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8|回复: 10

[图档] 【城市风景】街头的墙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9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ason 于 2016-5-19 13:48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胖咩。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5-20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幅好难看啊。
发表于 2016-5-20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那幅在郭东园巷?  我还在湖墅路沈塘桥附近拍到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6-5-21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6-5-20 13:34
第三幅好难看啊。

第二幅也很难看!
总之,这种所谓墙画,假模假式,弄巧成拙,丢人现眼。。。
发表于 2016-5-21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淡妆浓抹总相宜,现在全城开启“浓抹”模式,把杭州原本的气质都抹杀了。《杭州市城市色彩规划》到哪里去了?规划局怎么不作为?为什么要随着没有审美观念的领导的意思来?!
发表于 2016-5-21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青年时报】
  深深浅浅的灰,构成了杭州的主色调。西湖边,是一种水墨山水画般浓郁的暗色调,越往城区方向,颜色越亮,整个城市形成层层递进的颜色带……

  未来的杭州,将是这个样子。历时10个月,在对主城区拍摄了2万多张图片,进行详尽的色谱分析后,由中国美院负责的《杭州市城市色彩规划研究》昨日拿出了初稿,接受全国规划专家的评审。

现状

  外墙颜色随心所欲

  自古以来,杭州就是“三面青山一面城”,老杭州的建筑,多是粉墙黛瓦、青砖石墙。

  但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下子让杭州变了样,各种建筑材料堆砌,砖红、墨绿、唐朝红、深蓝,外墙颜色杂陈,令人眼花缭乱。

  “颜色没有好坏,关键是搭配在整体环境里协不协调。”主持规划的中国美院副院长宋建明强调说。

  “中河高架旁,有一幢红色外立面的房子,无论我们站在哪个角度,都能拍到这幢房子,一下子就成为视觉焦点。南山路上,有一幢房子是蓝色屋顶,与周边环境也很不协调。”参与研究的美院研究员王斌斌举例。

  的确,这种混乱随处可见。站在中河高架桥上往两边看,写字楼、住宅楼、历史文化景观建筑的外墙,大红、深蓝、明黄,颜色随心所欲,视觉混乱。

  规划

  杭州主色调:1万多种灰色里找

  中国美院副院长宋建明,自比是杭州的化妆师,经常被人追问,杭州究竟适合什么颜色?

  他的答案是:杭州的颜色,不能简单用一种两种来形容,他们要做的,就是让非常复杂的颜色系统协调好看。

  “我们的目的是把杭州所有的颜色找出来,摊给大家看,再把其中刺眼的颜色去除,找到最适合杭州的一些颜色系。”宋建明说。

  他们在图谱分析和筛选后,找出了最适合杭州的瓦色总谱、墙色总谱、点缀色总谱。

  大体说来,灰色将成为杭州的主色调。

  “这个灰色,不是大家简单理解中的灰色。一般人能说出12种灰色,已经很了不起了!我们概念上的灰色,常用的就有1万多种,电脑显示的灰色有16万种。所以灰色是个城市基调,但不是一种颜色。”宋建明解释。

  西湖边营造“水墨山水”

  经过对现状的分析,专家们制定了杭州色彩分布图。

  西湖边,“水墨山水”般的色调,选择较深、较暗的灰色系。

  事实上就是南山路、北山路上建筑物反映出来的颜色系。这些路上的色彩现状,最让专家们满意。

  从西湖向各个城区辐射,颜色慢慢变浅,越渐明亮。到钱江新城、下沙等区域,将选择较明亮的浅灰色系。

  色调不会“千篇一律”

  一样的色调下,城市会不会变得呆板,千篇一律呢?

  “人眼可辨别的颜色有700多万种,常用的灰色有1万多种。我们选择了25个墙色总谱、25个点缀总谱,还有瓦色总谱,三者相互组合,可形成多种可能,怎么会单一呢?”宋建明说。

  可能实行色彩审核制

  很多欧洲国家,对城市颜色,都有严格规定,如果要对外立面刷油漆,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批。

  在此次的颜色调查中,美院专家也引进了这样的机制。他们给相关部门制定了规范的色制审核申请表格,并挑选了瓦色总谱、墙色总谱、点缀色总谱,供市民和相关部门选择。

  “这个研究,如果可以上升到规划层面,甚至最终能具有法律效力,那么这些就很有用。”两个色彩失败样本武林广场、中山中路

  为说明效果,专家们特地选择武林广场、中山中路(惠民路—解放路段)两个地方,作为模板,进行色彩分析。

  “我们在武林广场周边现有建筑的色彩基础上,以浙江展览馆为重心,通过色彩控制的基本原理,重新调整建筑立面色彩之间的秩序,使它更具有武林广场景观特征,从裙楼、主楼、玻璃三个层面调整色彩。”黄斌斌说。

  中山中路存在大量色彩繁杂的广告牌,破坏整体景观。“上宅下铺”的格局犹存,招牌太大,颜色太鲜艳。

  专家们将整体恢复古朴的色系,将严重妨碍景观的广告牌调整尺寸,墙面颜色突兀的几幢建筑,适当调色。

  专家评点

  夜间灯光也要兼顾

  到会的专家对这一初稿很感兴趣,大都持肯定态度,并给予了一些修改意见。

  上海市规划院总工程师赵万良认为,这一初稿,还应该补充广告设计和夜间灯光景观这两部分内容。一来当下广告设计对城市景观影响很大,并且城市夜景也是城市景观必须参考的依据。

  “黑色风暴”应该遏制

  省规划设计研究院杜士茂认为,当下,很多地方都在造黑色的房子,他称为“黑色风暴”,应该要遏制一下这样的风气,不然城市就一团黑了。

  规划部门表示,将对专家意见进行梳理,并由设计部门调整设计文本,再由规划部门审核之后,向社会公示设计方案,向市民征求意见。
发表于 2016-5-21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记得以前杭州中河高架旁的那个红色的高楼吗?几乎每个路过那里的杭州人都会说上一句:“怎么弄了这么难看的一个房子在这里。”

“其实这就是因为这幢建筑的色彩和周边的环境不和谐,所以大家都觉得难看。色彩本身其实是没有好看难看的,关键是和周边和谐不和谐。”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色彩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宋建明教授一语道破其中的奥秘。

中国近30年来高速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特色危机。其实每一个城市都有从自己的地理、历史、文化中滋生的语言表达,“每一建筑都有帮助建立词汇的东西。”格伦默科特认为,现代城市色彩理论的核心就是从城市中寻找和传承她的语言,城市需要色彩来传达她的语言。那么,杭州该如何找到属于她自己的色彩呢?

一卷江南水墨画

杭州城市人文精神,是从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环境里、千百年历史的积淀中逐渐滋生而成的,形成了杭州独一无二的城市表情。结合杭州市从西湖时代向钱江时代迈进的规划思路,加上西溪对西湖表情的补充,运河水系对西湖和钱江水系空间的衔接与拓展,西湖/西溪-运河-钱江沿岸所形成的建筑景观空间,成为 “新杭州”城市建筑形象的核心。

2005-2006年,受杭州市规划局的委托,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色彩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宋建明教授带领他的专业色彩团队,走遍杭城,拍摄了近3万张建筑色彩的照片,对西湖周边80平方公里的地域进行了关于杭州建筑色彩的专题研究,找到了属于杭州城市的“水墨淡彩”理想愿景,得到专家和广大市民的称赞和认可。

2008-2010年,在杭州市规划局的继续推动与组织下,历时两年,由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色彩研究室所长、高级规划师倪亮带领所内色彩专家共同制定完成了《杭州主城区建筑色彩专项规划》和《杭州市城市建筑色彩管理规定》。

杭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色彩研究室的色彩专业负责人盛凌云向记者介绍了本次规划的背景、基本理念与核心框架。

杭州城市经济发展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随着杭州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一万美元,城市建设的重点由服从于“经济建设”转变到致力于“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色彩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知。为实现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发展目标,维护、彰显和发扬杭州山水园林城市美学特质,杭州市规划局于 2006年组织编制完成了《杭州市城市景观色彩规划方法研究》课题。近年来杭州的城市建设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与需求,为整体把控主城区建筑色彩形象,根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杭州市主城区城市设计导则》(2006年4月)、《杭州市城市景观色彩规划方法研究》(2006年8 月)等文件,结合杭州市主城区的实际情况,编制《杭州主城区建筑色彩专项规划》和《杭州市城市建筑色彩管理规定》。作为主城区建筑色彩规划的总纲领,提出可操作的规划策略,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在有效指导下层次规划的同时,将色彩规划成果转化为可执行的管理条例和管理手段,一方面为宏观层面的建筑色彩管理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是为具体建设项目的色彩规划与设计活动提供引导。

在《杭州主城区建筑色彩专项规划》中,针对杭州主城区505.37平方公里的地域,通过大量的调研与分析,进一步印证了“水墨淡彩”概念在杭州主城区的合理性,并以规划的宏观视野与思路,编制了主城区建筑的色彩规划总谱,搭建了建筑色彩的空间框架,划定了色彩分区,并将感性的概念指导和理性的数字化管理结合起来,编制了《杭州市城市建筑色彩管理规定》,在杭州的建筑色彩理想愿景到规划实施之间,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该规划提出“双核、三轴、五心、十四分区”的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结构,是综合分析了主城区的自然、历史景观结构特征的同时,在《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所描绘的城市发展蓝图基础上搭建起来的。

双核:即环西湖老城和钱江新城两个建筑色彩形象主核心。环西湖老城:传统水墨意象核心。环西湖地带以及吴山脚下的老城区所在地,是杭州主城区传统色彩意象特征最浓厚、最具地域特征的区域,是传统建筑色彩形象——水墨意象的文化原点。该核心区域的建筑色彩应以水墨意象为主导,并与淡彩适度融合。钱江新城:现代水墨意象核心。它一方面是传统水墨意象的延续,另一方面主导着新杭州的形象。

从色彩概念来看,双核区域的建筑都呈现为水墨意象与淡彩的适度融合,形成对比的是建筑材料:除涂料外,类似的色彩概念在传统(环西湖老城以青砖、粉墙、木材、天然石材为主导)与现代(钱江新城以玻璃、金属、石材为主导)的建材及其肌理语言中形成呼应,呈现浑厚大气的新城形象与沉稳细腻老城区形象的有机对比。双核的色彩形象,在凸显杭州传统建筑色彩特质的同时也融合了城市建筑色彩形象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轴:即钱江新城-环西湖老城-西溪湿地水墨意象主导轴线、钱塘江沿岸建筑轴线、运河沿岸建筑轴线等3条建筑色彩主导轴线。钱江新城-环西湖老城-西溪湿地水墨意象主导轴线作为双心的连接轴,以厚重的水墨弱彩形象为主;运河沿岸建筑轴线与钱塘江沿岸建筑轴线,形成淡雅与浓重、轻盈与沉稳的对比关系。运河水道本身的空间相对狭窄,视距较近,视觉分辨度高,两岸的建筑色彩宜明亮、细腻,并使用一定比例的柔和冷色,以营造通透、微妙的视觉空间。运河艮山公园和三堡船闸之间的区域可适度使用水墨中彩意象,是运河轴线上的活跃点,与沿江分区相对偏“彩”的形象相呼应;钱江沿岸视距远,空间对色彩的消解作用较强,色彩的对比度可适度加大,彩色系可以偏暖的中彩为主导,形成中墨-浓墨-厚彩-水墨-中彩-淡彩的线性系列色彩主题,营造丰厚大气的沿江建筑色彩景观。

五心:即拱宸桥历史文化区、西湖文化广场区、西溪湿地区、转塘中心区、城北新城核心区5个建筑色彩亚核心。五心与双核相呼应,成为整个主城区建筑色彩营造的七个核心,以水墨意象为原点,演绎出以水墨与淡彩交织、中彩点缀的整体形象。围绕双核和五心这七个水墨意象核心,向周边拓展为若干片中高明度淡彩为主、中至低明度的中低彩、低彩、厚彩、以及少量中彩点缀的总体格局。主要的中彩区:运河与钱塘江岸交界区、滨江5号节点、之江度假区中段、文一路高教区、祥符工业区、笕桥镇。

十四分区:即湖西色彩分区、山南色彩分区、环西湖色彩分区、老城色彩分区、城河西色彩分区、城河东色彩分区、沿江色彩分区、运河色彩分区、文翠色彩分区、西溪色彩分区、山北色彩分区、三墩-双桥色彩分区、祥申-塘晖色彩分区和半山-笕桥色彩分区。

十四个色彩分区按照管理力度分为两类:建筑色彩重点控制区(共六个)和建筑色彩一般控制区(共八个)。重点控制区是城市建筑色彩结构的核心区域,对主城区建筑色彩形象特质营造起着决定性作用。重点控制区为:环西湖色彩分区、老城色彩分区、城河西色彩分区、沿江色彩分区、运河色彩分区和西溪色彩分区。其余八个色彩分区均为一般控制区。

杭州市城市色彩总体规划概念图
杭城建筑色彩规划总谱

杭州城市建筑色彩规划总谱由屋面色彩规划总谱(含瓦材、彩钢板两部分,其他类型暂不作限定)、墙面色彩规划总谱、点缀构件色彩规划总谱三个系列的谱系构成。

屋面(瓦材)色彩规划总谱包括灰蓝绿系、无彩系、暖灰黄系、赭灰系和红褐系,共5个色系。屋面(彩钢板)色彩规划总谱包括灰蓝绿系、无彩系、灰黄系和红灰系,共4个色系。其他材质的屋面色彩,本规划不作统一的刚性限定,相关引导可参照各类型建筑屋面的用色说明。

墙面色彩规划总谱包括灰蓝绿系、无彩系、暖米灰系、黄色系、灰红色系和粉赭系,共6个色系。

点缀构件色彩规划总谱包括灰绿色系、灰蓝色系、无彩色系、黄褐色系和灰赭红系,共5个色系。

该色谱仅作参考,不在本次管理范围内,也是为设计师留出发挥的空间。

建筑用色需审批

既然色彩没有绝对的好和坏,而且建筑色彩管理最重要的标准又是和谐。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她的有效管理呢?

倪所长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城市色彩管理涉及的群体,主要是政府、开发商、业主和建筑师。城市建筑色彩管理主体是政府对开发商在色彩形象方面进行宏观控制和引导。一般认为政府是管理者,开发商、业主和建筑师是被管理者。但是,城市经济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同时,催生出对于城市个性和品质发展的需求,使得开发商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在形象品质上达到一定水准,城市建筑色彩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性以及文化品质的提升,也成为包括业主等普通民众在内的所有城市生活参与者的要求。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直到目前为止,杭州的建筑外立面的色彩都是由开发商和建筑师说了算的,相关管理部门在这方面尚无“有法可依”的条文,对开发商的约束力极其有限。既然建筑色彩是开发商自家的事情,所以用啥色也都是开发商的自由。所以,即使在红色的楼旁出现绿色的楼也实属正常。不过杭州市规划局规划编制中心发展研究部部长张楠楠告诉记者,今后这样的情况将一去不复返了。目前《规划》及配套的《管理规定》均已经通过市政府审批,不日将进入试行。

今后杭州的建筑色彩将要接受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管理。具体建设项目色彩将实行分级管理。建设项目的色彩管理分为重要色彩项目和一般色彩项目两级。一般色彩项目指除重要色彩项目以外的其余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的色彩管理按照控制力度分为三级:所有色彩分区内的重要色彩项目、建筑色彩重点控制区的一般色彩项目和建筑色彩一般控制区的一般色彩项目。

建设项目的色彩管理直接纳入建筑工程审批管理程序,按照相关建筑色彩类型用色限定和相关分区的建筑用色引导要求进行审批。在建设项目的色彩规划与设计方案审批通过以后,还需在建筑表面上色或覆面材前对其所使用的色彩、材质进行审核,以确保建设项目所用实际材质和色彩与方案基本一致。

重要色彩项目由杭州市规划局在用地许可阶段给出的规划条件中提出色彩规划设计条件,要求建筑设计方案中包含色彩设计专篇。对于因特殊情况需突破规定的重要色彩项目,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由杭州市规划局审批通过方可执行。建设单位应在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阶段,提交对“色彩设计专篇”审验的《建筑色彩方案分析报告》。

建筑色彩重点控制区内的一般色彩项目由杭州市规划局在用地许可阶段给出的规划条件中提出色彩规划设计条件。要求建筑设计方案中包含色彩设计专页。

其余色彩项目(即建筑色彩一般控制区的一般色彩项目),由杭州市规划局在用地许可阶段给出的规划条件中提出色彩规划设计条件,要求建设单位参照《杭州城市建筑色彩演绎色谱》进行建筑立面和屋面色彩设计。

所有建设项目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由各规划分局负责建筑色彩的竣工验收。

有关建筑色彩规划专家期望,在近期和中期计划中,经过数年的试行、梳理与调整,在杭州主城区的建筑色彩重点控制区以及新建区域内能初见成效,逐渐完善整体色彩序列;通过建筑色彩重点控制区的色彩引导,结合建筑材料进行色彩管理,分区之间的建筑色彩形象差异逐步浮现;更为重要的是,城市建筑应用色谱的研发试用能保证色彩管理落到实处;从长远看,还需成立景观设计管理处进行城市色彩管理。作为远期目标,城市建筑色彩格局应基本成熟,城市地域色彩概念深入人心;通过对单体建筑色彩的管理,逐渐形成和谐丰富的城市色彩整体形象,各色彩分区逐渐形成地域特色;专业建筑色彩管理和设计体系逐渐成熟,城市建筑色彩管理软件研制试用;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设计与管理进入深化发展阶段。
 楼主| 发表于 2016-5-21 11: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姜峰 于 2016-5-22 22:21 编辑

我觉得浅兰或淡黄都清爽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6-5-21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旧小区环境差、活动场所不足怎么办?上海市规划部门将发动规划师、景观师,甚至艺术家来共同参与设计。
5月7日,“行走上海2016——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正式启动。澎湃新闻从上海市规土局了解到,目前上海已确定了11个社区空间微更新试点项目,并通过引入“众筹”的方式,号召有志于社区营造的规划师、建筑师、景观师和艺术家们参与到社区空间微更新的试点改造中。
据了解,目前确定的包括金谷苑、虹旭小区、金浦小区入口广场等11个试点项目,其中大部分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随着近年来人口、车辆的不断增加,老旧小区在绿化景观、休憩空间等方面已难以满足居民需求;同时,与周边新建的小区在环境品质方面也呈现出明显的落差。
与经常看到的改变整栋建筑的使用功能、建造人行天桥等城市更新的措施有所不同,社区空间微更新规模更小,但也更接近小区居民的实际需求。
上海市规土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社区的公共空间主要是指社区的室外场所,通过更新改造提供让居民安全舒适地停留和活动的空间。“社区微更新可能是一处空间增加座椅或是花坛绿化的改造,也可能是利用两栋楼之间的空地中增加一些简单的设施和景观小品,甚至可以是对小区一段围墙的布置等等,内容和形式很多,虽然看上去规模不大,但都着眼于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也会更多地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要求,所以这也是更接地气的一种城市更新。”
浦东塘桥的金浦小区入口广场位于南泉路塘桥路丁字路口的对面,目前由菜市场、塘桥第一小学、多层住宅楼及一些沿街商铺合围,也被居民称作小区内的步行街。这里10多年前曾改造过一次,此次也列入了微更新的试点。
居民蔡先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2004年改造后的确不错,但十多年后情况也有了很大变化,步行街入口处邻近菜场,一些商铺跨门经营,布局不合理车辆乱停放,居民通行不便,更缺少休息空间。“希望改造后能增加一些休息的座椅,最好座椅上有遮阳挡雨的棚,另外阅报栏也应该做得更好一些,因为阅报栏很受小区老年人的喜欢,而且也是老年人碰头交流的地方。”
塘桥街道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一些小改造街道也有能力去做,但通过与建造师、景观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和设计,会更好地提高空间品质和环境质量,容纳居民休闲、健身、休憩以及接送小孩等多样化的功能需求。
按照计划,6月份将由规土部门及街道组织专家、社区公益组织、居民代表等对试点项目展开方案交流讨论,甄选出具体的方案,方案将由设计师(团队)和艺术家(团队)在实地勘察后进行深化设计,并征求公众意见,形成最终的实施方案。年内,11个试点项目将完成实施。

------------

上海的这个做法我觉得杭州急需学一学。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姜峰 于 2016-5-23 15:28 编辑

在老房子外墙上贴瓷砖,而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
或者是画上去的,或者用一种什么墙纸贴上去的,惊叹于能工巧匠,技艺高超。
比原来的旧灰色好了很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6-5-22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跃进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7 19:52 , Processed in 0.6340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