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3|回复: 1

[新闻] 【钱江晚报】老杭州的粉墙黛瓦马头墙,如斯风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屋檐到楼梯、从墙体到门窗,杭州出书“解剖”历史建筑
清末、民国时的杭州人都住什么样的房子,这本书带你浏览那段旧时光——
老杭州的粉墙黛瓦马头墙,如斯风情
本报记者 王丽 本报通讯员 连珏艳





位于湖滨特色街区的思鑫坊建筑群,就是后期石库门里弄建筑的典型代表,用今天的住宅做类比,大约可以算作精装修的大户型。在杭州的里弄坊巷中算是比较纯正和高档的石库门房子。
从图上大家可以看到,单元入口的石库门门楣上刻有简洁的浮雕花饰;入石库门内便有一个小天井,天井后均为清水砖墙的二层楼房。据说这里曾经居住过中华书店商务印书馆股东、海外归侨侨眷等不少知名社会人士,文化味很浓。

西湖大道224号至236号(双号)建筑,在当时的杭州是介于花园洋房和老式墙门之间的一种常见的“中产阶级”的住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高尚住宅”。
20世纪90年代中期,扩建西湖大道时拆了三幢石库门建筑,现仅存这幢“孤品”,所以格外珍贵。


  “粉墙黛瓦马头墙,牛腿挂落花窗格,小桥流水枕人家。”千年古都杭州城,几经繁荣,在满目钢筋水泥的城市中,那些隐匿在角落里的老房子,经历着时光荏苒,默默延续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脉。

  但它们身上曾代表的时代印记、文化内涵,终究在逐渐“雨打风吹去”。这些老房子在建筑上有什么特色,它的门窗、楼梯、屋面到底有什么讲究?这些问题,杭州需要一个能留存下去的答案。

  昨天这个答案出现了——记者从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了解到,历时近两年时间的实地测绘和记录,杭州第一本详实记录杭州历史建筑构造的书籍——《杭州历史建筑构造汇编之民居篇》(暂定名,以下简称《构造汇编》)即将出版。

最早的“商品房”是什么样子,为你“存照留念”

  昨天,记者拿到了《构造汇编》的终审版,翻开书来,感觉就像一本杭州历史建筑的写真集。那些精致的房屋细节、建筑构件,以一张张图片和构造图的方式跃然纸上。

  据了解,这本书籍里汇编的构造图主要选编自建造于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杭州第一批至第五批历史建筑,建筑功能为民居建筑,建筑类别包括了传统民居、花园别墅和里弄建筑。

  翻看这本300多页的书籍,就像看到了那个时代的旧式民居。

  要说这本书籍记录得有多细致,打个比方,它就像把历史建筑做了个解剖一样,从房子的基础到屋檐、到楼梯、墙体、屋面、门窗,都按照实例绘制了立面图、剖面图,甚至标明了尺寸,配上了实物照片,并且分门别类做了归类和整理。

  就拿杭州里弄的石库门为例(见右图),《构造汇编》里将不同时期,不同历史建筑的石库门集合在了一起,这些风格各异的石库门背后各有故事。

  老杭州也许都还听父辈们说过,石库门其实就是最早的商品房,也是由房地产商开发,供出租、出售。不过因其入住主人的不同,石库门也千姿百态。

  石库门的前脸只是书中记录的其中一种建筑构件。

78种老构件、200处实例,尽是老杭州的文化碎片

  据了解,这本书里一共详细描述了78种老构件、超过200处的实例绘图。光窗户一项,书本就筛选了不同历史建筑里数十种不同造型的窗户,一一精绘。

  为什么要干这件“麻烦事”,杭州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王主任告诉记者,这是为了避免历史建筑因修缮方法不当或过度开发利用。“不少查勘、设计、施工、监理和装修单位不懂保护,在修缮历史建筑过程中盲目改动、甚至拆除原有结构体系和特色构件,破坏了历史建筑的原有风貌和有价值的建筑元素和符号。”

  拿到这本即将出版的《构造汇编》,浙江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陈洁行十分激动。他告诉记者,这是杭州第一部对杭州历史建筑记录如此详细的书籍。

  他觉得可以将这些文化碎片看成杭州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详实的档案资料,同时也对今后传统建筑(仿古建筑)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范本。

  “现在不少做仿古建筑的,只学了形却没学会神。比如支撑的木头柱子,老底子木匠师傅都知道‘千年翘角枫,万年水滴松’,做支撑柱的木材就要选防腐性强的木头,而现在有些做仿古建筑的不仅选材不讲究,制作工艺也没学会。”

专家建议,历史建筑修旧如旧,但不能张冠李戴

  昨天,杭州市历保中心还邀请了相关专家们来提提建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书恒的建议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作为一本记录这么详实的书籍,张书恒说,《构造汇编》完全可以作为杭州历史建筑的档案,为历史建筑自身的修复提供精确的参考。不过张书恒强调,《构造汇编》的运用要慎重。

  “每一个历史建筑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对历史建筑的修复修旧如旧,是要求修复时按照建筑自身的证据来修,保持真实的历史信息。我们提倡的是原址保护、原物保护。”而张书恒担心的是,张冠李戴是建筑修复上的大忌。比如《构造汇编》里记录的如庐门的造型,以后如庐门的修复可以参照这本书籍,但这个造型尺寸如果运用到其他历史建筑的维修上,那就万万不可了。”

  记者了解到,在征求各方意见后,进一步修改完善《构造汇编》,预计明年年初将正式出版发行。而继“民居篇”之后,将会陆续推出历史建筑公共建筑篇、教育建筑篇等。

  自2004年公布第一批历史建筑以来,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公布六批共计336处历史建筑。

  其中近300处历史建筑已启动实施修缮工程,200余处历史建筑已修缮完毕。孩儿巷98号、湖边邨建筑群、思澄堂等30余处历史建筑修缮项目被评为杭州市历史建筑优秀保护利用奖。


发表于 2012-11-1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历史建筑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对历史建筑的修复修旧如旧,是要求修复时按照建筑自身的证据来修,保持真实的历史信息。我们提倡的是原址保护、原物保护。”

——很好!
但问题是,谁去监管!?现在杭州幸存的历史建筑,被装修得面目全非的太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8 06:34 , Processed in 0.19101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