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22|回复: 5

[其他] 17万套杭州二手房 就是一叠套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21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凤凰网房产杭州站   2023年08月21日 09:32

01

  这个夏天,比“想走就走的旅行”更奢侈的,是“想卖就卖的房子”。
  记得开年时我们公司聚餐,大家互相之间的祝福,就是各自卖掉手上的一套二手房。大半年过去了,能顺利出货的同事寥寥无几。
  新房市场里,人们仅有的热情都集中在塔尖红盘,粉盘已然消亡,中签率在50%以下就已是优秀。
  二手市场呢?却是不同的人,拿着不同的管子,窥着不同的豹子,永远在对比,永远在还价,永远在纠结。
  人人都有一套心仪的大房子,不是不想买,而是自己手上那套还没卖出去。
  从外人眼中“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高阶人士,到大娃二娃父母保姆“挤挤一堂”的中年中产,再到筹备成家的年轻CP,一直卷到工作没几年的职场菜鸟……
  不用看太远,你就能在身边理出一条环环相扣的价值链,满载着楼市的“欲与愁”。


 楼主| 发表于 2023-8-21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02

  在旁人看来,A是典型的江浙沪独生女。
  上周遇到她时,她正在等待IFC放榜,这是三代人两个家庭目前唯一的房票。
  和许多在楼市中浮沉的人相比,她看起来并不焦虑,也不算“专业”。上一次全程参与买房,还是2017年,帮父母从武林换到钱新。武林那套倒也没卖,作为家庭资产保留。
  这些年,她自己一家四口住在滨盛路某小区,直到二娃渐渐长大,89㎡实在不够住,手头积蓄又有了一些,才认真计划起换房,想过买下对门的房子打通,也跑过附近几个小区,但都没成。
  于是索性改变策略,隔壁小区租套大的住着,去摇新房!不管是父母住,还是投资,钱都得动起来。
  而且,既然学区束缚也不存在了,那就必须买最好的。摇完IFC,她心里已是“红盘过处,寸草不生”,之后看得上的,也就滨江儿保、水电新村、南星水厂几块地了。
  只是从预算上说,顶流红盘比原先看的二手贵一大截,真要是摇中,原有的房子也得卖掉一套换手。
  两个孩子要读书,滨盛路老房子挂着学区,自然不能卖,能出手的就是一套武林一套钱新,价值都在千万甚至1500万以上,试挂出去以后,看客不少,但听完对方报价,呵呵,就先搁着吧。




 楼主| 发表于 2023-8-21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03

  很多人都会疑惑,谁会接手A小姐那样总价千万以上的二手房呢?
  我的朋友圈里,曾经有过两个真实例子:
  第一个家庭来自温州,一直有生意在杭州,也早就做好生两个孩子,都带到杭州读书的打算,于是,去年直接拿下南星的一套大四房,豪掷2000万。
  还有一个,是刚退休的老杭州人,想和住在滨江的儿子近一点,能帮着照看孙子,但又不想过江,于是卖掉原有老房子,再加上积蓄,买下一套春江花月。
  眼下,B先生一家也是这样打算的,他和老婆孩子从城西搬到南星之后,父母也想跟着搬。
  从来不谙楼市的母亲问,为什么不能卖了老房子,直接买你们小区?B先生说,妈,你走过楼下的中介,从来没有往橱窗上看过一眼吗?




  果然,周边次新和老小区看了一堆,太旧太小的看不上,看得上的,一还价,房东就不再回消息。
  更关键的问题是,父母那套城西的房子还没卖出去。在老一辈人看来,总得手上有了钱,再去买房子才顺理成章,抵押什么的,不安心呐。
  那套房子因为学区也还不错,来看的人挺多,都是本地“中年 中产”家庭,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总之,就是无人下定。



 楼主| 发表于 2023-8-21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04

  住在城西的C女士,按说早该换房了,却已无知无觉好多年,变成一张“沉睡的房票”。
  她目前住着的房子已有15年房龄,因为位置在2号线地铁口,周边配套啥啥都有,小区环境不错,孩子也早早读了民办,换房就成了一件不紧要的事。
  直到这两年,家里各种设备轮番维修,C女士才惊觉真的该换房了。同时,她也发现,邻居们已完全不是当初模样,一边是原生住户的老龄化,一边是年轻租客越来越多。
  大多数的初代甚至二代住户已经搬走,而接手的,主要就是工作在城西城北的年轻人。




  一家人并不想搬太远,城西看得上的也就申花,然而还是那个局面,老的看不上,次新又太贵,新盘更渺茫。
但无论做哪种选择,旧房都必须卖掉,有了这一笔,才够得上大房子好房子,才能减轻贷款压力。
  在她想来,初婚小年轻是目标客户。无奈的是,城西虽然新房少,大城北三四百万的新房却太多,传说中的“走位灵活”,再说年轻人为了期房等两年,也没那么难。
  最焦虑的是,如今她住的那个小区,量与价都非前两年可比。业主群里倒是时不时有求租,大多是为刚成年的子女再租一套。C女士想,这淡季不知啥时候是个头,搞不好,也得做长期出租的准备了。


 楼主| 发表于 2023-8-21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05

  C女士满心期待的年轻人,就是D小姐这样的家庭。
  她工作在未科,早几年,自己在闲林买过一套小二手,现在打算结婚,总要更新一下,也搬得离市区近一点。
来看她房子的,几乎都是父母陪着的,更年轻的一代。那情况,太像几年前的她自己。
  比如说最纠结的这一家,来自隔壁省份,预算有限,但还是想给独自打拼的女儿买一套房。有一晚,为了两万块的心理差价,他们一家人在楼下商量了一个多小时。
  急啊,真的急,D小姐恨不能朝他们喊话:老子数到三!但实际上又心软,踌躇着在群里说,全屋家具也留给你们如何?但是,那家人依然离开了。



  总价200万左右的刚需,始终是二手流量中坚,从外围到市中心,从经适房到老破小,需求量都不小,主流接盘侠就是刚到杭州的年轻人。
  D小姐明白,这里几乎没有“住在杭州”的真实感,外地同学艳羡你拥有西湖,但你跟西湖完全不熟。偶尔去一次滨江或萧山,陌生得仿佛出了一趟差。
  而幸福感也来得真切,这里是太多人在杭州的第一站。盛夏午夜,在门口烧烤摊升腾的烟雾里,你能听到各种熟悉或不熟悉的口音,聊起薪水、老板、家乡、房子。


 楼主| 发表于 2023-8-21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6

  楼市再如何变幻,人们也会一次又一次地经历“这集我看过”。
  2023,当许多人被锁在同一个链条上时,我们回望价值链的后端,会骤然看到曾经的自己。
  你可以幻想一组蒙太奇,像是电视剧的happy ending——
  D小姐楼下的那家人万般踌躇时,女儿手机上忽然收到了一份理想的offer,一家人当即拍板,买下这套不到200万的小房子;
  于是,D转头就拿下了C的旧屋,没想到露台美到离谱,一场梦想改造就此开始;C则买下B的城西大宅,那一代的豪宅才是真豪啊,草坪比自己想象的还大;
  B的父母,顺利入手A的钱新豪宅,迁去与儿孙为邻;A呢?终极改善的预算,一下子被推到了顶格……
  真实世界自然没有这般完美,但是,他们中的每一环,随时也都可能挣脱锁链,买定离手。
  也许摇到一套差强人意的新房,也许继续停留在二手市场,面对心理预期被打破的结局——卖家觉得亏出了血,买家却并没有觉得捡到了漏。
  然而整个链条的解锁,却必然是由下而上的过程,关键在于初始推动力,在于那些承价能力最低,数量也最多的刚需。
  我很赞同一句话:“每个人的考量不同,但所有的决策,都指向内心的安全感。”
  当所有人都陷入焦灼时,首先期待的,还是一夜好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4-27 18:49 , Processed in 0.20825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