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82|回复: 5

[新闻] 【今日早报】昨晨的雷阵雨为啥来得那么突然那么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2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没有一点点防备,2小时豪雨突袭杭州,江干区雨量最大昨晨的雷阵雨为啥来得那么突然那么猛周五周六还有一次雷阵雨,大家一定要注意


  没有一点点防备,2小时豪雨突袭杭州,江干区雨量最大
  昨晨的雷阵雨为啥来得那么突然那么猛
  周五周六还有一次雷阵雨,大家一定要注意
  □本报记者 张文华
  我知道在夏天,雷阵雨随时会来,可没料到它会大清早就来。我也知道雷阵雨的杀伤力极强,可没料到这次的暴雨会如此彪悍。
  2个小时的豪雨,杭州处处是海景,可怜了路途中的上班族,各种淋湿、各种被困、各种迟到……昨天你要是没被暴雨虐一把,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杭州。
  这样的短时强降雨,接下来几天还会出现。总之,今天到双休日,一直都是雨雨雨,带伞不能停啊。
  为啥昨天的强雷阵雨下在了杭州主城区
  在盛夏时节,暴雨的高发期一般都是午后到傍晚,赶在大清早来虐一把的,不是雷阵雨的常态。可大清早就浇下强雷阵雨,疯了吧?
  本来,昨天早晨只是一个寻常的上班日,按照预报,天空阴沉,或有阵雨。
  结果,浙江北部地区的东风与浙中南地区的西南风,三下两下形成了气流汇合,汇合区域沿舟山、宁波北部、绍兴北部、杭州城区一直到淳安一带。
  这一汇合,就催生了一次简单粗暴的雷阵雨。
  来自省气象台的监控显示,昨天早晨6点,是雷达图刚刚捕捉到对流云团的时候,它们悄悄出现在了转塘到富阳城区一带,然后快速向东北方向移动。
  接下来,边移动边壮大,等移到杭州城区东部上空时,Duang一下,就升级成了强雷暴云团。块头大了,移动速度自然慢了,暴雨模式就在城东上空按下了,然后就虐了大半个杭城。
  倘若它移动速度再快一点,杭州主城区就逃过一劫了。这都是命啊!被局地强雷阵雨天气随机选中,自认倒霉吧。
  而且局地强雷阵雨就是那么任性,想下就下,下个痛快。这也是为啥大家出门时还一点征兆都没有,突然路上就被暴雨困住的原因。
  2个小时,杭州就能喊你来看海
  红彤彤的雷达图摆在面前,杭州市气象台在昨天6时51分,果断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
  “受对流云团影响,预计今天白天淳安、富阳、萧山、临安以及主城区部分地区短时雨量可达大雨到暴雨,并可能伴有6-8级雷雨大风和强雷电,请注意防范。”
  只是,雷暴云团明显不想给大家留时间,预警发出没几分钟,电闪雷鸣和暴雨就把杭州搅了个底朝天。杭州瞬间变成海滨城市,其实只用了2小时。
  来自省气象台的监控,昨天早晨7时,杭州东部城区率先突发短时强降水天气。
  截至昨天上午9时,仅2个小时,累计雨量超过50毫米的测站主要有:钱江新城120毫米、官巷口附近官河泵站119毫米、艮山西路附近新塘河站84毫米、体育场路杭州高级中学站80毫米、西溪湿地77毫米、湖心亭站67毫米、云栖疗养院67毫米、五常67毫米、武林门63毫米、闲林61毫米、滨江区政府附近58毫米、三堡63毫米。
  120毫米,这是个什么概念?
  气象学上的暴雨,一般指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或连续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降水,
  钱江新城2小时120毫米,这雨,绝对是下疯了,绝对的特大暴雨。
  江干区不光雨最大还闪电最多
  如果仅仅是暴雨,昨天早晨这场强对流天气,还没那么恐怖,可天空黑如夜晚,厚重的暴雨云团遮住了天空,还电闪雷鸣的,这雨下起来,就“吓死宝宝”了。
  我刷了刷朋友圈,就没一个不迟到的。
  好在强雷暴云团的战斗力太彪悍了,“粮草”有些跟不上,时间上就没法儿持久。9点过后,雨渐渐停了,天空慢慢放亮,阳光也淡淡地出来了。
  省气象台总结了一下这次强雷暴云团的出手:
  范围小,50毫米降水区主要集中在从闲林穿过五常,向东到武林门,沿文晖路到三里亭南;经三堡跨过钱塘江至萧山宁围;向西到滨江区政府;过江经胜利小学、万松岭到净慈寺至云栖疗养院一线范围内。100毫米区主要集中在江干区的采荷街道和钱江新城一带。
  集中火力,短时雨强大。1小时雨量超过50毫米的有采荷街道74毫米,钱江新城68毫米,下沙63毫米,滨江55毫米,萧山55毫米。
  还伴有强雷暴,江干区上空总闪电达59次,西湖区30次,上城与下城区22次。
  可怜的江干区,不仅雨最大,还闪电最多,这是招谁惹谁了?当然了,淳安、绍兴北部、宁波北部也下了雨,不过雨量20-40毫米,跟我们大杭州比都没法比。
  直到昨天15时30分,杭州市气象台才解除暴雨蓝色预警。那么,接下来几天呢?
  杭州市气象台预计,今天杭州依旧是多云到阴有时有阵雨或雷雨的调调,雷雨时短时雨量大,未来几天的降雨条件也比较好,
  省气象台“补刀”说,尤其是24-25日,还有一次雷阵雨,范围还是比较大,大家一定要注意。
  一年中的雷电高发期到啦
  电闪雷鸣和暴雨,你再怎么不喜欢,没办法,它都是盛夏的固定配菜。
  这会儿,杭州已经进入雷电高发期,夏季的三个月里(6-8月),雷暴最集中,雷电说来就来,就当是自个儿家一样.
  来自省气象台的数据,杭州的年平均雷暴日(一年中有雷电放电的天数)为43天,夏季就是个加强版,地闪次数(就是云体对大地的放电现象)占全年的85-90%,多达6000-7000次。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杭州全年地闪总次数近几年基本位居全省地市之首,换句话说,雷电最爱找杭州。
  像去年,浙江省各地区上报主要雷电灾害事例排前三的,分别是杭州市(214起)、宁波市(112起)、衢州市(40起)。
  只是,一般来说,午后到前半夜(12-22时)为雷暴相对集中发生时段,其中15-19时为雷暴高发时段。而昨天的雷暴,明显是在常规范围之外。
  那放在全国呢,杭州的招雷体质又是什么水准?
  我国雷暴多发区集中在华南、西南南部及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年雷暴日数在70天以上;雷暴中等发生区集中在江南、西南东部、西藏、华北北部、西北部分地区,年雷暴日数40-70天;东北、华北、江淮、黄淮、江汉、西北东部及内蒙古中东部的雷暴活动较少,为20-40天;西北地区大部、内蒙古西部则不足20天。
  嗯,杭州稳居中上游。
  打雷、暴雨防御指南
  打雷防御——
  不宜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关闭家中电器开关,关闭且远离门窗、水管;不要在高山顶上开手机,更不要打电话;
  在室外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如金属立柱的雨伞、铁撬棒等;
  若附近有建筑物、汽车等,就要躲进里面,应躲在低矮或离树干较远的地方。
  暴雨防御——
  畅通水道防堵塞。暴雨持续过程中,应确保各种水道畅通,应防止垃圾、杂物堵塞水道,造成积水;
  修好屋顶防漏雨。暴雨来临前,城乡居民应仔细检查房屋,尤其是注意及时抢修房顶,预防雨水淋坏家具或无处藏身,预防雨水冲刷使房屋垮塌、倾斜;
  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
  关闭电源防伤人。暴雨来势凶猛,一旦家中进水,应当立即切断家用电器的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减少外出防意外。暴雨多发季节,应注意随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和出行计划,尽量减少外出;
  远离山体防不测。山区大暴雨有时会引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附近村民或行人应尽量远离危险山体,谨防危险发生;
  行车指南——
  打开汽车小灯,握好方向盘,小心驾驶,注意行人,低速行驶,慎用制动。因轮胎附着系数低,制动距离会更长,极易出事;
  遇特大暴雨时,千万不要冒险行驶,应选择较高的安全地带停车;
  不熟悉的路况,不了解积水深度,不要轻易地让汽车涉水;
  千万不能急加速,这样飞溅的雨水容易被进气管吸入,造成损伤。应尽量放慢车速,小油门谨慎前行;
  打雷时,要关好门窗,呆在车内;
  如不小心车子进水熄火后,千万不能再进行启动,否则发动机将“报销”。而应尽快联系保险公司,并通知4S店施救。也可请路人帮忙,将汽车从水中推出来,尽快进行修理;
  如紧急需出车,遇有暴雨必须行驶,则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先将空气滤清器拆下或将进气软管抬高,或将排气管用橡胶软管接高。使汽车的进、排气口尽量远离水面,减少发动机进水的可能性;
  行车时,应尽量躲避对方来车行驶时所涌起的水浪,必要时可停车让对方汽车先通过;
  当水淹没高度达到车轮半径时,应尽量避免让汽车涉水。采用挂低挡、少加油、慢而匀速行驶的方法通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早报】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杭城再次“看海”
而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城西不涝城东涝
为什么一半以上积水点都在城东?
为什么立交桥下涵洞积水那么深?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杭城再次“看海”
  而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城西不涝城东涝
  为什么一半以上积水点都在城东?
  为什么立交桥下涵洞积水那么深?
  □通讯员 李敏吉 谢德林 徐永盈 本报记者 霍翟羿 吴佳妮 詹程开
  又下雨了!又积水了!又湿身了!
  昨天一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杭城,不仅狂风暴雨,还电闪雷鸣。不少道路、涵洞甚至住宅小区都出现了严重积水,网友吐槽更是漫天飞:“家门口看海”不新鲜,“出门撞死鱼”够不够劲爆?杭城的排水系统,想说爱你不容易!
  最让人心塞的是,这场暴雨,还挑准了早高峰袭击杭城,耽误了不少人上班。
  要说昨天早上哪里最受伤,无疑是城东:降雨量最大的在钱江新城一带,主城区积水点也集中在城东。尤其是庆春、凤起两座立交桥下涵洞的积水,已经深到可以游泳了。
  一半以上积水点在江干区,城东成“重灾区”
  每年下大雨时,最紧张的往往是担心自己家门口再度“看海”的城西人,不过昨天早上的这场大雨则和往年有些不同,城西不涝城东涝。
  据杭州市城管委统计,短时强降雨导致了主城区范围出现16处积水点,分别为:庆春立交、凤起立交、清江路总管塘、望江东路富春路、婺江路与钱江路交叉口、环城东路(庆春路-凤起路路段)、新业路市民街、庆春东路邵逸夫医院门口、凯旋路采荷路口、钱江路庆春东路口、新塘路293号门前、市民中心解放东路进口处、塘工局路昙花庵路口、新塘路新业路、艮山西路铁路桥涵洞、天目山路与紫金港路交叉口。
  这些积水点中,有一半以上在江干区。而庆春立交、凤起立交、天目山路紫金港路以西路段、新业路民心路段等路段瞬时积水严重,交警部门和城管部门采取了临时封道措施。
  记者从杭州市城管委了解到,主要原因是昨天早上城东的雨量较大。这场暴雨来得相当突然,从7点30分开始至8点30分,最大降雨钱江新城站点达120.5毫米,其中从7点30分至7点50分,降雨达40毫米,达到特大暴雨级别。
  昨天上午7点30分,杭州市城区防指办启动了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其中江干区启动了防汛三级响应。市、区两级共出动1万多名环卫工人,进行排涝作业;2000余名市政、河道应急力量及时进入作业岗位;500余名数字城管人员、1000余名执法队员也参加了排涝。
  另一方面,江干区尤其是钱江新城一带,在建工地比较多,对排水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
  比如本报之前报道过的塘工局路,就是因为周边工地施工围堰影响排水系统排水,导致路面出现积水。
  好在,大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早上8点多,雨基本就停了,而大部分道路积水点在上午10点之前,都已经处理完毕。截至下午1点30分,除庆春、凤起立交积水尚未排完,其他积水已处理完毕。
  为什么大部分积水点都出现在城东?
  庆春立交和凤起立交,是昨天早上积水最严重的两个区域,也是杭城主城区16个积水点里最迟处理完毕的地方。记者从杭州路桥集团桥隧养护公司了解到,直到下午3点30分左右,两座立交桥下的涵洞积水才基本处理完毕。
  昨天早上,记者来到这两座立交桥。沿着太平门直街往西走,前面就是庆春立交桥和凤起立交桥下铁路涵洞,这两个涵洞一向是积水重灾区,这场暴雨,两座立交桥也未能幸免。
  庆春立交桥下的积水已经漫过了凯旋路,有交警站在水中指挥交通。早上9点多,桥下积水最深处已经到了成年人大腿根部,两名交警扛来一块路障,挡在了凯旋路口,以免有车辆冲进积水中。
  而铁路涵洞洞口前,也早就拉起了禁行线,混浊的积水早已淹没了整个2.4米高的涵洞,直逼桥上的铁轨。
  涵洞被淹,行人想要往西走,只能上庆春立交桥。记者看到,不少行人和电动车从庆春路双菱路口直接上了桥,有人从凯旋路过来,不愿意绕路,就直接从地铁工地旁翻过立交桥栏杆上桥。
  凤起立交桥下铁路涵洞积水也很深,不过相对庆春立交桥下涵洞来说,要好一点,最深处大概有1米多深,还能露出涵洞的一个洞顶。
  为什么每次下大雨,这几座立交桥下的涵洞,总有那么深的积水?说到底,还是因为涵洞地势太低,容易成为周边道路积水的汇集处。
  桥隧养护公司的崔经理告诉记者,这次庆春立交和凤起立交下出现严重积水,主要是因为短时间内降雨量较强,导致立交桥下的雨水管井盖被冲开,加上周边几条道路积水一时间没办法全部通过雨水篦子进入下水道,也有不少排进了涵洞里,才导致出现如此夸张的积水。
  “两个立交桥下方涵洞都设有泵站,不过泵站是根据桥涵汇水面积来设计的,而昨天早上,因为雨水井盖被冲开了,积水一直从雨水井里往外冒,加上周边道路的积水也往桥涵里流,已经超过了泵站的承受能力。为此我们也派出了车辆、人员和水泵去现场排水,从早上一直排到中午。直到中午1点多,已经盖好的雨水井盖两个孔里还在往外冒水。”崔经理说。
  为什么两座立交桥下的涵洞积水那么深?
  昨天的这场暴雨,也殃及了杭州的地铁站。
  昨天上午10时许,受暴雨影响,地铁江锦路站预留的D出入口外下沉式广场处,雨水管网积水井出现倒灌,水沿着D通道漫进了江锦路站站厅层。
  经常在江锦路站上下车的乘客可能知道,江锦路站目前使用的是A、B、C三个出口,而D出口通道连接着一个下沉式广场,目前还没有完工。江锦路地铁站里的这些水,就是从那个广场通过D通道漫进地铁站的。
  江锦路站地处钱江新城,和市民中心站仅一站之隔,正好是昨天早上降雨量最大的地方。
  为了处理积水,地铁工作人员用防汛沙袋在站点里筑起了简单的导流渠,把从D出口漫进来的积水,通过防汛沙袋筑起的“河堤”引到C出口方向,在C通道直角拐弯处,进入地铁排水的集水井中。
  同时,地铁集团还出动了100多人进行排水和清理作业,一直到中午12点左右,地铁站内的积水才基本清理完毕。
  不过对于上班族来说,地铁站进水影响不大。处理积水期间,江锦路站列车运营未受影响,A、B、C出入口一直保持正常通行。
  积水倒灌,地铁江锦路站也进水了
  一场大雨,杭城那些往年的“老大难”积水点,有没有再次“水漫金山”呢?
  昨天,记者联系了本报曾关注过的密渡桥路和曲荷巷的相关负责人,得到的答案是:没问题!
  密渡桥路白马公寓曾是积水重灾区,为了治水,从今年4月开始,密渡桥路(浣纱渠分流改造应急工程)积水治理工程正式启动, 目前,工程主体设施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杭州拱墅区改善办负责人徐旭告诉记者,昨天早上的这场暴雨,密渡桥路一带情况比较正常。“早上下大雨的时候,我们赶紧跑到现场去查看,发现总体情况很正常,并没有像往年一样出现大面积积水的情况。”
  徐旭说,相对来讲,昨天,密渡桥路一带并不是降雨量最大的区域,所以没有城东一些地方那么严重。另外,今年的治理工程也发挥了作用,如果换成过去,同样的降雨量,密渡桥路一带恐怕又要“看海”了。
  而本报曾报道过的曲荷巷,在今年排水系统改造完成并发挥作用之后,也经受住了今年几场大雨的考验。昨天早上的暴雨,曲荷巷同样没有出现积水。
  “一大早我们就过去了。”黄姑山社区主任郑扆翎告诉记者,“早上8点的时候,我们这一带雨还挺大的,不过路上基本没出现积水。”
  几个“老大难”积水点,这次经受住了考验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早报】
暴雨中的“众生相”有人冒险涉水、有人愁眉苦脸、有人温情相助……


  暴雨中的“众生相”
  有人冒险涉水、有人愁眉苦脸、有人温情相助……
  骑着电动车穿越1米多深的“泳池”
  这位“雨衣男”——
  究竟有什么急事,让你铤而走险?
  □本报记者 李攀
  早报讯 昨天的这场暴雨,让很多人的“脑洞”开到极限。
  除了意外“刮擦致死”的鱼,在“泳池”中“凌波微步”的各类车型“潜水艇”外,还有一张图在网上也被刷爆了。
  一个人看不清脸、看不清身材的人,穿着雨衣,脚踏电动车,冒雨在水深及肩的积水处“毅然”穿行,最后竟成功穿越2米高的涵洞,“潇洒”骑车离开,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围观者。
  他是谁?到底有什么急事?要这么冒险涉水?
  这张照片虽然拍摄角度不佳,构图也不完美,但极具侦探思维的网友很快根据涵洞上的立交桥、火车轨道、植被生长特征等细节,判断拍摄地点应该凤起路连接凯旋路的立交桥涵洞。
  这一点随后也得到了杭州市路桥公司桥梁养护公司工作人员的确认。
  虽然拍摄点是在杭州,但真的是昨天上午拍的?照片中的人真的是全程涉水吗,有没有可能是摆拍炒作呢?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这处涵洞时,此处的积水已经退去了不少,涵洞上方挂在一块醒目的警示牌:限高2米,但涵洞中部的深度可能比2米还要深。
  照片中,“雨衣人”好像一直坐在电动车上,缓缓进入涵洞,水深接近肩部,他的头部距离涵洞顶部大概还有四五十厘米。估计他当时经过时,积水有1米多深。
  别说骑车过去,就算是站在电动车上,穿越涵洞的难度堪比杂技。
  一位在涵洞下执勤的保安说,上午8点左右,确实好像有个人穿着雨衣穿过涵洞,虽然当时积水还不是最深,那人连人带车泡在水里,趟过深水区后走了,当时还有很多人站在涵洞两边围观。
  按照保安的说法,“雨衣人”是个男的,围观的人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着急,就算原路返回或者绕行也应该可以啊。
  昨天,经多方打听,本报记者得知“雨衣男”其实是浙大医学院八年制的实习生,姓张。
  目前,他在浙大一院实习,他的一位朋友在朋友圈里发文说:“担心这孩子的请放心,他已安全‘游’到了医院。”
  记者想试着和小张联系,问问他到底为什么要急着穿越那个“泳池”,可是小张“低调”地拒绝了,就好像他离开涵洞时,留下的那个“孤独”的背影。
  后来他的朋友说,当时小张是急着赶到医院,有台手术需要他参加,病人可等不得。
  外东山弄西香园饭馆姚老板——
  4个人奋战两个小时
  终于排完了店内积水
  □实习生 黄飘 本报记者 金洁珺
  早报讯 昨天早上9点多,雨势减弱,外东山弄1号附近,西香园饭馆的姚老板正在指挥店里的伙计将店里的积水往外舀,大大小小但凡能用的盆、甚至装餐具用的箱子,都用上了,4个人奋战了两个小时,终于将店里的积水大致清理完了。
  姚老板的饭馆,在外东山弄通往曙光路的一段陡坡底部,是这一带地势最低的一块区域,每逢大雨,这里都会积水。
  昨天的暴雨打了姚老板一个措手不及,尽管她用最快的速度将40厘米左右宽的木板挡在了店门口,但是上升的积水很快就超过了木板的高度,外面的积水不断涌入。
  “当时,路面积水已经过膝。我看着窨井盖在咕咕冒水,担心窨井盖被冲走,就拿了一个装满餐具的收纳盒压住窨井盖。”姚老板说。
  说起大雨造成的损失,姚老板叹了口气说,早餐的生意肯定是黄了。
  东山弄社区的工作人员说,外东山弄1号附近的积水主要来自曙光路,之前曙光路经过两次整修抬高了路面,再加上外东山弄1号附近地势比较低洼,所以一旦出现暴雨,这里的积水就会比较严重。
  老党员宣永敏——
  担心车子涉水“趴窝”
  临时当起“交通协管员”
  □本报记者 吴佳妮
  昨天,太平门直街与双菱路口,以及凯旋路口附近积水很深,但南肖埠区块内的堵车情况却不严重,除了不是主干道的关系,也多亏了附近居民自发来帮忙。
  今年快60岁的宣永敏是个老党员,家住南肖埠金兰池社区,一早看到大雨瓢泼,就想着路上车子肯定要遭殃了。上午9点不到,他就站到了太平门直街凯旋路口,帮忙指挥现场交通,只要看到车子往太平门直街拐,就上去问:“车子要不要过双菱路口的?过的话调头,前面积水很深,车子过去肯定要熄火!”
  宣师傅告诉记者,自己在这里已经住了20多年了,从没见过这么大这么急的暴雨,也从来没见过这块地方淹得这么厉害。
  “这种时候,交警的主要精力肯定是放在主干道上了。”宣师傅说,“其他地方需要我们自己来帮忙,只要司机肯听,喉咙痛点、站久一点都没关系。”
  许多司机听了宣师傅的劝说,再自己探头看一看前面的积水情况,就直接调头走了。
  直到上午10点多,积水才逐渐退去,宣师傅特意去路口看了看,能过车了,才离开了这个临时“岗位”。
  环卫工人吴阿姨——
  暴雨中的“暖心黄”
  在窨井盖前竖起警示牌
  □实习生 黄飘 通讯员 蒋虹
  本报记者 钱祎 金洁珺
  早报讯 吴阿姨是西湖景区的一名普通环卫工人,她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曙光路到西泠桥一带的垃圾清扫。昨天中午12点,记者在西泠桥附近见到吴阿姨时,她正穿着墨绿色的胶鞋,身上的橘黄色制服都已经湿透了,“哎,还不是因为早上的那场雨。”
  吴阿姨说,早上7点左右,暴雨倾盆,他就眼睁睁地看着路面的水一下子就涨了起来,最后甚至漫到了人行道上。
  “当时雨下得太急,水根本就下不去,当时北山街上不少车子都只能缓缓向前开。”吴阿姨说。
  随着雨势的加大,北山街上不少窨井盖都被水顶了起来。吴阿姨赶紧去搬开一些窨井盖,加快排水,然后留守在现场,放上红色的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注意。
  丝绸城商户吴凤花——
  赶到店里“抢救”货物
  还是有500件衣服“泡”了汤
  □本报记者 华炜
  昨天的一场暴雨,让西健康路上丝绸城的近20户店家有些措手不及,许多店主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从积水中找到卷闸门的钥匙孔,赶紧开门进店“抢救”货物。
  吴凤花在西健康路上开店已经有8年了,昨天这么大的雨,原本她是不想再开门营业了,但因为放心不下店里的货物,还是从家里开车出门,到了火车东站附近后,看到道路积水比较严重,就干脆把车子停到了东站附近,租了公共自行车往店里赶。
  上午8点,吴凤花骑车从体育场路拐到了西健康路,这时,路上的积水已经超过了膝盖,她心头一紧,赶忙跑到店里。
  “一开门之后,我就知道完了,水已经满过店门口的台阶,店里的积水有二三十厘米,放在地上的几包衣服都泡在了水里,店后面的小仓库也被水淹了。”吴凤花说。
  吴凤花说,地上的几包衣服原本是前一天就要打包发给客户的,但由于还有两个颜色没配齐,所以准备等配齐颜色后再发货,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发出去,就全给水泡了。
  “这次估计有近五百件衣服被泡了,真丝面料的衣服被长时间浸泡后几乎就废了,损失估计得在五六万元左右吧。”吴凤花叹气道。
  不过让吴凤花和其他店家稍微宽心一些的是,西健康路一带的店铺几乎都投过保险,去年地铁施工水管破裂导致店里进水后,保险公司也来理赔了,至少能帮助店家挽回一半损失。


发表于 2015-7-22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来的一点也不猛,是有先兆的,只是这个时间段很多人都还没起床,或者刚刚醒不知道外面这怎么回事
发表于 2015-7-22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气象台宣布免责声明么?
发表于 2015-7-25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7 18:22 , Processed in 0.57564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