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18|回复: 2

[杂谈] 中新网评:种植牙市场乱象频发 监管的牙齿该硬起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1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 (梁小燕 韦香惠)9月20日是第36个“全国爱牙日”。中新网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口腔医疗机构通过低价广告吸引患者到店,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通过增加服务项目、捆绑消费等方式,不断抬高治疗费用“套路”消费者,一些社交媒体平台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帮凶”角色

  “报价8500元术后变2万”低价引流获客、再高价收割,“墙内损失墙外补”成为不少机构的“获利野路”;“坏一颗牙被拔29颗”,坏牙、病牙全拔,甚至哄着拔好牙,一些口腔机构为利益罔顾患者健康、进行过度医疗;“免费检查”“上午种牙下午吃肉”等虚假宣传更是游走在法律边缘。

  当前,随着种植牙集采落地,曾经上万元一颗的种植牙价格大幅下降。然而,政策惠民的同时,一些无良机构却动起“歪心思”。中国市场监管行政处罚文书网资料显示,2020年至2024年上半年,关于口腔机构的行政处罚文书超1500篇,其中大多涉及夸大宣传、虚假宣传以及价格欺诈。

  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仅在今年上半年,口腔医疗机构涉行政处罚就超过200起。近日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一批民生领域案件中,北京中诺口腔医院因线上虚假宣传被罚款35万元。中新网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该院已被行政处罚8次。

  由于医疗服务专业性强,存在高度信息差,普通消费者通常只能靠专业人士提供信息指导,而种植牙市场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多,定价自由度较高,再加口腔医疗服务内容复杂、难度差异大,无形中给了一些机构“钻空子”的机会。

  “针尖大的窟窿,漏过斗大的风”。面对乱象频发的种植牙市场,监管的牙齿该硬起来,把关口把实、把严。

  中新网记者还在调查中发现,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口腔医疗机构“套路”消费者的广告信息,俨然成为一些不法口腔医疗机构诱导欺骗消费者的“帮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平台在技术层面进行治理并不难,例如通过内容过滤器、AI算法、分类器和人工审核相组合的方式,对相关广告内容进行审核管理。为何口腔医疗机构虚假信息仍然充斥平台?无非一个“利”字。

  市场监管部门也不应拘囿于对已暴露问题的惩治,而应加强源头治理,从价格调控、行业标准、广告宣传等多角度规范,推动种植牙市场价格的透明化,进一步成为市场的“听诊器”。

  更重要的是,医疗机构应担起责任,从自身做起,守住医德,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切莫让政策红利成了牟利工具,寒了老百姓的心。

  把好监管关,绝非浅尝辄止的“表面文章”,而应下大力气,建立长效治理机制,推行口腔种植收费综合治理,实现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治理的常态化。(完)



发表于 2025-3-13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年轻,牙型不正或缺牙,花点钱是值的;但如果已经是老年人了,就不必花这个冤枉钱了。
发表于 2025-3-17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暴利行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14 05:28 , Processed in 0.26385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