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23|回复: 3

[八卦] 浙江晦涩高考作文得满分 专家:不鼓励这样的文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4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08月04日 15: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浙江高考结束首日,在杭州学军中学门口,考生抱着复习资料准备回家。 王刚 摄

中新网杭州8月4日电(童笑雨)针对近日引发热议的浙江满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8月4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张颐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考生的知识积累值得肯定,但有“掉书袋”之嫌,不适合作为高考满分作文进行推广,高考中更不能鼓励这类文风。

近日,浙江教学月刊社微信公众号“教学月刊”将一篇题为《生活在树上》的作文对外公开发布。文中称,上述作文是今年浙江高考的满分作文。

该篇作文中,运用了海德格尔、嚆矢、树上的男爵、达达主义等词汇。用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的话说,“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

该篇文章一经发布,引发热议无数。有网友评论该考生“不说人话”“故弄玄虚”。

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洪亚兰拥有32年教龄,这几天,她也在关注该篇作文引发的争议。

“对这名考生我还是蛮欣赏的,他的阅读积累在同龄学生中少见。”洪亚兰说,平时她也会要求学生阅读文史哲方面的著作,比如海德格尔的作品。在学习《外国小说欣赏》时,会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作家的名篇。《生活在树上》的作者,肯定受到了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长篇小说《树上的男爵》的启发。

她说,这些内容都在高中生接触范围之内,只不过这名考生认真去读且读懂了,最后运用在高考作文中,且基本没有用错,这是比较可喜的。但将其评为满分,欠妥当。

“如果是我,会打48分。”洪亚兰担心的是,该篇作文一出,会在社会中掀起一股风潮,认为故作高深、晦涩难懂的高考作文都会受青睐。

对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张颐武表示,考生在考试中运用晦涩的文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值得反思的是评分标准。他认为,该篇文章不适合作为范文推广,高考中更不能鼓励这类文风。

他说,该篇作文言语晦涩,仔细阅读可发现,其中并没有很深邃的思想,甚至在逻辑上也不是很清晰,得满分欠妥。他认为,高考并不是选拔思想家、天才,而是找到能适应大学学习的人才。

“文字,一定要能传达作者的思想,逻辑清晰。”张颐武说,这才是考生要具备、学校要培养的能力,更是高考选拔的标准。“比如用甲骨文、或者用文言文来写高考作文,其实都是不合适的。”(完)




 楼主| 发表于 2020-8-4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0-8-4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吹毛求疵,或者说是叶公好龙。
现在很多议论说学生只对着课本读死书,对课外知识漠不关心,可是,遇到了一个把大量课外读物看懂了并且应用了的学生,却又给出了晦涩的评价,不由得让人想起来好龙的叶公见到了真龙时候的那个抱头鼠窜的滑稽样子。
考试是考什么?就是考知识,这个考生能恰中题意的应用这些素材,恰恰说明他已经熟练的掌握了这些知识,对于这样的作文,凭什么不给高分?给深奥的作文打高分,也并不影响给既平实又扎实的其他作文也打高分,这不是非此即彼的事情,是不存在矛盾的。
说句题外话,说这样的作文晦涩,也许只说明说这样话语的人,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自己只是个半桶水,被这样的作文给镇魇了。
发表于 2020-8-4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啊,为什么不允许人家又这样的文风?北大教授是自己写不出心里酸吧?当年鲁迅先生的文风也是与众不同的,不是也得到新政府肯定了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8 04:30 , Processed in 0.22376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