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4|回复: 0

[其它] 公用电话亭成了“被遗忘的存在” 是该拆撤还是“变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6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起街头的公用电话亭,你有多久没使用它你还记得吗?随着手机的全面普及,如今的公用电话亭已成为“昔日风景”。最近,为进一步提升市容市貌和社会治理水平,区城管局联合中国电信杭州萧山分公司开展了对公用电话亭这类陈旧城市家具的排查,翻新了38个公用电话亭,采购了40台无线公用电话话机安装替换。目前,我区还保留了67个公用电话亭。

“老去的”公用电话亭

城市中“被遗忘的存在”

公用电话亭诞生之初是为了方便市民打电话,但在人人几乎都有手机的年代,还有人在使用公用电话亭吗?

昨日下午,记者在城厢街道一处公用电话亭旁停留观察了近半小时,发现在此期间,公用电话一直无人问津。之后,记者又随机采访了几名路人,他们均表示近期没有使用过公用电话亭,对于公用电话亭的分布位置也不太留意。“现在大家都有手机,话费也不贵,使用起来更方便。相比之下,公用电话亭需要购买IC卡去固定地点才能拨打,相对不太便利。”一位路人表示。

“我一直以为这种电话亭都是能投币的呢。”市民李女士表示,“不过现在都是手机扫码支付,身上还真找不着硬币。要是公用电话亭现有的支付方式能再多一些就好了。”而另一位受访者表示,随着时代的变迁,虽然公用电话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对一些人来说,它的功能在某些时刻仍然发挥着关键作用。“比如有人忘带手机了,或者手机丢失了、没电了,这时候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打求救电话,公用电话就能发挥作用了。”

“从统计数据上看,刚刚过去的两个月,电话亭就拨出上百个电话,其中拨打110报警电话的最多,其次是拨打10000,还有拨打119和120的。”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萧山分公司公话管理员朱丽红是1999年入职的,她告诉记者,过去的两个月间甚至还有部分电话是拨打普通电话的。

而根据记者的不完全调查,发现这些公用电话亭逐渐式微、使用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不便。随着互联网和通信行业的发展,移动通话已经成为绝对主流的通信方式。在此背景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公用电话亭已经是一种“被遗忘的存在”。

部分影响市容的公用电话亭

进行了拆除或翻新

相比之下,20世纪90年代可以说是萧山公用电话业务最繁忙的时候。

朱丽红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中期,10部磁卡电话全部装在萧山各邮电局的营业厅。到90年代初,有100部了,安装范围扩大到马路上的公话亭、医院、学校等;20世纪90年代初,磁卡电话逐渐被投币电话和IC卡电话取代。此时,萧山公用电话业务最繁忙:1600多个无人值守的公话话机、600多个公用电话亭遍布大街小巷。

“我以前上学的时候还经常用,那时公用电话的费用比手机话费便宜多了,学校里经常得排队打。”一位被采访的“80后”蒋先生表示,关于公用电话的记忆要追溯到9年前,自己已经很多年都没用过了。“以前大家都没有手机,有什么要紧的事和家里人联系,就靠公用电话,身边很多人都用过IC卡电话。”提起使用过IC卡打电话的经历,市民王女士至今还记忆犹新。“现在每个人都有手机了,公用电话逐渐沦为小广告的栖身地。”看着IC卡电话亭不再如当年风光,市民张先生也是一脸惋惜。

“2010年以后,公用电话亭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虽然它还能在免费拨打110、120、119以及122等方面起到应急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公用电话亭使用频次在逐年降低。”朱丽红说。于是,不少公用电话亭出现了线路老化、话机陈旧等情况。

今年5月开始的公用电话亭大排查中,区城管局就先期对我区范围内的公用电话亭进行了排查梳理,做好拍照留档、拨打测试,并将情况记录在册,报备相关部门,并根据前期排查情况进行专项整治,要求相关部门对一些“高龄”服役、破损严重且无法进行维修或不符合更换条件的公用电话亭进行拆除。“针对前期市民反映的电话亭占道、影响通行的情况,我们通过联系电信部门进行拆除,拆除后的人行道也要求及时进行恢复。”区城管局市容综合管理科的工作人员表示。

另外,记者了解到,在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电信部门翻新了38个公用电话亭,采购了40台无线公用电话话机安装替换,实用性和“颜值”都得到了提升。

现存公用电话亭未来命运会如何?

转型模式等你来提意见

除了拨打110、120之类的应急功能,最近电信部门也在思考,公用电话亭承载着人们对城市发展的回忆,是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不是能让公用电话亭承担一部分的社会功能,比如改造成更有文化意味的城市坐标呢?

公用电话亭的衰落无可避免,这并不是萧山的特例,国内外不少城市都碰到了同样的问题。记者了解到,国内外都有不少将其成功改造的案例。比如,上海就有一批“有故事的红色电话亭”,成了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上海淮海中路沿线、毗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的一座公用电话亭就是其中之一,经过改造,其外形似红旗和火焰,亭内设有互动装置,可以收听红色故事以及打印个性化明信片。上海延安西路沿线、毗邻中共中央第一座无线电台遗址的电话亭,被改装成了“石库门”风格。亭内置有“复刻版”电台设备,讲述“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故事。除此之外,上海还有100多座电话亭外墙贴上了展现不同时期红色故事的玻璃贴,一时间成为市民们争相拍照的打卡点。

在市民范先生看来,虽然公共电话亭的作用在慢慢消退,其存在本身就是一个“被人们遗忘的角落”,但是作为时代记忆的“见证者”,它蕴含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就像英国伦敦的红色公用电话亭,它不仅仅是作为景观的一部分,更是一种英国文化符号的体现,所以政府部门可以将其保护起来,将这种独特的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下去。”

“公共电话亭除了基础通话功能外,还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其整洁程度将体现一座城市的风貌。因此,政府部门可以努力做好公共设施的保洁工作,将其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保护起来。”市民黄小姐表示。

市民王女士认为,公用电话亭作为一种城市公共设施,承担着诸多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功能,可以在此基础上赋予它新的公共的、便民的甚至文化的身份,在保留其应急等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各类新技术,探索并丰富其使用功能,比如办成街头图书馆、微型博物馆甚至便民服务点。

当然,对于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公用电话亭的作用,我们也想听听各位读者的建议,欢迎拨打本报新闻热线82654321来说出你的“金点子”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8 02:32 , Processed in 0.19260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