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9|回复: 19

[新闻] 【都市快报】泰顺3座国宝级廊桥被洪水冲毁:文物专家失声痛哭[14楼起新增媒体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6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ason 于 2016-9-18 13:15 编辑

痛心 抢救

2016-09-16  


薛宅桥 快拍小友 廖雄 摄
文重桥 快拍小友 廖雄 摄
文兴桥 快拍小友 廖雄 摄



文物专家失声痛哭

泰顺3座国宝级廊桥被洪水冲毁

目前已在下游找到数百根散落桥木

发现相关木构件请收集保管

受台风“莫兰蒂”影响,泰顺昨天全县水位暴涨。

昨天下午1点多,温州廊桥文化学会执行会长钟晓波和泰顺非遗中心主任季海波通了个电话,在电话里,两个大男人失声痛哭。

薛宅桥、文兴桥、文重桥……一顿饭的工夫,泰顺3座屹立了数百年的国宝级廊桥,都被洪水冲走了。记者 甘凌峰

3座国宝级廊桥被毁两座受损

昨天中午,钟晓波从温州市区回泰顺过中秋,路过泰顺县泗溪镇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暴雨导致前方道路塌方,被迫滞留。

“眼睁睁看着洪水一下子漫上来,水流里面夹着木头、冰箱、农具等横冲直撞。”钟晓波滞留的地点正好在泗溪镇著名的北涧桥附近。北涧桥、溪东桥人称“姐妹桥”,有世界最美廊桥的美誉。

“大概1点钟,洪水已经快淹过北涧桥最高的桥孔,如果暴雨再下十几分钟,北涧桥就毁了。”就在钟晓波暗自庆幸的时候,却接连传来噩耗:最先是三魁镇的薛宅桥,于11:58被洪水冲走;12:20,筱村镇的文兴桥被洪水冲走;13:30,筱村镇的文重桥也没逃过噩运。

据了解,被冲毁的3座廊桥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顺现有古廊桥33座,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座,薛宅桥、文兴桥等6座廊桥更是被誉为“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

不仅3座国宝级廊桥全部被毁,昨天泗溪镇的南溪桥(省文保单位)被冲走一半桥屋,泗阳镇的永兴桥也在洪水中受损,一度告急!

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对于被冲毁的3座廊桥,钟晓波如数家珍。“这3座廊桥各有特色,可以说,少了任何一座都造成文化遗产的空白。”

薛宅桥——中国坡度最大、结构最稳定的廊桥,曾载入茅以升主编的《中国桥梁史话》。位于三魁镇薛宅村,系贯木拱廊桥,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距今已有504年历史。桥头坡度30多米,为廊桥中坡度最大;桥身一如初建桥时的模样,为廊桥中结构最稳定。以最为陡斜的桥面、至为兀立的拱弧,述说着人类世界与自然周旋的张力状态。

文兴桥——中国样式最奇特的廊桥。该桥始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民国十九年重修。这是泰顺唯一一座左右不对称的廊桥。文兴桥位于筱村镇坑边村,横跨玉溪之上,全桥长40.2米,宽5米,单孔净垮29.6米,距水面11.5米,为叠梁式木拱廊桥。是泰顺现存木拱廊桥里唯一位于田园之中,散发出浓厚田园气息的经典之作。

文重桥即东洋桥,位于筱村镇东洋村,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民国10年(1921年)重建,为伸臂梁木平廊桥。

文重桥横跨玉溪,东桥头搭在一座小山腰上,西桥头面临田野。文重桥远离村落,周边环境清幽,是一个寻闲寄情的好去处。

屹立数百年的廊桥为何今天毁于洪水?

廊桥虽然是木结构的,但其精妙设计有相当强的抗洪能力。“桥本身有一个重量,而且桥拱很高,比如北涧桥离平常的水面就有十几米。只要洪水不把所有的桥孔完全淹没,都能撑住。”

钟晓波说,近几百年来,泰顺廊桥鲜有被冲走的记录,最近的一次在26年前。1990年,泰顺唯一一座3层结构的廊桥——漈下桥被洪水冲毁。

屹立数百年的廊桥为何今天毁于洪水?

钟晓波分析,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洪水突然暴涨,直接淹过桥面。“往常村民还能找重物压在桥面上增重应急,这次连反应都来不及。”

还有个可能的原因,随着城镇化进展,以及小水电的建设,溪流出现不畅。

泰顺文博馆工作人员说,对于木结构的廊桥来说,最大的威胁就是洪水,其次是火。

据了解,平时政府部门采取了很多防火措施,比如限制村民在桥上烧香炉,但防洪水相对困难得多。

当地政府呼吁尽快抢救国宝

当务之急,是尽快寻回被洪水冲走的廊桥构件。

“太心痛了,这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国宝。这个中秋快乐不起来了!”昨天下午3点多,泰顺分管文化的副县长童德平仍在抗洪一线。

童德平说,泰顺县文物局已经联合民间组织,发出了收集被毁廊桥木构件的紧急通告,“能收多少就收多少。”

泰顺各个乡镇发动村民,参与到收集受损国宝的行列。“薛宅桥的部分构件被冲到了三魁车站附近,文物局正赶往现场,并让镇政府做好维护,抢救时尽量不要破坏构件。”

对于廊桥,泰顺人是有着特殊感情的,就像精神家园。

“只要主体构件还在,就有希望重建廊桥,让历史延续。如果是新建,就没有多大意义了。”钟晓波说,希望广大群众发现廊桥构件能及时通知他们,也希望洪水退去后大家能尽量帮忙寻找。

已在下游发现几百根散落的桥木

“不能说已经找到多少比例,由于交通中断,我们只能通过群众拍的照片和文保员的口头反映来判断。”昨晚7点多,泰顺文物局周副局长还在搜集各方面的信息。

据初步统计,截至昨天下午4点多,已经在下游发现大量桥木,至少数百根。

薛宅桥已经被完全冲散,只剩东一根西一根的桥木。幸好木头是漂浮的,有的卡在低洼处,有的则被冲进了下游的水库。今天上午,泰顺水利局、交通局的水上快艇将到水库里打捞。

文兴桥和文重桥位于同一条溪流上,相隔两三公里。被洪水冲毁后,两座桥的构件混在了一起,大部分被卡在下游三四公里的一座石桥处。

“我们已经派出两队救援组,分别设法前往三魁和筱村,打捞起来的桥木先用塑料布盖好,等雨停了再整理。”周副局长说。

接下来,修复问题可能更繁琐。不同的桥木,要根据年代、所处部位分开,还要克服缺损,“必须请专家来做。”

当地正紧急保护现存廊桥

昨晚,泰顺暴雨还在下,河水是否会重新暴涨很难确定。

周副局长说,现在大部分人员被派往保护其他没冲掉的廊桥,“采取些临时性的措施,比如清理上游漂浮物,监控水位。”

近年来,泰顺县委县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廊桥的保护,建立了巡查制度,每座廊桥都有固定的文保员。廊桥一旦有损坏或安全隐患由属地乡镇限期整改。

就在暴雨前两天,泰顺文物安保工程刚刚招投标,该工程将具有消防、监控、自动水位报警等功能。

“我们曾经做过好几次,水位上涨如果不快,通过预警,先把桥面敲掉,减少一定的水压……但这次快得太离谱了。”周副局长说。

等洪水退下去,会有专家对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收集被毁廊桥 木构件的紧急通告
2016-09-16
被冲毁的薛宅桥
2016年9月15日,受第14号台风“莫兰蒂”的影响,泰顺境内河水暴涨,国保单位泰顺廊桥之三魁薛宅桥、筱村文兴桥与文重桥等被洪水冲走。
现呼吁广大群众,为便于今后廊桥重建,若有发现廊桥相关木构件,请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收集并保管,无法收集的请及时联系当地政府或文保部门(联系人:张仕淮,电话:13858804380、664380、毛海瑞,电话:13958989819、689819),廊桥学会钟晓波15657792009。
泰顺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泰顺县文物局
温州市廊桥文化学会

发表于 2016-9-16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2楼这水,估计老祖宗造桥的时候想到了雨有多大,没料到这黄泥水有这么大
发表于 2016-9-16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当官的看来,这是一个商机,
只要廊桥的外观图片还在,怕啥?
年纪大的么就不经冲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ganyilai 发表于 2016-9-16 09:50
看2楼这水,估计老祖宗造桥的时候想到了雨有多大,没料到这黄泥水有这么大

洪水这么大?
发表于 2016-9-16 13: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陌生城池 于 2016-9-16 17:26 编辑

真是心痛!虽然据说大部分部件都在下游找回来了,应该可以重建得八九不离十,但神韵难在再。
发表于 2016-9-16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说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是罪人。其实这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何来惋惜一说。几百上千年后,你我大家都是历史的一部分,这种事情小case了,既然是建筑物,总有一天会倒塌的。
发表于 2016-9-16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9-16 13:41
真是心痛!虽然据说大部分部件都在下游找回来了,应该可以城建得八九不离十,但神韵难在再。

陌生认为,这三座廊桥是原址原物重建好,还是仅仅是恢复形式存在好。我家乡也有一座廊桥,我小时候一直以为是古物而异常自豪,然而当长大后发现,廊桥是重建的,虽然形式一样,结构没变,但是从里到外都是七十年代的时候,我还是有种讨厌这种冒充古董的做法。
发表于 2016-9-16 17: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ganyilai 发表于 2016-9-16 16:08
陌生认为,这三座廊桥是原址原物重建好,还是仅仅是恢复形式存在好。我家乡也有一座廊桥,我小时候一直以 ...

当然是尽量利用原构件、原营造方式重建的好,这个过程倒是难得的技艺传承的实际操作机会,也算坏事变好事。
发表于 2016-9-16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i-hangzhou 发表于 2016-9-16 15:19
都说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是罪人。其实这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何来惋惜一说。几百上千年后,你我大家都 ...

那不能这样讲,地球也迟早一天会再见。该保护的还是要保护
发表于 2016-9-17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薛㡯桥肯定要重建的,因为它是一直在使用的,没了这桥村民很不方便的.可惜了老桥.
发表于 2016-9-17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重修能不能保证建筑原时代风貌,比如宋元的木构就和明清迥然不同,另一些建筑师重修时也不考虑实际情况想当然式的画蛇添足凭空脑补使木建筑重建保护一直不能做到修旧如旧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钱江晚报

损毁廊桥大部分木构件已找到
心痛归心痛,重建已提上日程
当地文保工作人员对每块找到的木构件第一时间进行编号。

  中秋时节,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温州泰顺的三座国宝级廊桥(薛宅桥、文兴桥、文重桥)在短短1个半小时内被洪水冲毁,令人震惊、痛心(本报昨日曾作重点报道)。

  昨天凌晨,最后一波洪水裹挟着泥沙,一路冲出了泰顺境内,洪灾终于要过去了。两三个小时后,阳光穿透乌云和浓雾照耀大地。几乎没合眼的当地乡民,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门,面对满地的淤泥和垃圾,开始了灾后打扫清理。

  大家都很仔细,有个重要任务,就是留意每一块可能被洪水冲到岸边的廊桥木构件。很多人说,陪着廊桥生活了一辈子,它们才是乡村里最珍贵的传家宝,“即使被冲毁,再难也是要重建的。”

  不放过每一块碎木料

  被冲散的木构件已找到8成

  昨天,天微亮,泰顺县文广新局的10多名工作人员,按照前一夜的部署,兵分三路,向百丈镇、三魁镇、筱村镇等地进发。他们与当地干部群众和文保员协同,目的是全力收集廊桥木构件,为下一步廊桥抢修做准备。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被冲毁的三座廊桥,分别位于泰顺县三魁镇、筱村镇,位于县城的中北部,距离在30公里左右。但由于洪水冲断了县城的部分道路,有些路大家只能靠步行前进。

  “好在三魁、筱村水位从前一天中午就开始下降了,构件没有被冲远。”泰顺非遗中心主任季海波说,他和同事昨天一早就赶到了三魁镇,登记盘点群众收集的木构件。

  季海波说,截至昨天下午3点,他们已经找到被冲毁的三座廊桥多数大型木构件,“我们对每一块大型的木构件进行编号,目前已编到150多号。”

  据相关文保人员估算,这些找到的木构件,可以占到整个廊桥的80%左右。但是,还有很多小构件,有些随着洪水汇入到了溪流,要找到很难。

  昨天,为了给这些木构件腾出地方晾晒,不少村民主动腾出了自家院子。还有不少村民在垃圾堆里找到遗失的木构件后,在泥泞的山路上步行数公里,将它们统一集中保管。

  找到的木构件已妥善保存

  修复比新建一座难度要大得多

  被找到的木构件,目前多数存放在溪流下游的空地上,“首要任务是把它们晾干,这样才能在今后的重建中,再次用上。”

  如果天气好的话,大约10来天,这些被洪水浸泡过的木构件,就可以基本晾干了。“接下来,就是要把这些木构件统一集中起来,然后进行分类,制定重建方案。”季晓波说,在简单晾干后,还要组织专家,对这些木构件进行清理。

  温州廊桥文化学会会长钟晓波说,重建一座廊桥,难度要比新建一座更大。“对于每一块木构件进行重新选择,然后对遗失的部分重新打造,就是一项很繁重的任务。”

  事实上,修造一座不用一根钉子的廊桥,完全依靠的是木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力学上分析,上端的纵梁压在横梁上,横梁又压在相对一根纵梁上,上下两根纵梁夹住一根横梁,摩擦力使得横梁不能滑动。也正是因为这种结构,使得廊桥整体为拱形结构。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廊桥的木构件基本都是柳杉打造而成的,这种树木,属于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2米多,是我们国家特有树种,在泰顺当地也种了不少。“廊桥的珍贵就在于,这些由柳杉制成的木构件,都是数百年前的,如果遗失了一些,就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季晓波说。

  据悉,目前的修复方案是以旧还旧,一些缺损的木料和瓦片,将动用文物部门平时在损毁的古宅老宅中收集到的材料代替。

  保留遗址还是重建

  温州已向上级文保部门申请

  想要修复冲毁的廊桥,除了找回构件材料,还有一个难题,就是这些几百年历史的古桥,是没有原始图纸的。钱江晚报记者打听到,好在这些年,官方和民间对泰顺廊桥都进行了颇多的研究,相关专家及当地文物部门还对每座廊桥进行了充分的测量测绘,保留了大量影像资料。

  另外,根据相关规定,国家级文物损坏,只能保存遗址,原则上不能重建。因此,温州文物部门正向省和国家逐级申请,在完全有修复可能的条件下,是否可以原址重建。

  事实上,泰顺廊桥的重建,也牵动了所有温州人的心。前天下午,温州市谢灵运研究会会长、新世纪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炳超发出倡议:“不管是要做修复还是重建,需要出资出力之时,我一定会积极响应,同时,希望能够与有公益心的机构、温商、市民一起,为泰顺廊桥出钱出力,实现灾后重建。”

  在谢炳超看来,当初在配合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泰顺廊桥也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已建成,但廊桥却被百年一遇的洪水摧毁,心里感到无比痛惜,希望能为廊桥重建尽自己的一份力。

  此外,截至钱江晚报记者发稿时,泰顺当地的救援仍在继续,累计投入抢险人数已超过13000人次,大部分交通中断的县乡道已抢通,17000多户居民恢复了供电。

  本报记者 王益敏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都市快报

泰顺被冲毁廊桥到底能不能复活?
2016-09-17
被洪水冲毁前的文兴桥
南溪桥原貌(上)及被损毁部分
北涧桥原貌(左)及被损毁部分
大部分构件已找回 剩下的还在打捞
精确资料都有 大师也说重建不难!
但《文物法》禁止已毁文物原址重建
前天,薛宅桥、文兴桥、文重桥等3座国宝级廊桥被洪水冲毁,2座古廊桥受损……“中国廊桥之乡”泰顺正承受着百年之痛。
廊桥是老祖宗留给泰顺的最宝贵财富,也是泰顺人的精神家园。昨天,洪水退去后,数百泰顺人自发到河边搜集散落桥木。
古廊桥能复活吗?是保留遗址,还是重建?想要重现古廊桥英姿,还面临着一道道的难关。 记者 甘凌峰
下游数百村民自发找桥木 薛宅桥80%构件已找回
其实,廊桥有着非常强的抗洪能力。
在南溪桥的附近,有一座水泥桥,全部的栏杆都被洪水冲垮了。当天中午,村民包文兴看到洪水已经漫到了南溪桥桥面2米高的地方,但南溪桥依然坚持了近1个小时。最后,南溪桥的桥屋被冲走约三分之二,桥面也移位了1米多。
“村里唯一的省文保单位没了!以前南溪桥一带是我们村里的商业街,现在每年七月初七村民们还要到桥上祈福,祈求风调雨顺。”包文兴说。
能否修复要先过审批关
季海波说,等搜集好廊桥构件,下一步先全部编号,根据不同部位分类,清洗、晾干备用。
不过是不是能用起来,还不好说。
“想修复要先走审批程序。”周咸俊介绍,按照规定文物损坏后原则上都是保护遗址,不修复的,需要原址重建的要报国务院批准。“但我们会努力,大部分构件在,是不是能通过审批?”
周咸俊说,3座被冲毁的古廊桥具有修复条件:主要廊桥构件还在,图纸也在。此前,泰顺文物部门已保存了所有古廊桥的图纸、档案材料。
北涧桥和南溪桥由于只是受损,将开展文保单位次生灾害评估,根据实际情况梳理、抢修。
目前,泰顺方面已邀请省文物局、东南大学的文保专家。省文物局专家预计今天到现场,进行专题研究、评估。
修复的技术应该不成问题
泰顺很多古廊桥建成后都经过多次修复。薛宅桥这次是第10次遭到洪水冲击,上次在160年前。
“我们以前评测古廊桥时,都发现修复过的痕迹。”季海波说,从技术上来说,修复古廊桥不存在问题。
目前泰顺有20来名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传人。80多岁的国家级大师董直机在2004年曾专门收徒,培养了一批接班人,已在各地建造了20多座新廊桥。今年43岁的曾加快就是他的得意门生。
“长的桥木损坏后可当短的用。我们这些年
年近70岁的上海人潘浩奎老先生给我们发来邮件,表达了痛惜心情。
在2014年,潘老先生曾和朋友一起来到泰顺,探访七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廊桥。
他说,虽然桥梁都是木制结构,看起来较破旧,但是总体还是很牢固的,在桥梁细节设计上比《廊桥遗梦》中的廊桥要精致多了。
2014年,潘老先生特地和几个朋友从上海开车到泰顺、庆元,去探访古廊桥。没想事隔两年,就有三座古廊桥毁于洪水,潘老先生觉得可惜,希望能早日看到古桥重新回到人们面前。
昨天,温州廊桥文化学会执行会长钟晓波跑了泗溪镇、三魁镇、筱村镇。被毁的3座廊桥都分布在这3个镇里。
“泰顺文物局派了3组人下去搜集廊桥构件了,情况还好,有些没散掉。”钟晓波说,由于及时发出征集通告,下游数百村民自发寻找,找回了很大一部分构件。
对此,泰顺非遗产中心主任季海波很感动:“廊桥在泰顺人心里有很高的地位,沿溪村民把桥木放在路边,等我们去整理。”
泰顺县文物局局长周咸俊说,截至昨天傍晚,初步统计结果是,薛宅桥找回了156件大构件,包括最重要的承重构件牛头梁3件。“小部件还来不及清点,收回构件占到了80%左右。”
但由于文兴桥、文重桥在同一条河上,目前散落构件仍混在一起。部分构件在筱村镇岸边找到,但很多还在下游的飞云湖里,正想办法打捞。
昨天,泰顺水利局、交通局的水上快艇在现场。周咸俊说:“最直接的困难在于飞云湖水面大,漂在水面上的大构件太重了,一两个人根本搬不动。”
记者探访:还有两座廊桥受损
泰顺县泗溪镇有东南西北4条河,其中3条河上各有一座廊桥,分别为北涧桥、溪东桥、南溪桥。
村民汤良慰2008年在北涧桥头开了间工艺品店。昨天,清理完店里的淤泥,汤良慰绕着北涧桥走了一圈,眉头紧锁。
北涧桥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被誉为“世界最美廊桥”。
“以前(比现在)热闹多了。”汤良慰说,泰顺的廊桥都建在当地最繁华的地方,古时没有公路,人们步行从泰顺到温州,北涧桥是必经之路。“那时就像温州市区的五马街,开店的、唱戏的,人来人往”。
廊桥在桥面上方都建有桥屋,供行人避雨、休息之用。行人舍不得住客栈,晚上在廊桥的长凳上窝一宿就过去了。
这些年,旅游让北涧桥重焕生机,原本在家种地的汤良慰也有了新的生计。因为每天睡在桥头,汤良慰对洪水特别敏感,“这次台风在厦门登陆,大家真的思想麻痹了,以为登陆后就不会有事了。”9月15日中午,当汤良慰发现河水暴涨时,已经来不及搬走店里的工艺品了。
不到一个小时,洪水已经完全淹没了北涧桥的桥墩,离最高的桥面也仅一步之遥。桥墩处的部分挡风板被洪水卷走,出现大块缺口。全国文保单位的石碑被冲倒,桥头的老房子受损。
收集了很多老房子木料、瓦片,材料不够的地方可以用老木头填补。”周咸俊表示。
不过,已建过11座廊桥的曾加快并不乐观,“老房子木料很难用得上,比如薛宅桥,承重横梁有12米长,老房子里根本找不到这么大的木料。”
他提到一个问题,廊桥基本不用钉子,靠榫头衔接,“如果榫头在洪水中被冲坏了,这块桥木基本就废了。因此搜集来的桥木利用率估计不高。”
根据规定,文物修复时新材料是不能使用返古技术,新木头只能是新木头。“修复后廊桥一开始看起来可能不协调,但过四五年可能会好点。”
保护廊桥更要注意生态的保护
民盟温州市组委、谢灵运研究会都有意帮助重建。钟晓波说,在经费上,除了财政补助,可能还需要民间的支持。
通过这次事情,他希望大家能更重视廊桥的保护,“不仅是桥本身,更多的是桥周边生态,比如溪流环境、城镇发展、小水电、防洪堤的建设。”
汤良慰说,廊桥上游树不要太高太密,不然会挡住洪水冲来的垃圾,树断了容易卡在桥上。
2012年11月,泰顺和福建的一些县联合申报的“闽浙木拱廊桥”被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已进入保护规划阶段。这次廊桥受损对申遗有多大影响还需专家评估。
在申遗时,泰顺只有文兴桥在内的4座廊桥被列入。薛宅桥等之所以没列入,正因周边环境不符合要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ganyilai 发表于 2016-9-16 16:08
陌生认为,这三座廊桥是原址原物重建好,还是仅仅是恢复形式存在好。我家乡也有一座廊桥,我小时候一直以 ...

我们目前看到的大部分古建筑基本都是原样复建的了。
发表于 2016-9-18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级文物损坏,只能保存遗址,原则上不能重建

重建会改变很多啊
发表于 2016-9-18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jack831337 发表于 2016-9-18 13:51
国家级文物损坏,只能保存遗址,原则上不能重建

重建会改变很多啊

其实好多古桥古塔古寺都是屡建屡毁,屡毁屡建
希望不要囿于条条框框不给重建
发表于 2016-9-18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6-9-18 13:15
我们目前看到的大部分古建筑基本都是原样复建的了。

我只是觉得原物原址重建原样有点迈不开步子的感觉,泰顺廊桥应该有新的进步,不论是材料还是其他,这或许也是一个机会,不然廊桥永远只能留在记忆里
发表于 2016-9-18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
发表于 2016-9-19 08: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扼腕叹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8 00:21 , Processed in 0.57978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