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69|回复: 0

[转帖] 浙南地下党联络站:方岩培灵学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8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文苞

培灵学校旧址(今方岩街文星巷)


龙港镇方岩村位于鳌江南岸入海口,这里有一处建于清同治年间的古渡口,素来为江南垟咽喉之地,由渡成街,由街成村。这里曾有一座教会学校——培灵书院(方岩小学的前身),它在民国时期平阳(含苍南)县的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已故的温州市市长卢声亮曾在此就读,走上革命的道路。它不仅为温州地区培养了不少人才,还是中共浙南地下党一个重要的地下交通联络站。


培灵书院的母会之一:河口教会

平阳县宜山区三大庙的河口宫(今属龙港)是横阳支江畔一个宁静的村落。1930年,当地村民何传累等三十多位信众从都口教会出来,在河口宫建起五间走马楼式、中间有天井的聚会处。1935年,受地方教会派遣,年仅27岁的温州永强人王诚信来到河口教会主持工作。

王诚信到河口教会后,在桥墩人朱梅鼎的支持下,借鉴崇真小学的办学模式,创办“培灵书院”,朱梅鼎任董事长,王诚信任院长。

培灵书院以河口教会的五间楼房作为教室和宿舍,开办之初,学生仅三十多人,基本上以本地教会信徒的子女为主,还有本县沪山、马站、北港,以及少数来自温州地区的信徒子女。在第一学期,王诚信一人身兼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等课程。从第二学期开始,温州各地的信徒知道了“培灵书院”,纷纷送子女前来就读,学生人数大增。王诚信只好从其它教会中挑选任课教师,比如温州教会的邵志华先生教英语和算术课,瓦窑头教会的林玉田先生教国文和音乐课,北港俞思坑教会俞居敬先生教尺牍课,还有黄履铨、陈钦法、陈志权等老师。

据培灵小学毕业生杨志明先生回忆,培灵书院设置的课程与社会上公办的学校无异,只不过多了两门课程——圣经课和音乐课。圣经课一般是阅读有关圣经章节,音乐课则是采用上海福音书房出版的暂编本《诗歌》。

河口宫教会培灵书院开创了温属地方教会创办圣经学校之先河,是温州地区规模最大的教会学校。

1936年,随着学生人数激增,急需扩大场地,加上河口宫地处内地,生活和交通极为不便,王诚信便萌生了迁校的想法。正好方岩耶稣堂的负责人戴成昌、戴王彰等信徒希望王诚信将培灵书院迁到方岩,他们甚至把教会对面的自家房子捐出用作培灵书院新址。


培灵书院的母会之二:方岩耶稣堂

方岩,俗称方岩下,是一个位于鳌江入海口的小渔村,对岸就是百年商埠鳌江镇。清代同治年间,方岩村乡绅陈杲东等人集资修建了一座安澜渡,分流了附近江口渡的乘客。江南三区(宜山、钱库、金乡)百姓出行,都是从安澜渡北上南下,由此催生了一条热闹的古街——方岩街。

方岩耶稣堂就在古渡边上,创办人为方岩人戴成昌。

戴成昌,原籍藻溪,六岁时父亲去世,寄养娘舅家,从小放过牛,长大后当过雇工,后来经人撮合,入赘方岩村一位丁姓的年青寡妇家,故又名“戴丁昌”。

丁家有房有地,家道颇丰,戴成昌的生活安逸而平静,他生养五子两女。但是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情改变了戴成昌的人生轨迹。

1913年7月,浙江平阳耶稣教自立会在鳌江成立,戴成昌、戴王彰等不少方岩村民加入平阳自立会,他们每逢周日便渡船到对岸的鳌江总堂永平堂做礼拜。

方岩村经常有举办道场、佛事等活动,费用则由全体村民摊派。戴成昌从不参与此类民俗活动,也不支付所摊派的费用。非但如此,他还鼓动其他信徒也不要交这个钱,结果招致某些村民的不满,欲除之而后快。

他们遂联合起来告戴成昌涉嫌赌博,结果戴成昌被平阳县政府拘押在监。后来经鳌江自立会负责人范志笃相救,戴成昌才得以出狱。人虽出来了,但他对国民党政府的贪腐,对世道的败坏而心生不满,这给他日后参加革命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1925年春,戴成昌见方岩村信徒需渡江到鳌江镇做礼拜,很不方便,遂让出自家房子的厅堂用作信徒聚会的场所。

巧的是,当时金乡商人袁廷槐看中方岩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想在此设“袁义成”分号,而戴成昌家就在方岩古街旁边,交通便利,利于物资集散。

袁廷槐与戴成昌协商,最终以900大洋买下戴家全部家产——五间草房、两亩土地以及杂地。袁廷槐就在此兴建七间楼房,一间栈间。“袁义成”商号的落户,给这条原本萧条的方岩老街带来了繁荣,一时方岩街道上客商云集。

1927年春,戴成昌以400大洋买了一块新地,盖起新房自住;他又捐出100多大洋,加上信徒的奉献款,在戴家屋后另建三间木结构平房作为聚会处,名为“方岩耶稣堂”,隶属鳌江自立会永平堂。

其时,张培农、叶廷鹏等党员在方岩村一带活动,积极发动农民加入农会。戴成昌加入平阳县农民协会,参加减租减息等活动,开始从事地下革命工作。从此,他所负责的方岩耶稣堂成为浙南地下党一个地下秘密交通联络站。1933年,方岩耶稣堂脱离母会鳌江自立会,改名“奉主名聚会”,戴成昌依然是教会的负责人之一。


依托方岩教会的培灵小学

1936年底,王诚信将培灵书院从河口宫迁至方岩聚会处(方岩教会),改名为“培灵小学”,作为方岩教会创办的小学,学校的开支主要依靠方岩教会提供的奉献款,学校设立董事会,董事长仍是朱梅鼎,校长为王诚信,董事由方岩教会长老戴成昌、戴王彰等,以及部分教师组成。

王诚信在戴成昌提供的屋址上修建起四间教室,教会门前的空地作为学校操场。因学生人数比较多,楼房不够用,王诚信便租用了教会旁边“同庆堂”商号的楼房作为学生宿舍。

1937年春,培灵小学作为一家完全小学,正式开始对外招生,学校规模比以往更大,学生人数最多达200多人,教师队伍也随之扩大。

据杨志明回忆,当时学校内著名的教师有杨崇仁、林玉田、塘川人谢振球等。学生来源除了招收教会信徒的子女,还招收非信徒的子女入学。

在抗日战争时期,鳌江两岸经常受到日军飞机轰炸,培灵小学曾迁至灵溪沪山避难,后又迁回方岩。这段抗战最艰苦的时期,也是培灵小学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日军占领了上海后,一批有着基督教背景的大学教授逃亡至温州,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受温州教会派遣,这批教授到培灵小学教书,其中就有郑虔、汪主安、黄得恩、阎英彬、卢怡然等。除了原来培灵书院的教师,这批教授的加入,让培灵小学成为江南垟教育质量最好、规模最大的教会小学。让杨志明难忘的是上海人卢怡然老师。

卢怡然(1917—1992),双目失明,无论讲道,还是上课,卢怡然口若悬河,旁征博引,常有妙语连珠,信徒和学生们尊敬而亲切地称之为“卢先生”。

抗战结束后,在培灵小学教书的教授纷纷回沪,而卢怡然却选择了留下来,他与教会一位女姊妹结婚,晚年一直在宜山以传道为生。

培灵小学由方岩教会创办,学校和教会进行一体化管理,学生以教会信徒的子女为主体。除了必修课外,增设了圣经和圣乐两门课程。同时在戴成昌负责下,培灵小学也是浙南地下党一个秘密的交通联络点。

为了让这批上海来的教授来管理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王诚信主动辞职,让郑虔先生担任第二任校长。王诚信启程回温州,方岩教会的信徒和培灵小学的师生送至方岩渡口,一位音乐老师触景生情,当场创作了一首新词《离别歌》并谱曲:

凛风呼呼雨稀稀,鸟静人依依。追忆多时同相处,欢乐喜绵绵。今日你我分东西,不知何日能相见,何日有会期?

全体送别人员同声唱起这首离别歌,与王诚信先生挥泪告别,目送孤帆远去。

无论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还是国共内战,培灵小学都是享誉温州地区的教会学校。王诚信离开方岩后,先后在温州、瑞安等地方教会任职,都是按培灵小学的模式创办教会学校。

1950年,培灵小学停办,在它的十三年历程中,每年毕业生有30多人,共培育了400多名学生。培灵小学毕业生遍及温州,在各个岗位上成就非凡,其中王炳元、孔庆布、王奕恭、丁士田、徐孝相等校友步入政界和学界。此外,还有曾在培灵小学读书,高中时参加革命,日后任温州市市长的卢声亮先生。


戴成昌与红色地下交通站——培灵学校

1927年春,张培农、叶廷鹏等平阳地下党领导人到白沙、方岩一带发动盐民、渔民、船工等成立农会。戴成昌在方岩村威信很高,被推举为方岩农(协)会会长,影响遍及河底高、新渡、咸园、江口等村,会员有数百人。戴成昌曾带领船工到平阳,参加批斗平阳讼师吴醒玉活动。他还经常到缪家桥吴信直家中开会,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戴成昌等一班船工为革命者摆渡,来往鳌江南北。

1928年6月19日夜,中共浙江省委特派员林平海在云岩乡三峰村鲸头山的庵基堂内,主持召开永嘉、瑞安、平阳三县党的联席会议,讨论浙南革命形势和暴动计划,商定永嘉、瑞安、平阳三县联合暴动的日期。

方理存带戴成昌也参加此次大会,并担任会议的后勤保卫工作。在这次大会上,戴成昌当场捐出了200个大洋以支持革命活动。

可惜革命队伍第二次攻打平阳城失利,平阳暴动领导人林平海牺牲于温州紫福山麓。暴动队领导人方式惠因伤重医治无效而牺牲。游侠、林珍、游馥等人被通缉,在平阳无法立足,中共平阳县委停止活动,革命陷入低潮。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1929年春,在一片白色恐怖中,戴成昌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入党介绍人为叶廷鹏和傅承吉。

戴成昌、陈金媄等革命同志组成党小组,戴成昌任组长,以方岩教会作为掩护,开展地下革命活动。此时,云岩乡地下党员林志松等人也在方岩下埠头开设酱坊、米行。在此期间,浙南地下党的领导人叶廷鹏、张培农、林珍、吴信直、陈阜等先后在方岩活动,以方岩教会为地下联络站,多次秘密召开会议。

1930年5月24日清晨,红十三军军部在吴信直、叶廷鹏等游击队的配合下,发起第三次攻打平阳城。这次战斗又失败,张培农同志遭通缉,隐蔽于方岩教会,后来他打扮成渔民,由戴成昌父子护送出海,潜往上海。

1931年7月,中共平阳县委书记吴信直被捕,10月7日牺牲于杭州浙江陆军监狱。平阳党组织遭破坏,党员纷纷遭到杀害,但是叶廷鹏仍坚持地下斗争,并把革命重心从江南、小南平原地区向北港和南港山区扩展。但方岩教会仍是江南地下党交通联络站,戴成昌身份仍是方岩教会的负责人,秘密领导方岩党小组工作。

1936年底,戴成昌捐出方岩教会对面自己家的屋址,同时用方岩教会的奉献款作为办学资金,让王诚信继续办培灵书院(后改名为培灵小学),次年春天,培灵小学开始对外招生。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戴成昌随方理存、张乃余、傅承吉三人到北港山门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受到刘英、粟裕、黄先河、郑海啸等领导人接见,并领回了十大纲领等宣传资料,分送江南各党组织。一夜之间,革命标语、传单贴遍江南垟。

戴成昌还在鳌江梅康同志家中参加了中心党支部成立,党组织委任他负责鳌江摆渡和联络等工作。1938年,邓扫空和黄耕夫等革命同志在培灵小学活动。江南垟革命青年吴明允、陈湘、毛敬伍三人就是在培灵小学秘密加入共产党。

1941年11月,由于叛徒出卖,浙南共产党领导人叶廷鹏被捕牺牲,方岩地下联络组虽尚存,但党的工作已经停止。直到1947年,平阳县委派黄加斌、卢声亮、苏尔启等到江南区主持党的工作,卢声亮曾在培灵小学读过书,熟悉方岩教会和培灵小学的情况。他找到戴成昌后,恢复方岩党小组活动。

卢声亮深入方岩、河底高等村,发展了高超、高修立、高修理、高飞雁等人入党。但由于叛徒李法的出卖,长期在江南区活动的地下党员方理存、林志松、吴舟心等惨遭杀害,江南区党组织遭遇毁灭性的打击,从此戴成昌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直至1949年解放。

1950年,曾经作为中共地下党秘密交通联络点的培灵小学关闭。1956年,方岩教会也停止聚会,信徒分散到方岩下、新渡、殿后、河边等。

1957年,戴成昌去世,享年77岁。为了恢复党籍,其后人曾努力申请过,昔日的同志林志照、吴明允、傅承吉、高守忠、高修立等也纷纷出具证明,但都无果。1984年3月,任天津高等法院院长陈阜回乡,特意到戴成昌家中,探望其后人,留下了录音谈话。

最后在众人的努力下,1985年,中共苍南县委处理地下党遗留问题办公室出具证明(苍地党办85函第17号文件),作出了如下如下结论:“承认.....已故的戴承昌同志于1929年10月至1947年10月,曾参加过中国共产党,为党的革命事业作过一定贡献的历史事实。”

1984年,以方岩、江口、河底高等沿江一带的几个村为中心,建起了“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镇。因城市发展的需要,原集中在方岩街与龙翔路、文星巷一带的袁义成商号、方岩教会、培灵学校等旧址先后被政府征用。在这些原地上建起了一排排高楼,成为龙港镇繁华的商业中心。如今龙港撤镇设市,思古怀今,这些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建筑完全消失了,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5 06:48 , Processed in 0.22746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