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艺轩

徐悲鸿早期书法及绘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8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楼主持之以恒的态度。半年了,还对自己的贴子经常整理。呵呵,加精鼓励。
发表于 2009-5-18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lsd的感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楼上二位斑竹的关注与鼓励!
再看几幅徐悲鸿早期创作的作品:(1927年创作的九方皋)

[ 本帖最后由 书艺轩 于 2009-12-9 22:2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悲鸿早期创作的《虎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悲鸿早期的水彩画《西山古松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9-12-10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书艺轩 于 2009-12-9 22:23 发表
徐悲鸿早期创作的《虎图》:

这个虎,哈哈,有点像猫。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悲鸿创作的某一题材的作品,通常不会是一幅,如<九方皋>画了七幅,.还有各类马,狮,鸡,鹊等等都画有很多幅,但每一幅无论书法还是绘画都是有差异的.上面的早期四屏画马作品,目前发现共有两套八幅作品,从相同题材的两幅画面相对比书法绘画也是都有差异的。
在2月15日(正月初二)在央视二台寻宝特别节目中,一位藏友将他收藏的徐悲鸿早期四屏画马作品请故宫书画专家金运昌鉴赏,金运昌的四点看法如下:
1.藏友说这是徐悲鸿早期作品,金运昌说款是这样的,言下之意是款没有问题,是对的。
2.关于画面,金运昌认为该作品是民间画工的水平。
3.金运昌认为这四幅作品是半印半画即印完后用手工着色的作品。
4.金运昌建议将作品拿到徐悲鸿纪念馆让廖先生看看。

如上所述,其实金运昌鉴定上面作品的实质是:间接的承认了上面的作品是徐悲鸿早期作品(承认款识是徐悲鸿的早期笔迹),但话语权却找个借口(说画是半印半画--别真以为金运昌看不出作品是画的)抛给了廖静文,试想哪位专家会因为鉴定一幅作品而与年近九十的廖静文公开产生矛盾。

从金运昌的观点可看出,只要作品不是印的,就应是徐悲鸿真迹。在评该作品款识、落款时说是这样的。承认是徐悲鸿早期笔迹。在评画面时,说水准是民间画工水平,而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也就是一民间画工。说此画是半印半画后又建议将作品拿到徐悲鸿纪念馆让廖先生看看。从头到尾也没有说徐悲鸿没画过这样的画。如果他认为画真的不对,评其他画时都直接说了为什麽此幅不说?更不可能再推荐到徐悲鸿纪念馆去让廖静文去看。
假如作品是印刷后画的,那么作品中线条、字迹等决不可能如此自然流畅,在墨迹中必有积墨现象。从相同题材两套作品的几组局部对比图看,可充分证明作品是画的,因为在对比图中出现有字不同,画不同,或字和画都出现错位的现象,如是印刷品决不会出现此现象。实际画面中的墨迹(包括字和画),用手触摸有明显的凹槽,特别是马鬃马尾处更明显。整幅作品中的墨迹如同是钢印打上去的一样。印刷品是绝对印不出如此效果的,此特点与徐悲鸿在上面作品中使用了皮纸也有很大关系。 因此两幅作品都应是徐悲鸿的原创作品,下面看看作品及作品对比图。

[ 本帖最后由 书艺轩 于 2010-3-22 07:0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比图1------
从两幅四马图局部图中的奔马的马头对比来看,可以明显的看出如下不同:
1.马头的形状不完全一样。
2..马嘴画的不一样,一幅是线条位置欠佳而略显凌乱,而另一幅则是线条位置正画的恰到好处。
3.马眼睛上边轮廓线长短不同.

[ 本帖最后由 书艺轩 于 2010-3-1 16:5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比图2------
看看目前发现的这两幅五马图的款识图,对比有如下不同:
1.“风”字左边连笔的封口不同,一幅封口,一幅未封口。
2..徐悲鸿三字落款上下的位置不同,
3..“悲”字下半部“心”上面两点的粗细不同,
4..款识离右侧画面的距离不同。

[ 本帖最后由 书艺轩 于 2010-3-1 16:5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比图四------
再谈一下落款,每位画家创作的四屏作品,落款时字迹追求的是一模一样,越接近此标准说明书写的水平越高,但也应有细微的差别。上面作品中的徐悲鸿三个字,已接近一模一样,但仔细看细微差别是存在的,如下面四马图落款与五马图落款的对比有如下的差异:
1.四马图落款中“徐”字右边上面“人”字的一捺略短,且向下的倾斜度小。
2.五马图落款中“悲”字下面的心字中,上方的两点处积墨明显增多而显的粗重了很多,印刷品不会出现此现象。
3.四马图落款中“鸿”字右侧的鸟字中,上面一竖的下半部分略弯曲且用墨不均。
4.四马图落款中“徐”字双立人旁下面的一撇略长。
以上的四点差异表明落款徐悲鸿三个字决非印刷所为,而是用手写上去的。落款对比图如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鉴定书画作品,应参考作品历史文化背景,研究书画作品本身所囊括的事实铁证资料而不能只空谈艺术性,因艺术是没有标准的,主观性太强,如果以此为理由,任何一幅作品如主观上想否定都能找出毛病来而否定掉该作品。即使是公认的名家名画,作品中也常有败笔的存在。
对徐悲鸿早期绘画的鉴定,任何人都只能凭历史资料,作品及字迹的对比来做决断,因在世的任何人对徐悲鸿早期绘画的了解都是不全面的。下面是上面作品中与徐悲鸿书画特征相符的九项特征:
1.作品款识字体符合字型结体似疏朗而实则繁密,笔划似柔软而内含刚劲,具有浓厚的北碑遗韵的徐悲鸿早期书法风格。 2.字体的结体,运笔方式相符。 3.作品符合颇有文人的淡然诗意,以马喻人、托物抒怀的徐悲鸿早期画马特点. 4.作品的传统水墨线条画法(因早期学过吴友如白描画,为人画过肖像)与资料相符。 5.作品气韵上符合悲鸿动物画注重写生,讲求形似,传达神情,形神惧佳,充满生气的特点。 6.画马的总体风格相符。如尖耳、白额(空白)、鬃、尾迎风飞舞,外形骠悍、刚劲、矫健,给人以自由和向上的力量。 7.在画面中,柳枝的画法相符,松树的画法相符,四马图中有诗句“何当金络脑:后期作品墨竹中有诗句”何当移长 松”。三马图的构图与后期作品“风雨飘摇思报国”构图基本相同。作品中画有松树,柳树,梧桐树三种树与徐悲鸿提出的<中国画改良论>中关于树的画法中也只提到了上述三种树相符(原文---中国画中,除-松树、-柳树、-梧桐树等数种树外,均不能确定指为何树。即有数家按树所立之法,如某点某点等......). 8.落款习惯相符。 9.绘画用纸(皮纸),颜色相符。
上面9项与徐悲鸿书画特征相符的证据,没有人在民国时期在没有电视没有电脑的情况下,可以做到的,只有徐悲鸿本人他才具备,所以只有徐悲鸿本人,才能创作出在上面作品中有大量与徐悲鸿书画特征相符的作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作品中款识笔迹是公认的徐悲鸿早期笔迹,作品中的多处铁证也是任何人否定不了的客观事实。该作品是考验一个人在进行书画鉴定时,是尊重历史,尊重证据,尊重科学还是靠主观臆断的问题,再换句话讲,就是书画鉴定是应遵循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物主义的本质性问题。
如果说作品是印制的:
那麽:
1.原作在哪里?作品中徐悲鸿的笔迹是从哪里来的?现在还不知道。
2.作品如是印刷后再画的,那么作品中线条、字迹等决不可能如此自然流畅,在墨迹中必有积墨现象。作品中用笔、用墨所体现出的力透纸背(凹槽)现象也决不是印刷所为。
3.如是印刷品必出现一模一样的作品,而目前发现的两套四屏作品,同题材两幅作品通过对比发现存在字不同,画不同,或字和画都出现错位的现象。此现象也说明决不是印刷所为。
4.如是印刷品,画面中墨迹的颜色不应该有深有浅,墨迹的深浅度应是相同的,就会像报纸、书籍中的墨色一样。而只有手工蘸墨创作的作品墨迹表面的颜色才会有深有浅。
5.如是印刷品,必有成百上千幅一模一样的作品,上面作品发现有第二幅一模一样的作品了么?没有。
6.上面作品落款墨色较重,因创作上面的四屏作品,从构思,构图,绘画,题诗,落款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作者不可能完成一幅作品马上就把名款写上。通常是在四幅作品全部完成后,最后一起把名款写上。徐悲鸿绘画是不用现成墨汁的,而是用自己研的墨,而每次研墨的浓度不可能都相同。因此作品落款的墨色重一些是很正常的。
7.徐悲鸿是位写实绘画大师,什么叫写实,就是接近于实物一模一样。徐悲鸿早期绘画追求的是真实再现,如创作的水彩画《诸老图》就有照相写真般的水准。自已写出来的字也一样,在布局、比例关系设计好的情况下也可写出同样的字来。有些人可能写不出来,但徐悲鸿能写的出来,大师就是大师。

通过上述七点客观、严谨的论证,说上面作品是半印半画是不成立的,实际应是徐悲鸿的原创作品。

[ 本帖最后由 书艺轩 于 2010-3-22 07:0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证胜过任何言语,徐悲鸿上面绘画用的是皮纸,这是其他画家很少用的。徐悲鸿用笔时用墨较重,经过多年的沉淀,作品墨迹才会显现出力透纸背(凹槽)的现象。作品中的钤印,由于是印的,因此颜料沾的少,所以无论经过多长时间都只能浮在纸的表面,绝对显现不出力透纸背(凹槽)的现象,这就是印的与画的所体现出的本质区别。上面四马图中的奔马局部图,已明显的看出印文与墨迹的区别,通过对比,可看出印泥是浮在纸上面的,而墨迹是深浸入纸的底部的(如下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所有叙述徐悲鸿生平的资料中,都记载徐悲鸿早期的书法是学习魏碑的, 由于除上面作品之外的其他作品创作时间延后,书法魏碑体体现的不明显,而上面徐悲鸿作品款识中的书法,明显具有八九分的魏碑体(如下对比图);资料中也都记载徐悲鸿早期画过传统的水墨线条画,而上面作品的画法正是传统的水墨线条画,因此此四屏作品体现的上述两点是在还原资料中的描述,还原徐悲鸿早期的一段学习绘画历史。换句话讲就是填补了徐悲鸿早年绘画历史资料的空白。

历史真相就是历史真相。虽然有时真相会被人为地进行掩饰,但是任何人只要曾经在历史的长河里跋涉过,就必会留下难以泯灭的痕迹。对之进行掩饰,可能得逞于一时,但想以此改变历史的真相却是徒劳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徐悲鸿在1951年书写的<任伯年传评>的局部图,虽与上面作品相隔三十多年,但仍可看出何,精,万,过,多,气,国,当,紫,金,玉,生,天,不等字,与上面作品款识中对应的字在笔法、结构(即书法结体、字上下、左右相互关系、呼应关系等)上是相同的.



书画鉴定要讲科学,在作品的时代风格相符,个人风格相符,题款相符,用纸相符,铁证如山且不可仿的情况下,就是真迹。做鉴定就要尊重历史,尊重真实,尊重客观。

每位画家创作的某一题材的作品通常都不会只画一幅,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李可染创作的《万山红遍》画了七幅,每两幅作品相对比也是只存在细微的差别及颜色深浅的不同。因此题材相同,但画面中有线条等细微差别的两幅作品不可能就是印刷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7-26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掌声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1-9-13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贵在求新,求奇,求变。每位艺术家一生都是不断学习,探索和突破前人和自我的过程,因此在各个时期的风格,笔墨也是各有特色的。
' l1 ^* W* H# s: b  W3 p. L! I
鉴赏作品不能认为只有重复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只有不同的作品才能探究出的作品后面不同的故事,才能发现作者当时的一种意识、生存体验和人文思考。   " {3 m1 [1 i% @( {: s- a- G. K& {
上面死屏作品印证了历史资料中对徐悲鸿早期艺术特征的论述,它填补了历史资料的空白,证实了历史资料中描述的关于徐悲鸿早期艺术的三个方面:0
  1.作品证实了徐悲鸿早期画传统的水墨线条画是客观存在的."
  2.作品证实了徐悲鸿早期的书法确实是学习魏碑的.
       3.作品证实了历史资料中描述的关于在徐悲鸿早期的画马作品中,颇有文人的淡然诗意,以马喻人、托物抒怀的早期画马作品特点的描述。3


      

 楼主| 发表于 2011-9-13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悲鸿在上面四屏画马作品中,作品款识提有七言诗两首,五言诗两首,经过查证,四首诗的出处如下:

二马图题的诗是明代王直《题马》诗:



风臆 龙须世不多,



春风饱食玉山禾,



升中自是明时事,



代岳云亭想一过。



三马图的诗,是明代倪子敬为昭陵六骏《唐石马图》而作。



房(厉)精坠地云气黑,龙煤贡自那耆国。

英风飒爽生天闲,白玉鸣珂紫金勒。

石谰干外草茸茸,一声嘶断落花风。

只今万乘巡游少,立盍芭蕉日影红。



四马图是唐代诗人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大莫沙如雪,



燕山月似钓,



何当金洛脑,



快步踏清秋



五马图是唐代诗人杜甫《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此生.

骁藤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1-9-13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徐悲鸿之子徐庆平关于徐悲鸿作品如何辨伪的两段话:


徐庆平:我父亲的艺术理念是很明确的。他曾经讲过,艺术要追求真善美。追求真理,广博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而艺术家尤其如此。表现人的绘画,画家的任务就是探人生之究竟;表现大自然奇美变化的绘画,画家要穷造化之奇。我父亲说过,绘画虽然是小技,但可以造大奇,可以做到尽善尽美,可以为人类申诉。他从来都把绘画当作非常崇高的、代表人类向上天申诉的一种情感, 所以他的绘画包括油画里都有很强的中国气派,深邃、深刻、沉稳。 康有为对他的评价是“精深华妙,隐秀雄奇”。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把握,我们真是望尘莫及。有时候真的很惭愧,我们的生活条件这么好,但我们的精神没有像他那样宣泄出来,没有和国家联系得那么密切,没有为国家、为人类、为人生发出那样的呐喊。
           我父亲画画从来不用墨汁,他的墨都是好墨磨出来的,现在墨汁和磨出来的墨的质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如果看到用墨汁画出来的画,那就不是他的画。那个时代,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非常讲究用纸的,但是有时候条件不好,他便使用了很多皮纸和高丽纸,这是其他画家很少用的。他的题款和印章也是很讲究的,他不喜欢在画上题太多的字,而且题款都在画的最边上,丰富画面,但不会破坏画面。由于现在假冒印章的技术太高了,完全可以做到天衣无缝,做出跟他一样的印章是很容易的,所以从印章上已经不容易辨别出来。
             徐庆平认为徐悲鸿画的马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他画的马都是在荒野上奔驰的,这是一种象征,希望追求光明、追求自由,希望国家振起,希望自己的民族能一往无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9-30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0-9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悲鸿的绘画思想,是倡导以写实的手法来表达现实及思想,用历史题材和古人诗句创作作品是徐悲鸿各类题材作品中的一部分。历史题材作品如《九方皋》、《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傒我后》等  ,据古人诗意而创作的作品如《少陵诗意图》、《六朝诗意图》及上面的《四屏画马图》和《九州无事乐耕耘》等等。徐悲鸿创作这些作品的目的是想通过历史之境来投射现实,来表达他的现实主义和人文关怀。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悲鸿绘画作品中的线条,坚卓、清爽、既象行云流水般畅达,又有力透纸背之雄浑劲键、饱含激情而又技巧极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徐悲鸿画的四屏作品当时肯定是有很多人见过的,这点可从下面两个方面得到证明,即文献资料和图片资料。
关于文献资料方面:
1.历史资料中记载徐悲鸿早期画过传统的水墨线条画,画水墨线条画是因为早期为人画过肖像和临摹过吴友如的实事插图和以线描为主的点石斋画谱等基础上而形成的。
2.历史资料中记载:在徐悲鸿的早期的画马作品中,颇有文人的淡然诗意,以马喻人,托物抒怀,
3.康有为对徐悲鸿的作品评价是:"写生入神"、“精深华妙,隐秀雄奇”。
4.历史资料还记载:徐悲鸿早期书法特点是,字型结体似疏朗而实则繁密,笔划似柔软而内含刚劲,具有浓厚的北(北魏)碑遗韵。
关于图片资料方面:
徐悲鸿是1895年生人,上面作品应是徐悲鸿1916年创作的作品,徐悲鸿从欧洲学习回国后不久便已成为当时的绘画名人,凡画画的人都喜欢学习临摹名人的作品,就如张大千仿石涛、唐寅的作品一样,因此徐悲鸿上面作品后来被模仿是很正常的,后期如傅佐、马秋岩等人就临摹过上面作品,但他们只学仿画面,不仿款识,因即使想仿徐悲鸿的字也是仿不出来的。这是其一。另外前些年有段时间人们喜欢把齐白石、徐悲鸿等名家的一些作品图印制到脸盆、水杯、挂历等生活日用品上面,上面徐悲鸿作品的画面部分就曾出现在挂历中。
下面看看傅佐学仿上面作品的对比图:
溥佐 (1918-2001): 满族,号庸斋松堪,北京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再看看马秋岩学仿上面徐悲鸿作品画面的作品图:
马秋岩:1950年生人,天津杨柳青画社专业画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4-19 23:37 , Processed in 0.26849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