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西湖不远,一辆K7路公交车突然起火
事故中有30名乘客不同程度受伤,其中危重病人15人,无死亡病例
夏宝龙李强王辉忠批示,要求尽快查明起火原因、做好伤员救治工作
本报实习生与诸多市民一起砸窗救人,路过的私家车出租车主动停车送伤员
□见习记者 李攀 张峰 本报记者 朱寅 章高航 黄轶涵/文 林云龙 严翔/摄
昨天下午5时许,本报热线96068陆续接到多名读者来电:“大约5点钟左右,杭州庆春路东坡路口,一辆公交车着火了,已经有人受伤被抬下车了。”
接到线索后,本报多名记者迅速赶往现场采访。
经了解,在这场意外中,有30多名乘客不同程度受伤后需住院治疗。
事件发生后,省委书记夏宝龙作出批示,要求尽快查明起火原因,做好伤员救治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省委副书记王辉忠也就救治伤员、查明原因、做好善后工作等分别作出批示。
在这起意外事件中,本报实习生陆彬彬和诸多市民一起,奋不顾身地砸车窗参与救援,不少路过的出租车、私家车主动停车将伤者送往医院,这些都让我们感到了浓浓的爱和正能量。
【现场】
【救援】
百米外都能闻到
塑料燃烧后的恶臭味
庆春路和东坡路口,离西湖仅数百余米之遥,是杭州的闹市区。周末的西湖边,更是人来人往。
下午5时30分左右,我们赶到现场时,四辆消防车停在那里。公交车上的明火已经被扑灭,但一百多米外依然能闻到塑料燃烧后的恶臭。
起火的公交车是一辆7路车。7路车从城站火车站开往灵隐景区,是杭州公交最繁忙的线路之一,日均客流量约2万人次。
现场,记者看到,两侧车窗和后挡风玻璃已经全部被敲碎,一个灭火器卡在驾驶室的玻璃窗上。透过车窗,可以看到车厢内部被烧得漆黑一片,最严重的是车体中部,周边的座椅被烧得变形。
在车厢里,到处散落着乘客逃离时留下的衣物,后车门位置,则留下了一摊血迹。
晚上6时50分,警戒线四周已经站满了PTU队员,燃烧的公交车已经被拖往工厂修理,但后续工作却远没有结束。
警戒线划出的正方形内,西北角上,三名戴着一次性帽子、拎着工具箱的警方鉴证人员正蹲在路边工作,时不时交流几句。而参与灭火救援的消防队员和后到的环卫工人则开始一起用水枪清理地上的残迹。
椅子、灭火器、铁棒都是救援工具
据悉,事发前,7路车上载有80多名乘客。约下午5时03分,7路车驶经东坡路与庆春路交叉口时,车内突然起火燃烧。
公交车起火时,杭州口腔医院的工作人员高晨晨恰好目睹公交车起火的经过。
昨天下午五点多,小高正好站在医院6楼,她说公交车拐弯的时候,速度也不快,但是还没过路口,车厢里突然冒出滚滚的黑烟。
“不好,公交车着火啦!”小高一路呼叫,几乎跳着从6楼跑了下来。
很快,医院的男同事抱着灭火器,他们把小高拦在了外面,几个小伙子拉开保险栓,朝着车厢一阵喷射。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公交车的车门一直打不开,灭火器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此时,附近百货商场的工作人员和过往的行人也参与到救援人群中,康国海是其中一员。
起火时,康大哥正陪着家人在逛街,发现公交车起火后,他让老婆抱着孩子躲到一边,自己则冲了过去。“当时车里都是黑烟,估计他们想拿破窗的铁锤也找不到,灭火器又比较钝。”康大哥一急,想到了自己电瓶车上的U形锁,他回头抄起锁具就往车玻璃上砸。
很快,两三扇玻璃就被砸出了口子,有乘客从这个“紧急出口”跳了出来,一名中年男子跳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快救救我的老婆和女儿。”
里面应该还有不少乘客被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救援,有人举起了路边沉重的路障牌,还有的人举起了一辆自行车……所有能想到的破窗工具都被用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公交车的后门突然打开,很多乘客趁机从车里逃了出来。
私家车出租车纷纷加入救援队伍
“我当时离这里还有50多米,看到这边车厢冒烟,我就马上跑过来,里面火起得很快,里面的人都在喊‘救命!救命!’,我过来的时候已经有人把窗玻璃砸开了,我就从后窗这个地方往外救人,当时车上还有十几个。”
在现场参与救人的游客李大哥身上污渍夹杂着血迹,声音略微颤抖。
“有个人当时就躺在地上了,我走到公交车后面去,看到地上躺着个小孩子,只从座位那边露出个头,我赶紧把他抱出来,这是车里最后一个人了,我抱他出来的时候他脸色发白,路上拦了一辆出租车让他送医院去了,孩子的爸爸一开始都蒙掉了,看我拦车才跟过去一起走了。”
幸运的是,这时候路过的私家车和出租车全都加入了救人的队伍。
“有一辆出租车,原本是有客人的,看到这个情况,就和客人商量不做生意了,马上载了一个伤者去医院。”李大哥说,这让他也很欣慰。
【特写】
本报实习生陆彬彬
第一时间现场救人
陆彬彬几乎是踉跄着走回办公室的。浑身湿透的他,一下子瘫坐在了椅子上,污水还在顺着裤管往下滴。脸上,手上,脚上,沾满了乌黑的烟灰。
陆彬彬,90后大学生,《今日早报》经济部一名实习生。昨天下午,7路公交车爆燃时,他正好在附近工作。出于记者的敏感,他马上赶往事故现场,不过不是采访,而是跟其他热心人一起,救出了10多名伤者,并拦下多辆私家车和出租车,第一时间把多名伤者送往医院。
一米八的大个子,平时说话中气十足,但是回想起整个救援过程,陆彬彬的声音,跟他的双手一样,还在发抖。
昨天下午5点多,我跟同事在衣之家百货门口。突然,从庆春路东坡路那个方向,跑过来好多人。一边跑,一边叫,有的姑娘还在哭。
出于记者的本能,我马上赶了过去。到现场,我懵了。眼前就是灾难电影里的画面。
一辆公交车被烧成了空壳子,浓烟滚滚有10米多高。车子周围,散落着用过的灭火器,但还是不断有火苗从车窗里蹿出来。
得先灭火,避免二次爆燃造成伤害。
我跟其他几个热心人一起,去附近商场拉出了消防水管。以前没接触过,也不知道该怎么弄,只能像拔河一样,用力拉着水管往外跑,一心就想着快点把水接出去灭火。
(刚回到办公室的时候,陆彬彬浑身都湿透了。T恤衫上,水还在往下滴。头发乱成了一蓬,沾满了烟灰,两个鼻孔都是黑乎乎的。
明火被彻底扑灭后,陆彬彬这才发现,公交车周围,已经躺满了被热心人救出来的伤员。可能因为路堵,120还未到,要先想办法赶紧把伤员送到医院去。)
我跟几个热心的路人一起,把伤员抬到路边,先远离爆燃的公交车。
有个女伤员,长头发被烧成了短头发,浑身都是血,脸上五官都看不清了。我扶了一下她的手臂,还是滚烫的。可能是因为皮肤都被烧掉了,手臂很滑,我轻轻一碰,她就痛得哇哇大叫。还好我力气大,我用手架起她整个上半身,还有一个路人扶脚,把她抬到了路边。
转移好伤员后,我最先跑到庆春路上,站在马路中间,拦下了一辆蓝色的别克车。司机很好,帮我一起抬上了三名伤员,就往医院开去。
我大概拦了四辆私家车,还有三辆出租车。有些出租车上有乘客的,听说要救人,都主动下了车。总共运走了10多名伤员。
(回忆救援过程时,陆彬彬时不时地揉揉手臂。他的袖子上,有好几个小洞。原来是在转移伤员时,离爆燃的公交车太近,手臂被火星子溅到了,烫伤了。)
后来120来了,我帮医护人员把最后一个伤员送上救护车,就回到了衣之家门口继续工作。
坐在台阶上,我想,万一当时救人的时候,公交车再次爆燃,后果不堪设想……我点了根烟压压惊,当时拿烟的手都在发抖。
虽然我还不是一名正式的记者,但在早报实习的这段时间里,看到身边的老师们,整天奔波在采访的路上,他们不光是为了一则新闻,更是为了一份责任。我在早报,不但要跟老师学新闻,更要向他们学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