林比比皆是,小半径曲线也随处可见。杜草车站附近的杜草隧道,算是这条线上的标识,3000多米长的隧道,翻越了张广才岭。

    一路拍照,对照点单一站站通过,经过四个半小时的旅行,N4 次列车停靠哈尔滨一号站台,绕了一圈,我们又回来了。这回只是在哈站对面找了个快捷酒店,倒还不错,开窗就是哈站。晚上又去中央大街转了一圈,本想再买些红肠,不想道里市场晚上六点就关门了,只好去秋林买,其实,我还是更喜欢吃哈肉联的。

    带着一点点“快点走”的心情,我们踏上了D28次列车。虽然买票顺利,但上车后发现这车还是全满的,而且基本都是到北京的。上了一号车厢,我们自然将此车和其它三种动车作了对比,发现五型车几乎可以说是几种动车中最没有优势的了,唯一的一个好处是可以适应高低站台的不同需要。厕所噪音大,异味严重,车窗和座位对应很差,玻璃窗也存在“哈哈镜”现象,这点在一型车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不过秦沈线确实质量不错,动车以250km/h的速度运行时依然比较平稳。和京沈高速公路并行的那段颇有扬眉吐气之感,公路上的汽车再好再快,也快不过动车,这种情景还能在新浙赣线上看到。不过八个小时的动车旅行其实还是有点累的,虽然在车上坐着,却也比较枯燥单调,所以有一些经常坐火车的人就有了一条躺着总比坐着舒服的原则,我们也算是体会到了。

    正点到达北京站,此次进京,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去体验京津城际铁路,正在考虑如何运转的时候发现K27这个车,时间也刚好,而且从北京到天津,一点都不麻烦,于是没有出站便来到了K27的站台。无奈此车因为有联运需要,平日只编14辆,硬座4辆,车上人山人海,甚至都挤不进车厢,好不容易进去以后就再也无法动弹了。

    K27次列车以前是25G车底,去年换成了25T车底,但时刻没有变化,京津间仍然要运行一个半小时,所以这段旅行也比较难熬,好在就一站路,我们就在春运的强烈气氛中过完了这漫长的九十分钟时光。

    到了天津站,发现新站确实漂亮非凡,只是出站口连个装样子的检票员都没有,白白在K27上买票了,呵呵!(原本想在天津站到补。)出站后直奔售票处,当时还担心京津城际车票会不会紧张,甚至还作好了买不到就在天津过夜的准备,可到了后发现要什么有什么,于是选择了一趟CRH3型动车组担当的C2078次,买了两张一等座车票就进站候车了,而此时离开车大约仅15分钟。

    天津站也是为了配合北京2008奥运会特别重建的,外观并不算豪华,但内饰比较不错,只是有一点不足,候车室灯光有些暗,也许是节能减排的需要。

    顺利检票进站,我们的车已经停在21号站台,上车后发现奇空无比,随处可以有空座位,我估计全车大概也就50位旅客左右,而且上车发矿泉水的时候也不查票,有点后悔买了一等座车票,更庆幸没有买特等车票。

    C3给我最深刻的感觉是装饰比较华丽,因为运用了木饰装修,所以看上去比较典雅。由于C3比C2要高一些,因而空间更大一些,但人少的时候就显得空旷。座位间的间距明显比C5大得多,是标准的一等座车座位排布方式,镜面显示屏的视觉效果也是无与伦比的。

    由于采用的是全自助的运营模式,京津城际从购票到出站都不需要过多的工作人员,没有特殊情况完全可以自己顾自己。而列车乘务员的最大作用便是发放饮用水,据说,在奥运客流高峰期间,车到终点,水还没发完呢!

    京津城际果然快不可言,120公里的路程仅用30分钟,运行中的最高时速是330km,这可比我们之前K27次的速度高多了,真是强烈的对比,难怪奥运期间所有人的目光都会聚焦到这条铁路线上呢。

    到了北京也不早了,加上K27次上的劳顿,又挤得一身汗,最大的希望就是到宾馆好好洗个澡、吃个饭,于是我们坐电车来到曾经住过的那个如家,又在外头的小饭店吃了晚餐,这样又过去了一天。

    回程的日子过得总是比去的时候快多了,第二天,北京又是一个好天气,湛蓝的天空让人心情格外好。我是喜欢北京的,只是我们去的那几天,正值大旱,回上海后才听说北京已经100天没有下雨了。在北京的短短半天时间,我们去了三个博物馆:中国邮票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和自然博物馆,游览博物馆是我喜欢的事情。

    短暂的北京逗留时光结束了,我们也将踏上归途,也不管其它车票的难易程度,直接上了保大祥的T31次,一路睡到杭州,整个东北大纪行终于画上了句号了。


[ 本帖最后由 丸尾花轮 于 2009-2-25 22:50 编辑 ]
发表于 2009-2-24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先占吧
发表于 2009-2-24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抢占板凳……
发表于 2009-2-24 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两段,轮子的文笔很好,感觉是他带着我们在游东北
发表于 2009-2-24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好像是第一次看轮子写这么有味道的游记,之前看过JIE的香港风情,老大的北美风情,如今在轮子的东北之行中,我又领略了北国风光。

要是这个帖子是在暑假看的话,肯定会清凉不少。呵呵。

轮子,你很有才!
发表于 2009-2-24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大早读到这样的文章真是享受啊~~~~
PS:2楼的第15段开头“ 吃完饭,时间还早,我了个大浴场,洗去一路尘垢。这个有笔误,应该是“去了个大浴场”?还是“我去了个大浴场”?
发表于 2009-2-24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我也想去啊
发表于 2009-2-24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看lz写游记  先占座看
发表于 2009-2-24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让我看到了另一个LZ
发表于 2009-2-24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看见LZ的长篇大论。坐下来慢慢看~

PS:真会逛啊。
发表于 2009-2-24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hui0252 于 2009-2-24 08:16 发表
一大早读到这样的文章真是享受啊~~~~
PS:2楼的第15段开头“ 吃完饭,时间还早,我了个大浴场,洗去一路尘垢。这个有笔误,应该是“去了个大浴场”?还是“我去了个大浴场”?


要不你去现场体会一下?然后再斟酌字句的用法?
发表于 2009-2-25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白雪皑皑冬天,看矿上的蒸汽火车,身临童话中了一样,幸福。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新完毕
发表于 2009-2-25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我也想去东北运转了,哈哈
发表于 2009-2-26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大纪行~真带劲
发表于 2009-2-26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在海子上也看到了一个,图片版本,是同一个人嘛,还是你们两一起的,呵呵
发表于 2011-8-8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上来,还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发表于 2011-8-8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LS你挖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5-29 01:35 , Processed in 0.24588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