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浙商网7月27日消息(记者 黄云灵) 今天下午,滴滴出行发布了一份关于杭州的《智能出行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被誉为互联网之都的杭州,智能出行渗透率排在全国第一位,在过去的半年时间,杭州地区快车出行总人次达到1.3亿,同样排在全国前列;今年1至6月,杭州最拥堵的路段属于同协路辅路;同时,杭州道路的平均速度整体保持稳定,为24.9公里/小时。

同协路辅路当选上半年杭州第一堵
《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杭州使用滴滴快车出行的总人次达到1.3亿。与此同时,杭州的智能出行渗透率(智能出行用户量/地区常住人口数)大于80%,排在全国第一。《报告》称,杭州智能出行主要发生在中心城区,出行人次最多的依次是西湖区、江干区和余杭区。
《报告》同时显示,杭州道路的平均速度整体保持稳定,为24.9公里/小时,但在节假日、天气等因素影响下会出现小幅波动。一天中,最畅通的时段是清晨5点到6点,车均时速达到35.2公里/小时,最拥堵的时刻则发生在17点到18点,时速为20.3公里/小时。一周内,周五晚高峰和周四早高峰最为拥堵。
那么,哪里是杭州最拥堵的路段?《报告》称,2016年上半年杭州市区最拥堵的路段为同协路辅路(靠近机场路路段)东南向,而祥园路(靠近莫干山路)西向和梧桐路(春江路与迎春二弄之间)东南向则排在二三位。城西和滨江的部分路段也都上榜前十名。

钱塘江两岸发展加快
《报告》还显示,杭州市工作日每天早晚高峰的智能出行量达到了34.2万人次,滴滴方面表示,这相当于114列地铁载客量,或3063辆公交车载客量或15159辆出租车运量,大大缓解了公共交通。
两三公里的路,走路太远太累,又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如何在不增加私家车保有量的前提下解决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深入城市末梢的智能出行或正在填补公共交通空白点。
《报告》显示,杭州每天有超过5万人通过智能出行方式穿梭于地铁、公交和商务楼宇、住宅小区之间。其中,客运中心、余杭高铁和武林广场,都是打车抵达或离开人数相对较多的地铁站。
此外,随着杭州从“西湖时代”开始迈入“钱塘江时代”,钱塘江两岸的发展愈来愈快,这也直接反映在出行数据中。《报告》显示,去往钱江新城的出行量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来往于钱江新城与江干、西湖和下城区之间的出行量占比超过六成。
附:杭州有趣数据一览
1、快车司机之最,4018单;快车乘客之最,762单;快车订单之最,1241公里。
2、最畅通的时段是清晨5点到6点,车均时速达到35.2公里/小时,最拥堵的时刻则发生在17点到18点,时速为20.3公里/小时周五晚高峰和周四早高峰最为拥堵。
3、最拥堵的路段为同协路辅路(靠近机场路路段)东南向。
4、起点或终点为地铁站的出行量排行,客运中心第一。
5、杭州地区快车累计CO2减排量3.6万吨,相当于近1.7万辆小汽车行驶一年,88万棵树一年吸收CO2量。
6、杭州有39.9万人通过滴滴快车获取收入。
7、特色小镇的智能出行量均呈大幅增长,其中余杭梦想小镇同比去年增长了3.5倍。
8、08:00-09:00是上班高峰,居住在下沙和滨江的上班族出门最早;超过1/4的上班族需要加班到21:00点以后。
9、下班最晚的公司或地区排名: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绿都世贸广场、星光国际广场。
10、上班族下班60%选择回家,25%休闲活动,15%商务应酬。
11、最受欢迎美食地,胜利河美食街、西溪天堂商业街和近江海鲜美食街。
12、最喜欢的热门购物场所,西溪印象城、龙湖时代天街和中大银泰城。
13、最受欢迎的休闲娱乐去处,西湖文化广场、黄龙体育馆和灵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