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64|回复: 3

[新闻] 【城市历史】向来都是晨钟暮鼓, 为啥净慈寺要敲晚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5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杭州日报】

向来都是晨钟暮鼓, 为啥净慈寺要敲晚钟?
老杭州丁云川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2017-01-05  

记者 边晓丹

“南屏晚钟”,世人皆知。作为著名的西湖十大景点,为什么净慈寺要敲晚钟呢?当年的康熙皇帝还想把“南屏晚钟”改成“南屏晓钟”,结果遭到了杭州百姓的反对,没有改成功。知道杭州人为什么这么维护“南屏晚钟”吗?“南屏晚钟”对杭州百姓意味着什么呢?

不久前,杭州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丁云川很兴奋地告诉记者,通过翻阅有关史料,他找到了净慈寺敲晚钟的“秘密”,还有“南屏晚钟”有这么强大的群众基础的原因。

暮色降临唯有南屏山下有钟声

南屏晚钟,因背靠南屏山而得名,位于净慈寺内金刚殿西侧。

因为钟楼背靠南屏山,石灰岩山体特殊的岩石、洞穴构造,加速了声波振动,振幅急剧增大后形成共振,随之产生音箱效应。据史料记载,钟声曾飞向西湖上空,直达西湖彼岸,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共振齐鸣,经久不息。

我们现在看到的南屏晚钟,曾因战乱、火灾等关系,多次重建重铸。现在的钟楼重建于1986年,三重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甚为精美;所悬之铜钟高3米、口径2.3米、重10吨。钟身内外镌铸《妙法莲华经》及铭文共计6.7万余字。

寺院内,寒来暑往,春去秋来,皆是“晨钟暮鼓无时休”。据《净慈寺志》和杭州地方志的记载,全国大大小小的寺院,每日暮色降临时,唯有杭州西湖的南屏山下有钟声。

古代雷峰塔晚上要亮灯

现在大家都认为,南屏晚钟的说法是从南宋画家张择端的《南屏晚钟图》开始的。

丁云川看了不少关于净慈寺“敲晚钟”的书,终于找到了一些线索——这晚钟和对面的雷峰塔有关系。

雷峰塔,算是杭州最有名的塔了。它建造的时间是吴越钱弘俶开宝八年(975年)。“造塔的时候,净慈寺的僧人还参与了其中的建设。”丁云川说。

现在晚上雷峰塔要亮灯,你知道吗?在古代,雷峰塔上也有亮灯的习惯。

丁云川从一本明代的《南屏净慈寺志》上看到,一位叫凌云翰的人写过一首叫《雪钟》的诗:“一百八声才击罢,雷峰又点塔上灯。”

“这首诗里面包含了好多线索。”丁云川说,古代时候雷峰塔是楼阁式的塔,塔上有窗洞,人是可以到塔上的窗洞去点灯。丁云川从净慈寺住持处了解到,那时的雷峰塔塔旁、塔下,是有小寺、小庵。雷峰塔和小寺、小庵都是净慈寺管辖的。雷峰塔上点灯的和尚,应该就是净慈寺的和尚。

为什么雷峰塔要亮灯?因为,西湖到了晚上就很黑了。丁云川说,应该是起到照明的作用。不过,也有可能是吴越国王为了纪念雷峰塔建成这年圆寂的永明禅师,而在雷峰塔上点灯。

雷峰塔什么时候亮灯 得听净慈寺的钟声

那问题来了。雷峰塔什么时候亮灯?《雪钟》这首诗里又有线索了:“一百八声才击罢,雷峰又点塔上灯。”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雷峰塔点灯的时间是根据晚钟的钟声而定的。

当然,丁云川还觉得,净慈寺晚钟的作用不止是这些哦。有个叫王洧的人,在《南屏晚钟》中写道:“涑水崖碑半绿苔,春游谁向此山来。晚烟深处蒲牢响,僧自城中应供回。”丁云川说,诗里的意思是春天去城外西湖游玩的游人不少,不过,听到寺里的钟声响了后,净慈寺的和尚要从城里回到寺庙里。而游人也要抓紧时间回家了,因为钟声响起后,沿湖一带的士兵,要把城门关闭了。

古时杭州城,可没有现在那么大。西湖在城外,人们要通过清波门、钱塘门、涌金门出城去玩。到了傍晚,净慈寺的钟声一响,在城外的老百姓就知道了,该回城里了。

“这样看来,南屏晚钟还有一个作用,在杭州城内,会起到报时的作用呢。”丁云川说,还有点杭州标准时间的味道呢。

还流传着这么一个小故事。康熙下江南时,曾亲题西湖十景。彼时西湖南线的这口钟被题为“南屏晓钟”,寓意南屏山下的钟声在每日清晨响起。而偏偏,杭州人对“晚”字情有独钟,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屏晓钟”又变回了“南屏晚钟”。看得出来,南屏晚钟在杭州老百姓心目中地位很重要。难怪康熙皇帝当年想把“南屏晚钟”改成“南屏晓钟”,杭州老百姓都不同意这样改呢。


发表于 2017-1-5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上是胡扯。
晨钟暮鼓是一种修辞手法——互文:其完整含义是晨钟鼓,暮鼓钟。也就是说寺院的钟鼓楼,早晚是各敲击一次钟鼓的,早上,先敲钟后击鼓,晚上先击鼓后敲钟。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7-1-5 22:57
基本上是胡扯。
晨钟暮鼓是一种修辞手法——互文:其完整含义是晨钟鼓,暮鼓钟。也就是说寺院的钟鼓楼,早 ...

你终于来回复了。
发表于 2017-1-6 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晨钟暮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30 13:40 , Processed in 0.40874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