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1国际妇女节,今年的主题是:女性背负世界重担!
2021年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联合国妇女署发起主题为“女性领导力: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实现平等未来”的活动,以赞扬全球各地女性帮助世界从新冠疫情中重启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呼吁推进更包容、更平等的社会。
回看过去一年,是她们,勇敢而坚定,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是她们,包容又温柔,治愈遭受创伤的世界。“她力量”,已成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是的去年的抗疫一线,多数女性医护的身影在闪动,还有女记者们,要向她们致敬!
,
今天我们重视女性权益,不是几个渣男和直男,在三八节假模假式的送多网上小玫瑰,更不是为了应景式的表示表示。女性权益的保障和改善,需要365天无死角的重视和改善,特别是春节前夕,一则女记者的家暴风波舆情,搅动了舆论场,持续了近一周的社会讨论,女性权益的保障,说明已经是全社会不得不面对的真问题。
听说,今天很多媒体单位给各位女神们发了过节礼品,有沐浴露、洗衣液、透明皂、牛排,这很有诚意,庆祝女神节不要光空喊口号,说漂亮话没啥卵用,还是来点实在的!
02、 两性,在劳动力市场的差异,是性别不平等的重要体现,也会加剧其他领域的性别不平等
性别平等,不仅是一项基本人权,也是世界和平、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
就中国本土传统的封建化的性别文化而言,在性别关系上是将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等级化,甚至用尊卑贵贱来定义男人和女人,并形成了一系列反映两性关系的等级制度和文化。如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男强女弱、男高女低、男外女内等。
这些,都是残渣余孽,都是没割掉的辫子!
昨天晚上为了写这篇文章,陈老师仔细查阅了资料,发现全球整体性别平等指数虽已达到68%,但发展极不均衡,在健康、教育公平等领域两性差距很小的同时,女性与男性在社会经济参与和政治领导等方面,却依然有着巨大的鸿沟。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公,是一个基础性问题。其中,职场带来的生育惩罚尤为严重,什么是生育惩罚?
生育惩罚,又称生育代价,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中,女性由于生育而对其自身职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是生育与生产这对矛盾的体现。
只有女性能够怀孕,是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层面的最大区别!
这,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在生育与劳动生产中的潜在矛盾。
对于大部分已生育家庭而言,养育子女占家庭无酬劳动的相当一部分劳动时间,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女性会因为生理和家庭责任的原因,难以在工作上投入与同龄男性相当的时间和精力。
03、被媒介忽略的女性生育惩罚
一名生育子女的妇女,她在怀孕前会受到超前生育惩罚,整个生产和养育的过程,会受到传统意义上的生育惩罚,子女成年后还会受到滞后的生育惩罚。
从这个意义上讲,生育惩罚,也可以理解为无酬劳动与有酬劳动在有限时间和精力分配中的博弈问题。无酬劳动的权重越大,受到生育惩罚的可能性就越大。
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在中国女性投入到家务、照料家人的无报酬工作中的时间为男性的3倍以上。女性从事收入较低的第一产业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女性在掌握最新技术方面,相比男性也存在差距。
中国社会各行业中人工智能人才中男女的比例,男性人数远远超过女性,与男性相比,女性担任高级职位的比例很低。世界财富500强中女性CEO占比不到5%,风险投资机构的女性合伙人占比仅为6%。
中国高层人才所在单位,大面积存在“只招男性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男性”的情况,存在“同等条件下,男性晋升速度快于女性”的情况。
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中,女性由于生育会造成工作上的间断,并向企业转移生育成本,导致雇主对未来求职的女性,不论生育与否,都会存有顾虑。在劳动回报方面,男性薪酬总体高于女性,且薪酬的增长性显著高于女性。
在中国,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18~64岁的女性在业者的收入多集中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平均而言女性要比男性多读一个学位(学士、硕士、博士)或者多工作5年才能获得和男性一样的预期收入,且女性后期的收入增长相较男性,会更早呈现出饱和的态势。
另外,很长一段时间内,一个国家女性就业率越高,生育率就越低,这其实是女性改变自己自身地位的必经阶段,不见得是坏事,在中国平均生育一个小孩工资率的惩罚为15—20%之间。
04、妇女能顶半边天,不能仅仅是句口号!
新中国刚成立以来,“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和鼓励妇女走向工作岗位的政策,大幅度提高了母亲的就业率,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育惩罚,但不表明没有更一步的改善空间。
妻子家务劳动的时间,无法随其相对收入的提高而持续减少——这是因为社会性别观念已经固化,因此高收入的妻子为了迎合男性,反而要花更多时间做家务,以显得像一个合格的妻子。
女性如果有超额的家务劳动,就会影响其工作收入,而较低的工作收入,又会导致更重的家务负担,形成恶性循环。反过来,如果女性工作出色,可以带来家务工作的减少(尤其是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但又会带来社会对女性家庭角色期望值,和她本身社会定位的观念冲突。
为了满足自身工作状态的需要,女性也会调整自身的观念,观念也是多元的。
很多全职家庭主妇的母亲认为,无时无刻的陪伴和自我牺牲是母性的表现;工作的母亲认为,与子女交流的质量才是最重要。全职工作的母亲则认为,给予子女足够的自我成长空间,才是一个好母亲的标准。
“母性”是一种社会构建的标签。传统观念认为,母亲是养育后代的中心,具有高度不可替代性,子女的需求,高于母亲的个人需求,母亲需要持续不断地满足子女所有的需求。
但实际上,在中国母亲照顾子女的劳动价值高于市场劳动。“母性”中的“母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女性在抚育后代中做出自我牺牲时的自豪感,是一种自我身份的认定。但是,矛盾点在哪?女性也需要更多事业和个人成就,实现自我价值。
由于性别平等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经济地位平等上的,因此所有阻碍女性参与社会生产劳动的观念,都会削弱女性相对于男性的其他权利。
我们需要警惕这一性别观念的回溯现象,避免家庭再次成为女性的唯一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选择。
05、为什么猥琐自卑的男性特别喜欢诟病女博士
女性事业上的成功与在大众中的受欢迎度成负相关,而这种不受欢迎,又会对其职业发展产生负面印象,阻碍女性进一步的发展。
一个成功的知识女性,通常会令很多不自信、自卑的男性感到强烈的压力,特别被诟病的是女博士。
有人问,女博士生学术表现比男博士生好还是差?实际上一点都不差!刻板印象是因为男权社会的狂妄自大!
还有大龄女博士问,我真的是婚恋“困难户”吗?这,牵扯到大龄单身女博士婚恋偏好和择偶观。
最可笑的是什么?是我们的媒体和互联网舆论。
媒体惯常使用“灭绝师太”“UFO(ugly、fat、old)”“第三种人”等饱含歧视性的词语,形容27岁以上接受博士教育的单身女性,这些“污名化”的标签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传播力,能够迅速在网络走红,并为社会大众所熟识。
但这些人,其实是自卑之后的畸形心态,也是酸涩丑化知识女性的表现。这些人因为自身学历低,存在智商焦灼和自卑,极力渲染“剩女”“愁嫁”等负面妖魔女性高知的新闻。
那么,到底大龄单身女博士群体的情感、婚姻现状究竟如何?她们真如媒体渲染般是婚恋市场中的“困难户”且长期处于“恨嫁”状态吗?抑或是媒体为吸引眼球炒作出来的“假问题”?
明明女性“读博”是一种人生价值增值过程,但媒体热衷于将其受教育程度和在婚恋市场中的受欢迎程度,描绘为倒U型,甚至说女博士没市场,因为智商太高,压不住,搞不定,不如找村姑傻白甜,甚至将其婚恋问题渲染上悲情色彩,这是反智主义的逻辑。
06、女博士并非婚恋“困难户”,她们只是精挑细选,看重婚恋质量
真相是什么?
真相是女博士并非婚恋“困难户”,她们没有放弃婚姻,只是暂时延迟了婚姻。在建构择偶标准时,女博士秉持“锦上添花”的态度,追求亲密关系、经济独立、彼此尊重、自我实现等高质量的婚姻生活。
尽管女博士独特的婚恋标准非主观地延缓了其结婚年龄,但却拉伸了她们觅偶的时间长度,对推动晚婚、提升婚姻质量、促进男女协力承担“婚姻包袱”、实现婚配模式多元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比如一些狂妄自大的直男觉得,女博士在爱情中太过理性而缺乏可爱,难以得到男性青睐;因学业繁忙导致社交圈子狭小,难以结识更多优秀男青年,这都是扯淡!高知圈内优秀的男生才多呢!
还有网络喷子认为,高学历在婚恋市场中并非加分项,女博士不具年龄优势,但却对伴侣期望太高,找个初中毕业的也可以,女博士也没啥了不起,不就是多读了几年书吗?即便是已婚女博士,其离婚率也高于普通女性等等,这些人的嘴应该闭上,别喷了。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和封建男权思想,让这些喷子失去了理智,容易产生自大自恋,这与女博士群体普遍主张的男女平等相悖,故而使她们在男性主导的婚姻市场中容易受到排挤,陷入婚恋困境。
还有喷子支招,女博士应该妥协,应该向男权投降,提出帮助女博士摆脱单身状况的精准对策,就是女博士应自降身价,降低自己的自身婚恋观,降低自身期望,减少两性在择偶标准方面的差序,就是要求女博士回归村姑婚育观才是正途,等等。
07、女博士有什么不好,我看很好!
女博士作为学历最高的女性群体,既承载着一般女性的感性因素,又兼具知性女性的理性,但以往媒体和舆论负面的报道,侧重于刻画女博士面临婚恋问题时表现的感性一面,而缺乏其对婚恋理性思考和深究。这些人在传统男权社会的视角,对女博士婚恋问题的研究存在明显污名化,强调主流的婚配模式,而忽视了女博士为了追求高质量的伴侣和婚姻,或者为了抵制传统婚配中不平等的性别分工,她们很可能不是“被剩下”,而是自我主动选择“难嫁”。
你要搞清楚不是人家剩下了,而是人家对恋爱和婚育的质量高,要求高,别搞错了!
和一位女博士聊天,针对这个问题,她直言不讳。
“作为博士,头顶高学历女性的称号,很想在毕业之后能够为社会做点贡献,家庭稳定是安心工作的基础,所以,我现在正积极解决自己的个人问题。对婚姻有很多美好期待,希望另一半在事业上能与我旗鼓相当,不喜欢不平等的关系,两个人差距太大,仰视者和被仰视者都不舒服,在掺杂上两个家庭的琐事,容易影响彼此感情。另一半的家庭背景我不是很在意,主要看重的是对方是否有健康的人格品质以及发展能力,希望我们两的相遇是互惠互利,两个人都可以从这段关系,或者这段婚姻中,获得进步,可以走向高处。”
另外,“催婚、逼婚”是父母发表意见和影响子女婚恋决策,女博士同样面临父母意见的压力,在压力之下她们不同的表现,实则反映了她们真实的婚恋想法和婚恋偏好。
与盛行“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婚嫁观念不同,在父母的干预下,很多女博士依旧对自我有清醒认知,且坚持自我成熟的婚恋标准,甚至能够反思原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怪象,敢于和他们做明里暗里的斗争与博弈。
在传统“男高女低”的婚姻生活中,女性为了获得安全感,往往愿意牺牲自我而奉献家庭,甚至在婚姻关系中委曲求全。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婚配文化的变迁,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以及全球范围内女权运动的开展,高学历女性清醒认识到个体独立自主的重要意义。
她们追求工作权利,渴望自我价值实现,在择偶时期待伴侣,能够尊重和满足她们的需求,实现婚姻内男女平等,甚至部分女博士愿意为了实现自我而不断延迟婚姻。高学历女性个体独立自主意识的觉醒,深刻影响了婚恋观的形塑。
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女性权益的进步,这都值得肯定和支持。
08、报道莫用“女司机”吸引眼球了!女司机何辜,每次都被“贴标签”!
还有一点,做媒体的人要注意,新闻报道莫用“女司机”吸引眼球了!女司机何辜,每次都被“贴标签”。
图片 在媒体对交通事故的大量报道中,“女司机”俨然成为“马路杀手”的代名词、大众调侃的对象,甚至有人提出“珍爱生命,远离女司机”。很多媒体的报道,喜欢在标题中就出现了“女司机”,且多与“油门刹车分不清” “碾轧” “情绪崩溃”等词联系在一起。
但众多事实和调查显示,女司机并不是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责任人。调集事故数据证明,女司机发生交通事故的数量,不论是重大事故还是一般事故都远低于男司机。
“女司机”交通肇事之所以被媒体反复报道和渲染,一方面与当前社会的“眼球经济”有关,另一方面,则反映出社会上长期以来对女性所持有的刻板印象。
受到男权主导下的刻板印象的影响,在社会和部分媒体的眼中,女性不论是在学车考证还是在开车上路时,都被认为操作技能差、应变能力弱、情绪不稳定。
而在媒体对涉及女性司机交通事故的大量报道中,女司机经常是“有错却不认错”的形象。于是,一旦出现有女司机参与的交通事故,公众批评多会指向女司机,发表的多是“女人就是不适合开车”之类的评论。
这些直男喜欢评论多是“女人开车脑子反应不过来”“女人驾龄好几年都开不好,还敢上高速”类似的评论。
这样的舆论导向偏差,若不及时修正,矮化女性群体形象的舆论,会逐渐蔓延到其他领域,形成社会对女性的集体偏见。
图片
这实际上也是基于风险社会放大框架理论下的邻避舆情传播。这些媒体喜欢放大性别标签,为的是吸引眼球,带偏舆论,混淆是非,做这些的,都存在认知狭隘和偏激极端。
图片
09、现在的媒体喜欢妖魔化、污名化女大学生群体,这很低级也很无聊!
还有一点现在的媒体喜欢妖魔化、污名化女大学生。
女大学生“被污名化”现象愈演愈烈,如“被浅薄化”“被低俗化”“被贬损化”“被弱势化”等,其已从社会精英群体沦落为人们调侃、哂笑甚至讥讽的对象。
当前,在网络空间和一些媒体的报道中,“女大学生”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但与以往冰清玉洁、志趣高雅的形象不同,“女大学生”频频与“包养”“裸贷”“代孕”等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一时之间沦为“堕落天使”和“坏女孩”,社会形象与声誉一落千丈,令人不由大跌眼镜。
究其原因,既有女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迷失,也有商家及媒体的推波助澜,更有社会大众先入为主的歧见。
为改善女大学生的社会形象与声誉,还原女大学生的本来面目,需要女大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
事实上,在任何时代,女大学生都应是有知识、有理想、有修养的群体,应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结合起来,成为历史发展洪流中有作为、有担当的一份子。
媒体的责任就是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实,而不是为了“眼球经济”去故意制造“爆点”,如果喜欢这样做的,那就是无良媒体了。
还有人问陈老师,你怎么看大学里男生们搞女神节?
个人是这样看的,这几年来,女生节在中国高校的兴起与兴盛,通过对性别间关系与性别内关系的建构,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性别观念,而且重构着大学里的性别文化和校园文化,这很有意义,也值得提倡。
高校女生不愿称自己为“妇女”,但又不想放弃女性的节日“特权”,所以称之为“女生节”。
高校女生节女神节,进行社会性别意识培育,构建合理的性别文化,推动性别平等,不仅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立场,而且对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
这样以来,以后的男性会越来越绅士,越来越尊重女性,这很好!但是要注意不要翻车。
比如2016年的女生节,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悬挂的两条横幅:一条是“马院妹子,你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样子,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另一条是“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在为社会主义而奋斗”。其实,“这两个横幅内容的性别观念正好是翻转的”,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 。
厦门大学金融系男生在征求了女生的意见后,精心设计制作了巨大的卫生巾,并在上面插满了纸玫瑰,不料,展示后引发了铺天盖地的网络评论甚至批评。如有学生和媒体认为将女性的生理因素作为展示女人美的重要标准,有可能将性别分工本质化,这不仅让金融系的男生们“傻眼了”,而且“真是被吓着了”。他们说,“原本只想着好玩,没考虑那么多”,迎面遭遇的当头一棒,使他们感到“特别委屈”。
有关女性的各种称谓,如女生、女人、妇女、女汉子、女神、女王、女强人等,在不同的语境和情境下会表现出怎样的性别意义?当“妇女”与婚姻家庭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女生和新女性对“妇女”这一称谓的拒绝说明了什么? 女生节是由学生营造的搞校园活动、创造校园气氛的诸多名目之一。但这个非常性别化的节日,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其中所蕴含的各种性别权力关系却没能引起充分注意,舆论导向也没有注意,很容易翻车,一定要把把关,多思考一下,是否合适。
庆祝女神节,不能仅仅是为了应景和讨喜,而是要谈点真问题,为女性解放和女性权益的保障和进步发展,说一些人话!经历了几千年封建社会,要求妇女三从四德的中国,立于时代潮头、领风气之先,就需要更多的知识女性,获得文化认知的启蒙和觉醒。
作者:陈安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