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等花火

[系列连载]等花火手记(争取天天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0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自己也是。

我往那一站 就是一个悲剧 我的一生 就是为了证明这个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乌鸦扬名 于 2008-8-20 20:16 发表
我往那一站 就是一个悲剧 我的一生 就是为了证明这个


那好么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2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只有嘈杂能拯救我。我收藏了朱大可的博客,准备来时补充营养。刚才在看雷达的博。
近来看的电影有:李米的猜想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 最终幻想7(老没看完,这次看完整了) 霍乱时期的爱情,《追风筝的人》开头(节奏太慢,遂关)

刚才如厕出来,脑里闪出的旋律是陈升《丽江的春天》,“今天跟我回家 我最亲爱的朋友 窗外依偎杜鹃花 明天一起醒来”。 陈绮贞的歌和他感觉很像 ,那首《你一直在玩》。“窗外依偎杜鹃花”这句很美,别提有多美,杜鹃花的花瓣柔韧,卷曲着等待,依偎就是靠,窗外靠着美丽杜鹃,屋里的美人依偎着壮汉,壮汉说:别离我那么近,别,男人会把你毁灭,试试看?——   窗外依偎杜鹃花

陈升最好的,使我在听的时候感触最多的,还是《把悲伤留给自己》,MV更精彩,灰白意境,有口琴声,现在谁还拿着口琴,吹个苏联歌曲,吹个《三套车》《喀秋莎》啥的,现在是过一天算一天,现在还考虑那么多干啥子。

一直不爱高晓松除《同桌的你》外的所有作品,但我那天听叶蓓唱的他写的《b小调雨后》,情况便不同了,我就想这个人儿怪有才。  

中国造航母为何不一下造两艘?造个航母需要7年甚至更长时间,7年都一个半“五年计划”了,可见时不等人,审时度势,从长计议。

最近听的歌曲有:汪蕊《七月》  星盒子《第四根手指尾》  《渔舟唱晚》  《紫竹调》(琵琶),今年夏天听女子十二乐坊,陈美小提琴, 现在仍听马修连恩,对平复内心焦躁极其有利,这几天极喜郭德纲,看着乐着笑成一头骡子。


有利必有弊。互联网络对流行音乐的冲击便是弊之一。现在买CD、音乐唱片的还多不?一分钱不花上网上一下,都是最新的歌曲,而且比音像店的更及时,更全。唱片公司,说白了是以发唱片的收益来赚钱的公司,没人买唱片,没有了钱,更多的歌手专集便胎死腹中,更多的有才华的歌手便再无登上历史舞台的可能,歌手更新换代太快,很多是刚一混个脸熟,便换下一拨儿了,我记得有个唱《明天》的王珏,我前几天听还在说:02年出的,就是现在听,仍是顶尖,没几个人能创作出,可他现在人呢?

环球唱片封杀陈明的四年,恰是华语乐坛变化最激烈的几年:本土唱片公司的纷纷被国际大鳄吞并、收购,而且音乐元素的彻底颠覆(周开始树大王旗),周华健们,周蕙们这些走抒情的、更多本土音乐元素的,纷纷下马,让位于那些喝了西方迷魂汤的,彻底西化的,再无本民族特色的音乐分子。但我们本土特色的真的如此不上墙?2003年我一听那首改编张学友《吻别》的《take me to your heart》,开头没了二胡前奏,改电吉他了,一看改的不坏,而且是相当的不坏,我想:音乐也是软实力,也是文化资源,不只是靡靡之音的事,年轻孩子寂寞无聊时听一听乐一乐的事,关乎到民族文化结构,审美趋向,何去何从,十分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30 11:01 , Processed in 0.32849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