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35|回复: 4

[转帖] 【杭州日报· 城纪】十里马塍花似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5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里马塍花似海

2017-08-25
                                         



在杭州古代诗文中,经常可以看到“马塍”这个词。现在,杭州城里还有一条马塍路。这些常常会使人想到杭州历史上有一个叫“马塍”的地方,对那个“十里马塍花似海”、“一塍花草碧芊芊”的地方充满诗意的想象。

1 马塍的来历及方位

翻开杭州历史文献,一条条记载慢慢撩开了迷雾,古代的马塍渐渐在我们的眼前清晰起来:

明代杭州人田汝成写的《西湖游览志》,对马塍的记载始于五代:“钱王时畜马于此,至三万余匹,号曰马海,故以名塍。”“塍”字的读音同“诚”,本义是田间的土埂、小堤,《说文解字》释义为“稻中畦也”,就是稻田中的田埂。五代时,吴越国国王钱鏐要“保境安民”,在这里养马,主要提供军队使用,多时有3万多匹,因此被称作“马海”,也称“马城”。“马塍”之名有可能是从“马城”演变而来。

那么,马塍具体在杭州的哪个地方呢?现在的马塍路与昔日的马塍又有什么关系呢?南宋潜说友编撰的《咸淳临安志》的记载,提供了一个大致方向:“东西马塍,在余杭门外。”南宋施谔撰的《淳祐临安志》记载:“今北关门,古之余杭门,外城也。元自有北关门,今有夹城巷,乃古基也,地与马塍相接。”撰写时间晚于《淳祐临安志》的《咸淳临安志》也记有相似内容。清代高鹏年编撰的《湖墅小志》记载中,马塍的位置更为明确:“东西马塍在溜水桥以北,以河为界,河东抵北关外为东马塍,河西自上下泥桥至西隐桥为西马塍。钱王时蓄马于此,故以名塍。”

从文献记载与马塍有关的地名中,可以大致看出其范围。“溜水桥以北”中的溜水桥,就是如今松木场附近弥陀山西面的流水桥。“以河为界”中的河,是指下湖河,水源来自西湖,是西湖的下泄河道,流入西溪、余杭塘河。“上下泥桥”就是上泥桥、下泥桥,即现在松木场以北的上宁桥、下宁桥。南宋以前余杭门外有北门,位置在如今的夹城巷附近,与马塍相接。到元明两代,今武林门至湖墅一带商贸繁荣,有热闹的“北关夜市”,是元代“钱塘八景”之一。明代的“湖墅八景”是指湖墅地区的八个景点,其中的“花圃啼莺”就是马塍花圃。

1990年出版的《杭州地名志》,有对马塍的介绍,“西溪街道”条目中,有“街道办事处驻马塍路”、“辖区上宁桥至西偃桥一带,旧时称东西马塍,相传吴越王曾畜马于此”、“昔日境内大部分为城郊荒野,现已为全市闻名的文教区,有杭州大学等10余所高等院校和海洋、电子等科研机构10余所。”上宁桥在文三路,西偃桥在古荡镇内。这里说的马塍是西溪街道的一块地方,没有包括武林门、半道红一带。

从以上记载推测,马塍是古代杭州老城区西北面的一大片区域,就是如今杭州的武林门、半道红一带及向西至古荡和北至夹城巷的地区。

了解了古代马塍的大致位置,我们再来探究“马塍路”的由来。《杭州地名志》记载,马塍路南起天目山路东段,北至文三路东段,“路以马塍名”。一些诗文中经常出现的“羊角埂”,是马塍地区的重要角色,南宋诗人董嗣杲甚至说:“马塍在溜水桥北,羊角埂是也。”《淳祐临安志》记载:“羊角埂,在钱塘门外溜水桥之北。自柴场至浮台渡口,延柔十余里,介于东西马塍之间,其形弯曲如羊角然。”柴场就是松木场,可见这条在溜水桥北、起自松木场的长长田埂,是东西马塍的分界塍。那么,现在的“马塍路”是否与昔日的这条“羊角埂”有关呢?是否是由这条“羊角埂”演变而来的呢?

马塍地区的土地肥沃,不知是否与吴越国国王钱鏐在此养过马有关?设想一下,三万多匹马在此吃草排便,经雨水滋润,土地能不肥沃吗?马塍田园风光秀丽,十里花海诱人,一些以种花为生的花农及相当数量的居民在此居住。《咸淳临安志》记载,东马塍还有清修寺、舍利院、安平院、胜像院、正福院数家寺院。另有记载,西马塍有土神庙,匾额为“马城”。1925年印制的《杭州市区街巷图》中,在武林门外西北方向,有两座马塍庙,东面的是“马塍庙”,西面的为“西马塍庙”。可见,这里是一个已成规模的生产、生活区域。

2 马塍的花卉业

到了宋代,吴越国成为历史,马塍也不再养马。水土肥沃的马塍成为杭州花卉种植地。《淳祐临安志》记载:“‘东西马塍’在余杭门外羊角埂之间,土细宜花卉,园人多工于种接,为都城之冠。”《咸淳临安志》记载:“东西马塍,在余杭门外,土细宜花卉,园人多工于种接,都城之花皆取给焉。”南宋杭州人吴自牧写的《梦粱录》中,也说到马塍的花卉种植:“东西马塍诸园,皆植怪松异桧、四时奇花。”

可见,马塍是南宋临安(杭州)近郊的花卉种植基地。南宋著名学者、诗人叶适(字正则,号水心居士)在《赵振文在城北厢两月无日不游马塍,作歌美之,请知振文者同赋》中,用诗的语言描绘了马塍花业的情况:“马塍东西花百里,锦云绣雾参差起。长安大车喧广陌,问以马塍云未识。酴醾缚篱金沙墙,薜荔楼阁山茶房。高花何啻千金直,著价不到宜深藏。……”不仅写了马塍种植花卉的数量、品种、面积、长势,还描写了鲜花交易的情况。从诗题中可知,赵振文两个月里天天到马塍赏花,还写诗称赞,可见马塍花卉的吸引力。

赵汝谠,字蹈中,余杭人,嘉定元年(1208)进士,宋太祖八世孙。他的《和叶水心马塍歌》,说马塍由于种花人收入较高,园税重于田赋十倍:“种花土腴无水旱,园税十倍田租平。”赵汝谠还有《赵振文赋马塍歌》,介绍了马塍名花的价格很高、种花人很辛勤:“旧闻城北有马塍,聚花成锦常留春。我家苕水近来到,输他年少寻芳人。相夸此地百金惜,间出奇花万钱直。”董嗣杲《西湖百咏》卷上《东西马塍》序中说:“马塍河界东西,土脉宜栽花卉,园人工于接种。仰此为业。”

刘克庄是南宋后期诗人,他的《水心先生为赵振文作马塍歌次韵》,告诉我们南宋后期马塍花卉种植仍然兴盛:“洛阳牡丹隔万里,棘荒姚魏扶不起。马塍近在杭州陌,野人只向诗中识。匀朱傅粉初窥墙,海棠为屋辛夷房。千林春色已呈露,一株国艳犹閟藏。”

南宋临安成为都城,对鲜花的需求量很大。马塍的花农因此占尽天时地利,诗人赵蕃的诗,反映了当时的行情变化:“昔人种田不种花,有花只数西湖家。只今西湖属官去,卖花乃亦遍户户。种田年年水旱伤,种花岁岁天时禳。安得家家弃籴米,尘甑炊香胜旖旎。”

马塍地区大面积种植花卉,成为临安花卉的主要供给地。有花卉种植基地,加上城里人喜爱花,杭州花卉市场也很繁荣。《梦粱录》卷二中,详细记载了杭州花市的繁盛景象:“是月(二月)春光将暮,百花尽开,如牡丹、芍药、棣棠、木香、荼縻、蔷薇、金纱、玉绣球、小牡丹、海棠、锦李、徘徊、月季、粉团、杜鹃、宝相、千叶桃、绯桃、香梅、紫笑、长春、紫荆、金雀儿、笑靥、香兰、水仙、映山红等花,种种奇绝。卖花者以马头竹篮盛之,歌叫于市,买者纷然。”花市的这些花,大部分来自马塍。

记述南宋杭州都市生活和民俗、民艺的《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临安端午节时“城内外家家供养,都插菖蒲、石榴、蜀葵花、栀子花之类,一早卖一万贯花钱不啻。何以见得?钱塘有百万人家,一家买一百钱花便可见也”。方岳的诗写了春季马塍卖牡丹的情景:“今岁春风特地寒,百花无赖已摧残。马塍晓雨如尘细,处处筠篮卖牡丹。”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六月“茉莉为最盛,初出之时,其价甚穹,妇人簪戴,多至七插,所直数十券,不过供一晌之娱耳。”沈竞的《菊名篇》记载了马塍菊花品种众多的情况:“临安西马塍园子,每岁至重阳,谓之斗花,各出菊花奇异者八十余种。”

许棐(?—1249),字忱夫,一字枕父,号梅屋,浙江海盐人。他写有反映花农生活的《马塍种花翁》:“东塍白发翁,勤朴种花户。盆卖有根花,价重无人顾。西塍年少郎,荒嬉度朝暮。盆卖无根花,价廉争夺去。年少传语翁,同业勿相妒。卖假不卖真,何独是花树。”

马塍鲜花有时还同其他植物一起搭售,也很畅销。《梦粱录》记载:“又有钱塘门外溜水桥东西马塍诸圃,皆植怪松异桧,四时奇花精巧窠儿,多为龙蟠凤舞飞禽走兽之状,每日市于都城,好事者多买之,以备观赏。”将鲜花与其他观赏植物组合销售,可见花农精明的生意经。

马塍是临安花卉种植基地,花卉的栽培技术领先。《淳祐临安志》记载:“园人多工于种接,为都城之冠”。南宋马塍种花人已掌握了嫁接技术,不仅同科可异株嫁接,而且不同科植物之间也能嫁接,增加了鲜花的品种。董嗣杲在《西湖百咏》卷上《东西马塍》诗中称赞花农“接死作生”“变红为白”的手艺:“土塍聚落界西东,业在浇畦夺化工。接死作生滋夜雨,变红为白借春风。几家衣食花姿异,两岸池地势同。病叟扶锄锄晚照,前身莫是橐驼翁。”

周密在《齐东野语》“马塍艺花”中对此有详细的记述,介绍了马塍花农种植培育花木的技艺,尤其是暖房技术用于养花的情况,当时花农已懂得制造适合某种花需要的气候和湿度等环境,使花卉反季节开花。

《咸淳临安志》具体记载了马塍花农培植反季节山茶花的情况,可见花农的花卉栽培技术已相当成熟。

元代,马塍仍然是花木种植之地。而到了明代,这个适宜种植花卉的地方,仍然是花农聚集、种养花木之地。清代赵翼写的《管公祠香菊》诗中有:“吾乡近年菊事繁,园户俱工马塍艺。”可见到了清代,马塍种植花卉的传统还在延续。

3 马塍与文化名人

马塍不仅是古时的养马种花之地,历史上还有不少文化名人与马塍有关,这里的历史文化积淀很深厚。

绍兴六年(1136),著名诗人李清照漂泊后又来到杭州,寄居在余杭门(武林门)外的西马塍。她很可能在这里着手完成与赵明诚多年合作的《金石录》的未了之事,还为之作序。西马塍还有南宋名将韩世忠的梅庄园,《咸淳临安志》记载,这个梅庄园占地130亩。

南宋有不少文化人在马塍住居,如诗人吕午,他写的《马塍花窠》,首句就是“老子西塍住,今愈十载期”。宋伯仁,字器之,号雪岩,河北广平人。他是南宋诗人、画家,寓居西马塍,作有《寓西马塍》:“十亩荒林屋数间,门通小艇水湾湾。人行远路多嫌僻,我得安居却尔闲。樽酒相忘霜后菊,一诗难尽雨中山。何时漾下浮名事,只与田翁剩往还。”

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多次到杭州。淳熙十四、十五年间(1187—1188),姜夔客居临安(杭州),多有咏赋。庆元三年(1197),姜夔迁居临安。庆元六年(1200),在友人张鉴帮助下,姜夔寓居靠近西湖的钱塘门水磨头石函桥。

姜夔晚年住到了马塍。1207年,他的诗中有“家在马塍西”之句。后来他在穷困中死去,以至“贫不能殡”,在朋友吴潜等人的帮助下,埋骨西马塍。南宋诗人苏泂写有悼念姜夔的《到马塍哭尧章》诗:“儿年十七未更事,曷日文章能世家?赖是小红渠已嫁,不然啼碎马塍花。”

元明清历代,都有诗词作家到马塍凭吊姜夔这位词坛大家。

元代诗人、书画家张雨(1283—1350),字伯雨,杭州人。他是宋代崇国公张九成的后裔,20岁弃家出游,皇庆二年(1313)去江苏句容茅山三茅观拜师。张雨在西湖边的浴鹄湾建一座水轩,称黄蔑楼,楼中藏古图史籍,他经常在这里著经作诗。张雨晚年来到马塍,一见倾心,在朋友朱明宇的房子旁边结庐隐居,享受此处的清幽。张雨写有《马塍新居》:“浮家泛宅意何如,玉室金堂计未疏。归锦桥边停舫子,散花滩上作楼居。澹然到处自凿井,玄晏闭关方著书。但得草堂赀便足,人间何地不樵渔。”

张雨有了马塍新居,一些朋友来聚会,写诗祝贺,张仲举写有《题张外史马塍新居》、萨都剌作有《宿张外史马塍新居》。

4 描写马塍的诗词

郊外田野,鲜花盛开,远处是西湖群山,对这样诗情画意的地方,诗人是不会放过的。张伟,号芝田,秀州嘉禾(今浙江嘉兴)人。他是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他写有描绘田间野趣的《马塍》,让我们随着他的脚步,去领略春天的马塍田野:“水拍田塍路半斜,悄无人迹过农家。春风自谓专桃李,也有工夫到菜花。”

南宋著名女词人朱淑真写有《东马塍》,描写了杭州鲜花产地花农的生活,清新质朴:“一塍花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事为谁妍?”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徙居京口(今江苏镇江)。他写有关于西马塍的诗:“西马塍边红杏雨,金牛寺外白杨风。杭人忧乐多如此,倘有圣贤吾欲中。”

南宋后期诗人陈允平作的《马塍道上》,描绘了马塍地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闲拖瘦竹筇,独步马塍东。鸟影青山外,春愁碧树中。麦潮风化蝶,樱熟雨生虫。莫过溪头去,溪头多落红。”

周密熟悉马塍,除了在《齐东野语》中介绍马塍花艺之外,还有描写西马塍的诗,如描绘马塍田野秋天景色的《西塍秋日即事》:“络纬声声织夜愁,酸风吹雨水边楼。堤杨脆尽黄金线,城里人家未觉秋。”

周密写的《西塍废圃》,把人们带到了一个西马塍幽宁的池塘边:“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秋天的蟋蟀和鸣蝉声,引发了诗人的兴致。野外池塘边洁白的玉簪花虽已开始凋落,但仍散发出缕缕幽香,给人以闲情逸致。夕阳照在荷叶上,荷叶像是撑开的伞,保护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戏,给人以诗情画意。诗人忍不住劝园主,不要把荷的枯叶折掉,以免破坏了宁静和谐的幽境。

元代著名词人张翥,字仲举,山西临汾人。他寓居杭州写了许多诗词。他到过马塍,写诗描绘清明时节马塍鲜花满林、塘鸭戏水的景象:“清明时节每多阴,杨柳人家花满林。侵晓乍收连日雨,赏春常负百年心。凫翁一一蒲塘暖,雉子斑斑麦陇深。为报能诗平处士,剩携芳酒共幽寻。”

挖掘、传承和展示杭州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马塍不可忽视。
发表于 2017-8-25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涨知识了。
发表于 2017-8-25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8-26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塍路南起天目山路东段,北至文二路东段吧。不是文三路东。
发表于 2017-8-26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8 19:48 , Processed in 0.21348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