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杭州地铁5号线工程项目的 情况说明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杭州地铁二期建设规划已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发改基础[2013]1175号文),近期建设项目为2号线二期工程、4号线一期工程、5号线一期工程、6号线一期工程等4个项目,线路全长约106.6公里。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19年)的通知》(下简称《近期建设规划》)。 杭州地铁5号线工程位于城市最主要的客流走廊上,线路起自余杭区余杭组团的科技岛站,主要经由水乡北路→创意路→海曙路→余杭塘路→萍水路→桥弄街→衢州街→重工路→东新路→建国路→江城路→飞云江路→钱塘江→长河路→滨康路→金城路→萧山火车站→站前东路→萧山区新塘街道香樟路站止。 现阶段最新方案中,5号线工程线路长度约为51.5km,全部是地下线,共设车站38座。工程包含换乘站15座,分别与临安城际、绍兴城际、1、2、3、4、6、7、8、10、11、13号线换乘。车站平均站间距约为1.37km,最大站间距约为2720m,位于凤凰城站至江南大道站区间,最小站间距约为743m,位于城站站至江城路站区间。工程在五常设车辆基地一座,为五常车辆基地;并在五常车辆基地内新建主变电站1座。工程需设置区间通风竖井3座,分别位于五常站至蒋村站区间、浙大紫金港站至三坝村站区间以及凤凰城站至江南大道站区间。 5号线工程交通衔接规划的重点是通过合理布局相应的轨道站点终端设施(停车场、存车场、公交场站等)引导居民出行选择,借助相应的交通辅助设施(过街设施、指引设施等)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以优化出行选择结构、提高整体出行效率。交通衔接规划主要原则为:以轨道交通车站为中心,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确定各车站功能定位、具体车站衔接设施构成及规模;落实非机动车的停车换乘条件,结合沿线道路条件、商业地块及公共设施用地使用情况,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场;根据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的特色,在每个站点设置公共自行车停车点,以方便周边居民乘坐轨道交通出行;步行衔接考虑与地下空间等商业开发设施相结合;实现公共交通一体化,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要实现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受地铁开通运营对城市综合交通结构的影响,对既有公交枢纽站的功能进行调整。 本工程能源消费种类主要包括电力和水。项目外电源采用集中式供电。杭州地铁5号线工程供电系统需新建1座专为地铁供电的110/35kV主变电所,另外利用1号线火车东站(工农路)主变、2号线建设一路主变,新建主变电所设置在余杭区余杭组团五常车辆基地内。主变电所用电从杭州市供电网接入。 项目各车站、区间等所需的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采用城市自来水,主要从附近市政管网上接入。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本工程大部分车站周边市政给排水管网较为完善,具有良好的接管条件。下阶段在业主的协助下与相关的水务部门沟通后,取得车站接管点的市政水压实测资料,便于优化车站消防给水方案。对于车站与周边市政排、雨水管道的接管方案,将结合具体车站的管线改迁方案进行。排水点在车站出入口、风亭附近集中合并,尽量减少和市政排、雨水管的接驳点,节省接管费用。室外有完善排水设施的车站,在满足杭州市政部门相关法规的条件下考虑取消室外化粪池的排水方案,以便节约投资及减少运营维护的工作量。 在本工程建设、生产及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通过沉淀处理达标后,按照市政管道管理部门指定的排放方式,排入指定的污水系统。废气,满足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标准,严禁超标排放。对产生有害气体、粉尘、油烟及废热等场所,根据有害物质的特点、性质、数量和危害程度,考虑采取有效的消烟除尘和通风措施,配置必要的除尘、净化或回收装置,以保证施工场所及其周围环境空气达到国家环保、劳动卫生能源部门等有关法规、规定和标准。 目前,地铁5号线工程相关前期工程正在有序推进。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以及建设厅关于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行政许可的受理条件和要求,呈报本说明,望给予支持,核发杭州地铁5号线工程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为盼。 特此说明。 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