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72|回复: 2

[转帖] 【杭州日报·城纪】杭州隐秘地图之:竹雪书房及浙派画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9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杭州隐秘地图之:竹雪书房及浙派画艺

2018-02-09

                                         
    戴进 《山高水长》
                                         
    相家庄现貌
                                         
    相婆桥
                                         
    画师桥

坐公交车到笕桥站下,想去老街转转的话,一般都走相婆弄那条道。相婆弄东西向,宽5至7步不等,长约一里,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一条新建的通往机场的马路,将其拦腰分成两段,东段在笕桥农贸市场南口子处有个相家庄;西段经相婆桥,再前行约50米,与南北向的老街成T字形相交。据清翟灏《艮山杂志》记载:“茧桥(即笕桥)北有相婆弄,明宣宗时画士戴进居此,故业现存里中,人人皆知……”戴进因开创“浙派画艺”为时人所瞩目,浙派画艺是指具有浙江独特风格的绘画技艺,其流风所布,蔚然成派。浙派传人有吴伟、蓝瑛等。从近年来的报刊上看,浙派画艺的传承从未间断过,近来创新的浙派画家更是不断涌现,正因为如此,我们有理由说,相婆弄(今改称相婆路),是现代浙派画家和位于西子湖畔的“中国美术学院”师生的“朝觐”之地。

1 相家庄、相婆桥、相婆弄

笕桥老街历来分桥北桥南两大块。1949年前后,桥北大户人家有程家墙门、俞家墙门、钱春园等;桥南有相家墙门、易家墙门、诸隆盛等,其中程相两家名气较大,俗称“北程南相”。“北程”后裔程有鑫老人说:过去“北程”开的木行、石灰行、布店、南北货店、吃食店等列列排排,从应家桥起一直向桥北延伸,占了快半个桥北店面,桥北120号周燮林家那里最为热闹;而“南相”则大多聚居在桥南相婆弄、相家庄一带。民国三十五年,笕桥划为杭州第七区,其区公所设在相婆弄,首任区长是相广法,加上桥北192号塾师相镜湖、全厦庙塾师相毓生等,老街上对相家人刮目相看。

2003年秋,我在笕桥农贸市场采访相炳德老人,我说《江干区志》记载相婆桥“建于宋”,你能否说说相婆桥的来历?老人浅浅一笑,先夸起相家庄来,他说没有相家庄,哪来相婆桥?相家庄过去人多时达三四百户,一口从不干涸的古井建机场路时还在,弄里人家都挑这口井水吃;相家庄尽头处是范家桥,桥南面的琵琶塘一角,有块相家坟地,规模很大,坟前石桌石凳……相家虽说不知啥时渐渐败落,但整个村子至今仍在……老人接下去说:早时到笕桥街上来要么坐船摆渡,要么从枸橘弄那儿过桥,极为不便,相家庄里一位信佛的老婆婆,看到乡人因河上无桥非常不便,就在菩萨面前许下心愿,要为大家造一座桥。就这样,相婆婆平时省吃俭用,苦苦熬着,到快要走不动的那个年头,她把积攒起来的钱都拿出来,为大家造了这座桥,从此天堑变通途。等到老人去世时,大家发现她住的草棚里竟然一无所有,不禁为之潸然泪下,为了永远记住她的功德,就称这座桥为相婆桥,弄堂命名为相婆弄。现在从九堡、宣家埠到笕桥来,走的仍是这条道。日后我写了一篇《相婆弄与相婆桥》,载于《笕桥往事》一书。2010年5月15日,我在上海图书馆找到清张尔嘉编著的《艮山地理书》,文载:“……折东有相婆桥,父老相传相婆茹素,日诵佛号,蓄有资,独建此桥,里人因此以相婆名之。”相炳德所说与古籍记载吻合。

“桥通小市响流水,竹篁绕家生远秋。相婆弄里斜阳满,写得丹青几许愁”——小桥、集市、流水、修篁、远秋、斜阳……古诗中的相婆弄真是满溢诗情画意。相婆桥是座单孔石拱桥,桥两边各数级台阶,中间一道斜坡,便于独轮车通行(1953年改建成水泥平桥);桥南侧石壁上凿有一只石香炉,和菜篮子差不多大小,因小偷常漏夜于此叩拜,大家管它叫“贼骨头香炉”。相婆桥附近,出了明代著名画士戴进。

2 戴进凭记忆画出挑夫的容貌,要回行李

戴进(1388—1462),字文进,又字文节,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等。明吴瓒《武林纪事》说戴进之父戴景祥一日梦见画师沈明远进入他家,傍晚妻子生子,是故取名进,他儿子后来果然应验——“画品绝世,名冠天下”。戴进个子瘦小,明詹景凤《詹氏小辨》说戴进“为人负气,清迥绝俗。予尝见其画像,眇小清瀛,然秀朗可掬”。与戴进有来往的王直为明正统年间吏部尚书,其《戴文进像赞》曰:“皎素服其不缁,郁玄鬓其未星。……”;另一首《竹雪山房书图》中记有:“戴公貌甚癯……”在众人的印象里,戴进平素喜欢穿白衣服,一头乌发,脸上瘦得没一丝肉,但很秀气。

戴进自小随父亲在笕桥相婆弄以制作金银首饰为业。他自幼勤奋,加上天生的艺术感悟力,制作出来的东西惟妙惟肖,他颇为自信,认为人们会当稀世之宝珍藏,不料一日经过某金银器店铺时,发现销熔物里竟夹杂着自己精心锻造的成品,心里很难过,痛惜之余,他决定改学绘画,做能后世留名的事情。自此他跑遍杭州的山山水水,各大寺院,学绘景物、花鸟、佛像等,渐渐练出一手工笔写真的本领。

戴进十六岁时画人物肖像已十分了得。那年他随父到南京,进水西门时,人山人海,一不当心,与那挑行李的挑夫走散了,这时光焦急也没用,他赶紧凭记忆画出挑夫的容貌,然后拿着画像询问其他挑夫,大家一见画像,都说该挑夫是某县某人,戴氏父子于是直奔其家,要回行李。现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归田祝寿图》也可证实戴进的绘画功力,该图引首有刘素题:“寿奉训大夫兵部员外郎端木孝思先生诗序。”所署年款“丁亥”为永乐五年(1407),那年戴进才20岁,如此年少,已受京官之嘱画出传世之作,足见史籍记载的“永乐季,进画名已重海内”绝非虚言。明万历吏部尚书张瀚《松窗梦语》云:“今杭俗元旦多悬其像(钟馗),皆戴进笔,缘进本杭人也。穷极状态,不可方物,皆属神品”。清乾隆至咸丰间,杭州东城华藏寺、潮鸣寺,辨利院,还有上天竺寺、报恩寺等挂有戴进的画轴。

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戴进画艺之高超,我们不妨借现代著名艺术家范曾那双慧眼去看看:一日他去广州美术馆观赏古画,内有戴进《山高水长》卷,全长20余米,范曾站在画前看着看着,突然对画连连鞠躬,以示敬意,随行都给惊呆了。

3 蚕头鼠尾描与《秋江独钓图》

戴进在画艺上走的是不拘一格的野路子,他开创“蚕头鼠尾描”(又称钉头鼠尾描)等画艺。该描法在笔锋起落转折时强调顿挫提按,刚劲用力,与其他画法迥然不同,该画艺后来成为中国画技十八种之一(分别为琴弦描、蚯蚓描、柳叶描等),蚕头鼠尾描成了“浙派”画艺的一大看点。今年9月20日,我听老友(其子在中国美院任教)介绍,前去南山路恒庐看一画展,美院教授现场画钉头鼠尾描展示。戴进在绘画技巧方面的发挥和创造远不止这些,画界评价戴进的山水画“雄劲、简逸,画风健拔。在吸取南宋马远、夏圭与北宋李成、郭熙诸家之长的基础上,敢于创新,敢于突破,一改南宋院体画风浑厚沉郁,但又较为刻板的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据故宫文物专家单国强《戴进·戴进年表》记载:“明宣德六年辛亥(1431),四十四岁,是年左右,戴进被征召入京,待诏仁智殿,因进呈《秋江独钓图》被谢环进谗,遭斥而离宫廷。”明初,宫廷画院派沿袭南宋风格,一成不变,连皇上也看腻了,这时戴进作品的出现,无疑像一股清风,吹开久闭的门窗,令人神清气爽……可惜好景不长,戴进毕竟是个终年生活在市井的一个乡巴佬,不懂得官场那套,他自恃有一手绝活,以为到哪里都吃得开,“不愿迎合屈就,不耐拘束”,结果遭到画院派的嫉妒排斥。明郎瑛《七修类稿》说某日宣德皇帝招来画院画士谢环,一起看戴进的春夏秋冬四幅山水轴,打开春夏两幅时,谢环连连称“非臣所及”,皇上很高兴。再打开秋景图,谢环已生妒意,话里有话地评论:屈原遇昏君而投江,画中的渔父好像有不平之气。如此说来,皇上心里已不舒服。待打开冬景图,谢环又阴阳怪气地指出:此图画的是“七贤过关”,这可是乱世逃难的事啊!皇上听罢能不生气?!还有一幅传世之作《秋江独钓图》,一个叫廷循的画士评道:“此画甚好,但恨鄙野耳。”皇上问鄙野在哪里?乃曰:“大红是品官服色,穿此去、钓鱼,甚失大体……”皇上恼怒了——“遂挥去余幅,不复阅。”凡此种种,有些尽管可能是传言,未可全信,但他不谙世故,与宫廷画风扞格,在画院待不下去却是不争的事实。戴进的犟脾气在进京前就惹过不少麻烦,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文进倔强不肯就役,按察使大怒,以徽缠挛之,裸膝跪阶下,逼令画神荼郁垒”一一那按察使无非想戴进画张门神,可“负气”的戴进不给面子,哪怕捆着跪着,就是不画。从历代绘画史论和名家文集看,自视颇高的他在京师确实犯了很多忌讳,正如贺御医为戴进写的墓志铭所言——“为艺所忌”。

4 已经坍塌的画师桥

《七修类稿》说皇上发怒那晚“戴与其徒夏芷饮于庆寿寺僧房,夏遂醉其僧,窃其度牒,削师之发,夤夜以逃,归于杭之诸寺,为作道佛诸像”;而《詹氏小辨》则说“至乃乞食南还,既还钱塘,又值俗令票拘画公署屋梁,遂逃入余杭山中……”。流言里有戴进避祸云南说,再次入京不遇说,卒死穷途说等,考之史实,均属子虚乌有的传说,不足为凭。那戴进又去哪儿了?《艮山杂志》只记载他在仙林桥、大佛头等地寓居过,但不载具体年份,至于詹氏所言“逃入余杭山中”也莫可指索。带着这个问题,一日我和家住余杭的叶华醒先生闲聊,叶先生一直在编写乡邦文献,家里藏书过万册,被当地人誉为“活字典”。他说清嘉庆《余杭县志·寓贤传》记载“戴进……所居在仁邑茧桥相婆弄,又尝寓居邑东,今有画师桥,因进得名”。日后,他寄来复印件,我眼前一亮。2012年6月3日中午,我如约坐349路公交车到余杭仓前,与等在那里的叶先生一起,转上478路公交车,中途在吴山站下车,叶先生指着不远处的两座小山说,一座叫吴山,吴山右侧另一座孤零零的叫寡山,明代著名文人田艺蘅隐居于此,其父是编著《西湖游览志》的田汝成,该《志》记载戴进生平共用1100多字,足见对戴进的重视……两人停停歇歇往南走,前方一条溪河,沿河西去大半里,有座桥,桥边一户人家的墙上标着“潘家头”三字,一打听,此桥即画师桥。前些年该地还“地以桥名”。

画师桥于改革开放初期坍塌,之后,当地人在遗址用旧料重建。站在桥头远望,只见河面开阔,碧波粼粼,游鱼在漾动,河左摇曳的芦苇丛中停着两三只白鹭,另一边是密密的杂树林,风儿吹过,树叶簌簌作响。桥堍石缝里长出的马兰有一米多高,开着美丽的白花……四野静寂,如果没有远近几幢新建的现代农居房,眼前的景色活脱一幅古画。

回家后我仔细一查,清(光绪)庚寅(1890)《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余杭五里方图》上标有画师桥。

5 竹雪书房、淇园、止止斋

单国强《戴进》说“正统六年辛酉(1441)五十四岁……是年,戴进离开北京,王直作送戴进归钱塘诗以赠”。可见戴进离开画院后仍寓居北京,前后时间长达十年之久,其住所曰“竹雪书房”,又名“竹雪轩”、“竹雪书屋”。在这间书房里,戴进结识了不少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与他们诗画往来,长了见识,画艺更进一步。像《雪山行旅图》等诸多传世之作在当时问世,而且在这间书房里,传出许多与他有关的逸闻趣事。我细细翻阅近代关于戴进的研究成果,发现包括潜心研究戴进多年的单国强和日本学者铃木敬等,都无一字述及笕桥相婆弄里有戴进的竹雪书房,给人的印象似乎仅北京一家。

戴进20岁前即已名声在外,一般说来,他那相婆弄旧宅里的画斋应有个雅号,这是古代文人的惯常做法。《艮山杂志》里有记载:“进居有竹雪书房在京师尝自绘图杨文敏公荣为之记诗……”由于古文无标点符号,这百余字的文言文用杭州话来形容,真是“糊踏踏”个一片,给后人带来阅读上的困惑,如果把它判读成“进居有竹雪书房,在京师。尝自绘图,杨文敏公荣为之记诗”。那么,这竹雪书房就京师一家了。然若断句为“进居有竹雪书房。在京师尝自绘图,杨文敏公荣为之记诗”那么,相婆弄戴进旧宅当有竹雪书房。可佐证的是,明杨荣《竹雪书房为画士戴进题》云:“戴君旧业家钱塘,幽斋剩种青筼筜。一林遥接淇园绿……翠影重重覆书屋……故乡景物浑不殊。……”该诗是写实的,说的是钱塘的竹雪书房,戴进在京时想家,曾画一幅《竹雪书房图》,杨荣在该画上题诗。诗中还传递一个信息:幽斋旁有个种满筼筜(即竹子)的淇园。继而我又查到,戴进在京师的居处无竹,不存在淇园,他的好友夏昶看到戴进因看不到竹子而难受,为了“娱适其意”,特意画了三幅长二尺的墨竹图相赠,戴进看后很开心:“凡吾之论好于竹者,欲适意焉耳,今得此,意亦适矣,何必眷眷于旧哉。”戴进多年郁积的乡愁,因看到这幅画而稍稍缓释。

另有王直题夏昶的《为戴文进写雪竹山房图》也可作旁证:“戴公旧宅临西湖,修篁绕屋三径纡……”,其所言“戴公旧宅临西湖”当属泛指,这和戴进自称“钱塘戴文进”同一个道理,但该诗的指向应说没错——那间“修篁绕屋”的房子在钱塘。杨荣(当朝内阁首辅)和王直均为当朝大官,酷爱诗画,他们在一幅名画上下笔当不至于连这点都搞不清楚,还有,前面给皇上看的旧作《冬景山水轴》已钤“竹雪书房”印,据此有理由说:北京的竹雪书房系沿用,相婆弄的竹雪书屋在先,且鉴于戴进不少画作上钤“止止斋”印,不排除相婆弄内除了竹雪书房、淇园外,还有止止斋。

6 浙派画艺应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杭州一直是整个中国的绘画中心,一个指明代以杭州人戴进为领袖的院体画派‘浙派’,一个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活跃在以杭州为中心的浙江画坛上的三代画家。第一代代表人物:黄宾鸿、潘天寿……;第二代:方增先、吴山明……;第三代:陈向迅、林海钟……”这是近年来各报刊媒体对浙派画家的评述,尽管对历代浙派画家代表的挑选各有不同,但在师承关系上,戴进无疑为浙派画艺的鼻祖。“2002年中国书画拍卖价格排行榜上前十名,浙派书画占了半壁江山,这个现象在全国书画艺术界并不多见……只要和浙江搭上边的画家,其近年画作价格的后面都多了一个0”:浙派画艺可谓后继有人,生生不息,浙派画艺应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年7月21日,央视台“国宝档案”栏目播放戴进《山高水长图》,从图上看,山峦绵延,水波浩渺,气势极为恢宏壮观。

2016年春夏之交,相婆弄两侧响起拆房的铁锤声……笕桥老街作为城中村改造后,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将建历史街区,规划图上标明,相婆桥畔复建“戴进故居”,该室内需要相关史料去充实。
发表于 2018-2-9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笕桥的历史,不仅仅有当年笕桥机场和中央航校、中央飞机制造厂这样的壮怀激烈,还有浙派开创者戴进故居这样的风雅人文。然而,看题图照片中的街景,其粗鄙恶俗,哪里还有一丝流风余韵!
不过文末提及要城中村改造了,希望弄得像样些。
发表于 2018-2-9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8-2-9 15:46
笕桥的历史,不仅仅有当年笕桥机场和中央航校、中央飞机制造厂这样的壮怀激烈,还有浙派开创者戴进故居这样 ...

因为笕桥机场让日本人损失惨重,所以日军占领杭州后就放一把火把笕桥老街给烧光了。抗战胜利后,当地人又在老街地面上自建了各种简陋的民居,各种乱建搭建,凌乱不堪。拆迁前的笕桥老街就是一条陋巷,毫无古风古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7 06:32 , Processed in 0.23806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