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71|回复: 8

[新闻] 【城市历史】国际考古权威在世界考古论坛上明确提出:以良渚来标志中华5000年文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13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都市快报】

国际考古权威在世界考古论坛上明确提出 以良渚来标志中华5000年文明!

2017-12-13

                                         
    国际考古专家考察良渚古城水利系统
                                         
    良渚古城当时就用这种草裹泥堆筑堤坝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遗址

中国早在五千多年前的良渚社会,就已经进入早期国家文明阶段

全世界顶级考古学家这两天齐聚杭州考察良渚遗址

关注杭州新闻App 都市快报今天全程播报

记者 刘云 通讯员 李力行 魏艳苹

前两天,12月8日至11日,上海举办了一场考古界的“奥斯卡”盛会——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

全世界的考古学家,坐在一起,以“水与古代文明”为主题,好好聊了聊水资源、水管理和古代文明发展之间纵横交错的关系。

隔壁的上海办“奥斯卡”,浙江考古界的人也兴奋得不行。因为,在这一次的世界考古论坛上,杭州,很抢眼!

良渚古城,得到了重点推介!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作为“水与古代文明”的典型案例,在论坛上受到专家们的广泛关注。

尤其是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英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科林·伦福儒先生,在上海博物馆做《两个图符的故事:史前社会复杂化的不同途径》学术报告时,给良渚古城一个大大的点赞!

他把良渚文化、希腊基克拉迪文化,做了比较研究——很多人知道希腊卫城,但最近15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克拉迪是古希腊文明的源头,是欧洲最早的文明——科林教授认为,良渚遗址的发现,对历史有突出贡献:确定中国早在五千多年前的良渚社会,就已经进入早期国家文明阶段,以考古学科学的证据,将中国的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

浙江省考古所研究员王宁远说,他当时就坐在台下,听到这句话,忍不住“啊”了一声,“这是考古界的国际权威,在这样大规模的国际会议上,第一次,这么明确地以良渚来标志中华5000年文明!”

这一次,考古界对良渚遗址的肯定,还不只是这一句话。

昨天,在上海的论坛结束后,专家们专程从上海赶到杭州,参加“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

来这一趟,就是想好好看看良渚遗址。

高坝和低坝挡山谷来水

5000年前的良渚人

是世界顶尖水利专家

近30位考古专家,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墨西哥、以色列等国及国内的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

到了良渚,第一站,专家们说,一定要先去看良渚古城的水利系统。

为什么?

它是迄今已知的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也是世界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距今约5100-4850年,将中国大型水利遗迹的年代几乎提前了一倍。

水利系统,在良渚古城北面,有秋坞、石坞、蜜蜂弄等10条堤坝,和长约5千米的塘山长堤,共同组成了一个具有高低两级水库的庞大水利系统。

昨天专家们一起去看的,是老虎岭这一段。

如果不说,眼前一片山坡早已看不出一丝堤坝的模样。王宁远先带着大家看了两头的小山头,又指了指连接两个山头的土丘,说,这就是堤坝。

而站在土丘下的我们,王宁远说,已经站在了当年的水库中央,但脚还没站到水库底,底已经“藏”在了地面下方,还有6-7米深。

在考古挖掘时,省考古所在这里挖了个探沟。昨天,考古专家们一眼看到,都蛮兴奋,拽着省考古所的人问了很多问题——

当年的良渚人,是怎么把水坝建起来的?建了多久?

良渚人在建城的时候,为什么要同步造一个如此复杂庞大的水坝?

浙江省考古所所长刘斌、研究员王宁远等一样样解答。

当年的良渚人,已具备全流域的水环境规划和改造能力,水利系统建得很聪明。他们发明了“草裹泥工艺”,先用淤泥堆筑,外裹黄土。这些土并非散土,而是用芦荻、茅草把泥土裹成长圆形,码成坝体。有些像现在抗洪抢险用的麻袋装土,抗拉力强,不易崩塌。

怕国外专家没见过草裹泥,现场还特意准备了用来做草裹泥的芦荻、茅草,现场做了几个草裹泥。专家们都围着拍照,有个专家说,中国人很厉害,历史上就很会就地取材。

水坝现在建都没那么容易,更别提几千年前了。那时候,没有工具更没有模型,连运输都不方便,按照推测,应该是工程现场分组劳动,一组人制作草裹泥,一组人负责传递,另一组人堆筑坝体。

这么劳师动众,还是要建,良渚人也是有考虑的。

简单来说,堤坝有长有短,有高有低,而且建造工艺不同。

要说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抗洪。良渚人住的地方处在太湖平原,海拔只有2米多高,天目山又是浙江省的暴雨中心,每年季风季节很容易形成山洪,洪水一来,房子就容易淹掉。所以良渚人为了保护家园,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先建水坝,堵住洪水。除了抗洪,不下雨的日子,水坝也派得上用场。

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用来运输,方便日常出行。良渚时期,还没有轮式的交通工具,他们日常出门基本就是靠走,或者划船走水路。筑坝可以蓄水,而这个库容,可以形成连接多个山谷的水上交通网络。

就是因为有了发达水利系统,作为稻作农业的起源地,良渚文明在进入犁耕农业的同时,才使得农业有了更为迅速的发展,从而刺激了手工业等诸多领域的进步。

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的确认,也证实了良渚古城有完整的都城结构——

占地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超大型城市系统,最外围是水利系统,接着先是一圈外郭城,包围着631万平方米的面积,再是一圈城墙,内部面积300万平方米,城墙的中心才是30万平方米的宫殿区,这也是中国古代都城三重结构的起源。

如何保护良渚古城

这是专家们最关心的问题

站在老虎岭水坝遗址上,考古界“超级大咖”,英国学术院院士、牛津大学考古研究所教授罗森夫人(Jessica Rawson)说,她已经到良渚四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惊喜。她和身边的很多人都讲过,有时间应该去中国,去良渚看看。

在依次看了水坝遗址、莫角山遗址后,专家们都提出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这么伟大的良渚古城,要怎样保护,才更好?

早在几千年前,良渚古城就有了这么发达的水管理系统,它还有哪些世人应该了解的价值?

带着这些问题,考古专家们今天还将进行一场高水平、高层次的国际对话与交流,通过思想火花的碰撞、学术观点的交融,将为进一步完善良渚遗址,特别是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的价值阐释和保护展示提供新方法、新思路、新借鉴。

这对良渚来说,将是在世界考古学界把“良渚声音”进一步放大,而对力争申遗成功的良渚,这无疑也是强大的助力。

本版摄影 刘云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钱江晚报

近30位国际考古权威昨在杭达成共识:良渚遗址,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
在世界考古学界,“良渚声音”正放大
本报记者 马黎 通讯员 马正心
上图:国际考古大咖们在良渚古城实地考察。
下图:昨日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场。
本报记者 魏志阳 吴煌 摄

  5000多年前的良渚人不会想到,良渚王国的文化和生活,会如此受全世界关注——昨天,来自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近30位世界知名考古专家(仅各国科学院院士就有7位)集聚良渚,参加“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

  实地考察了古城以及外围水坝后,这些大咖都被震撼了。

  “我2013年来过,当时还没有意识到这里的规模之巨大。”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蒂莫西·帕吉塔特很惊讶。

  “良渚文明的规模之大、水利系统建造速度之快,都要超过玛雅文明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莉萨·卢塞洛这样说。

  由此可见,在世界考古学界,“良渚声音”得到进一步放大,良渚遗址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了国际考古学术界的认可: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

  2013年,钱报记者参加了首届世界考古论坛,当时,良渚古城就入选了这张世界级的考古榜单——十大重大田野考古发现。

  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英国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勋爵来过良渚多次,在上博的一次学术报告中,他专门讲到了良渚文明的世界高度,称它是处在和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同的时间点上。

  今年夏天,再次来良渚时,伦福儒提到“酋邦”,以及良渚王国是否存在一个酋长。他说,良渚社会比处于酋邦阶段的希腊基克拉迪文化更为复杂,可以认为是早期国家社会。他认为良渚遗址发现的历史贡献是:确定中国早在五千多年前的良渚社会就已经进入了早期国家文明阶段。

  他又说,同时期中国可能还不止良渚一个国家社会,但良渚无疑是最耀眼和最突出的,同时也证明中国文明不仅起源于黄河,也起源于长江。“良渚文化的玉琮及其上的神徽,直接可以视为良渚国家的标志符号。”通俗地说,相当于是国徽。

  这无疑是令人振奋的。

  这些年,国内学术界已经确证,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而昨天,考古界的国际权威在这样大规模的国际会议上,第一次明确以良渚来标志中华5000多年文明。

  这说明,主流国际学术界已经因良渚的发现接受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观点。

  “我认为,良渚的考古研究工作不止改写了中国历史,也改写了世界历史。在这里建筑、结构上大量的发现,会逐渐改变很多学术观点。”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弗农·斯卡伯勒给予了高度评价。

  “良渚先有了大规模的集体工作和工程(比如水利系统),再有了国家控制(王权),而其他很多文明都是相反的。这其中有趣的是,人们如何被组织、分配来建造这些工程?这加固了一种观点:在王权出现以前,一定有某种世界观、某种仪式可能起到了一个重要作用。”斯卡伯勒说。

  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分校教授米丽娅姆·斯塔克提到了良渚玉器,以及它在古代艺术史上的地位:“良渚的艺术是世界级的,与任何新石器时代文明相当,甚至更好。玉器制造非常精美,功能性制品的制作也很成熟。”

  如今,良渚古城和水利系统还在被继续发掘,而问到之后良渚遗址的研究方向,莉萨教授建议继续研究水利系统,“它是如何作用的、为何被建造、为什么这个区域这么快地吸引了这么多人口。”

  这次来良渚的近30位国际大咖中,有一位重量级的老太太,今年76岁的杰西卡·罗森女士,她是英国学术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也是良渚的老朋友了,曾多次来考察。

  “单独对良渚文明水利系统的分析,就能说明,设计、规划和劳动管理的作用非常明显——某人(国王),一定是这一切的幕后组织者,他管理着这个大型社会。”她认为,“这是一个具有世界级重要性的遗址,不只对中国重要。”

  (感谢伦敦大学学院高级讲师庄亦杰对本次报道的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钱江晚报

良渚古城这十年
  昨天,除了考古论坛,还有一场良渚古城“发现10周年”新闻发布会。

  2007年,良渚古城的发现和确认,标志着良渚遗址进入都邑考古新阶段,当时被人们认为“石破天惊”。

  这些年,良渚古城一有动静,钱报记者都第一时间带来报道,“时间过得太快,”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也很感慨,“十年前,大家不敢相信,在5000多年前,可以有这么大的遗址,有很多质疑的声音。现在,良渚考古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良渚遗址已经成为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是中华大地最早的国家。”

  发现和确认外郭城(2009年-2012年):证实良渚古城由内而外具有宫城,内城,外郭的完整结构,是中国古代都城三重结构的滥觞。

  发现和确认外围水利系统(2009年-2015年):确认了良渚古城外围存在一个由11条坝体构成的庞大的水利系统,具有防洪,运输和灌溉等综合功能,是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也是世界最早的拦洪大坝系统。

  良渚古城内部结构与功能区的认识(2008年-2017年):确认良渚古城内的河道水网体系,以及宫殿区,王陵区,仓储区和作坊区的功能布局,证实良渚古城具有明确的城市功能,良渚时代产生了明确的城乡分野。

  对古城外部近郊区域的全面勘探(2008年-2017年):勘探总面积达15平方公里,新发现的遗址总数160多处,使良渚遗址群的遗址点数量增加到近300处。

  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历史性研究取得初步成果:证实良渚古城各子系统中,最早营建水利设施和莫角山宫殿、反山王陵、瑶山祭坛等,其次营建内城墙,最后营建外郭城的基本顺序。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杭州日报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 良渚遗址是有力物证杭州将用10年时间建大型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良渚古城”闪耀考古界“奥斯卡”
2017-12-14
分享到:                                                                                                                                                                                                  
                             
                                         
    高坝低坝形成的库区推测图
                                         
    良渚“神徽”像
                                         
    莫角山大型建筑基址上的柱坑遗迹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鸟瞰图
良渚古城考古多次获奖
    在以“水与古代文明”为主题的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上,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作为典型案例被重点推介。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英国科学院院士科林·伦福儒先生把良渚文化与希腊基克拉迪文化做了比较研究,认为五千多年前的良渚社会就已经进入早期国家文明阶段了。
12月12日,慕名而来的专家去现场看了良渚遗址,观摩了出土文物;
13日上午,30余名专家围坐一堂,听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和研究员王宁远分别介绍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和外围水利系统考古研究成果——约5300年前,良渚人在中国长江下游建立“良渚王国”。当时的良渚先民,非常智慧地利用和管理水资源,他们修建了工程浩大的水利工程,有效地预防了山间洪水对古城的侵害;他们用山里的玉料制作精美玉器,用水资源灌溉农田,孕育了特有的稻作文明……
王宁远说,良渚古城外围存在一个由目前已知11条坝体构成的庞大的水利系统,控制范围达100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余年,具有防洪,运输和灌溉等综合功能,是那个年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
    世界考古大咖纷纷为良渚点赞
    听专家们介绍完,考古界“超级大咖”,英国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考古研究所教授罗森夫人(Jessica Rawson)用标准的汉语脱口而出四个字:“规模宏大。”罗森夫人已经到过良渚四次了,她说良渚每次都能给她惊喜。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的考古学家凡诺·斯卡伯勒(Vernon L.Scarborough)说:“近年来我去了很多个国家,看了许多水利系统的建构筑物,对比之下良渚古城的水利系统更加完善。良渚古城遗址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水利史向前推进了很多年,更对认知当时的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没有参与良渚古城遗址的发掘,凡诺·斯卡伯勒觉得有些遗憾,“但良渚古城遗址的发掘过程可以作为世界考古界可资借鉴的重要经验。”
    “良渚古城是一个好东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原所长陈同滨似乎在回味,“我们撰写的申遗文本从2013年就在不断地更改,因为考古的进展在不断推进,不断有新发现,一而再地将良渚遗址推向一个新高度。”陈同滨很肯定地说,“到现在为止,我们有把握地说,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长江流域,具有早期国家形态的社会,或者是中国史前城市文明的典范。”
良渚遗址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了国内外考古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中国政府在良渚遗址遗产保护中的成就得到了与会国际专家的赞赏。近年来,国内外考古学界,已经逐步统一观点: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已经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有力物证,良渚遗址考古研究,不仅仅改写了中国历史,并改写了世界历史。
    杭州将建良渚遗址国际考古研究中心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寿田说,目前正在筹建良渚遗址国际考古保护中心,“就在遗址公园内,目前已经进入装修阶段。”
陈寿田说,良渚古城的考古多次获得中国考古的最高奖项,还在首次世界考古上海论坛被选入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我们先后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剑桥大学、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北京大学、河海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外学术机构合作,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著名考古学家,英国考古学院院士科林·伦福儒先生,与浙江省考古所所长刘斌先生合作的研究论文,将在《古物》杂志上发表。”陈寿田对在座的外籍专家发出邀约,“杭州是中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我们非常期待在座的考古学家再到良渚参与课题研究。”
未来良渚将建大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30年来,余杭区共投入数十亿元对良渚遗址进行保护、整治和利用,良渚遗址已有部分区域出现了水美草丰、飞鸟聚集的风貌。
“遗产保护不仅为了5000年的过去,更是为了孩子们及未来;抱着这样的初心,未来良渚将建100多平方公里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陈寿田说,文化公园总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遗址公园将以生态修复为主,修复后将会还原一片绿洲,其中会有莫角山宫殿区、反山王陵墓地的展示呈现,同时尽最大可能恢复当时古城的河道、湿地、林相等自然风貌。
    这个公园会有多棒?“我们将尝试使用VR技术,让观者真实体验5000年前的良渚先人们的生活日常。例如,国王王后穿着怎样的衣服、先民是怎样制作玉器的?”陈寿田说,在保护的前提下,杭州将通过现代科技,生动展示良渚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用浅显易懂的画面让孩子们温习先人们的智慧。
    陈寿田说,未来杭州的理想很大,“我们将花10年时间,将遗址公园打造成专家叫好、百姓叫座、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公园,良渚遗址是中华文明的圣地,良渚遗址属于历史、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经过保护与传承,我们希望让良渚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新名片,让它再活5000年。”
图片由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提供
    良渚古城考古成就
    良渚古城考古的成就获得学术界的高度认可,获得国际国内多项重要奖项,其中包括:
2008年1月 良渚古城遗址入选社科院考古所2007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2008年4月 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中国文物报和中国考古学会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9年9月 良渚古城遗址考古获评“2007—2008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二等奖
2012年4月 良渚古城遗址考古获评“2009—2010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一等奖
2013年8月 良渚古城遗址入选第一届“世界考古·上海论坛”的“世界重大考古发现”奖
2016年5月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调查与发掘获评中国考古学会“2011—2015年度田野考古奖” 一等奖
2016年5月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良渚遗址概况
    良渚遗址八十多年的考古研究证明: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位于杭州北郊余杭区境内的良渚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面积42平方公里,保护规划区划111平方公里。遗存类型丰富,遗址格局完整,揭示了中华文明国家起源的基本特征,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提供了最完整、最重要的考古学物证。特别是与古埃及同时期建成的良渚古城(内城3平方公里,外廓城6.3平方公里,包含外围水利系统100平方公里),无论规模和内涵,在世界同类遗址中极为罕见,堪称“中华第一城”。2013年,被国际考古界选入“2011—2012世界10项考古新发现”(世界考古界专家从全球99个候选名单中投票,埃及金字塔聚落得票第四,良渚古城第五)。
    通讯员 李力行 记者 康齐 熊艳
“良渚古城是一个好东西。”
前两天,12月8日至11日,上海办了一场考古界的“奥斯卡”盛会——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随后,作为世界考古论坛分会场活动,12月12日至14日召开了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考古界的30余位“大咖”云集杭州良渚,纷纷为良渚古城点赞。
    此次会议由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主办,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支持。
    这次学术研讨是一场高水平、高层次的国际对话与交流,通过世界考古专家们思想火花的碰撞、学术观点的交融,为进一步完善和保护良渚遗址提供新方法、新思路、新借鉴。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都市快报

良渚古城很大很大 相当于上城区加上拱墅区 这么大的古城怎么建造起来的?
2017-12-14
分享到:                                                                                                                                                                                                  
                             
                                         

                                         
    良渚考古现场
                                         
    遗址挖掘出的炭化稻谷
                                         
    一位阿姨在挑拣出土的炭化稻谷
考古专家现场提取600多个样品 通过“碳14”测定
    揭开5000年前的古城建造之谜
    记者 刘云 文/摄
    这两天的良渚遗址,很热闹!
    近30位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墨西哥、以色列等国的考古界国际“大咖”,都来了良渚!光是各国科学院院士就有7位。
    前天,专家们已到良渚遗址现场考察了一圈(详见昨日快报A03版),昨天,专家们坐在一起,参加“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弗农·斯卡伯勒说:“良渚的水利系统,可能将改写中国历史,可能将改写世界历史!”
他说的历史,指的是,浙江省考古所在良渚考古这十年,为中国5000多年历史文明,找到了重要证据!
    就在良渚,用一片片遗址,明明白白告诉全世界,早在5000多年前,良渚文明就已存在,和古埃及文明同期。
    良渚古城已5000多年,它一直都在,只是我们对它的探索、认识还要一步步地来。而最近十年,通过浙江省考古所考古人员的努力,良渚古城的“面纱”掀开得越来越多,它通过一个个的“证据”,在我们的眼里,一点点地还原。
“证据”都有哪些?这两天,我跟着考古专家团,在“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在良渚古城考古发现十周年发布会上,把这些最重要的证据一一记录了下来。
    我们尝试着,还原5000年前的良渚。
5000多年前
    为什么偏偏选了这里建城?
    浙江省考古所研究员王宁远,昨天在“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特意讲了良渚古城是怎样选址的。
    大约5500年前,因为气候事件,人们发现,生活了很久的山间谷地已经不再适合采集狩猎的日子了,所以就改为种水稻,集体往沼泽平原移动。
    看了一圈,他们就把目光定在了良渚。
    最吸引他们的,是资源丰富。沼泽平原,种水稻再好不过;附近的大遮山、大雄山两座天目山余脉,有玉矿,还有石材、木材;沼泽、湖泊,不但可以狩猎,还方便水运。
    最后建下的古城,以古人最爱的“居中”概念,选在了山间的沼泽湿地。它三面环山,只有东面是开阔的平原,以山为郭,这样能保证安全;里头有良渚港等河道贯穿,交通便利。
    良渚古城
    有外郭城王城还有水利系统
    良渚古城很大很大,整个遗址有1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上城区加上一个拱墅区。
    最外围是水利系统,接着先是一圈外郭城,包围着631万平方米的面积,再是一圈城墙,内部面积300万平方米,城墙的中心才是30万平方米的宫殿区,这也是中国古代都城三重结构的起源。
    如果不好理解,你可以试着把它想象成北京现在的模样——
最中央,是王城,也就是北京中心的紫禁城;往外走,建了一圈内城墙,城墙里头是内城,就相当于是北京的一环,绝对的市中心;再往外走,出了内城,就是外郭城了,但它又不是农村,就相当于是城市郊区,就好比北京的五环内。
    备受专家们关注的良渚水利系统,是迄今已知的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也是世界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距今约5100-4850年,将中国大型水利遗迹的年代几乎提前了一倍。
    水利系统,在良渚古城北面,有秋坞、石坞、蜜蜂弄等10条堤坝,和长约5000米的塘山长堤,共同组成了一个具有高低两级水库的庞大水利系统。
    这么大一片古城
    最初是先有了谁?
    这十年里,省考古所取得的另一个成果,就是证实了整个良渚古城的先后建设顺序,也就是整一片古城,先有谁,再有谁。
    五千多年前的事情,要怎么说得上来?
    省考古所所长刘斌说,是通过年代学测定,再结合地层学、类型学等手段来证实的。
    最重要的是年代学测定。考古界的做法是这样的,要想知道一个文物的年代,比方说一个罐子,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罐子里头有储存过什么东西,比如种子、粮食等等,哪怕是一粒芝麻,都可以通过“碳14”测定,来推算出植物的死亡时间,从而知道它们的年代。
    良渚古城前后取样600多个,比如草裹泥里的草、稻谷、桃核、种子……通过它们,推算出了良渚古城的建设顺序——
最早的,是水利系统、莫角山宫殿、反山王陵、瑶山祭坛等,距今约5100年前。相当于,良渚人高瞻远瞩,选好了地方,先治水,解除后患后,最重要的王城宫殿,紧跟着就动了手。
    接着是内城墙,距今约4800年左右。
    最后是外郭城,大约4500年前,比王城晚了大约五六百年。
    刘斌说,这就好比杭州的市中心,人住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挤后,人就慢慢往外扩,时间久了,市区就越来越大,越来越往外了。
    外郭城,可能就是内城里头实在是住不下了,慢慢搬到外郭城去的,相当于城市化的产物。
    省考古所做过测算,当时的良渚古城里头住了2.5万人左右,是根据人均遗址面积推算来的。
    比方说,在良渚古城挖一块遗址,就在这里头找看有多少房子,每个房子能住多少人,再以此推算出来的。
    以后去良渚考古遗址公园
    可以看到5000年前的样子
    这两天,我跟着国内外的考古界大咖们,在良渚古城遗址逛了一圈,有些专家站到开阔的莫角山宫殿上时,都很惊讶,没想到这么大一片遗址,竟然都能原样保护得这么好!
    良渚遗址管委会副主任陈寿田说,未来,会保护得更好。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经开建,要花10年时间打造一个100平方公里的大公园。和其他公园比,它有什么不一样?
    陈寿田说,它的定位很明确,要打造成一个“中华文明朝圣地”“中国文化新名片”。朝圣地,是可以让大家来看中华最老的五千年文明;新名片,以后可以自信地和别人讲,中国不止有万里长城,还有良渚。
    既然是考古公园,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先把遗址保护好。现在去看,已经看得出公园以后大致的模样,没有新添大建筑,都尽力保留遗址发现时的原样。
    那么问题也来了,普通人看上去可能都是一片土坡、荒地,完全看不出良渚古城的痕迹。陈寿田说,这不是问题,未来肯定是一个让大家看得懂的公园。
    未来,公园里会用上各种现代科技,比如VR,站在莫角山遗址上,你眼睛里就能看到五千年前的宫殿,到底是什么样子。
    五千年前的良渚人是怎么生活的?比如每天吃什么,粮食吃什么,肉类吃什么,每天都干什么,甚至现在发现的老虎骨头,当年老虎是怎么被杀掉吃掉的?当年洪水暴发时,良渚古城里有啥影响?这些,以后都可以在公园里看到。
    陈寿田说,目前还在研究阶段,技术不是问题,难点可能在于,五千年前的场景究竟是什么样子,没有人敢一口肯定。比方说,当时的良渚人多高多矮,多胖多瘦,平常喜欢穿什么衣服?这些都是未知的,都还在研究。
    还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良渚考古没有句号,将一直继续下去,百年考古,甚至千年考古。
    良渚正在建一个国际考古研究中心,将是国内最一流的考古研究平台,专门给国内外的考古专家们提供场地。
    未来,良渚遗址管委会希望,就像敦煌有“敦煌学”一样,“良渚学”也能有更多的人来研究它。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都市快报

莫角山南边发现一个更大的仓储区 炭化的稻谷可能足足有二十万斤
2017-12-14
分享到:                                                                                                                                                                                                  
                             
                                         
    坑门水库     N     高坝水库    西施坞    东苕溪    低坝水库    小莫角山    大莫角山    宫城    古尚顶    乌龟山    良渚古城的布局图    外郭城
最新发现!
    已懂得稻作农耕的良渚人到底是怎样生活的?
    快报画了一张良渚古城图 和你一起穿越回5000年前
    记者 刘云  制图 连诚
    良渚古城,最核心的就是王城。考古人员对王城的探索,一直在持续。
    通过探勘、发掘,考古专家们发掘了古城内的河道水网体系,以及宫殿区、王陵区、仓储区和作坊区的功能布局。
    而昨天,记者了解到,最新的一个发现是——
今年又在莫角山南边发现了一个更大的仓储区,炭化的稻谷可能足足有二十万斤!
    前两年,就在大莫角山下的东面,离河边不远,发现了两万多斤稻谷。
    一扎扎束好的稻谷,还带着谷穗,整整两万多斤,都烧掉了。这些稻谷,经过了5000年虽然已经有些碳化,但依然颗颗分明。
    昨天就在良渚考古的办公区,记者还看到两位阿姨,在一粒粒挑拣稻谷,已经炭化,都是黑色,要一粒粒和杂物分开。
    因为这两万多斤稻谷,所以推测这里是王城的仓储区,也就是粮仓。有可能,当年粮仓意外失火,所以留下了烧过的稻谷。
    而最新发现的更大粮仓和更多的稻谷,也充分说明当年良渚人的稻作农耕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我们大致画了一下当年良渚古城的布局图,一起来看看5000年前的文明古城。
    宫殿区
    宫殿区就是王城的正中心,莫角山。虽然叫山,但它是一座人工筑成的长方形土台,大约30万平方米。
    这个土台一分为四,有三个宫殿区,一个广场。宫殿区,分别是大莫角山、小莫角山、乌龟山。
    整个莫角山上,除了这些宫殿,就是平地上建的一个沙土广场,叫古尚顶土台,东西长约630米、南北宽约450米,高约9米。沿着沙土广场,在南面、东面,也都发现了东西成排、南北成列的9个房子,面积在200-500平方米之间,考据是王城里贵族住的地方。
    根据推测,大莫角山上的宫殿,位置最高,应该就是这些宫殿里地位最高的主殿。所以,它面向的沙土广场,也应该是宫殿里要举办重要仪式的时候会用到的广场。
    有种说法,这里就是王城宫殿,住着整个王族,甚至可能“王”就是在大莫角山的宫殿,接受百姓在沙土广场上的朝拜。还有个说法,可能这里不是住人的,而是祭祀的神殿。
    王陵区
    莫角山的西面,早在1986年,就发现了反山遗址,发掘出11座良渚显贵者的大墓,出土文物1200多组,被称为良渚“琮王”“钺王”的两件超大型玉器就在其中,很多学者都认为,这里就是“王陵”。
    在反山南面,有个桑树头遗址,这里虽然没有挖掘过,但1971年,有农民在这里种地,挖出了两件大玉璧以及一件非常漂亮的玉璜,明显不是平民所用,可以此断定这里是贵族墓。
    这两年,又发现夹在反山、桑树头之间的姜家山也是墓地,相当于,王城的墓地其实是从北往南一条线。
    只不过,这些墓地也分等级。
    姜家山上新挖出的是14座墓葬,出土文物644件。从文物上来看,姜家山和反山墓地时间很近,但等级要差一些。姜家山档次最高的墓葬,顶多算得上是反山的三四等,相当于反山是“王陵”,埋的是王族,而姜家山埋的是贵族。
    可以确定的是,反山、姜家山、桑树头,是王陵及贵族墓地,因为布局都在宫殿的西面,和明代时很像,十三陵就位于紫禁城的西北面。
    选西面是有讲究的,古人讲究住在哪就埋在哪,好比建了房子,都是面朝南坐朝北,在房子西头,或者东头、北头也可以,避开南面,留一个自家墓地。
    手工作坊区
    去年考古首次发现,古城内有手工业作坊区。
    良渚古城内,河网密布,尤其是宫殿区的东面,有一条钟家港古河道,是城内的南北主干道。
    就在挖这条河道时,挖出了大量的漆木器、木器坯料、燧石石片、玉料、玉钻芯、石钻芯等。
    漆木器、木器坯料,是做木器的原材料;燧石石片,很锋利,用来雕刻玉料的;玉钻芯、石钻芯,是钻玉剩下的边角料。
    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当时良渚人做玉已经蛮先进了,给玉钻孔,孔能钻得像莲子心一样细,工艺很好。
    而这些考古发现,并不是要用它来说明古人技术有多好,这在多年前出土的玉器中就已经证实,它们这次的使命是证明了这一带存在木器坊、玉器坊、石器坊、骨器坊,是王城里的手工业作坊区。
    而且,根据资料推测,王城里,除了宫殿区、墓地以外,最主要的应该就是手工业作坊区了。
    还可以确定的是,这些手工匠人,不只在这里干活,从他们留下的生活垃圾看,比如桃核、杏子、芡实等,他们吃住都在王城里,能住得进王城,应该也是手工匠人里的佼佼者了吧。
    内城墙
    有城就有墙。
    良渚人为了把300万平方米的王城围起来,建起了一道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略呈圆角长方形的城墙。
    四面城墙,除了南城墙没有护城河外,其他三面城墙都有内外护城河,相当于夹河筑城。另外,目前已经勘探出8座水城门,四面城墙各有2座,和内外河连通。另外,南城墙的中部,还有一座陆城门,平常进出城,应该走的就是这里。
    这道宽宽的城墙,就像是当时的一个分割线,墙内是整个古城最中心的地方,城外就算是古城郊区。
    地质考古,把城墙下垫的石头,一共10526块,一块块编号,登录石头的质地、大小、尺寸,还有磨圆度,到古城外的山头上,一个个去对照。
    就是通过石头的质地和磨圆度,最终,找到了它们的出处——古城北墙石料来自城北的大遮山南坡;南墙石料来自城南的大雄山北坡。
    一块石头,山上采下来,棱角分明,叫棱状石头;从山上滚下,棱角磨掉一些,是次棱石头;落入到小溪沟里,变成次圆石头;要是进了大江大河,那就是圆乎乎的鹅卵石了。
    考古人员一块块检查下来,发现当时的良渚人建城墙用的都是次棱石头、次圆石头,也就是说,都是到山脚下、溪沟里捡回来的。      
    外郭城
    出了城墙,就是外郭城了。
    扁担山、和尚地、里山、高村、卞家山、杨家村、文家山……听名字,是不是就有了一些“郊区的味道”?
    它们都是长条形的高地,人工堆筑而成,差不多有6.3平方公里。
    在这些地方,考古人员先后找到了木板河岸,说明当年良渚人临水而居;有古河道、码头,还有平民墓地。
    但是考古人员找来找去,最终证实,整个良渚古城,不管是内城还是外郭城,甚至是外郭城外附近,都没有发现有稻田。
    这说明什么?
    早在良渚时代,中国就已经有了很明确的城乡分野。
    那时候,古城内没有一个农民,住的都是手艺人,像玉器、石器、漆木器、骨器……不管是什么,手里有技术,就有本事留在了城里。
    农民都去哪了?王宁远说,种稻子要往开阔的地方去,地方够大才行,都往城外开阔的平原去了。
    古城外的近郊,目前也已经勘探了15平方公里,新发现遗址160多处。这些近郊可能就是农民生活的地方,勤恳种地,往城里供应粮食。
    外围水利系统
5000多年前,人们大规模搬迁到良渚时,看到了它的种种好,比如粮食、交通等,但是,聪明的良渚人,也早早就看到了它的风险——
西部山地,是浙江省的暴雨中心,年降雨量有1600-1800毫米,雨季经常山洪暴发,一旦暴发,对稻田和村庄来说,就是灾难。
    当年的良渚人已具备全流域的水环境规划和改造能力,水利系统建得很聪明。
    他们发明了“草裹泥工艺”,先用淤泥堆筑,外裹黄土。这些土并非散土,而是用芦荻、茅草把泥土裹成长圆形,码成坝体。考古人员找出一个个草裹泥包时,就在草里面,竟然还开了朵花! 这些草裹泥包,有些像现在抗洪抢险用的麻袋装土,抗拉力强,不易崩塌。
    那时候,没有工具更没有模型,连运输都不方便,按照推测,应该是工程现场分组劳动,一组人制作草裹泥,一组人负责传递,另一组人堆筑坝体。
    就是靠人力,良渚人在古城外围建起了一个11条坝体构成的庞大水利系统,控制范围达100平方公里,具有防洪、运输和灌溉等综合功能,是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也是世界最早的拦洪大坝系统。
    就是因为有了发达的水利系统,作为稻作农业的起源地,良渚文明在进入犁耕农业的同时,使得农业有了更为迅速的发展,从而刺激了手工业等诸多领域的进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每日商报

良渚文化国家公园初露峥嵘   带你穿越5000年
2017-12-14
分享到:                                                                                                                                                                                                  
                             
                                         

                                         
    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
商报讯 (通讯员 陈道亮 李力行 魏艳苹 记者 潘婷婷) 玉琮、城墙、宫殿、贵族墓地、水利工程……在杭州城的西北方向,有一座消失的古城——良渚古城,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昨天,它再次被世界点赞——“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在杭州良渚召开,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等近30位世界知名考古专家一起揭开了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的神秘面纱。
    这座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到底有什么奇妙之处?这十年以来古城考古又有什么新发现?未来古城将如何保护传承?现场多位考古专家进行了揭秘。
    良渚古城究竟是怎样一座城?
    良渚人住在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带上
    三面环山 雨季经常会山洪暴发
    大约在距今4300年前,一场特大洪水席卷了中国的东南部地区。
    洪水不知持续了多久,当时耕种的田地以及许多小河、湿地,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淹没了。这座良渚古城,也在其列,留下的是一米多厚的泥沙。这层厚重的泥沙,使得4000年以前的文明销声匿迹。
    说起良渚古城,它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的。从地图上来看,它三面环山,东边开放,位于山间的沼泽湿地,有良渚港等河道贯穿,是个居住生活的好地方,比较安全,出行也方便。
    为何选在山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远说,这片沼泽平原,适合种水稻,渔猎非常方便,而周边山地还有木材、石材等,周边还有丰富的玉矿资源,所以选在过渡带上,也符合古代“居中”的说法。
    居住在这里,最大的危险就在于洪涝灾害。“由于三面环山,平原海拔低,一旦遇上季风季节,雨季就会有山洪暴发,往往从西面的天目山袭来。”王宁远说。
    正是有这样的危险,防洪就很有必要,一套水利系统也应运而生。
    良渚古城内沉睡着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
    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还要早1000年
    在良渚古城西面北面,就沉睡着这么一个大型的水利系统。
    它由10条堤坝、长约5千米的塘山长堤组成,主要功能是作为良渚古城的防洪系统,同时也用于水运和灌溉。
    这11条堤坝不是一次性发现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考古人员就在良渚古城的西北面发现了塘山遗址——它有一条长5公里的水坝,能挡住古城背面从大遮山流下的山洪,将水引向西边好让良渚遗址直接避开山洪。
    那时,就有学者认识到,它是良渚时期的水利设施,但都认为是一个独立的水工遗迹,没想到,它仅仅是整个防洪水利系统中的一环。直到2015年7月,他们才开始对老虎岭、鲤鱼山、狮子山等水坝进行正式发掘。
    这些水坝遗址,主要修建于两山之间的谷口位置,分为南北两组坝群,分别为塘山及由狮子山、鲤鱼山、官山、梧桐弄等组成南边的低水坝群。岗公岭、老虎岭、周家畈等组成北边的高水坝群,就像两道“防护网”。
    据初步估计,整个水利系统将形成面积约为13平方公里的水库,库容量超过6000万立方米。这个“水库”有多大?举个例子,一个西湖面积约6.39平方公里,也就是说有2个西湖这么大。
    今年3月,国内顶尖的考古和水利专家云集余杭,最终确认,这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距今约4700至5100年,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还要早1000年。
    当年的良渚人,是怎么把水坝建起来的?建了多久?王宁远说,当时良渚人就已采用了“草裹泥”筑坝,有点类似于现在用的沙袋抗洪。家附近就有芦、荻、茅草,割下来放在泥上一滚,再用芦苇绑扎就可以用了。
    这一发现彻底改写了中国水利史,水利史的开卷不再是“大禹治水”,而提早到了良渚文明,中国也有了堪比埃及、两河文明的水利工程。
    早期的城乡文明从这里诞生 当时良渚古城及近郊有近两万五千人
    水利系统,只是良渚古城的一部分,也证实了良渚古城有完整的都城结构——
整个良渚古城占地面积达100平方公里,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古城,由内而外分为宫城、王城、外郭城和外围水利系统,这也是中国古代都城三重结构的起源。
“以前的城墙就像现在一环,然而外郭城就像是二环,是一个向心结构,有点像北京的紫禁城。”王宁远说,在良渚古城内可以看到功能分区,比如河道水网体系,以及宫殿区、王陵区、仓储区和作坊区等。
    在古城里,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外郭城以内没有发现种植稻田,而且城内居住的居民,只有贵族和各类玉器、石器、漆木器、骨器等匠人,没有找到农民。
    王宁远说,这从侧面,也证实了良渚古城具有明确的城市功能,它不是一个超大的农业聚落,而是各种制造业生产、原材料和产品集散中心以及管理机构在的地方,良渚时代产生了明确的城乡分野,简单来说,也就是最早期城乡文明就是从这里诞生的。
    这座城到底住了多少人?王宁远说,他们推测了一下,古城及近郊有近两万五千人。至于算法,是根据某些小遗址的房子遗迹等推算总人口,然后以遗址面积除以人口数,得出人均遗址面积,然后根据良渚古城总面积除以这个常数来推算古城人口,因为城里人很可能要比农村人居住密集,所以还是比较保守的算法。
    从考古发掘中良渚文化的分布,大致能推断出这个古国的势力范围。良渚文化分布核心在太湖流域,包括现在的余杭、良渚,还有嘉兴南、上海东、苏州、常州、南京一带。再往外还有其扩张区,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苏北部,接近山东。而其影响范围,就更广了。
    同时,也有专家提出,这座古城可能比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由大禹之子启建立)建立早1000年。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良渚文化国家公园初露峥嵘   带你穿越5000年
2017-12-14
分享到:                                                                                                                                                                                                  
                             
                                         
    良渚文化国家公园南入口效果图
                                         
    瑶山1987年揭示的祭坛顶面遗迹

    良渚古城未来将如何保护?
    花10年时间建设良渚文化国家公园
    戴上VR眼镜就能还原古城原貌
    如此多世界级考古“大咖”来到良渚,可见良渚遗址已经被放到了世界舞台上,未来这里将如何保护,是大家最为关注的。对此,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寿田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陈寿田表示,未来的良渚遗址,将打造成一个100多平方公里的良渚文化国家公园,打算花10年时间。整个良渚文化国家公园将包括“三个圈层”:良渚古城遗址遗产区、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区、良渚文化国家公园区。
    同时,依托良渚港,建设起一条连接良渚古城与良渚新城的良渚文化艺术走廊。通过设计,将会有两条主导游线串联主要的遗址点。良渚文化的遗址主要集中在9平方公里的古城遗址遗产区和25平方公里的考古遗址公园区内。
“这个国家公园要高大上,阳春白雪,也得下里巴人,专家要叫好,百姓要叫座。”陈寿田介绍,他们在保护遗址本体的前提下,将会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来展示良渚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让普通的游客看得懂、看得喜欢。
    他举了个例子,现在走到遗址公园可能还是一块空地,但是以后用上科技手段,比如利用VR、CR、MR技术,戴上眼镜就能看到当年古城的格局,哪里是宫殿,哪里有水系。
“在讲解时,我们说是有长达800年的洪水,但是老百姓感受不到,以后可能在某个地方或者博物馆,还原10000年前、5000年前,这里以前植物是怎么样的。”陈寿田笑着说,几千年前良渚人还吃老虎肉的,说明这里不仅有老虎,还抓老虎吃。
    他认为,这些有趣的、好玩的故事,如果只是通过讲述,看不到摸不着,不生动。以后通过这些技术,让良渚文化更丰满。目前,这些技术他们已经在研究阶段,等到再成熟一些,就可以跟市民见面了。
    据了解,今后这里还将有一个良渚国际考古研究中心,目前已经在装修了,将来变成全中国之最,集考古研究、公众考古、知识普及于一体的文化传播场所,也会成为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跨学科、跨国际。
“今后的研究不止考古挖这些东西,还包括以前这些人的文化,比如吃的、穿的、用的以及墓葬的礼节,良渚将来是一个历史文化、远古时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矿藏。”陈寿田说,未来他们还要建立良渚学,让这门学科进入大学的课堂,引领学科建设。
    良渚古城的发现
    在国际上将拥有怎样的地位?
    良渚遗址已经成为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圣地
2007年良渚古城的发现和确认,标志着良渚遗址进入都邑考古新阶段,良渚遗址已经成为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圣地。
    这十年来,浙江考古工作者一直在努力,秉持“三年计划,十年规划、百年大计”的方针,跳出城墙看古城,先外后内,内外并重,使良渚古城的研究不断深化。
    良渚古城的考古成果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可。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先生早在1995年就撰文指出:“良渚文化已经进入文明社会。”随着良渚古城的发现和日益丰富的考古成果,他进一步指出:“从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来看,如果我们要谈中华五千年文明,只有良渚文化的良渚遗址能拿得出来。”
随着几次国际会议的召开,良渚古城也越来越得到国际考古学家的关注。国际主流学术界逐步认识到良渚遗址在中华文明起源和世界文明研究中的重大价值。
    科林·伦福儒先生最近《世界早期复杂社会视野下的良渚古城》一文指出,良渚古城已展现出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良渚文化的复杂程度超过英国的巨石阵、希腊的克罗斯等早期文明,已超出酋邦的范畴,是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
    近日,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英国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勋爵在第三届“世界考古上海论坛”的公众演讲中,明确指出“中国文明史处在和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同的时间点上。”说明主流的国际学术界已经因良渚的发现接受了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观点。
    在这次论坛上,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弗农·斯卡伯勒对良渚考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我认为,良渚的考古研究工作不止改写了中国历史,也改写了世界历史。在这里,建筑、结构上大量的发现,会逐渐改变很多学术观点。”
从良渚考古之初,到现在已经有80年,良渚遗址从默默无闻到闻名天下。在未来更宽广的世界舞台上,良渚必将放射出更炫目的光彩。
    良渚古城考古的成就获得学术界的高度认可,获得国际国内多项重要奖项,其中包括:
2008年,入选社科院考古所2007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2008年,入选中国文物报和中国考古学会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9年,获评“2007-2008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二等奖。
2012年,获评“2009-2010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一等奖。
2013年,入选第一届“世界考古 上海论坛”的“世界重大考古发现”奖。
2016年,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调查与发掘获评中国考古学会“2011-2015年度田野考古奖”一等奖。
2016年,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1.世界遗产“大咖”眼中的良渚遗址
2017-12-14
分享到:                                                                                                                                                                                                  
                             
                                         

                                         
    伦福儒考察老虎岭水坝遗址
英国勋爵、上议院议员、享誉全球的考古泰斗科林·伦福儒先生:
    中国新石器时代是被远远低估的时代。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玉璧带有明显的象征意义,表现出一种文化的交流和联合,是具有共同观念的文化联合体形成的标志,很大程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程度和阶级制度,已经达到了“国家”的标准,这就是中国文明的起源。
    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学院院长苏·密尔森教授:
    良渚遗址格局完整,价值巨大,保存良好,是中国的骄傲。双方将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推动良渚遗址学术研究的国际化。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将协助在英国出版介绍良渚遗址的外文书籍,在国际顶级考古研究学术刊物上推荐有关学术研究文章,指派专家参与良渚遗址学术研究并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专家们:
    良渚遗址及其所代表的良渚文明非常伟大,令人震撼;良渚遗址规模宏大、类型丰富、格局完整,具备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基础条件。它虽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水利工程,但它的水资源管理系统规模是世界最大的,功能是世界最多的,也是最了不起的,将它纳入申遗内容会极大地增加良渚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
    良渚遗址的守望者们
    良渚遗址的维护和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这些幕后功臣:有人在保护区倾注四十年的心血与汗水,有人不眠不休守护出土的文物,有人让良渚文化在舞台上重焕新生,有人年轻却愿为馆藏文物不懈工作……
费国平:遗址上的活地图
    费国平是杭州良渚遗址管理所所长。1978 年,费国平作为第一批文保员,来到良渚遗址保护区。起初,方圆110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费国平和另一位同事负责管理。
    在只有自行车的年代里,管理宽广的遗址保护区域非常不容易。费国平和同事就是一步步用脚步丈量,得出信息后,立即建立数据库,整理成调查报告一一上报。
    骑着自行车看遗址的12年里,无论寒冬酷暑,费国平每天都在村落、田埂、山岭、原野间奔走。目前,整个保护区内有135 处遗址,他都可以清楚地说出每一处文物的基本情况。正因如此,有人说他已经成为良渚遗址分布区的一张活地图。
    为了保护文物,费国平还经常在夜里与联防队一起出动抓捕,遇过枪击,碰上过同事生命受到威胁等事件。经过长期、持续、反复宣传《文物保护法》,加上警力队伍的不断增强,从1997 年起,良渚遗址内便再也没有发生过任何文物盗挖。
    康宏果:把新房地基下挖出的宝贝上交国家
2006 年4 月19 日,是康宏果开挖墙基造新房的日子。下午五点半左右,挖机在房基西南角突然刨出了四个圆饼状中间有孔的东西,其中两块被邻居和挖机操作员取走。一看形质颇似良渚文物中的玉璧,康宏果心里一惊:“出文物了!”
第一时间向良渚文化保护所和文物管理委员会的专家汇报后,康宏果一边保护好现场,一边跟支部书记等人就如何保守秘密、处理流散文物进行紧急商议。专家到达后,大家先后将四块玉璧逐一寻回并妥善放置。
    文物挖掘现场被专家经地层分析,初步判断为良渚文化时期的人工堆筑墓地。
4 月20 日上午,经专家现场踏勘确证为良渚文化时期墓葬与墓地后,抢救性清理工作立即展开,下午即在宅基地西南面的半只墓中出土玉器文物10 余件。在第二天的基地松土中,又发现了两座墓葬轮廓。最后,历时3 个多月的考古挖掘工作,共发现良渚墓葬9 座,出土珍贵文物几百件,除玉琮、玉璧、钺,还有大量装饰玉器及玉挂件,并首次出土了削边形玉璧和玉耕田器,其数量之多和质量之上乘,在良渚文化考古中均属少见。
    王秋艳:让良渚文化在舞台上焕发生机
    王秋艳是浙江歌舞剧院创作中心国家一级导演,她与良渚的关系,源于一支舞蹈——《良渚鼓韵》。这个节目,让良渚文化在舞台上焕发崭新的生机。
    在王秋艳的构思中,《良渚鼓韵》好比一幅画,起初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定格的画面,但随着音乐和鼓声的进入,一群人慢慢苏醒,他们从远古中走来,演绎了一段传奇,仿佛在诉说着对良渚文化的体会。
“作为一种伴奏击器,鼓在5000 多年前就出现在歌舞之中,那时的鼓虽处于原始初级阶段,但却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我想展现先人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把鼓和玉琮相结合,转换成一个符号,融入舞蹈中。”王秋艳说。 
    让更多的人看到节目,也让更多人加入到宣传良渚遗址价值、保护良渚遗址的行列中来,这也是王秋艳希望的。
    良渚遗址申遗进行时
2001 年9 月28 日,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设立。
2007 年11 月29 日,良渚古城作为“中华第一城”得到确证。
2008 年4 月8 日,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2007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2 年11 月17 日,良渚遗址再次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4 年9 月2 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在良渚成立。
2016 年2 月25 日,国家文物局要求总结大遗址保护的良渚经验,向全国进行宣传推广。
2016 年5 月16 日,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入选2015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6 年8 月25 日,良渚文化整版入编全国统编《中国历史》教科书。
2016 年11 月25-26 日,良渚遗址考古发现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2017 年3 月,良渚遗址申遗正式启动并进入申报流程。
2017年2月和6月,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作被写进省市区党代会工作报告。
2017 年9 月21 日,申遗文本寄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葛玲燕 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7 20:37 , Processed in 0.20164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