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 | | |
一
| 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
| | 加强与上海、宁波等周边城市的协调合作,主动融入长三角,加快深度融合的相关政策研究。 | | 杭州市接轨上海、推进杭州都市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 |
| 落实沪杭、杭宁、杭长、杭徽、杭金衢、杭甬等6个综合交通走廊的规划用地控制。 | | |
| | 实施杭州至富阳、临安市域轨道,协调推进海宁、柯桥2条都市圈城际轨道线路,加快研究杭州至桐乡、德清、安吉、诸暨4条线路的实施方案。 | | 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
| 加快绍兴的柯桥区北部与杭州瓜沥组团、绍兴滨海工业园区与杭州义蓬组团(大江东新城)、海宁许村镇与临平城、海宁长安镇与下沙城、桐乡大麻镇和崇福镇与临平城、德清雷甸镇与余杭塘栖街道、临安青山湖街道(青山湖科技城)与余杭组团(未来科技城)、桐庐江南镇与富阳场口镇等交界地区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对接,推动交界地区实现设施共享、产业互补和功能联动。 | | 市发改委、市建委、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 |
| | 挖掘市域乡村价值,构建平等的城乡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推进市域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建设。 | | 市建委、市经信委、市旅委、市科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相关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
| 发挥市域西部生态环境与人文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两江一湖”世界级旅游廊道。 | | 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土资源局,相关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
| 构筑交通“三网”,加快推进省域城际铁路、临杭轨道网、市域高速公路、国省道等交通网络建设。 | | |
| 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广杭派民居,加强农村住宅集约建设。主城和副城内农居安置采用高层、小高层,组团内鼓励采用高层、小高层,允许部分采用多层农居。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西溪湿地周边、外围乡镇等不适宜建设高层、小高层的地区,应因地制宜,结合地形建设低、多层住宅。 | 相关区、县(市)政府(管委会),市建委、市国资源土局、市规划局 |
|
| |
| | 加快高端要素集聚,提升主城创新、高端服务等辐射服务区域的功能。 | | |
| 健全副城、组团生活生产功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发展凝聚力,引入优质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配套设施。 | | 市发改委、市建委、市卫生计生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民政局、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市教育局 |
| 加快推进城北地区、望南望北、临平城区、萧山城区等地区的有机更新改造。 | | |
| | 加快武林广场市级中心改造,提升承载国际化都市核心功能。 | | 市发改委、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地铁集团、市商旅集团 |
| 加快大江东新城暨义蓬组团、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暨余杭组团、城北地区暨良渚组团等副中心建设,继续完善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副中心建设。 | | |
| | | |
| | 构建“1+6”为主导的现代产业集群,形成“1”个万亿级信息经济产业集群,“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业、旅游休闲产业、健康产业、时尚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全面推进“六大中心”建设,加快“杭州制造”向“杭州智造”转型。 | | 市旅委、市商务委、市文创办、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 |
| | | |
| 着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以“互联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 | |
| 重点建设“一区、两廊、两带、两港、两特色”的重大战略平台,构建杭州区域经济新版图(“一区”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廊”为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两带”为运河湖滨高端商务带、钱塘江生态经济带,“两港”为钱塘江金融港湾、杭州空港经济区,“两特色”为特色小镇、特色园区)。 | 市科委、市商务委、市金融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萧山区政府 | 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区政府(管委会) |
| 高效利用各类产业用地空间。在产业集聚区、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特色小镇内鼓励安排各类创新型工业项目,提高亩均产出,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 | | 市经信委、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环保局,各区政府(管委会) |
| 区外(产业集聚区、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特色小镇以外的地区)以创新发展引导传统产业提升转化,依托资源提升,严格约束产业业态,以科技孵化型、商务型为主,引进企业总部、都市型工业、小微企业等创新型项目。依托用地功能转化,开展工业用地“优二进三”,向住宅、商业商务、配套设施转型。优先保障公益性设施,同时实现零散工业企业园区化发展。 | | 市经信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各区政府(管委会) |
| 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构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和生态链。完善信息共享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智能物流体系、电商信用体系、统计监测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线上“单一窗口”平台和线下“综合园区”平台等“六体系两平台”,打造全国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创新中心、服务中心和大数据中心,构建完整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和生态链。以构建线下“综合园区”平台为引领,开展物流基地空间布局。 | 杭州市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 市商务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税局、杭州海关、杭州检验检疫局、杭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区政府(管委会) |
| |
| | 加强各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提升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监测和科研能力,实施生态文化综合保护工程。 | | |
|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林业。落实总体规划的生态格局要求,细化编制林业规划、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等,并依据专项规划推进生态建设与保护。 | | |
| 推进“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加大对 “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力度,加强对旅游度假区的指导和支持,推进旅游度假区发展。 | | |
| | | |
| 进一步强化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三江”流域管理,保护水源水质。 | | 市建委、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旅委、市农办、市农业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
| | 严守生态红线,推进生态红线应保尽保,严格按照管制范围进行建设项目审批。 | | 市发改委、市建委、市经信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相关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
| 开展市区六条生态带规划修编,将六条生态带纳入“三区四线”控制范围,严格保护现有的生态空间。 | | 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园文局、市林水局,相关区政府(管委会) |
| 修复生态带,对生态带内已经遭到占用的生态空间建立污染产业退出机制。 | | |
| | 通过人大立法形式确立开发边界在城市空间管控方面的效力和地位,规范开发边界的划定、调整、管理、监督等程序,明确管理职责与权限,制定生态补偿机制、利益平衡机制。通过立法确权,建立法制化常规化管理。 | | 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相关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
| 编制开发边界实施规划,对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开发边界做进一步细化、深化,明确开发边界具体线位,提出管控措施。启动开发边界外的规划编制、调整,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对调整工作,编制界外的村庄规划、郊野公园规划等。 | | 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相关区政府(管委会) |
| 加强城市开发边界管理,对开发边界外的违法建设进行查处,对审批程序不全、已批未建的项目进行清理。加强开发边界外的村庄建设管控。 | 杭州市人民政府督查违法建筑办公室,各区政府(管委会) | |
| 基于市地理市情监测平台建设“一张图”数据中心,利用GIS技术,定期开展卫片检查,强化对开发边界外生态空间的动态监控管理和定期评估。 | | |
| | 深化钱塘江和苕溪流域河长制工作,强化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程,巩固印染、造纸、化工等重污染行业整治成果。 | | 市建委、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旅委、市农业局、市林水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办,相关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
| | | 市规划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各区政府(管委会) |
| 通过截污纳管、清淤疏浚、引水配水、生态治理、综合养护管理等措施加强对已整治河道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 | 市建委、市规划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林水局、市住保房管局、市环保局、市运河综保委、市城投集团,各区政府(管委会) |
| | | |
| 大力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汽车,制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 | | 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质监局、市物价局、市城投集团 |
| | | 市城管委、市规划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各区政府(管委会) |
| 严格项目环境准入。加快淘汰关停落后产能和重污染、高耗能企业。全面完成半山和北大桥地区环境整治。 | | 市建委、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规划局,相关区政府(管委会) |
| | 重点利用中浅层地下空间,构建布局合理的地下竖向结构。建设地下城,增强城市防空抗毁能力,以地下轨道交通线网和站点为轴线,连通3个主中心、8个副中心、12个重点片区,形成开放型、网络化的杭州地下城。 | | 市发改委、市城管委、市人防办、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地铁集团,各区政府(管委会) |
| 结合广场、绿化、商贸中心及人流集中区域建设地下社会停车场,并与地下交通相连接,形成地下一体化动静态交通体系;建设文一路地下隧道,开展望江路隧道、青年路隧道等钱塘江过江隧道可行性研究和建设,推动城市快速路体系建设;在主城的南北两山、江南城的西山及北干山、临平城的临平山和城市周边的西部山区利用已有人防工程设置大型仓储设施,增强灾时应急救援能力;结合轨道交通、地下道路建设、城市道路新建或改扩建、城区更新等加强综合管廊建设,提升城市生命线工程的综合服务水平和防灾抗毁能力。推进地下变电站建设,结合过江通道、廊道设置电力舱等建设试点工作。同时开展对西湖等风景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可行性研究,强调保护和利用并重。 | | 市发改委、市城管委、市人防办、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地铁集团、国网杭州供电公司 |
| |
| | 提升杭州铁路枢纽功能。实施望江门越江通道,提升杭州南站功能,优化存量货运的设施布局。扩容上海—杭州铁路通道,引入商合杭铁路,以杭黄铁路为主通道增加市域西部铁路项目引入杭州南站。 | | 市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萧山区政府、市铁路投资集团 |
| 完善区域高速公路网络。加快推进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临金高速公路、千黄高速公路等骨架路网建设。 | | |
| | | |
| 强化萧山空港枢纽的门户地位,完善机场集疏运体系。重点实施机场快速路、地铁1、7号线进机场。 | | 市发改委、市地铁集团,萧山区政府、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
| 加快地铁成网。续建一期城市轨道线路1条(2号线西北段),长度30.5千米;续建二期城市轨道线路4条(2号线西北段延伸线、4号线一期、5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长度110.5千米;新建三期城市轨道线路10条(段),长度196.1千米。 | | |
| 加快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内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四纵五横三连”快速路网建设。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内标准快速路由119千米增加到272千米。 | 市建委、市交投集团、市城投集团,相关区政府(管委会) | |
| 完善停车设施,推进骨干停车场库建设。2016—2020年期间,市区新增停车泊位30万个(含公共停车泊位5万个),即每年新增停车泊位6万个(公共停车泊位1万个)。 | | 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各区政府(管委会),国网杭州供电公司 |
| 公交专用道总长争取超过700千米,形成快速公交通道15条。 | 市交通运输局、市建委(治堵办)、市公安局交警局、市城投集团 | |
| 加快实施公共交通场站设施建设(包括公交首末站、公交枢纽站和公交停保场)。至2020年用于各类公交场站建设的用地累计354处。 | | 市建委、市城管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规划局,相关区政府(管委会) |
| | | | |
| 启动钱塘江和苕溪干流沿线自来水厂的工艺提升改造工作。完成杭州一厂三线配水管线工程。 | | |
| 江北:新建闲林水厂,扩建宏畔水厂、仁和水厂;江南:扩建滨江水厂、萧山南片水厂、江东水厂。 | | 市建委、市城管委、市规划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 |
| | | |
| 大力推进污水管网系统建设,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开展中水回用试点和城区河道污染整治。 | 相关区政府(管委会),市城投集团、市城管委、市建委 | |
| 江北:扩建七格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城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新建之江污水处理厂、临平污水处理厂,扩建余杭污水处理厂、良渚污水处理厂;江南:扩建萧山污水处理厂、临江污水处理厂,新建江东污水处理厂。 | | 市城投集团、市城管委、市规划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 |
| | | |
| 加快建设污泥处置设施,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设施建设改造。 | | |
| 统筹安排、合理设置竖向高程,因地制宜地设置调蓄空间、雨水管道和强排设施,确保雨水顺利排出。 | | 市城管委、市规划局、市城投集团,各区政府(管委会) |
| | | |
| 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增加天然气的能源占比,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 | | 市环保局、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市城投集团,相关区政府(管委会) |
| 新(扩)建钱江变、杭州变、萧浦变、萧东变等4座500千伏变电所。新(扩)建30座220千伏变电所。同步建设相应的输电线路。 | | 市建委、市城管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相关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
| | | |
| 建成江东门站、市区东西南北4座应急气源站及9座高中调压站。建成杭州绕城和大江东新城的高压管网,沿线设置高压走廊。 | | 市发改委、市建委、市城管委、市规划局,相关区政府(管委会) |
| | | 市城投集团、市建委、市城管委,相关区政府(管委会) |
| | | |
| 推进无线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站址、机房和基站桅杆共享,节约土地资源。开展相应的通信基站规划。 | | |
| 加快推进以杭州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静脉产业园区)为基础的杭州天子岭静脉小镇建设。 | | 市城管委、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拱墅区、余杭区政府 |
| 推进杭州市各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完成九峰环境能源项目,加快临江生活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项目及相关配套设施、萧山钱江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富阳餐厨废弃物处置项目建设,加快城西、之江、城东、萧山四个分类减量综合体项目建设,推进江东生活垃圾焚烧厂技术升级、富春环保生活固体焚烧提标改造及扩容项目建设。 | | |
| | 加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队伍和设施建设,保障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 | 市科委、市商务委、市卫生计生委、市人防办、市公安消防局、市城投集团 |
| 以疏散设施建设优化城市防灾减灾空间。有序推进固定避难场所和紧急避难场所建设,重点加强防灾救灾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突出构建分级疏散救援通道体系。 | | 市科委(地震局)、市建委、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消防局 |
| 加强城市地震监测预报和震灾预防体系建设,明确抗震设防标准,划分建筑场地类别,重视工程抗震,提高城市防震抗震能力。 | | 市建委、市规划局、市教育局、市卫生计生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国土资源局 |
| 提升消防建设标准,优化设施空间布局。明确消防布局要求,夯实消防安全基础;优化消防设施空间布局,保障消防救灾便捷高效。 | | |
| 以国家一类重点设防要求建设人防设施,提高应急应战水平。建立种类齐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工程防护体系。建设互联互通、高效灵敏、性能可靠的指挥通信体系;建立交通便利、设施配套、保障得力的人口疏散体系。 | | 市城管委、市应急办、市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杭州文广集团 |
| 重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高城市抗灾能力。评价用地适宜性,明确用地建设条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止地质灾害发生。 | | |
| 各分区开展并完成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大力推进实施。 | | |
| 江北建成五堡排涝泵站,推进八堡排涝工程建设;江南建成老小砾山、华家、浦沿、江三、钱江枢纽、顺坝、四工段等排涝泵站,推进五堡、大治河、赭山湾、一工段、外十工段等排涝泵站建设;推进临港闸建设;实施临浦组团、临平城及塘栖、余杭、良渚组团围圩电排工程。 | | |
| |
| | 建设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钱江新城的杭州国际会议中心和奥体博览城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与杭州西湖国际会议中心(杭州之江度假区)。 | 市钱江新城管委会、市钱江新城投资集团、奥体博览城建设指挥部、钱江世纪城管委会、杭州之江度假区管委会 | |
| 建设浙江博物馆新馆、杭州博物院(暂名)、中国动漫博物馆、“三江两岸”展示馆、南宋博物院、中国音乐博物馆、国际城市博物馆、孝文化博物馆、萧山任伯年纪念馆。 | | |
| 建设浙江音乐学院、浙江图书馆新馆、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浙江文学馆、杭州市群众文化中心、宋城景区“中国演艺谷”、转塘国际雕塑艺术创意园、龙坞茶文化旅游综合体等一批文化设施。 | | |
| 建设杭州市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和网球中心、主体育馆和游泳馆、综合训练馆。 | | |
| 建设临平新城体育中心、下沙新城体育中心、余杭组团体育中心。 | | |
| 建设湘湖旅游度假区休闲体育公园、余杭闲林生态体育公园、下沙东生态体育公园、下沙南沿江体育公园。 | | |
| 建设杭州市丁桥医院(杭州市中医院丁桥分院)、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余杭院区(浙江大学邵逸夫医疗中心)、浙江医院三墩院区(浙江省老年医疗中心)。 | | |
| | | |
| 每千名老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数50张,其中养老机构床位数不少于45张。形成完善的城市社区步行15分钟、农村社区步行20分钟的居家养老服务圈。 | | |
| | | |
| | 重点建设一批市级和区级公园。主城每个行政区建设2个以上面积3—5万平方米的区级公园,逐步达到半径500米范围能见到不小于5000平方米、半径300米范围能见到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绿地,结合各区实际因地制宜地逐步开展建设。副城合理配置居住区级公园和社区公园,完善道路、滨水绿地。每个组团建设一个面积5—10万平方米的公园。 | | |
| 依托农田、河流及自然山体,在主城与副城及组团之间建设6个郊野公园,发展9处风景旅游区。推进郊野公园规划编制及实施。 | | |
| 形成省级、市级干线、市级支线、社区级四级绿道网络。居民5分钟步行可达绿道。继续推进“三江两岸”绿道建设,提升滨水公共空间品质。 | | 市建委、市旅委、市城管委、市园文局、市规划局、市林水局、市交通运输局 |
| | 改造近江、望江、玉皇等城中村,并对辖区内已完成改造城中村进行回头看,按照标准做好相应的提升完善工作。 | | 市钱江新城投资集团、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 |
| 改造三塘、长睦、沈家、华丰、永丰、石桥、杨家、草庵等城中村,并对辖区内已完成改造的城中村进行回头看,按照标准做好相应的提升完善工作。 | | |
| 改造草庄、御道、白石、建华、同协、水湘、三堡、花园、章家坝、三卫、三叉、新塘、云峰、兴隆、黎明、闸弄口、杨公、牛田、皋塘、五堡、范家、蚕桑、常青、五福、六堡、七堡、红五月、水墩、笕新、俞章、横塘、同心、黄家等城中村,并对辖区内已完成改造的城中村进行回头看,按照标准做好相应的提升完善工作。 | | 市钱江新城投资集团、市城投集团、市运河集团、市交投集团、市钱江新城管委会、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 |
| 改造阮家桥、庆隆、义桥、金星、渡驾桥、郭家厍、平安桥、三宝、大关、西杨、李家桥、谢村、祥符桥、花园岗、星桥、皋亭、新文、蔡马、七古登、石塘、沈塘湾、孔家埭、计家、永和、半山、东新、八丈井、蒋家浜、拱宸桥、康桥、沈家桥、独城等城中村,并对辖区内已完成改造的城中村进行回头看,按照标准做好相应的提升完善工作。 | | 市城投集团、市运河集团、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 |
| 改造西穆坞、蒋村、三坝、屏峰、小和山、石马、双龙、周家桥、武林、花园、横街、金鱼井、留下、浦家桥、庆丰、厚诚桥、五里塘、厨房斗、南阳坝、大港桥、吉鸿、荡王头、塘河、五幸、 保亭、杨家牌楼、益乐、古荡镇、五联、骆家庄、古荡湾、东岳、宋江等城中村,并对辖区内已完成改造的城中村进行回头看,按照标准做好相应的提升完善工作。 | | 市交投集团、市城投集团、市地铁集团、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 |
| 改造江口、珊瑚沙、象山、方家畈、横桥、村口、龙心、龙王沙、麦岭沙、葛衙庄、良户、双流、转塘、大诸桥、狮子、凌家桥、石龙山、夏家桥、回龙、贤家庄、桕联、中村、金家岭、沈家弄、小江、新沙、老沙、缪家、南村、横埭村、何家埠、浮山村、大清、叶埠桥等城中村,并对辖区内已完成改造的城中村进行回头看,按照标准做好相应的提升完善工作。 | | |
| 改造星民、七甲闸、共联、江一、江二、江三、庙后王、襄七房、长二、协同、西兴、岩大房、冠二、冠一、长一、山二、马湖、长河、汤家桥、汤家井、塘子堰、傅家峙、张家村、杨家墩、新生、山一、联庄、浦联、东冠等城中村,并对辖区内已完成改造的城中村进行回头看,按照标准做好相应的提升完善工作。 | | |
| 改造南山、双峰等城中村,并对辖区内已完成改造的城中村进行回头看,按照标准做好相应的提升完善工作。 | | |
| 改造东方、头格、湾南等城中村,并对辖区内已完成改造城中村进行回头看,按照标准做好相应的提升完善工作。 | | |
| |
| | 完成大运河(杭州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西湖文化景观遗产景观要素保护规划等规划编制。 | |
|
102. | | |
|
103. | | | |
| | |
|
105. | | |
|
106. | 保护修缮湖州会馆、太平天国听王府、韩国独立运动旧址等文物建筑。 | |
|
107. | 做好我市已公布历史建筑的保护整修工作,重点推进石函路6号别墅、思鑫坊历史建筑群、环西新村1号、西行桥70号、显宁寺旧址等未修缮历史建筑的工程进度。 | | |
| | |
|
109. | 良渚遗址申遗文本完善,遗址区环境整治、遗产展示工作,加快推进良渚遗址申遗。 | | |
| | | |
| 根据《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及其细则的规定,加快明确辖区内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辖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 | | |
| 完成《杭州市区户外广告设置总体规划》修订,并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对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进行修编。 | | 市建委、市文明办、市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交警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交集团、国网杭州供电公司 |
| | 加强道路、市政工程项目的景观建设与管理,注重既有建筑立面改造、道路整治的景观风貌管理。 | | |
| 提升城市街道、广场、入城口绿化景观。以城区街角绿地优化提升、社区口袋公园、推动立体绿化为重点,完善绿地开放空间。各区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建设重点及建设指标,突出地方景观特色。 | | |
|
加强西湖、运河、钱塘江、临安城遗址等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城市景观和建筑风貌管理,提升公共开放空间,加强慢行系统建设。 | | 市公安局交警局、市园文局,各区政府(管委会),市运河集团、市钱江新城投资集团、市地铁集团、市城投集团、市交投集团 |
| | 建设运河淘宝公园、滨水创意集聚区、杭氧杭锅旅游综合体等。 | | |
| | 建设极地海洋公园、大型水乐园、湘湖国际露营公园、休博园文化创意产业街区、白马湖动漫广场和白马湖生态旅游度假公园等。 | | |
| 建设九溪休闲产业区、龙井茶文化体验区、梅家坞休闲度假区、虎跑青年度假区等。 | | |
| 建设西溪国际旅游综合体(蒋村)、西溪天地城市综合体。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