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15|回复: 7

[新闻] 【今日早报】本报四路记者直击杭州“错峰限行”升级第一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6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四路记者直击杭州“错峰限行”升级第一天——高架不见“长龙”,早高峰缩短,晚高峰通畅早高峰仍有4400余辆本地和外地小 车“闯关”,本周起将重点监控抓拍违规车辆
车开得格外通气,许多车主感叹:“要 是天天能这样就好了!”


  本报四路记者直击杭州“错峰限行”升级第一天——
  高架不见“长龙”,早高峰缩短,晚高峰通畅
  早高峰仍有4400余辆本地和外地小 车“闯关”,本周起将重点监控抓拍违规车辆
  车开得格外通气,许多车主感叹:“要 是天天能这样就好了!”
  □通讯员 杭交宣 华炜 见习记者 霍翟羿 本报记者 陆海峰 吴佳妮
  昨天是杭州市正式实施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错峰限行”调整措施第一天,限行时段比原来早晚高峰各延长和提前了半小时。
  升级版实行后,杭城早高峰还会不会像以前那么堵?车子还会不会慢如蜗牛?还有没有违规车辆闯入禁区?
  昨天,本报记者兵分四路直击“错峰限行”升级后首个早晚高峰。
  昨天早晨7点不到,记者来到位于城北的通益路与康桥路交叉口,这里是城北进入杭州市主城区的重要通道,从杭宁高速方向以及绕城北线下高速的车子,都需要通过这个路口进入杭州市主城区。
  通益路康桥路口向南800米左右就是上塘高架的上桥口,上桥口的右侧是一个通向通益路地面的道口,而在马路中间,已经竖起了非浙A牌照车辆在错峰限行时段禁止上高架的标示牌。
  昨天早晨7点开始,杭州“错峰限行”升级措施准时启动,记者在路口蹲守了短短10分钟,就发现有20多辆外地牌照车辆闯过这个路口。
  随后记者跟随良渚交警中队张队长来到高架上桥口,在高架入口处附近,还是看到不少非浙A牌照的车辆想“闯关”上高架。
  驾驶一辆湖州车牌小车的周先生原打算昨天早上赶到杭州的大哥家中,带老父亲去医院看病。之前他听说过限行时段延长的消息,但不知道具体时间。
  昨天早上6点,周先生从湖州出发后,7点前到达通益路康桥路口。当看到路边的禁行标识牌后,只能把车停在路边。原本预约在8点半的专家门诊,也只能由哥哥带着父亲去了。
  而另外一位驾驶江苏牌照小车的郁先生则在经过通益路康桥路口时,听从了交警的劝导,将车子停在了路边,“我是来杭州旅游的,之前不知道有这回事,既然交警提醒了,我只得乖乖听话的。”
  卡点一:南庄兜
  短短10分钟,就有20多辆非浙A车想“闯关”
  卡点二:上塘高架勾运路上口
  半个小时内,5辆非浙A车被抄违规告知单
  昨天早晨8点左右,记者从南庄兜附近赶到了高架进城方向的勾运路上匝道口,现场已有交警设卡对非浙A牌照的车辆进行拦截提醒。
  在半个小时内,先后有广西、江苏、绍兴等5辆外地牌照车被拦了下来,而这些车主中,有来自外地的游客,也有一些在杭州工作的外地人,而他们“闯禁”的理由大多是“事先不知道情况”。
  交警现场给他们开了违反“错峰限行”规定告知单,并接受完劝导教育后,他们都把车开到了石祥路附近的停车场,等待限行时段结束。
  机动大队的民警楼涛希望通过本报呼吁一下浙A牌照的车主,尽管在这个口子上,早高峰并没有直接拦截到“闯关”的浙A车辆,但有一个问题一直让他们很头疼,就是在临近限行时段结束时,有不少被限车辆会停在高架上的导流带附近等候。
  “这样一来,这段高架本来还比较通畅,车速较快,如果在高架桥面停车的话,很容易发生事故。”楼涛说,“另外,在高架上滞留,也会对通行造成影响,降低城北进城的通行效率。”
  直击
  卡点三:凯旋路艮山路口
  车子明显减少,路口不用再设分流卡口
  以往在早高峰,开车经过艮山路凯旋路口,会非常吃力。因为环城北路下穿隧道工程正在施工,占用了部分车道,而从高速彭埠口子下来的车流,通常会选择从这条路进城,车多路窄,常常出现拥堵。
  不过昨天早上,这个路口却不像往常那样拥堵不堪,就连以往车子一多就设置的分流卡口都不见了。“限行升级还是很有效的。”路口正在维持秩序的协警说,“车子明显少了,路也不那么堵了。”
  由于艮山路秋涛路口上有高架桥,车辆通常走高架,因此该路段检查卡口设在了艮山路凯旋路口。
  昨天早上7点不到,路口交警已全部就位,两人负责现场维持秩序,一人负责沟通和解释。
  由于路口车流量大,艮山路东往西方向遇上红灯,车流停住时,交警就穿梭在等候红灯的车队中,看看有无外地车牌车辆,或是本地车牌受限车辆。
  几乎每一拨红灯,都会有四五辆外地牌照的车被拦下来,缓缓停靠在路边,交警先查看驾驶证、行驶证信息并登记,然后向车主解释把车子拦下来的原因,并开出一张违反“错峰限行”规定告知单,随同一份杭州市区道路“错峰限行”调整指南小卡片,交给司机,然后劝其掉头离开。
  上午8点半,受限的本地车牌车辆也开始出现,不少尾号为1或9的车子出现在车流当中,与之前一样,交警同样给予解释和口头教育,并不处罚。
  据初步统计,从早上7点到9点,2个小时的错峰限行时段内,这个路口共拦下了80多辆违规车辆。
  “目前还是以口头教育为主。”现场交警说,“对外地车牌和本地车辆都有一个月的缓冲期。但如果查到车主有两次及以上类似违规记录,就相当于明知故犯了,还是会做出相应的处罚。”
  对于“错峰时间”的延长,广大车主能理解并支持吗?记者发现,通过交警的解释,车主们都选择了服从交警指挥,掉头驶出限行区域。
  一位从宁波开车到杭州,准备前往紫金港的车主告诉记者,前一天晚上,朋友还给他打电话,告诉他外地车早晚高峰不能进杭州主城区,可自己忘了,仍选择老路,从彭埠下了高速,其实应该在留下下高速的。
  也有很多司机建议把错峰限行的标识做得更明显些,最好大一点,密度高一些,一下高速就能看到,免得开冤枉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4-5-6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报四路记者直击杭州“错峰限行”升级第一天——高架不见“长龙”,早高峰缩短,晚高峰通畅早高峰仍有4400余辆本地和外地小 车“闯关”,本周起将重点监控抓拍违规车辆
车开得格外通气,许多车主感叹:“要 是天天能这样就好了!”


  本报四路记者直击杭州“错峰限行”升级第一天——
  高架不见“长龙”,早高峰缩短,晚高峰通畅
  早高峰仍有4400余辆本地和外地小 车“闯关”,本周起将重点监控抓拍违规车辆
  车开得格外通气,许多车主感叹:“要 是天天能这样就好了!”
  卡点四:石祥路东新路口
  因周日调休,不少本地车主记错尾号被罚
  昨天早上,记者来到石祥路东新路口。东新路是几条进城车量较多的道路之一,也是老“堵点”。
  “以石祥路为界,石祥路以南都是限行的,石祥路以北不限行。”在石祥路东新路口执勤的下城五中队副队长毛路伟说。
  早上7点,升级后的“错峰限行”启动。7点03分,毛路伟就发现,东新路南向北车道上,两辆外地牌照的小车一前一后排在左转车道上等红灯,一辆是浙B牌照的白色奥迪车,一辆是苏C牌照的黑色轿车。
  白色奥迪车的车主是一位女士,她摇下车窗对毛路伟说,自己知道7点将实行新的错峰限行措施,她想卡在7点之前出城,只是时间没算好。了解情况后,毛路伟给女车主发出了一张违反“错峰限行”规定告知单。
  而后面那辆苏C牌照黑色轿车,车主是一位40多岁的男子,摇下车窗后显得一脸茫然:“限行?我不知道啊,我是来旅游的,准备开车去富阳。”
  毛路伟在向这位车主解释了新的“错峰限行”规定后,也给他一张告知单。
  “因为新规刚实施,目前我们对违规的外地车和8点半以后违规的本地车,还是以告知为主,暂时不予处罚。”毛路伟说,“不过,从7点到8点半,违反错峰限行尾号规定的本地车,还是要开罚单的。”
  昨天早高峰限行时段内,石祥路东新路口,共有11辆外地车闯入限行范围。在8点30分到9点这一段延长的限行时段内,也有9辆尾号为1或9的本地车主被拦下。由于在新规缓冲期,交警对20位车主进行了教育引导,暂不处罚。
  在7点到8点30半之间,路口交警开出了14张罚单,这一数字比平时高出不少。理由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不少车主在五一小长假调休之后犯了迷糊,把上班的第二天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周二(限行尾号为2和8),开着尾号为1或9的车在高峰时段就上了路,这几张罚单,吃得有点冤枉。
  限行区域外设置104个卡点
  早高峰共有4400余辆小车违规
  昨天上午7点不到,杭州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已进入“战斗”状态。
  记者在指挥中心看到,操作台右前方屏幕上标出了限行区域范围和限行范围边界的各条道路,操作台正前方的一大块屏幕墙上,几十块屏幕传来各路段的实时道路通行情况,工作人员根据现场情况,通知各路口卡点的执勤交警进行疏导。昨天,交警部门共在限行区域外围设置了104个有警力卡点。
  记者从指挥中心的监控屏幕上看到,各个主要卡点还是有一些尾号限行的杭州牌照车辆和非浙A牌照车辆被交警拦停。
  如7点30分,在文晖路上塘路口,一辆浙A尾号为9的小车被交警拦停;7点35分,在艮秋立交艮山西路进城方向,一辆浙D牌照的小车被交警劝导转向,10分钟后,同一位置又有一辆浙K牌照的小车被劝离;随后,在石祥路杭行路口、湖州街通益路口又分别有鲁K、晋A、赣M等非浙A牌照的车辆被劝导。
  可能由于许多司机对“错峰限行”升级措施还不太了解,整个早高峰期间,还是出现了部分限行的杭州牌照车辆和非浙A牌照车辆进入限行区。执勤交警对车辆进行了疏导劝离,不少车主掉头驶离了限行区,也有一些车主在限行区外等候至限行结束后再进去限行区内。
  据统计,昨天早高峰限行时段,交警部门现场查处违反错峰限行规定的小客车400余辆;非现场抓拍违规浙A号牌小客车1000余辆、非浙A号牌小客车2000余辆;现场教育违规小客车1000余辆。
  为确保“错峰限行”调整措施平稳实施,杭州交警将采取人性化执法管理,设立“错峰限行”调整措施“教育引导”期。对违反“错峰限行”调整措施规定的机动车驾驶人进行宣传教育,保留1个月的“教育引导期”,在这一个月“教育引导期”内,对违法车辆先不作处罚,但违法车辆必须停车等候。但在原来“错峰限行”时段内(7:00-8:30、17:00-18:30)的违法车辆,不设“教育引导期”。
  从本周起,杭州交警将通过视频大会战的方式,加强违反限行规定车辆的监控抓拍和现场教育。
  处罚
  成效
  上塘-中河高架排队明显缩短
  德胜路东新路下口不见“长龙”
  “错峰限行”升级后,昨天早高峰杭州主城区的道路通行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据杭州交警部门介绍,昨天早晚高峰时段,市区主要道路、高架道路通行平稳顺畅。交通流量明显下降,高峰时间明显缩短,行车速度明显提高。
  以往早高峰车辆排长队的上塘-中河高架、德胜快速路等拥堵路段昨天的通行状况如何?交警支队沈警官介绍,平时上塘高架北往南方向早高峰时队尾一般要排到石祥路上方,而昨天早高峰上塘高架车辆尾部由瓜山立交移到了大关路上口,比以往同时段缩短了3公里。
  中河高架车辆尾部也由中兴立交移至复兴大桥桥南,缩短超过1.2公里。
  地面道路以东新路为例,昨天早高峰的通行状况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东新路作为杭城东北方向进入市区的主通道,平时早高峰承受着很大的通行压力。比如丁桥方向的市民一般都会走秋石高架,北向西转入德胜高架后进入东新路。
  以往的早高峰,东新路下匝道队尾的车辆要一直排到秋石高架附近,下匝道后进入东新路也都是密密麻麻的车流。昨天早高峰时,德胜快速路东新路下口段竟然没有出现车辆排队现象,而原来早高峰这里要排队近2公里,消除了这一交通拥堵节点。
  当然,昨天早高峰也有相对比较拥堵的路段,如德胜高架文一路的下桥口、瓜山立交西向东往留石快速路方向都出现了排队通行的现象。
  早高峰比平时缩短近半小时
  晚高峰车也开得格外通气
  昨天整个早高峰,“错峰限行”升级后的效果还是得以显现。主要表现在早高峰开始时间比平时晚,结束比平时早,早高峰结束时间同比上周一提前25分钟,并且结束后没有再次出现明显回升。
  沈警官说,昨天7点40分左右,市区道路交通拥堵指数达到6,到8点20分左右,拥堵指数回落至5.6左右,开始出现了明显下降,整个早高峰大约持续了40分钟,比以往减少了近半小时。
  而在以往,8点半限行结束后,往往会再次出现车流量增多的情况,昨天当记者9点15分离开交警指挥中心时,整个市区道路通行情况依旧良好,没有出现车流短时增多的情况。
  通过杭州交警部门微波检测,与4月21日(周一)早高峰相比,昨天早高峰市区道路交通流量总体下降6%,流速上升6.8%(平均车速从39.4公里/小时提高至42公里/小时);限行区域道路交通流量总体下降12.24%,流速上升9.37%(平均车速从36公里/小时提高至39.4公里/小时);高架道路平均车速从36.8公里/小时提高至43.8公里/小时,提升19%。当日早高峰交通拥堵指数最高值为6.4(中度拥堵),与上周同时段数值8.0(严重拥堵)相比下降明显。
  另外,昨天晚高峰,杭城整体路况也非常顺畅。昨晚6点,本报记者开车从体育场路中河路口到黄龙体育中心,一路畅通,路口没有长时间排队,到晚上6点半,晚高峰基本结束。不少车主感叹:“要是天天能这样就好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4-5-6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钱江晚报】
与之前周一早高峰相比,昨限行区内流量下降12.24%,流速提升9.37%错峰限行升级首日
这个早晚高峰,顺畅了许多
早高峰查获劝导闯禁车4000余辆,限行增加的半小时内闯禁车比较多
这些闯禁车将有1个月的教育期,暂不处罚
本报记者 徐建国


  昨天是杭州错峰限行升级首日——从这一天开始,限行时间从原先的1个半小时延长至2小时。同时,非浙A车,全号段不允许在限行区以及绕城内高架通行。措施调整后,杭城交通情况如何?昨天,记者在执勤点发现,在增加的半小时限行时段内闯禁车明显增多,不少外地牌照车辆对新举措还不是很熟悉。
  昨天早高峰限行时段内,交警现场查处违反错峰限行规定的小客车400余辆;非现场抓拍违规浙A号牌小客车1000余辆、非浙A号牌小客车2000余辆。
  值得一提的是,旨在改善高峰通行的错峰限行升级版,至少从昨天来看,似乎真的奏效了:早高峰比上周一提前25分钟结束,全城交通拥堵指数晚高峰时为“顺畅”。
  8点半后
  石祥路东新路路口
  闯禁车多了起来
  早上7点不到,东新路石祥路路口,交警早早在这里布阵。交叉口以南路段,是早晚高峰的限行路段,禁行的标志牌醒目地树立着。
  7点到8点半,交警在路口共拦下了13辆闯禁车辆,其中包括9辆本地车和4辆外地牌照车。
  “跟平时比,查处量基本差不多。”不过8点半以后,情况发生了改变。无论是从南口出来的,还是准备进入南口的,限行车一下子多了起来。在南口执勤的民警,几乎每个红灯停靠时,都能发现限行车。仅半个小时,就发出去13张告知单,其中8辆本地车,5辆外地车。“还有好几辆限行车,来不及上前告知劝导,就已经走掉了。”闯禁司机对此的回答,都比较的统一:“8点半以后还限行啊?不知道呀!”
  交警说,对8点半到9点之间的闯禁车,有1个月的教育期,暂不进行处罚。但在限行时间段内,车辆是绝对不能进禁行区的。
  限行时间内
  南庄兜高架上桥口:
  不少外地车直冲高架
  通益路与康桥路交叉口,这里是城北进入杭州市城区的重要通道,从杭宁高速南庄兜收费站下高速的车子,都需要通过这个路口进入杭州市主城区。过这个路口后,有两个选择,一是走地面道路,二是直接上中河上塘高架。对于要进城的车子来说,走高架自然是最方便的。
  从昨天开始,非浙A车,在早晚高峰不允许上高架,上桥口附近已经竖起了限行标牌。不过,记者在现场看到,在10分钟内,仍有5辆外地车,直冲高架而去。“高架上速度比较快,在这里劝导比较困难。”民警说,其实标志标牌已经够醒目了,司机如果遵守规则,应该是能看到的。他们会在前方红绿灯处,当车辆停下等候时,对非浙A车进行劝导告知。
  交警在执勤中还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临近限行解除前,有些浙A牌照的车,在高架上滞留等待。“这些车都准备进城的,但是9点没过,他们是不能进入石祥路以南路段的,所以为了方便,索性就在高架上短暂逗留。”交警说,但这样不仅有安全隐患,而且会影响主线通行效率。“我们将对违停车辆进行抓拍。”
  晚高峰时
  全城交通拥堵指数
  为“顺畅”
  错峰升级,非浙A车全号段限行,对早晚高峰的交通有没有起到改善作用呢?从昨天的情况看,可以给出肯定的答案。
  “好久没开过这么爽快的高架了。”车主罗先生有点小激动。他昨天早上是8点40分从石祥路上的高架,一路往南,在西湖大道下高架。整个行程总共耗时18分钟。“简直是不敢想象,大多数路段都能开到60公里/小时,只是在环城北路上方,有短暂的滞缓。”他说,要在以前,车子至少从德胜路上方就开始堵了,一路过去没半小时肯定下不了高架。
  早高峰如此,晚高峰同样如此。傍晚5点,交通指挥室监控显示,中河高架北往南没有队尾,而南往北队尾也仅仅在涌金立交这边,而且速度也还能超过30公里/小时——这对于晚高峰来说,已经属于非常不错的通行速率了。而杭州市建委交通拥堵指数监测平台甚至显示,这个时间段,全城交通属于“顺畅”。
  17点45分的监控显示,灵溪隧道、文二文三路单行线、上塘高架,德胜高架保俶路下口等,通行都很不错,基本都不需要排队,这可能都出乎车主们的意料。
  网友mini说,看来在杭州开的外地车不少啊,早晚高峰一限,车速“嗖”的就上去了。
  据交警部门统计,昨天早高峰,上塘高架车辆尾部由瓜山立交移至大关路上口,缩短3公里。中河高架车辆尾部由中兴立交移至复兴大桥桥南,缩短超过1.2公里。德胜快速路东新路下口段由原先排队近2公里到无排队现象。
关于双限,继续你问我答
  本报讯 升级版错峰限行措施正式实施。围绕着限行、限牌,本报let's go微信平台这两天收到了很多粉丝的提问。我们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继续你问我答,为大家的出行服务。
  网友孙妥妥:新限行后石祥路的高架路面往半山隧道是否限行?
  答:对于浙A车辆,早晚高峰是不限行的。但是非浙A车,是不能通行的。因为根据新规,非浙A车,限行时段内,不能在绕城高速合围区域内的城市高架道路上通行,其中包括了秋石高架。秋石高架包含了半山隧道。所以,非浙A车要通行的话,建议走地面道路。
  网友刘加兵:错峰限行升级后,绕城高速能开吗?
  答:绕城不在限行范围内。
  网友Skyouth:想问一下虎跑路在不在限行范围内?
  答:限行区域为,留祥路—石祥路—石桥路—秋涛路—复兴路—老复兴路—虎跑路—满觉陇路—五老峰隧道—吉庆山隧道—梅灵北路—九里松隧道—灵溪南路—灵溪隧道—西溪路—紫金港路—文一西路—古墩路构成的围合区域内所有道路以及高架(含匝道以及附属桥梁、隧道)。
  其中,除虎跑路、满觉陇路、五老峰隧道、吉庆山隧道、梅灵北路、九里松隧道、灵溪南路、灵溪隧道、西溪路等道路外,其余边界道路可以通行。
  也就是说,虎跑路是在限行范围内的,限行时段内不能通行。
  网友鉴别:九堡大桥限行吗?
  答:根据错峰新规,无论是否是浙A牌照车,九堡大桥均不在限行区域内,可以放心行驶。
  本报记者 徐建国
  与4月21日(周一)早高峰相比——
  早高峰市区道路流量下降6%
  流速上升6.8%
  平均车速从39.4公里/小时提高至42公里/小时
  限行道路流量下降12.24%
  流速上升9.37%
  平均车速从36公里/小时提高至39.4公里/小时
  高架道路车速从36.8公里/小时
  提高至43.8公里/小时
  提升19%
  昨早高峰交通拥堵指数最高值为6.4(中度拥堵)
  与上周同时段数值8.0(严重拥堵)相比,下降明显。


发表于 2014-5-6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的,希望公交配套跟上
发表于 2014-5-6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除非不卖拍照了,否则和当年限行一样的,逐渐江河日下,日后再“升级”
发表于 2014-5-6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把外地车限了的确很不错,经常遇见很多外地车(尤其私家车)在临近路口时没有方向感而作出一些交通违法行为,严重影响后方车辆正常通行和带来交通安全隐患。
发表于 2014-5-7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薍o.孓鳡覺 发表于 2014-5-6 23:34
其实,把外地车限了的确很不错,经常遇见很多外地车(尤其私家车)在临近路口时没有方向感而作出一些交通违 ...

对不了解本地公共交通系统的外地人来说,私家车才是重要的吧。更重要的是,杭州打得到车吗?
发表于 2014-5-7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薍o.孓鳡覺 发表于 2014-5-6 23:34
其实,把外地车限了的确很不错,经常遇见很多外地车(尤其私家车)在临近路口时没有方向感而作出一些交通违 ...

还行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6 16:43 , Processed in 0.46319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