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395|回复: 0

[热点] 萧山校园“土味”劳动教育成风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5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杭州日报

“没想到割稻谷这么累!”近日的稻谷收割季,萧山区党湾镇第一小学的学生走进金黄的稻田,体验割稻、打谷、挑谷等一系列农事活动。五(3)中队的蔡玲涵是其中一位,从来没割过稻谷的她,在这次劳动中感触很深,“很辛苦,可是看到一排排割好的稻秆和脱下来的谷粒,就很有成就感,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诗的理解更深了!”

在田间地头,学生们还实地采访农户,学习关于稻谷的种植知识,打开了新世界。这是“双减”政策下,萧山以劳促学、以劳育德,进一步促进学生劳动教育的一个缩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土味”劳动教育,渐成萧山校园风潮。萧山通过校内外联动创立基地、软硬件协同建设课程、点线面结合促进评价等手段,积极探索全域化、五育融合的劳动教育模式,指导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劳动,在劳动中真正实现知行合一的成长。


劳动空间从学校延伸到校外

走进区文博小学的“烹饪教室”,锅碗炉灶、蒸烤箱、冰箱等设备一应俱全。开学以来,每周一次的烹饪课令二年级学生很是期待。从食材准备,下锅烹饪,到收拾整理,学生们一点点学习、进步。“在烹饪教室里我学会了炒什锦菜,回家后立刻做给全家吃,爸爸妈妈可开心了!”一位学生在课后感想中写道。

“校校有块责任田、班班有块责任地”,萧山不少学校除了传统的农事劳作场地,还针对烹饪、木工、金工、陶艺等技能,开发了烹饪间、木工坊等劳动实践教室。

“为了避免劳动场景单一化,萧山把劳动教育空间分为‘四维空间’,包括学校公共空间、学生专门教室、社会大舞台、家庭小空间。”萧山区教育局综合素质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建设校园劳动场地,教育系统还联合更广泛的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建设社会劳动基地。

在湘湖幼儿园,社区提供的三亩土地成为幼儿园劳动基地,社区里的爷爷奶奶纷纷加入“祖辈义工团”,带领孩子们一起劳动;一些镇街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建立起校外实践基地,如新街苗木种植基地,所前、戴村的茶园养护和茶叶采摘基地等,让学生们体验各式各样的劳动。

据统计,全区330所学校,每所学校至少有一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区级及以上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已近30个。


特色课程与评价体系双支撑

“流汗是不够的,劳动教育还要让学生动脑、入心。”在区教育局党委委员盛政看来,劳动教育要融入项目化学习,才能重构教与学的方式,让教育真正发生。

衙前镇第二小学依托4亩“百草园”,设计了弘扬耕读文化的“四耕课程”;新街小学不断升级花木特色劳动课程,推出了亲子种植、航天室育种等劳动形式;湘湖小学建起了一间名为“水培智能空间”的阳光温室,由各学科教师共同设计课程,带领学生开展种植实践与学习。这些,都是学校在劳动教育必修课之外打造的特色课程。

劳动教育如何纳入学生评价体系?比如,衙前农村小学校给每位学生颁发个性化徽章,从“德智体美劳”进行全方位评价,最终生成一份“五育素质单”。“五育融合”的评价方式,让老师和家长发现了孩子身上更多的闪光点。目前,萧山已有30余所学校进行试点,通过争章活动、建设“校园大脑”等推进劳动教育评价改革。

“推进劳动教育是新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新使命,萧山将在已有基础上,不断优化新途径、拓展新内涵、深化新特色。”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章建平表示。

接下来,萧山将继续完善一张分年段的劳动技能清单,循序渐进做好劳动技能训练;确立一套与劳动技能清单配套、与现代生活匹配的劳动标准,使各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有章可循;健全一套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建设劳动实践教育信息化平台,以这“三个一”为抓手,努力打造具有萧山辨识度的劳动教育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1-22 09:00 , Processed in 0.22244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