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07|回复: 0

[转帖] 【杭州日报 · 城纪】杭州隐秘地图之:浙赣铁路局旧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杭州隐秘地图之:浙赣铁路局旧址

2018-11-02
分享到:      

门楼

从院内望西湖

一号楼外景

二号楼外景

三号楼门廊

四号楼外景


自断桥边沿北山路西行,不过几十米,即在咖啡厅、西式菜馆、小酒楼之间,瞥见一处中西合璧的小门楼。入得院内,先是一段短短的坡道。拐过照壁,再往东行,抬眼望去,但见一幢黛青色大楼巍然而立,气度不俗,西侧则另有小楼多幢。从院内石阶、草树、屋舍等可以看出,这处尚在使用的院落已颇有年头,且非西湖边常见的别墅私邸。是的,门楼右侧的铭牌上已清楚地写着“浙赣铁路局旧址”。上溯近70年,这里是千里浙赣铁路的神经中枢,这幢青砖大楼是院内最主要建筑,浙赣铁路管理局一号楼。

孙侃

1/ 铁路建设方兴未艾,管理局紧缺办公场所

1934年(民国23年)1月,浙赣铁路杭江段(萧山西兴钱塘江边至江西省玉山)轻便铁路全线建成通车,3月,由浙赣两省政府、民国政府铁道部及相关银行组成的“浙赣铁路联合公司”正式成立,下设“浙赣铁路管理局”(由原杭江铁路局改置),总部设在杭州,由时任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任铁路局董事长,原杭江铁路局局长杜镇远任局长,并兼总工程师。1937年9月,浙赣铁路玉萍段建成,铁路延伸至江西省萍乡。原属粤汉铁路的萍乡至株洲段铁路,不久亦被铁道部划归浙赣铁路局管辖,长达1008公里的浙赣铁路全线贯通。

杭江铁路动工修筑之初,工作条件极为艰苦,刚成立的杭江铁路局的办公条件相当简陋,只能挤在原沪杭甬铁路管理局杭州分支机构狭小的办公处。由杜镇远局长牵头,遂向当局提出置地兴建铁路局机关办公处的要求。1929年,浙江省政府将西湖畔断桥北侧、宝石山东南麓,面积为14余亩的土地,以及土地上原属陆军浙江医院(军政部军医司第二后方医院)的部分房舍和私家园林,共19处各式楼屋平房,划拨给了杭江铁路局,杭江铁路局方才有了最初的、较为简陋的办公场所。

北山街于1922年建成原白沙路西端至断桥段和断桥沿北山至今曙光路段,路幅宽12.8米,行车道宽9.6米。1928年后铺浇沥青路面,遂成城市马路。曾先后称静江路、大闸路等。1949年5月之后统称北山街,1964年又改称为环湖北路,1981年恢复原名为北山街。此为后话。杭江铁路局所获这块地皮,时为静江路28号。

杭江铁路以及随后的浙赣铁路建设不断向西延伸,狭小的铁路局办公场所不敷使用。1931年,省政府将原广济医院(今浙大二院前身)院长、英国人梅藤更在宝石山下修筑的一座二层西式洋房收归国有,不久后,省政府以每年1元的象征性租金,转租给了由经济学家马寅初主持的中国经济学社,作为经济图书馆之用。因这幢小楼紧贴杭江铁路局办公处,杭江铁路局以办公场地紧缺的理由,向中国经济学社及马寅初协商,期望支持。马寅初当即同意把该楼转借给铁路局使用,不收分文。该楼后来一直为北山街13号院的一部分,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拆除。

然而,即便四下扩充,尽力扩充面积,但杭江铁路局以及嗣后的浙赣铁路局的办公场所仍显紧缺。在交通、通信设施远较今日落后的情况下,当年流行办公场所与管理人员宿舍合在一处,但杭江及浙赣铁路局仍缺乏这一条件,包括决策层在内绝大多数管理人员都分散居住在市区各处。

2/ 新建的浙赣铁路局主楼,气派而实用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当浙赣铁路即将全线贯通,建房所需土地也已落实之后,浙赣管理局开始积极筹建办公楼。可惜,筹建工作紧锣密鼓之际,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战火很快燃到江浙一带,兴建管理局机关办公楼一事遂搁浅。

1946年后,遭战争损毁的浙赣铁路各段逐步修复,两年后全线恢复,兴建浙赣铁路管理局用房的提议又起。此时的浙赣铁路局副局长、代理局长为包煜文,主持建房之事便落在了他的身上。据包煜文日记记载,浙赣铁路局“大楼动工于1947年年底,竣工于1948年9月”,是为最权威的建造年份之记录。

包煜文所指称的“大楼”,便是管理局主楼,即一号楼。它位于正对着院门的山坡上,由两栋互相连通的三层楼组成。大楼建筑主体为钢筋水泥的西式结构,上部则融合中国宫殿式大屋顶风格,其建筑结构平面呈回字形,四周皆楼,中为天井,南北朝向各为三层七开间;巨石垒基,青砖实叠,大屋顶飞檐挑角,红地板流光溢彩;建筑面积为2454平方米,大楼共有办公室数十间,总耗资达数十万元。

约摸是因抗战刚刚结束,出于节约,浙赣铁路局建造机关管理用房时并未大兴土木,把这座院内的建筑一律推倒重来,除了这新建的一号楼之外,其他各幢原有楼屋平房,能用的一律照用,绝不轻易拆弃。如上世纪20年代英国人主持修建的医院平房,当年拨给铁路局使用后,一直用作办公辅房,后作为院内的三号楼保留至今。

顺便一提,当年的西湖边、宝石山下,铁路相关设施和用地还有不少。如宝石山东麓的铁路苗圃,主要是种植树木,不少移作为铁路护林。圣塘闸北侧有铁路学校,后为杭州铁路局子弟一小,今已拆除,化为一片绿地。如上所述,因当时不少铁路局管理人员和工人居住在市区各处,由此也留下了诸多房舍和地皮。如位于今黄龙洞西溪路上的铁路新村,其地皮也是先前的铁路地产。

一号楼建成、其余数幢房屋得以修缮后,浙赣铁路局机关的办公条件大为改善。1948年10月17日,浙赣铁路局局长室、副局长室、秘书室、机务处、工务处、人事室等机关各部门悉数搬入该大楼,而散居在市区各处的决策层等部分管理人员也多有迁入。这里同时也成为前来浙赣铁路局办事的外地人员的食宿处。

3/ 马思聪小提琴演奏会,为新楼添彩

上世纪九十年代,法律专业自学考试在社会上颇为热门,我所在的市司法行政机关开设了相关的培训班,集中市内的法律自考生予以面授。因我手里已握有法律专业文凭,且当时对法律极感兴趣,便充任了面授教师。培训面授地点在西湖边的杭州铁路局党校,即原先的浙赣铁路局机关大院。这是我有幸进入这处神秘的院落,在一号楼的大礼堂授课,在一号楼北侧的客房里住宿,在绿树成荫的院内甬道上散步;而在雨天,淅淅沥沥的雨水落在天井里的景象,幽静而古朴,给人以强烈的历史沧桑感。

这个大礼堂便是当年浙赣铁路局机关的大会议室,位于一号楼顶层,总面积达四五百平方米,假如坐得密匝一点,可容纳近千人,所以又称千人大礼堂。刚建成时的红漆地板光鉴可人,特意设计的前低后高的地面,在当年也不无新鲜。据说,此大会议室是整个杭州最宽敞最气派的,也令铁路局工人们自豪。因此,包煜文等主事者便筹划着在这大会议室里,搞一次别开生面的铁路局新大楼落成典礼。

恰逢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马思聪正携妻子王慕理,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小提琴演奏会,一是为了生计,二是为了向国人推广西洋乐器。10月下旬,在结束了在上海的演奏活动后来到杭州,在杭州国立艺术学校等处举办了演奏会。得知这一消息,浙赣铁路局遂决定邀请马思聪夫妇前来,以举办室内演奏音乐会的形式,庆贺新楼落成,马思聪自然痛快答应。

11月3日晚7时20分,浙赣铁路局机关办公楼落成典礼暨马思聪小提琴演奏会开始。包煜文代表浙赣铁路局登台致辞,以极简短的语言宣告新楼落成并启用。7时30分,演奏音乐会开始,主要由马思聪拉小提琴,王慕理弹钢琴与之相和。两人一起演奏了世界经典小提琴曲共六阕,至9时20分演奏会结束,台下的六七百名铁路工人及其家属听得如痴如醉,认定此乃天籁之音。

需要一提的是,这场浙赣铁路局办公楼落成典礼暨马思聪小提琴演奏会,是需购票方能入内欣赏,每张入场券为1元金圆券。包括包煜文在内的铁路局官员都自觉购了票,共集得小提琴演奏会收入六七百元,后悉数交给马思聪夫妇。无疑,这场办公楼落成典礼及演奏会,使得断桥边这幢青灰色大楼更加闻名遐迩。

4/ “记窑砖”、红松木、房产营造商……当年造楼是这样的

浙赣铁路局机关办公楼的款式融合了西洋风格,但墙体用砖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制砖法制成的青砖。青砖的质地厚重结实,作为墙体能使室内冬暖夏凉,砖色且能百年不变,为江浙一带别墅等高档房屋的墙体首选砖。如今,倘若仔细观察浙赣铁路局一号楼墙体,可发现部分青砖侧面仍留有“倪增茂”或“周福昌”等端正小楷字样,标示了该品牌名号,可以证实此楼用砖确系当时质量最好的品牌厚青砖。

有品牌名号的墙砖通称为“记窑砖”。砖上的名号是在砖坯制作前,先在砖模上刻好相关文字,砖坯制作时在坯上留下名号,再置入窑中烧制。据记载,“倪增茂”“周福昌”以及“倪荣记”等高档青砖,大多由上海郊区的砖窑生产,专供江浙沪一带建造高档房屋时使用。现上海、南京乃至嘉兴、莫干山一带的不少民国时期老建筑,都用了这几个品牌的青砖。在杭州,今安吉路35号“逸庐”、断桥边蒋经国故居、长生路湖边邨等老洋房,也都采用同款窑砖。厚重的砖体和坚实的砌筑之法,使墙体十分坚固,即便过了一百年仍无法轻易撼动。

除了高档青砖,建造这幢办公楼时还采用了红松木作为主要建筑木料。红松木在东北以及浙江、江西、苏南等长江流域一带出产较多,木质细腻,强度适中,不易变形,且容易加工,为当时常用的建房用材,其价格在当年也较适中。民国时期的别墅等高档建筑向来视红松木为标配,特别豪华的别墅还采用美国、加拿大进口的红松木,或质量高于江南红松木的东北红松木。时值抗战刚刚结束,各类物资相对匮乏,办公用房建设大多就地取材。倡导实用的浙赣铁路局想必不会耗巨资从国外购得红松木。

至于这座洋楼的建造商究竟是哪一家?查相关资料,知悉当时杭州已有不少专司建房的建筑公司、房产开发商等,如建于1930年至1931间的“逸庐”就由杭州著名房产开发商许浩记营造厂承建,涌金门外建于1925年的“放庐”由杭州王杏生营造厂承建,今平海路61号“适庐”(曾为团市委办公处)为金记营造商承建。民国时期的建房过程也与如今相仿,即业主购得地皮后请人规划设计,然后承包给营造商承建,过程中,业主与设计师、营造商等均签有相关协议,尤其是载明完工日期,否则扣罚钱款。孤山顶上建于1936年的杨虎楼,双方签下的建房承包合同中即有“本工程自订合同日起,限定8个月完工,若遇风霜雪雨大寒及特殊情形时,则照日顺延,否则过期一天罚洋50元,在造价内扣除”等内容,即为一例。浙赣铁路局机关办公楼的设计、营建方式应与其基本相同。

5/ 工人罢工,讨薪呼声挤爆幽静院落

1945年之后,因时局持续不稳,当局经济操控失当。金圆券代替法币后,导致物价飞涨,金圆券急速贬值,民不聊生。1948年11月9日,迫于生计的浙赣铁路局部分工人酝酿罢工,并于第二天宣布罢工开始。尽管参加罢工的仅为部分工人,但对整个路局的正常运转仍然造成了影响。无奈之下,时任浙赣铁路局局长侯家源即向当时任浙江省政府主席陈仪请求,后者设法借给铁路局3000石大米,以缓解工人之苦。因大米数量不够,浙江省政府又帮助铁路局,通过时任江西省政府主席胡家夙,从江西省借得4000石大米。

大米比越来越不值钱的金圆券有用多了。及时分发下去之后,罢工的部分工人重新上工,风波暂时得以平息。可是,由于物价继续狂涨,金圆券的贬值速度快得远超于人们想象,铁路局发放给工人的薪水,连铁路工人自己都无法取得温饱。无法生存下去的铁路工人遂发动了第二次罢工。

1949年2月15日中午11时,数百名铁路工人集体来到浙赣铁路局大楼,要求路局负责人确保每位工人和家属基本生活所需。大批工人围堵浙赣铁路局可是大事,时任杭州市市长任显群等人于晚上7时许赶到路局大会议室,当即答应次日发给每名工人一万元金圆券以解急用,款项由路局存款和政府存款分担支付,另一万元等侯家源局长从交通部领到补贴款后再予发放,其他几项要求由路局核定后再作答复。有了这一答复,工人们方才散去。

事实上,此后的经济情况更糟,至1949年4月,杭州市面上300万元金圆券才能买到一石米,浙赣铁路局也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因时局动荡,知悉路局现状的工人们各自设法谋生,未再发起新的罢工请愿等活动。

6/ 路局撤了,功能变了,大楼依然伫立湖边

1949年5月3日,人民解放军第21军、23军分三路进入杭州,杭州宣告解放,浙赣铁路局遂被新政府接管。解放杭州过程中,市区未发生战事,所有被接管的公共设施均未损坏,浙赣铁路局大楼这幢民国时期杭城所建的最后一座高楼,亦毫发未损。1949年8月,上海铁路局改组成立,原浙赣铁路局并入上海铁路局,路局机关大楼等资产一并移交。

1959年,上海铁路总局成立,下辖杭州铁路局等,后又改称杭州铁路分局,局址已位于今环城东路12号。2005年3月,杭州铁路分局被裁撤,并入上海铁路局。管理体制几经变化中,北山路13号原浙赣铁路局一直为铁路局资产,后被改用作杭州铁路分局党校。因上级体制变动等原因,又改称为上海铁路局党校杭州分校、上海铁路局杭州职工培训基地(2017年11月,上海铁路局已更名为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一处对全路局员工进行相关培训的业余职业教育机构。如今,一号楼原先的各间办公室还被改装成客房,使其兼具企业招待所性质,承接各类培训、会议、食宿等业务。2004年3月,浙赣铁路局旧楼被列入杭州市文保单位,包括一号楼在内的院内所有建筑均得以妥善保护。

站在浙赣铁路局院内平台向南眺望,透过树丛,云水光中亭、白堤及北里湖之景色尽收眼底,繁嚣市声也能清晰可闻。在宝石山下,断桥之侧,能站在高处同时享有风景、回想历史的20世纪初大型公共建筑,最适宜的恐怕也只有这幢楼了。

(文中照片均由作者所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6 09:47 , Processed in 0.18780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