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denghua008

浙江人在英国---《不一样天堂——游学英国纪实》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给《不一样的天堂》(新)

这里有两篇写给《不一样的天堂》的完全不一样的评论,大家看看来评评。






第一篇,北京一网友写的。因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做了20天的广播联播,此君竟写了这么一篇赞文,真是不敢当。但鲜花还是要的!!


《不一样的天堂——游学英国纪实》


天堂之所以让人向往是因为它从不向人披露自己的忧伤,也不让人去张扬自己的快乐,这就是天堂,但通往天堂的路只有走过的人才清楚自己在这条路上你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昨晚偶然的机会听到收音机里在播纪实性小说《不一样的天堂——游学英国纪实》,今天闲来把它百出来,竟一口气读完。冯澄晔先生文笔自然、轻松,仿佛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平实又真切,活脱脱展现了一名普通中国留学生在英国艰苦游学的经历。

冯澄晔杭州人,大学期间对于课程的基本要求就是60分万岁,而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其他事情上,比如大一大二热衷于组织学校活动,大三开始整天泡图书馆,写论文,因他撰写的《新生产三要素理论及其应用》而受约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学术国际会议。到了大四,冯澄晔决定要出国,对于一个外语只是及格且无权又无钱的家庭背景的他来说实在有些天方夜谭,但是冯澄晔坚持下来了,雅思成绩不错,同时由于先前的论文和校长的推荐信很快收到了国外大学的邀请信,开始了他的英国有学生活。 先是到了伦敦的ISIS语言学校学语言,五个月后因为生活的压力,冯澄晔依然离开伦敦,来到了Inverness——英格兰的一个北部小镇的中餐馆打工,开始了曲折的游学之路。后来经历了豪园、王老板的中餐馆外卖店、伊城购物中心的咖啡店,爱上日本女孩yuka,拿枪顶他脑门的黑人青年、不喜欢谈论中国的房东雁,咖啡店经理大伟和女朋友翠珊等等,生活的单调、寂寞和苦闷相信只有冯先生自己才能体会。

喜欢《不一样的天堂》,因为字里行间没有一点浮夸和杂乱。故事很多,有简单的也有跌宕的,但是冯先生都用了一种非常平实非常简单的语言将它讲述出来,没有一点赘述,这不仅是文字的功底,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参悟生活后的淡然和一种有经历的人才有得那种坦然。喜欢《不一样的天堂》,还因为喜欢冯先生这个人。只读文章没特别的感觉,只不过是一个比想象中贫苦一些的留学生罢了。后来翻到冯先生同学写给他的文字,我才明白,原来冯先生是个相当有个性的人,相当坚持自己的人,他不走寻常路,做任何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却总能达到世俗上要求的那种“成功”,这是一种智慧。很多人只是做自己的事情了,但不免有些落魄;冯澄晔却能鱼和熊掌都能兼得,大学不去为奖学金奋战,崇尚60分万岁的人,却是代表学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拿到学校最高奖学金;大学毕业,没有去政府或者名企赚钱过舒服日子,却独闯英国,踏上艰辛的留学路;在英国又没有走考学读研读博之路,却到偏远的小镇做起了服务生(虽然生活所迫);回国后,不忙工作却写起来书,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这就是《不一样的天堂》的作者冯澄晔,一个真正明白自己做什末要什末的聪明的人。

冯先生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的潇洒,自己可能永远做不到。但是我能为他送上最真诚的掌声和祝福。好人好梦。


[ 本帖最后由 denghua008 于 2007-4-2 19:49 编辑 ]
发表于 2007-4-2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灯火谢绝转贴,妖将关于<不一样的天堂>的评论合并在这里,顺便顶一下楼主的贴.
 楼主| 发表于 2007-4-8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长的帖子,是否有人会来读?但无论怎样,自己的帖子自己的照看,就象自己的孩子一样。
发表于 2007-4-8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enghua008 于 2007-4-8 12:12 发表
这样长的帖子,是否有人会来读?但无论怎样,自己的帖子自己的照看,就象自己的孩子一样。

不用怀疑,有很多朋友还等着看下文呢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四

安是印度人,不知道是不是和牛是印度人的圣物有关,安有一对牛眼一样的大眼睛,牛唇一样的大嘴巴。他还把额头上方的头发染成了像牛毛一样的棕黄色。

安很气愤,餐饮部经理麦瑙夫把他从快乐的伦敦骗到这狗不拉屎的伊城,曾许诺一段时间之后让他做主管,可是半年过去了,他还是个普通服务员,而且麦瑙夫叫他干什么他就得干什么。

“那我走吧,你就可以做主管了。”马澄晔听了安的述说之后,笑着说。

“你不要走,你不要走,你是这里的支柱,你做得比我好。”

“那怎么办?”

“你知道那个凯莉吗?她很狡猾,很会盘算,你别以为她看上去很年轻,她已经25岁了,副总经理对她很信任,他们都是苏格兰人,你要小心啊!”

“我要小心,小心什么?我只是个中国人,在这里混口饭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尽力而为而已!”

“你做得比她好,她就会妒嫉,她在这里已经干了六年了,她是主管,你也是主管,可是你干得比她好。我们都喜欢你,她是不会高兴的,你对她构成了威胁。”安认真地说。

“是吗,”马澄晔突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她是不是考虑要排挤掉我? ”

“有可能!”安严肃地说。

“谢谢你,兄弟。”



马澄晔回到宿舍里,欧拉进来借电热水壶,要泡咖啡喝!她邀请马澄晔去她的屋里坐坐,一起聊聊天。马澄晔一个人在自己寝室觉得很是无聊,就说好啊,于是跟着欧拉去了她寝室。

欧拉只穿着睡衣,露出一半乳房,她弯腰的时候,马澄晔看到她乳房的全部,不由地心跳加速。

“你也来一杯吗?”

“当然”,马澄晔急急地回答, “艾里克丝去哪里了?”

“她刚出去,不知去哪儿了。”

马澄晔和她面对面坐着,喝着咖啡。欧拉的丰满的乳房忽隐忽现,略卷的棕色长发里面夹着挑染的金发,沿着脖颈披在胸前,她是个十分爱俏的姑娘。

马澄晔的心怦怦直跳,他拿着咖啡杯站了起来,朝窗外望去,不远处的公路上,汽车一辆辆的飞驰而过。欧拉脸通红,什么话也不说,只盯着马澄晔看,眼睛里充满了妩媚。很静!只听见窗外车辆的通行声。

欧拉靠近了,抓住了马澄晔的屁股,马澄晔没有动,欧拉伸头过去吻他。马澄晔开始晕了……

突然,有人敲门,原来是艾里克丝回来了。欧拉噗地笑了出来,眉毛向上翘了翘。

马澄晔连忙打开门,艾里克斯很惊讶地看着屋里的马澄晔和欧拉,微笑中带着一丝诡秘。

马澄晔向艾里克斯打了个招呼,和她们又说了几句话,然后告别走了。



谈论中的威胁变成了现实,副总经理显然没有把马澄晔当回事,马澄晔问他事情他都爱理不理,有什么事都是找凯莉来做,这让马澄晔很失落。于是他向印度人经理麦瑙夫求援,询问他究竟是什么态度,麦瑙夫斩钉截铁地说,你当然是主管呀,你和凯莉是平起平坐的。可一段时间之后,马澄晔发现,尽管印度人买了苏格兰人的酒店,做了老板,但还是没有改变被歧视的局面。所以麦瑙夫给的支持实在是太软弱无力了,麦瑙夫本人在当地人面前无计可施,他自己也是眼圈发黑。

马澄晔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只是印度人用来对付苏格兰人的工具,是一个盾或一把刀。


泰走了两个星期后,马澄晔也学会了去酒吧,他是和欧拉一起去的。马澄晔发现原来酒吧里真是另有一番天地,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平常见不到的人,到了晚上都会去酒吧消遣。马澄晔突然觉得,在英国生活学习,如果没有去当地的酒吧,就好比没有到英国来过一样。酒吧在英国人的生活中占有的地位太重要了。在酒吧里人们可以畅所欲言,可以交到各式各样的朋友,更重要的,人们可以在那里排遣寂寞。

安在伊城也活得很苦闷,于是马澄晔和欧拉带他去酒吧解闷。

安喝啤酒简直是牛饮,咕嘟咕嘟两派就下去了。

马澄晔只觉得奇怪,哪有这么喝酒的,于是说,

“你喝得那么快干什么?你得慢慢喝,我们是来消遣的,喝酒是其次。”

“没事,没事。”安摆摆手,一副坦然的样子。

“哪有你这么喝酒的?我从来没看到有人这么喝酒!”欧拉笑着说。

一会儿,安开始有反应了。不断地打嗝,打嗝得不行,他又捂着嘴说想要喝水。

欧拉说,“你看你!你坐着,我去给你要杯水。”

欧拉去了吧台,跟服务员要了杯水,然后拿了水到安那里,安又一下把整杯水给喝了。

“舒服了吗?”欧拉拍着他的背问。

“好一点了。”安低着头说。

“你这个人!真是丢脸!幸亏你是和我们出来,要是和你女朋友出去也这样,那女的准保要跑了。”马澄晔在一边说。

“没事儿,没事儿,你们去玩吧。”安低着头,说要休息一下。

马澄晔和欧拉看他没事,于是走进一边的舞池去跳舞!



舞池里有很多人在跳舞,有个苏格兰小伙子看到马澄晔跳得很牛, 想要单挑,要比比谁跳的舞更好。

那苏格兰小伙子又是“跳墙”,又是“打滚”,使出了“十八般武艺”,马澄晔也使尽各种招数与苏格兰青年比。

那小伙子开始脱衣服,一件件脱,脱到只剩下内裤。马澄晔实在有点招架不住了,只好“讨饶”,但那苏格兰青年不依不饶,打手势比划,你也得脱。马澄晔犹豫了一下,有什么大不了,于是也脱掉了上衣,光了膀子,然后解开皮带准备脱裤子。

那苏格兰青年笑了,上来,一下就给马澄晔一个热烈的拥抱。兄弟,你真是好样的!我叫杰克. 麦当劳,你呢?

我叫澄晔。

澄晔,这是我朋友彼得,这是我朋友尼克,这是我朋友杰妮,这个是劳拉,这个是杰米。

见到你真高兴!

见到你真高兴!   


马澄晔和他们一一握手,真是不打不相识。



一会儿,马澄晔和欧拉回到原来的座位,安趴在桌子上,像是要睡着了。

哎!安就是这样,憨憨的,像一头印度神牛。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澄晔学会了去酒吧消遣,经常和欧拉一起去酒吧玩。那天夜里,他又拉着欧拉的手去酒吧。

路边的街灯早已点亮,昏黄的灯光下,一群群苏格兰人来来往往,他们多是到酒吧消遣的。马澄晔和欧拉走在街上,路过一个酒吧时,一个年轻苏格兰人和他的女朋友迎面走来,那男的与马澄晔擦肩而过,显然有点喝醉了,突然大声朝马澄晔喊:

“你这个中国来的王ba蛋!”

马澄晔觉得自己在英国一直低调做人,但两年多的碰壁之后,他对某些英国人的种族主义和排外行为产生了极强的逆反心理。他本想忍了就算了,但那股郁积了很久的愤怒终于还是让他转过了身。欧拉也很气愤,她知道,在英国人眼里,她们东欧人也是被看不起的。

“对不起,对不起”那当地男青年的女朋友马上意识到了他男朋友说错话了,事情有点不妙。

“你说什么?”马澄晔盯着那个喝醉的男青年。

“你很酷。”

“你刚才说什么?”

“我没说什么,你很酷。”

“你刚才说什么?”

“我什么也没说,我只是说你很酷。”

很快,周围围了很多人,都是当地人,欧拉站在一边,什么话也没说。

那当地男青年的女朋友看着马澄晔冰冷的脸,一个劲地道歉。但马澄晔这次却执意要告诉那男青年,或者旁边的当地人,对那男青年的无理,他很介意。因为这种种族歧视不是个别现象,它像是一片瘴气,弥漫在整个英国。

“你可以看不起我,但我今天要告诉你,对于你们的这种种族主义的态度,我很生气。”马澄晔心想。

“你有勇气的话,就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你是从哪里来的?”那喝醉的人似乎也发现自己失言了,或者说是有些怕了,一下子清醒了。

“我从中国来。”

“从中国来!!”

“是的,那怎么了?”

“那个他ma的贫穷的中国?”

“是的,那个他ma的贫穷的中国!”马澄晔面不改色,直盯着他的眼睛。那人也用眼反击,一场血战眼看难以避免。旁边的人冷冷地看着这一场民族纠纷。

马澄晔觉得自己一点都不惧怕,坚定地站在那里。

“你他妈的中国来的王ba蛋!”

一股热血直冲马澄晔的大脑。

马澄晔咬了一下牙,顿了一下,突然走上去,握着那人的手,变得很绅士地说了句,

“非常感谢!” 然后拉着欧拉的手,继续走自己的路。

那喝醉的苏格兰男青年愣了!一旁的女朋友还是说着对不起对不起。

马澄晔走进了旁边的一家酒吧, 愤怒在体内翻腾。他大口地喘着气,愤怒到了极点,他需要瓶啤酒让自己平静下来。欧拉激动而又肯定地说,

“你做得非常好,对于这些自以为是的苏格兰人,你一定要表示你的愤怒。我们确实是到这里来打工赚钱来了,但是我们是靠我们的劳动来赚钱,我们也是有祖国的,也是有尊严的。如果我是你,我也会跟他们吵,我还要跟她们打架。”

马澄晔拿着酒瓶,站在吧台边,想像着自己是个统帅,带领着一千万中国人,把这个只有500万人口的小小的苏格兰给踩平了。我踩平你个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小小苏格兰!

“妈的,很多英国人表面上总显得很绅士。ji巴!那是假的。”马澄晔喝了一口酒,继续说,“我很高兴,我让那个家伙把内心深处最隐蔽的话说了出来,让他那不绅士的一面表现出来。妈的,是的,我在英国很微弱,但我活得要有尊严,我至少有勇气维护自己的尊严,维护自己民族的尊严,有勇气告诉那喝醉的家伙,我这个中国人对于他的无理很气愤!”

不过,马澄晔心里又暗想:自己又能怎么样?在这里的中国人,很多是从中国偷渡来的“难民”。为了这里富足的生活,有中国人竟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一个19岁的已怀孕的中国女孩,说自己是刚从中国大陆逃出来的,因为大陆实行计划生育,中国政府的人要抓她去堕胎,所以她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坐飞机逃到了这里,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吃饭了!希望这里的苏格兰政府能够收留她,给她难民身份!在咖啡厅工作的时候,有个中国来的二十几岁的漂亮女孩,每天陪着她那个老的可以做她父亲的丑陋英国老头来喝咖啡。这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

这种类似的事情在英国太多了,有些中国人跑到这里故意谎称自己是法lun功,有人故意称自己是持不同政见者,这一切为的就是能在英国得到难民身份,可以分享这里的福利。每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马澄晔都觉得那是一次对自己的伤害。不过,马澄晔又想想自己,自己不也只是在当地人的酒店里做个服务员,那也不是什么有身份有地位的工作。推而广之,在英国的中国人,绝大部分都只是从事中餐馆和中药店两个行业,在其它行业里,目前中国人没什么竞争力,往往只有打工的份,怪不得人家英国人这么瞧不起中国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4-16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五



第二天上班,马澄晔碰到了前厅的经理阿兰娜。阿兰娜是和马澄晔一起从玛利奥特酒店同时跳槽过来的。这个充满纷争的皇家高地酒店把她这个苏格兰人也搞得焦头烂额。她从玛利奥特酒店又挖来一个心腹,美女路易丝,压力稍微减轻了一点,这下总算可以舒口气。

马澄晔是在购物中心咖啡店工作的时候认识阿兰娜的。那时她和一个苏格兰男青年来咖啡店喝咖啡。桌上有一本书,是学习汉语的。马澄晔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主动和他们交谈起来。原来那个男的在中国的山东大学教英语,乘暑假回苏格兰来度假。当时马澄晔也未曾留意什么,他们走了之后也就忘了。直到后来他去了玛里奥特酒店作服务员之后,有一天一个前台的接待笑着跟马澄晔说,嘿!你还记得我吗?马澄晔想了又想,就是记不起来。于是她说起那次咖啡店喝咖啡的事情。马澄晔突然想了起来,原来是她!她说她的名字叫阿兰娜。阿兰娜说想去中国看看,因为她在中国教英语的朋友说中国很好,他要呆在中国了,还要娶一个中国妻子,所以阿兰娜希望马澄晔告诉她一些有关中国的事情,马澄晔说好啊,因此就和阿兰娜成了好朋友。



时值八月,正是伊城的旅游旺季。繁忙的工作让员工们几乎体力透支,不过大家都憋着劲挺着,等着发工资的那天到来。因为英国是周薪制,所以一般的苏格兰公司或中餐馆,都是每周或每两周发一次薪水,而这家印度人的酒店和一般的公司不一样,工资每个月才发一次。

发工资的时候,马澄晔发现印度经理麦瑙夫做了手脚,工时明显少记。尽管合同上每小时工资是写定的,但餐饮部经理麦瑙夫却没有将加班时间计算进去。

闹得最凶的是厨房。厨师们说,一周工作70小时,居然工资只发了36个小时。他们和麦瑙夫论理,麦瑙夫说的很好听,但一直逃避推脱。最后所有的人都意识到,麦瑙夫是故意这么做的,他是不会补发薪水的,他只想熬过这两个月的旺季,然后随你们,想拍拍屁股走人就走吧,其实他们一开始就想好了。

人人都说着要走。厨师们果真一个个相继离去,包括两个印度厨师也走了。不过,老厨师前脚走,从印度来的新厨师后脚马上到。原来,大量印度人也都挤到英国来赚英镑了,而且据说,老板是在印度和他们已经签订工作协议,这些印度人的工资是很低的,比英国厨师要低得多。

马澄晔考虑是否也要离开,他感到自己这主管完全是空的。月底发工资,他发现自己的工资不是按主管的标准发的,而是按普通服务员的标准发的。于是问麦瑙夫究竟是怎么回事,并威胁要辞职。麦瑙夫从小费袋里拿出100英镑,说工资计算错误,这100英镑可以补上那少发的那部分,希望马澄晔留下来。马澄晔不加思索的先拿过那100英镑,放进口袋里,然后和麦瑙夫谈。谈了很长时间,麦瑙夫说工资和权利都可以进行调整。但马澄晔心里有数,来英国快有两年半了,听到的和经历的也不少了,他觉得这可能又是一个陷阱。在麦瑙夫的为人上,这种挽留好像只是一种伎俩,麦瑙夫只是在磨时间,他只是要利用你,到他用不到你的时候,会毫不留情地把你一脚踢掉,尤其马澄晔是个与印度人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中国人。

所有的服务员现在都要加班,但都拿不到超时的那部分工资,所以很多服务员一到点就回家,剩下没干完的工作没人管。马澄晔想想毕竟自己还是主管,责任心还是要有的,所以坚持着去做完那些最后的收尾工作,但拿不到一点加班工资。

但让马澄晔觉得最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本来说好在餐饮部内部平分的小费,竟然都被经理麦瑙夫给独吞了。麦瑙夫说服务员走帐错误,让一些客人没付钱就走了,那些应收款都没收到,所以要用小费补偿,小费全用来补偿未付款了,一分不剩,还不够呢!

他妈的,餐厅经理麦瑙夫居然可以做出这种事情!太可耻了!马澄晔觉得麦瑙夫太可耻了,无论怎么算,这一个月下来至少有四五千英镑的小费,怎么补偿未收款也应该还有很多剩余,决不至于一分钱不剩,还说不够?看来答案只有一个,小费被经理麦瑙夫独吞了,这个王八蛋。

马澄晔越来越发现经理麦瑙夫是个说话不算数的人,尽开空头支票,承诺一大堆,但从来不兑现。马澄晔也知道,面对印度老板,麦瑙夫也很为难,但是,印度老板是不会对他们这些打工者有任何怜悯的。因为当印度老板从苏格兰人那里买下这家酒店时,是花了超乎想象的巨资,他首要的问题是赚钱,还银行的贷款,至于酒店的员工,只要能想办法维持运转就可以了,员工们的抱怨,他们目前是不会理会的。是的,在英国,有的是口袋空空在街上找工作的年轻人,上午走了人,下午就有新人来了。

印度人这种无法无天的做事方式,这让马澄晔彻底怕了。做事情多少得讲点规矩和道德,这样无法无天,简直是在浪费时间!



前厅经理阿兰娜平常忙得不可开交。她其实只是一个23岁的年轻姑娘,一个前厅经理的工作对她来说显然有点重,那些和她年纪相仿的女员工,居然不买她的帐,不听她的。前厅的工作忙得不行,只有一个助手路易丝帮她,阿兰娜越干越觉得没意思。

马澄晔和阿兰娜碰了一次面,看来来的这地方真的很不妙!尽管外面看上去冠冕堂皇,但里面却是矛盾重重。

从玛里奥特酒店跳槽到皇家高地酒店的不止马澄晔和阿兰娜两个,另外还有一个原来是玛里奥特的前厅接待员尼克,他到了皇家高地酒店做营运经理。不过一个月后,同马澄晔和阿兰娜一样,他也是两眼发黑,心里直叫苦。

马澄晔和阿兰娜再次碰面,决定离开,在这印度人的酒店里,没有前途。妈的,皇家高地酒店和玛里奥特酒店一样,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地方。

马澄晔不由地苦笑,但是又不知该怎么办。


八月底,欧拉和艾里克丝暑假结束要回波兰了,她们邀请了酒店里的朋友们去一家酒吧参加告别派对。

马澄晔的心里难受得不得了,朋友们一个个走了,法国人文申走了,西班牙人泰走了,现在连波兰人欧拉和艾里克斯也要走了,而自己,却要孤零零面对皇家高地酒店这乱糟糟的一摊!

啊,孤独呀,孤独又要降临,就像黑暗就要降临一样。

马澄晔觉得英国人的世界,仿佛有一堵墙,他感到自己很难进去,英国人和中国人就像水和油一样不可融合,越往里走,越让他感到心寒和害怕。他感觉自己以前自己就像是一匹狼,不过在英国,现在他觉得自己更像是一匹黄鼠狼!一匹孤独的黄鼠狼。

马澄晔去了那个派对,但一会儿便出来了,他感到自己已无力再去强颜欢笑。

第二天,欧拉和艾里克丝走了,这家酒店里和他最亲密的外国人就这样消失了。欧拉走得很干脆,没有任何留恋。

马澄晔觉得生活变得很没劲,现在皇家高地酒店只剩下他一个外来人孤军奋战了!他觉得好失望,显然又无心再呆在皇家高地酒店了。
发表于 2007-4-18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下班后看了光盘,最喜欢的是中间对生命的感悟那一部分.看来,楼主已经
领悟到了生命的真意,可以静下心来,让自己的生命在从容中更加充实精彩.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哪里,还要继续不断的参悟,只是悟到了一些皮毛.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4-27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我去博库书城了,但没找到书哦!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言难尽,过些天或许会有。文三路的枫林晚书店有的,可以去那里看看。

[ 本帖最后由 denghua008 于 2007-5-3 17:0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季   梦幻天堂



二十六


马澄晔离开了皇家高地酒店,然后找了一份在星巴克咖啡店的工作。和在先前的咖啡店一样,做咖啡和卖简单的食品。这是份十分简单乏味的工作,不过这里没有像玛里奥特酒店那么抠,也没有皇家高地酒店那么乱七八糟,日子过得也算有条不紊。

王老板有一套新房子,那是专门提供给外卖店员工住的,员工们搬出了原来狭小的库房。这一次马澄晔离开皇家高地酒店,王老板主动提供住宿给他,说马澄晔可以在他新买的房子里免费居住。说来也奇怪。两年前王老板看中马澄晔,想要培养他,而且还考虑让他做女婿,结果后来马澄晔在王老板那里干了不到半年,实在受不了外卖店的生活而愤然离开了那里,而现在,王老板又主动提供免费住宿给他,这让马澄晔觉得人世间的事情,真叫人说不清,道不明。

   

“曾今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票根,撕开后,展开旅程,投入另外一个陌生。这样飘荡多少年,这样孤独多少年,终点又回到起点,起点又回到终点,到现在才发觉。喔!路过的人,我早已经忘记,经过的事,已随风而去,驿动的心,已渐渐平息,疲惫的我……”

马澄晔经过购物中心边上的小火车站,不由自主地唱起了这首歌,他一下子记不起最后那句歌词了。这是台湾歌星姜育恒演唱的《驿动的心》,那是他还在念小学时的流行歌曲,那时的他只是学着姜育恒酸酸的喉咙唱,根本不懂歌词里面的意境,未曾想到,自己今天居然也有了同样的经历和感受。

马澄晔不由地想,在这两年多里,自己不断的换工作,说明什么?说明了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充满梦想和激情的年轻人所独有的躁动不安?是的,这正好说明了一点:如果一个人心不定,永不满足,那到哪里都是一样, 结果就是他永远会失望。

事实不断地证明这一点:这个世界永远不完美。也可以这么说,所有外在的一切,面对一颗躁动的心,那有限的外部供给,将永远填不满那永不满足的心。所以百分百的幸福和快乐是永远不可达的,所以问题可能不只在外部,也在自己,自己那颗躁动不安且永不满足的心。如果自己不意识到这一点,并且不想办法去克制或转变自己的目标或追求,那就只能像歌词里唱的那样,从终点又回到起点,一次又一次。

马澄晔翻看自己前几个月的日记,发现那时的挣扎或拼搏,竟是徒劳。当沧海已尽,烟消云散时,一切尽是平淡和自然,一切只是安身立命而已,一切不如随遇而安。



又是一个周六的晚上,马澄晔躺在王老板提供的床上看书。突然,觉得老是这样看书,生活永远不会改变,很有点想出去的冲动。出去走走,结交一些新朋友!

马澄晔走出门,去了一个名为“百酷”的酒吧。这是一个新开的酒吧,音乐和灯光,还有装饰,都是最新潮的。他买了一派啤酒,看到不远处有四个亚洲人,其中一个亚洲女孩正跟着音乐不断地跳着,另外三个男青年在一边喝酒。马澄晔犹豫了一会儿,但还是走上去和他们打招呼。

那群人里面的一个男的倒是很热情,另外两个男的靠墙坐着,一声不响地抽着烟,连理都不理他一下。一看这种表情,马澄晔知道约摸是中国人,只有中国人才这副德行。马澄晔自我介绍,并和他们一一握手,后来便和热情的那一位聊天。那人说他们是在赫尔大学读MBA,他们三个男生都是学MBA的。马澄晔问赫尔大学有多少中国留学生,他说至少有一两百个。

马澄晔看看旁边另外两位中国来的MBA。他们穿着中国带来的廉价衣服,倚坐在扶手边,也不知在看什么,重重地吸着手里的烟,旁边各有一派啤酒,也不转过来与他打个招呼。马澄晔心想,连个招呼都不会打的人,这MBA是怎么学的?这是英国最基本的社交礼节呀!

马澄晔转过身去和那个女孩聊天,那女孩用英语和他聊。在英国人的世界里混了近两年,马澄晔的英语突飞猛进,说英语正是他的强项。

原来这个女孩是学音乐的,而且是古典乐,不过看她跟着迪斯科舞动的样子,似乎更喜欢现代乐。

酒吧里有个小舞台,一个有点醉了的苏格兰女孩在上面跳舞,一个当地男青年也上台去,他们跳得越来越猥亵。

马澄晔和那女孩正聊着,突然那两位吸烟的MBA起身走了,什么招呼也不打就走了,也不管另外两个同伴热情很高,说走就走了。那个热情的中国MBA很惊讶,那女孩也很扫兴,马澄晔更是觉得他们很无礼。到酒吧是一种社交活动,你可以不抽烟,不喝酒,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说,但是最基本的社交礼节不能没有呀!上帝!这就是中国来英国学MBA的留学生,再过几个月,他们就可以毕业了,就有MBA的文凭了,这就是他们的素质!空有一纸英国文凭,但却连英国最基本的社交礼节都不懂!

马澄晔看着这四位匆匆离场的中国同胞,脑子里一片糊涂。那两个中国MBA怎么这样?这是他在英国见过的最无礼的人之一。

还能说什么?笑一笑,忘记它吧!



又来到另一个酒吧,没有中国人。

一个看上去很文气的二十七八岁的女人在台上跳舞,看上去很害羞。她一边跳,一边舞动着她的长裙,有时候把裙子舞得很高,台下的人可以看到她全部的大腿和穿着白色内裤的屁股。她越跳越快,裙子越摆越高。半分钟之后,她脱掉了她的村衫,只剩一个美丽的胸罩。台下的男人们和女人们开始尖叫起来,场面越来越热烈。

简直不敢相信,这个普通的酒吧里,正在进行一场自愿参加的脱衣舞比赛。

一会儿,那女的将身体转过去,背向观众,哦,上帝,她脱下了胸罩,并把它抛在一边。全场沸腾了,男人们和女人们全挤到了舞台周围。

她转过来,用双手捂着乳房,继续跳。她跳着,她把双手移开,人们看到了她的丰满可爱的乳房,微微泛红的乳头。就这样,她光着上身跳了一分多钟。美丽的酮体,可爱的乳房,她是有资本才到台上来展示她的身体的。

马澄晔看着她的脸,那是一张害羞的脸。那脸似乎告诉他,这女人好像要超越自己,她要发泄,她做淑女太久了,太压抑了,她要发泄,她要打破一切条条框框,她今天就是要放纵一次。

马澄晔看得心惊肉跳,气都喘不过来。

音乐结束,那女人用双手捂住乳房,捡起一旁的胸罩和衬衫,匆匆跑向洗手间。台下的人还在尖叫着。

接下去是一个二十多岁的男的,和那个女的跳的不一样,他跳得很慢,像一头狗熊。他一点点地脱,努力刺激台下的尖叫。尽管个子很大,但他不是肌肉型的那种。

他一直脱,脱到只剩下内裤。台下的女人们大喊,快脱,继续脱。她们要看看他的生殖器,今天是他的生日,他应该高兴点,疯狂点。

那男的将内裤微微下拉,然后将整个生殖器展示给大家。没想到,那台下当地女人们都伸出了小拇指,还发出了嘘嘘声,嫌它小。那男的觉得很亏,全脱了,居然还嫌他的那个玩意儿小,事实上已经挺大了!

最后通过观众鼓掌的强弱来评比,那个刚才上身赤裸的女人获奖,她获得了100英镑奖金。

马澄晔走出酒吧,觉得这一晚真有意思,他看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几个花了巨资来英国求学但依然不懂英国社会的中国留学生,还有疯狂的在酒吧里寻欢作乐的苏格兰人。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马澄晔发现自己现在是一个脚踩两个世界的人。他知道自己已经变了,想起那两个在“百酷”遇见的中国MBA,他觉得他们怎么这么僵化死板没礼貌,而看着这帮苏格兰人,又觉得他们怎么这么疯狂,但他自己却也开始接受并习惯于这种疯狂。

马澄晔开始疑惑,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个世界?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七


马澄晔想自己是否应该回国。在英国的三年,天天都忍受着低人一等的折磨,尽管自己想着法子让自己超脱,以为可以像当地人一样被人接受并受尊敬,但结果却并不是这样。

忍受,人变得越来越麻木,活得像机器一样,没有思想,没有感情,不能发脾气,还必须始终面带微笑。



又一天晚上,马澄晔觉得很无聊,于是去了马克特酒吧。那里是个好地方,小而温暖,很多外国人都在那里喝酒。

那一夜,正好是伊城的音乐节,有很多乐队在马克特酒吧演出。喝了一派啤酒之后,是乐队的休息时间,马澄晔和杰斯特在酒吧里聊天,突然,一群20岁左右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他们大声地开着玩笑。杰斯特走过去与那帮年轻人打招呼,并且把马澄晔介绍给他们。一阵寒暄之后,一个留着金色长发的小伙子回应说他喜欢中国功夫并且决定学一些中文,因为他要去少林寺学武功。

他的名字叫西蒙,只有19岁,充满了对生活的好奇。他想成为一个音乐家,在一家乐器店工作。西蒙说他想学点中文,这样他到中国就可以自己在酒吧里买杯啤酒喝。乐队演出结束,他给马澄晔他的电话号码,于是马澄晔就这样和西蒙成为了朋友。

马澄晔邀请这个新朋友来到自己在王老板那里的住处。他和西蒙在房间里呆了三个多小时,先是西蒙教他弹吉它,然后看西蒙带来的一本很搞笑的电影《美国傻瓜》,几个游手好闲的美国人做了一系列极其无聊的事。西蒙觉得很有趣,马澄晔觉得很奇怪。

然后,西蒙又开车带着马澄晔去了好朋友珊姆的住处。珊姆是西蒙的朋友,也是19岁,她和西蒙一样,高中毕业不愿去大学读书,而是在购物中心的服装店卖衣服。到了珊姆的住处,珊姆正好在抽烟。一会儿,西蒙的另一个朋友也骑着摩托车来了,这人名叫彼得,一心想当演员,不过一到珊姆住处,他就叹气,他的事业没有任何进展。

珊姆喜欢浪漫,她点了很多的蜡烛,这让房间变得很温暖很浪漫,接着她又拿出一瓶红酒和几只酒杯。哈哈哈,大家动起手来,很快每人的手上都多了一只装了红酒的杯子,音乐慢慢地响起,气氛越来越浓烈。



光阴似箭,马澄晔在英国已三年,三年了,这三年里他一直没有回中国去,或许是因为使命,他要坚持;或许是因为金钱的缘故,他要省点钱;或许是因为他觉得中国实在没什么可看的,杭州实在没什么可看的。但无论如何,三年了,马澄晔觉得是时间该回国看看了,然后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办。

西蒙说想要去少林寺学中国功夫,于是,马澄晔就问他是否愿意同行。对于西蒙来说,这当然是件好事,去中国,有一个中国朋友陪同,肯定比他自己或和其他几个英国人去中国来的安全且顺利。于是马澄晔和西蒙一起订了机票。

事情真是变幻莫测,就在马澄晔和西蒙离开英国前的第三天,发生了印度洋海啸,整个印度洋周边的国家都遭了灾,数以万计的人死亡,全世界乌云笼罩。马澄晔打电话给西蒙,西蒙似乎害怕了。马澄晔问西蒙是否要放弃这次旅行。西蒙说,让我想一想。第二天,西蒙打电话来,兄弟,没事,一定要去。

第二天一早,西蒙的父亲开着新买的福特车,将马澄晔和西蒙送到了爱丁堡国际机场。


爱丁堡国际机场,显然没有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那么现代化,它倒让马澄晔想起了他家附近的那个小小的杭州笕桥机场。西蒙很是激动,他要去“征服”中国了。

在机场,所有的人一下都成了旅客,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了。再也不像在伊城,或者说在英国那样,是个异乡客了,总被人歧视或冷落。马澄晔喜欢在机场的感觉,他忽然感觉到了平等,啊!平等!那是多么美好的感觉!再想一想,要回国了,要回家了,天的那一边,就是自己的国,那里有自己的家,他是那里的主人。西蒙看上去即激动又紧张,他要学中国功夫,他还要去看看中国的姑娘长得美不美。

一切看来都很好,马澄晔和西蒙顺利地过了关,来到机场里面,两个小时之后,嘭——,飞机摇摇摆摆,踉踉跄跄地离开了地面。

一个多小时之后,飞机飞跃了北海,来到了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机场是重要的国际中转站,比起爱丁堡国际机场,显得极其巨大。机场外面停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飞机,西蒙指着一架最大的飞机说,哥们儿,要是我们坐那架飞机就好了。马澄晔哈哈笑笑,不过没想到,后来自己和西蒙坐的正是这一架最大最新的波音747客机,横跨欧亚大陆,飞往香港。

到了香港,马澄晔和西蒙都很兴奋,穿梭在香港的街道上,西蒙傻了。上帝!这就是香港!看着这摩登的都市,苏格兰简直就像是乡下一样。中银大厦,金贸大楼,那些原来只在宣传资料上看到的宏伟建筑,现在尽现眼前。车水马龙的路上,一些在英国都不大见得到的名贵轿车,居然在香港见到了。那以前的总督府,在高楼大厦里,显得尤其的低矮。不过,它还是占据香港黄金的地段的最核心的位置。在维多利亚湾边散步,背后是号称亚洲第一高楼的香港金贸大厦。西蒙突然对马澄晔说:谢谢你,兄弟,谢谢你带我到这儿,这是一个和苏格兰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马澄晔和西蒙在香港逗留了一天,第二天就要去深圳。经过罗湖海关后,马澄晔感觉自己像是一下从天上掉到了人间,罗湖海关外面到处都是灰尘,一个将近六十的老太太,走上来非要给他拉行李,五块钱。幸亏有在深圳的同学来接,很快就到了一家预定的酒店入住。晚上马澄晔和在深圳工作的同学聚餐,一路上,乞丐一直跟着,跟了三四百米,无论怎么赶,就是不肯走,可能是看到西蒙这个老外了,于是只得给一块钱。吃完饭回酒店,又是两个乞丐,这次有了经验,不给钱他们是不会罢手的,于是又一块钱一个,早早打发了。

第二天在广州,住在广州中医学院的专家楼,因为马澄晔的大学室友小高在这里读博士。广州中医学院位于广州三元里,这里是著名的抗英战场,一百六十多年前,这里有一场让中国人铭记的血战——三元里大捷。而今天,马澄晔竟然带了当年交战的敌人的后裔来到这里,马澄晔犹豫了一下,告诉西蒙,就这个地方,是160年前鸦片战争的重要战场,有很多中国平民和英国士兵都战死在了这里。西蒙听了毫不犹豫的说,“Sorry”,马澄晔也读不懂这个“Sorry”真正意味着什么,但这是一个纯真苏格兰青年的话,在这个曾经血流成河的战场,西蒙似乎为他的祖先对中国人说“Sorry”!


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略微了解了一下南中国的山水,马澄晔和西蒙从广州来到了浙江杭州——马澄晔的家乡。

火车一入浙江境内,马澄晔的心就开始激动起来,啊!三年没回家了,不知道父母怎么样了,肯定多了很多白头发,也不知那八十多岁的外婆是否依然身体矍铄,还有……

火车在钱江一桥上缓慢进入杭城。马澄晔心跳不已,哇,好美的钱塘江,还有那些在浩瀚江面上航行的船只;好美的山,还有那矗立在绿色山林之中的六和塔。啊!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的城。马澄晔突然热泪盈眶,不由得想起在英国的那些寒冷的夜晚,那孤独而受歧视的每一天,太难了,在英国生活的这三年太艰难了。马澄晔眼泪越流越多,两手不停地抹,居然就是止不住。西蒙和边上的一群人看了很纳闷?马澄晔顾不了旁边的人怎么看,就是不停地流眼泪。

进了城站火车站,杭州火车站和混乱的广州火车站孑然不同,感觉就像在香港。一切井然有序,排队,验票,出站。马澄晔很激动,他的大表姐就在外面等他们。

马澄晔用手机和大姐联系,边走边打电话,忐忑不安。看到了,看到了,已自己做老板的大表姐比以前胖了一点!大表姐看到马澄晔,也热泪盈眶。要是在英国,这种情况应该是紧紧拥抱,可是在中国不行,马澄晔和大表姐只是紧紧地手拉着手。大姐开着车来的,马澄晔十分惊讶,大姐开的居然是一辆全新的豪华别克,这样的好车,连英国也难得见到。马澄晔一下觉得在西蒙面前特有面子,西蒙也傻了,他脑海里的中国,和绝大多数苏格兰人一样,用一个字描绘——穷。

别克车缓缓地开离火车站,三年前灰朦朦的杭州不见了,天变蓝了,路也变宽了,两边的现代化大厦像初生的婴儿,能让人感觉到新生命的力量,出租车居然全是帕撒特,这款车,在英国也属中高档车,大表姐说,过段时间,“奔驰”都要做出租车了。

在家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有马澄晔此次回国最重要的任务,拜访浙江商学院的导师卢教授。马澄晔知道自己是一定要给卢教授有个交代的。去英国时马澄晔拿了G大学给浙江商学院的奖学金名额,结果到了英国之后没去读书,而是去打工了。不管别人在背后说了他什么,他觉得自己是一定要给卢教授有一个说法的。在深圳时,马澄晔就和卢教授的秘书联系,后来卢教授的秘书打电话来说,卢教授在星期一早晨就要接见他。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澄晔回想自己的过去,不由得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1998年大学一年级时他就参加了一次在中国上海举办的规模盛大的学术会议,那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管理国际会议。在那次会议上,他有幸经历了一般大一学生几乎不可能经历的事情。他见到了汪道涵,见到了成思危,见到了几百个教授聚集一堂,还畅游了上海,简单地说,一个大一学生经历了那些大学教授才能有的经历。那一次他居然还稀里糊涂地请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帮他做翻译。

坐在上海交大巨大的国际会议厅里,演讲人做完发言总要求大家提问,几百个中国教授,居然鸦雀无声,只有老外站起来提问题。直到最后一个美国总裁发言,那总裁讲的是一个领导者应具备怎样的素质,他总共讲了大概有六点要素。发言完毕,依然没有一个中国人站起来提问。这时年轻的马澄晔颤抖着举起了手,他要提个问题,他想让在场的人听一听中国人的声音,一个中国年轻人的声音。

马澄晔走到前面,不知所措,因为他的英语实在太有限了。他才在大学读了一年,而且根本没好好读,整天跟着学生会主席出去拉赞助做生意。

马澄晔用英文简单的说自己是浙江商学院的大一学生,他有个问题想要提,不过他的英语不好。马澄晔记得自己走上去的时候,成思危是一种很高兴的眼光看着他的,所以他转向了离他最近的成思危。他对成思危说您可不可以为我翻译一下,成思危说可以的。

马澄晔控制住自己,把自己想说的东西说了出来。

“尊敬的总裁先生,您刚才讲的那些一个成功者应该具备的条件,我是不是可以用一句中国的成语来概括,那就是智勇双全?”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把成思危边上的人惊了一下,一个中年男人连忙过来接过话筒,结果他为马澄晔翻译了那句话。

马澄晔想他能参加这次国际会议,是完全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开始申请参加国际会议前,有个小集会,校长卢教授简短地介绍一下情况,然后问哪些是大四的,哪些是大三的,最后说,大二的学生就不要参加了。当时只是大一新生的马澄晔岂不是更没有资格?不过马澄晔想为什么不能试一下呢?三个月后,结果下来,浙江商学院学生的文章里,就他这么个只读了半年大学的大一新生的文章被录用了。

那时马澄晔的头飞到了天上,于是总结经验:成功就是要智勇双全。没想到这个总裁的演讲内容正好撞到了他的枪口上。

那中年老师为马澄晔翻译完,马澄晔回到了座位上,一点都听不进那个总裁回答了些什么,浑身发抖。他想自己可能是疯了,那么多国内教授都不发言,就他这么个大学一年级的小孩发言。

会议结束,是盛大的自助宴会,有些人主动过来和马澄晔聊天,夸奖他,说他这个年轻人有胆量。

马澄晔找了张桌子坐下,对面坐的是两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边上还有一个从美国来的中国商人和一个从日本来的斯里兰卡人,后来还又来了一个苏格兰留学归来的中国人。那两个美国教授看着马澄晔,马澄晔也看着他们,笑笑,实在没什么话可聊。


回到大学后,那天是九月十号教师节。马澄晔拿了国际会议上的一个纪念品,上海交大生产的两盒洋生丸,包装了一下去送校长卢教授,以表示感谢,因为卢校教授给了他这么个机会。

但没想到卢教授一看就来气了:“拿走拿走拿走!你这是干什么?”

他手一推,居然差一点把那两盒洋参丸推下了办公桌。马澄晔双手捧着那两盒精心包装过的洋参丸,脸红得不得了,尴尬得不行,不知如何是好。

“学生做出成绩来,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卢教授甩下了一句话。马澄晔灰溜溜地离开了校长办公室。

马澄晔当时倒是没觉得什么,心想做出成绩有何难?可没想到,那么一句话,居然将影响他的一生。


因为这次国际会议的缘故,马澄晔和卢教授有了一些联系。渐渐的,马澄晔发现卢教授是个极其敬业的人,他把浙江商学院看成是自己的毕生事业,他将他所有的心血都扑到浙江商学院里,可以说他已经把浙江商学院看成他的生命,他的生命在那里得到升华。马澄晔记得有一次碰到他,他说,你看,我的头发都白了,我一年都没有一个休息天。

马澄晔不知道他能做点什么,但他很想帮校长卢教授。但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这资格?卢教授是个大人物,是校长,而他自己,则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人物。但他却又止不住心里痒痒,因为他毕竟是卢教授寄予希望的一个学生,卢教授在他身上花了心思,他怎能如此不争气!他多少得做点成绩出来。马澄晔想他得为这个浙江商学院——卢教授的事业,他的母校,做点贡献。无论如何,他都得做出点成绩来!

可能就是为了那一份成绩,在英国留学的时候,马澄晔改变了原来的留学计划,选择了一条非常规的路,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留学之路。因为他想对于他自己来说,无论选择什么道路,根本目标是很明确的:做出成绩来。

“做出成绩来”,这句话有时候像一副承重的担子,让马澄晔觉得很压抑。又像一只闹钟一样,每当他想偷懒的时候,这闹钟便会响起,“做出成绩来,做出成绩来,做出成绩来”。或者说像是一根牛皮筋,无论他胡作非为到何种程度,这牛皮筋都会将他拉回来,让他静静的想,自己到底离那份成绩还有多远?

都已经七年过去了,马澄晔一直都没忘记那句话。

七年了!马澄晔依然没有作出什么成绩。不过他想自己很快就可以送份小礼物了,他在英国已经累积了整整三年的素材,他要写一本书,书名叫《梦幻天堂》,讲的是他不一样的留学经历,这本书是他的一个小成绩!是他送给卢教授的一份礼物,送给浙江商学院的礼物。



在浙江商学院的校长办公室,马澄晔又见到了卢校长。马澄晔和西蒙坐在卢校长办公桌边的沙发上,卢校长也坐到了他们对面的沙发上。一切变得很肃静。

马澄晔拿出了几十斤资料,那是他在英国看的报纸,书籍,还有一些音像制品。然后向卢校长汇报自己这三年来在英国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当卢校长听到马澄晔放弃了咖啡店的主管之位,去了自己认为可以学更多东西但是工资却明显要低很多的玛里奥特酒店时,他的眼睛里闪出了一丝微笑。当马澄晔说自己要继续“新生产三要素理论”的研究时,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惆怅。

西蒙有点紧张,他是第一次见卢校长这样的大人物,一个拥有两万名学生的高等学府的校长。办公室里的电话机不断响起,卢校长不断地推脱掉,集中精力和这个从英国回来的学生会面。就在办公室外面,还等着一位干部,他要向校长请示一些什么,但也只是等着。

西蒙向卢校长表述英国年轻人对大学教育的观点。现在在英国,大学教育已是很普通的事了。但是,相对于以前,现在好的工作却不多,大学教育已不再能保证什么,所以关键问题是年轻人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发现自己的才能和爱好,然后有目标的发展,读大学不是唯一选项。

卢校长仔细地听着,但是他说,

“我觉得一个人还是需要学习的,学习对于一个人很重要。”

半个小时的接见很快就要过去,最后,卢校长总结性地对马澄晔说,

“我对你有信心,我相信你将会是一个成功的人。”

马澄晔说:“是的,经过了这三年在英国的磨练,我对自己有了信心,做出一份成绩,那只是迟早的事情,确切地说,是成绩大小的问题,而成绩大小的问题,只是一个时间长短的问题。”

卢校长说,“是的,时间可以改变一切。”

卢校长提议去隔壁的大办公室合影留念,大家都很高兴。拍完照,卢校长又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找到了几套印着下沙新校区的明信片,送给西蒙和马澄晔,还给了他们每人一张他的名片。

马澄晔和西蒙离开他的办公室,西蒙受宠若惊,他根本不知道马澄晔有这么个位高权重的老师,也不知道这次旅行会有这么一站,所以西蒙严肃地对马澄晔说,“Brother, You changed my life.(哥们儿,你改变了我的人生。)”

接下去就是尽情地游山玩水了。在一条西湖游船上游览西湖时,西蒙指着西湖南岸花港观鱼一带,说哥们儿,我能不能在那边买一块地?马澄晔笑着说,你试试看。

在杭州呆了五天,马澄晔和西蒙又坐飞机来到了首都北京。在北京又住了三天,去故宫,游长城,整个中国行的计划全部圆满实现,第二天马澄晔和西蒙坐荷兰航空公司的大飞机飞回英国。飞机一到爱丁堡国际机场,马澄晔的心一下沉了下来,没有三年前的兴奋感,取而代之的是恐惧和压抑;而西蒙则一下兴奋起来,他回到家了,这里是他的国家。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八


回到英国后的两个月里,马澄晔整天思考着自己是否要回国?

马澄晔心想,自己跨越了这个地球的三分之一,从欧亚大陆的东端飞到了欧亚大陆的西端,到了这个美丽的小岛,到这里来学习,结果却发现,这里的人们却生活在美梦之中,竟自以为他们自己还是在这个世界的顶峰。这里的人们在那些已有一两百年历史的老房子里喝酒作乐,穿着由第三世界廉价劳动力生产的服装,大杯大杯的喝着啤酒。包括这里的年轻人,很多人不是盲目地寻欢作乐,就是找不到生活的方向。这里的人站在老祖宗的基业上,吃老本,而且,很多人还瞧不起中国人。

读英国的硕士学位,依然是个困难的决定。一个没有保障的结果,一个英国的硕士学位,现在什么都保障不了。这张硕士文凭,就像本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本田说的那样,只是一张进入电影院的电影票,但对于马澄晔来说,这张电影票似乎也太贵了。

马澄晔又想想,来英国已经近三年了,显然没有任何的成就,只是在星巴克咖啡店做咖啡,实在没什么可骄傲的。在伊城,中国人的世界和英国人的世界之间,似乎有一条很宽的海峡,他发现自己跨越不了这个海峡,所以,接下去他也不知道自己在这里该干什么?

回国?可为什么中国人把文凭捧得如此之高呢?是因为文革所造成的文荒吗?是的,那读书拿文凭本身又是为了什么?为的是快乐和幸福的生活。那么为什么不去围绕寻找和创造快乐和幸福的生活,而是盲目的追求学历呢?学历能保证给你幸福和快乐吗?如果它不能,你又何必死死追求呢?

马澄晔依然想不出去拿硕士文凭的充分理由,在英国,英国人已经不再热衷于文凭了,人们更注重自己特长的发展,只有中国人,现在还这么看重文凭,相信不多久,中国也将不稀罕那张英国文凭了。

马澄晔于是写信给卢教授,告诉卢教授他想回国发展。因为他意识到,岁月蹉跎,人到头来,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不是自己,而是时间!与其在英国这么止步不前,浪费时间,不如索性回国发展,而且他要写一本书,已经筹划三年多了。

不久,卢教授给马澄晔回了一份信:“我很高兴你说要写一本书,我知道你在国外很辛苦,我仔细考虑了你的处境,觉得你回国发展是明智的。不过,不管你做出任何决定,你都要记住: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无论做什么事情,你都要勇敢地面对现实,鼓起勇气,坚持到底,这样你才会成功。”

鼓起勇气,面对现实!



马澄晔躺在床上,墙上有一幅鲤鱼跳龙门的图,那鲤鱼多有劲!而他觉得自己已是虚弱得要命。

他不由地想起一月份从北京回到爱丁堡的那一刻。飞机一降落,他的心一下子沉痛下来,苏格兰已不再让他兴奋,而是个让他害怕和恐惧的地方。然而苏格兰朋友西蒙当时则是兴奋不已,他回到了家,家的感觉就是好。



马澄晔躺在床上,闭目养神,不想再多想,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突然手机响了起来,原来好朋友西蒙打来电话,

“嗨,哥们儿,干嘛呢?”

“啊,是西蒙,我在打瞌睡。”

“噢!这样,其实也没什么事,你要回中国了,我父母想请你吃顿饭。”

“吃饭?”马澄晔一下很兴奋,这是这三年来第一次被英国人家庭正式邀请去他们家里吃饭。

“好啊!什么时候?”

“后天晚上怎么样?”

“哦,后天?没问题,我有时间。”

“好,后天下午5点我来接你,你在购物中心边的超市等我好吗?”

“好,没问题。”

“OK, 到时候见,拜拜。”

“到时候见,拜拜。”



第三天晚上五点,马澄晔穿着妥贴之后,按时去购物中心边的超市,西蒙已停车在那里,准备接马澄晔去赴宴。

马澄晔本以为是到西蒙家吃饭,没想到到了西蒙家之后,西蒙说他父亲已经在附近一家很好的苏格兰餐馆订了座位。这让马澄晔一下子受宠若惊,这是第一个英国人家庭如此隆重地请他到他们的家里做客,并且他们全家还要穿着讲究地带着他去一家很不错的苏格兰餐馆吃饭,他成了贵宾。

马澄晔觉得这简直难以相信,英国人隆重地请一个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吃饭!要知道,在英国,连这里早先来的中国人家庭,都从来没有邀请他去做客。包括王老板,马澄晔记得有一次他开车送王老板回家,到了王老板家的门口,他和王老板一同下了车,他很想进王老板家去看看,可是王老板拍拍他的肩膀,什么也没说,让他直接开车回家。

马澄晔不由感叹,在英国历练了三年,终于熬到这一天,一个英国人家庭邀请他去他们家做客,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三年艰辛,到这一步,得来是如此得艰难,要知道,有些中国人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依然和这里的苏格兰人没有来往,而他,终于跨过了这个鸿沟,到达了鸿沟的那一头,这是他来英国这三年来最大的成就。

一起去吃饭的还有西蒙的朋友罗宾,罗宾不喜欢大学里的课程,离开了大学,从爱丁堡回到了伊城。罗宾的父亲很生气,罗宾不知如何是好。幸亏西蒙的父亲思想很解放,认为这样离开大学没什么。因为西蒙的父亲当年也是这样,当年的他读完了大学,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到处游玩,满世界跑,直到他28岁,终于找到了在BBC电视台做电视节目这个行当,于是总算稳定下来。所以,他认为罗宾这样弃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人与其做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还不如停下来好好想一想,自己到底要干什么,选准了方向,然后有的放矢。

饭吃得很舒服,所有的人都很开心。不过可能有一个人有点心疼,那就是西蒙的父亲,赚钱不容易啊!他嘴上老挂着这句话!



最后两天了,一切看来都已结束,要的无非只是把行李收拾一下,带不走的东西或送人或扔进垃圾桶,再看看飞机票放好了没有,别丢了,到时候回不了家。

在星巴克的工作早已辞了,星巴克的经理劳拉为马澄晔举行了隆重的告别派对,现在也没有工作让他牵挂了。马澄晔于是决定出去走走!拿个摄像机,把伊城的景物都录下来。以前去过的酒吧,餐馆,美丽的河心岛,早已熟稔了的街道,还有街头艺人,一切的一切。也不知这一走,什么时候还会再回来,马澄晔突然有点惆怅,不过这只是一闪而过,想到要回家了,他真的很高兴。

马澄晔拿着个摄像机,在麦当劳的前面的一张椅子上坐下,这里可能是伊城最繁忙的角落,几乎所有的人都要从这里经过,无论是来本地的居民,或是来伊城的游客。不过,现在三月份是旅游淡季,这时的游客不多,要是到了七八月份,这里可就热闹了。那时候是伊城人收获的季节,所有的伊城人好像都变成了渔民,那些“鱼儿”都在这个时候游到了伊城。游客的消费,像是给这个小小的伊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或者说是送来了补给。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大的工业企业,除了旅游业,主要靠农业,因此,在七八月份时,整个城市会一下子兴奋起来。

一对女孩从摄像机前经过,她们注意到了马澄晔正在录像,为了引起注意,一个女孩故意伸手去捏了另一个女孩的屁股,同时回过头来,看他是否注意到了。另一个女孩也还之以一捏。她们走路非常的快,这和中国的女孩完全的不一样。中国女孩走路讲究淑女,走路说话做事情都要讲究委婉,这和日本女孩是差不多的,但和这里的苏格兰女孩相比,苏格兰女孩则是比较直接,她们不会那么扭扭捏捏,这从她们走路的样子就可以看出来,腾腾腾,一下子就十几米过去了。苏格兰人的思想,有时候也确实让马澄晔觉得舒畅,这里无需太隐藏,人们大可以把想法直接说出来,这里的人甚至可以在电视上“骂人”,“你这个垃圾”,这是马澄晔在BBC电视节目中亲眼目睹的。这就是苏格兰人,很直接,他们很少有中国人的那种婉转。

马澄晔从椅子上站起来,在伊城的四处走走,不知不觉来到了伊城跨海大桥,他一直想走过大桥去看看,不知那里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跨海大桥足有一公里长,是连接海湾两岸经济的命脉,西蒙的家就住在海湾的那一面。马澄晔拿着摄像机,一步步走上了大桥,海湾里猛烈的海风吹得他东倒西歪,桥面上的双向行驶的汽车也不断地呼啸而过。在这海湾大桥上走路确实有点困难,不到十分钟,马澄晔便开始出汗了。但他还是坚持走着,他从来没到海湾的那一边去走走看看,他不知道那里是个什么样子?

大约走了二十多分钟,马澄晔终于走到了海湾的另一面。突然,一切喧嚣都消失了。海风徐徐,海水静静地拍击着海滩。海滩上布满了鹅卵石,还有一些从海里冲上海滩的海草,这些海草是马澄晔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他不由拿起几株来仔细地端详着,这些海草离开了海水,可能最后都要干死,于是他使劲一扔,又将海草扔回了海水里。

走在静静的海滩上,这里一个人都没有,一丝打扰都没有,只有自然和他。走着走着,他突然发现前面的海滩上有一只死去的海鸟,于是加快脚步走近仔细看。这死去的海鸟孤零零地躺在海滩上,黑色的羽毛依然覆盖着躯体,但是肉体已经开始腐烂,可以看到白色的骨骼。这大约是一只自然死亡的海鸟,没有任何伤痕,现在它死了,静静地躺在了海滩上,静静地腐烂,静静地等待海水将它冲走,让它回归到自然,重新分解,变成分子,变成原子,然后又重新再去构成新的生命。

马澄晔继续往前走,抬头望左边,那是苍翠的松树林,马澄晔突然想起,上次大卫请他去吃饭,位置好像就在这附近,大卫家有一个牧场在这里。啊,不去管它,继续往前走。天空渐渐暗了下来,下起了小雨,很静。山坡上的松树没有经过人工的修剪,一切是纯自然的,松树底部的树枝都已经死去,看来为的是输送养料给树冠的新枝叶,啊,树枝也有自我牺牲的精神,不,这不是精神,这是自然!新陈代谢!

海风变得大起来,呼呼的,风也有些冷,但是因为走了很长时间路的缘故吧,马澄晔并不觉得冷。走走停停,他不知道自己现在是在哪儿?突然,他觉得这样的散步,比去任何的健身中心都好,这里清新的空气,没有一丝的污染,这里一切都是纯自然的,没有一个人来打扰。啊,是啊,一个人在城市中呆久了,真的应该离开一会儿,离开那个为了交流信息,为了社会化大生产,为了繁衍生息而建的都市。是的,人如果在都市里呆久了,真的需要离开一段时间,来到这自然界,看看生命原来的面貌!

马澄晔看着海湾这边湛蓝的天空,天空下是同样湛蓝色的纯净的海,海边的山坡上是深绿色的松林,猛烈的海风吹过,松林发出唰唰的响声,这一切都太美了。这使马澄晔感慨万千,啊呀,就是这么一座大桥之隔,自己一直在大桥的那一端为着理想而拼搏,而忍受,但一直没有注意到大桥的这一端。原来在海湾的这一端,有如此美丽的海滩,如此美丽的松林,这里的空气没有一点杂质,这里的水没有任何污碎,一切都是静静的存在着,没有喧嚣和烦乱,没有酒精,没有毒品,没有淫乱,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利欲熏心,让人忘记了梦想,忘记了奋斗,一切都是如此自然,一切都是如此轻松和惬意。

马澄晔突然觉得,这里真是天堂,而自己却一直在执迷不悟,在海湾的那一边长时间的拼搏坚持,以为那样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获得幸福和快乐,但是,没想到幸福和快乐就在海湾的另一端,而自己要的只是跨越这座大桥。这三年来,自己一直死盯着所谓的目标,而且极其的执着,以为坚持就一定会成功,但是没想到,原来自己一直是在那里被欲念所控制!

啊!欲望,还有梦想!原来都将人蒙住了眼睛,让人忘却了生命的本来面貌。原来一切都是这样简单,人类只是这自然的一部分,然而,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已经离开了自然,所以再也不见生命的本源,所以也看不到生命原来的意义。其实人的生命就和那海滩上的海草,那死去的海鸟,这蔚蓝的天空,这纯净的海水,还有这苍翠的松林一样,是这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这自然运动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一个过程,人的生命只是这自然界新陈代谢的一部分,就这么简单。

是的,人本来可以活得很清静,很快活,但是人却被人类自己所创造的浮躁社会所包围,蒙住了眼睛,还被自己那泡沫般的梦想所围绕,所引领,最终进入一个虚幻的圈子却跳不出来。

美, 生活的美,原来可能就在人的身边,但人们却盯着远处的目标,在忙碌地不停地追求,并许之于种种理由和借口,但却恰恰忘记并忽略了自己身边的美。

啊,天堂原来就在身边,可能只是一步之遥,但却要人用心去发现,用心去享受。马澄晔感叹万千,真想说一声阿弥陀佛,原来如此!天堂就在身边。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九


要走了,马澄晔觉得自己留下了一个甜蜜的回忆,无论自己是走是留,那都得需要勇气。走是一种潇洒和豁达,留则是一种淡定和执着,他知道自己多的是潇洒,但少的是执着。

走与不走之间,或许是人生最深的哲学。每天重复同一种生活,那需要一种勇气,而回国去创业,去面对另一番人生,则更需要勇气。

YUKA! 马澄晔打开皮夹,看到了已藏在自己皮夹里近三年的YUKA的相片,不由的想到了YUKA。啊,不知YUKA现在怎么样了?时隔三年,她也应该结婚生子了吧。YUKA,这个陪伴自己三年的回忆,也应该结束了。

马澄晔从皮夹中取出YUKA的相片,仔细地端详着。三年前刚来英国时,他跟着YUKA去了她位于伦敦格林威治的住处,他本想跟YUKA要张大的照片,可结果YUKA只给了他这张小的。不过,即使是张小照片,清纯美丽的YUKA也是栩栩如生。啊!YUKA啊YUKA,你真的好美丽呀。

马澄晔突然一阵感伤,这三年也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来了,没有欢乐,没有爱情。

不愿再多想了,越想越多牵连,越离不开这里。走吧,走吧,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三年虚幻的爱情也该结束了!

马澄晔突然感到过去的自己,就像是一个锚,将自己紧紧拽住,自己只有放走他,才可以成为一个新的自己,要回国了,他要做一个全新的自己。

三年的留学生活要结束了,一切都要抛却,美好的也罢,痛苦的也罢,都要抛却。回国,要轻装上阵,做一个全新的自己。

马澄晔从抽屉里拿出打火机,看着已保存三年的YUKA的相片,犹豫了很长时间。看着这张小相片,马澄晔不禁想起了在英国这艰辛的三年多,鼻子一阵发酸,眼泪流了下来。

一会儿,马澄晔把YUKA的相片放到嘴边,轻轻地吻了一下,再见了,亲爱的YUKA!

打火机点着了,他将相片放在火苗上点燃。相片静静地燃烧着,相片很小,所以很快就变成了黑色的焦灰,YUKA面容消失了。

再见了,亲爱的YUKA!



2005年3月29日清晨6点多,马澄晔坐汽车离开伊城,来到了爱丁堡转车。因为下伦敦的车要到晚上才有,所以他就去市中心逛逛。王子大街,爱丁堡大学,苏格兰民族博物馆等地方转悠了大半天,这是他早已熟悉的地方。傍晚9点多,又坐车直奔伦敦。

坐了一整晚的车,第二天清晨到了伦敦。路上有件事让马澄晔觉得挺好笑的,当汽车司机一提他的行李,吓了一跳,Fucking Sake(他妈的)! It’s so heavy(太重了)! 司机不愿意提,因为放行李的车柜离地面有一段距离。马澄晔和他辩论了几句,结果他索性自己提,不过那司机还是给了点帮助,但却说要算超载费,这是个玩笑。

在车上,他遇见了些幼稚单纯的中国留学生,这些中国留学生,一窝一窝的聚在一起,说着中国话,花着父母那里拿来的大把的人民币,尽管他们也肯定很省,表面上却看上去“学习”很努力,但骨子里却透着一股“傻”劲。他们在讨论学校里的课程,说话的口气像是幼稚的小孩,都二十三四了,怎么一个个都这么幼稚!连十八岁的英国小孩都不如!马澄晔转念又一想,三年前自己刚到英国,不也和这群刚来的留学生一样?这就是中国的悲哀,幼稚的心灵,可能是应试教育的缘故,或者也是计划生育的结果,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家里的小太阳!



到了伦敦之后,马澄晔在好朋友余震家的沙发上睡了一宿,这是在英国的最后一晚了。余震第二天一早就去赌场上班了,结果余震的女朋友在早上8点半的时候拿下一床被子,说是余震打电话来嘱咐的,因为他看到马澄晔在沙发上盖得实在太少了。

马澄晔连声说谢谢,不过昨晚确实是有点冷,后半夜暖气也停了。余震的女朋友和他随便聊了几句,原来她是辽宁来的,和马澄晔一样,也来英国三年了,不过她没在中国读过大学,而是和大多的东北小留学生一样,高中毕业就来这里了,现在在伦敦边打工边学习。

余震的女朋友回到楼上自己的房间,马澄晔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沙发上,想起了三年前刚到英国的时候,H街15号的朋友们。现在王阳和刘佳都已经回国了,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李富通还在伦敦吴军的中餐馆打工,他已经买了一个工作签证,准备在英国苦熬四年,拿个英国身份;已在英国奋斗八年的车宝峥,已经有了英国身份,他曾经开过中餐馆,但那中餐馆垮了。现在对于英国的中餐馆来说,已是时过境迁。因为如今的英国,中餐馆已是遍地开花,有些街上每隔十米就有一家,英国的中国人太多了,中餐馆也太多了,有些中国人甚至已经跑到英国最偏僻的小岛上去开中餐馆了。所以车宝峥现在又开始了打工生涯,33岁从头再来。马澄晔又想想自己,在英国呆了三年,看到了经历了英国的种种,最终选择放弃英国学历,趁早回国创业!

马澄晔离开余震的家,去了格林威治看看。想起刚来英国时的情景,想起了YUKA,想起了那天和YUKA在泰晤士河边手拉着手,YUKA说她是同性恋,马澄晔的回答却是一个绵绵的长吻。那地方什么都没变,但YUKA早已回日本了,而现在马澄晔也要回中国了。

伦敦市中心的唐人街,还是三年前的老样子,一点都没变。不过那锅贴店竟然关门了,也不知那个广东湛江来的后来把老板女儿肚子搞大的Jamie去了哪里?他应该是做了爸爸的了。哈,马澄晔想到自己差一点也和Jamie一样了,要是那样的话,他和王老板的女儿也该结婚了,明年说不定也该当爸爸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到了伦敦希思罗飞机场以后,在机场里结识两个上海女人,她们在欧洲旅游,买了很多很多东西,要在机场里退税。马澄晔为她们做翻译,一个退了八百英镑现金,另一个退了一千多英镑,那个海关办退税的印度人直喊,中国人好有钱!我要去中国。

这两个上海女人中的一个准备让女儿来英国读高中,问马澄晔怎么看这个问题。马澄晔问她的女儿几岁,她说14岁。于是马澄晔开始劝阻,把小孩子送到英国,多半是为了满足父母的爱心和望子成龙的虚荣心。但是让一个小女孩孤身跑到英国读书,可能还是私立学校,实在不是很适合。英国的文化和习俗,还有历史及信仰,和中国是很不一样的,小孩子孤身一人在英国会很不适应,而且英国的种族歧视也是蛮严重的。一个十四岁的中国小女孩,独自在极其自由开放的英国,肯定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出了问题,父母又不在身边,这样很容易走上歧路。那上海女人不知所措,问那怎么办?马澄晔于是建议,不如让孩子在寒暑假到欧洲去旅游,见见世面,等年龄大些了,再出国留学,那可能更好。

飞机从伦敦希思罗机场起飞,起飞时,不知是什么原因,机头突然掉了下来,起落架重重地砸在飞机跑道上后又将飞机猛力地弹了起来,飞机上下颠簸,机上的乘客都脸色煞白,马澄晔紧紧抓住座位上的手柄,屏住了呼吸,准备迎接死神的到来。

还好,飞机踉踉跄跄摇摇摆摆地飞上了天空,之后一路顺风,真是虚惊了一场。

因为从英国到中国是逆地球自转方向,所以这次从英国飞回中国,飞机只用了十一个小时。

出了热闹的机场大厅,曲曲折折地来到一个与现代化国际机场极不相称的简陋的民航大巴站。周围的人全是黑头发黄皮肤说中国话的中国人了。

到中国了!虽然景象不是很美,但马澄晔还是很激动。

在回到杭州的长途汽车上。坐在马澄晔边上的是一位50多岁的妇人,交流了之后,马澄晔知道她是刚从加拿大回来的。她说,

“我在加拿大住了三年多,也去美国旅游,走来走去,还是觉得杭州好。”

“我也觉得杭州很好。不过不是很多人都要出国,都要移民吗?”马澄晔回应道。

“我就是喜欢杭州,吃也方便,住也方便,方方面面都方便,都习惯了。加拿大也好,美国也好,在我看来,都没得好的!我还是喜欢杭州,我就是不想留在加拿大,我都可以申请成为加拿大公民了,我就是不要,我回来了。”那妇人说。

“我要写一本书,叫《梦幻天堂》,”马澄晔说。

“梦幻天堂?什么意思?”

“就是刚才你说的这意思。跑到东,跑到西,最后发现生活就像一场梦。到头来,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在身边,空跑了那么一大圈。”

“那你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天堂就在身边?”

“是的,追求梦想,寻找天堂,结果发现天堂就在身边。”

“哎,这个中心思想好,你就要紧紧围绕这个来写。天堂就在身边,幸福就在身边,快乐就在身边,但是要用心去找。”那妇人挺严肃认真,还很专业的样子。

“对,跑到东,跑到西,去寻找幸福和快乐,结果发现幸福和快乐就在身边,天堂就在身边。”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


我又回到了中国,休息了一个月之后,按计划取出过去这三年多在英国所写的日记,开始写这本书。我原本想把给这本书取名为《梦幻天堂》,后来又想取名为《不一样的留学》,结果最后合二为一,变成了《不一样的天堂》。

我以为这世间的人,多半是不喜欢成为凡夫俗子,而是喜欢追求超然卓群的。几乎谁都不想一生碌碌无为,而且总在追求那梦想中的生活,尽管他可能连那梦想到底是什么都不能确定,但他总有梦,而且可能不止一个。

从儿童到成年,这些梦想都成了他们行动的驱动力,使他们一直努力着。到了某个年龄阶段,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没有,有些人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平凡的,但更多的人却依然梦想着,奋斗着。

我是这世间的一个普通人,和这世间千千万万的众生一样,我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梦。

我本是一个天真快乐自信的追梦人,但是在英国这三年多的打拼,我被磨得很颓废,到最后甚至可以说是很消极。我发现这个世界不是自己想怎样就能怎样,自己不想怎样就不会怎样的,一个人能改变的东西有时候真的很有限。

其实“梦幻天堂”是我对英文dreaming paradise的中文翻译,蕴含所有意义的不是中文的梦幻天堂,而是英文dreaming paradise。因为那时我想的是英文,即那时我发现生活就是dreaming paradise,翻译成中文,大概就用“梦幻天堂”四个字最确切。

这英文dreaming一词,可以有两种理解方式,一可以理解为是形容词,二可以理解为是正在进行时的动词。

如果dreaming做形容词解,也就是梦幻的,梦一般的意思。从这个角度来理解dreaming paradise(梦幻天堂), 意思可以理解为是梦幻一样的天堂。

这样的话,这梦幻天堂的意思就是天堂是梦中的天堂,是如梦幻一般的天堂。所以,这种梦幻般的天堂就是虚无缥缈的,是想象的,是空的,是在客观世界不存在的。

究竟什么又是梦幻?

梦幻事实上是一种虚幻的欲望。欲望是无形的,当它诉诸于某一客观载体,就转化为人在现世中追求的目标。

当无形的欲望在体内飘忽不定,人的外在目标也就会随之变化,这样人的行为也就会随之变得飘忽不定起来。

什么又是天堂?

天堂大概就是人的欲望得到满足,梦想得到实现的地方。那是一个充满幸福和快乐的极乐世界。

于是,将上面两个分析结果连接在一起,那就会得出这么个结论:那个欲望得到满足,梦想得到实现的极乐世界是虚无缥缈的,是飘忽不定的,是空的,是不可实现的,是永远达不到的。


“Dreaming”如果作为现在进行时的动词解,那就是正在梦想中的,正在追求中的意思,那dreaming paradise(梦想天堂)的理解则偏向于动作。这就可以把dreaming paradise理解为是一种动作,一种过程,一种存在方式,一种运动的生存状态。

这种运动的生存状态便是生活!这便是活着!

于是,是否可以反过来这样想,生活就是dreaming paradise(梦幻天堂)。也就是说生活是一种追求到达天堂的动态过程。

现在再进一步,把以上两种结论联系在一起,新的结论就是:生活是一种追求虚无缥缈且不可实现的极乐世界的动态过程!


说来复杂,但当我在英国生活最艰苦的阶段,对人生的思考就在想这些:我为什么跑到这个充满痛苦的地方来?人活着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接下去该怎么办?在那困苦迷茫的时候,我一直没有领悟。

直到在英国生活了三年之后,我的头脑里突然有一天蹦出了一个英文词组—— dreaming paradise,我于是发现:生活就是dreaming paradise。



西方有一个哲学假设, 说“这个世界是永远不完美的”。如果这个假设是正确的,且前提是“那人是一个完美主义者”,那么结果就是:无论那人怎么努力,最终总是会不满意。因为那人的欲望总在不断的滋生蔓延,而这世界又永远不完美,所以那人永远不会满足,于是那人就永远不会完全快乐,于是那人可能就永远都到不了那个完美的极乐世界,也就是到不了那个所谓的天堂。

在英国还有这么句话,“人人都想进天堂,但是谁都不想死”,这说明什么呢?理解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简单的可以理解成天堂在现世中是不存在的,它只有死后才有,但对现在的绝大多数不相信有后世的人来说,死亡意味着一切的结束,那么也就没有死后天堂这回事,所以天堂也就是不存在的。


在英国磨砺了三年多,我最后发现生活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美好,我感到疲惫不堪,我要离开英国。但就在我心灰意冷,即将离开伊城的时候,我跨过伊城那座长长的跨海大桥,来到了海湾的另一边,那是一个人迹罕至的美丽海滩。毫无预期的,我出乎意料的发现,美丽和快乐竟然就在我的身边!

在英国坚持了三年多,对生活感到极其失望的我,在即将离开英国的最后,竟然发现“天堂”就在我的身边!

或者说天堂就在我的不远处。我跨越千山万水去找寻,但最后发现天堂其实就在我生活的不远处!但我却一直因为专注于最初的理想,或者说原先的目标,原先的梦,竟不知我想要的其实就在我的不远处!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堂就在我的不远处,这是我对生活的一种理解。简单的说,就是需要有随遇而安的心,需要懂得吃苦。只有在缺氧的环境里生活过,那才会知道一般含氧量的空气就是氧气充分.

知道天堂就是快乐,寻找天堂就是寻找快乐。想一想快乐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能让自己快乐,然后有的放矢的去寻找。从小事里发现美,从身边去发现快乐。但也不一定就能得到,得不到也不要失望,想一想还有别的什么可以让自己开心。

不要惧怕不快乐的事情。因为只有知道不快乐,才会知道什么是快乐,就像只有知道什么是黑夜,才会知道什么是白天一样。

要忘记不快乐的事情,不要活在过去,要活在今天。不要与人计较,时间过去了永远不会回来,面对时间,我们没有第二次,过去的就过去了。

遇到困难要坚持,困难总会有的,这是一个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学会爱自己,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少能力,有多少能力就吃多少饭。要调节自己的心态,要与自己的心魔作斗争,不断地修炼自己,提高自己。

学会了爱自己,就可以学会爱别人。将心比心地去了解别人在想什么,知道别人要什么,为他们提供帮助,让他们快乐。这样,你自己会快乐,他们也会回报快乐给你。

金钱固然很重要,但幸福和快乐只是一种相对的心境,钱多的人不一定会比钱少的人来得快乐。进一步讲,所有的人都只是这世间的一个普通生灵,所谓的“永恒”是很虚妄的。

人生其实不是终点才精彩,事实上,根本就无所谓什么终点或起点,人生每时每刻都可以是一个起点或一个终点,尤其对于一个人的心来说,那无非只是一个想法或态度的转变。人生的每时每刻,每一处都可以是精彩的,需要的是修炼心境,不断地提升,因为快乐只是一种心境。

拥有一颗平常心,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通生灵,在自然和时间面前,人的生命只是一个讯息,一个存在,一个轨迹。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把自己看得渺小一点。

归根到底,所有的人都只是平常人,终究逃不了“平常人”三字。不要被这眼花缭乱的世界迷惑了自己,像转轮里的小白鼠,盲目的追求,结果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

人需要有梦想,享受追求梦想所带来的痛苦和快乐,这是幸福。

但梦想之有无似乎也并不重要,因为梦想只是一个心结,一个欲念。有欲有求是一种快乐,无欲无求亦是一种幸福。

高高的站在尘世之上,平静的观看这个世界,持无欲无求之心境,在世内世外自由穿越,看一路风景,这也是一种幸福。

初看时,山是山,水是水;再看时,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三看时,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完)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的支持!

祝杭州的网友五一劳动节快乐!


                              马澄晔

                                2007/5/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7-5-4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空较认真看看这个.
发表于 2007-5-4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算看光的.又是很久没看长篇了.
用我的话来说,我总是习惯先认识人再看文字.
从文字里得到自己想要的收获.谢谢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做了连续20天的广播联播,而且还制作了播音版的<<不一样的天堂>>,欢迎大家到下面网址免费"在线收听":

http://ting8.bjradio.com.cn/main/9227491079.htm

[ 本帖最后由 denghua008 于 2007-5-5 18:33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1-11 20:51 , Processed in 0.90573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