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52|回复: 52

[新闻] 【杭州城事】清泰第二旅馆,西湖边的庭院深深[20楼起新增陌生城池提供的图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1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ason 于 2016-6-17 15:28 编辑

【来源:钱江晚报】

曾空置多年的省级文保单位,经过3年修复,变身一家有历史感的快捷酒店
如何让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同步,有关它的这一次改造,或许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清泰第二旅馆,西湖边的庭院深深
本报记者 黄莺/文 林云龙/摄


  曾空置多年的省级文保单位,经过3年修复,变身一家有历史感的快捷酒店

  如何让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同步,有关它的这一次改造,或许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清泰第二旅馆,西湖边的庭院深深

  孙中山先生曾下榻于旅馆旧址,它的另一个名字也许杭州人更为熟悉——群英饭店

  今天,中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浙江省文物局在今天的文化遗产日活动上,首次公布18项浙江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比如杭州富义仓、宁波海曙督学行署、温州夏鼐故居等等。这些在城市发展中慢慢落伍的老建筑,如何保留时代印记又激活它们的使用价值,在新时代里活出新生命?

  我们要说的主角就是这样的例子,它是省级文保单位,名为“清泰第二旅馆”,是杭州最早建立的商业性旅馆之一,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曾下榻于此。后来搬迁至仁和路22号(就在地铁龙翔桥站附近),现有建筑建于1933年,许多文化界著名人士来杭都曾在这里居住。

  这家旅馆还有一个老杭州熟悉的名字——“群英饭店”,曾经空置多年,如今已变成一家大众消费的汉庭快捷酒店。它如何在文物保护和满足现代化生活的基本需求之间达到平衡,在改造过程中曾经历了怎样的激烈争论?它的新生,或许可以给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个多元化的思路。

  喜欢民国范的老住客

  觉得这里就如橄榄,越品越有味

  走过路过杭州仁和路22号,很多人不会注意到这间门面不是很大、并且还搭着脚手架正在做外墙维护的汉庭酒店。这里,是这样的庭院深深,内有乾坤。

  大堂里深红色的主色调充满怀旧感,服务员随手递上一本名为《相约群英饭店》的小册子,马上觉得房价还包含了文化和历史。

  四进庭院,两层小楼,深红色的木柱子,黑瓦黄墙,好像走进一个“民国”景点。就像钟爱酒店的老客,来自金华白龙桥的曹树琦女士说的,在这里慢慢走楼梯的过程,听着地毯底下年久的木楼板“嘎吱嘎吱”的声音,都是欣赏历史的感觉,“有时下小雨,打开窗户,也会想想当年大师们住这里时,是不是也遇到过下雨天,曾写下什么。”她有个比方挺有意思,“这家酒店就像是橄榄,越品越有余味。”

  项目投资方之一——浙江同人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徐总,当年全程参与了省级文保单位和快捷酒店相融合的过程。

  这个过程,并不顺利——“我们是2007年接手这个省文保的房子的,在这之前很久没有人住过了,产权单位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维护。我们从开始审批,就找到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陈易老师,为了保护文物,反复修改设计稿,反复报批,多少稿都不知道了。”

  找专业的文物维修队伍进行保护性维修,更换每根腐烂的木头时,必须和老木头的材质保持一致,“修复整个房子用了整整3年时间,花了2000多万元,如果把房子原地推翻重建,这钱能造出好几个一样的院子。”

  为老房子添个卫生间

  差点成了改造的“死结”

  如何维修?不仅要符合省文保单位修旧如旧的原则,也要符合现代酒店开门迎客的需求。

  接手这个难题的,是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易。

  “原来整幢房子只有公共卫生间,但是现代酒店每间房子都要有卫生间。”徐总带着钱报记者去了一楼,房间的卫生间抬高了20厘米左右,“整个高度,就是用来通污水管的。”

  但二楼问题更复杂,“砖木结构的房子,二楼不可能用水泥抬高20厘米,整个楼板都要塌掉了;一个不小心水洒出来就漏水到楼下,或者是地板会加速腐烂。”一次次商量,一次次推翻,这几乎成了一个死结。

  “最终,我们决定使用整体式卫生间。”酒店二楼的卫生间粗看并无特殊,但敲敲门板和地面,听着像是塑料材质,“这是定制的整体卫生间,连带沐浴、马桶、洗脸台都在里边,非常轻,也防水,和高铁上的卫生间有点像。”

  陈易告诉记者,这样的卫生间对房间的伤害最小,就是地上通一个洞走水管就行,如果不需要卫生间了,可以整体搬出去,对墙面也不会有任何损伤。

  “能把社会上一些已经很成熟的技术,运用到文物的修复和保护中,对于文保来说,就是技术创新了。”陈易说。

  不过对于经营者而言,偶然也会引来住客的质疑——“有人会质疑我们太节约装修成本,其实为了尽量不破坏文物。”徐总说。

  文物保护与现代生活相融

  在这里比比皆是

  其实正如陈易所说,清泰第二旅馆的维修并不存在技术难题,需要解决的是设计理念的问题。使用这样的老旅馆,也是一种保护,“时不时给房子通通风,打扫一下,都是在使用中保护老房子。”陈易还说,对于群英饭店这类近代建筑,延续其原有的功能是较合理的利用,而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同时,也要满足公众一些起码的使用要求。

  ●在清泰第二旅馆的修复中,运用智慧和技术,让文保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细节还有很多——

  比如一个经济型酒店全用中央空调,绝对不是个经济的选择,“如果每个窗口都挂上外机,整个老建筑的风貌太受影响了。”陈易很有经验。

  比如第一进房子的天井上,加装了一个玻璃顶棚,“顶棚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最大限度地保护二楼走廊里的铸铁栅栏和木楼板、栏杆。”陈易说,虽然和设计图相比,伪装成大树的支架还不够美观,但对于酒店而言,有了顶棚,第一进小院子就成了一个采光很棒的酒店中厅,摆上桌子聊聊天、下下棋,甚至和同事做企划方案也毫无压力。

  ●也有很多细节,是现代让位于文保——

  比如一楼有一块水磨石的地面,几乎已经坍塌下来了,但是这块地面不能换,“因为水磨石地面,体现着民国时期酒店内部装修的典型款式。”陈易说。

  一楼有不少房间是有两层门的,外层是老底子对开门,上面是镂空的玻璃,还有铜做的门环,但里面是新做的白色木门,可以装门禁、猫眼,保护住客隐私。

  陈易也有遗憾:“这次维保还是受到了一些限制,比如旅馆的地平还是民国时的,但是周边房屋经过各种新建,地平已经高了,这里慢慢就会变成一个低洼地,比较潮湿。”

  陈易说,曾经空关的旅馆,如今改造成能居住的快捷酒店,已经是一种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进步,如何让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更加同步,这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福利】

  五间房,邀请五位读者寻找文化遗产的痕迹

  这次,业主单位汉庭酒店拿出五间房,邀请想和房子的历史“神交”的读者住一晚,拍下各种照片,可以是老房子的细节,或是现代酒店和老旅社融合巧妙的部分,把照片发给我们,我们将选出3位参与者,有文博小礼物哦。

  参与方式:刷二维码粉微信“走吧”,在对话框内回复如下内容:文化遗产日+姓名+联系方式(手机号码)+报名理由(可以是你和这家旅馆的关系,也可以是你对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的想法)。

  报名时间:即日起~14日中午12点。

  备注:赠送房间需提前预约,周五、周六不能使用。
发表于 2016-6-11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到了闲林的那个楼盘。。
发表于 2016-6-12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题图,对比群英饭店及周边的老房子的细节、体量和格局,再看一路之隔的湖滨银泰二期(huo),是多么的蠢笨、山寨。
 楼主| 发表于 2016-6-12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6-12 10:36
看题图,对比群英饭店及周边的老房子的细节、体量和格局,再看一路之隔的湖滨银泰二期(huo),是多么的蠢 ...

中间还掺杂了好几只火柴盒。
发表于 2016-6-12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过路过杭州仁和路22号,很多人不会注意到这间门面不是很大、并且还搭着脚手架正在做外墙维护的汉庭酒店。

——希望这次维护,“汉庭”的招牌能专门设计一下,尽量低调、融入,而不是通常那种粗暴、颟顸、大而不当、色彩跳跃的式样和材质。
发表于 2016-6-12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找专业的文物维修队伍进行保护性维修,更换每根腐烂的木头时,必须和老木头的材质保持一致,

——这个似乎有点过于强调所谓“修旧如旧”了,还是应该个案分析,比如为什么这个地方的这根木头会烂,是防潮不当,是虫蛀,还是木材本身的原因?如果是木材本身的原因,更换时就应该另选材料,强度第一考虑,而不是教条式的“修旧如旧”。
 楼主| 发表于 2016-6-12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6-12 10:48
——希望这次维护,“汉庭”的招牌能专门设计一下,尽量低调、融入,而不是通常那种粗暴、颟顸、大而不当 ...

改天去瞅瞅看。
发表于 2016-6-12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第一进房子的天井上,加装了一个玻璃顶棚,“顶棚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最大限度地保护二楼走廊里的铸铁栅栏和木楼板、栏杆。”陈易说,虽然和设计图相比,伪装成大树的支架还不够美观,

——这个处理方式就不敢苟同了:历史建筑,出于功能需要,适当改造、添加,完全可以用新材料、新做法,只要设计到位,恰恰会形成新旧对比的强烈美感,而为了遮盖这个“新”,伪装一下,就会弄巧成拙,品味大打折扣。
发表于 2016-6-12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6-6-12 10:37
中间还掺杂了好几只火柴盒。

那些火柴盒,只要改造得当,也可以重生的,可惜我村只会旧包新涂料大法,而且新一轮偏偏流行用屎黄色。
其实,更丑的是庭院里露头的那两枚:友好和华辰。
 楼主| 发表于 2016-6-12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6-12 10:53
——这个似乎有点过于强调所谓“修旧如旧”了,还是应该个案分析,比如为什么这个地方的这根木头会烂,是 ...

总感觉点位找得不到位,要么偏左,要么偏右。
发表于 2016-6-12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6-6-12 12:50
总感觉点位找得不到位,要么偏左,要么偏右。

不过,总体来说,这个群英饭店-汉庭酒店确实算是不可以动文物保护利用的优秀案例了。
另一个则是湖边村-罗兰夏朵。
 楼主| 发表于 2016-6-12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6-12 13:49
不过,总体来说,这个群英饭店-汉庭酒店确实算是不可以动文物保护利用的优秀案例了。
另一个则是湖边村- ...

湖边邨靠近东坡路的那块还会整治么?
发表于 2016-6-12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6-6-12 13:59
湖边邨靠近东坡路的那块还会整治么?

不知道啊,不是一直在整治么?但成果么,就堪忧了,大不了围挡大法咯。
 楼主| 发表于 2016-6-12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6-12 14:27
不知道啊,不是一直在整治么?但成果么,就堪忧了,大不了围挡大法咯。

思鑫坊都可以动,这里居然数N十年如一日。
发表于 2016-6-12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6-6-12 14:54
思鑫坊都可以动,这里居然数N十年如一日。

这里显然比思鑫坊地段更好更重要,利益纠葛也更多吧。
 楼主| 发表于 2016-6-12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6-12 14:57
这里显然比思鑫坊地段更好更重要,利益纠葛也更多吧。

但感觉里面好像就是几幢小火柴盒么,难道里面住着啥大人物咩。
发表于 2016-6-12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6-6-12 14:59
但感觉里面好像就是几幢小火柴盒么,难道里面住着啥大人物咩。

搞不懂。
如果连这次高二零萨米特都搞不定,那真是不指望了。
发表于 2016-6-12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还是给了汉庭,湖边臀边上那块根本不整治了,已经围墙拦起,里面旧小区重新刷了一遍
发表于 2016-6-12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6-12 10:36
看题图,对比群英饭店及周边的老房子的细节、体量和格局,再看一路之隔的湖滨银泰二期(huo),是多么的蠢 ...

其实群英饭店也只能在我村有报道,大概五六年前我常去住这家汉庭,大厅的玻璃顶处理的很生硬,木质结构的处理虽然做到了尽量保护,但是确实有种迈不开腿的感觉,而且在建筑和材料上没有创新。去年去了上交大的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后发现,魔都对于这一系列老房子的再利用上的确甩我村好几条街,当然比周围的是好不少了
发表于 2016-6-14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ganyilai 发表于 2016-6-12 20:07
其实群英饭店也只能在我村有报道,大概五六年前我常去住这家汉庭,大厅的玻璃顶处理的很生硬,木质结构的 ...

特地去现场看了看,果然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门面:夸张丑陋重复的大红字店名,其实只要保留门楣上的标准设计logo即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6-6-14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ganyilai 发表于 2016-6-12 20:07
其实群英饭店也只能在我村有报道,大概五六年前我常去住这家汉庭,大厅的玻璃顶处理的很生硬,木质结构的 ...

背面:屡试不爽的涂料大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6-6-14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6-12 11:01
——这个处理方式就不敢苟同了:历史建筑,出于功能需要,适当改造、添加,完全可以用新材料、新做法,只 ...

这岂止是不够美观,简直是拙劣不堪。其实,完全可以用更简洁轻巧的钢构,玻璃顶棚可以换成轻质材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6-6-14 17: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只有鸡者会睁眼说瞎话
发表于 2016-6-14 18: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汉庭不是早就开业了吗,14年还去住过一次
发表于 2016-6-15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6-14 16:30
这岂止是不够美观,简直是拙劣不堪。其实,完全可以用更简洁轻巧的钢构,玻璃顶棚可以换成轻质材料

陌生兄,你还没入住过,前前后后我大概住过10来次吧,各种地方和房型,应该说保护的很不好,比如临吴山路的二层在,因为做了双层玻璃,外层是原来的木质,内部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纱窗,所以夏天暴雨时候迎风面雨水会倾斜进来,然后这又是木质结构的房子,你懂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30 12:52 , Processed in 0.65398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