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5|回复: 17

[新闻] 【杭州城事】伴随了几代杭州人的法桐可能要慢慢淡出杭州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3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都市快报】
伴随了几代杭州人的法桐可能要慢慢淡出杭州了

2016-05-23  

2016-05-23
倒下的法国梧桐压在本田车顶  读者 胡辛 摄
补种的新树只有胳膊般粗细 记者 蒋大伟 摄
树倒下后才看到,它的根原来这么细这么浅。 读者 胡辛 摄




开元路一棵50年的法国梧桐倒了

砸扁路旁一辆停泊的私家车

车主与养护部门快速达成协议:

尽量赔一辆款式颜色公里数差不多的二手车

记者 蒋大伟

昨天,市民胡先生报料:早上7点10分左右,开元路63号前人行道上,一棵法国梧桐树突然倒下,停在路边的一辆本田小轿车被砸中。还好今天是周末,早晨路上行人不多……

从湖滨派出所和消防部门了解到,出事地点在开元路延安路口往西大约100米的路边,早上7点多,一棵直径80厘米左右的法国梧桐行道树,突然朝开元路方向连根倒下,砸在一辆停在路边泊位的黑色本田雅阁轿车车顶,一个多小时后,大树连根倾倒,把轿车压扁。

幸好当时车里没人,路上也没人经过,除了本田轿车损毁严重,并没造成人员受伤。但这棵法国梧桐实在太大,有五六层楼高,横倒之后给开元路通行带来不小的麻烦,交通直到中午12点多才逐渐恢复。

1988年大台风都能扛过去 怎么现在说倒就倒?

住在附近的何大伯看到补种的细细的新树苗,心里不是滋味,“这些树少说有四五十年了,连88年台风都扛过去了,现在怎么说倒就倒?”

何大伯说,1988年夏天,杭州刮了场大台风,西湖边不少梧桐树都被连根拔起,倒是开元路一带的梧桐树,倒掉的很少,可能跟附近建满了居民楼,大树“不吃风”有关系。上世纪90年代初,家家户户都没空调,开元路上一排食品店叫“好吃来”,就开在这一排梧桐树下,夏天有树荫好乘凉,食品店生意也沾光不少。

不过这几年,街坊邻居们走过开元路、将军路一带,发现不少法桐树有被虫蛀的情况,有些树冠都被蛀空了。

每年杭州都有法国梧桐树枝折断倒下的情况,园林部门说,主要因为法国梧桐容易生虫,有的树表面看起来好好的,叶子也绿绿的,实际上已经被虫蛀了。

上城区市政园林管理所戴师傅说,倒掉的这棵法国梧桐,树龄在50年左右,经过检查,树根已经腐烂了。接下来,上城区市政园林管理所将对全区行道树进行排查,采取预防措施,存在安全隐患的病树危树要进行更换和加固,做好汛期防范工作。

尽量赔一辆差不多的二手车

昨天,事故现场清理后,黑色本田雅阁车主傅先生给保险公司报了案,理赔员一听车子是被路边大树砸的,明确表示拒赔,认为傅先生应该找这棵树的维护管理部门或所有人索赔。

傅先生找到上城区市政园林管理所。对方说,这种情况他们肯定会赔的,这两天就会给傅先生一个满意的答复。可傅先生还是有些担心,他这辆雅阁已经开了十年,如果按照正常的二手车价格,赔偿不了多少钱,再买一辆新车自己还要贴进去不少,所以傅先生希望,最好能赔一辆同样款式、颜色、差不多车龄和公里数的车子。

据戴师傅说,他们觉得傅先生这个要求也算合理,这两天就会去二手车市场找找看,尽量帮傅先生找一辆差不多的车子。

法国梧桐正逐渐淡出杭州

法国梧桐,学名悬铃木,享有“行道树之王”的美誉。根据2012年的统计,杭州主城区大约有2.3万多株法国梧桐,分布在西湖边和各条城市主干道上,夏季枝叶繁茂,深秋落叶缥缈,是城市一道美丽风景。

作为行道树,法国梧桐虽然很浪漫,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每年4到6月,法国梧桐树会有大量果毛飘落,同时新生的雄花絮也要散落大量的花粉,许多人因此出现过敏症状。

秋天,梧桐落叶也给环卫工人带来极大的工作量。

这些年来,仅快报报道过的法桐倾倒的新闻就有很多,发生在大雨大风时的最多,有的因为虫蛀,有的因为烂根。

南京市也有同样的问题,南京20条主要街道中16条的行道树就是法桐。因为法桐经常倒,早在2006年,为了避免纠纷,南京就试点给全市的大树买了公共责任保险,单笔事故最高额度20万元。

昨天,记者从市绿化部门了解到,杭州这些粗壮的法国梧桐,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种下的,因为当时可用的树种少,而且法国梧桐遮阴和美观也都不错,新中国成立后城市重新进行发展规划时,法国梧桐成了不二之选。

可是,因为杭州城市的地下水位较高,而法国梧桐的根系只能长在地下水位的以上部分,根扎到水位以下时,根系就很容易烂掉,昨天早上的情况很可能是根系腐烂导致。对于出现这类情况的树木,园林绿化部门会进行加固处理。

现在,杭州新种植的行道树,不会再种法国梧桐了,会选择黄山栾树和一些少果悬铃木,法国梧桐也正在逐渐地淡出杭州。

倒下一棵水桶粗的 补种一棵胳膊粗的

昨天下午,几个园林工人在倒掉的法桐树坑里补种了新树,叶片形似法桐,却是新品种,直径大约胳膊粗细,跟旁边一排几层楼高的梧桐树一比,个头差距就像棍子和牙签一般。

“珍贵的影像资料我都拍下来了!”说起早上树倒下的事, 市民何大伯掏出手机,点开一段40多秒的视频:一颗粗壮的梧桐树连根倒在路边一辆黑色本田雅阁的车顶,警察正在维持秩序,边上围着不少人,视频进行到二十几秒时,撑着路面的一段树枝断裂,树冠的重量全都压在了车顶,车子发出金属“吱吱”挤压的声音,然后树冠慢慢嵌入车顶和前挡玻璃,直到把车顶完全压扁。

另一位目击了整个过程的居民说,车主就住在附近的居民楼,车子在这排停车位包月停车的,停了好多年了。早上7点多,树倒下来,树冠砸到车顶,树枝撑着路面,刚开始车子只是碎了玻璃,车主赶过来后,还跟边上的邻居有说有笑的,没想到上午8点多,树冠再次倾倒,直接把车压扁了。
发表于 2016-5-23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今天早上南山路上被采访了梧桐树的事情
发表于 2016-5-23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hzk134 发表于 2016-5-23 16:52
难怪今天早上南山路上被采访了梧桐树的事情

根细是肥料不够,还是土太硬?
发表于 2016-5-23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部门自己逃避,把责任推给树……法国梧桐有什么错,夏天有她在的路最凉快……过敏这东西有人对水都过敏那你有本事叫天不要下雨
发表于 2016-5-23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杭州新种植的行道树,不会再种法国梧桐了,会选择黄山栾树和一些少果悬铃木,法国梧桐也正在逐渐地淡出杭州。

——悬铃木,不就是法桐的学名么!少果悬铃木,只是改良品种而已。所以,并没有淡出。
发表于 2016-5-23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海 发表于 2016-5-23 17:31
根细是肥料不够,还是土太硬?

母鸡
发表于 2016-5-23 20: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因噎废食
发表于 2016-5-23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梧桐长得快,就是木质太差、没有价值,然后就是掉毛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棵树导致的整片梧桐树。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5-23 18:20
——悬铃木,不就是法桐的学名么!少果悬铃木,只是改良品种而已。所以,并没有淡出。

O(∩_∩)O哈哈哈~
发表于 2016-5-23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loganese 发表于 2016-5-23 20:52
梧桐长得快,就是木质太差、没有价值,然后就是掉毛了

它的价值就是做行道树呀!
发表于 2016-5-23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5-23 18:20
——悬铃木,不就是法桐的学名么!少果悬铃木,只是改良品种而已。所以,并没有淡出。

维基百科搜索了下,好像还真这么回事:

梧桐(学名:Firmiana simplex),又名青桐、桐麻,是梧桐科的一种落叶乔木,它和同名为“桐”的油桐(大戟科)、泡桐(泡桐科)、法国梧桐(悬铃木科)没有亲缘关系。

英桐(学名:Platanus × acerifolia),又称二球悬铃木,是一种欧洲人培育成的杂交种,是由原产于欧亚大陆的法桐和原产于北美洲的美桐杂交培育而成。有的植物学家认为是单纯由法桐驯化培育成的可能根据不大。由于是在上海法租界首先引入这个树种作为行道树,所以在中国被俗称为法国梧桐

法桐(学名:Platanus orientalis)又称三球悬铃木,是悬铃木科植物。
发表于 2016-5-24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树挺好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5-23 21:36
它的价值就是做行道树呀!

落叶树才适合杭州的行道树,香樟树其实并不十分适合。
发表于 2016-5-24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土环境也是个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乱七八糟的设计团队什么时候淡出杭州呢?
发表于 2016-5-24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梧桐就是毛毛太多,经常飘到眼睛里。不过从景观的角度看,梧桐是是非常适合做杭州的行道树的。如果要更换行道树,也要采用根深的落叶树种,这样不仅是能让人体验到四季的不同,更是在下雪天能避免断枝和倒伏的危险。
发表于 2016-5-26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落叶这么漂亮,怎么就以给环卫工人增加工作量为由就取消了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6 21:46 , Processed in 0.47484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