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gzd111 于 2019-1-11 15:33 编辑
来源:第一财经周刊
2018年,新一酱去了很多城市。每到一个新的目的地,要想从头了解它的城市骨架,最容易的方法是去坐地铁。 在多数有地铁网络的城市,新一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1号线和2号线通常都会分别贯穿城市的南北轴线和东西轴线,形成“十字型”的框架;而1号线和2号线的换乘站,通常就是城市中心的所在。(说到这里,你的脑袋里是不是已经开始盘点每座城市里的这个站点了——上海的人民广场、成都的天府广场、南京的新街口、长沙的五一广场…… 这也不难理解,对于每座城市来说,第一批建设的地铁线总是需要去承担联通城市最核心区块的职责,并将市中心与外围潜力区连结起来。 而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对那些能被地铁触达的外围区域来说,地铁的开通又带来了商业增长的机会。地铁线的延伸让城市在不同方向上的时间距离大幅度缩短,更早获得联通市中心红利的地铁线两端,随着居住人口的聚集,开始逐步形成服务于区域的商圈,甚至已经开辟出了能与市中心抗衡的新中心。 基于这样的观察,新一酱开始琢磨能不能把每座城市里的这对“十字轴线”和中间“十字换乘站”的商业发展情况用数据表达出来,并列出了如下几个问题: 在地铁线规划时的市中心,现在还是城市最中心的区域吗? 相比于成熟的城市中心,地铁线两端的新发展区域的变化会更剧烈吗? 多数城市的外围区域,商业都是围绕地铁站发展起来的,这是一种健康的商圈形态吗?
在4座一线城市和15座2018年的新一线城市中,新一酱盘了下能够符合这套分析基础的城市有15个。其中,北京由于城市历史的原因没有穿越南北中轴线的地铁线路,深圳因为城市整体东西向发展、南北向发展偏弱,青岛的1号线还没建成,以及东莞只有1条运营地铁线路不够成网络,上述4座城市未纳入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重庆的1、2号线基本都是平行走向,但存在南北向的3号线联通了主要的南北轴线,因此“十字线路”选择了1、3号线;其它14座城市,都以1、2号线来展开分析。 所有分析采用的数据都来自于新一酱三年来收集的170个主流消费品牌的门店数据所构成的商业实力指数。折线面积图呈现的是地铁沿线各站周边当前的商业实力,柱状图则代表过去三年各站周边的商业实力增长率(出于可视化的需要,很多站点的增长率超过了100%,甚至1000%,这里都以超出100%的方式表示)。 根据各条地铁线通常意义上被认为的走向,它们的数据也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呈现。下面的图例将帮助你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