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璹可能也不曾料到,他的这一尝试,开创了中国以图配诗、普及型农书的先河,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农业科普读物。
一
假如你生活在860年前的南宋时期,又假如你在那一年的那一天,正巧站在从於潜往都城临安的路旁,那么,你就可能正巧看见:一队人马快马加鞭地行进在前往都城临安的官道上。
你习惯地侧身路边,让这队人马在你前面转瞬即过。在你看来,官道上有马队疾驰而过,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幕。可是,你哪里会想到,你在无意间成为了开启一个历史篇章的见证者之一。而这段历史,在历史的长河里将闪烁着特有的光芒。当然,对于这一切,以及以后将会发生的一切,当时的你,是不可能知道的。
你不知道,这队人马中的那位领头的中年官员,名叫楼璹,他的正式身份是——於潜(也作于潜)县令。
你也不知道,楼璹这次於潜县衙出发,奔国都临安而去,是接到了当今圣上——宋高宗赵构的召见。
这种机会,一个人一生能遇上几回?又有几个县官能获此殊荣?即使你重回21世纪的民主社会,你也几乎没有能够见到国家元首的可能,何况那时还是被称之为封建社会的八百多年前?
因此,你还不知道,在楼璹心目中,这是怎样的一次出行。此刻,那无以言表的喜悦、激动、向往、感恩,全部投射到了楼璹身上,化作了那一路风尘仆仆,一路行色匆匆——
巍巍的天目山,在楼璹的身后渐次隐去。平时那么令人神往、雄峙东南的天目山,现在没能够吸引他更多留恋的目光。
连绵的群山,在楼璹的身后渐次隐去。谷地里那耕种忙碌的景象,没能够让他匆匆的脚步稍稍停留。
那让当时圣上——宋高宗连连感叹“且留下”的西溪,在楼璹的身后渐次隐去。小桥流水、芦花似雪的西溪美景,也没能够收获他更多赞赏的吟咏。人生能有几回搏?天子召唤几时有?
快点!再快点!楼璹的心已经飞向了玉皇山,飞进了金銮殿!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你在860年后的今天的臆测,事实并不见得就是如此。可能,事实和你的想象有点接近。也有可能,原本就没有楼璹送画进京这件事。然而,这又有何妨呢?反正,当时朝廷对楼璹青眼有加,确是事实。
(日)狩野永纳翻刻明代宋宗鲁《耕织图》 1676年 和刻本
正是根据这一点,你为了写一篇关于《耕织图》的文件,才有了这样的想像。你甚至还打算,就以这蒙太奇式的镜头作为文章的开头。
事实上,你确实做到了。后来你的那篇《耕织图记》,确实是这样来布局谋篇的。
《耕作图》(局部)(传)元程棨摹 楼璹作 赛克勒美术馆藏
让你有兴趣为《耕织图》写点文字,是因为你对《耕织图》有了点兴趣。至今,你还清楚地记得,在初中的历史课本上,《耕织图》作为插图,已经烙进了你的记忆。后来,你又偶尔在县城太庙山上的凌烟阁中壁画上,了解到《耕织图》竟然发端于自己的家乡。尽管,这都已经过去二三十年。但,这颗种子毕竟还是发芽了。为此,你开始为写这篇文章,做起了功课。
翻开地方志,你了解了楼璹的基本情况:
楼璹,字寿玉、国器,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出身于仕宦家庭,有书画才,留有《六逸图》、《四贤图》等。受父荫初任职于婺州(今浙江金华)幕僚,绍兴二年(1132年)至四年(1134年)任於潜县令。
同时,你也简单了解了於潜的历史变迁:
於潜,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县,属当时扬州管辖的17个县之一。后历经地名变迁(比如于潜、于全等)、辖区分合,于1958年10月并入昌化县,1960年9月又因昌化县撤并随之并入临安县。
你的目光落在天目溪上。源自天目山的天目溪,自北而南,流经西天目、绍鲁、於潜、堰口、塔山、紫水、乐平,贯穿而下,其支流带进了横路、千洪、太阳、藻溪、马山,犹如连线串珠般地连起了於潜地区的大部分乡镇。站在地图前,你可能还会发现,於潜地区就像一张狭长的树叶,天目溪及其支流,就是这张树叶的叶脉。
是的,於潜就是一张树叶,天目溪就是它的叶脉。自古以来,於潜地区的人们就是随着天目溪水上上下下,输送出山货,换进来其他生活必用品,就像叶脉里的养分交换。当然,这样的认识,在以水运为主要交通方式的时候,楼璹的那个年代,是不可能有的。反而到了水运废弛的现在,你轻而易举的便有了这样的想法。
你在刚刚出版的《临安志》上看到了这样的记载:
溪中商船上下,渡船往来。特别是镇北的后渚桥,更是一派小商埠的繁华景象:桥下舟楫相联、桅杆林立,岸边商铺相接、人声喧闹。
这让你非常的感慨:八百年的历史变迁,沧海桑田,天目溪貌,今非昔比。同时,也让你稍稍有点自得,你对于天目溪的叶脉的想法,是蛮符合当时的情形的。想到这里,你不仅感叹,科学真是够厉害的,一千年后看看地图这点小常识,就能轻易解释千年前的现象。要知道,在千年前想要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那该是多少庞大的一个工程啊!
《耕织图》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
自然,你没忘记你来於潜的原因——为了860年前的楼璹。楼璹主政於潜的时间,相对于於潜2200余年的建县史,实在是沧海一粟。但是,他却“因课劝农桑成效显著而得上闻”。在你的印象里,出身世家、初次赴任的楼璹,到了山清水秀的於潜县后,踌躇满志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他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引导百姓种粮养蚕,百姓生活殷实,把於潜县治理得安安定定、妥妥帖贴,可谓颇有政绩。是的,一个县令,能够做到这个份上,在工作上看已是到了极致。即使换作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作为一个地方行政长官,能够取得这样的业绩,也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一个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做了合适的事情。你深深的为历史感到庆幸,於潜选择了楼璹,楼璹也选择了於潜。
《耕作图》(局部)(传)元程棨摹.楼璹作.赛克勒美术馆藏
其实,你对於潜的关注,你对楼璹的留意,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楼璹任於潜县令期间的一卷图。因此,之前你已经好好做了功课。这让你对那一段历史有了有了大致的轮廓:
(日)狩野永纳翻刻明代宋宗鲁《耕织图》 1676年 和刻本
楼璹生活的年代属于南宋初期。偏安江南一隅的南宋王朝,迫于当时的形势,为增加税收、维护统治的稳定,非常注重农事生产,宋高宗提出“以农桑为先务”,屡下“劝课农桑”的诏令,浙西提举颜师鲁也“以奉行劝课农桑勤怠为赏罚”。初任地方行政长官的楼璹,深领帝旨,笃意民事,对如何当好父母官,有着自己的理解。发展当地农业生产,让百姓吃有粮、穿有衣,成为楼璹到於潜任职后的确定的第一要务。楼璹这样的地方官,即使放到今天,也可谓是既能埋下头苦干,又能抬起头看方向。
《佩文斋耕织图》(局部)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为此,楼璹跑农庄、下田头。在究访水稻、蚕桑生产过程始末后,楼璹以一技之长,“为《耕》、《织》二图”。《耕》图,自浸种以至入仓,凡二十一事;《织》图,自浴蚕以至剪帛,凡二十四事。每事为一图,并配五言诗一章,每章八句,以说明图意。《耕织图》形象地再现了於潜两大农业的生产全过程,既记录了当地农民的生产方式方法,又可资后人借鉴学习之用。现在的学术界,也都把《耕织图》当作是水稻耕种、植桑养蚕的技术普及教科书,并视其为农具图谱的源头、世界第一部农业科普画册。据说,楼璹《耕织图》中记载的许多耕织知识和生产工具,一直沿用至现在,其中,所绘提花机及其操作方法,比起《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重要农科书籍,要早400多年。
四十五图,四十五首诗,楼璹在自己的特长和工作之间,在艺术和生产之间,成功地找到了一条通道,架起了一座桥梁。一卷《耕织图》,耗费了楼璹闲暇功夫,寄托了楼璹的良苦用心,也成为了楼璹的得意之作。因此,这次蒙受皇上召见,楼璹在作好相关准备工作的同时,特意带上了《耕织图》。
历史再一次证明了楼璹的选择是正确的。
《佩文斋耕织图》(局部)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在宋高宗召见时,楼璹趁机呈献《耕织图》。高宗阅后,龙颜大悦,倍加赞赏。对此情景,楼璹之侄楼钥在《跋扬州伯父〈耕织图〉》中记述到:“即蒙玉音嘉奖,宣示后宫,书姓名屏间……”看来,高宗不仅自己喜欢《耕织图》,还要把它作为后宫间了解农村、农业生活的一个“样本”、一个窗口了。
世上的事,往往就是在这样的不经意间,被确定起来的。在了解了《耕织图》有关情况后,你的这一想法也逐渐清晰起来。不是吗?当年敦煌的王道士,不经意间打开了藏经洞,从此开启了让全世界为之倾倒的敦煌学;清末学者王懿荣,不经意间从入药的龙骨上发现了甲骨文,从此找到了中华文明5000年前的源头。
860年前,无论是楼璹作画,还是高宗喜好,他们肯定都没有想到,会产生如此的后续效应。是的,宋高宗可能不曾料到,他的这一喜好,会影响到各地官员的跟风,甚至后世帝王的效仿,并波及日、韩等国家;楼璹可能也不曾料到,他的这一尝试,开创了中国以图配诗、普及型农书的先河,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农业科普读物。
但是,历史对此有明确的记载,这些“不曾料到”的事,都确确实实第成了真:
《耕作图》(局部)(传)元代程棨摹 楼璹作 赛克勒美术馆藏
宋高宗“玉音嘉奖,宣示后宫”后,《耕织图》名声大振,摹本广泛流传于各地。南宋时,几乎各州、县府的墙上都绘有《耕织图》壁画,供官员百姓观摹。
以后各朝代,无论是官府还是民间都有大量的临摹作品和内容相仿的《耕织图》问世。据考证,各种版本达近百种之多。元延祐五年(1318年),司农司苗好谦编写《栽桑图说》,将元初李声临摹的《耕织图》一同编为《农桑图说》,印发给百姓。明万历年间,《耕织图》被引用编入《便民图纂》。
《御制耕织图》清焦秉贞画.康熙诗.国会图书馆藏.清康熙三十五年内府刊本
到了清代,游牧民族出身的皇室,为表示以农立国、重视农业,对《耕织图》更是倍加推崇。史载,康熙南巡见到《耕织图诗》后,感慨于织女之寒、农夫之苦,传命内廷供奉焦秉贞在楼绘基础上,重新绘制,计有耕图和织图各23幅,并每幅制诗一章。焦绘《耕织图》同样大得康熙皇帝欢心,亲自为之作序,并在序首、序后盖上“康熙宸翰”等三方宝印,再命著名木刻家朱圭、梅裕凤镌版印制,颁赐臣工。后来雍正皇帝又命画师参照楼璹《耕织图》和《御制耕织图》绘制耕图、织图各23幅,并亲自各题五律诗1首。乾隆皇帝也命画师摹绘楼璹《耕织图》,亲自作序,并在保留楼原诗的同时,于每幅题七律及五律诗各1首。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又命画院工匠按着元代程棨《耕织图》为摹本,用双钩法临摹刻石,每图长53厘米、高34厘米,加上乾隆帝提款及题续,共48方,镶嵌于清漪园(颐和园)内玉河斋游廊的墙壁上。并且将《耕织图》中的美景在园内用实际山水复原出来,命名为“耕织图”。后清漪园遭到英法联军的焚掠,“耕织图”石刻被毁。直到2004年,颐和园内才重修“耕织图”景区。
通过对《耕织图》历史的研究,你还知道了,《耕织图》在其他方面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历代以来,民间大量翻印的《耕织图》更多,而刻于瓷器、窗户或变为织造纹样等纹饰的,则不胜枚举。
《耕织图册》(局部)清陈枚画.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耕织图》还流传到了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地区,对亚洲的农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朝鲜等地有多种临摹本流行。据日本东海大学文学部渡部武统计,他所研究过的《耕织图》版本即有56种之多。此外,竟然连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学术研究主任居密博士也藏有《耕织图》,这令你不得不为之叹服。
现在,你站在历史长河的这一端点,反观《耕织图》的运动轨迹,不难发现楼璹的《耕织图》极大地普及了耕织生产技术。有专家的对比研究表明,《耕织图》所绘提花机及其操作方法,比《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要早400多年。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个农耕社会。《耕织图》中记载的许多耕织知识和生产工具,竟然一直沿用至现在。你出身於潜农村,你的童年、少年也在田野间度过。所以,图上的很多农具,你还都叫得出名字。
《御制耕织图》清康熙三十五年序內府刊本 哈佛大学图书馆藏
“图绘以尽其状,诗文以尽其情”。《耕织图》在历史上得到了这样的评价,其描绘劳动者耕作与蚕织场景形象生动、细腻传神。《耕织图》得到历代帝王推崇,天子三推、皇后亲蚕、男耕女织,不仅符合中国古代美丽的小农经济图景,还起到普及农业生产知识、推广耕作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同时其本身也成珍贵的艺术瑰宝。如《雍正耕织图》深藏故宫三百年,已成珍贵的文物艺术品,被视为镇馆之宝。
所有的这一切,即使当年宋高宗、楼璹具有再好的想象力,也都未曾想象得到的。
追抚这段历史,让你对於潜的认识,具有了历史的眼光。是的,860年前的楼璹,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做了一件合适的事情,他的《耕织图》在人类历史滔滔之河中,是一朵小小的浪花,激起了圈圈涟漪。而这朵860年前的历史浪花,正是在於潜形成的。
追昔抚今,也让你感到了丝丝隐痛:如今,楼璹的《耕织图》原本已逸。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朵浪花似乎已经若隐若现,渐行渐远。
在於潜,还可觅见《耕织图》的痕迹吗?
纵观於潜历史,与这段历史有渊源的,可能要推上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的藻溪丝绸市场了。那时,於潜地区几乎是家家户户经营织机。每每忆及那段历史,你耳边仍然会想起“咔嚓咔嚓”织机声。因为,你家最多时也经营过4台织机。在你的印象里,於潜地区的农村是自从有了织机后,白天和夜晚就没有了多大区别:一样的织机声,一样的织工上班……而织机东家要早在凌晨两三点钟就动身,将一天或几天的成果,在天亮前赶送到早已人声鼎沸的藻溪市场去交易。而你家织机上前半夜的产品,可能会在早饭后直接送到临安的货运站或者杭州的火车站,下午或第二天就出现武汉的汉正街上,或者成都、拉萨的市场上了。
可惜的是,名噪一时、牵动四方的藻溪丝绸市场,到了90年代初,悄然无声堙没无形。
作为800年后与《耕织图》历史的遥相呼应,2017年6月,於潜这里有了“中国耕织图文化园”。
不知道於潜的“老领导”楼璹泉下有知,是否会欣慰?
原文刊发于《浙江散文》杂志第二期
作者金惠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