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53|回复: 22

[其它]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29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初中课本里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自《孟子》的《告子》下篇,通常要求背诵,多年来也脍炙人口。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其记忆中早年学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却发现现在的课本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2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表示,该出版社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此外,有网友查证,人教社历史上的这篇课文自1961年开始,包括1982年、1994年、2006年等各版本均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宋·朱熹 注),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经》(汉·赵岐 注)均为“是人”。



人教社196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教社1982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教社199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教社200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于网络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9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有网友查证,人教社历史上的这篇课文自1961年开始,包括1982年、1994年、2006年等各版本均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宋·朱熹 注),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经》(汉·赵岐 注)均为“是人”。


  《孟子》。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库全书-孟子注疏》。图片来源于网络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9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时空的时间线难道真的被动过?


曾有媒体就“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还是‘斯人也’”发布调查,结果显示,有94%参与投票的网友表示,记忆中是“斯人也”。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9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东师大中文系副教授王耐刚,专门从事《孟子》学史和《孟子》传本研究,他非常肯定地表示,从版本校勘的角度来说,“是人”是对的。


既然“是人”为真相,那为何许多网友出现“斯人”的群体记忆?


王耐刚解释说,因为“”与“”二者同源,意思又相近,很有可能是民间口口相传产生了偏差。因此,无论是“是人”还是“斯人”,从意思理解上都是对的,即为“这个人”,从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角度上来说,两者皆可。但从背诵经典的角度,则必须为“是人”。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9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此,有网友分析,可能是受部分教辅和电视节目的影响:







也有网友指出,这可能就是“曼德拉效应”:




“曼德拉效应”是一个心理学效应,指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史实不符。最早是指人们误以为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在上世纪80年代死于狱中。2013年曼德拉去世的新闻发布之后,世界各地有许多人发现自己对曼德拉的记忆出现了混乱。


同样因“曼德拉效应”衍生的讨论,还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还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两只黄鹂鸣翠柳”,还是“两个黄鹂鸣翠柳”?


有专家认为,群体性错误记忆的出现和心理暗示有关。“因为人倾向于相信别人所说的是正确的。一旦有错误信息出现,很可能误导了既有记忆的真实性。而且人们常常受到诱导提问的影响,重组了自己的记忆内容。”




发表于 2022-10-29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30多年前的教科书早就丢了,但是我清楚记得是“斯人”。
发表于 2022-10-29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印象中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而且想都不用想就脱口而出了。
发表于 2022-10-29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斯人,我记得很清楚,绝对不是“是人”。

这个是考试重点,必须熟练背诵默写,一个字都不能错,错了这道题的分数就没了。

沁园春雪,岳阳楼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都是必须一个字不错的背诵的
发表于 2022-10-30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永乐大典-孟子








发表于 2022-10-30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教社历史上的这篇课文自1961年开始”?那么1961年以前的呢?有没有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版本呢?
发表于 2022-10-30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2-10-30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2-10-30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斯” 字的基本字义

◎ 这,这个,这里:斯人。斯时。以至于斯。◎ 乃,就:有备斯可以无患。◎ 劈:“墓门有棘,斧以~之”。
◎ 古同“厮”,卑贱。“这厮”
◎ 古同“澌”,尽。
◎ 姓。斯姓





发表于 2022-10-31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不是名言或成语,谁爱管此闲事
发表于 2022-11-1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里的雾 发表于 2022-10-31 16:41
如果不是名言或成语,谁爱管此闲事

云里的雾  云里地雾  云里得雾
发表于 2022-11-2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极品飞车121 发表于 2022-10-29 13:37
虽然我30多年前的教科书早就丢了,但是我清楚记得是“斯人”。


发表于 2022-11-4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沙克 发表于 2022-10-29 15:04
我在印象中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而且想都不用想就脱口而出了。

是的,大家都一样样
发表于 2022-11-9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争论这种东西,其实根子就在于我们教育思路的弊病,一切的一切都追求标准答案,死记硬背。要我说,这样的课文,都应该要“斯”与“是”并列讲解,指导学生融汇还童,而不是计较哪个是对哪个错了。
要我说,孟子的这个话语,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不是真理,人要有作为,为什么非得要先承受苦难?人家外国人是说,要培养一个贵族,起码要经历三代。在良好的环境里生长,接受良好教育的人,比生活在饥寒交迫的环境里的人,更加有机会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聪慧的素质,这是毫无疑问的。苦难这个东西,无论能给我们带来何种的副产品,我们都不要去感谢它,感谢苦难其实就是对人类的亵渎,因为人类亿万年的奋斗,其目的就是为了抛弃苦难。
发表于 2022-11-10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富贵人家出来的孩子大多只喜好享受生活,吃喝玩乐赌,唯独不愿吃苦受累,连继承父业都有点难。
发表于 2022-11-10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zhengyn 发表于 2022-11-10 16:13
关键是,富贵人家出来的孩子大多只喜好享受生活,吃喝玩乐赌,唯独不愿吃苦受累,连继承父业都有点难。

这是因为,一些富裕的人家,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尤其是那些暴发户。
实际上,社会精英,只要少数就够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加上良好的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绝对有实力去跟任何穷苦人家的孩子比拼,实际上,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也多数是出在殷实人家,这个就是具体的证明。
反倒是,小时候穷怕了的人,一旦有机会翻身,往往就丢失了自我,悬梁刺股的苏秦,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了之后都变成了无耻小人,苏秦巧舌如簧挑拨离间,而匡衡更是成了大贪官。
我还是那句话,没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环境,很难养成健全的人格,而饥寒交迫的孩子,也而很少有机会得到良好的教育(个例除外),而这二点,恰恰又是成为君子的必要条件。
孟子是在给人关醚汤,相当于就是现在的“心灵鸡汤”,这种东西,看过了就算过了,不必太去当真。
发表于 2022-11-10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135 发表于 2022-11-9 16:38
争论这种东西,其实根子就在于我们教育思路的弊病,一切的一切都追求标准答案,死记硬背。要我说,这样的课 ...

没吃过苦的人缺乏韧性,温室里的花朵遇到风浪就崩溃
发表于 2022-11-10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差不多所有著名的大人物都经历过几上几下,一辈子顺风顺水是不可能的,遇到挫折的时候就要想想这句话,既立志,又有心理按摩作用,防止崩溃
发表于 2022-11-10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个是,无果没办法,必须要受磨难,那是没办法,有些人,看了孟子的这个心灵鸡汤,为了担大任,就自己去找磨难,这就相当于是自虐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7 08:31 , Processed in 0.22867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