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46|回复: 17

书、人物评论(不断收集中~欢迎大家补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7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游记>>


资料来源网络:

  一:通过所看到的语言文字表达的表面故事.

  二:在于作者所隐含的佛家修练的模式.讲的是佛家气功修练的一个过程.这已经是比较隐密的了.

  三:是社会政治层次.描绘了孙悟空这样一个被统治.被剥削阶级中的代表,他所具有的反对整个社会政治结构.反对整个神权王权一体化的现存秩序的判逆精神,如何经历了一个反抗又被招安的过程.从而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表达了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又斗争,有妥协的矛盾态度.

  四:通过孙悟空与如来佛,与观音菩萨的相互关系,像征了儿子与父亲,与母亲的关系.通过取经过程,表明了一个儿子如何反抗父亲所代表的整个秩序,最终又如何在父亲的管教下,在母亲的赏罚教育下,走上了父母所规范的道路,走上了社会秩序所规定的道路.最终使父母接受了自己.这个过程中,曲折而婉转得表达了抗父的情结,表达了恋母的情结.

  五:就是用整个故事与故事结束后造成的情绪的联系为一个符号,象征了对孙悟空奋斗一生的努力之否定.
  那么我们可以说还有第六层意思.<<西游记>>不仅是对人一生奋斗过程的肯定和结果的否定,而且,是对天下一切行为过程的基本概括,这是对每一个行为与结果,孙悟空一生的努力与结果,是每一个矛盾的发生与解决.是做每一件事情的进行与结束.是肯定与否定.对一切生命,是生与死,是有限与无限.这是涉及整个自然界,整个社会,整个人生,整个人的实践的最根本矛盾.在有限中,人生取得意义,面对无限,人生没有意义.任何一个实践,无论是做事,创造,在进行中有意义,在结束后没有意义.

  任何矛盾在冲动中,进行中,变化中有意义,在解决了之后失去意义.
  对任何实践过程的肯定,必然导致实践的结束,也就是否定.
  对任何有限的探索,都难以超越其界限,当无限出现的时候,有限便结束,意义便结束. 在这个意义上,<<西游记>>的故事是人类对天下所有矛盾的发生与结束的一个根本性判断.
  与其说它是一个最根本的价值性判断,不如说它本身是一个宇宙的法则,宇宙的判断,是世界本身运动的辩证法.
  有价值与无价值是人类的一个特殊范畴,中国范畴在某种意义上不过表明了天下事物.矛盾其本身生命的限度.
  这样我们对<<西游记>>的剖析似乎就相当得全面和深刻了,在我们面前已经有了六个层次的结构分析.然而我们发现.还不止如此.

  在<<西游记>>的整个文本中,充满着人和动物的关系.大多是人和动物的冲突.
  这里隐含着特别深刻的内容:
  一:整个<<西游记>>是人妖大战.
  只要我们把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看成是一个实践着的人,那么,他取经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和动物转化为某种人形的妖魔做斗争.
  这可以说是人类早期就有的狩猎情结的一个表现,<<西游记>>中与动物妖怪的搏都是人类原始狩猎生活的表现.
  人与动物的斗争就是与自然斗争的象征.是人类与自然斗争在神话中的表现.

  二:在<<西游记>>中,绝大多数妖怪源于动物,而绝大多数妖怪都从动物化为人形而活动于世间,与一相争斗.
  这让我们联想到古代的图腾,联想到原始社会人类对图腾的亲缘关系的认同,联想到人在根深蒂固的概念中认定自己与动物的血缘关系.

  三:如果说,人一方面把自己和动物的斗争看成是自己和自然斗争的象征,同时又把动物看成人的亲缘,与动物斗争和与各种图腾斗争是一个含义,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在中国乃至世界,很多神话及民间故事,都贯穿着一个旋律,那就是动物化为人,人转化为动物.
  在很多宗教中,也充满着人和动物相互转生的说法.
  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特别原始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中包含着人起源于动物,人和动物相互转化的重大命题.

  四:在<<西游记>>中,动物所变化成的妖,又常常和自己主观上的所谓魔境相对应. 甚至说,所有动物转化成的妖魔还象征着一个人的欲望,象征着一个人在生活中,实践中遇到的全部客观困难.
  这样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对应系列:自然---动物---妖怪---主观欲望---困难.

  五:因此,解决与自然斗争,与困难斗争,与动物斗争的矛盾,就同解决与自己的魔境,与自己的欲望斗争的矛盾成为相互对应的事情.
  人和动物象征的自然做斗争,也就对应着人和自己的魔境与欲望做斗争.在这种对应中,我们看到的依然是结构主义的意义.

  六:在<<西游记>>中,有着妖,凡人,仙这样"三界"的概念.
  所有的动物都在努力修成人形,而人都在努力修成仙,在这里,动物要修成人与人要修成仙是一种对应.
  在中国神话故事中,一直有着动物修成人的旋律,同时,人也一至渴望着长生成仙.
  这包含着一个人从动物起源的说法;还包含这一个人期望超越人的界限而追求长生的说法.这两种说法对应起来,表明了人对自己起源和对超越自己生命界限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类比和联想.

  七:孙悟空是从石头中迸出的赤身裸体的石猴,我们曾说这个赤身裸体的猴象征着人类的起源,也象征这一个人初生的赤婴阶段,孙悟空的故事,一是象征了一个人从小到大,在与父母的冲突中,接受父母及社会的承认的过程,另一个是象征人类从其生命诞生开始,历经动物的阶段最终变成为人.


[ Last edited by 过客★花盗 on 2005-10-27 at 01:26 ]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7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浒>>

来源于网络

<<水浒>>是我看的比较早的一部小说,但是因为他的结局很悲,所以一直被放置一旁没有再看.近来闲来无事随手又看了一遍,于是写上一篇书评,只是个人所见,还望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水浒>>是一部白话小说.书中描写的人物非常丰富.我喜欢它的原因就是喜欢看里面的人物故事.如果说水浒是以它的整体叙说为框架,那么它里面的人物就是血肉.作者对人物细腻传神的刻画使得整部书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得以升华.但是就作者的所处的思想局限性来说,没有红楼梦成功.红楼梦是一部批判封建社会的力作,而<<水浒>>这方面却是缺乏.它最终还是延着封建社会的思想而发展,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全书分成两部分,前部分是各路英雄好汉纷纷投奔梁山大聚义.打军官,受招安.主要是统治阶级压迫剥削人民和人民反抗的矛盾.我最喜欢看这部分,读来荡气回肠,只是觉的痛块.后半部分写的是招安之后征辽,平田虎,平王庆,平方腊直至结局.这一部分着重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忠奸斗争.这后半部分的战斗也很精彩,无奈死去的英魂太多,读的很是唏嘘.尤其是宋江最后的一意孤行,让人读来很是生气,每读到此就不想再读,也许不太适合以一种客观的眼光去读<<水浒>>吧.
<<水浒>>中的人物化分为两类,好人和坏人.坏人当然就是那些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和昏庸无道的黄帝了.好人就是被压炸在社会最底层在地狱中生活的被逼上梁山的好汉了.记的有这么句话:"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廷."就把两方面的人物化分开来.
水泊梁山有36天罡和72地煞共108位好汉"八方共域,异姓一家.都一般哥儿称呼,不分贵贱."他们蔑视权贵,重义轻利"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或鬼怪灵精,或粗野豪放,各显神通,各有才能,有的能文善辩,有的善使刀抢,有的善于偷盗.<<水浒>>采用了浑号来表现每个人的特点.如,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花和尚鲁智深,鼓上蚤时迁,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一丈青扈三娘(是我偶像,武功又好,又漂亮,嘿嘿)浪里白条张顺...........就不多举了.
看<<水浒>>就不得不说宋江了,我对此人看书时还比较能免强接受,看自从看了电视版的李雪建的宋江,就完全否觉了这个人物.不喜欢的很.那份懦弱,那份愚腐看着让人欲吐.把书中的描写全面的破坏了.这里先放下个人好坏,客观的评论下宋江.他可概括为"忠"与"义".忠于朝廷,义心向百姓.但是他的忠是最终牵引他为梁山选则了接受招安,也是把梁山引向死亡的道路的忠.这也是书中总是贯穿的一条主线.从下到上,都觉的是贪官的原因,而都承认皇帝是龙,要顺天应.其实也是封建思想的悲哀.宋江的"义"是"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救人之急,扶人之困.好行方便,迷茫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一个宽厚大度,有情有义,足智多谋.英勇无畏的宋江.在水泊梁山的一系列重大战役中,无不显示出宋江在人员组织,调配,实际作战指挥中高人一筹的才干.取得诸多英雄的信任和佩服,被推举为领袖人物.对于他我是喜忧参半,他的义让人觉的人格的魅力,他的忠让人咬牙.特别是最后中毒后,又毒死了李逵,这节真让人看了生气.封建文化的桎梏把人牢牢的锁在那个黑暗的思想中,这是读水浒最无奈的感慨.
<<水浒>>中对语言的描写很是精彩符合自生的生活经历.思想水平和修养准确地把握了性格特征.很是生动传神.让人看后拍案叫绝.对事物的叙说,景物的描写都达到了有声有色的境界.是我国文化的一个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其艺术价值穿越了时空,万古流芳.


[ Last edited by 过客★花盗 on 2005-10-27 at 01:17 ]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7 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贾琏


来源网络

《红楼梦》是一部讴歌女性的伟大作品。率直深情的黛玉,世故博学的宝钗,天真敏捷的湘云,精明霸道的熙凤,机智干练的探春等,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女性形象。而贾府中的男性,被宝玉称为“须眉浊物”的,似乎与女儿们成了鲜明的对比。如贾政之古板道学,贾赦之好色昏聩,贾珍、贾蓉的荒淫无德。曾经有人认为,贾俯诸男子中堪称标准人物的惟有贾琏。他不读书,不做官,所以不像贾政迂腐无用,也不学贾敬有福不享,学仙悟道,更不像贾赦无才还去作恶,弄出大风波。他只办办家务,虽然也想弄点钱,给抄去也不是致命伤。他家有娇妻美妾,外有情人无数,可谓情场得意。但他实事求是,不像宝玉高调深情,终日苦恼。[1] 笔者也认为贾琏虽纨绔,但在《红楼梦》的男性形象中,是个有缺点但仍不失可爱之处的人物。探讨他在贾府中的作用以及他的人格特征,有利于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封建家庭的教养方式。
贾琏在家族中的地位和作用
贾琏作为荣国府大老爷贾赦之子,女管家王熙凤之夫,在同辈男子中应该是唯一一个对荣国府的日常生活有实用价值的人。贾珠早死,宝玉只在女孩堆里混,贾环、贾琮年幼且不受重视。因为贾政不惯俗物,所以这一房的日常事物都由贾琏夫妇料理。凤姐再能干,毕竟不能像贾琏一样可以在外抛头露面,交际应酬。从冷子兴口中可以知道贾琏是有一定才干的,只是娶亲之后,风头被妻子盖过,“倒退了一射之地”。所以,林黛玉回家探父,贾母命贾琏护送;营造大观园,贾政放手交给贾琏、贾珍办理。贺吊往还等事都离不开他。因此贾琏给人的印象就是在家操劳,在外奔波。
贾母对贾琏虽然不如对宝玉那般如珠如宝,也算得上疼爱了。第四十四回,贾琏酒后与鲍二家的偷情,被凤姐发现,夫妻反目,凤姐往贾母处哭诉。“贾琏明仗着贾母素习疼他们,连母亲、婶母也无碍,故逞强闹了起来”。[2] 虽然酒后撒野,被祖母训斥,终归是祖母对待儿孙的常态,事后并没有因此而嫌弃他。贾赦要霸占贾母宠爱的丫鬟鸳鸯,贾母动怒反对,却想让凤姐领回去给贾琏,虽然目的是惩罚贾赦,“看你那没脸的公公还要不要了”,但也可见贾母对这位孙子的偏爱。贾母对宝玉的爱,是寄托着家族振兴的期望,况且“养了这些儿子、孙子,也没有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像他爷爷”(第二十九回)。贾母爱的对象,超出了宝玉本身。对贾琏的爱则较为平实,是最平常的祖母之爱。贾琏是她的日常生活最真实的依靠之一。
虽然在贾府中有优越的地位,两口子“赫赫扬扬”、“遮天盖日”(第七十三回邢夫人语),但是上有严父,内有妒妻,贾琏也有不能施展的时候。在贾府,子惧父、弟怕兄原是传统。贾琏与贾赦的关系,与宝玉同贾政,有几分相似。同样是在父亲面前唯唯诺诺,同样是受过父亲的痛笞,甚至贾赦比贾政下手更狠,“也没拉倒用板子、棍子,就站着,不知拿什么混打一顿,脸上打破了两处”(四十八回平儿语)。同样也是偶然讨父亲欢心了,会得到些奖赏。贾政给宝玉的是语言或物质奖励,贾赦给贾琏的不仅有物质,有次还奖了个女人秋桐。不同的是,宝玉除了有母亲外,还得到了众多女性的爱护。而贾琏是缺少母爱的,邢夫人不是他的生母,对他没有感情。
贾琏不但惧父,还惧内。这主要是因为王熙凤有手段口才,通过贾母来压制贾琏,再加上娘家做靠山,贾琏不得不让她几分。而贾琏自己虽然“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的”(第二回冷子兴语),但到底要逊于熙凤,与妻子的几次交锋都以失败而告终,甚至在用人办事方面也受凤姐辖制。贾芸向贾琏讨事情做,被凤姐抢先给了贾芹,贾芸只好又去打点凤姐,这才如愿以偿。所以贾芸才对凤姐说 “……早知道这样,我竟一起头儿求婶婶,这会子也早完了。谁承望叔叔竟不能的”(第二十四回)。人们在王熙凤面前公开承认他们夫妻的阴盛阳衰,而凤姐并不为丈夫掩饰,这就违反了男权社会中“夫为妻纲”的规则。第五回中凤姐的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旁有脂砚斋的批语:“拆字法”。有人把这句话解释为贾琏对凤姐态度变化的三个阶段:开始顺从,后来冷淡,最后休弃。第二十一回前的脂批也为推测凤姐的结局提供了重要线索:“……后曰‘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今因平儿救,此日阿凤英气何如是也?他日之强何身微运蹇,展眼何如彼耶?人世之变迁如此光阴。”[3]加上其他脂批内容,我认为凤姐被休的结局是基本可信的。贾琏虽然暂时屈服于妻子的嚣张气焰,但他毕竟掌握着最后一张王牌:夫权。因为有夫权,凤姐无子他可以纳妾,还得到薛蟠等人的支持,“早该如此,这都是舍表妹之过”(第六十六回)。凤姐不好直接反对,只好暂时委曲求全,事后借刀杀人。因为有夫权,贾琏可以在贾母死后,凤姐力绌失人心时将她休掉。所以在这样一个封建家庭中,贾琏既要受到封建礼教给他的压制:惧怕长辈,进而惧怕为长辈所庇护的妻子;又可享受这种制度给他的特权:纳妾休妻。
贾琏掌管着荣府的日常事物,享有金钱使用上的便利,自己生活又浮华,难免徇私舞弊。鲍二家的死后,贾琏给二百两银子,命林之孝将银子入在流年帐上,分别添补开销过去。这种败家行径估计不止一次。但是贾琏与王熙凤相比,是小巫见大巫。王熙凤挪用公钱去放高利贷,包揽诉讼,索取贿赂,攒下大量私房钱。第七十二回,贾琏向鸳鸯借当,王熙凤向贾琏勒索,贾琏笑道:“你们也太狠了。你们这会子别说一千两的当头,就是现银子要三千,只怕也难不倒……”可见凤姐的贪酷。在贾府中,除了这些握有一定权力的人可以假公济私,就连贾蔷、贾芸、贾芹等在手下办事的,也有很多油水可捞。一个家庭就如同一个小型社会,贪污成风。贾府需要这些人来维持,也终究要败在这些人手里。
贾琏的精神世界
贾琏的精神生活可用一个词概括:空虚。他“也是不喜读书”,“只在乃叔政老爷家住着,帮着料理些家务”(第二回冷子兴语)。虽然第六十六回中兴儿曾对尤三姐说过“我们家从祖宗直到二爷,谁不是寒窗十载”,估计贾琏读书也和薛蟠一样是掩人耳目。安享富贵的公子哥儿没有动力去求取功名,他对贾雨村等官场中人也不热心。
宝玉对贾琏的评价是“俗”,因为他“惟知以淫乐悦己,并不知作养脂粉”。父亲贾赦姬妾成群,“贪多嚼不烂”,当然没给儿子做出好榜样。贾琏丧母,妻子又被他称为“母夜叉”,所以他缺少来自女性的深切真挚的爱,也没有学会爱别人。他对女人的需要仅仅是为了悦己。
贾琏与凤姐之间虽然彼此都颇有怨言,在尤二姐出现之前,二人相处亦有不少温馨的画面。第十三回贾琏送黛玉去扬州后,凤姐“心中实在无趣。每到晚间,不过和平儿说笑一回,就胡乱睡了。这日夜间,正和平儿灯下拥炉倦绣,早命浓熏绣被。二人睡下,屈指算行程该到何处……”[4] 第十四回跟随贾琏去的昭儿回来送信,凤姐“当着人未及细问贾琏,心中自是记挂……少不得耐到晚上回来,复命昭儿进来,细问一路平安信息”。接着连夜亲自打点贾琏所需衣物,嘱咐昭儿“在外好生伏侍,不要惹你二爷生气,时时劝他少吃酒,别勾引他认得混账女人,回来打折你的腿”。妻子对丈夫深切的惦念跃然纸上。作者对贾琏的外貌并没有直接描绘,但是从他得到灯姑娘、尤二姐等美丽女性的倾心、在外寻花问柳屡屡得心应手等情况可以想象贾琏是一位风度翩翩、英俊潇洒又精明能干的年轻公子,王熙凤对丈夫是一心一意、真心相爱的。至于有人会认为她与贾蓉有私情,如果把高鹗等人篡改过的《红楼梦》与几个较早的版本相对比,很容易就能发现曹雪芹笔下的王凤姐虽然贪酷,却并未失贞。不然她的心腹平儿也不会对贾琏赞扬她行的正、走的端。贾琏对凤姐的青春貌美也是贪恋的。第七回周瑞家的给凤姐送宫花,丰儿挡在门外,不让进去,这是暗示贾琏夫妇白昼宣淫。二人结婚数年,仍有如此热情。但是贾琏对女色的贪婪和凤姐的强势使他们不可能做永远的恩爱夫妻。王熙凤因为在家中有权有势,加上性格刚烈,不像尤氏和邢夫人一样为了自保讨好丈夫,她要肃清一切情敌,维护自己的利益。贾琏则千方百计追求女色。这是两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另外王熙凤仗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处理家中事物时玩弄贾琏如同戏弄小儿,长久下去必定引起贾琏的反感。王熙凤曾冒用丈夫之名做过几件案子,弄权铁槛寺还间接害死两条人命,贾府势败抄家之时,贾琏必定要受她连累。加上尤二姐惨死,贾琏怀恨在心,最后夫妻关系将破裂,无法挽回。贾琏不爱凤姐固然是花花公子习性使然,与王熙凤自己的性格、作为也有极大的关系。
贾琏对尤二姐似乎是有真感情的。最初贾琏的目标是她们姐妹二人,娶了尤二姐之后,因为三姐多刺,只能在二姐房中,贾琏“心中也悔上来”。可能是二姐的温柔多情使他找到了做男人的尊严,贾琏后来对二姐也报以真情,誓同生死。虽然迫于形势只能偷娶,但贾琏表现出的责任心比贾珍、贾蓉两人高尚许多。贾珍、贾蓉让尤二姐嫁给贾琏时都怀有卑鄙的念头:趁贾琏不在时好去鬼混。贾珍将两个姨妹玩弄之后并没有为两人的终身着想,只想霸占着供自己淫乐。贾琏则一心一意同二姐过上了夫妻生活,连自己平时积攒的私房钱也交给她保管,足见信任。二姐自尽之后,贾琏为她治丧一段,让人感动又同情。他把二姐的一点遗物包起来,也不叫丫头,自己边哭边烧,连平儿都觉得既伤心又好笑。这是他真情流露最深的一次。又为二姐伴宿守灵七天,可见极为伤心。尤二姐死后,书中对贾琏的描写减少,至八十回再没有写他这方面的私生活。可能是因为风雨欲来,整个家族的其他事情应该占去人们的注意力,也有可能是因为怀念亡人而有所收敛。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7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贾琏对异性的爱最终还是取决于对方对自己需要的满足。尤二姐生前的美貌与顺从让他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所以他会为二姐的死伤心。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尤二姐的影子还是会淡去。一年后,贾琏向鸳鸯借当,凤姐索要一二百两,贾琏不满,凤姐就抬出尤二姐,说后日是她的周年,用这些钱给她上坟。贾琏没了话说,低头打算了半晌,“难为你想的周到,我竟忘了。既是后日才用,若明日得了这个,你随便使多少就是了。” 贾琏的低头打算深有含义。他或许是不相信凤姐的话,因为他知道尤二姐是死于凤姐之手,二百两银子能买多少纸钱?又或许是为自己的遗忘而内疚。所以贾琏对人有真情,但缺少刻骨铭心的深情。
 贾琏精神生活的空虚,不能不归因于当时的客观环境。在那种制度下,男人三妻四妾似乎天经地义。悍妒如王熙凤,也会为自己把丈夫房里的女人全都撵走而心怀不安,担心舆论的谴责,只好强迫自己的心腹平儿做了妾。在书中出现的王孙公子行为荒唐者居多。正如紫鹃所言:“……王孙公子虽多,那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娶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夕,也丢在脖子后头了,甚至于为妾、为丫头反目成仇的……” 封建贵族妻妾成群是社会制度赋予他们的权利。清廉如贾政,身边也有赵姨娘和周姨娘。
贾母对儿孙们的荒唐行为不但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教导众人:“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谗嘴儿猫似的,那里保的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这里暗示这位老寿星见过的史、贾两大家族的男子多数过着如此荒唐的生活。在贾母的眼中,好色并不是什么大的过错。第四十七回贾赦要讨鸳鸯做妾,贾母动怒反对,不是因为儿子这把年纪还如此好色,而是因为她离不开鸳鸯这个臂膀。贾赦讨鸳鸯损害了她的利益。她并没有当面责备贾赦,而是让邢夫人转告儿子:“……他要什么人,我这里有钱,叫他只管十万八千的买去,就这个丫头不能。留下他伏侍我几年,就比他日夜伏侍我尽了孝的一般……”
作为贾琏父亲的贾赦虽然管教儿子堪称严酷,稍不如意就打骂一番,但是就如赖嬷嬷批评贾珍一样,“……倒也像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管的到三不着两的。他自己也不管一管自己……”在这样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贾琏,贪色成性,整日花天酒地,不知作养脂粉就不足为怪了。他精神上的空虚,并不是他一人的空虚,而是那个时代走向没落的整个贵族阶层的空虚。
纨绔公子的良知与见识 
贾琏最大的缺点是淫俗,用贾母的话说,“成日家偷鸡摸狗,脏的、臭的都拉了你屋里去。”但是,同样是好色,与贾珍的私通儿媳、姨妹,贾蓉的调戏小姨娘相比,贾琏又干净许多;与薛蟠的仗势欺人,为争夺英莲打死人命,贾赦的得不到鸳鸯就威胁对方“凭他嫁到谁家去,也难出我的手心”等行径相比,贾琏只勾引同类,两厢情愿,并不耍无赖手段。所以,贾琏的人品要高于这些人。很难想象,如果贾母派一个类似贾珍、薛蟠的儿孙去护送黛玉回乡,途中黛玉要增添多少烦恼。
贾琏的为人,最另人刮目相看的是四十八回石呆子事件。由于石呆子爱扇如命,贾琏不能为父亲买回古扇,贾赦便天天骂他没能为。贾雨村为讨好贾赦,讹石呆子拖欠官银,拿到衙门里,将扇子抄来送给贾赦,石呆子生死不明。当贾赦为此洋洋得意时,贾琏则对他们的做法提出抗议:“为这点子小事弄的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就因为说了这么一句有良知的话,他遭到贾赦的毒打。因这一件事,贾琏的人品又高于贾赦、贾雨村。
与王熙凤在铁槛寺为收取贿赂而坏人姻缘,间接害死张金哥与其未婚夫两条人命相对,第七十二回来旺妇与王熙凤仗势强迫彩霞父母将才貌出众的女儿嫁给不务正业、容貌丑陋的来旺之子,贾琏因为听说来旺的儿子不成器,配不上彩霞,就不赞成这们亲事。无奈王熙凤已亲自出面将此事做成,贾琏也只好作罢。他虽有善心,却没有能力和王熙凤抗衡。但是从这些事情上看出,贾琏人品又高于王熙凤。吴宓先生也赞成一句旧评:“巧姐之兴,琏之福,非凤之福也”[5]。王熙凤救济刘姥姥出于无心,第一次救济时态度傲慢,刘姥姥忍耻相求;第二次是为了讨好贾母。真正有善心的是贾琏。
不仅如此,贾琏的见识也高于贾政等人。第七十二回,贾琏听到林之孝说贾雨村降职,便说:“真不真,他那官儿也未必保的长久。将来有事,只怕未必不连累咱们,宁可疏远着他好。” 林之孝道:“何尝不是。只是一时难以疏远。如今东府大爷和他更好,老爷又喜欢他,时常来往,那个不知。”以贾雨村之奸诈,瞒过忠厚的甄士隐和书生气的林如海也算正常,贾赦、贾政和贾珍等人和他共事多年,竟然也看不出贾雨村的势利和贪婪,可谓有眼无珠。而贾琏一个不爱读书的浪荡公子,却能凭自己的经验看穿他的为人,这对礼贤下士、最喜读书人的贾政是一个极大的讽刺。我们虽看不到原著结局,但是很明显贾府势败,与贾雨村有不少关系。不能不说贾琏的见识高于贾政等人。
对于家族的日益衰落,贾琏也心知肚明。但他能做的只是拆东墙补西墙,勉强维持现状,而不是像探春那样开源节流。明知道妻子敛财无数,却并不过问。他像一个漫不经心的打工者,对家族兴亡缺少责任心,他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在身边的事情上,看不到更远处。所以,他在某些方面的见识虽比贾政、贾赦等人略强,但无法和探春等真正才智精明的人相比。贾琏、贾珍等花花公子的人生态度是“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满足感官享受,及时行乐要紧。难怪宁、荣二公会对警幻仙子叹息“故近世子孙虽多,竟无一可以继业”。
结论
贾琏这位典型的纨绔子弟,既是整个贾府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人物,又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败家子的角色。他为维持自己的荒唐生活而徇私舞弊,又无心、无力约束妻子的贪酷。他精神生活空虚,对女性缺少深刻的情感,但对为自己付出真心的尤二姐却有一定的真情。王熙凤被休虽然与贾琏花花公子的不良习性不无关系,但更主要的是王熙凤自己的作为所致。在为人处世方面,贾琏表现出可贵的良知,却遭到贾赦、王熙凤等人的打击。他的形象比贾赦、贾珍等人都要高尚,是个有缺点但忠厚可爱的人物。他的性格与行为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封建大家庭的腐败。作者对贾琏这一角色的塑造没有落入“非善即恶”的俗套,充分体现了人性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参考文献
[1]何若.谈红小记.见:中国艺术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028—1031
[2]曹雪芹著,郑庆山校.脂本重校石头记.作家出版社.2003:458
[3]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333
[4]曹雪芹著,脂砚斋评,郑遂夫校.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作家出版社.2000:225—226
[5]吴宓.王熙凤之性格——《红楼梦人物评论之一》.见:中国艺术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080—1084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7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知其不可而为之--诸葛亮的悲剧精神

来源于网络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丘振声同志说:“杜甫对诸葛亮可谓倾心仰慕,一往情深。这在唐代诗人中,找不出第二个。”(《三国演义纵横谈》)需要补充的是:除了仰慕之外,杜甫的诗中还流露出对于诸葛亮悲剧结局的无限哀惋与惆怅。“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诸葛亮的才干固堪与古代著名贤臣伊尹、吕尚并驾齐驱,而远在汉代开国元勋萧何、曹参之上,真可谓古今罕有其匹。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严峻的事实是:他毕竟没有完成恢复汉室,统一中国的大业,抱憾终身地死去了!杜甫在思索:这是什么原因呢?“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大约就是杜甫的答案。毛宗岗解此二句诗道得好:“此缘汉祚之已改,非军务之或疏也。运虽移而志则决,‘身,即所云‘鞠躬’,‘劳即所云‘尽瘁’,‘歼’即所云‘死而后已’,‘终难复’即所云‘成败利钝,非臣逆睹也’。‘终’字妙,包得前后拜表、六出祁山,无数心力在内。前解慕其大名不朽,后解惜其大功不成。慕是十分慕,惜是十分惜。”(《三匡演义》一百五回夹批)由对诸葛亮的“十分慕”到“十分惜”,正透露了杜甫对于诸葛亮这人物的悲剧性的深刻了解。

罗贯中是能够领会杜甫的诗意的。“陨大星汉相归天”一回,写得真是悲壮动人。孔明临终,先对姜维道:“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死。吾平生所学,已著书二十四篇,计十万四千—百一十二宇,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吾遍观诸将,无人可授,独汝可传我书,切勿轻忽!”又授以连弩之法,且嘱以“阴平之地,切须仔细。此地虽险峻,久必有失。”继则授马岱、杨仪以锦囊之计,预先安排处置魏延反叛之法;继则嘱李福曰:“吾不幸中道丧亡,虚度国家大事,得罪于天下。我死后,公等宜竭忠辅主,国家旧制,不可改易;吾所用之人,亦不可轻废。”继则又嘱杨仪以退兵之道:“我死之后,凡事俱依旧法而行,缓缓退兵,不可急骤。”继则又上表后主:“臣亮赋性愚拙,遭时艰难,分符拥节,专掌均衡,兴师北伐,未获成功;何期病入膏盲,命垂旦夕,不及终事陛下,饮恨无穷!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皇,布仁恩于宇下;提拔幽隐,以进贤良:屏斥奸邪,以厚风俗。”及昏绝复醒,又荐可任大事者蒋公琰、费文伟,遂薨。可以说,凡是有关蜀汉兴衰存亡的大事,孔明都想到了,而且都提到了正确的对策,但是,“运移汉祚终难复”,孔明健在之际,鞠躬尽瘁,耗尽无数心力,尚且不能力挽狂澜,而凭孔明临终时一番苦心安排,又何能阻挡危厦之倾颓呢?


孔明的悲剧,不在他的早逝。他死时已年五十四岁,即便天假以寿,他的事业也不可能取得成功。钱谦益笺注杜诗,在《咏怀古迹五首》之五“萧曹”句后引崔浩《典论》曰:“亮之相刘备当九州鼎沸之会,英雄奋发之时。君臣相得,鱼水为喻。而不能与曹氏争天下,委弃剂州,退入巴蜀,诱夺刘璋,伪连孙氏,守穷崎岖之地,僭号边鄙之间,此策之下者。可与赵佗为偶,而以为萧曹亚匹,不亦过乎?”钱笺谓:“此诗所以正崔浩之过论也。”按,《咏怀古迹》虽然表达了对诸葛亮的倾心仰慕的感情,但并未从理论上纠驳崔浩之“过论”。事实上杜甫把一切委过于不可知的“运”,反不如崔浩人为究诘人为之“策”为胜。爱德华·波特的哲学博士论文《诸葛亮与蜀汉》中指出:“诸葛亮神机妙算,但他的根本选择却是错误的。”(转引自王丽娜《国外研究<三国演义>综述》)由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这个意见是正确的。崔浩之所谓“策之下者”,也就是指诸葛亮根本选择的错误性,而其最主要的表现,恰恰就在“委弃荆州,退入边蜀”的“三分割据纡筹策”的决策上。当然,诸葛亮之所以倡三分割据之说,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取决于当时各方力量的对比。《三国志·诸葛亮传》注所引张俨《默记》,比较诸葛亮、司马懿之优劣,就中也透露了若干信息:“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又说:“诸葛丞相诚有匡佐之才,然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自可闭关守险,君臣无事。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而使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魏司马懿才用兵众,未易可轻,量敌而进,兵家所慎:若丞相必有以策之,则来见坦然之勋,若无策以裁之,则非明哲之谓,海内归向之意也。面对“据天下十倍之地”,“据牢城,拥精锐”的司马懿,孔明唯有以攻为守,方能自全。这种选择,乃大势所定,不得已之举也。

但是,爱德华·波特的意见,从道德观来看,就不一定正确了。诸葛亮的悲剧,正是违背了客观规律,选择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道路所酿成的。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实际就是不计成败,知难而进,临危不惧,虽死不悔(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崇高、严肃的悲剧精神。古人云:“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意谓作战时要见机而举,不硬做做不到的事。孔明为报刘备三顾乏殊遇,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终于赢得一个天下三分的局面。虽然其处于益州疲敝,危急存亡之秋,要是果能“闭关守险,君臣无事”,也许蜀汉还能苟延一个时候,他自己的健康状况也不至于坏得那么厉声。知难而退,这一选择是明智的,但英雄也就没有了。

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评价诸葛亮说:“历稽载籍,贤相林立,而名高万古者莫如孔明,其处而弹琴抱膝、居然隐士风流,出而羽扇纶巾,不改雅人深致。在草庐之中,而识三分天下,则达乎天时;奉顾命之重,而至六出祁山,则尽乎人事。七擒八阵、木牛流马,既已疑鬼疑神之不测;鞠躬尽瘁,志决身残,仍是为臣为子之用心。比管、乐则过之,比伊、吕则兼之,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达乎天时”、“尽乎人事”、“鞠躬尽瘁,志决身残”,这几句话讲得好,如果删掉其余的话,就更恰当了。罗贯中在塑造诸葛亮形象时,一开始便把他置于“天时”与“人事”的矛盾之中,并且一开始便暗示了他失败的结局,从而一开始便揭示了诸葛亮的出山,是一出悲剧。尽管这样,作者又自始至终郁在肯定,都在歌颂诸葛亮的悲剧精神--这是作者最用力的地方,也是最感人,给后世影响最大的地方。但一般议论者,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仅仅看到罗贯中赞美和渲染诸葛亮智慧的一面,众口一辞地把他作为智慧的典型。诚然,罗贯中确实刻画了诸葛亮身上这一重要特征,而且有些场面本身就是精彩的喜剧折子戏,如《群英会》、《草船借箭》、《空城计》等,但这些只是穿插的喜剧手法,并未改变“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性。相反,突出智慧的一面,更加深了人们连这样聪明能干的人也不能挽回败局的惋惜之情,从而使悲剧气氛更加浓重。况且,在这方面;确实又颇多败笔;致使“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引《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奥西安尼德斯之歌:“啊,无论人有怎样的智慧,总逃不掉神安排的定命。”之后说:“这正可以代表悲剧感的本质。”诸葛亮何尝不是如此。《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当刘备三顾草庐之前,作者特意安排司马徽再次上场,就是为了渲染悲剧的氛围。因为早在第三十五回,司马徽就向刘备提到了孔明,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然而当司马徽闻知徐庶已荐诸葛亮以自代,刘备真的要请诸葛亮出山之际,却冷冷地说:“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毛宗岗评曰:“水镜之荐孔明与元直之荐孔明,又自不同。元直则相告相嘱,惟恐玄德之无人,惟恐孔明之不出,是极忙极热者也;水镜则自言自语,反以元直之荐为多事,反以孔明之出为可惜,是极闲极冷者也。”司马徽为什么对孔明之出持冷淡态度?其临别之际,仰天大笑的一番话,道出了根由:“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得主”与“得时”,构成了一对矛盾:得主又得时,难;得时不得其主,君子不为;得主不得时,也难,但君子知难而进!刘备一顾茅庐,途逢崔州平,知其来意,曰:“公以定乱为主,虽是仁心,但自古以来,治乱无常。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今三百年,民安巳久,故干戈又复四起;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来可猝定也。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知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知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就更进一层地点破孔明“徒费心力”的悲剧结局。毛宗岗夹评:“妙在极忙极热之时,偏听此极闲极冷之语。说孔明徒费心力,是于孔明未出山时早为他临终结局伏下一笔,妙。”罗贯中和毛宗岗都明知孔明之‘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徒费心力”的结局,却毫无嘲讽讥笑之意,相反都一致地深会了诸葛亮知其不可而而为之的高尚情操,对他的悲剧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7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无论徐庶有始无终,不如不出;即如孔甲尽瘁而无,毕竟魏未灭、是未吞、济得甚事!……使三国名流尽学水镜、州平、广元、公威,而无志决身歼,不计利钱之孔明,则谁传扶汉之心于千古?玄德之言曰:“何敢委之数与命!”孔明其同此与!

这里讲的“顺天”与“逆本”,实际上反映了“出世”与“入世”的两种态度。“出世”,不过是将一切委之于“数”与“命”,任其自然,清静无为,逸则逸矣,但于历史的进步毫无益处。而“入世”,则是积极的进取的,尽管其人的行动似“逆天而动”,但毕竟为历史的发展加入了属于他的一分力量。当然,《三国演义》作者所持的是唯心史观,不能真正的解释历史,只好把诸葛亮的失败归之于“天数”。但是,他在作品中又满腔热情的塑造了一个不屈服于命运和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荚雄。这个矛盾现象,只有从美学上方能得到解决。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悲剧是人底伟大的病苦或伟大人物的死亡。”(《美学论文选》第109页)诸葛亮由于选择了“逆天”的“入世”的态度,实际上也就选择了“呕心血”,亦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担痛苦”--“伟大的痛苦”的人生。《演义》第一百三回叙孔明屯军于五丈原,J魏兵坚守不出,孔明乃取巾帼妇人之衣以遗司马懿,懿厚待来使,问孔明寝食及事之繁筒若何;使者曰:“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鉴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使者回,以懿言告之,孔明叹曰:“彼深知我也!”司马懿深知孔明什么呢?毛宗岗夹批曰:“武侯亦自料其不久于人世也”,仿佛是指的“其能久乎”,不确。下文紧叙主簿扬囗曰:“某见丞相常自校簿书,窃以为不必。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必使仆执耕,婢典爨,私业无旷,所求皆足,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婢仆哉?为家主之道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若丙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陈平不知钱谷之数,曰:‘自有主者。’今丞相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岂不劳乎?——司马懿之言,真至言也。”就已经指明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然而孔明回答的是:“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撇去其他诸种不利因素,单就人才一端而言,西蜀也极为匮乏。李贽《藏书》中有《武臣传》,其中称得上“大将”的只有周瑜、吕蒙、陆逊、陆抗,而无蜀中一人;姜维只与张辽、邓艾列名“名将”一类,关羽、张飞只列名于“贤将”一类,总之,与魏、吴相比,蜀汉力既不如,人才亦远逊之。有鉴于此,诸葛亮岂能不自校簿书,亲理细事乎?毛宗岗评曰:“托马谡而马谡失之,释苟安而苟安负之,任李严而李严又背之,其敢以弗躬弗亲而取咎与?故处炼平、丙吉之世,可以不为武侯,而当武侯之时,不得复为陈平,丙吉。”诸葛亮面对蜀汉的种种劣势与困境,只有凭着自己对于刘备的忠诚以撑持局面。唯此之故,他不相信他人,总惟恐他人不似自己那样尽忠尽职,尽力尽心。加上在用人方面的一再失误,这种不信任的心理就更加突出。表现在选拔人才上,诸葛亮往往求全责备,过份看重于“德”,亦即忠于那弱小而难有作为的蜀汉的政治标准,致使西蜀的大小官员,大多循规蹈矩,缺乏进取精神,这同曹操“任天下之智力,以道驭之,无所不可”,“大用者不务细行”的选拔人才之道,形成鲜明对比。孔明意识到蜀汉的劣势,乃至不可避免的失败的趋势,但他的“硬汉”性格,使他独自一个默默地承担痛苦和不幸,这是他的悲剧性格的集中体现。

诸葛亮悲剧性格的光辉之点在于,他尽管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在《后出师表》中已经坦率地承认:“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李贽《藏书》评

曰:“不睹成败,何以尽力?”这是不理解诸葛亮的表现,因为,既睹成功,方去尽力,这就不是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诸葛亮了),但绝不屈服于命运,甚至在失败之中,也要保持优势,使自己的精神压倒对方,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死诸葛能走生仲达”的故事之所以能千古传颂,就是因为它表现了孔明之“死而不死”,表现了“魏人之畏孔明,如有一未死之孔明在其目也。”(毛宗岁一百四回回评)纵观孔明之一生,他的事业,尽管没有成功,但他于“人事已尽,则亦可以无憾于死。无憾于死,则不可死者,其心;而可以死者,其事也。”孔明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尽心而已。

罗贯中塑造诸葛亮的形象,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对于这样一个没有实现自己抱负的悲剧形象,只有从政治伦理关系上去努力把握其内涵才能挖掘出深藏在形象底层的认识的和审美的价值。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认为“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孔子世界观中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进而发展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乐观进取精神。这同叔本华的厌世主义的人生哲学恰恰形成鲜明的对照。“叔本华认为对于现世采取知其不可为而不为的态度,即他所谓‘退让’精神,就是生命的真谛。而悲剧就是由于表现这种‘退让’精神,使人得到一种‘解脱’,而引起喜悦之情的”(参见施昌东:《“美”的探索》P381)。当然,在中国文学传统中,也有入世与出世,进取与退让的矛盾。“究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古典小说中的悲剧人物,大都具有这种普遍意义的矛盾。诸葛亮隐居隆中时期,早已在谋划统一的大业,退隐、出世只是外在形式,入世、进取则是实质。及刘备三顾茅庐相请出山,诸葛亮犹闪闪烁烁,尚再三以“久乐耕锄,懒于应世”相辞谢。等到他终于不得已而出山,就抱定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义无反顾,表明他所向往的,归根到底还是入世用世。古典小说的同情,往往不在“知其不可为而不为”的退让厌世者一边,它们所赞美讴歌的,乃是自强不息的入世者--哪怕他卒无成就。诸葛亮是如此,宋江、孙悟空、贾宝玉等,都是如此,这正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精髓。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7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读金庸:侠之大者

      

      金庸,原名查良镛,江南名门之后,以一部《书剑恩仇录》在武侠小说届声名鹊起。他的一系列小说被编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对联(再加上《越女剑》),在华人世界广为流传,几至有华人处就有金庸。他与梁羽生、古龙在新武侠小说届并成为三大家。金的武侠小说创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书剑恩仇录》到《雪山飞狐》,为第一阶段,已经给他的小说定下“侠、情、义”并举的的基调;《射雕》三部曲,《倚天屠龙记》为第二阶段,塑造了几位真正的大侠;《笑傲江湖》、《天龙八部》、《鹿鼎记》则是艺术上炉火纯青的第三阶段。读金庸的小说,大可以“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得看热闹”,大可以如读《红楼梦》一般,“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是为什么呢?      
      一、金庸之“侠”      
      金庸在小说中塑造的侠客,大都武艺超群,经历奇特,各有各的风度。然而,究竟哪一个才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侠客呢?在作品中他已经给出了答案。      
    《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给侠下了一个定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他自己则是这个定义的典型代表。郭靖自幼生长于大漠,心地善良,宽大仁厚,义胆忠肝。观其六岁时掩护蒙古勇士哲别,以及救出豹口下的华筝公主,便见其勇敢的天性。待到他长大成人,有一次随成吉思汉进攻撒麻尔罕,因该城城坚守固,久攻不下,成吉思汗便当众宣布:谁能攻破此城,城中的玉帛子女全数赏他。当郭靖用黄蓉之计攻破撒麻尔罕城后,成吉思汗果执行诺言,叫他领兵前去点收。在攻城之前,郭靖本与黄蓉计议好,破城后向成吉思汗提出解除与华筝公主的婚约。正当他要说出这个要求时,蒙古军开始屠城,城中数十万百姓奔逃苦叫,面对此惨像,他毅然把要求改为“饶了这数十万百姓的姓命”,即使因此而与黄蓉的姻缘化为流水也在所不惜。当金轮法捉了他的女儿郭襄,要挟他献城投降时,他大义凛然,不为所动,高声激励女儿慷慨就义,不可害怕。在他获得绝世的武功之后,他没有为自己争名逐利,而是誓死坚守襄阳,终于为国捐躯,战死阵中。以社稷为重,儿女为轻,为国为民,不愧大侠称号。而这一切都是他一心为国为民使然。      
         
    《射雕英雄传》写道:“......成吉思汗勒马四顾,忽道:‘靖儿,我所建大国,历代莫可与比。自国土中心达于诸方极边之地,东南西北皆有一年行程。你说古今英雄,有谁及得上我?’郭靖沉吟片刻,说道: ‘大汗武功之盛,古来无人能及。只是大汗一人威风赫赫,天下却不知积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儿寡妇之泪。’......当晚成吉思汗崩于金帐之中,临死之际,口里喃喃念着:‘英雄,英雄……’想是心中一直琢磨着郭靖的那番言语。”      
            
      作为震惊历史的不朽功业的创造者,想必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大英雄,然而,在郭靖这样的大侠看来,他只不过是历史的赌徒。丘处机曾称赞郭靖的言论并解释道:“正是,靖儿,这些帝王元帅们以天下为赌注,输了的不但输了江山,输去了自己的性命,可还害苦了天下百姓。”     
      按照这样的思路,金庸笔下还有一位可以与郭靖比肩的大英雄,他就是萧峰。萧峰不仅英勇无敌,豪迈群雄,而且身为契丹子民,官居辽国南院大王,却在他的结义兄长、辽王耶律洪基兴兵南下侵宋之际,义无反顾的捉了耶律洪基,比他立下此后不再兴兵范宋的誓言。从而以一己之死换得了辽宋两国十多年的平安。      
            
      耶律洪基回过头来,只见萧峰仍是一动不动的站在当地。耶律洪基冷笑一声,朗声道: “萧大王,你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禄,指日可待。”     
      萧峰大声道:“陛下,萧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为契丹的大罪人,此后有何面 目立于天地之间?”拾起地下的两截断箭,内功运处,双臂一回,噗的一声,插入了自己的 心口。     
      .........................
  
      耶律洪基见萧峰自尽,心下一片茫然,寻思:“他到底于我大辽是有功还是有过?他苦苦劝我不可伐宋,到底是为了宋人还是为了契丹?他和我结义为兄弟,始终对我忠心耿耿, 今日自尽于雁门关前,自然决不是贪图南朝的功名富贵,那……那却又为了什么?”.............     
        
      耶律洪基永远也不会懂得他的这位结义兄弟的心事。因为他心里只想着建功立业,开拓疆土,而萧峰想到的则是天下苍生,从而不惜牺牲自己,为民,为宋国之民同时也是为辽国之民与兵请命,求得和平。耶律洪基只不过是一位赌徒,而他的结义兄弟才是一位真正的大侠。这种舍己为民,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行径,才是真正的英雄气概,真正的侠义行为。这种气概才是照耀千古的“侠”的精神,才是中华民族理想的人格与美好的品质。正是萧峰的为民请命才使他跳出单纯忠君的框子,上升到古往今来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才是对郭靖为黎民免遭屠戮而死守襄阳时坚信的人道主义的发扬,也是对陈家洛当年“救人危难,奋不顾身,虽受牵累,终无所悔”的信念的完成。         
            
      对“侠”的内涵与意义,金庸在其小说《神雕侠侣》的后记中作了如下的解说:郭靖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句话在今日仍有重大的积极意义。但我深信将来国家的界限一定会消灭,那时候“爱国”、“抗敌”等等观念就没有多大意义了。然而,父母子女兄弟间的亲情、纯真的友谊、爱情、正义感、仁善、勇于助人、为社会献身等等感情与品德,相信今后还是长期为人们所赞美,这似乎不是任何政治理想、经济制度、社会改革、宗教信仰所能代替的。   
      这是这样一种信念,是金庸笔下的侠客具有了富有魅力的思想人格。这些侠客本身作为人来说,就已经是“大人”————精神上崇高伟大的人,这才是“侠”之所以为大的原因。


      二、金庸之江湖
      武侠小说是脱离不开“江湖”的,这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梁羽生的“江湖”历史意味太浓,接近于演义作品;而古龙的小说则常常没有时间、地点,处于不确定的时空之中。金庸的“江湖”则使他的小说具有了史诗的意味。
      金庸的“江湖”大多有其明确的时代背景乃至于准确的时间。他的处女作《书剑恩仇录》的开头写道:清乾隆十八年六月,陕西扶风延绥镇总兵衙门内院,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儿跳跳蹦蹦的走向教书先生书房。《天龙八部》“本书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元祜、绍圣年间,公元1094年前后.......”而且,这些时代往往具有其特殊之处——大都是一些朝代更替、社会动荡、民族矛盾激化的时期。
      例如:《书剑恩仇录》、《飞狐外传》、《鹿鼎记》等作品的年代再清楚。《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在宋末元初;《倚天屠龙记》在元末明初;《天龙八部》是在宋辽、西夏、大理、西藏并峙的时期。选择这样的时期,虽说社会动荡,但有利于表现古代英雄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仅能写出扶危济困的“侠”,况且能写出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而且,这样的时代也需要英雄,呼唤英雄,也产生英雄,于是这样的时期便成为了英雄传奇及传奇英雄最好的活动时期。它不仅提供了武侠人物活动的最热闹的场景,也使简单的道德标尺和哲学裁定失去了意义。
      这样的江湖,不仅给小说中的大侠们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及复杂的人生背景,也给武侠小说提供了巨大的场面、画卷、曲折的情节、丰富的故事,也同时给小说的结构的宏大与复杂提供了应有的基础。江湖在金庸的笔下,表现为特有的大场面、大气势、大胸怀、大眼界与大气度。
    而且,金庸书中的“江湖”,是与江山相对应的概念。他们总是力图以自己在江湖中的力量来影响乃至改变江山的面貌。
    《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正是其最典型的代表。其次,郭靖、袁承志、乃至无意改变江山的张无忌都参与了朝代的更替。金庸笔下的“江湖”其实是“江山”的一种补充。到他的最后一部小说《鹿鼎记》中,江山与江湖则完全融为一体。韦小宝混迹于皇宫与江湖之间,完全不知这二者有何不同,并且都能左右逢源,实在难以分清这二者之间的区别。韦小宝更是以一个江湖无赖的身份,成为满清历史的创制者,足以见出金庸对江湖干政的偏好。惟其如此,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早已超出江湖的界限,成为宏大的历史主体。金庸对政治如此钟情,也许与他早年研读国际政治专业不无关系。


      


[ Last edited by 过客★花盗 on 2005-10-27 at 01:24 ]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7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金庸之“情”
      金庸的小说和所有的新派武侠一样,都不再只是男人的世界,而且可以说金庸对武与情同等重视。金庸小说中的感情情节与故事,比之琼瑶也毫不逊色。而且其感情之奇,之曲折,之美真,之深邃,远非一般寻常的言情作家可比。元好问的那首《迈陂塘》“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随着李莫愁走遍了大江南北。
      不过,金庸的小说中的爱情大多是悲剧故事。从陈家洛辜负霍青桐、喀丝丽姐妹俩开始,金蛇郎君夏雪宜与温仪的悲剧,阿九公主与袁承志的悲剧,杨康与穆念慈的悲剧......数不胜数。《连城诀》中狄云与师妹戚芳的阴差阳错,又不禁让人怀疑爱情的坚贞与纯洁。就连喜结良缘的佳偶们也时不时让人产生疑惑。在《射雕英雄传》中活泼伶俐的黄蓉,到了《神雕侠侣》中却变成了一个心机诡谲的小妇人,似乎验证了“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俗语。小龙女与杨过之间惊天动地的爱情却要经过一十六年的分离煎熬。萧峰亲手打死自己的爱人痛苦一生,最后也因此了无生趣自杀殉国。段誉则是死缠烂大追到了一个并不爱她却又走投无路的王语嫣。娶了七位夫人的韦小宝可谓欢天喜地,只是七女中没有一个爱的是他,而他自己也是一个无爱无情,只有情欲、占有欲的小混混而已。
      金庸的爱情世界里一片灰暗悲凉,书中的爱情似乎不是爱情而是情孽。金庸似乎在告诉人们,只有逃脱情欲才是幸福人生。其实不然。且看《笑傲江湖》中岳灵珊之死,她所嫁非人,却痴心不改,被无情无意的林平之所杀,临死之前却依然如故的爱着他。书中写道:“忽然之间,岳灵珊轻轻唱起歌来。令狐冲胸口如受重击,听她唱的正是福建山歌,听到她口中吐出了“姊妹,上山采茶去”的曲调,那是林平之教她的福建山歌。当日在思过崖上心痛如绞,便是为了听到她口唱这山歌。她这时又唱了起来,自是想着当日与林平之在华山两情相悦的甜蜜时光。她歌声越来越低,渐渐松开了抓着令狐冲的手,终于手掌一张,慢慢闭上了眼睛。歌声止歇,也停住了呼吸。”
      这可谓痴到了极处,多半会让人有不值之感。然而,这才是至死不渝、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爱情,这才是真正的爱的心理。
      正是这样一种如痴如疯的非理性心理,才使得恋爱中的男女有别人无法体会的幸福与痛苦,也才有人生的高峰体验。在爱情这个非理性的世界里,痴也罢愚也罢,怨也罢恨也罢,生也罢死也罢,真人也罢幻象也罢,都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是爱得真还是爱得假或爱得深还是爱得浅。
      在这个独特的视角下,通过爱情的表象揭示出了更深层的人性内涵。陈家洛的辜负爱情是因为自私与怯懦;张无忌周围有众多的女性她却拿不定主意是因为软弱没有主见......主人公的性格通过爱情这面镜子被照得清清楚楚。

      《神雕侠侣》中李莫愁之死,更是具有深意。“瞬息之间,火焰已将她全身裹住。突然火中传出一阵凄厉的歌声:‘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以身相许?天南地北……’唱到这里,声若游丝,悄然而绝。小龙女拉着杨过的手臂,怔怔的流下泪来。众人心想李莫愁一生造孽万端,今日丧命实属死有余辜,但她也非天生狠恶,只因误于情障,以致走入歧途,愈陷愈深,终于不可自拔,思之也是恻然生悯。”正如众人所想,她的作恶,并不一定是“本性如此”,而更可能是对自己的变态情欲的一种疯狂的“发泄”。这样的爱情心理描写,已经达到了对心理病症的揭示与分析的程度。


      四、回头看金庸
      金庸的武侠小说,远远没有停留在侠的观念上。它的情节与人物,并不都是侠的观念的演绎,它的主题也就不是侠的行为与思想的精神归纳。金庸力图写出活生生的人,并借此透视历史。
      小说《碧血剑》,既超越了袁承志的复仇故事,也超越了对明末清初了历史的演义,而是从中透视出了“昨日的万里长城,今日的一缕英魂”与“嗟乎兴圣主,亦复苦生民”的历史真相。以人物的传奇故事来概括一种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所形成的特异的文化品格。
      在《天龙八部》中,对人格的常态与变态以及对人类心理的意识与无意识的描写,对它们之间的互渗、矛盾、纷争、对抗与扭曲的描写,都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其对人性及人类心理的深刻性与广泛性的描写,给其他的小说也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然而,有评论家指出:反观金庸的武侠小说及其在华人世界广泛受到欢迎的现象,不能不使我们想到,在我们民族的潜意识深处,始终埋藏着对无法无天的向往。武侠小说与侦探小说最为不同之处就在于侠能以武犯禁,能目无法纪。这与我们民族始终难以树立法律意识在深层价值取向上似有一定联系。金庸小说在我们民族心理的探索方面,提供了某种参照。
      金庸在他的小说中不断扩展着恶的势力,甚至到后来,心肠越来越硬,使萧峰自绝,刘正风、曲洋惨遭灭门;但是恶决不会将善良吞噬殆尽。萧峰是自己选择了自杀,刘、曲二人留下了《笑傲江湖曲》并有令狐冲延嗣。其他如丁典虽死,还有狄云继承遗志;胡一刀被害,还有儿子胡斐;陈近南被害,害他的人也没有好下场。善的精神屹立不倒,永远不倒,这才是金庸十数年间坚持的理想与美的精神。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7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龙----江湖一怪侠>

                                      
罗立群

    古龙,原名熊耀华,生于1936年,卒于1985 年9月21日,终年49岁。古龙从小身世飘零,性格孤独沉郁。他14岁时,从香港到台湾读书,18岁时,因父母离异,生活陷入困境,靠朋友接济和半工半读就读于台湾淡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他曾在台湾美军顾问团任过职,后开始写武侠小说。

    古龙一生“仗剑江湖载酒行”,他嗜酒如命,经商用喝酒来打发日子,借酒来麻痹自己,以忘掉自己心底的哀怨和寂寞。他为人豪爽,生性洒脱,爱交朋友,待人真挚、诚恳,善于理解别人,很得朋友的心。古龙很“好色”,是性情中人,他不能一日无女人,而女人也乐意与他交往。据古龙好友丁情说:“古大侠虽然不能缺少女伴,可是他常常会为了朋友,而舍弃他心爱的女人。他总认为女人可以再找,朋友知己却是难寻,怎么可以舍朋友而重女人呢?这是古大侠对于女人和朋友的态度也是很多女人“恨”他的原因。”由于酒和好色,古龙自中年以后,健康状况日趋下降,曾数度病危住院,但他出院后依然故我。他的好友、著名武侠小说家倪匡说,长期的病痛使得古龙已经看淡了人生。过度的酒色,致使古龙的病情迅速恶化,终因肝硬化引起食道静脉肿瘤大出血而去世。古龙的身世、性情和行为,直接影响了他的武侠小说创作,了解了这些,有助于我们理解古龙的作品。

    古龙步入“武坛”,是为生活所逼,用古龙自己的话来说,“为了等钱吃饭而写稿,虽然不是作家共同的悲哀,却是我的悲哀,我也相信有这种悲哀的人大概还不止我一个。”他自第一部武侠小说《苍穹神剑》起,接二连三地推出新作,工创作数十部武侠小说,有多数被香港、台湾拍成电影、电视连续剧,成为港台影视界争相拍摄的热门题材。古龙的小说更是风靡大陆、港台及海外。

    古龙对武侠小说创作有他自己的看法和理解。首先,他认为当代武侠小说不应该再走传统武侠小说的老路,而是“要新,要变”。他说:“武侠小说的确已落入了固定的形式,这种形式已写得太多了些,已成了俗套,成了公式。”“谁规定武侠小说一定怎么样写,才能算正宗的武侠小说?武侠小说也和别的小说一样,只要你能吸引读者,使读者被你的人物的故事所感动,你就算成功。”对于武侠小说应该如何变,如何新,古龙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武侠小说已不该再写神,写魔头,已应该开始写人,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武侠小说中的主角应该有人的优点,也应该有人的缺点,更应该有人的感情。”“武侠小说的情节若已无法改变,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写人的情感,人性的冲突,由情感的冲突中制造高潮和动作。”他还认为:“只有人性才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人性并不仅是愤怒、仇恨、悲哀、恐惧,其中也包括了爱与友情,慷慨与侠义,幽默与同情。我们为什么要特别着重其中丑恶的一面?”写武侠小说的目的,是“使读者在悲欢感动之余,还能对这世上的人和事看得更深些、更远些。”基于这种认识,他更指出:“武侠小说虽然写得是古代的事,也未尝不可注入作者自己的新观念。”“武侠小说中的动作描写,应该是简单,短而有力的,虎虎有生气的,不落俗套的。小说中的动作描写,应该先制造冲突,事件的冲突,尽量将各种冲突堆构成一个高潮。若你再制造气氛,紧张的气氛,肃杀的气氛,用气氛来烘托动作的刺激。武侠小说毕竟不是国术指导,武侠小说也不是教你如何去打人杀人的!血和暴力虽然永远有它的吸引力,但是太多的血和暴力就会令人反胃了。”古龙的这些观点和看法,散见于他的各个小说前面的“序”中,这些观点和看法,丰富了武侠小说的创作理论,对阅读和理解他的武侠小说是大有帮助的。
    古龙曾在《大旗英雄传》序言中把自己的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我写的是《苍穹神剑》《剑毒梅香》《孤星传》《湘妃剑》《飘香剑雨》《失魂引》《游侠录》《剑客行》《月异星邪》《残多缺玉》等等。
    “中期写的是《武林外史》《大旗英雄传》《情人剑》《浣花洗剑录》还有最早写的一两篇写楚留香这个人的《铁血传奇》。
    “然后,我才写《多情剑客无情剑》,再写《楚留香》,写《陆小凤》,写《流行·蝴蝶·剑》,写《七种武器》,写《欢乐英雄》。而一部在我一生中觉得最痛苦、受挫折最大的便是《天涯·明月·刀》。”
    第一阶段的创作是古龙初入江湖的“闯荡”时期,此时的作品从结构、情节、人物乃到语言都没有摆脱传统武侠小说的束缚,但从小说的情节布局来看,已可以看出古龙具有的巨大的潜在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
    从写《武林外史》开始,古龙进入了武侠小说创作的探索阶段。这一时期他力图打破传统,有所创新,从《武林外史》到《大旗英雄传》,再到《绝代双骄》,可以看出古龙不断探索的艰难“足迹”。
    古龙后期的作品面貌一新,小说的意境深沉、幽远,富有诗意和哲理,小说的语言洒脱不俗,人物塑造很有深度,小说的情节更是“奇”、“险”兼备,鬼神莫测,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古龙初涉“江湖”时,乃为生活困境所逼,写小说是为了赚钱,学学别人自然方便。到了后期,困顿摆脱,责任感加强,对创作武侠小说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加上屡屡试笔,多年历练,语言、技巧也渐趋成熟,终于走出了古龙自己的路,亮出了古龙独特的“武功”。从此,“江湖”上多了一位“怪侠”。

以作品的内容而论,梁羽生、金庸的武侠小说注重历史环境表现,依附历史,从此生发开去,演述出一连串虚构的故事。但从摄用历史材料来看,两人又有明显的差别;梁羽生是虚构人物和事件,置入历史背景中,以此来强化历史氛围;金庸则直接取来历史人物和事件敷衍成小说,其历史人物、事件,金庸写来煞有介事,常能以假乱真。两者都对历史进行了再认识、再评价,从作品含有的历史厚度而论,金庸比梁羽生更高一层,其写作技巧高明得多。古龙的小说则根本抛开历史背景,不受任何拘束,而凭感性笔触,直探现实人生。古龙的小说不是注重对于历史的反思、回顾,而是着重在对现实人生的感受。现代人的情感、观念,是古龙的武侠小说意境开阔、深沉。

    就小说的人物主流倾向而言,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中的人,人物的社会内涵丰富,反人物性格单一,有概念化、公式化的缺陷。金庸武侠小说人物性格复杂,具有一种反传统精神,小说人物亦正亦邪,危步于道德的悬索之上而能不失其坠,具有“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的复杂、矛盾性格,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矛盾又是奠基在生活本身的复杂、矛盾之上,这样,人性的发掘就有了游乐深刻而广泛的社会意义。古龙小说最注重的是人性的体验,他常用细腻的笔触去描写人物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常用生与死、幸福与痛苦这样尖锐对立的矛盾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高贵独立的人格,以此来揭示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在古龙小说中,多写变态人格,追求外化怪异人物性格的刻画,其作品主人公大多怪诞、神秘、孤僻、行事固执,自尊心强,又是性情中人,多情种子。这种情况可能与古龙的身世、心境、经历有关。
    谈到小说情节,古龙武侠小说也和梁羽生、金庸小说有明显不同。三位大家都善于编织故事,他们的小说情节都十分曲折,构置巧妙,悬念层出不穷,伏线引出千里,环环相扣,此呼彼应。梁羽生武侠小说前工后拙,开篇十分吸引人,以后的情节则渐趋平淡,显得有点才气不足。金庸武侠小说恰恰相反,往往开局平平,随着情节的展开,人物纷纷涌现,情节盘跟错节,主干巍峨,枝叶繁茂,回肠荡气。金庸的才思如炉火上的一壶水,火越烧越旺,水越来越滚。古龙武侠小说的情节又不相同。他的小说从头至尾都跳动着最强的音符,情节奇中有奇,巧中含巧,偶然中有着必然,事事不可预料,事事又得宜,计中套计,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变幻莫测。小说的情节发展根本没法预料,惊险频出,令人喘不过气来,而全书的缜密 无隙又让人心口 折服。古龙武侠小说的情节构造的确堪称一绝。

至于小说的武功描写,梁、古、金三大家也有各自的风格。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武功”,虚幻中写实性也很强,一招一式,清清楚楚,细腻又逼真,紧张激烈,夸节有致。梁羽生的 “武功”也具备道德倾向性,有正派的武功,也有邪派的武功;正派的武功力道柔和,象征着善良、仁慈,既利于攻敌护卫,又有益于修身养性,而邪派的武功则非常霸道,歹毒残忍,意味着邪恶,如修罗阴煞功,雷神掌,毒掌等等。正派的武功循序渐进,发展缓慢,但根基扎实,邪派的武功进展神速,却容易走火入魔,贻害终身。凡此种种,造成了梁羽生“武功”的既精彩有单调。比起梁羽生来,金庸的“武功”更令人神往。金庸将武功描写与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书画,九宫八卦,医道,用毒,皆可化为绝世神功,并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精神作为“武功”的最高境界。金庸还着力描写人物练功时的艰难历程和坚韧性格,并有声有色、恰如其分地描述出主人公因祸得福、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必然寓于偶然之中的哲理意境,使金庸的“武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庸的“武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诙谐有趣,在激烈的打斗中插入笑料,令人捧腹。古龙的“武功”风格与众不同,他是以“怪招”取胜的。他的“武功”重精神不重招式,如《边城刀声》中写叶飞的“飞刀”绝技,“天下地下从来没有人知道他的‘飞刀’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刀是怎样发出来的。刀未出手前,谁也想象不到它的速度和力量……刀一定在它应该在的地方!……天下地下,你绝对找不到任何人能够代替它。若不能了解他那种伟大的精神,就绝不能发出那种足以惊天动地的刀!飞刀!飞刀还未在手,可是道的精神已在!那并不是杀气,但却是比杀气更令人胆怯。”这里所写的“飞刀”,已不是一种纯粹的武功,而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伟大的精神,即叶飞的老师李寻欢那种“仁慈、博爱”的精神,它表明的是“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古龙的“武功”又强调“攻心为上”,举凡人物的性情、情绪、衣饰、环境,乃至肌肉的颤动、松紧等,都会对武功的发挥产生影响,而高手决战是不容哟丝毫错误的,“他们的心情,他们的神态,他们站着的姿势,都是绝对完美的。”在这种情境中,“武功”已不需要套路,一招之间,生死立判。古龙的“武功”还表现出一种境界——禅的境界。它以彻心见性为宗旨,对对手的体察靠得是忘我和物我合一的境界,因为只有忘我才能消除认识的局限性,才能迅速而准确地体察对手武功的弱点。这种忘我的境界是一种经过长期训练后所达到的随心所欲的自如状态,在这种忘我的状态中,战斗者以成为“无意识的人”,心中已不存在作为观察者的“我”,有的只是手中的武器和面对的敌人;在这种状态中,身剑合一,战斗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功的威力,一击之下,毁灭对手。正因为古龙的“武功”有这些“怪招”,所以他“武功”的风格别具特色:无招无式,简短有力,重在精神,一击见效。

古龙小说在语言、技巧上,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家风格。梁羽生小说的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浓的书卷气,故事中又常常用诗歌词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一创造优美的意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小说技法以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小说的形式铺张故事,叙事中有着明显的说书人的口气,表现出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金庸才大如海,浩瀚奔腾,文笔俊爽、潇洒、诙谐逗趣而又富于变化,他的小说既有诗情画意,柔绮委婉的情境,又如西方小说直探人生、命运的真谛。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西方小说的创作技巧,中西结合,使小说结构既精巧、繁复,有谨严、完整。古龙小说的语言句式短,句法多变,简洁、利落、洒脱。文章随意挥洒、虎虎有生气,叙事力避平铺直叙,行文多跳跃抖动,情节惊险蹊跷而又不违情悖理,辟境意造,刻意求新。如果说梁羽生是恪守典雅,不失武林大家风度的话,那么金庸就是博采百家,融合中西技法,既典雅古朴、慷慨多气,有诙谐幽默、妙语解颐,挥洒肆纵,多样统一地开创了一代武林新风,是“武坛”的绝顶人物!至于古龙,则是大胆恣肆,不守成规,逞才摛藻,笑傲“江湖”,力求新颖变化而又意蕴深邃的武林怪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7 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家名著掠影


作者 / 王立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世界文坛公认的“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当我第一次阅读《百年孤独》时,就被叙述开始时那一行迷人的句子吸引住了:“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从那个遥远的下午到许多年之后的今天,这是一个充满了巨大诱惑的时间与空间。从将来的角度回忆过去的倒叙手法,一下子造成了艺术上的悬念,令人无法释卷。以这样的开始进行叙述,成为世界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相比之下,马尔克斯的另一部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开始就显得平淡了,没有巨大的吸引力。
  《百年孤独》让我一直保持着阅读的兴奋。在整部小说中,马尔克斯的叙述出神入化,使我深深着迷。如小说的第七章,在写到霍塞·阿卡迪奥自杀后,他对那股鲜血的流向作了全过程的拟人化追踪叙述,写了近两百字。读来真是独具趣味、令人耳目一新。而在小说中出现的俏姑娘雷梅苔丝白日升天、阿玛兰塔与死神交谈等等情节,光怪陆离的传说成为一种现实的映照。
  现实与幻想、传说与神话、直描与隐喻……马尔克斯以极其新颖而独到的叙述艺术,不可思议地创造了一个“变幻想为现实而又不失为真”的神话世界,使我们不仅看到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美大陆的历史演变与社会现实,更看到了一个小说大师无限广阔的心灵世界。

  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

  在九十年代初期,我读到了瞿世镜先生的《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此著全面地评价了伍尔夫的艺术成就与历史地位。作者认为,在世界文坛上,乔伊斯和伍尔夫并称为经典的意识流小说家,但是,“在创造综合化的艺术形式方面,伍尔夫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比乔伊斯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到灯塔去》是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名篇。小说采用了音乐中奏鸣曲式的结构,其中由三个章节组成的文本,又是夜晚的灯塔照耀大海的节奏。这部小说的结构十分精巧和完美。情节极其简单,而人物内心的独白、意识的流动,使作者的视角始终处于一种多元的状态。
  事实上,伍尔夫对于传统小说那种线性封闭的结构是极为厌恶的,作者的全知叙述只能反映出他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外部,小说只有通过人物自身的感受与意识来展开,才能抵达人的内心,从而表达这个多变的、未知的现实。音乐、绘画的表现方法、及至电影“蒙太奇”的剪辑手法都给予了她小说创作巨大的启示,哲学与心理学同时支撑和完善了她的思考与表达的方式。因此,伍尔夫的小说是诗化的小说。可以淡化情节、甚至无情节化,但诗意与象征使她的文本丰沛而厚实。在《到灯塔去》这部小说中,“灯塔”充满了象征的意义。我认为不仅是拉莫齐夫人的内在精神,更是人类共同向往的精神之光,而到灯塔去,正是体现了人类追求这样一种精神光芒的过程。
  我非常欣赏伍尔夫所说的:生活是与我们的意识相始终的,包围着我们的一个半透明的封套,小说就是把这种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表达出来。还有一句是她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所写的:只要你去写你所要想写的东西,这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我是先读了福克纳的短篇小说集《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之后,不久前才阅读了他的长篇名著《喧哗与骚动》。福克纳的短篇小说是值得研读的。他往往以写实的手法来结构短篇小说,题材广泛、情节鲜明,十分精巧。如《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在八千来字的篇幅里,他的叙述时空交叉,悬念迭出,曲折有致,写出了一个女人自我封闭、充满了悲剧的一生。这篇小说堪称福克纳的短篇杰作。
  《喧哗与骚动》的开篇是白痴班吉给我们讲述他的故事:“透过栅栏,穿过攀绕的花枝的空间,我看见他们在打球。……这人打了一下,另外那人也打了一下。”当班吉以一个白痴的感觉、视觉、触觉,随意地、没有逻辑、凌乱不堪地描述他的世界时,我感到了福克纳的伟大。他的伟大就在于,小说的叙述始终要服从于人物刻划的需要。
  多角度的叙述与意识流的手法,是《喧哗与骚动》的主要特征。“这本小说有坚实的四个乐章的交响乐结构,也许要算福克纳全部作品中制作得最精美的一本,是一本詹姆斯喜欢称为‘艺术创作’的毋庸置疑的杰作。”美国诗人兼小说家康拉德·艾肯如是评价道。小说的前面三个部分,是三兄弟班吉、昆丁和杰生各自叙述他们的故事,到了第四章,作者以全知叙述讲完了整个故事。班吉是白痴,昆丁与杰生是病态的。只有福克纳始终是清醒的,在三兄弟叙述的过程中,他只是一个执笔者,或者说是记录员,任由他们的记忆与讲述信马由缰而不予横加干涉,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真实的生活现实。在三兄弟的故事里与福克纳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显赫家族的颓败与死亡,看到了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家族史与民族史从来是息息相关的。

  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这是《追忆似水年华》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的开头。普鲁斯特所说的那段时间,应该是他三十五岁以后的岁月。他患有严重的哮喘病,一不小心就会感染复发。他只能把自己禁锢在封闭的房间中。这间屋子,没有阳光照耀、没有风吹草动、也没有了人世间的喧哗与骚动。所有的,只有那张床、笔与纸、以及对人生往事的诗意、亲切而又百感交集的回忆。直到五十一岁那年他永远地告别了人世为止。他的生命已不再需要这间屋子了,他的灵魂却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得到了升华与永存。
  在伍尔夫的艺术视野里,她眼中真正的生活与现实是变动不已的、未知的、不受拘束的、像一个明亮的光轮般的人的精神世界。而在普鲁斯特敏感而又感性的回忆中,无论是斯万家那边、盖尔芒特家那边,还是女囚、女逃亡者、少妇们,那些逝去的人生岁月、那些故人的音容笑貌,无不清晰涌现,触手可摸。普鲁斯特的追忆烛照着过去的生活与现实、烛照着人的心灵与思想,使得“重现的时光”亲切、忧伤、快乐而又感慨不已。
  这部长达近270万言的小说巨著,令普鲁斯特的生命历史绵长而又广阔。躯体被病魔禁锢着,而精神是自由而开放的,灵魂永远也不会与世隔绝的。躺在病床上的普鲁斯特,以回忆抗拒着遗忘,在追忆似水年华中,他的精神舒展开来,唤醒了等待着死亡的生命,重新焕发出灼人的光芒。
  小说没有一贯到底的叙事情节,回忆的片段组成了这部宏篇巨构,蓬勃的诗意始终充盈其间,而散文化的文字优美地自作者的生命长河中舒缓地流淌而来。这些精灵般的文字,与其说是整合了一部个人的心灵史,还不如说是奇迹般地复活了一个人的生命。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道路变得曲曲折折的,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阵雨已经把丛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第一次读《伊豆的舞女》时,我就感到了川端康成文字的力量,他几乎不由分说地带着我穿过山道和雨水,来到了那个舞女的面前。“那舞女看上去大约十七岁。她头上盘着大得出奇的旧式发髻……,这使她严肃的鹅蛋脸显得非常小,可是又美又调和”。这是一个美丽的舞女,令川端康成眷恋不已。在追随着舞女旅行于伊豆山水间的日子里,我像川端康成一样变得忧伤而又多情。然而,相聚是缘,离别总是难免的。“我的头脑变成一弘清水,嘀嘀嗒嗒的流出来,以后什么也没留下,只感觉甜蜜的愉快。”与舞女分别后、躺在船上的川端康成的泪水让我同样无以自制,那一瞬间,如烟往事中飘逝而去的友情或者爱情纷至沓来。
  《伊豆的舞女》在川端康成的小说中,不是最著名的。他是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小说代表作获了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但是,这篇我最早读到的川端康成的小说,给了我深刻的影像,不能忘怀。由此我感到,阅读的第一感觉总是犹如初恋一般固执而难忘的。而事实上,从《伊豆的舞女》开始,川端康成形成了他的写作风格。那种感伤、精致、淡雅而又优美的艺术特色同样是这三部小说的艺术特色。
  三岛由纪夫称川端康成是个“永恒的旅行者”。从他的《伊豆的舞女》到《雪国》等小说,以及他的一系列散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作家风尘仆仆、流连于山水之间的身影。他一路行来,把他的见闻、感悟与思想一一传达给我们。于是,我们从中领略到了川端康成笔下的山川之美、人性之美、文学之美。他是一个唯美的作家。无论是述人纪事、还是状物绘景,无不充满了极致的、纯真的文学之美。
  作为一个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把日本文学之美和东方艺术之美推向了世界,从而确立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汪曾祺:《汪曾祺短篇小说选》

  我非常喜欢汪曾祺的短篇小说。恬情、淡逸、优美。早年读到他的《受戒》时,竟有些痴呆了:妙文如斯,真乃自然天成。这篇小说收笔时,汪曾祺写了这样一句话: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小沙弥明子与小英子之间朦胧而纯真的爱情,是否折射了作家青春时代的梦想?当小英子小声地对明子说“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时,我似乎看到了她那双像星星般闪动的眼睛、听到了她急促而又期待着的心跳声。湖泊,小船,芦苇塘,还有两个充满了青春气息的人儿。这真是一个美丽而又纯净的梦。
  汪曾祺的小说,写得散淡而又随意。但小说的神韵是内敛的,而且十分精致。他说过,我的一些小说不大像小说,或者根本就不是小说。他主张信马由缰,为文无法。读他的小说,让人想起沈从文的小说,如《边城》等。
  散文化的小说,不重故事情节、取气氛、意境为上。小说《受戒》结尾的一段文字,极是优美: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当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薄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动与静、实景与妙喻、斑斓的色彩感,营造了散文的神韵、诗的意境。
  在《大淖记事》等小说中,汪曾祺的描景状物都显示出了他不凡的功力,令人赞叹。在他的小说中,故事情节消解了,人物也只是陪衬。关于小说人物,他提出的一个见解:气氛即人物,富有新意和创意。他小说中的人物,往往只是人物的素描。人物的音容笑貌、心理活动,是在小说的气氛中体现出来的,但是他小说中的人物却能让人过目难忘,栩栩如生如在眼前。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7 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读了《许三观卖血记》后,我曾经在《生命的寓言》一文中写道:生存,到了卖血的地步,无疑是严峻而残酷的人生磨难。而在极度的生存境遇中,人类所独具的高尚品质、道德良知,便会以极端的方式,闪耀出灼人的光芒,展现人类自身的伟大与崇高。
  王安忆在评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时,说到许三观是个“英雄”时,我不禁一震。给予许三观“英雄”称号的王安忆,有自己的尺度与理由。她认为,许三观卖血抚养的,是他老婆与别人的儿子。这就是现实中的英雄。
  在读《许三观卖血记》时的过程中,我始终充满了感动。而以“英雄”来解读许三观的思想行为,确实是令人震憾的。
  小说中的一乐是许三观的老婆许玉兰与何小勇生下的孩子,对于许三观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屈辱。然而,当何小勇被大卡车撞倒后,命悬一线时,当地有一个习俗就是让亲儿子上屋顶、坐在烟囱上喊魂,连着喊上半个时辰,那灵魂就会回来,垂危的人就会生还。但是,这个一乐已是许三观的儿子了,幸灾乐祸之后的许三观,却没有袖手旁观、见死不救,他认了一个理:做人要有良心。他对一乐说:“只要是人的命都要去救,再说他也是你的亲爹……”
  只要是人的命都要去救,这就是英雄所为。
  有一次,当一乐负气出走,许三观把又饿又困的孩子找回来,背着他回家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一乐看到了胜利饭店明亮的灯光,他小心翼翼地问许三观:
  “爹,你是不是要带我去吃面条?”
  许三观不再骂一乐了,他突然温和地说道:
  “是的。”
  那个“突然温和”的声音,让我们感到了一种无比温暖的父爱、一种广阔无边的父爱。那是一个英雄般包容一切的宽广的胸怀。
  后来,当下了乡的一乐得了肝炎病需要送上海治疗时,因为没有钱,许三观重操旧业,一路卖血筹钱。这个年近五十的男人,为了多卖掉一些自己的血,一个人坐在石阶最下面的那一层上,一碗一碗喝着冬天寒冷的河水,然后一次一次地在那里哆嗦的许三观,真正地成了我们心中的英雄,让人不禁泪湿衣衫。
  这样的英雄,虽然不是轰轰烈烈,却是感天动地。许三观不是神,只是一个承受着人生苦难的凡尘中人,一个我们生活中常见而被忽略了的普通人,但恰恰具有英雄的境界、英雄的本色。

  莫言:《檀香刑》

  《檀香刑》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民族气派、可以进入当代文学史的优秀小说。
  小说的结构运用“凤头——猪肚——豹尾”的传统模式,叙述却是多角度的手法。小说以“猫腔创始人孙丙抗德”为主线,在孙眉娘与他的亲爹、干爹、公爹之间的生死恩怨中展开,再现了清朝末期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抗德运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与作者一起,从不同角度给我们讲述了这个悲壮动人的故事,从中让我们审视和自省着民族的历史与民族的精神。
  在《檀香刑》中,我再一次领略了莫言的激情与冷峻。如孙眉娘对她亲爹孙丙的爱恨交加、对干爹钱丁的一往情深,描写得激情洋溢,回肠荡气;而对她公爹赵甲的一次次行刑过程,作者叙述得如此冷峻、如此凄厉。
  读到《檀香刑》中赵甲的行刑过程,如砍头、腰斩、凌迟,首先考验的是阅读者的意志与忍耐力。莫言的叙述一丝不苛、不露声色。如同卡夫卡的小说《在流放地》中所描写到的那部“杀人机器”一样,无微不至而又触目惊心。赵甲也是清朝的一部“杀人机器”,他砍下的人头,“比高密县一年出产的西瓜还要多”。《在流放地》中的“杀人机器”只是一部机器,而赵甲这部“杀人机器”却是一个人。但他的人性异化了,当《在流放地》中的那个军官面对“杀人机器”而疯狂时,职业杀手赵甲始终是冷漠、理智而敬业的。事实上,他比那部“杀人机器”更技术化、更可怕、更令人惊恐不安。他最后的杰作就是创造发明了酷刑史上史无前例的檀香刑。莫言清晰而冷静的叙述,对于历史、对于人性、对于酷刑的批判,具有了入木三分的力度。
  而小说中猫腔凄婉苍凉的旋律,自始至终回响在我的耳畔、回荡在我的心中;高密东北乡人义无反顾的侠肝义胆,令我心生敬意而至神往。
  无论是激情、还是冷峻,都是那么的强烈逼人,刻骨铭心。

  史铁生:《命若琴弦》

  史铁生是一个我非常尊敬的作家。初中毕业后他去延安插队,从二十一岁起不幸双腿瘫痪,从此无法站立行走。人生受到如此重创,尘世的梦不再绚丽。然而,史铁生寄梦想于文字中,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实现了人生的另一种站立。他以小说《我那遥远的清平湾》扬名文坛,随后佳作不断,《命若琴弦》、《我与地坛》、《插队的故事》、《奶奶的星星》等作品,一次又一次地震动文坛,打动着无数的读者为之感动或者深思。
  史铁生有篇千字文《秋天的怀念》,一直让我记忆犹新。其中有个细节,是母亲聊起他少年时的事儿时说到:“……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说到这儿,“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作为一个残疾人的母亲,她那颗心灵分外的细腻、分外的敏感,唯恐一不小心伤害了自己的儿子。短短千余字,写得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命若琴弦》也是一部反映残疾人命运的小说。一老一少两个瞎子,每人一把三弦琴,走乡串户、说书为生。在老瞎子的琴槽里,他的师父为他封着一张药方,在他弹断一千根琴弦之时,就可以取出这张药方,抓药治病,眼睛复明。然而,当老瞎子终于弹断了一千根琴弦之后,那张他珍贵地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居然只是一张无字白纸。但是,老瞎子没有把这个真相告诉小瞎子,他郑重地把那张无字白纸封进了小瞎子的琴槽,对他说:“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
  盲眼艺人的命就在这琴弦上。师父的师父说:“人的命就像这根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琴槽里的药方,永远只是虚设的目的、永远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这是人的精神支柱。失去了这样的支柱,生命的源动力就没有了,就只能等待着死亡。一代又一代盲眼艺人就这样在一个虚幻的目标激励下,走向生命的终点。
  史铁生在小说中所揭示的生命哲理发人深思。于盲人而言,命若琴弦是宿命,活下去,是严峻的现实。“只能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事实上,那是人类共同的命运。我们终其一生,都生活在美丽的梦想与虚设的目的之中,而生命的过程是色彩各异的。

  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

  自从九十年代以来,余秋雨的散文,逐渐成为中国文坛的一种文化现象。他的散文,充满了深厚的历史意识和文化韵味,凝重而又大气。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一脉相承的便是这样一种艺术风格。
  近几年来,文坛上对余氏散文褒贬不一,十分热闹。既有中肯之言、又有偏颇之辞。有的文章甚至对余氏的第一部著作《戏剧理论史稿》也翻出来大加抨击。有的文章还涉及到了余氏的人品、文风,什么“文革余孽”、“不通外文”、什么“用第二手的历史材料”创作散文,诸如此类。近乎恶意的攻击。读了这些文章,我觉得,那些文章的作者们缺乏起码的学术修养和道德修养。作为当事人的余秋雨,却表现得颇为宽容和大度。他有一句话使我非常感动:“我主张大力消解文化界的无谓纷争,正是希望大家省出精力来参与这一崇高的战斗。如果文明的力量不断地自我耗损、真正的野蛮和邪恶就会横行无忌了。”这使我想到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文字不好无妨,人不可不做好”。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就有“道德文章”之说,时下又提倡“德艺双馨”,我想这应该成为所有文人的行为准则。
  尽管众说纷纭,余秋雨的散文现象值得深思。余氏散文植根于中华文化古老而丰厚的土壤深处,是当代散文创作中一朵瑰丽的奇葩。读惯了家长里短、风花雪月的文字、再读余氏散文,顿觉神清意澈。在他的散文中,厚重与灵动、凝思与抒情、质朴与优美,交织一起,和谐组合,如同一曲既深沉又奔放、酣畅淋漓、回肠荡气的交响乐,飘扬在你心灵的上空,让你不由地感动、唏嘘、赞叹!可以这样说,余氏散文在新时期文艺创作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开创了散文创作的新纪元。那些故作姿态、无病呻吟的“青春散文”、“小女人散文”之类,只能是流行于一时的产物,绝对成不了文学艺术的经典。而余氏散文的出现,把二十世纪的散文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散文创作,必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以我个人的欣赏来看,我对《文化苦旅》的喜爱甚于《山居笔记》。在我的感觉中,《文化苦旅》年轻灵动,而《山居笔记》则沉重练达。也许是余秋雨在漫长的五千年甚至更长的中华文明史中沉浸得太深太久了,以至于他的思维方式、艺术触角都充满了沧海桑田的历史况味。但是不管怎样,这两部著作都是不失珍藏价值的好书。
发表于 2005-10-27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过客★花盗 at 2005-10-27 01:45:
       名家名著掠影


作者 / 王立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世界文坛公认的“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当我第一次阅读《百年孤独》时, ...

《百年孤独》很想看看
发表于 2005-10-28 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阳光会慢慢来看滴.继续贴...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8 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汗,各位XDJM们  也来帮帮忙啊

让此帖不断壮大充实   

达到看此帖=读百书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0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沙漏呢喃 帮忙补充闹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0 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沙漏呢喃 at 2005-11-19 10:50 PM:
琢磨了很多天,才凑出这么一块东西,而且到后来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欢迎大家批判指点。谢谢。

发表于 2005-11-30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贾琏over
发表于 2006-1-27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1-11 05:06 , Processed in 0.64675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