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07|回复: 14

[原创]冬子一家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5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壹。

早在我刚开始在博客上写故事时,家妹就“点菜”让我写冬子一家的故事。

冬子的一家五口三姓(即冬子的父亲、后母、胞姐和他异父后母的弟弟),人人都可以作为故事的素材,尤其是冬子的父亲和后母,很有写点。而我迟迟没有动笔写这个特别的家庭,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生怕“伤害”到我母亲。因为,当年是我母亲多管闲事费了很大劲儿貌似好心作媒,促成了两个原来残缺的家庭合并重组成这个五口三姓之家的。

不知我的灯火的老朋友是否还记得我写过一篇《你偷过家里的钱吗?》,其实那篇小文就是为本篇故事作铺垫的。谢谢有不少良民网友配合我,坦白自己小时候也有过“前科”。

我十八、九岁时因故独自在X市生活,住在X市政府机关宿舍大院。大院里有百来户家庭。每当百家灯火时,或是休息日,大院里的居民们,总能听到一个中气十足的骂人女强人在歇斯底里痛斥自家人,这个女强人就是冬子的后母,被骂的就是冬子。

冬子从他九岁有后母起,就几乎天天挨骂。你根本不用树起耳朵听,即使耷拉着耳朵也能在自家房间里听清楚相隔十米的那幢楼的二楼阳台上的冬子后母在骂什么,不过无论骂什么,无论是因何理由开骂的,最后的骂点总会落到骂冬子是贼上,总会备忘录似的再次大声宣告冬子偷家里的钱。

也许是周岁时就生母病逝的缘故吧,也许是遗传其父亲的性格,长相浓眉大眼的冬子内向阴郁,不过冬子比他父亲内心坚硬,我多次见过他父亲在二婚前眼圈潮红,一个壮年男人脆弱得几乎要落泪,但却没有见过或听到过冬子哭泣。我也从来没有听到过冬子与其后妈和其后妈带来的比他小三岁的弟弟正面冲突的声音,至于他使不使“阴招”,我就不得而知了。

在冬子后妈的广而告之下,全大院的男女老少都知道冬子是个家贼。

鉴于我自己有过“前科”,我小时候也“摸”过二次我父亲的口袋(累计“窃”得金额人民币共一角),并没有造成“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恶果,当时我很想对冬子的后妈说,这种事是不能大声嚷嚷让满世界人都知道的,这样做太伤孩子的自尊心了。但考虑到清官难断家务事,我终究还是没有劝说冬子的后妈。

一天傍晚,我回宿舍,打开房门,惊恐地发现我的单身宿舍进过贼了——宿舍里翻得一片狼藉,但什么都没有偷走,估计这贼是冲钱(现金)来,其它都不要。那时我每月的生活费基本都换成食堂饭菜票,少量的余钱都是随身带着的,宿舍里没有放现金。只见我的宿舍的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只明显的不大的赤脚的印子,我的写字台上还多出了一把大剪刀。在我惊呼下而来“救助”我的两位邻居叔叔,发现这一情况后相互对视了一下,就劝住我不要报案不要多言。两位叔叔连夜给我宿舍窗口钉木条,并许诺一定会保护我,会对我安全负责。其中一位叔叔把窗玻璃的脚印擦拭去,并拿走了那把大剪刀。就在当晚,我听到了冬子的后妈因找不到她家里的一把大剪刀,又大发脾气高声叫骂。

我不知道那两位叔叔事后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有没有分别找冬子和冬子他爸或他后妈谈过话。

总之,在以后的日子里,冬子家仍然一如既往的为一些鸡毛蒜皮而大张旗鼓地弥漫着火药味。

后来,我去北方读书,永远离开了那个大院。

至今,我已有二十多年没见过冬子了,我也不敢打听他的消息,不知他现在过得好不好。我衷心祈望冬子自己能争口气,不要真的如他后妈当年诅咒他时预言的那样“长大坐监牢”,而是过上正常人家的平安生活甚至过得更好。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听雨眠 于 2008-11-25 15:5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贰。

大凡女人都有“红娘情结”,都爱作媒牵线,我母亲也不例外。

然而,每当我母亲得意洋洋想显摆自己的红娘业绩时,家妹总是会毫不留情的抢白我母亲道:“妈,拉倒吧您!瞧您那生搬硬套的,居然会想到把徐叔和洪怡两个反差那么大的人搓合在一起,搞得两个原本残缺但平静的家庭,重组合并后,水深火热,人间地狱似的。真是罪过!您还好意思说?”

母亲宛如泄了气的皮球,弱弱的争辩:“其实洪怡蛮苦命的,她是个蛮坚强的女人,你们不要对她太有偏见。我的初衷也是好心好意的,这不赖我……”

洪姨就是冬子的后母。徐叔就是冬子的父亲。

徐叔从西南调回浙江X市时,时年才三十六岁,一表人才,斯文儒雅。有一张陈道明式脸型的徐叔,眉宇间弥漫着诗人气质的忧郁,但不给人阴冷感,他的低缓温和的嗓音及语调还是有一定的亲和力。那时,他已经丧偶六、七年了,有一双女儿,女儿岚儿十岁,儿子冬子八岁。

徐叔出身在浙江某地自古就以崇尚读书闻名的乡村,是六十年代初的工科大学生,大学毕业分配到西南工作。徐叔调回浙江的理由,是其母亲年龄大了,且他的一双儿女也需要有个好的教育环境,所以当他搬入我们机关宿舍大院不久,便将在老家乡村的母亲和一双儿女接到自己的身边。

徐叔的母亲,我们大院里的孩子都叫她徐奶奶。这是一位令我尊敬并仰慕不已的老人,一度是我的偶像。当年我总是找不到贴切的词来形容她,直到我有一天看到“知性”这个词儿。至今我仍然认为乡村老妇人徐奶奶是我见过的最配称“知性”这个词的女人。

虽然我也很认可宋丹丹炉火纯青的演技,但我一直很反感她丑化老年妇女的形象。其实不是所有老年妇女都像宋丹丹饰演的那样窝胸拱背佝偻O型腿,也有老妇人始终腰背直挺身姿端庄的,比如徐奶奶。时年六十多岁的徐奶奶身材高佻,皮肤细白,梳着传统的老太太发结,有几分像斯琴高娃饰演的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第二部中的老年二奶奶,只不过比斯琴高娃少了盛气凌人,多了几分知性脱俗清雅。那时候,很少见有像徐奶奶这样来自乡村的老太太识字断文,我们惊奇的发现,穿老式大襟袄的徐奶奶也会看小说看报纸。

徐奶奶从不像其他家庭妇女那样扎是扎非家长里短的搬弄口舌,平日里除了给儿孙们做好一日三餐之外,就是戴着老花眼镜读书看报。冬子调皮捣蛋闯祸时,徐奶奶从不高声呵斥,而是态度威严的让冬子面壁思过。大院里的小孩儿们都知道,去向徐叔告冬子的状不如去向他奶奶告状更管用更奏效。

徐叔丧妻六、七年以来,一直床头柜上放着妻子生前的玉照,一直坚持不间断的给亡妻写情诗。这是机关宿舍大院里的那些大姐姐们再喜欢热议的事儿,有个别大姐姐向岚儿借口想看岚儿妈妈的相片,在徐叔不在家时进徐叔卧房,偷偷的抄下徐叔放在亡妻相架边上用他绢秀的硬笔楷体书写的情诗。可惜时隔太久,我现在已经记不得当年在大姐姐们之间流传的徐叔写给亡妻的那些思念与悲情的诗句了。

徐奶奶和徐叔无疑是少女麦铃眼里理所当然的优质女人和优质男人的典范。就是这对典范,使少女麦铃产生了一个浪漫的“生命观”——我愿意快快老去,老又何妨,老妇人也照样可以像徐奶奶那样玉树临风,气质典雅如玉;我也愿意早早离世,只要有一位像徐叔一样深情的男子爱我到永远,即便阴阳两隔,已是享尽人间爱的华章。

当时,有很多像我母亲这样的热心人去劝过徐叔续弦,徐叔红着眼圈摇摇头婉谢道:“我忘不了岚儿和冬子的妈妈,我恐怕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她,我不会再娶了。”

然而,出现了洪怡。

洪怡年青时也是个刚烈的女子,与恋人“私奔”到青海,婚后,在儿子高伟两岁时,丈夫因公殉职成了烈士。洪怡调回浙江老家X市机关工作时,并没有入住我们的机关宿舍大院,而是与他母亲和已经成家有子的弟弟一家住在一起。嫁出来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勤劳又脾气急躁的洪怡,带着幼子在自己的娘家,严格的说,是在她弟弟与弟媳的家,受尽了“寄人篱下”的委屈。

我发现,同一个人物,同一件事,随着我的年龄增长,我会有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态度去写述。在我以往的人物故事中,我尽量只说事不说理,也是这个理由。因为随着自己生活阅历的丰富,也许会在心中滋生出对该人该事新的理解和感悟来。我想,如果在二十年前我写洪怡,我的笔肯定要比现在简单冷酷的多;如果我到我母亲现在的年龄时再来写洪姨,我那时的文字也许要比我现在更有包容。

生活对男人是浪漫的,而对女人总是那么的现实。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听雨眠 于 2008-11-25 16:0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叁。

我的新浪博友上海某大学唐小冲教授,说她印象里的洪怡就是一身板粗笨声音响亮的俗人。我没辙扭转小冲教授对洪怡的“坏”印象。因为洪怡的外表模样的确比较粗硬结棍。也许是在西部高原生活过多年的缘故,再加入自身的“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洪怡相对比较老气,看起来要比徐叔年龄大得多。不过读过书的洪怡的气质,多多少少与那些没有读过书的市井妇人有所区别,反正她看起来像个有工作的女同志。

我不知道我母亲当年是怎么说服徐叔同意洪怡为他家干重体力家务活的。当时,X市除了市委常委家配有液化气罐与炉灶外,一般家庭都是烧蜂窝煤的。普通百姓家基本都是派出家中最壮的劳力去煤店用篓筐或双人抬或单人肩挑回蜂窝煤,而机关大院里的大多数干部家庭买煤时,会花几分钱雇煤店门口候着的短工挑回家。斯文儒雅的徐叔当然也不会自己去干这种粗脏笨重的活儿。

自从我母亲给洪怡和徐叔俩人作了“介绍”后,每当休息日,就能看到洪怡挑上一担蜂窝煤到徐叔家,然后洪怡有点羞涩的向大院里的目睹到她的邻居们打招呼,一颗镶银大牙在她裂嘴笑着的口腔里闪烁着愉悦的光亮。

在经过洪怡五、六担蜂窝煤和五、六次银牙闪烁后,原放在徐叔床头柜上的亡妻肖像照终于被收藏了起来,不久,徐奶奶也回乡下老家去。大院里家长里短流言蜚语的集散人上海外婆说,岚儿和冬子马上要有他们的新妈妈洪怡了。上海外婆说,徐奶奶真识相,她主动回避回老家去就是为了好让洪怡能够更加自如的融入这个家庭。

我现在已经忆不起洪怡带着儿子高伟嫁到徐家那天,她和徐叔的衣着打扮。但我对那天岚儿和冬子的形象记忆犹新。那天,十一岁的岚儿和九岁的冬子,均穿着洪怡给做的光鲜又笔挺的的确良新衣。姐弟俩的新衣的领口似乎都开小了一点,他们俩都很工整的扣着衣服上的每一粒扣子包括卡住脖子的那一扣。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与身上新衣服那么不相称不搭调的脸色与神态过!那是怎样的神情呀?当时上中学的我,语文课恰巧在上鲁迅的杂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我牵强的联想到,一身的确良新衣的姐弟俩,落寞的神情活像是一对被主人遗弃了的相依为命的丧家狗。

再婚那天,洪怡带来的六岁儿子高明,进屋后,就没有走出“新”家门来过,而岚儿和冬子却一直在屋外,姐弟俩宛如两具木偶,一起默默的在大院里的后天井角落移动。傍晚,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徐家灯火通明,然而岚儿和冬子还是沉默无声的并排站立在院子的一个角落,两张小脸与两双酷似的漂亮大眼睛,比昏暗的天色还要黯然。后来,岚儿和冬子终于被邻居们劝回了自己的家。

洪姨显然是个勤快并精力充沛的女人,脚步风风火火,干活麻利急促,再嫁给徐叔后,她将所有家务活儿全包下,像一部不知疲倦的永动机。如果洪姨与岚儿和冬子不发生后来的矛盾冲突以至于发展到简直是不共戴天的地步,这个家庭的重组,真的可以算作是一个较为成功的互补。这个“互补”,也是我母亲做媒的初衷。

徐叔的工作性质决定他出差较多。就在徐叔与洪怡婚后一个月许,徐叔出差去了时,这个貌似“和谐”的重组家庭终于火山爆发!下挑战书的是平日里看起来不声不响蛮文静的岚儿,岚儿故意大开家门后,冲着大院厉声诉斥:“凭什么你儿子高伟每天一瓶牛奶,我和冬子没有?!凭什么家里吃鸭子时,你先把一只鸭腿挟给高伟,再又虚伪将另一只鸭腿挟给我爸吃,而让我和冬子啃鸭骨头?!凭什么你把姓高的人领到我们徐家来享福?!我们徐家不欢迎你们两个外姓人!”

快人快语脾气急躁的洪怡,不加思索的立马应战:“凭什么?凭的就是高伟的生父是烈士,国家会养高伟到他十八岁,高伟喝牛奶吃鸭腿全用的是国家发给他的每月补助金!你们有什么?你们的亲娘是自己病死的,不但没有给你们俩留下任何待遇,还让你们徐家为给她治病背了债!我和高伟到你们徐家,并没有委屈你们徐家,我有高原津贴,我的工资要比你们的爸爸高!”

“那你们俩为什么还要死皮赖脸的投奔到我们徐家来?你们现在就可以滚出去了!我们徐家不需要你们!”谁都想不到性格内向的岚儿吵架干仗起来有如此凛冽的口齿。

战幕就这样拉开了,从此,这个重组之家打起了持久战,三天两头硝烟弥漫,敌对双方(即两个步入青春叛逆期的徐姓孩子与洪姨)专捡最能见血封喉的话来相互攻击。冬子都是采取此事无声胜有声的行动,不像他姐姐那样用语言刺激的战招。而洪怡总是一点就燃。

匪夷所思的是,每当发生战事时,这个家庭的两个男子徐叔和高伟,却都能做到像是聋哑人或局外人似的,尤其是高伟,不管是他自己和他妈妈被辱骂,还是他妈妈的气急败坏的大声聒噪,他都有定力风平浪静的躲在房间里看书学习,两耳不闻家内事。高伟从小就好读书,学习成绩相当优异,后来考上了国内一流的名牌大学。岚儿和冬子均没能考进重点高中,初中毕业后就去读技工学校。

我和家妹一直觉得高伟是个非常可怕的孩子,我一直很想知道他的真实的心理,他是怎么看待他的母亲的,他又是怎么看待他的继父和异父异母的姐姐哥哥的,难道他真的除了自己的学业之外,其它的一切都是无所谓的吗?都能做到无动于衷吗?一个孩子,哪来的如此非常的定力?

我不知道有没有在天之灵。如果真的有,我不知道高伟的生父和岚儿与冬子的生母,在天上看着他们遗留在人间的骨肉的如此成长环境,会不会心痛?

想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善待生命吧,我们都需要,我们都应当,好好的活。


[ 本帖最后由 漫卷云舒 于 2008-11-30 19:07 编辑 ]
发表于 2008-11-25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年代这样简单的东西多多少少被我们忽略 谢谢麦铃提醒

看似不带感情的文字 却在字见流露出对 人性的剖析 和对一个人的悉心解读与理解
让我们可以一窥 生活中简单的一角
  拜读
并学习
发表于 2008-11-25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总算又读到了典型的麦铃风格的散文了!
麦铃总是用这种不温不火的语调,讲尽生活沧桑事,读来颇为过瘾!
请继续!
发表于 2008-11-25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很宽容的态度~理解生活本身的~
发表于 2008-11-29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婚姻这东西,我一直没有搞清楚

我发现我的长辈,看上去如何不和谐,总是能白头偕老。无论年轻时如何折腾,也有闹离婚的,最后现在头发白了,居然如胶似漆了。也许,老来总是需要有个伴,一辈子都过去了,忍了。无非如此。
发表于 2008-11-29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幸不幸福

的确就像鞋子合不合脚一样,只有自己知道。
发表于 2008-11-29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麦铃的好文只论文字
不带自我意识的情感的眼光去看
发表于 2008-11-30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介意,帮你修改了叁中第八段中的一个错字。
麦玲的文字朴实无华,看似随意拈来,却文字功底深厚。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enzhen 于 2008-11-29 21:57 发表
我发现我的长辈,看上去如何不和谐,总是能白头偕老。无论年轻时如何折腾,也有闹离婚的,最后现在头发白了,居然如胶似漆了。也许,老来总是需要有个伴,一辈子都过去了,忍了。无非如此。


也许是鞋穿旧了,不硌脚了,也就习惯了,适应了。

年轻时,荷尔蒙分泌旺盛,外面的诱惑太多。老了就安耽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漫卷云舒 于 2008-11-30 19:11 发表
别介意,帮你修改了叁中第八段中的一个错字。


谢谢纠错!
发表于 2008-12-2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麦铃的文字和她性格很像
温文尔雅
而且任何事情都不温不火的
恰到好处 学习
发表于 2008-12-2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雪雪不看我就算了。生气了。
发表于 2008-12-2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被晨星斑斑教育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7 01:43 , Processed in 0.30872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