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83|回复: 22

我看“色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说的最热的,或许就是电影,色戒。大概是多方面的因素吧,首先这是张爱玲的小说,素来以暗流一样的风格令人触目惊心;第二或许便是演员导演阵容,里面居然有梁朝伟,导演却又是李安;第三便是,人家电影老早便在以各种花边,新闻宣传,说里面有许多真裸上阵,激情镜头。其实或许第三个倒是最刺激中国人神经的一个因素,性压抑了这么多年,又半遮半掩了这么多年,黄金甲里随便挤挤乳沟,便挤出一大堆内容起来,何况这回还有真裸,有性爱场面了,真是破天荒第一次。国内的上演电影据说是要删了这些的,不过,越是删,越是要让人引起想看的念头,特别是在网络这么发达的时候,这便是典型的集体无意识。想想很多人也就这么点追求了,这真是有些悲哀。当然,里面关于旧上海那种感觉的怀念,痴迷,也是打动很多人的因素。网上已经有很多关于电影的评论出来,当然,毫无意外地提到了三次性爱,据说电影里拍得很是激情……并称小说中,王佳芝的经历其实影射张爱玲自己的经历。

     电影原本我还没有去看,不过,我曾经多次看到张的原创,色戒,刚才又重新细读了一遍,觉得电影假如真的纯粹试图从性爱入手,说王佳芝因性而喜欢上易先生,并在最后的时候,突然临时心软——个人还真是强烈反对,觉得真不是那么一回事。当然,毫无疑问,这是个人所见,注定要被N多人责问与痛骂的。

   张爱玲在这篇小说里,用笔很简,廖廖数笔,把一个惊心动魄的真实故事,说得轻描淡写似的。然而,从文中的脉洛,还是可以找出部分王佳芝的心理路程。

   王佳芝当然天生丽质,又富有表演天分,小说中说,她自十四五岁以来,便抵挡过了无数男人的爱慕,应该说,对男人的感情,把握还是比较有分寸的。当然,由于大时代背景,日本侵略,汪伪政府……所有的那时的男女,大抵却也有些热血,并且,他们正如周围的,普通的人一样,对于未来极其迷茫。汪伪里的官员到香港来了,中国人素来是讨厌汉奸的,大家正青春年少,热血无处可泄,于是妄想刺杀汉奸倒成了件崇高的理想。何况,王佳芝,黄磊,祁裕民他们都是来自省城等地,在香港自然也有了失落,排斥之感,他们的要刺杀,要奋起,固然是受盲目爱国热情的刺激,更是为了因此而刺激香港当地青年。这个心理因素,类似自卑情结结的,自卑与超越。

   刚好祁裕民有门路可以接进易先生,于是他们便定了计划,要让人假扮商人夫妇,以女色诱惑易,并见机刺杀。他们推选王佳芝,固然是因为她漂亮,出众,是学校剧团的当家花旦;而她自己愿意去,却除了那点天真,爱国激情之外,更有年轻人的冒险精神,并有在喜欢的人面前表现的欲望。小说中提到,其实王佳芝一开始是很喜欢祁裕民的,这个建议既然是他提出来,她怎么以不积极拥护的。只是因为要扮成麦太太,那当然需要女的必须有性经验。在所谓的爱国激情,虚荣心刺激下,王佳芝同意,并和她一直不喜欢的梁闰生发生关系了。这是因为这是他们推出来的,只是因为梁嫖过妓,有经验,在王佳芝的心底里,应该更是愿意跟祁裕民吧。于是,王佳芝也只是在那次在舞台演戏激情还在的时候,才依了梁。估计这经历很不好,所以王佳芝一直很讨厌梁。本来,按那时候的传统,女人对给自己第一次的男人,应该有特别的感情才对。更可怕的是,他们的接近易先生,也看起来毫无意义了,根本没机会下手。于是,王佳芝的心里觉得完全受了愚弄,赔了夫人又折兵。倒更像是做了一次免费妓女,给梁嫖了,这时,即使是为国献身的所谓信仰,也挽救不了王佳芝的心,分明已经有了一丝破灭。同时,其他人的,特别是祁裕民的疏远,当然他们是有可能出于内疚,更是让王佳芝难受起来了。本来就无比委屈,对整件事充满怀疑的王佳芝,整个人都要处在崩溃之中。那些曾经累积的骄傲,曾经的光彩,祁裕民的爱情,全都远去了。她这时候,最需要的便是一次证明。也就是小说中说的,一个目的。

   于是便有了第二次接近易。小说里几乎没怎么描述第二次是怎么进行的。不过,于王佳芝来说,却是为她的失身,她的委屈,找到一种证明,以及希望。她的牺牲终是可能有回报的。小说里面说,跟易接触过,王佳芝觉得像洗过热水澡似的,很是畅快。当然,又联想到后文中说的,里面有两句“到男人的心里是通过胃” “到女人的心里是通过阴道”,而易毕竟也是老手,估计有可能易曾经给过王佳芝良好的感觉。然而,个人觉得,更多的却是给了王佳芝整个事件的意义感。作为任何一个人,在做事情,努力,奋斗的时候,到头来却发现不过一切都是幻觉是个破局的时候,牺牲越多,越容易走向崩溃,破灭。很多作家,艺术家的自杀,其实也不过是因为无法面对生活真相中的虚无而已。关于牺牲这事,还可以参考爱情沉没成本原理。

   第三次便目的明确了。就是要刺杀易。时间地点都约好了。只是随着时间流逝,真相即使揭露,谜底即将揭开,王佳芝的心情不免非常异样起来。小说里形容是,虚飘飘,空捞捞的。而在买钻石戒指的时候,王佳芝一方面由于紧张担心,甚至开始幻想事情怎么进行,一方面却也出于女人特有的同情心与柔弱,她开始恍惚起来。那些曾经爱她的,她的同学之类,最后却鄙夷地远离了她;而这个她曾经试图接近男人,却看起来确实对她不错。王佳芝所闪过的念头,景物,也都表明了她的感性,慌乱。易虽然被说是一个汉奸,然而他并从来没有在王佳芝面前表现过很多恶迹,王佳芝即使对他有恨,也不过是一腔热血下,空洞的爱国激奋;而目前的他,却是极其真实的,甚至是可怜的,他的性命现在就是捏在王佳芝自己的心里。对于王佳芝来说,她既然从小都这么自信对男人的魅力,或许心底里又何尝没想过,易或许是爱上她。这是女人通常都有的梦想,错觉,以为自己能讨所有男人的喜欢。爱他,还是不是?小说中说王佳芝自己也无法肯定。不过,作为一个一开始有些单纯,虚荣心又强的女人,在牺牲了那么多来应付一个男人,总是希望能得到回报,希望男人真的喜欢她的。何况,所谓,人总是喜欢看见她所喜欢的。王佳芝觉得易喜欢自己也很正常。而女人无论再有其他的国恨家仇,在对爱自己的人的时候,终是有些心软。或许,在那一刹那,王佳芝甚至也曾经浮起祁裕民他们的阴谋,远离,伤害,于是她倒有些感谢易的真实。于是刹那时有些心软,说了句快走,我觉得根本不算是爱的表现。何况,太长久的等待,高度紧张与压力,通常会让一个人失去常态,流露出脆弱的人性。与其说,王佳芝败给了易的所谓的爱情,倒不如说是败给她的幻想,虚荣,与天真。或许再多过几分钟,假如刺杀人员能直接冲上来,王佳芝又会改变了她的想法。然而易终于逃脱,刺杀失败。一次轰烈的爱国主义行动,以闹剧结束。

  
    与其说,色戒所奉告的不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爱情,不如说是中年张爱玲对人生真相,对人性复杂性的一次冷幽默,无情的嘲弄。


[ 本帖最后由 苏小白 于 2007-11-1 16:42 编辑 ]
发表于 2007-11-1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PF,白大师
没看过,没法评说,不过白大师的点评可以上快报了;
俺都N年没去过电影院了

[ 本帖最后由 醉卧西山头 于 2007-11-1 16:48 编辑 ]
发表于 2007-11-1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故事里的人物身份如此敏感,以至于人们无法不把它和张胡之恋联系起来。
按理说小说家最不愿意的事情是“在自己的作品里暴露自己的痕迹”,张毫不避嫌地拿这样的题材说事,也许真的是想要表达点什么吧(或者说是忍不住要说点什么)。不过这终不过是题外话。作为读者,我们还是就文论文的好。
发表于 2007-11-1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来得及看呢
至于电影是否有张的影子,无论看过还是没有看过都不感枉加评论,却穿过红尘:
仿佛看到了张爱玲,寂寞却坚决的对自己的爱情不说一个字。
发表于 2007-11-1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爱玲是张爱玲。李安是李安。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讲了同一个故事。

李安是用自己的方式,阐释了《色;戒》。

他认为,如果没有爱,王佳芝是不可能在计划筹备了这么久、牺牲如此大、成功在即的时候放过了易先生的。所以必须用大段的性爱,来证明爱情产生的过程、以说服观众相信如此戏剧化转折的可能。

当然这与张爱玲的原意是不符的。张通篇文章都在证明爱不过是幻觉。爱国女青年认为这个汉奸是爱自己的,所以自己枉死,而且还拉上一堆人做垫背。小说结尾,易先生枪毙小情人之后,从容回家看老婆打麻将。他何尝有一点心痛、愧疚?想到刚刚死去的王佳芝,反而自觉丈夫气概、得意非凡。
张爱玲用极其淡漠的语气,描述了一个血淋淋的结局,让人冷彻骨髓。
描写“爱情”的虚幻,女人的可笑可悲,很难有超过这篇文章的。

李安电影里的结局,却是易先生在下令枪毙所有人后,回到家里,坐在床边,黯然神伤。
李安还是没办法黑暗、绝望、冷酷到极致。
他还是给了这篇阴冷的故事抹上一点暖色——易先生终究是爱王佳芝的——王佳芝死得毫无价值,但他们之间那点感情,不是错觉。

李安改动了这个故事。以他的修养,怎么会不懂得张爱玲的原意。但他终究没有关上所有门,还给听这个故事的人,留了一线光明。
发表于 2007-11-2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漫卷云舒 于 2007-11-1 18:43 发表
没有来得及看呢
至于电影是否有张的影子,无论看过还是没有看过都不感枉加评论,却穿过红尘:
仿佛看到了张爱玲,寂寞却坚决的对自己的爱情不说一个字。

她说了,而且不止一个字。
我觉得她的所有小说差不多都是在说她自己的故事,即使有些并非真实发生她身上,也完全是她独有的冷酷的眼光所见其身边的真实世界的延伸。我不知道还有哪个小说家像她那样几乎是变本加厉地写尽了自己生活所遇,以至于张、李两家的后人都对她恨之入骨。
发表于 2007-11-2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enzhen 于 2007-11-1 20:34 发表
李安是用自己的方式,阐释了《色;戒》。

说得很好,我赞同!

[ 本帖最后由 褧衣 于 2007-11-14 08:50 编辑 ]
发表于 2007-11-2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看
发表于 2007-11-2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喜欢张的原著
发表于 2007-11-2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戒.色
发表于 2007-11-2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褧衣 于 2007-11-2 09:44 发表

她说了,而且不止一个字。
我觉得她的所有小说差不多都是在说她自己的故事,即使有些并非真实发生她身上,也完全是她独有的冷酷的眼光所见其身边的真实世界的延伸。我不知道还有哪个小说家像她那样几乎是变本加 ...

哈,我不是指小说,小说可以任意想象,也可以在真实的基础上渲染,我一直以为只有自传或者传记,代表大部分真实的自己。小说渲染的比较多了,当然她也可以隐藏在小说里淋漓尽致的说自己的故事。我指的是最后的她在生活中的没有吭一声,选择寂寥的离去,远离尘世以自己的方式埋葬了自己的爱情。无论对方再说什么或者做什么,她一直在另一个角落沉寂。
发表于 2007-11-3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
张爱玲的文字已经成了一种文学符号,张学成了一门显学。从心理学角度开,她的性格和命运也绝对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很值得苏半仙研究分析
张的后半生是非常寂寥的。尽管有很多惜才爱慕者关注着帮助着她,但她还是过得孤僻而冷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接受别人的支助,但性格始然又不能与人沟通相处,最后亲人绝交,朋友远离,孤家寡人,连死了都没人知道,很可怜。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研究张爱玲的专家刘绍铭的书《到底是张爱玲》。
发表于 2007-11-3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D
 楼主| 发表于 2007-11-4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传……或者传记,也不一定表现得就是比较真实,有时候反而更加远离。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写忏悔录的勇气,或者没有足够的洞察力。

小说即使是虚构,里面却也很多想法,视角,观念,喜恶跟作者紧密关联,肯定要打上自己的印痕.只是这种印痕有时候也比较难捉摸.

应该要综合而看吧.两者各有侧重,却没有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不过,假若要以作品来分析一个人,却是一定要阅读非常大量的作品才行,而自传之类的,比较直观些.
发表于 2007-11-6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电影没什么兴趣,只是故事里不难看出张的心境,自己对爱情,对人生的一些想法,以及那个不曾爱过自己的男人!
发表于 2007-11-7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分析的不错。看过之后觉得汤唯可怜的女人,王力宏SB的男人,梁朝伟女人中的男人。。。
发表于 2007-11-8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晚上看的<<色戒>>,早上起来交功课,虽然在几个细节上我们看到的差不多,不过感觉小白的功底比我高太多了.学习下!看小说的时候我感觉最深也是结局,当时看完的那一刻感到全身发冷,zhenzhen是否也是?
发表于 2007-11-8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有时候是一种幻觉。
爱也罢,不爱也罢,最终都会用自己的个性做注脚。

读文字也一样,所以千人千解,各读各味。

[ 本帖最后由 漫卷云舒 于 2007-11-8 22:14 编辑 ]
发表于 2007-11-10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电脑上粗看了一遍《色戒》,无语。
说实话在电脑上看,感觉真的不好,还是电影院好。
所以匆匆看完,好似感叹万千,竟然没有一句话来描述此时的心情。
只为女主人公而感到悲哀,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发表于 2007-11-10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按那时候的传统,女人对给自己第一次的男人,应该有特别的感情才对。

对这句话有异议。
我想即使是传统也不该违背本性,既然王桂芝不是自愿的,我想有那样的反应也是正常的,虽然她是为了背负的理想或者大的说是背负了国家的使命,她却并不愚昧,不会因为第一次就该认同谁,性和爱是两回事。

后来她对易先生,我想是有开始的恨到最后的心软,人是情感动物,时间长了,一切都不会向初衷那样。虽然王和易各怀心事,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活着已经很不容易了。人的好坏在两个人的生活中,有时候你是看不到的,看到的只是他或者她对你的好,无论这种好是真心还是假意,而这是什么?是爱或者不是?一切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女人太心软。所以悲剧发生了。

王真的以为易会爱她么?
有段台词她叙述易和她在一起的情景,很深刻,她感觉他只是发泄,因为这样他才会感觉自己还活着,这是爱么?王应该明白的。还有祁裕民向她示爱的时候她拒绝了,只说了句,你三年前就可以的,现在不行。我想王一直希望祁裕民有所表示,可惜。

人性太复杂了,有时候不是爱或者不爱可以解释的。
发表于 2007-11-13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罢电影,似乎可以发言了

对李安的作品,一向都抱有期望。我只看过《卧虎藏龙》,那股子的中国味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他复原的老北京全景,只一秒,至今还在眼前。从为人来说,每个场合,无论是被采访还是去拿奖,李安总是诚惶诚恐、认真坦诚到令人感动的地步。作为一个大导演,宠辱不惊、谦卑低调,这种谦谦君子的风度,是所有中国导演中仅见。

因为喜欢李安,所以我要为他辩解几句。虽然是看过原著,但我了解,若是照搬小说,这部电影的观赏性是不够的。张爱玲把所有线索都放在文字背后,三言两语就是三年两载,惊心动魄藏于不露声色,轻描淡写就把结局交代了。全篇基本都是心理描写,很难用图象来表现。记得以前看关锦鹏的《红白玫瑰》,那是忠于原著的,连张的警句都不肯舍弃,直接打在字幕上。但如果这样酷爱这个故事,观众不如直接去看小说了。之所以要去影院,本身就是要看如何把文字表现成可看的场景。至于改变和改编,也是必然的。影片是要大量细节填充银幕,这都有赖于编剧严谨的考证和充分的想象力。从《色戒》这部影片来看,我认为改编是认真的,也是值得称道的。

对这部影片的批评集中在这几点:1、扭曲张爱玲原意;2、性爱场面毒害广大人民群众;3、美化汉奸。

第一点我承认是正确的。张爱玲写的是“色;戒!”,而李安说的是“色,戒?”
张决绝,李思索。张冷峭、讥讽、破灭、绝望。而李却慈悲、忍耐、了解、同情。张把爱送入地狱,李又把爱带出生天。
从小说和电影的对比中,我看到是站在背后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所以对同一个故事,两人做出不同的解读。思之不禁微笑。

第二点也不用担心啦,大陆观众看到的都是洁本,所有性爱场面完全删除。我认为删除之后,对情节的理解是有一定影响的,幸好众多同志忿忿不平,纷纷赴港观看全本,并在网上细细描述解释,也可资理解之用。因为这个原因,香港的票房一路走高,创了记录。

第三点,太过敏感,还是少评为妙。恶魔也是有人爱的,希特勒死时也有情妇跟随赴死。满手血腥的日本战犯,在自己的家庭中也是尽责的丈夫与父亲。揭示恶人的内心似乎是一个禁忌,这不是好事。
发表于 2007-11-14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网上看了洁本及补本(删节部分)

我很同意ZHENZHEN的意见,小说和电影,是“对同一个故事,两人做出不同的解读。”
张爱玲在绝望中看透人生,到底还是逃不出绝望,她的文字里充满绝望的讥讽和苍凉,而李安则站在了一个更高远的角度来审视来观察来思考,并留给我们更多的回味。所以,同样的故事,但却有两个不同的结尾。以我之见,我更喜欢李的结尾。我甚至愿意说,李安更深刻地诠释了这个不平凡的故事。

所谓的被删节的部分也看了(对大家津津乐道的东西,我们总不难在网络上找到好事者的补遗),看过之后,我不认为这些删节会影响、或者说改变观众对影片的理解,正如王自己的叙述,易对她的性有的是暴虐的发泄而看不到所谓的“爱”,我理解这部分的作用是要表现易的暴虐和人性的扭曲。如果说王仅仅是因为那些热辣的性而爱上易的话,那简直是说王是个受虐狂——我想这既不是张也不是李原先想要表述的东西。

王对易的感情,与其说是”由性生爱“,倒不如理解为一种”妇人之仁“来得贴切。有一会王在易的办公门外等了两个钟头,易出来后两人有一段对话,王说外面这么冷,你该让我进里面去等。易的回答很值得我们注意。只有在王面前,易才很不轻易地表露了他对自己环境的厌恶和恐惧。也许正是这样一些常人不见的细节,让王对易有了一些常人无有的怜悯。钻石是纯真的代表,易那枚不计代价以钻石,最终成了王恻隐之心的触点。

易对王的感情,从不信任到迷恋,也许是一个心灵极度压抑恐怖的男人对他生活中不可及的单纯人性的渴望,但他显然已失去了面对这种纯真的能力,蹂躏似的占有是他用以证明自己还有点人气的唯一方式,说到底,他对她的感情很难说是爱情,她只是他拼命想要抓住的一根人性的稻草而已。

影片的结尾,易独自躲在黑暗中黯然神伤,可谓点睛之笔。是比原作高明之处。这大概也是李安以男人的视角对这个故事所作的最理想的总结吧。
发表于 2007-11-15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王佳芝来说,她既然从小都这么自信对男人的魅力,或许心底里又何尝没想过,易或许是爱上她。这是女人通常都有的梦想,错觉,以为自己能讨所有男人的喜欢。爱他,还是不是?小说中说王佳芝自己也无法肯定。
====================
D个苏小白分析的女人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4-28 02:29 , Processed in 0.51514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