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56|回复: 0

[转帖] 【杭州日报 · 城纪】留下的泉与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20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留下的泉与井

2018-07-20

分享到:      .






位于杭城之西的留下街道,是一座千年古镇,原名西溪。区域范围有南宋西溪辇道旧迹









位于杭城之西的留下街道,是一座千年古镇,原名西溪。区域范围有南宋西溪辇道旧迹,有千年古刹法华寺,有三山香道,有龙井茶园和名人墓,有店肆栉比的留下老街,还有大量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山泉古井。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载:西溪有井,名龟儿井、方井。这可能是留下古镇最早的有关泉井的记录。后世记录的留下泉井甚多,光叫得出名字的山泉就有二十几潭,古井的数量应也不少,只不过泉也好,井也好,大部分已在时光变迁和最近的一波城市化浪潮中湮没。本文介绍的是留下较为有名的,已经得到保护的,以及有望恢复的泉和井。

城言

城语

致那些 终将消失的

李郁葱

杭州的很多地名,如果按照字面的意思,已经很难找到时间里的蛛丝马迹了。比如本文中所写的这个叫做金鱼井的地方,现在正在重新建设,若干年后,要找到那口滋润过许多代人的井估计难了。

这个消失中的井口,会让我们找不到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之门吗?

这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乡愁,时间流逝,后人会有他们的感慨,但肯定和我们不一样,住在那里的人,心底里总归有没有干枯的泉眼的。就像市中心的百井坊,百井应该说是井之多,现在也几乎找不到了,但我们并没有诧异,我们所看见的这条路变动并不大,仿佛它一直就是这样的。

根据2008年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杭州城内的百岁古井仅剩78口。过去的三四十年间,伴随自来水接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以及如火如荼的城市化建设,曾经星罗棋布的泉井在一口一口悄悄的“失踪”。

与水井一起悄悄失踪的,还有我们缓慢的旧日子,以及那些过去岁月里的市井生活……它们终将消失,和我们渐行渐远,但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我们所要留住的,其实是我们内心的井。

那里有流淌不尽的乡愁。

1 法华泉:“法雨灵液”

西湖北高峰北侧有法华寺。法华寺中有法华泉。确切地说应该叫东法华泉(原法华泉在花坞内)。民国人编写的《西湖胜迹全集》这样描述法华寺:万历间(1573-1619)吴门古道法师重建。清泉匝地,密树参天;即近在咫尺,观窥其丈室禅房。所谓深山藏古寺,于此可见不谬矣。寺内有:法华泉,泉水清冽,宛如明镜,清寂之幽,洵所谓灵山佛国。

有1700年历史的法华寺曾几度兴衰。原寺经历了多次毁建。现在的法华泉暗藏在上法堂和藏经楼去的左右台阶中部的台基筑石中,有泉室一间,上有法华泉的题额。透过泉室的木栅栏往里看,有小股泉自石龙的口中流出,下有一方清澈的泉池。栅栏门上置有一支有长柄水勺。用长柄勺子舀水饮一口,清凉中带有丝丝甜味。

人是一滴朝露,法华泉是“法雨”汇聚的“灵液”。佛殿可以倾毁,经书可以霉烂,僧人可以变质,但这一处清冽的泉水仿佛超越了时间,成为一种信仰的见证和真理的源泉。

法华泉或许也是茶道祖师,倡导“茶禅一味”的皎然法师三上法华寺的一个原因。法华寺有僧人自种自制的茶叶,也有清冽甘美的好泉。料皎然当年饮用的就是用法华泉的泉水煮的禅茶。禅茶风靡于唐代,饭后三碗茶,是僧众雷打不动的修行规约。到了宋代,法华寺又迎来一位喜爱谈禅和喝茶的贵客,他就是举世皆知的东坡居士。好泉成就了好茶的名声,名僧与文人的到访又提高了寺院的声名。诗僧皎然和东坡居士记挂的这一杯馥香的禅茗,使我想到民国时儒商周庆云与太虚法师同游西溪时留下的两句诗:“盟心清似在山泉,一镜摇光饮绿鲜”,如望梅止渴,令人舌下生津。

2 梅花泉:泉香而酒洌

梅花泉是西溪名泉。在杨家牌楼柏家园,九沙上腴。泉水甘美,品泉者评为“惠山第二泉”。宋时置西溪酒库,取泉酿酒,为梅花泉酒。相传宋高宗过西溪时,入沈氏九间楼酒肆小饮,店家以梅花泉酒供奉,高宗喜其甘冽清醇,御书禁酒界碑“不为税酒处”赐之。

1936年,署名白云居士的《游杭快览》中写到梅花泉:“西溪夹岸多植茶、竹、梅、栗,昔时梅花独盛。而华亭、石坞间,有泉一泓,雪沤旋起,作梅花瓣,与溪上梅花相交映……

据柏家园人,八十三岁的陈阿林老人回忆,梅花泉在溪里。此外,溪边稻田中还有一眼冷水泉,周围有很厚的淤泥,不能种植。位于溪中的梅花泉是一个方桌大的浅水潭。泉水很活泼,拳头大的带小水泡的泉水不停地往上涌。泉边岸上有一颗高大的柿子树。泉南有梅隐庵,泉北有后洪古庙。溪上还有一顶小桥叫善庆桥。1937年日本人侵入留下,庵和庙都被烧掉了。日本人撤出后,曾有一批外国专家前来勘察过梅花泉。六十年代,留下部队在泉旁挖了一口机井,用作部队官兵的饮用水源。另有一家西湖绸厂在位于稻田的泉口打了另一口深井,作为厂里的工业和生活用水。

《西溪丛书》编委金永炎老师说最后一次见梅花泉是十多年前的事情,十几年前,金老师陪人到了一片厂房工地看梅花泉,当时那看泉的人不相信前人诗句描绘的梅花泉就是建筑工地里蓬头垢面的建筑水源,又问了杨家牌楼的人才相信了。那时的人们缺乏保护意识,等厂房造好,梅花泉就埋入了厂房的地下。

留下地区酿酒的历史源远流长,梅花泉被湮没之后,所幸酿造梅花泉酒的制作工艺还在古镇流传。前些年从西湖酒厂(前身是德昌酱园)退休的老厂长岑琪琳就是梅花泉酒酿制技艺的传承人。2006年,留下镇政府向杭州市政府申报梅花泉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通过。筹划中,梅花泉有望得到恢复,梅花泉酒有望恢复生产。“平生僻性傲梅花,犹爱梅花酿酒嘉。甘洌独堪供隐逸,清真不许醉豪华。浅斟月下杯凝白,细嚼林间脸衬霞。始信惠泉名可胜,品醇弥觉雅情赊。”这是清代诗人吴祖枚在《西溪联吟》中写下的诗句。届时人们可以尝到用梅花泉酿制的地道的梅花泉酒,或许可以媲美南宋时御制美酒的口感。

3 安乐泉:“古镇乳母”

安乐山是留下镇的一座案山,从前以盛产安乐山茶而闻名。山中有安乐塔、福胜庵、永兴寺等古迹遗址。安乐泉在安乐山南,本地人从前叫上庙的地方。上庙就是上土谷庙,也叫永福庙。是留下最大的土谷祠,庙里供奉着永福永安二神和观音菩萨。今庙已不存。安乐泉在老留下社区边的弄堂里,从茶市街进去约三十米的山边斜坡上。去找安乐泉之前曾在书上见过一张安乐泉的照片。照片上的泉的容颜像一位沧桑的母亲,历经风霜的石井栏上有隐隐的裂纹如皱纹。

在留下老街生活了六十年的范美仙告诉我,以前老街上都喝上庙的水,挑水要起个大早,去得晚,是要排长队的。另一位戴老花眼镜的老奶奶说:自来水接通以后,还有人去上庙挑水,因为自来水喝不惯,上庙的水烧饭泡茶尤其好。后来山上来了一家油脂厂,水质就不那么好了,后来老街上的人就不去挑水了。

安乐泉原先不仅是留下老街居民的生活用水,还是老街上几家官酱园的生产用水,比如六作齐全的俞大兴,沈永顺,以及规模较小的方正大酱园等,因为安乐泉的水适合酱作,当年留下酱园的成品,酱油、酒、醋、酱菜、腐乳,质量远胜于市区,深受城里人的欢迎。所以市区的酱园都来向这几家酱园批发。发出的货先船运至松木场,再由挑夫进城送货上门,一天都有几十担的量。现在老街附近还有一家酒厂,生产的黄酒在上市八九十年代畅销全国,这是留下镇曾有过的辉煌,也是安乐泉的无上荣光。

安乐泉出水比较快,这是街道文化站的人说的。安乐泉是一位慈爱的乳母,最清澈,最甘甜,最无私,尽心哺育勤劳朴实的留下儿女,不求回报。

2018年五月一个闷热的下午,我在两三个足球场大的废墟中找到了安乐泉。彼时的安乐泉是一个深三四米的方形“黑洞”,黑洞内可见青砖砌成的内壁,泉井底部积满淤泥。那天下午,我独自在废墟里对着一个黑洞发呆。

“安乐山边水一泓,照来毫发尽分明。交从澹处交应久,泉到名时泉自清……”这是诗一样的安乐泉,我热心期盼留在旧时光中的安乐泉,将来随青山绿水、美丽的人居和清澈的人心的归来而一起归来。

4 方井:饮水思源

方井年代久远,是西溪辇道上一个无法绕过的人文地标。南宋定都杭州后,西溪方井一带有中军马军四寨。后驻军增多,在方井之北开辟教场,方井成了都城驻军重地和给水处。原方井南侧竖有尖顶石柱一幢,上有石刻铭文。井西有亭,额上题“古井亭”。据吴本泰《西溪梵隐志》载:“西二里为桃源岭,有方井,井是桃源岭别派。径六尺,深一仞,玉折地涌,不盈不涸。宋米芾题额,岁久庭圮,明里人王槐重修,大司寇洪钟补书‘方井桃源岭’五字。进士邓鸾记。”

相传方井是东汉神仙道士王方平提饮之处,民间流传有他帮助清波门外卖酒的裴姥成仙的故事。前人诗云:“先人何处寄幽栖,古井犹存秦岭西,悟得麻姑清浅说,方壶移向石床题”。所谓古井依旧,沧海桑田。

方井的原址,在从前正大青春宝以东靠变电箱的位置。方井的左邻是青春宝,右舍是传教士卫匡国的墓园。说到正大青春宝,不得不提一代药王冯根生。冯是胡庆余堂末代学徒,也是中国中药走向现代化的见证人和亲历者。冯用执着的生命之泉浇开一朵“国粹之花”,在他身上体现了泉一样青春永葆的奋斗精神,以及泉一样的浙商文化:戒欺,诚信,拼搏、苦干。方井的右舍是卫匡国的墓园,卫匡国,天主教耶稣会意大利籍传教士,1643年到达杭州。卫匡国写过《中国文法》和《逑友篇》,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非凡贡献。

方井旁原先还有一家2002年搬迁的西湖啤酒厂,前身是1958年建厂的桃源岭啤酒厂,浙江省第一瓶啤酒在此诞生。1968年改名为杭州啤酒厂,后来与香港中策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中策啤酒有限公司。我至今还记得八九十年代,双抢时节割稻归来,饭前喝一瓶凉过的西湖啤酒的那一种惬意和舒爽。

方井在2011年左右迁到了两三百米外,位于古墩路2号、江南庭园式的西湖区茶文化研究会内。

5 金鱼井,独特的景观井

杭州是金鱼的发源地。明郎瑛《七修类稿》称,金鱼“始于宋,在于杭”。北宋时,大小佛寺中的放生池中已出现金鱼的影子。至南宋,赵构皇帝在兴建宫殿和园林的同时,专门放养观赏金鱼。无意间引领了养金鱼的时尚,引得达官显贵纷纷效仿,贵府第宅舍沼池畜之。由此养金鱼成了一门新生的职业。当时钱塘门外专门有人饲养金鱼,入城货卖,名‘鱼儿活’。

井以金鱼名,是因为井里真的养着金鱼。从生态学来讲,水井当然是养金鱼的理想场所。

因为井水是活水,且冬暖夏凉,符合金鱼的生长条件。但水井一般都是取水用的,鲜有用来养殖生物的。金鱼井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口专门用作观赏的景观井,给从前路过留下去余杭洞霄宫上香的王公大臣提供一点愉快的消遣。

据说1982年还有金鱼见到的金鱼井在我看来是一口探入幽暗的地下,用泉水做镜片,用游动的金鱼调焦距的高倍时光望远镜,透过它可以清晰地望见西溪、留下的前世今生。

金鱼井是映现时光变换的一口井,金鱼井在历史上是茶乡,是传统的“旗枪”产区,合作社时期,曾开辟出产水蜜桃的果园,改革开放以后,辖区内陆续有大批学校和企业入驻。比较知名的有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杭州福利工厂、杭州殡仪馆等。2002年,金鱼井撤村建居……2018年春夏之交,位于西溪路加油站对面的金鱼井社区是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隔着马路望进去,昔日脏乱差的城中村已经拆为空荡荡的平地,原先在村中央,社区办公室东面的老金鱼井已经遁去,唯有碧绿的茶山梯田站在高处神闲气定,高兴地盼着一个民居井然如花园,青山绿水的时代的来临。

在提速了的时光里作为方位标志的“金鱼井”,是西溪路上一个普通的公交站。是开往“留下记忆”的公交车路过的一个站点。“金鱼井”当年是高宗皇帝携朝廷官员去余杭洞霄宫祈神的一个必过的站点,是休息的站点,是赏鱼的站点。从前的日色变得慢,从前十八里辇道上的车马走得慢,从前辇道上的花开得慢,鸟飞得慢,虫鸣得慢,还有,井中的金鱼游得慢,从前的山水是慢山水,从前的寺庙香火鼎盛,香客都很虔诚。从前的人有忠义之心,比如赵构被金兵追杀,逃到西溪直落坞口林家蓬,有林氏五兄弟为救他而付出生命。从前的乡亲勤勤恳恳,比如二百多年前从河南颍川(许昌)举家迁来金鱼井的陈氏老大陈亿山以及后面迁来的陈氏弟兄,在西溪沿山地带勤劳耕种,耕读传家。慢慢发展起一个陈氏的村庄,家谱中称《仁德堂》金鱼井小村庄由此形成。

金鱼井是西溪一口独特的景观井,是时光的万花筒。时过境迁的意思是时光带来人和物事的变化,变化并无好坏之分,时光过去,记忆留下,一如泉水的镜子里,那一片排列致密的鳞片的静默的闪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6 09:29 , Processed in 0.17100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