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97|回复: 12

[转帖] 【杭州日报 · 城纪】十里建国路(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5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里建国路(上)

2019-02-15

  建国北路旧景

刚改成平桥的宝善桥

杭州电厂原办公楼

东园巷旧景

建国路旧影

蕙兰中学堂旧影

在中国,几乎每座大城市都有一条建国路,杭州也不例外。与其他城市相比,南起望江路、北至文晖路,全长5.2公里的杭州建国路,似乎有着更为浓郁的历史感,一是颇有年头,从初显雏形至今已逾千年;二是它的每个地段、每个街口,路两旁的各幢房子都有不凡的来历。当然,它的今昔变化之大,也在杭州城内各条重要道路中首屈一指。

1949年5月3日下午3时许,结束了以抢占钱塘江大桥为中心的战斗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在市民的夹道欢迎下,列队从建国路进入杭州市区,宣告杭州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建国路由此被赋予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历史含义,多了一份时代荣耀。

孙 侃

唐景福二年(893),当时任苏杭观察处置使的钱镠发民伕及军士二十万,在凤凰山筑起“子城”后,又筑起周长达70里的“罗城”。“罗城”城垣西起秦望山,沿钱塘江至江干,东北至今艮山门,使杭州城池呈腰鼓状。今建国中路、建国北路一带虽未圈入杭州城内,但已有较多房舍出现。北宋元祐四年(1089),苏东坡任杭州知州,在疏浚西湖的同时,又开通茅山、盐桥两河,城池继续东拓,今建国路沿线均有市民建房居住,且有多条小道蜿蜒其中。

南宋期间,大量北方居民迁入杭州,城区扩张迅速,距皇城仅一步之遥的城南地区遂成“黄金地段”,尤其是今建国南路一带,官邸、寺院、各类作坊和店铺云集,成为杭州最为繁华的地区之一。据《西湖老人繁盛录》所载,南宋庆元年间,杭州城内“巷陌爪札,欢门挂灯,南至龙山,北至北新桥,四十里灯光不绝”,“龙山”指今城南一带,凤山门水门所流经的河流即为龙山河。今建国南路从古小道演变成街巷便在此时,初定名为竹竿巷。巷子西连城隍牌楼,是通往皇城的要道。竹竿巷西段疑为今十五奎巷,由此可知,早先的竹竿巷并非纯粹的南北向,部分路段呈西折。

今建国路各段,自宋时逐渐成形以来,非属皇帝出巡的必经之道,路面铺设、两旁建筑均较随意。路面原为土路,后以青石板铺之。南宋时达官贵人在道路两旁择地筑园,一时兴盛,其中以“富景园”最为奢华。竹竿巷后来改称为“板儿巷”,这一地名的由来,是因为巷内有多家木器作坊。从这一巷名的读音判断,得名年代无疑在南宋后。元朝,此地唤作“百花池上”“白花蛇巷”,名园仍较集中,且聚居了大量百姓。元末张士诚率农民起义军攻下杭州城,重筑高墙,又使城墙向东推出三里,板儿巷等街坊被圈入城中。明时,在此建有孔雀园、茉莉园等。清时,整条道路曾被称为上、中、下板儿巷,民国后又复称为板儿巷,此时的这条道路已相当规整。

直至民国末年,今建国路全路尚未统一的名称,各段有着各段的名字,明时,建国南路北段曾改称崇新巷;建国中路部分路段,宋时分别称为小粉墙、金桥洞、普安街等各段;今建国北路在明时称艮山门大街,民国则称之为东街路,至1945年抗战胜利,全路方统称为建国路。

清末民初,在今建国南路(望江路至解放路)上,建起了杭州历史上第一座发电厂“大有利公司发电厂”,电厂厂房原址位于今建国南路158号,三昧庵巷对面。当时此段路面仍唤作板儿巷,电厂又被俗称为“板儿巷电厂”。

1907年,由杭州籍珠宝商人金敬秋等人发起,开始在杭筹建民营的电灯公司。次年,“浙江省杭江大有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因资金筹措之故,不久易名为“浙江省官商合股商办大有利电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在板儿巷购得地皮,于1908年起动工建造发电厂,1911年农历七月八日建成。电厂建成当天即向全城供电。霎时间,整座城市被电灯照亮,杭城居民兴奋得如同过节。

因市民用电积极性较高,加之对电费收取、供电时间作了合理调整,杭州的电力供应需求激增。1917年之后,杭州湖滨新市场日趋繁荣,电力供应需求旺盛。大有利电灯公司遂作出决定,扩建板儿巷电厂,增装4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1套,使电厂总装机容量增至1150千瓦。

1919年之后,杭州丝绸业、棉布业发展迅速。因为有了电力,老板们纷纷把原有的人工织机更新为电动织机,以提高生产效率,工业用电需求急遽攀升,板儿巷电厂所能提供的电能已捉襟见肘,扩建电厂迫在眉睫。但板儿巷电厂地处城内,街巷狭窄,运送燃煤相当不便,水源也嫌不足,在此扩建厂房并不适宜。大有利电灯公司遂在艮山门外置地新建电厂。

1929年5月1日,浙江省官商合股商办大有利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改由政府官办,更名为“杭州电厂”,并筹资建造闸口电厂。1932年10月5日,闸口电厂建成。虽然又有了两座更为先进、装机容量更大的电厂,但板儿巷电厂依然存在,主要供应民用电。1933年1月,杭州电厂改组为“杭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距板儿巷电厂不远的清河坊鼓楼旁建造总部办公大楼,于次年建成。此次笔者为撰写此文,曾专程寻访。板儿巷电厂早已不见踪影,原址上建有杭州市电力局城南供电局。电厂办公大楼那幢四层(部分三层)九开间的西式大楼至今仍在,开设宾馆、商店等,门牌号码为中山中路17号。

今建国南路地处老城区,屋舍密集,巷陌交错。与建国南路相邻的街巷有20多条,较为重要的有五柳巷、斗富一二三桥街、三昧庵弄、城头巷、柴弄等,各条街巷内尚存不少遗址遗迹。既如迷宫,又不时有惊喜发现,让笔者流连忘返。

五柳巷在东河之西,依河延伸。南宋时此地建有一小规模皇家御花园,名曰“五柳园”,故名,斗富三桥亦被称为“五柳园桥”。清姚思勤撰《东河棹歌》中有载:“章家桥之上有五柳园桥,其地有五柳园,在金刚寺北,今安乐桥有五柳巷。”安乐桥东西向横跨东河,今已化作西湖大道的一部分。南宋以后,依东河运输之便,五柳巷一带开设有多家米店,有城南米市之说。《梦粱录》云:“杭州人烟稠密,城内外不下数十万户,细民所食,每日城内外不下一二千余石。新开门外,草桥下南街,亦开米市三四十家。”所载即为此事,斗富二桥因此被称为“米市桥”。清代之后,五柳园不复存在,原址即为今五柳巷。1966年五柳巷改名为下友谊巷,1981年又恢复原巷名。由于保留了大批具有江南风格的典型民居,五柳巷及周边地区今已改造为五柳巷历史街区,值得闲时一走。

斗富一桥、斗富二桥和斗富三桥始于宋代,均横跨于东河之上,与之相连的三条街巷即为斗富一、二、三桥街。《万历杭州府志》载:“平安第一桥、平安二桥、平安三桥,俗呼豆腐一桥、豆腐二桥、豆腐三桥”,“豆腐一曰斗富”。可这三座桥另有“平安”之名。元至正间,名士王维贤隐居于斗富一桥附近,筑有东里草堂。元张昱《题王维贤东里草堂》一诗中有“周遭多是及肩墙,马过犹知旧草堂。苔径雨晴蝴蝶乱,药栏风暖牡丹香”等句,可知当年此地之场景。今因河坊街东延至建国南路,斗富一桥已融入其中。今与姚园寺巷相连者为斗富二桥路,与郭东园巷相连者为斗富三桥路。两条巷子均与建国南路相通。

柴弄,东起今建国南路中段,西至斗富二桥东河下。此地与板儿巷发电厂仅一路之隔,当年为电厂职工的宿舍区,且有诸多电厂能人居住于此,包括能在高压线上带电操作的线路高手、修理变压器高手等。当年若有人说自己住在柴弄,还会收到不少钦佩羡慕的目光。

三昧庵巷在柴弄之北,巷内原有祭祀岳飞部将杨再兴的小庙三昧庵,故名。杨再兴出身农家,因穷困投奔岳飞。他武艺高强,战功赫赫,岳飞极为赏识。后在渡河时,杨所骑军马陷于淤泥之中无法自拔,被金兵乱箭射死。对这样一位英雄,朝廷竟无褒奖,气愤不平的杭州百姓自发集资建造了这座三昧庵,以示纪念。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发现庵祠屋基石与残碑,今已无从寻觅。1966年曾更名为建南里,1981年恢复原巷名。

城头巷位于五柳巷西首,其长度远胜于五柳巷。北宋年间还只是一条城垣边小道。明以前,此巷无名,明称春熙巷。城头巷名称的由来,一是因南宋时筑成的城墙东门崇新门(后东移,改名为清泰门),是在今清泰街与城头巷交叉口,“城头”有“城入口”之意;二是据说明末清初,此巷有一对男女因私情败露被官府砍首,头颅悬于城墙墙头示众,此巷后来被称为“人头巷”,后又讹音为“城头巷”。城头巷39号原为吴煦故居,今已不存。吴煦(1809-1872),曾任苏松太兵备道并督理江海关、苏松太道兼江苏布政使等职,后组织、督带“洋枪队”镇压上海小刀会与太平天国。他有家中辟有“清来堂”藏书室。所收藏的有关清政府和太平天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档案材料极其珍贵,被定名为“吴煦档案”。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位于今建国南路与西湖大道交叉口,是一家以治疗各类皮肤病见长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1950年,由解放军某部疗养、省政府卫生科、省府门诊所三家单位合并,成立了浙江省卫生厅直属保健院,最初的院址是在东河边城头巷的一幢两层木结构楼房中,此为市三医院前身(建国初期的省政府机关位于梅花碑,距此不远)。该院创建之初,并无特色专科门诊,只是一家为省级机关干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普通医院。

1953年,毛咸教授在一间约20平方米的诊疗室里,由一名护士为助手,成立了皮肤科,由此拉开了迄今已66年的该院皮肤病专业治疗之序幕。创办省卫生厅直属保健院皮肤科后,毛咸自备制剂40余种,能疗治大部分皮肤病。73岁高龄时,他还亲自带领医护人员前往桐庐县查治叠瓦癣(一种特殊的体癣,又称浪花癣或开花癣)。说他是市三医院皮肤病专科治疗的奠基人,一点也不为过。

毛咸,字子震,1890年出生于衢州江山县文溪镇。据他回忆,“婴年体弱,罹患消化不良症,经年不愈,骨瘦如柴……人多以为几无生望。”依靠母亲的精心养护,原以为不可能存活的他从奄奄一息的状态恢复过来。1912年秋,从衢州中学毕业的毛咸与侄子一起,在老家江山县创办“私立河西女校”,且亲自担任语文教员,女校培养出了包括中国第一位留美女博士毛彦文在内的多名女才子。1913年,出于对健康的关切,毛咸考上了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在京期间,他多次参加“学运”,救助被打伤的学生。他还与鲁迅、许寿裳、林语堂相识相交。“下午见毛子震,赠以《坟》一本”、“前几天生热病,伏园代为乞药于远在广州之毛大夫”,都是鲁迅书信和日记中的记载,是毛咸与鲁迅交往,且为之治病的证据。

1944年冬,应浙江省政府之聘,毛咸由桂林回到当时省立医院所在地景宁县,接任院长,抗战胜利后返回杭州,主编《医药月刊》《卫生月刊》,普及医学和卫生知识,后又转入省卫生厅直属保健院。回到浙江之后,在乡村多次走访,毛咸发现江南一带因地气潮湿,民众患皮肤病者甚众,深为关切。皮肤病种类多、治愈难,且常常有一定的传染性,从而引起恐慌和社会歧视。其时,毛咸并非皮肤病专科医生,得悉解除皮肤病患者痛苦之重要,毅然转身,专攻皮肤病治疗。如今,市三医院皮肤科已是部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皮肤病治疗已成为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医疗品牌。

建国中路(解放路至庆春路)36号,是今杭州第二中学东河校区所在地,也是蕙兰中学原址。

清光绪二十六年(1899)初,美籍基督教传教士甘蕙德(W·S·Sweet)来到杭州,发现浙江人文荟萃,但尚未普遍建立现代西式学校,认定是传教布道的良机,在征得美国基督教北浸礼差会同意后,在杭州石牌楼淳蒨桥东堍(今杭二中东河校区建国中路校门口传达室位置)购得数亩土地,建起数幢小屋,定名“蕙兰中学堂”,招收本地学生,以西方教育方式授教。正值清政府甲午战争失败,国力微弱,急于重振,“废科举,兴学校”成为趋势,对兴办此类学校无疑是支持的。

学校于1899年的6月24日开学,首届招生仅有4名,但教学一点也不含糊,除了一名中国教员,甘蕙德夫妇也亲自施教,不久学生就增至24名,甘蕙德又聘请学识湛深者10人为教师。为吸引学生,也为了减轻学费压力,学校创办了印书馆,让学生边工边读,入学人数继续增加。课程除国文外,都采用英文原版课本。历任校长甘蕙德、慕珥、密克拉、葛德基、葛烈腾(以上均为美籍)、徐佐青(华人)苦心经营,社会各界募捐支持,学校建起了大型运动场、健身房、图书馆、思葛堂等,并于1934年建起了小学部(今为建国中路一小)。至抗战前夕,已拥有春、秋季17班,学生1300余人,教职员工65人,图书、仪器等教学设施可称完善。

抗战期间,蕙兰中学堂先迁至富阳场口,后又加入上海各教会联合中学,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日美宣战,学校不得不暂告停办。由美籍留校教师葛烈腾主持下,抗战期间,蕙兰中学校址成了红十字会收容所。惜后被日寇所占,改成了日军特工大本营,所有留存学校的文献以及图书仪器、课椅设备尽遭洗劫。抗战胜利后,蕙兰中学堂复校。1945年后,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尽管蕙兰中学堂受到反动当局严密控制,仍有不少进步学生参加了校外学生运动,并通过校内“合法”组织“蕙(蕙兰)弘(弘道女中)基督教青年团契”,组织读书会,编印小报,学生运动始终未曾停歇。1949年初,进步师生组织“应变会”保护校产,迎接解放。解放军进城这一天,蕙兰中学堂学生会张贴出大型墙报《五·四解放号》,轰动全校。由此可知,建国前那些风起云涌的日子里,这座校园发生的故事不无壮怀激烈。

1951年,蕙兰中学堂与前浙大附中合并成立杭州市第二中学,校址设于蕙兰中学堂原址。原惠兰中学堂的大部分建筑陆续拆毁,若有幸入内寻访,可睹的已仅有惠德图书馆、树人数德碑、惠兰学堂碑座、小铜钟等旧物。


发表于 2019-2-15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国北路长大的孩子飘过
发表于 2019-2-16 08: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建国南路还有点老味道。
发表于 2019-2-16 08: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vsvzn 发表于 2019-2-16 08:33
只有建国南路还有点老味道。

建国南路附近长大的赞一下
发表于 2019-2-16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老照片真是无敌了
发表于 2019-2-16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yvsvzn 发表于 2019-2-16 08:33
只有建国南路还有点老味道。

哈哈,是的,我现在去城站基本还是要经过建国南路
发表于 2019-2-16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奶牙的微笑 发表于 2019-2-16 15:45
这些老照片真是无敌了

历史的记载
发表于 2019-2-16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的很多回忆都在建国北路沿线,前些年工作也在建国北路,所以对这条路非常有感情。小时候最喜欢东园巷对面的万元和,好吃的都在那里买。
发表于 2019-2-17 10: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来杭州时,11路走建国路去城站,真的是很小很小的一条路,那时觉得环城东路才是大路。
发表于 2019-2-17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芒路
发表于 2019-2-18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倒数第二张就是我家门口
发表于 2019-2-18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大街
 楼主| 发表于 2019-2-18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Pt990 发表于 2019-2-16 16:35
小时候的很多回忆都在建国北路沿线,前些年工作也在建国北路,所以对这条路非常有感情。小时候最喜欢东园巷 ...

我的回忆大多在建国南路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5-10 01:40 , Processed in 0.25495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