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84|回复: 10

阳光在非洲(十一————二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年非洲实录之十一 推荐到社区资讯中心与更多网友分享2007-01-17 17:25:44 / 个人分类:生活纪实

第十一篇

2007年1月11日  星期四



  开完晨会,边医生就去手术室做眼科手术去了,是上次政府派来的做免费白内障手术的那个当地医生的患者,当地医生的手术当时是成功的,只是后来这个患者在术后没怎么注意,揉了眼睛,将他眼球内的有些组织从刀口里挤了出来。边医生帮他眼部重新清理后,将眼内组织放回原处,再缝合好。

  从手术室回来,眼科门诊处又等了不少的病人,够他忙的了。

  昨天那个7岁男孩的倒睫毛手术,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放在下午做。还好,安排能做就好。

  中午我正在做饭时,小文带来一个名叫WUBALEON的客人,是他之前在索多医院认识的一位同事,很是友善。一进门,就和我行碰肩礼,说认识我。小文说我见过他,原来在索多医院时,我还曾给他和小文拍了张合照,怪不得他认识我,只是瞧我这记性,倒不好使。

  盛情邀请客人一起共进午餐,他客气地说他得先回去看看家人。他的家就在附近,以前曾在阿尔巴门奇医院工作过十年,所以这边有房子。这次回来就是为了看看家里的人。走时跟我们约好11点(即下午的5点钟)带我们出去逛逛。

  下午4时45分,两个医生也回来了,问他们要不要出去逛,边医生说要做晚饭,王医生说要打游戏,所以我和小文就出门了。

  在医院门口右侧,有几个女人在卖芒果香蕉,小文喜欢吃芒果,忍不住上前去挑了四个又大又红的芒果,付了钱,跟摊主说好回来再取。

  等了一会儿,远远的看到WUBALEON在向我们招手,就迎了过去。他先带我们到旁边的木工房去了一下,说去问问他要做的东西有没有弄好。里面的人见着他都很客气,小文说其实WUBALEON本来自己的手艺就不错,家里的家具都是WUBALEON自己亲手做的。

  出门后,我们往前走,再折向左边,停了下来,这就是WUBALEON一家以前住的地方,有一些工人在旁边干活。这儿的房子WUBALEON已经出租给了别人。

  然后我们回头朝三岔口的另一条路走,又见到我上次我一个人逛时经过的石碑,当时疑似无字碑的坟墓,现在问了WUBALEON才知道原来仅驻是口水井,只不过外面被封住了,看不出是水井而已。

  这时,WUBALEON边走边指着这一带给我们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围绕这座医院而居的地方竟然有50个语种,开始我还听错了,以为是15种,真没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多的语种,怪不得医院里有时当地医生都听不懂病人说的是什么,还必须找听得懂病人语种的人来翻译才行。

  我们左手边的居住村落叫KUANGSUO村,他们原来并非当地的村民,而是从阿尔巴门奇南边的一个村庄移居来的,而且他们还不敢回到以前的村落,因为在当初的部落冲突中,他们杀了人,才逃到了这里,如果回去的话,只会被仇人们杀掉。

  沿着山路经过卫校我们下了山,来到了镇上,这是医院左边的镇子,名叫CICALA,也就是TOURIST HOTEL所在的镇。只见车站外的一棵树上停了一些大鸟,有些像鹤,又有些像鸬鹚,问WUBALEON,他说英语中也没有这种鸟的名称。

  来到镇子的转盘处,WUBALEON带我们来到他嫂子开的小店里,里面卖的是日用品,还附带复印业务。很好,以后买日用品就定点这儿了。

  本来我们要请WUBALEO喝咖啡,结果没拗得过他,在TOURIST HOTEL里WUBALEON坐下来一人喝了杯玛卡托后,我们坐迷你巴士来到医院山下的路口,往上走时碰到WUBALEON以前的同事来医院上夜班。其实一路走来,我已经强烈地感觉到WUBALEON在此地的朋友很多,人缘极佳,离开阿尔巴门奇也有他自己的隐衷,就像一个人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从一个地方去往另一个地方,都有他自己的理由一样。

  在医院门口,WUBALEON跟我们握手告别,我察觉到这个膀圆腰宽的大男人跟小文碰肩拥抱时眼圈都红了,同事两月,分手在此,情谊自知。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是,WUBALEON竟然有14个兄弟姐妹,小文说他有张XDJM的合影,让人看了以为是他的毕业照,有机会我一定要看看。

  从摊主那里取来那4个芒果,一个给了WUBALEON上夜班的朋友,一个给了在医院里碰到的司机。我们人手一个拿着回到了住处。

  晚饭后没多久,医院派人来叫王医生去做急诊手术。我们关灯睡了时,王医生都还没有回来。有时就是这样,白天没什么外科手术,晚上手术莫名地一下子多起来,只苦了王医生、给布斯叶苏医生和麻醉师。
发表于 2007-2-1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i send new diaries back.hehe, it is difficult.
 楼主| 发表于 2007-2-4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非洲实录之十二 推荐到社区资讯中心与更多网友分享2007-01-17 17:26:29 / 个人分类:生活纪实

第十二篇

2007年1月12日  星期五



  昨晚凌晨4点过,王医生在客厅里十分烦躁地接了一个电话,被他的声音给吵醒了。早上起来一问,才知道他昨晚做完四个急诊手术回来时都已经是凌晨3点了,刚睡下来没一个小时,就被电话给吵醒,所以心里着实有些冒火。

  本来这个周末要去阿瓦萨老朱那里玩,顺便将护照带给夏老师和孟医生,叫他们帮忙带到亚的斯,去办理续签手续。听说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有几个让志愿者祝福祖国和家乡人民的镜头,所以他们这次去亚的斯除办理护照续签手续外,还肩负着另外一个任务,就是和其他的一些在首都工作的志愿者去亚的斯大学门口拍摄春晚的这几个镜头。

  但不知怎么的,夏老师和孟医生将日程提前,今天一早就动身前往亚的斯,所以就临时取消了阿瓦萨之行。两个医生仍旧上班,我陪小文去索多医院拿行李。

  三上索多,不免更熟悉了些,心里早就没有了陌生和不安的感觉。

  下午一点过,我又踩在了索多的黄土地上,街景和一些小路在我的眼里,已经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上了山,在医院里,刚好碰到于医生。

  一同前往他们的住处,因为太想邻家那个小BABY的缘故,所以小文早就按捺不住地先跑前去亲邻家那个小BABY去了。

  没花多少时间,小文就打点好了行李,由于东西太多,皮箱太大,所以不得不重新挑选了一下,暂时用不着的东西就先放在邻居家里,用得着的东东放在背包和几个比较牢实的袋子里。跟邻居家的小BABY合完影后,我们前往邮局。

  东西太散,不好拎,走到医院门口,小文就叫了附近的两位少年帮忙。那两个孩子很好,陪我们走了很长的一段路。

  先去车站附近的邮局,将护照以快递的形式寄出。小文本来还打算请我去喝阿布卡托,这时,碰到一个警察,这一来就聊上了,我就先去买了几大瓶水,分给那个警察和帮我们拎东西的少年。看时间还早,就跟警察去附近的警察局去看了看。

  在亚的斯,也去过警察局,但那时是晚上,而且当时也仅在门口停留了一会儿,这次在索多可是真真切切进去看了看。

  小文到底是山城出来的人,和警察还有那两个少年走得比较快,我则和在邮局碰到的一位年青人走在后面。一路走一路聊,知道他的妈妈也在索多医院工作,他就是在那里长大的,爷爷奶奶年龄都比较大,因为他的XDJM也比较多,他问我有几个XDJM,我说我只有一个姐姐。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里,现在的一个家庭里只允许生一个子女。

  警察局外有一张指示牌,上面有英文和阿姆哈拉语两种注解。门不大,很普通的铁皮门,进去后,是一片荒草。正对门的地方是一个用铁皮搭建的小棚,里面停了一辆标有“POLICE”字样的摩托车。左手边是平房,一式五六个房间。几只牛在平房外的草丛中悠闲地吃着草。我看到一位警花穿着制服过来,英姿飒爽。女式制服很好看,浅褐色的裙装,里面有一件深一点的毛衣,在这样的天里,不免有些热。

  平房外还有几个人,一个离婚的女人问我有多大,我就让她猜了猜,她说我只有24或是25岁,估计非洲人看中国人都比较年青吧,记得上次医院院长还以为我也只有这个年龄。突然又想起医院的实习护士说王医生有40岁了,想想就忍不住要笑。不过没关系,人不管多大,都要更看重自己的心理年龄,也就是说,时时要打理好自己的心态才行。因为活得是否快乐,活得是否幸福都是自己的事情。我唯愿我和大家的世界里时时快乐,日日阳光。

  平房对面有一间100来平方的铁皮屋子,问了一下,没想到那竟然是监狱,索多的犯罪率非常的低,我看那监狱的门都是开着的,估计里面也没啥犯人。

  那位警察叔叔、两位少年人和那位年青人对我们真好,逛了警察局,他们一直把我们带到车站,并帮我们找好车坐下来后,才离开。这次来索多,没下雨,感觉黄尘满天,走路时轻易地就能带起一片尘埃,大大小小的车开过后更成了一片苍苍茫茫的世界。晚上快9点过,我们才又平安地返回到阿尔巴门奇。



全部脚印 不留脚印 留下脚印:
 楼主| 发表于 2007-2-4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非洲实录之十三 推荐到社区资讯中心与更多网友分享2007-01-22 19:21:01 / 个人分类:生活纪实

第十三篇

2007年1月13日  星期六



  日志很久没更新了,决定去网吧,把日志发给雯,这段时间她正忙着寒假前的期末考试,祝愿她能再次拿到奖学金。

  走在阳光普照的大路上,心情很愉快。其实这两天心情一直很好。前天,我在遥远的非洲,认了楼吴夫妇为干爸干妈,这是一对慈祥和蔼的夫妇,心地非常好,平时就挺关心我的,有时吴妈还会主动找我聊天谈话。他们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儿,考上浙江大学后读了没两年就凭实力获得奖学金去了挪威的一所大学深造,现在老夫妇俩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惬意得紧。

  楼爸说:你需要什么东东尽管说,我们给你准备或寄来都行。嘻嘻,虽说快过年了,也挺想国内的亲人朋友们的,但是想想好歹今年年底就能回去了,倒也安安心心的。楼爸吴妈,有什么好东东,你们先留着给自己享受吧,等我回来,带我到永和吃豆浆油条就成。啊啊啊,现在成天土豆洋葱蕃茄蕃茄洋葱土豆真有些吃腻了,心里挺想念那豆浆油条还有炒粉干的。

  仍是那个固定去的网吧,里面的电脑今天总跟我过不去,刚打开邮箱正在回复或正在上传文件时,一下子就掉线了,这样反反复复掉了有4次,害得想回的邮件回不了,那份志愿者工作报告也没有下载成功,日志也不能确定有没有发给对方。不过,让我出乎意了的是发现自己又能打开杭网的界面了,看看优优他们回的贴自己却又回不了贴。这几天多写点东东,找一些照片,下次上网时看能不能发到上面去。

  收到了05年西部志愿者杨明的信件,他说他当时很想来援非,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但最终考虑的东西很多没能成行。而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他在中国西部支教的一年中最大的感受是觉得自我价值得到了认可和提升。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想法会有些异同。记得自己刚毕业那会,特别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在一座陌生的城市里站稳脚跟,打好根基,所以,那时也特别渴望别人能肯定自己的价值。虽说工作几年后,心态在现实中经历起起伏伏后最终回归到一个平稳的点上,不免有些安于现状起来。而在看了尤今的全套游记散文后心又活络了起来,就是以后想趁着假期或周末到外面多去旅游旅游,看看这世间种种自然的风景。有时,在自然中行走,会比总是呆在屋子里去想某些道理要来得容易得多。这一年援非的经历肯定会丰富我的人生,令我改变一些旧有的人生态度,会更珍惜现有的生活,会活得更快乐一些。在助人中得以自助,不能不说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我也很想去杨明的博客(http://www.laorongshu.cn)上看他的支教经历,但目前根本打不开,连同我自己的这个博客。在此,也先谢谢那些在我博客中留言的朋友们了,回国后我一下会回访答谢的。

  还收到学生孙益飞写来的信件,他说时不时的会有同学传递我的消息,估计有些学生也常常在关注这个博客。快临近期末了,特别祝福一下我那些亲爱的学生们:尽自己的力量拿出令自己满意的成绩,再开开心心地过个好年。

  很开心又收到心海的信件了,她的信都是长长的那种,文笔流畅优美,我很喜欢看。每次回她的信,我也十分认真,她是我的知己,我很珍视和她之间的这份友情。我们都坚信:人生的路上,我们都不是一个人在走。除了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有至密的友情紧紧相伴,真好!!!

  心海说:无论我们相隔多远,我与你,都只是一个转身的距离!2006年认识我并成为朋友,是我最大的收获,有你这个知己,是我最大的安慰!

  其实这也正是我心里想的。大千世界里,人海茫茫,能邂逅一个人,已是缘分,更何况还能成为心灵相通的朋友,不知修了几生几世方能如此?我,是何其有幸!

  2006年,德国的冬天,破往例没有下雪,就让那一丝遗憾随风逝去,透过枝头叶间的那丝丝阳光,照在心头会更温暖一些,不是吗,心海?今年的张张日历上,用我们的心,去画下更多快乐的音符,留下更多的欢笑,OK?^_^^_^
 楼主| 发表于 2007-2-4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01-22 19:23:29 / 个人分类:生活纪实

第十四篇

2007年1月14日  星期日



  “好的美景我会记住,好的季节我会留恋,好的信息我会珍藏,好的朋友我会珍惜,好的微笑我会留住,好的祝福我会给你。”阿春说。

  没想到阿春真是一个心细的人,这些温馨的短信从他的指间飞出,带着暖意来到我的身畔,让人看着很是亲切。THANK YOU,阿春!

  至午间,两个医生、小文和我四人一起去位于右边的CIQIA镇上的BEKELE MOLLA HOTEL。下山在路口坐迷你巴士到右边的那个镇的尽头,再下车走路去那里。看路边的指示牌,发现附近除了BEKELE MOLLA HOTEL外,还有另外一个HOTEL。我们想了想去年的最后一天已经去过BEKELE MOLLA HOTEL,应该去另外那个HOTEL坐坐。问了一位路人,才发现后者好远,就消了念头,一心一意去BEKELE MOLLA HOTEL。

  一进门就发现今天老外特别多,专设的长条桌边坐满了,像一个大大的聚会。

  我们选了一个树荫下的位置坐下。埃塞一共有五个著名的国家公园,它们分别是奥莫和马戈国家公园、巴勒山国家公园、阿瓦什国家公园、瑟门山国家公园和内奇萨国家公园。而我们正眼对过去的那座山就是位于埃塞裂谷湖最南端的内奇萨国家公园,它夹在红色的阿巴亚湖和绿色的查莫湖中间,有着繁茂的植被和最丰富的野生生物。这个国家公园是斯维纳狷羚的保护区。在湖里有很多种鱼类,包括尼罗河鲈鱼和虎鱼,以及大群的河马和鳄鱼。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在查莫湖里看到过鳄鱼,河马还不曾见到过,以后去阿巴亚湖应该会看到。

  早饭没吃,我们先点了牛奶啤酒咖啡,然后点了牛排和煎鸡蛋。在座椅上等候的过程中,看到一只只猴子从围墙上翻过来,有的母猴还背着小猴子,估计是正午时分猴子也知道出来找吃的了。

  先前那桌还在用餐的观光客们纷纷停下刀叉来看,有的也跟我一样掏出相机来抓拍一些有趣的镜头。有只肥大的猴子一窜就上了场地正中的一棵大树上搔首弄姿,让人忍俊不禁。还有些猴子跑到无人的座椅旁坐着,摇头晃脑,一看到我在用相机拍它,又赶紧躲到一边去,还有只健硕的猴子就坐在我们眼前的栅栏上,颇有些耀武扬威。

  一名女侍者叫我们到用餐处去,那儿的墙面上有很具非洲味道的版画,就是那种我们很想去看的原始部落。

  落座,用餐,王医生三下五除二吃完就坐到我们先前的座位上抽烟去了,边医生过了一会儿也离了座,只剩下小文和我坐在那里跟盘子里那几块黑乎乎的牛排过不去。就在我不用心往栏杆外多瞥几眼时,只听见耳边传来一阵惊呼,继而听见盘子掉在地上打碎的声音,然后一个黑影从我眼前掠过。晕,竟然是一只大猴跳到我们桌子上抢篮子里的面包,而且打劫成功。我站起身定睛一看,篮子已经倒扣在椅子上,两三块面包委屈地躺在打碎的盘子旁边。

  小文说他也正在望远处的风景,压根儿也没防备有猴子会来袭击。周围的人也注意到我们这边发生状况了,善意地叫我们放好相机这类东西,小心被猴子抢了。我看到地上那几块碎面包,捡起来准备喂猴子,还没走到栅栏边,一个长胡子的当地人向我直打着手势,叫我不要拿面包给猴子,于是我把面包拿回去重新放进了篮子里,那个当地人又冲我伸起了大拇指,大约是说我做得好吧。

  用好餐,时间尚早,先坐在椅子上休息一会儿。其他老外也都纷纷离座,坐在我们旁边的休闲椅上。有两个老太太看上去特别和蔼,向我友好地点着头,一问,是法国人。应该说像他们这种六七岁还出来旅游的人在国内很少见,国内这种年龄阶段的老人很多都在家里无怨无悔地照顾下一辈的下一辈。以后要是有出外旅游的机会,我一定要带上爱我的家人,就像几年前带他们去海南岛旅行一样。

  耳边传来一阵笑声,循声看去,一位老先生站在大家面前模仿猴子的样子,哈哈,整一个老顽童!

  点了一大瓶矿泉水,然后在湖光山色间打起扑克牌来,怡然?怡然!
 楼主| 发表于 2007-2-4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01-22 19:23:29 / 个人分类:生活纪实

第十四篇

2007年1月14日  星期日



  “好的美景我会记住,好的季节我会留恋,好的信息我会珍藏,好的朋友我会珍惜,好的微笑我会留住,好的祝福我会给你。”阿春说。

  没想到阿春真是一个心细的人,这些温馨的短信从他的指间飞出,带着暖意来到我的身畔,让人看着很是亲切。THANK YOU,阿春!

  至午间,两个医生、小文和我四人一起去位于右边的CIQIA镇上的BEKELE MOLLA HOTEL。下山在路口坐迷你巴士到右边的那个镇的尽头,再下车走路去那里。看路边的指示牌,发现附近除了BEKELE MOLLA HOTEL外,还有另外一个HOTEL。我们想了想去年的最后一天已经去过BEKELE MOLLA HOTEL,应该去另外那个HOTEL坐坐。问了一位路人,才发现后者好远,就消了念头,一心一意去BEKELE MOLLA HOTEL。

  一进门就发现今天老外特别多,专设的长条桌边坐满了,像一个大大的聚会。

  我们选了一个树荫下的位置坐下。埃塞一共有五个著名的国家公园,它们分别是奥莫和马戈国家公园、巴勒山国家公园、阿瓦什国家公园、瑟门山国家公园和内奇萨国家公园。而我们正眼对过去的那座山就是位于埃塞裂谷湖最南端的内奇萨国家公园,它夹在红色的阿巴亚湖和绿色的查莫湖中间,有着繁茂的植被和最丰富的野生生物。这个国家公园是斯维纳狷羚的保护区。在湖里有很多种鱼类,包括尼罗河鲈鱼和虎鱼,以及大群的河马和鳄鱼。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在查莫湖里看到过鳄鱼,河马还不曾见到过,以后去阿巴亚湖应该会看到。

  早饭没吃,我们先点了牛奶啤酒咖啡,然后点了牛排和煎鸡蛋。在座椅上等候的过程中,看到一只只猴子从围墙上翻过来,有的母猴还背着小猴子,估计是正午时分猴子也知道出来找吃的了。

  先前那桌还在用餐的观光客们纷纷停下刀叉来看,有的也跟我一样掏出相机来抓拍一些有趣的镜头。有只肥大的猴子一窜就上了场地正中的一棵大树上搔首弄姿,让人忍俊不禁。还有些猴子跑到无人的座椅旁坐着,摇头晃脑,一看到我在用相机拍它,又赶紧躲到一边去,还有只健硕的猴子就坐在我们眼前的栅栏上,颇有些耀武扬威。

  一名女侍者叫我们到用餐处去,那儿的墙面上有很具非洲味道的版画,就是那种我们很想去看的原始部落。

  落座,用餐,王医生三下五除二吃完就坐到我们先前的座位上抽烟去了,边医生过了一会儿也离了座,只剩下小文和我坐在那里跟盘子里那几块黑乎乎的牛排过不去。就在我不用心往栏杆外多瞥几眼时,只听见耳边传来一阵惊呼,继而听见盘子掉在地上打碎的声音,然后一个黑影从我眼前掠过。晕,竟然是一只大猴跳到我们桌子上抢篮子里的面包,而且打劫成功。我站起身定睛一看,篮子已经倒扣在椅子上,两三块面包委屈地躺在打碎的盘子旁边。

  小文说他也正在望远处的风景,压根儿也没防备有猴子会来袭击。周围的人也注意到我们这边发生状况了,善意地叫我们放好相机这类东西,小心被猴子抢了。我看到地上那几块碎面包,捡起来准备喂猴子,还没走到栅栏边,一个长胡子的当地人向我直打着手势,叫我不要拿面包给猴子,于是我把面包拿回去重新放进了篮子里,那个当地人又冲我伸起了大拇指,大约是说我做得好吧。

  用好餐,时间尚早,先坐在椅子上休息一会儿。其他老外也都纷纷离座,坐在我们旁边的休闲椅上。有两个老太太看上去特别和蔼,向我友好地点着头,一问,是法国人。应该说像他们这种六七岁还出来旅游的人在国内很少见,国内这种年龄阶段的老人很多都在家里无怨无悔地照顾下一辈的下一辈。以后要是有出外旅游的机会,我一定要带上爱我的家人,就像几年前带他们去海南岛旅行一样。

  耳边传来一阵笑声,循声看去,一位老先生站在大家面前模仿猴子的样子,哈哈,整一个老顽童!

  点了一大瓶矿泉水,然后在湖光山色间打起扑克牌来,怡然?怡然!
 楼主| 发表于 2007-2-8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篇

2007年1月16日  星期二



  今天来到眼科,从男助手的嘴里我们才知道昨天那个恐怖的女病人竟然是艾滋病患者,这也是在眼科门诊见到的第8个艾滋病携带者。昨天下午被她女儿带走后,也不知去往了哪里。

  在眼科,白内障和青光眼是普遍的眼疾。除了这两类病人外,今天还来了一位小男孩,看上去眼睛好好的,但是他的眼睛看不清眼前的手指,经边医生检查,眼睛一切正常,这是我看到的第二例不明缘由的眼疾了。

  还有一位头上披着长纱巾的30岁的女人,经检查,是砂眼和眼结石,当她拿着开好的药单走出去后,男助手就跟我们说这位女子是艾滋病人,我问他怎么知道,他说看到她手里面拿着HIV一类的药品。想想这些艾滋病人,还真是可怜得很,但又有什么办法呢,目前世上没有专门抗艾的药能真正达到治愈的地步,所以,他们也就只能是捱一天是一天了。

  中午,往回走的路上,碰到TUTU,一副急急忙忙的样子,她跟我打了招呼就赶紧往医院里冲,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吃午餐时,听边医生说,才知道TUTU的弟弟得了疟疾。以前我们还说阿尔巴门奇虽说疟疾高发区,但医院里蚊子还是蛮少,不大容易得的,所以现在连那防疟疾的药也不吃了。没想到现在疟疾离我们是这样的近,TUTU他们可是我们邻居的邻居啊。不过这段时间,我们都一致觉得蚊子比以前要多,晚上睡觉时常常有嗡嗡嗡的声音响在耳边。尽管那蚊帐拿来了没挂起来,但是电蚊香还是用起来了。

  现在在我右脚的左侧脚弯处,有一个大大的红包,不是蚊子咬的,也不是跳蚤咬的,有两天的光景了,擦了风油精,不见效,又擦了同事娟儿送给我的从泰国带来的平安油及斧標驱风油,依然不见好起来。一到白天热热的时候,就特别的痒,我有些怀疑是毒蜘蛛咬的,因为这所房子里除了蚂蚁多,就是蜘蛛多,我就曾看到一串串刚生出来不久的小蜘蛛从柜子的钥匙处一下吊到地面上。小文说他有华润消毒液,叫我试试。转过身他就拿了出来,往我脚上的大红包上喷了好多。但愿能有效,我怎么看怎么觉得难看。以前在亚的斯和索多被跳蚤咬的几十处地方尚留着淡淡的疤痕,估计还要等上好久才能完全地恢复。

  听小文说起,今天跟王医生和给布斯叶苏医生一起查病房,看到一个被丈夫打了的女人。那个可怜的女人的两只手臂全被打断,脚也被打折了。不知是怎样恶毒的男人才会做得出来,希望这里能有妇女保护协会,可以替她伸张一下正义。

  晚上TEKELU医生请客在BAI HOTEL吃饭,在左边的镇子上。这个HOTEL面积也不小,一刻不停地播放着当地音乐,整个院子里的树枝上挂着彩灯,两面各放着一台电视机,分别放着足球赛和当地的歌舞节目。此时里面已经有不少的人在喝酒聊天,但食物种类比较单一,点什么没什么,后来TEKELU医生点了CHICKEN SAUCE,我们点了三盅烤羊肉和一碟烤鱼肉及一份炒蛋。这么多东东,本以为会很贵,一结帐才60多比尔,倒有些出乎意料,这里要比TOURIST HOTEL便宜多了。

  吃完饭,我们又去TOURIST HOTEL喝饮料,要了一瓶红酒,外加三瓶雪碧,加冰,一起兑起来挺好喝的,感觉又像是回到了平安夜的那个晚上。

  在这里,我们谈到了中国的太极拳,在学校里几乎每年都要参加市运会上的太级拳表演,TEKELU医生对这个很感兴趣,我说周末等他有空的时候就可以教他了,他听罢很高兴。等他学会后,我再把太极拳的MTV拷给他。后来我们又谈到了孔子,他居然还知道一些关于孔夫子的学说,不容易啊不容易。继而又扯到了今天那个被丈夫打的女人,莫名其妙地又谈到了中国封建时代女子的“三从四德”上,晕S了,令我一下子想起了鲁迅先生<祝福>里的祥林嫂来。

  聊着聊着,不知不觉时针就划向了10点,第一次从TOURIST HOTEL的边门出去,正门早已经关了。

  走在有着简单绿化带隔开的那条能通往肯尼亚的国道上,抬头看了看夜空。头上繁星点点,格外璀璨,实属难得。好一个美丽的夜晚!
 楼主| 发表于 2007-2-8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非洲实录之十七 推荐到社区资讯中心与更多网友分享2007-01-22 19:25:12 / 个人分类:生活纪实

第十七篇

2007年1月17日  星期三



  昨天下午来了两个世界视力协会的人来看眼病,看那头衔还真够大的。

  今天小文陪王医生进手术室,做了一例侧睾丸囊肿手术。这位手术患者是个不幸的男人,他有8个孩子,可惜有7个孩子都夭折了。

  眼科这边,有一个左眼被树枝戳伤的男孩,由父母和叔叔陪同前来看眼睛,可惜太晚了,戳伤后4个月才来这里,瞳孔已经闭合,根本无药可治。最后,他的家人只好带着孩子一脸凝重地离开了这里。

  没过多久,有一例倒睫毛内翻手术要做,由于是小手术,就没去外科那边的手术室,而是在眼科门诊里的一间空房里做的。因为女助手去阿瓦萨进修去了,男助手得看病人,一时没有人手,我就说自己还能帮上点忙。就这样,我跟边医生进了门诊的那间临时的手术室。

  一进那里,面积不算小的室内摆放着一张铺着床单的床,外加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眼科的工人早已将一些简单的手术器材和药水放在了上面。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在工人的搀扶下脱了鞋躺在了床上。边医生检查手术器材齐备后就戴上手套,给病人的眼睛用碘消了毒,然后就示意我也戴上手套,并叮嘱我再也不要去碰没有消过毒的其它东东。

  先是右眼,这只眼睛已经看不见东西了,但边医生说为了消除睫毛摩擦眼睛带来的痛苦,还是顺便给病人做一下。我看见他拿着手术刀割开病人的上眼睑,血开始冒了出来,边医生就叫我拿上纱布把那些血擦干净。年迈的病人估计有高血压,所以那血不停地冒,我就不停地擦。很快,我脚下的红色塑料桶里就扔进了好几块染红的纱布。

  上次虽说看边医生做眼部手术时发生过冒冷汗、恶心、头昏的反应,但在看王医生做外科手术时又没了这种反应,以为自己有了足够的适应力。但是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全身又不停地冒起冷汗,头晕了起来,心突突地跳,脚也有些发软。边医生见我这样就跟我说如果觉得情况不妙就到检查室里休息一下,我说还行,忙又叫工人帮忙把那张椅子搬过来,以便脚软时坐坐。

  很快,边医生剪掉一些眼部的肌肉后就开始缝合创口,他缝时叫我不要看,等他缝好一针再叫我用手术剪剪断线,他再缝下一针。右眼缝好后,我看到我的手套里已经能够看到渗出的很多汗了。

  接着是左眼,这只眼睛在注射麻醉药后肿得特别的厉害,血也流得特别多,我不停地擦擦擦,头上的汗也流得特别多。边医生说我的脸色有些苍白,叫我去休息,我说我不看病人的眼睛就是了,叫我做什么说一声就成。正当边医生给病人做缝合时,男助手跑了进来,见我坐在椅子上拿着一把血淋淋的手术剪直冒汗,就拿起手里的一份病历卡就给我扇起风来,真是感谢ING。

  手术完毕,赶紧跑回家躺着,我越发地怀疑自己有晕血症,不然怎么会这样呢?发了一条短信问见多识广的东方,他回复说叫我多喝鸡汤,多看红色的东东就会渐渐地克服。

  中午吃了一点点面条后,头还是晕,索性就昏天黑地地睡了起来。原本以为昏睡了一个下午,结果睡了两个小时就醒了来,这时,阿瓦萨老朱派的两个人老秦和老余在小文的带领下也刚好到达这里。他们是为上次的那个商业上的案子而来的。

  坐着跟他们聊了一会儿天,我开始做晚餐。老朱他们真好,又给我们带了一袋中国大米,外加海带和粉皮。

  我做了油炸花生米、蕃茄炒蛋、辣椒炒洋葱、菠萝土豆泥、辣椒炖粉皮、炒海带丝以及清蒸鲫鱼七道菜,还算比较丰盛吧。

  吃完饭,我们送他们去CIQIA镇上的HOTEL,迷你巴士坐不下这么多人,就让王医生和小文陪他们去了,我和边医生打道回府。进医院后,边医生去他的门诊办公室,我一个人回住处。

  出门时又忘记了打开屋外的灯,一个人摸着黑走在那一片乱草间,心里不免有些发虚,千万别从草丛里钻出个啥东东来就好。蹩近住处,赶快闪
 楼主| 发表于 2007-2-8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非洲实录之十八 推荐到社区资讯中心与更多网友分享2007-01-22 19:25:49 / 个人分类:生活纪实

第十八篇

2007年1月18日  星期四



  昨晚一个人回住处,走在医院的小路上,碰到给布斯叶苏医生前去做急诊手术。跟他握手碰肩相互问候时,我由衷地和他说他是我来埃塞后见到的最好的医生,他说他很感谢。

  在此,我很想谈谈这位医德高尚敬业负责的当地医生。前天去BAI HOTEL的路上,还见到这位和蔼可亲的医生,手里拎着两只饭盒,给两个放学回来的儿子带饭。

  给布斯叶苏医生30岁那年在这家医院开始工作,现在是他在此地工作的第8个年头了。事实是,有很多医生都不愿意来这家医院,现在也是。全埃塞的医生并不少,但大多数都留在了首都亚的斯。据数计显示,埃塞80%的医生只服务于10%的病人,由此可知,为什么这家医院只有8个当地医生了。在这种情况下,给布斯叶苏医生留了下来,也一直坚持了下来,而且,本来以他的条件可以去进修考取更高级别的医师资格的,但他太忙了,所以这个愿望也就一直搁浅在了他的人生计划里。

  说给布斯叶苏医生忙,那可真是没有掺杂一点水分。每天早晨开完晨会,他就去查病房,我看见他从外科的一个病房到另一个病房,从一个床位挨着另一个床位,询问检查记录开药方,极有耐心。有时间时他还会去儿科病房。每天查完病房就去手术室给病人做手术,自从王医生来后,外科的手术就由他们俩负责,有时你做两台,我做两台,有时也会共同合作一台。晚上的急诊手术绝大多数也是由给布斯叶苏医生负责,碰上棘手的手术时,才会打电话来叫上王医生。

  给布斯叶苏医生的薪水在当地也算不低的,一般的医生一个月只有1000多比尔,但他可以拿到4000多比尔。这其实是公平的,因为他付出了很多很多。

  人前的给布斯叶苏医生慈祥而和蔼,一副憨憨厚厚的模样,他看人的眼光总是挺温和的。在孩子面前,他是一位好爸爸,在病人面前,他是一位好医生。

  当然,给布斯叶苏医生也有发火的时候,上次因为实习护士的懒惰而致使病人溃烂的腿上长出蛆来时,他就忍无可忍地骂了一回,那是他心痛病人的表现,也是为了谴责不负责任的护士。他有他为医的原则。

  在阿尔巴门奇医院的两个月里,给布斯叶苏医生踏实谨严的为医风尚、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不图名利心系患者的做人原则,无一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要当一名好医生,就应该要具备给布斯叶苏医生那种高尚的医德,也只有这样,才会打心底深深赢得人们的敬重。这一切,都不是靠嘴吹出来的,而是靠行动去印证出来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也就是这个道理。识得一个人,不要只听他口里蹦出的那些冠冕堂皇的话,还得注意观察他平日里表现出来的行为。

  由于明天是耶酥洗礼的日子,对当地人而言,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节日,所以从今天下午开始放假,加上周末,有三天半的假期。打算明天去教堂看看,上次过当地圣诞节的那天,没有去教堂看看,心存遗憾,这次一定不要错过了,一年一次,难得的。

  下午两点半,小文陪同老秦和老余去当地的高等法院问以前那个案子的结果,由于原告缺席,这个案子最终判决老秦他们胜诉,到时法院会跟有关部门打招呼,派出警察协助他们拉回打井的所有设备,一个非常好的消息,这下老朱总算可以放心了,也不用为这事儿两地奔波劳碌了。

  为了这件事,老秦他们开心地说一定要请我们客,于是,我们叫上TUTU一起去了TOURIST HOTEL,享用了一顿和和乐乐的晚餐。由于王医生跟别的护士有约,边医生作陪,所以我和小文就先陪老秦和老余回旅馆。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意识到钥匙在边医生身上,最后我们只得跟TUTU到她家里去消磨时间。

  TUTU的弟弟躺在沙发上挂盐水,她的哥哥和父母都在家里,他们给我们放了一些关于耶稣故事的MTV,他们国家的音乐绝大部分都跟宗教相关,我们听听都是差不多的调调。小文的英文不是一般的好,把整个谈话气氛调动得很是活跃。

  TUTU煮咖啡请我们喝的当儿,两位医生总算回来了,而且还捎回了我放在TOURIST HOTEL就餐点旁树上的一把伞,观察力真是那个强啊,狠狠表扬一下。

  回家赶快打开电脑,找到<圣经故事>那本书,缘起还是今晚TUTU老爸拿出<圣经>的英文版和阿姆哈拉语版,对这方面还是大致了解一下下吧。



全部脚印 不留脚印 留下脚印:
 楼主| 发表于 2007-2-8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九篇

2007年1月19日  星期五



  昨晚给心海和其他写邮件给我的朋友们回信,写到很晚才睡,今早睡到10点过才醒来,打开卧室的门一看,看到全国人民都还在睡觉,自己算起来得早的了。

  小文那皮肤消毒液还真管用,喷了几天,现在脚上那大包已经消褪了红色,也不再发痒,开始转好。

  起来洗漱好,吃了点面包,然后跟小文一起去教堂,今天是当地的一个很重要的日子,得去见识一下。

  走在路上,随处可见披着白色镶花边的纳德尼(音译)的人们,一看就知道是去教堂,但看他们走的方向又不似前往教堂,而是去往另一个方向。

  我们下了山,抄小路,来到圆顶教堂的外面,发现除了几个乞丐外,并没有庆祝的迹象,于是,我们俩都认为可以是来晚了,庆祝仪式早已结束,怀着些许遗憾,决定去网吧,把信件和近期写的日志发给朋友们。

  在镇上的转盘处,看到一只黑黑的山羊前脚搭在一条铁索上吃树上的叶子,瞧着有趣,就掏出相机来把它拍了下来。

  附近那家收费便宜点的网吧没开门,转头间看到右边不远处也有上网的店面,收费也一个价,一小时21比尔,就坐下来了。没想到机子上有病毒,网页登录不上,连U盘里也复制上了病毒,只好作罢。

  出网吧时,看到马路上穿纳德尼的人多了起来,成群结队地朝教堂那个方向走去。本来想迷你巴士回医院的我们改变主意,决定跟着去看看。

  在教堂门口,已失去了先前的平静,只见这里人山人海,还有不少的人赶往这里。一些戴着用纸做的具有宗教味道帽子的人站在教堂附近,手里拿着印着耶酥的彩画在叫卖。人们在进门的时候,都要亲吻门柱和地面。我们随着人流走了进去,不时有一些人跟我们打着打呼。

  太阳在头顶无私地发挥着光和热,穿得白白的一片人静坐在各个树荫下。

  不断的有人在司仪的指点下在耶酥画像前磕头叩拜,神情极为的虔诚。一些小孩子带着大大的笑容不断地闪现在我的镜头下,这是一个快乐的民族。

  我们站在有着褐色墙砖的教堂一角望对面的钟楼,高高的钟楼上有一个穿着白色制服体格有些发福的中年男人拿着钟绳,敲起了大钟,这时是正午12点。

  在我们前面坐的一排人中,我发现有位老人胸前挂着两枚类似军功章的东西,他穿的服装跟军装一样,估计是位曾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军人,他拄着一把雨伞,安详地看着某处,一种暮年的宁静。

  我的右手边是一扇通往教堂的侧门,三三两两的人过来后,就在门边敬礼下跪,再起身走进去,亲吻里面的地毯。透过那扇门,我看见墙上到处挂着耶酥的大型头像。看了一会儿,我们走到教堂的另一面,发现这边才是教堂的正门。草坪上早就坐满了人,大门前铺着一些青草,人们走到这里,都会在胸前划十字,然后叩拜,再起身,并不急着进教堂,而是找一处也坐了下来。

  我们没有进教堂,而是在外面呆了几分钟,就往外面走去。一队队的人从我们的身边走过,在马路上,响起了一阵歌声,只见一批人小跑着朝往教堂,脸上都不乏快乐的神情。过了马路,又看到一群人手里拿着棍子,也是唱着宗教方面的歌曲跑了过来,刚经过我们身边,他们就停了下来,围成一圈儿不断地有节奏地叫着喊着。这种行为我们当然是看不懂也听不懂的,只知道他们因耶酥的洗礼日而感到兴奋。

  有些口渴,跟小文去了附近的TOURIST HOTEL。昨晚在这里用完晚餐出来时看到门正中搭起一个炉子在烧着火,现在又看到两个侍者在门上挂着用当地语言写的横幅,八成跟耶酥他老人家脱不了干系。正要走进门,听到有人在叫我,循声一看,原来是左边那个挂横幅的侍者在叫我。我举起相机,他在我的相机摆了一个很开心的POSE。

  当我们在里面用完午餐出来时,教堂里的人们已经做完祷告鱼贯而出。坐上迷你巴士等待时,一个小男孩特别高兴地跑到车窗口,向我们问着好。

  今天,因为耶酥而令他的子民们处处洋溢着快乐的笑声,而这些,又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全部脚印 不留脚印 留下脚印:
 楼主| 发表于 2007-2-8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篇
+cD3m)W+RY6b.P587852007年1月20日  星期六

  昨晚讲好,今天6时起床,在太阳出来之前去爬山。一大清早,小边同学像早起的鸟儿一样十分勤勉地开始敲各个房间的门,喊大家起床,那时,被吵醒的俺真想把他一手扔进印度洋里去。
o)Fa3D8v%u6C58785  小王同学为保持教(觉)主地位,老早表明态度不会去爬山。这跟各人的兴趣有关,自然不再勉强他了。很快,我们就在小王同学的呼呼声中出了门,
!tS'eh(s58785  原定计划是爬对面最近的那座平顶的山头,一来小边同学已爬过一次,比较熟悉,不至于会碰到什么怪兽;二来近一点,爬完山回来好吃早饭。出了医院的门,我们朝右边走,这时小路上还看不见什么人,很多当地人都还在梦里。渐渐地,前面出现了岔路,我们选择了一条大道,它弯弯曲曲地一直伸进大山里。
3ZY8V n*bn E#l4g7p58785  结果这一走,我们发现离那座平顶的山越来越远,再后来,就发现平顶的山在我们的眼皮下面了。这条大道仍旧曲曲折折地不知延伸到山的何处。我们决定还是沿着它走下去,好歹它是朝上面方向去的。
*Q/j5y@9yqpgG58785  地上有许多的碎石子,两边是没有草木掩盖的小土丘,偶尔见到的几株看上去比较大的植物,张着阔阔的叶子,一部分根裸露在泥土外面,感觉就像标本一样。再往上走,就能见到一些有着长长白刺的荆棘丛了。都快网博客首页6XZkWprrT,Cu
  我们想眼前的山太高,还是折向北方下到那平顶的山上去,然后回医院。我们离开大路,走上山丘,结果发现下面是裂谷地带,无路可走。只得又折回来沿着大路朝前走。这时,两边有一些或深或浅的沟谷了,谷底有很多或大或小的石头。我们戏称这是“东非小裂谷”。都快网博客首页3zt w H}7m]
  一转身,我们身后的视野显得非常的开阔。太阳已经跃过东边的山头,焕发出万道光芒。两个湖泊大面积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像两面镜子似地映衬着太阳的光辉,而它们中间的国家森林公园却显得异常的凝重苍郁。两个镇子成片的铁皮屋顶在太阳的照耀下十分的醒目。都快网博客首页1wc)\"`O+{+Sn8X
  这时,从山路上陆陆续续地走下三三两两的山民,有的头顶着竹编的席子,有的背着一捆绿色的叶子,还有的扛着几根甘蔗。他们见到我们脸上都会洋溢出大大的笑容,当我们跟他们打招呼说“萨拉姆(阿姆哈拉语:你好)时,他们会主动同我们握手,嘴里还不断地说着“阿响(埃塞另一个民族的语言:好)”。都快网博客首页YI.hxO7M'J%Z"}:V
  看到山民们挟着重物健步如飞的样子,我却发现自己的脚渐渐有些迈不开了,小边小文两同学和我的距离拉得越来越大。小文同学见我快走不动了,就逐渐放慢脚步时不时地等我一下,小边同学像探险家一样冲锋在前,偶尔停下来跟我们老远地挥手示意,感觉他就跟一路标似的。都快网博客首页&p@3jM7g5y2p{!M.i
  好不容易看到一棵伞状的大树,树荫下有几个当地人在歇脚。这时我们都有些口干舌躁了,见有个小孩子身边放着一捆甘蔗,我们花了比她说的还要高一点的价钱买了一根。在削甘蔗时,他们叫我先往前走,于是,我一个人撑着伞慢慢地走在阳光下,时不时地还可以看见几处圆顶的草屋,有的草屋的尖顶处还放着一个陶罐或是插着一根略微雕过的小柱子。都快网博客首页8f2Z ~"v` ~5\4E
  快到一个山弯处,他们俩赶了上来,小文同学把一截全部削过的甘蔗递给我,我咬了咬,硬硬的,只能咬下细细的一小块。本来就耗掉了不少体力,现在实在没有力气来啃这玩意儿,就拿在手中不吃了。都快网博客首页F5|7h-RV9an
  眼见山顶就快要到了,结果这条路往右一折折向了山的背面,而不是通往山顶。于是,我们决定就到此为止了,路的转弯有一处用树枝树叶搭起来的四周空空的棚子,在太阳的威力下,那些树叶早就变得枯枯的了。棚下有一些较大的石头,我们坐在那里,看眼前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城镇、湖泊、一些山头都在我们的下面,不时有山风轻轻地吹来,煞为惬意。有一只鹰停在空中,就在那个点上微微地扑打着翅膀,似乎它就停在一块透明的玻璃上,我们是第一次见到,是为奇观。都快网博客首页,Y"D)GH!}
  就在这里的右手边,有一条小路折向山下,我们就跟随着一些山民从这里往下走,它通往阿尔巴门奇上面的那个镇子。路上的小石头不少,一不留神脚下就会打滑。走了一阵子,只觉得脚底磕得有些疼痛起来。不过下山倒是蛮快的,没多久我们便站在镇子的街道上了。见到一个咖啡店,我们连忙钻了进去,每人一瓶冰冰的饮料,真是那个爽啊。都快网博客首页N/bJ V3e*ymE
  回到住处,10点20分,爬山用去近4个小时,肚子早就咕咕咕地发出抗议了,快快地烧了些通心粉来填肚子,那时直觉人生真是无比的美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7 15:26 , Processed in 0.70818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