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9|回复: 17

[新闻] 【城市交通】风靡北上广的共享单车在杭州能骑多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5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ason 于 2016-12-15 16:49 编辑

【来源:每日商报】
第一次集中投放就被城管拿下 用户体验好似吃了上顿没下顿
10万辆目标只是资本市场上的一个故事  风靡北上广的共享单车在杭州能骑多远?
专家:杭州的小红车已很成熟 留给共享单车的发展空间有限
2016-12-15

10万辆的单车规模可否实现?
昨天,记者也采访了一些城市交通研究方面的专家。
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严格来说,商业用途的出租自行车摆放在人行道上,和在路上摆摊的无证摊贩是一个性质,都属于占道经营。
那么,目前市区道路是否有充裕空间来容纳这些车辆的停放?
交通专家、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强透露一个数据,根据今年10月份的最新统计,杭州公共自行车对公共交通运输的分担率达6.54%,“2014年2月时才3.38%,现在增加了一倍,是一个很好的数据,规划的总投入量是20万辆。要跟布局稳扎稳打的小红车抢占有限的公共空间资源,这样合适吗?”
吴伟强研究过小红车的布点,大多数集中在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商店旁、公交车站点等,已经相当成熟完善,如果共享单车想“突围”,比较好的方法是在小红车布点不到位的区域,或是偏远的非道路区域等。比如ofo单车的“校园”路线,单一的封闭区域,道路空间充分,停放问题也相对较少。
但问题是,这与绝大多数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冲突。“共享单车瞄准的是刷二维码,只有在人流密集的市区地段,才能获取更多的数据,去进行资本运作。”
“要知道,杭州小红车后台有800多人的调控人员,才足以做好目前布局,这种后续管理和车辆调度,绝对不是一两家共享单车企业在短时间内可以把握的。”
另一方面,目前自行车市场的真正出行需求有多少?一个比较科学的算法是,判断一个城市的单车容纳量能达到多少,用常住人口的数量除以150-200是比较科学的计算方式。按照杭州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常住人口为900多万来计算,比较好的容纳量是6万辆左右。
未来如何盈利?
尽管共享单车的用户体验被频繁吐槽,然而新的资本和创业团队却在不断涌入。
今年4月,摩拜单车在上海正式运营,目前已经覆盖至北京、广州等国内一线城市。而在9月份获得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的ofo更是速度可见一斑,11月就宣布正式进入全国22个城市。
11月,野兽骑行获得1.5亿元B轮融资,正式发布独立品牌Bluegogo(小蓝单车),在深圳开始运营。
原因何在?有业内人士透露,“这些创业企业背后的资本方,除了像滴滴出行之外,还有不少自行车厂商如凯路仕、永安等,共享单车能够为创业者带来攫取人口红利的机会。”
这份人口红利何时爆发?根据吕城江的估计,在杭州至少等得到共享单车市场达10万辆规模,但目前,骑呗自行车在2000辆左右,预计本月底达到1万辆。显然差距不小。得等多久,他坦言,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ofo共享单车主要集中在校园。此前,其品牌公关总监李泽堃也曾坦言,目前仅靠车费来盈利,但对于未来,还是要靠大数据、流量和广告利润等。
“仅仅用每小时0.5元的收益来支撑整个运营成本,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吴伟强表示,移动出行关注的不是移动出行本身,而是以移动出行为平台,收集数据量,通过两个方法来获利,一是线上线下结合,利用平台数据,结合线下商业获利,这就是网络社群盈利模式。“这还不是主要的收益来源,主要的来源是资本化运作,那就是风险投资、金融衍生品,最终目标是上市的溢价和估值。”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等共享单车利用自己平台搜集到了足够多的数据后,广告营销、跨界合作就可以成为很好的盈利来源。共享单车有天然的移动支付场景,后期发展必将会是移动支付的重要场景之一,成为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
未来格局如何?
有业内人士估计,这类规模经济的行业不适合多家企业共同发展,随着道路改善和商业模式完善,共享单车极有可能会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形。“从明年初,各家企业将在车辆投放上掀起激烈的军备竞赛,并将很快淘汰一批小体量的企业,期间一些企业融资将会较快完成。除了看谁能更快达到规模优势外,用户体验和覆盖率则是重要的评判指标。”
不过,在吴伟强看来,洗牌的可能性并不大,“所谓洗牌,这是参照共享汽车,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形态,汽车行业是高门槛,资本集中化程度高,需要规模效应,但单车门槛和对资金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大。共享出行只是实现资本运作的一个载体,能否切实助力实际出行,还不好说。”
发表于 2016-12-15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商报


第一次集中投放就被城管拿下 用户体验好似吃了上顿没下顿
10万辆目标只是资本市场上的一个故事  风靡北上广的共享单车在杭州能骑多远?
专家:杭州的小红车已很成熟 留给共享单车的发展空间有限
2016-12-15  

商报记者 孙蓓蓓

在2016年的最后一季,有一个关键词火了,那就是共享单车,一个旨在解决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的O2O项目。

在北上广这些超级拥堵城市,共享单车早已风靡开来。而杭州也很快被“占领”:ofo小黄车走进浙大校园、下沙大学城,专攻校园市场,同样,“骑呗出行”小绿车也于11月4日“出道”,目前在滨江投放2000多辆,未来的目标是10万辆。

不巧的是,最近骑呗单车迎来了“当头一棒”:12月5日凌晨,骑呗单车第一次在武林广场地铁站集中投放,却被杭州城管查扣,理由是:这些自行车占用了人行道,影响了行人正常通行。

这并不是共享单车第一次遭遇类似尴尬,几乎在所有存有共享单车的城市,都出现了乱停乱放、侵占盲道、人行道甚至机动车停车位的现象。共享单车被贴上了“野蛮生长”的标签。

在杭州,共享单车的难题不只如此。作为国内公共自行车发源地,杭州目前有3600多个公共自行车租用点,其中3400个左右从早上6点一直营业至夜间12点,还有200多个服务点24小时运作。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市区日均有30多万人次租车,其中96%用户享受免费时段。

在如此成熟的市场,共享单车,这条自行车市场的“鲶鱼”,到底能“游”多远?

【记者调查】

定位不准、车辆太少 想要“骑呗”不容易

目前在杭州,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共享单车:骑呗单车和ofo共享单车。

如何使用,记者体验了下。以骑呗为例,需要先下载“骑呗单车”APP,注册并通过芝麻信用分认证,就可以在界面上看见附近可租借的车辆,沿着导航找到车辆后,扫描车身二维码解锁骑走,并自动开始计时计费。费用为半小时0.5元,按时间累计计费。结束时,把车辆停在路边画白线的公共停车区域内即可。

前天下午2点,记者从中河高架体育场路口出发,准备借个单车前往武林广场地铁E出口。在APP上,记者看到附近共有三个可借点:水星阁,屏风街路口以及君庭酒店。考虑到行走路线,记者前往君庭酒店,遗憾的是,原地打转十分钟后,并没有在此处找到小绿车。最后,记者仍然是通过步行到了武林广场地铁E出口。

城北杨先生在骑呗自行车投入使用的当天,就成了注册用户,在一个多月时间里,他的骑呗出行需求有30多次,然而真正使用不超过十次,“新车舒适度蛮好,问题是不好找,有时附近没有车,更多时候是有车但就是找不到,定位显示的车辆,比较容易出错。有一回,我在定位点找了20多分钟,就是没找到,我把这一情况反馈给客服,各种追踪后才发现,是上一用户把单车停到了地下车库里。”

地铁族陈小姐家里离江陵路地铁口步行要十分钟,附近没有小红车,因此,对于骑呗,她一度非常期待,但现实并不完美,“早晚高峰时基本抢不到车,只有一次下班回家刚好在地铁口发现一辆,第二天再骑回地铁站,但此后,再没有在高峰期遇见过它。”

“就好像吃了这顿,没有下顿,还是得常常挨饿。”陈小姐的这种感受,其实是因为“共享单车”具有的“潮汐”效应:早晚出行高峰时抢不到车,闲暇时的利用率又很低。

违章乱停、蓄意破坏 共享单车“野蛮生长”

相比于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最大的技术创新之一是“不设固定停车桩”,只要停放在道路两旁的白线、停车架内,或是不影响交通的单车聚集区便行。

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区域的规划,一旦找不到停车线或图方便,大家便开始随意停放。于是,越来越多的单车出现在小区楼下、道旁树边、人行步道甚至盲道上。

12月5日,骑呗单车被杭州城管查扣,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现在处于初步投放阶段,会选择一些人流较大的地方作试点,比如滨江阿里巴巴园区附近、吴山广场、武林广场和支付宝大楼等。这次在武林广场地推,本打算在地铁口投放20到50辆单车。可能也是考虑欠妥,其中5辆被城管查扣,因为地铁口人流密集,停车占用本来就拥挤的人行道,对方也是出于安全考虑。”骑呗联合创始人吕城江坦言,在之后的投放,会更谨慎,也会征求相关部门的管理意见。

另一方面,作为新生事物的“共享单车”,也遭受不少“恶意”,比如被用户私自带回家、二维码被毁、车上被贴广告、车座被损坏、私自加锁占为己有……

吕城江表示,在杭州,也有类似事件产生,不过都是个案。“我们会把用户使用情况与其信用等级挂钩,一旦发现恶意破坏,作为惩罚,可能下一次再借的费用,会提高到每半小时50元了。”

记者也了解了下,目前“共享单车”运营商对违规使用者的惩罚,主要也是依靠使用者的举报和信用分机制来解决。比如在摩拜单车信用分列表中,对于加装私锁、忘记关锁导致单车丢失、非法移车的处罚均是“扣至0分”。负面记录的产生将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比如,当信用分低于80分时,用车费用将调整为每小时100元。

【行业追问】

共享单车该如何有序停放?

记者了解到,在业内,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一个比较看好的建议是,除通过信用分体系加强对用户违停处理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推动政府相关部门规划建设自行车专用道,划定非机动车停车白线区域,并由执法部门依法查处。

业界专家建议,“共享单车”应该由各方共推,作为政府和行业管理者,应该重新审视城市交通线网规划以及停设施投放,作为运营企业,也应加强与政府协调,合理划设停放区,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解决违规停放的问题。

线下如何运营维护?

小黄车、小绿车的存在,让杭州市民出行多了种选择。另一方面,由于摆脱固定桩限制,一定程度上也能弥补公共自行车在还车时没有空余车桩的尴尬。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共享单车线下的运营维护仍是不小的挑战,“很多公共自行车租借领域遇到的难题,在互联网单车租赁领域中都难以避免。比如借车难、还车难‘潮汐现象’,目前依靠大数据等相关技术手段和系统的先进性,问题得以缓解,但要完全解决,还有一些困难。”

但在吕城江看来,这些问题似乎都能得以解决。比如损耗和折旧,早在“源头”就进行了预防。“目前投放的第一批自行车,造价成本要一千多元,即将投放的2.0版,在链条、轮胎等方面进行优化,造价在两三千元。”吕城江说,这些骑呗自行车大部分都使用无链条,以及蜂窝式发泡实心轮胎,不用充气也不怕钉子,5年内基本不需要人工维护。

而对于偷盗,由于使用是非标零件,就算把整辆车拆了也不能卖零件,因为一般自行车用不了。而在锁车状态下,有人想把车端走,车辆会发出尖锐警报声,盗贼也无法下手。“从目前情况来看,碰到破坏或是偷窃车辆,还是个案。”

此外,不同于公共自行车需要调配,要基本保证每个服务点都有车辆可供,骑呗可以分散在各个点,“可能在某个时段内,车辆是静止的,但很快又能流动起来。这种潮汐式的运作,不需要人为去维护,去调控,我们需要的是用户反馈车辆有问题时,去解决就行。”

不过,他也表示,要保证这种“流动性”,按照杭州目前情况,必须要有10万辆共享单车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但具体布局、投放时间还没有明确规划。

因此,他算了一笔账:目前骑呗单车的成本费为每辆1500元,使用周期为四五年。用户使用时间绝大多数在半小时内,费用为0.5元,“等到未来市区道路有10万辆共享单车,使用频率就会大大提高,春秋天,每辆车每天可流转8到12次,冬夏季稍冷清,3到6次。算上运营成本,达到这个平衡点,还是比较可观的效益。”



发表于 2016-12-15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以后环西湖禁止私家车,老年人坐公交,年轻人坐共享单车
发表于 2016-12-15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那句话,没有规矩过分自有的公共服务是没有出路的
发表于 2016-12-15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共享单车可以作为公共自行车的一个补充和激励,但让共享单车在杭州大有作为的可能性的确不大了。
发表于 2016-12-15 19: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基本上是公共自行车,摩拜和OFO三足鼎立
发表于 2016-12-15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的大学里的小黄车给我的感觉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碰到就骑了,不过早就做好走路的准备了。还是杭州小红车好,有固定的地方,一般都有车
发表于 2016-12-16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要挺这些共享单车,好好发展起来,和公共自行车形成互补.
发表于 2016-12-16 17: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已经熟悉了免费一小时的模式了,没有额外的奖励模式在杭州还是比较难生存的
发表于 2016-12-17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的免费模式应该还是主流
发表于 2016-12-17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不借车的路过,上过一次当就不敢了。
(曾经从萍水路的城西银泰城借辆车到目的地三坝还不掉,后来一直骑到骆家庄才还掉)

对于公共交通发达的城市,香港根本不需要借自行车骑,步行也挺锻炼身体的。
我一直认为公共自行车是公共交通落后的过渡产品,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最后一公里还不能完善情况下取消了绿色的三轮车服务,回想起三轮车的种种好处(点到点、便宜)帮助幼小体弱是显而易见的。
自行车作为公共交通毕竟受到很多限制,年幼体弱或者雨雪天的时候自行车都不是一项好的选择。
房价一线,公共交通也应该是一线的服务。(居然还有人以满载率和效益去衡量乘客的满意度)
对乘客而言,线路走向合理、符合出行习惯、换乘时间成本低、平峰舒服度好才是提高满意度的标准。

发表于 2016-12-18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lancelotxiaji 发表于 2016-12-15 21:51
如果说共享单车载杭州做不好,
那还真说明公共自行车这件事儿市里是真的做好了。

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好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
发表于 2016-12-18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峰 发表于 2016-12-17 10:04
从不借车的路过,上过一次当就不敢了。
(曾经从萍水路的城西银泰城借辆车到目的地三坝还不掉,后来一直骑 ...

姜老师,碰到换不掉的时候打个客服电话,告诉你就近哪里可以还。
发表于 2016-12-18 10: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木里 发表于 2016-12-18 08:28
姜老师,碰到换不掉的时候打个客服电话,告诉你就近哪里可以还。

需要时间成本的,比如赶火车,上班打卡什么的。
发表于 2016-12-18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峰 发表于 2016-12-18 10:11
需要时间成本的,比如赶火车,上班打卡什么的。

对于新手或初到某地的人当然不推荐用。但对于生活在附近周边都很熟悉的人来说,是很好用的
发表于 2016-12-18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小红车之外的共享单车可以更多针对初到贵地的游客之类的
发表于 2016-12-18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7arsenal 发表于 2016-12-18 13:51
所以小红车之外的共享单车可以更多针对初到贵地的游客之类的

西湖边的共享单车应该会有竞争力的,免除了办卡的麻烦。
而且共享单车注册的ID可以很多城市通用。
发表于 2016-12-19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峰 发表于 2016-12-18 19:14
西湖边的共享单车应该会有竞争力的,免除了办卡的麻烦。
而且共享单车注册的ID可以很多城市通用。

G20之前不是有新闻说有可以直接扫码的公共自行车点了么~
“记者从杭州公共自行车公司获悉,自8月28日起杭州100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启用“扫码租车”功能”

这种已经铺开了之后,什么都好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8 01:22 , Processed in 0.55707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