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极品飞车121 于 2021-2-25 23:44 编辑
我做的这个图表分析,可以解释如下问题: 1、某一线教授发问:为什么我轻松考上985,儿子很努力,成绩却一般?这是很多高学历特别是学霸家长遇到的问题。 2、一线大城市普遍家长重视教育,孩子各种补习班少不了,却依然大量的孩子普通高中都上不了。
名词解释。学力:指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简称。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 本贴是业余讨论,由于本人缺乏翔实的数据,图中列出的数字都是用来进行质的比较,而不是精准的量化,是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为了简化,就设定学力=最终学习成绩。不讨论个别特例,不讨论波动,从大数据的角度,这是基本正确的结论。 下列的图表,x轴是学力,y轴是人数。
首先,我展示一个观点,在人口大量往东部、特别是一线大城市流动之前,全国各地学生的学力是差不多的。当然,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学力差别很大,有的人,轻轻松松考个985,有的人,累死只能考上技校。然而,如果把进行比较人群的基数放大到十万以上级别,不同的十万级别以上人群之间比较,差别不大。比如,30万浙江孩子和30万河南孩子,如果给他们同样的家庭环境,同样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同样的师资力量,最终,他们都会展示出来以下图形:极少数人冒尖和特差,少数人成绩较好和较差,大多数人在中间。
大约40年前开始,大量人口流出地的人流向人口流入地。 我们必须承认,总体上,离开较贫穷的家乡去往较富裕地区的人,在勤奋、努力、吃苦耐劳、肯动脑子、学习能力……等等各方面要强于留在家乡的人。
特别是最终在一线大城市扎根的人,无论他从事何等职业,白领也好,蓝领也好,摆地摊的也好,有铁饭碗的也好,勤奋、努力、吃苦耐劳、肯动脑子、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是超出原先的中位线的。他们的下一代,受到他们先天的基因,后天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不亚于原住民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最终,学力分布体现在下图曲线。
最终,看下图
蓝色曲线是原住民孩子的学力分布;红色曲线是引进人口的孩子的学力分布;绿色曲线是所有人口孩子的学力分布。
学力中位线是决定孩子初中毕业后能否上普通高中的一条线。目前全国几乎所有地方都以这条中位线为分水岭,初中毕业后,一半孩子上普高,一半孩子上职高技校。
再看下图,蓝色的垂直线是假设不存在人口迁徙,人口流入地原住民的学力中位线。对于蓝色曲线的原住民孩子,学力位于蓝色的垂直线左边的上不了普通高中,学力位于蓝色的垂直线右边的可以上普通高中(涂成橘黄色的2和涂成粉色的1)。现实是,人口迁徙了,人口流入地中位线移到绿色的垂线处。原住民的孩子当中,只剩粉色的1可以上普通高中。对于橘黄色的2这部分孩子,人口大迁徙挤走了他们上高中的权利。
实际上,对于人口流入人员(即引进人才)的孩子,如果学力处在蓝绿两条垂线之间,在他们的家乡可以上普通高中,到了人口流入地,就上不了普通高中。原因是简单的一句话:竞争激烈了。
这就可以解释某个一线城市的教授的发问:我和孩子他娘都轻松考上985,为什么孩子成绩一般。原因不是他们的孩子差劲,而是他们孩子的同学都很厉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