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29|回复: 70

[转帖] 专家建议: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以促进消费,你支持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8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一位认证为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教授的网友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为“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是促进消费的最佳路径”。这位教授表示,要想促进消费,依靠高收入和低收入群体都不行,应该把促进消费的重点放在中产阶级上面,但这些人都把钱存在银行里面,建议对50万以上的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以刺激中产阶级去消费。


当这位经济学教授的文章一经发布,马上遇到了社会各界的批评和质疑之声。很多业内人士表示,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以刺激消费并不可取。现在手里有50万存款以上的家庭还不到1000万,所以即使开征高额利息税,受到影响的群体并不多,指望这些群体来带动消费并不现实。此外,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并不一定能刺激到消费,相反还增加也苛捐杂税,这与我国现在的降税减费政策不相符合。





其实,最近这两年,我国的存款利率一直在下降,现在几乎看不到3.5%以上的存款利率了,除了要鼓励企业贷款投资,还有就是倒逼储户把存款更多的用于消费支出。但是,即使银行不断下调存款的利率,我国居民存款总额仍在快速上升。


根据央行给出的数据显示2022年住户部门(个人)存款余额增加了17.84万亿元,而2021年只增加了9.9万亿元。显然,通过降息都无法把存款逼出来用于投资和消费。那么,即使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高额的利息税,同样也刺激不了消费需求。





我国的储蓄存款之所以无法变成消费需求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很多人现在之所以要把钱存入银行,主要是为了应对失业、疾病、疫情、养老等问题,有了存款才能烫平人生波动。显然,无论如何这笔存款是不可能拿出来用于消费的。


所以,现在即使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以刺激消费,也是无法实现目标的。其结果要么是储户铁定了要把存款放在银行里面,再征收高额利息税也都没有用。要么,大家把存款提取出来,投资在股市、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高收益品种,造成银行存款大量流失。





另一方面,现在存款的主力军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在银行里面几乎没有存款,主要是年轻人刚刚参加工作,收入并不高,根本存不下多少钱来。同时,多数年轻人都喜欢过超前消费的生活。资料显示,近90%的90后都身背债务,人均负债12.7万元。





其实,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他们本身对消费需求也比较有限,每个月的开销也并不多。所以,即使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以刺激消费,也无法迫使中老年人把存款变成消费需求



刺激老百姓消费的措施有很多种,比如通过降低房价,减轻老百姓还贷压力。此外,给老百姓减税降费也是可以刺激消费的。当然,也可以通过降低社保缴费比例,减轻企业和个人的压力,也是可以间接剌激消费的。而通过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以刺激消费,这种建议并不可取。不仅是很难达到刺激消费需求的预期,还会导致银行存款的流失。





 楼主| 发表于 2023-1-28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砖家叫兽的奇谈怪论太多,严重败坏这个群体的声誉。
教授时殷弘:1.中国应当销毁核武器取信M国;2.为了和R友好,必须惩罚朝,博得美日谅解。


教授谢作诗:1.收入低的男人应该几个人合起来找一个老婆,在偏远的穷地方,就有兄弟几个合娶一个老婆的,还过得其乐融融。


教授梁建章:年轻人如果暂时找不到工作,可以先结婚生孩子!


教授谭雅玲:年轻人要放弃高薪职业,去赚钱少的岗位锻炼。


教授王福重:1.农民出大汗,是懒惰和愚蠢的表现;2.军人冒着枪林弹雨冲锋,只是为了虚荣。


教授陶澎:1.农民烧柴做饭的污染危害远超甲醛;2.农村烧饭,产生大量污染,导致每年数十万人死亡;3.农民不能用收割机收麦子,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教授胡必亮:我们给非留学生的奖学金太低了,才10万一年,真不高。


教授董藩:1.农民应该在县城买房开车回家种地;2.年轻人买不起房,是因为你没能力挣钱;3.坚决不能取消预售制,因为预售制可以减少烂尾楼。


教授赵燕菁:适当处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


经济师(专家)张兴海:年轻人要多进厂打工,不能只考虑个人收入。


专家丁佐宏:66岁到79岁仍是中年,要鼓励60岁以上初老群体再就业。


专家李剑阁:我们不能提高劳动者的工资,老百姓工资太高,要降。






 楼主| 发表于 2023-1-28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网友贴春联,炮轰专家教授,真是一群不说人话的混蛋。其实也有很多专家教授兢兢业业专研技术,他们都很少发表言论,少说话,多做事。比如钱学森,屠呦呦,袁隆平。

建议这个春联改成:春雷一声劈砖家,瑞雪三尺埋叫兽。别误伤了好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3-1-28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普普通通的教授如何能出名?必须大说奇谈怪论才行
发表于 2023-1-28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支持!!!
去看看“老狼分饼”的故事吧,这种,无非就是借个名头,往自己的口袋里装钱的把戏。
发表于 2023-1-28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春雷一声劈砖家,瑞雪三尺埋叫兽。为民除害
发表于 2023-1-28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我不对专家走极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能“不管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
发表于 2023-1-28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干脆提早实现共产主义,什么东西全是分配。
发表于 2023-1-28 13: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假正经
发表于 2023-1-28 15: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同时要求把房产税和财产税先征起来
发表于 2023-1-28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这类事情,一个根本的经验是,损到别人的时候,别去瞎起哄,否则的话,有一天损到自己了,你也会发现别人在起哄。对于新增税收,我原则上一律反对,最起码,请先去人大立个法。
发表于 2023-1-28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135 发表于 2023-1-28 17:23
有关这类事情,一个根本的经验是,损到别人的时候,别去瞎起哄,否则的话,有一天损到自己了,你也会发现别 ...

老狼分饼,就是利用了小兔子的这种心理,这边咬一口,那边咬一口,到了最后,小兔子们的饼,全进了老狼的肚子。
发表于 2023-1-28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135 发表于 2023-1-28 17:23
有关这类事情,一个根本的经验是,损到别人的时候,别去瞎起哄,否则的话,有一天损到自己了,你也会发现别 ...

这种事情,稍微动动脑筋,就想明白了,就是借了名头敛财。我们想想好了,既然可以增税,为什么就不可以减税呢?说什么征收储蓄税就有促进消费的效果,那么减征消费税不也有促进消费的效果吗?为什么不推行呢?
大家都齐心协力,对别人的财富不眼红,对自己的财富也坚决捍卫,这样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少。
发表于 2023-1-28 23: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有人支持让别人下岗,自己却怕交点税
发表于 2023-1-29 08: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拿秧苗望北京,五七指示照我心,你说插秧为哪桩?备战备荒为人民!老歌一首,老方一帖。传统文化与文明根植于传统生活与民俗。
发表于 2023-1-29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135 发表于 2023-1-28 21:03
老狼分饼,就是利用了小兔子的这种心理,这边咬一口,那边咬一口,到了最后,小兔子们的饼,全进了老狼的 ...

谁是狼?
发表于 2023-1-29 10: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庄稼地里藏着密探。
发表于 2023-1-29 10: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自然会吸引消费;和平广场没拆辰光,每次展会人流不息;现在我们都不知该去哪儿买。
发表于 2023-1-29 1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产品都去哪儿啦?
发表于 2023-2-3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国家统计,居民存款50万元以上的人占总人口不到百分之0.5。
发表于 2023-2-4 07: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龙相公 发表于 2023-2-3 13:47
据国家统计,居民存款50万元以上的人占总人口不到百分之0.5。

这么一点,远不如征收房地产税,一个房地产税也比这个税多多了,再一个征房地产税让那些囤房炒房的钱去消费,能驱动的钱也更多多了。
发表于 2023-2-4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实行免费医疗免费养老肯定能促进消费
发表于 2023-2-8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促进消费的最好办法是增加国家GDP中劳动者的工资比例,并减轻民众的教育,医疗,养老负担。一个全球第二GDP的国民人均收入居然在世界第一百多位,而且是全球少数免费医疗的国家,百姓拿什么来消费?
发表于 2023-2-9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龙相公 发表于 2023-2-8 19:16
促进消费的最好办法是增加国家GDP中劳动者的工资比例,并减轻民众的教育,医疗,养老负担。一个全球第二GDP ...

看看我们的GDP总量已经是全球第二,但是人均一下,还是很低的,只能排到80几位,这样的排位,想要跟最富裕的国家比福利,那是不可能的,减轻负担,这样的提法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完全免费必须要慎重,我们事实上还没有这样的能力,个人合理的负担一部分,有利于节约财富,一个很简单的类比,吃自助餐,通常都会多次,这是一样的道理。不完全免费,确实会造成一些人因此而负担沉重,但是这样的沉重应该要靠社会第三力量也就是慈善机制的力量,有的放矢的给与帮助,而不是大家都来吃大锅饭。
实际上,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我们国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有兴趣的人可以回头去看看,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我们的人均GDP是世界排名160多位,倒数第20几位,印度的排名都在我们前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坚持了几十年,现在我们的人均GDP往前走了一半,而印度还在原地徘徊,所以说,发展就是硬道理,这句话语是很正确的,只不过,我们还远远没有到可以歇气的时候,我们才不过刚刚跨过世界的平均线,总量第二并不是我们可以沾沾自信的理由,大锅饭并都不利于社会的继续发展。
发表于 2023-2-9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错字了:吃自助餐,通常都会多次。。。。。。吃自助餐,通常都会多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6-2 13:00 , Processed in 0.20980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