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2月6日,在维尔纽斯宣布了《立陶宛独立法案》,占领立陶宛的德国军队撤退以后,立陶宛武装又被向前推进的俄国占领军所击退。维尔纽斯多次易手:波兰自卫队控制了一段时间,以阻止该市被俄国布尔什维克军队占领;然后波兰军队恢复了控制,苏联军队又再次占领。在1920年华沙战役中被击败后不久,撤退的红军在1920年7月12日同立陶宛签订和约,放弃维尔纽斯。1920年10月7日,波兰承认维尔纽斯地区属于立陶宛。但是两天后波兰军队撕毁和约,发动突然袭击占领维尔纽斯。该市及周围地区成立了中立陶宛共和国。1922年2月20日,整个地区成为波兰的一部分,维尔纽斯成为维尔诺省的省会。立陶宛民族被迫离开该市,并且禁止在公众场合使用立陶宛语,因此波兰人和犹太人逐渐占该市人口的大多数,立陶宛人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少数民族,仅占人口的0.8%。在这期间,维尔纽斯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维尔纽斯大学重新开放,城市的基础设施也得到显著改进。到1931年,该市拥有195,000名居民,名列波兰的第五大城市,还拥有生产名牌收音机的Elektrit工厂。 1939年9月19日,苏联侵入并吞并了维尔纽斯。10月10日,立陶宛政府接受了苏联的最后通牒,容许苏联在其全国设立军事基地,交换条件是使维尔纽斯回到立陶宛。10月28日,苏联红军从维尔纽斯撤到郊外,将这座城市交给立陶宛军队。不久以后,立陶宛开始了从考纳斯迁都到维尔纽斯的进程。不过,在迁都完成之前,1940年6月,整个立陶宛被苏联占领,成立了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首府设在维尔纽斯。有4万名居民遭到内务人民委员会(NKVD)的逮捕,被流放到苏联远东地区的集中营。苏联摧毁了城市的工业,斯大林将整个Elektrit无线电厂和一部分工人迁移到白俄罗斯的明斯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