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17|回复: 18

[转帖] 毛泽东最爱乘坐哪些交通工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2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毛泽东最爱乘坐哪些交通工具?
2012年07月22日 07:30:00 | 责任编辑: 韩梦霖 | 来源:发展论坛 | 更多酷图>>>

1964年8月,毛泽东北戴河骑马

  毛泽东最爱乘坐哪些交通工具?骑马、乘火车还是坐飞机?年龄大一些的老人都知道,毛泽东主席对中国铁路情有独钟。一般情况下出行,他都是坐火车,一边视察祖国大好河山,一边在列车上思考国家大事,休闲工作两不误。毛泽东主席曾说:“乘火车就可以掌握主动权,想停就停,想走就走。”


2012年07月22日 07:30:00 | 责任编辑: 韩梦霖 | 来源:发展论坛 | 更多酷图>>>



  1947年,任弼时(前右二骑马者)和毛泽东(前右三骑马者)、周恩来(前右一骑马者)在转战陕北途中。



2012年07月22日 07:30:00 | 责任编辑: 韩梦霖 | 来源:发展论坛 | 更多酷图>>>


江青随毛泽东转战陕北




2012年07月22日 07:30:00 | 责任编辑: 韩梦霖 | 来源:发展论坛 | 更多酷图>>>




  1949年3月,中共中央由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向北平迁移时,毛主席坐的是从国民党军队手中缴获的美式军用吉普车。毛泽东乘坐这辆美式吉普车在西苑检阅了部队。



2012年07月22日 07:30:00 | 责任编辑: 韩梦霖 | 来源:发展论坛 | 更多酷图>>>



解放前,毛主席乘坐美式吉普车的珍贵照片



2012年07月22日 07:30:00 | 责任编辑: 韩梦霖 | 来源:发展论坛 | 更多酷图>>>



1966年11月10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乘212检阅红卫兵。



2012年07月22日 07:30:00 | 责任编辑: 韩梦霖 | 来源:发展论坛 | 更多酷图>>>

1945年毛泽东乘坐飞机赴重庆参加和平谈判。


2012年07月22日 07:30:00 | 责任编辑: 韩梦霖 | 来源:发展论坛 | 更多酷图>>>



1945年毛泽东乘坐飞机赴重庆参加和平谈判。



2012年07月22日 07:30:00 | 责任编辑: 韩梦霖 | 来源:发展论坛 | 更多酷图>>>


1945年毛泽东乘坐飞机赴重庆参加和平谈判。



2012年07月22日 07:30:00 | 责任编辑: 韩梦霖 | 来源:发展论坛 | 更多酷图>>>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07月22日 07:30:00 | 责任编辑: 韩梦霖 | 来源:发展论坛 | 更多酷图>>>

1963年毛泽东在火车上看河北水利规划图


2012年07月22日 07:30:00 | 责任编辑: 韩梦霖 | 来源:发展论坛 | 更多酷图>>>


毛泽东在济南列车上宴请巴西共产党总书记路易思·卡洛斯·普列斯特斯




2012年07月22日 07:30:00 | 责任编辑: 韩梦霖 | 来源:发展论坛 | 更多酷图>>>


解放后,毛泽东多次乘火车出行



2012年07月22日 07:30:00 | 责任编辑: 韩梦霖 | 来源:发展论坛 | 更多酷图>>>

解放后毛泽东多乘坐火车出行。



2012年07月22日 07:30:00 | 责任编辑: 韩梦霖 | 来源:发展论坛 | 更多酷图>>>

解放后毛泽东多乘坐火车出行。




2012年07月22日 07:30:00 | 责任编辑: 韩梦霖 | 来源:发展论坛 | 更多酷图>>>


毛泽东与专列乘务员合影。



2012年07月22日 07:30:00 | 责任编辑: 韩梦霖 | 来源:发展论坛 | 更多酷图>>>

毛泽东与专列乘务员合影。



2012年07月22日 07:30:00 | 责任编辑: 韩梦霖 | 来源:发展论坛 | 更多酷图>>>
解放后毛泽东也乘坐过江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2-7-22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列一开,沿途列车大晚点,就如同前几年某人专列来杭一样{:soso_e126:}
发表于 2012-7-22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时代也一样,宴请国外友人的时候我们国家并不富吧,但菜肴很丰富啊
发表于 2012-7-22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sx198 发表于 2012-7-22 21:25
那个时代也一样,宴请国外友人的时候我们国家并不富吧,但菜肴很丰富啊

这个就不要吐槽了
难道用馒头咸菜招待外国使节或是首脑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主席畅游长江为何不用水中照片宣传(图)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 15:14  新浪读书


  文章摘自《烙刻:记忆中的影像》
  作者:巴义尔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本书简介:《烙刻——记忆中的影像》是一本有趣的书,也是一本修复、维护人们记忆的书。说它有趣,是因为书中收录的这些图片,对于40岁以上的中国人是那样的熟悉亲切,又是那样的遥远依稀,我们手捧这“熟悉遥远”的影像,……[连载内容]


《毛主席畅游长江后向群众招手》(钱嗣杰 摄)
1955年6月,毛主席横渡长江(侯波 摄)


受毛主席影响,黑龙江人横渡松花江(李振盛 摄)



  从1956年到1966年的10年间,毛泽东共畅游长江17次。“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便是他第一次游长江时写下的名句。


  1966年,毛主席已经是73岁的老人了,他还要再游一次长江。考虑到安全原因,中央和湖北省委再三劝阻,地方领导也怕出事,主席感冒拉肚子腿抽筋等等都是大事,谁也负不了责任。然而对于极赋个性、有着浓郁诗人气质,又一贯天马行空的毛泽东来说,他可以很轻 松地面对这种善意的劝阻听而不闻,更何况此次游长江绝非兴致所至,心血来潮,而是意义重大:因为此时正是“文化大革命”帷幕徐徐拉开的关键时刻,老人家要让他的对手们看看,“我是不行了吗”,同时也是对全国人民的一次展示—“我的魅力依旧”。这是毛主席最后一次游长江,7月16日,在一群游泳高手的保护下,毛主席顺流而下,在不大的风浪中“胜似闲庭信步”。


  在武汉,毛泽东还接见了美国友人、作家路易斯·斯特朗,还见了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元帅只是在岸边看着,听毛泽东大讲搏斗和征服的理论,毛说我们不怕大风大浪,蒋介石大吧,美国人大吧,只要你敢顶,就没什么可怕的。毛还对美国作家说,我想还游密西西比河,大概美国总统不同意吧。


  这次游长江自然会留下许多好照片,但传播最广的、家喻户晓的名作,当属他在快艇上的这一张。其不仅在报刊上广泛刊登,还以宣传画、展览图片等形式流传在中国的各个角落。


  既然是反映伟大领袖游长江,为什么不选一张水中游泳时的照片作为代表作广泛传播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游泳时只能从高处向低处拍,而这样的拍摄角度基本没有办法获得伟岸、神威的形象,相反只能产生俯视、渺小的效果,而对于伟大领袖来说,伟岸神威的形象,要比游泳本身重要得多,加之还有大量的文字报道,照片用在船上身着浴衣这样的情节来点明游泳就足够了。尤其还要挥手,在船上挥手,就会有“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效果,在水里挥手,虚假做作不说,还容易给人以“救命”的错觉。


  这幅作品的拍摄者是曾在毛泽东身边任专职摄影师、新华社中央组的著名摄影记者钱嗣杰。钱老1946年参加革命,是地地道道的“红色摄影师”,如今离休在家。回忆起当时拍这幅照片时的情景时,钱老说:


  1966年7月16日这一天,天气特别好。毛主席一行人到了武汉长江大桥附近的江面上,主席从快艇上的梯子下到江里,只穿了游泳裤,也不戴游泳帽。游了一小时零5分钟。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陪同,还有8341部队(中央警卫团)的十几个警卫,都是游泳高手,主席很不喜欢离他们太近,但是汪东兴又不放心,所以派了这些人保卫,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大概就二三米的样子,确保“一步就能到”的距离。而且事先已经按这个线路趟了一遍。那时已经不是“横渡”长江了,而是顺流而下,所以叫“畅游长江”。为了这次游,主席已经叨咕了很长时间了。


  毛主席实在是太想游泳了。他在湖南老家时就喜欢游,而且他和其他人游海水不同,他认为那就是个“泡海水”,主席是要“横渡”,要的是拼搏,他的游泳,早已超过了体育锻炼的含义了,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举动。


  我在旁边的小木船上跟着拍摄。当时正好在举行第11届横渡长江游泳比赛,江边两岸都是游泳的人们,为避免和人们相遇,主席的快艇在江中心。主席游完上了船,就问我们这些人(警卫、大夫、护士、我)游了没有,我们说游了,他才高兴,披上睡衣在甲板上散步。这时被一个游泳的小学生发现了:毛主席!小学生喊了一嗓子。这下不要紧,所有的人都开始往主席的船游过来,警卫们着急了,赶快让主席的船离开,但人们仍然在欢呼,喊着“毛主席万岁”,“我看见毛主席了”。水上顿时组成了一道红色的长城—红旗和红色的游泳衣。我也被这番景象所感染了,快步到了主席的旁边,拍了这张他向群众挥手的的照片。他的身后是武汉长江大桥,他曾用“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句来赞赏这座大桥。为了安全,我们的快艇很快向上游驶去,游泳的人们渐渐地消失在江面上。主席一直穿着睡衣,到了岸上进了汽车,一直到了驻地才换的衣服。


  我当时用的是德国的禄莱相机,英国的伊尔福胶卷。还有135的莱卡相机。7月25日照片在《人民日报》上登出,与毛主席畅游长江的消息一起,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我那次拍了30多张,两个120的,一个135的。这边新华社催着要照片,我就把胶卷给了中办主任汪东兴,他自然会有办法带回北京。后来有人告诉我,主席看了这张照片很满意。主席有个特点,他从来不审照片,只有大型活动如“五一”、“十一”时周总理才看,以防把哪个民主党派的大人物给漏掉了。


  给主席拍照片非常紧张。我那些年一直都不敢放松。每次拍完了就等着冲洗放大之后,发了稿才能睡踏实。一出去就要想着要把照片拍好,因为各大报早都留着窗口呢,你必须拍好,责任重大。像平时采访,领导人接见时就几分钟,而且从不考虑给记者留点时间。走进来,握手,坐下,马上就点烟了,这时就不能拍了。如果这几十秒内还没拍好,就只有等着结束了。而同时期的外国记者就不同,他们敢说话,可以要求总统给个笑脸或一两分钟,做个姿势。只有周总理会考虑给记者一点机会。其他领导人都是直接进去、握手、寒暄、坐下。往往有时只有一个人拍时我就更紧张。


  去外地更是家常便饭。主席往往一年里有一半时间在外面。我也就得跟着走,家里人也不知道,也不许问。没有电话,也不能写信,都是保密要求。主席喜欢坐火车,到哪里支线上一停,吃喝拉撒带办公都有了。也省得给地方同志添麻烦。我经常是半年才回一次家。粗算了一下,这一辈子我在外面的时间就有20多年。


  毛主席用“畅游长江”来抒发他的豪情斗志,晚年的邓小平则常说:“我能游泳,说明我身体还可以,我能打桥牌,说明我脑子还可以。”是呀!在伟人政治的时代,领袖的身体和大脑,无不关系着民族、国家的命运。所以,他们的健康不仅是自己的话题,还是全国人民,乃至国际社会的重要话题。


  与这次在快艇上挥手仅隔一个月,便是毛主席更为著名的一次挥手—在天安门城楼上向百万红卫兵大军的挥手。这一挥的神力可谓史无前例,它令“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最终的结果是,神州大地犹如台风袭过,一片狼藉,惨不忍睹,这是后话。


  一些研究“文革”的专著记载:1966年7月25日《人民日报》等主要报刊在头版头条登载了毛泽东横渡长江的报道和照片,当人们看到毛泽东在快艇上挥手检阅正在长江中游泳的人流的巨幅照片时,对73岁高龄的毛泽东的领导艺术产生了一种无法形容的信赖感。确实像报纸上宣传的那样,人民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向群众呼喊“人民万岁”!激励着群众更坚定地“跟着毛主席在大风大浪中前进”。


  受这次毛泽东游长江的激励,很多地方都展开了渡江活动,因为“大风大浪”和“搏斗”与“革命行动”、“英勇气概”这类内容总是很协调,既然崇拜伟大领袖,那当然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了。


(编辑:红尘)


文章摘自 《烙刻:记忆中的影像》 作者:巴义尔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毛 主 席 把 杭 州 当 做 第 二 家 乡 。

生 前 经 常 去 杭 州 。
发表于 2012-7-22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吃的不错哦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杭州是我第三个家”      历史名城杭州,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那里楼台如烟,园林如云,而西湖刘庄是杭州第一名园。从1953年到1975年,毛泽东来杭州40余次,凡来杭州,一般都居住在刘庄,故刘庄又有“第二中南海”的美称。



    毛泽东喜欢古老的东方园林,而刘庄的庭园景观正好全是中华民族风格,且依《红楼梦》大观园设计建造。它面对六桥,背仰双峰,括湖山胜景。建国后,刘庄经著名园林建筑家戴念慈重新设计,更呈现了楼台隐现、回廊曲折、临湖依山、清新优雅的景观,被誉为“西湖第一名园”。
    丁家山半山腰处,有一绿色琉璃瓦面、上饰金黄色瓦翅角的楼房,以围廊亭阁相护卫,这就是当年毛泽东住的一号楼。毛泽东常对工作人员说:“湖南、北京是我的第一、第二故乡,浙江杭州是我的第三个家。”
    毛泽东确实把杭州刘庄当作在家里一样,卧室里、床上也如中南海丰泽园的菊香书屋,堆着一半书,办公室、休息室、厕所里都放着书。一次,时任浙江省公安厅厅长的王芳刚要动手帮他整理书籍,毛泽东马上制止说:“书是要读的,不是装潢门面的。我们要做工作,想抽出专门时间读书那是很难的。我到处放书,随手拿起读上一页一段,多方便呀。”毛泽东在刘庄的生活很俭朴,爱穿补丁叠补丁的棉布睡衣,爱吃苦瓜炒辣豆腐,没有苦瓜时,就拿整个辣椒烤着吃。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他有空就带警卫人员到山坡上挖一种叫蕨菜的野菜,让伙房师傅用开水泡瘪凉拌着吃,就餐时,他大口嚼着,还说:“我们湖南人最爱吃喽。”1959年,照毛泽东的意思,警卫人员把刘庄进大门的80亩荒地开垦了出来,种上了茶叶、果树和蔬菜。1962年春暖花开时,毛泽东又来杭州,一进大门见原来的荒地郁郁葱葱,很是高兴。一下 车,见工作人员正在摘茶叶,他也弯下腰摘起来, 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是种茶叶得茶叶咧。”


             浙江抒情写咏诗

    毛泽东喜欢杭州,不知多少次赞美过西湖的美,但奇怪的是,凡正式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中没有一首是描写西湖的。据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曾经解释说:“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写得太绝妙了,我不敢造次。”其实,毛泽东是写过两首咏西湖的诗的,一首是五律《看山》,一首是七绝《五云山》,只不过生前没有发表,直到1996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毛泽东诗词>才首次将其公开。与这两首诗同时被公开发表的还有咏莫干山和钱塘江的两首诗。当年毛泽东是怎样创作这些诗的呢?

    1955年4月的杭州,春光明媚,百花争艳。9日,毛泽东游山的兴味甚浓,决定去攀登北高峰。一路上毛泽东和警卫人员边走边看边谈笑,一直到达山顶。在山上古寺里稍事休息,接着走向寺后,顺山脊旁的石板古道走去,慢慢地绕到北高峰的西北部,向山下放眼远眺。一望无际的杭嘉湖平原和连绵起伏的西部丘陵地带,尽收眼底。尔后,毛泽东从南破朝灵隐寺方向下山。他们在山上还游览了扇子岭、美人峰等名胜。这是毛泽东继1953年底和1954年2月15日之后第三次登北高峰,他回到刘庄后,挥笔写下了《看山》: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
             一片飘摇下,欢迎有晚鹰。

    诗中的“扇子”即是扇子岭,“佳人”指美人峰。这一年,毛泽东还写过两首七绝: 一是                                         莫干山
              翻身复进七人房,
              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
              风驰又已到钱塘。

     莫干山在湖州市德清县西北,相传春秋时吴国在此铸造“莫邪”、“干将”两剑,故名。为浙江避暑、休养胜地 。“七人房”指毛泽东使用的轿车,可坐七人。“四十八盘”泛写曲折盘旋的山间公路。另一首是

                  五云山
              五云山上五云飞,
              远接群峰近拂堤。
              若问杭州何处好,
              此中听得野莺啼。      五云山属西湖群山之一,据说有无色彩云萦绕山顶经时不散而得名。新发表的四首有关浙江的诗作中还有一首是题为《观潮》的七绝。那是1957年9月11日,即农历8月17日 上午10时,毛泽东在海宁盐官镇七星庙观看澎湃汹涌的钱江潮,回到刘庄后写的:

             千里波涛滚滚来,
             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
             铁马从容杀敌回。
    诗中的钓鱼台是指钱塘江中段的富春江江滨,相传为东汉严光(子陵)隐居垂钓处。诗中还用铁马借用为雄师劲旅,因钱塘江涌潮来袭时,波涛汹涌,如闻“十万军声”。

               畅游钱塘江

    随着毛泽东年事渐高,工作人员在杭州安排了游泳、爬山、跳舞等活动,以达到所要求的运动量。

    1962年6月的一天,汪东兴告诉负责毛泽东警卫工作的浙江省委警卫处处长、省武警总队副政委伍一:毛主席要去畅游钱塘江,请你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当时,江水温度不到21°C,伍一准备了一艘救护艇,顶着一只救生圈,一步不离的跟在毛主席身后。毛泽东发现了,叫伍一将救生圈扔了,。一下水,毛泽东就不按原定路线游,还对王芳和伍一说:“  往上游,逆流能锻炼人的意志。”毛泽东不急不慢逆水前行,犹如在陆地上散步一样。

             召友深夜聚会    在杭州刘庄,毛泽东经常找人了解情况,商讨问题。1958年1月6日半夜时分,毛泽东将历史学家周谷城、生物学家谈家桢、新闻学家赵超构接到刘庄深聊。


    谈家桢汇报了当时生物学界有人片面强调李森科、米丘林学说,压制摩尔根学派,虽然“双百”方针提出后情况有所好转,但仍有困难。毛泽东鼓励谈家桢说:“有困难我们一起来解决,一定要把遗传学搞下去。”毛泽东还与周谷城谈形式逻辑和辩证法,与赵超构谈新闻工作……

    不知不觉,毛泽东与三位专家学者兴致勃勃的讨论了三个小时,凌晨三时,毛泽东身披大衣,送客百米后止步,风趣的笑着说:“这样的聚会,也可算是一段西湖佳话吧,”                           据 <世纪风采〉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章          跟随毛主席去杭州

                                                                                 2012-02-12 21:26:24


                                            来源: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作者:李锦华 浏览次数:81

回访刘庄


    2007年3月,我到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疗养,疗养院距刘庄很近。回想起1955年两次跟随毛主席来此地的情景,心情激动,倍感亲切,于是我生出了再看看今天的刘庄是个什么样子。


    刘庄如今已改名为“杭州西湖国宾馆”,它不是开放景点,游人被谢绝参观游览,出于种种原因,游人还是很想进去看看,毕竟那曾经是毛主席在建国初期来杭州居住过的地方。国宾馆由武警部队负责保卫,戒备森严,很难进入。经过交涉,说明来意,3月27日宾馆办公室主任亓民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招待我们品尝了具有杭州特色的虎跑水沏的特级龙井茶,以及水果点心等。当我介绍跟随毛主席来刘庄的情况时,他们并不知晓,并对此非常感兴趣,他们全神贯注地录了音,做了笔记,并要我将写的回忆录寄给他们。随后又陪同我们参观了“毛泽东采茶处”、“毛泽东学英语处”、“毛泽东读书处”等景点并拍了照,还赠送给我几本《刘庄百年》专著。


     《刘庄百年》的作者罗以民,对刘庄的的主人刘学询及刘庄的创建变迁作了深入细致的考察论述。


    刘学询,广东香山县(现中山市)人,生于1855年,24岁考中举人,次年会考(即参加中央的复试),离粤时,路过杭州,一见西湖,惊呼故乡无此好湖山,带着仆人想参观秀丽的楼阁及气概非凡的宋庄(今之郭园),被人家谢绝了,感觉受到了奇耻大辱,便立志要在西湖建一个超过宋庄的别墅。


    1886年,刘学询考中了进士,但名次靠后,没有当上官,搞了个“待分配”。进士在清代几乎是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是当大官的正途。曾国藩、李鸿章就是从进士起步的。一年又一年的“待分配”,使刘学询感到怀才不遇,就弃官下海,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发了大财。为洗宋庄之辱,他把全部的精力和财力都投向了西湖畔的私家别墅刘庄(当时叫水竹居),于1905年建成。其主要组成部分有:水竹安乐斋、梦香阁、半隐庐、延秋水榭、耦耕草堂、湖山春晓阁、松岛长春屋。室内配置了高档红木家具。解放后刘庄被收为公有。


    书中有一章“毛泽东与刘庄”,提到了毛泽东第一次到刘庄是1953年12月27日,一直住到1954年3月14日。在此毛泽东起草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并说:“可惜,这件事,今天无论是刘庄的住客,还是刘庄的工作人员,依然是鲜为人知”。此事,我专门询问了当年担任毛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同志,他从1947年到1963年一直未毛主席服务,它肯定地回答说是。


    1958年以后,刘庄进行了大规模改建,老建筑荡然无存,在原处新建了杭州西湖国宾馆。包括刘庄、丁家山、康庄(康有为的别墅),占地540亩。建筑富丽堂皇,十分气派。亭台长廊,绿草茵茵,鸟语花香,到处都可以看到可爱的松鼠上窜下跳,环境十分幽静,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据说此后,毛主席再也没有入住过刘庄。此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在此住过。这里曾经接待了众多的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总理陪同到杭州,就住在刘庄。中美联合签署的“上海公报”就是在这里起草的。经过激烈的争论达成了共识,在上海正式签署并发表。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毛 主 席 在 杭 州




转载/王芳回忆录:毛泽东在杭州的“失踪”事件
  毛泽东在杭州期间,兴致勃勃地爬了玉皇山、北高峰、莫干山、城隍山、北山、钱江果园、五云山、狮子峰、天竺山等,几乎把杭州市周围所有的山都爬遍了,有的地方还去过多次,差不多每个星期出去一次。他对杭州秀美壮丽的自然风光赞叹不已,

                                                   还写了一首《七绝·五云山》:

                                                     五云山上五云飞,

                                                     远接群峰近拂堤。

                                                     若问杭州何处好?

                                                     此中听得野莺啼。


  五云山在杭州西南方向,钱塘江北边,离市区有七八公里。如今属于城西风景保护区。这里群山连绵,峰峦叠翠,风光宜人。我陪毛泽东先后两次去过五云山:一次是从钱江果园,经狮子峰、五云山,到天竺山回来。一次是直接上五云山,从龙井茶主要产地梅家坞下来。这首诗是毛泽东第二次上五云山后的即兴之作,没有公开发表。毛泽东用诗歌赞美杭州自然风光,表达了他对第二故乡杭州的深情热爱。


  毛泽东每年都来杭州,差不多每次都要抽时间去爬山。可是有一次出了一个意外,搞得大家十分紧张。


  一天下午6点钟,该是吃饭的时候了,可是毛泽东还没有回来。工作人员打电话向毛泽东办公地的工作人员问情况,对方回答说毛泽东下午4点半已出去了。问罗瑞卿、杨尚昆,他们也不知道。7点钟了,毛泽东还没有回来。罗瑞卿和杨尚昆急忙赶到刘庄,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谁也说不清楚。他们担心毛泽东外出去偏僻的地方,遇上意外,无法与他们取得联系(那时没有随身带的通信工具)。罗瑞卿、杨尚昆估计了一下毛泽东会去的几个地方,赶紧派出几路人马去寻找,同时又打电话到几个公安执勤点查询。晚上8点多,大家还没有找到毛泽东,也没有任何有关毛泽东的消息。罗瑞卿、杨尚昆急得团团转,头上直冒汗。他们不知道毛泽东到底去哪里了,路上会不会发生什么问题,万一有个什么长短,这天大的责任谁能承担得了?这次罗瑞卿来杭州,直接负责毛泽东的安全保卫工作。罗瑞卿在公安机关向来以自身作风严谨、对下级要求严格闻名,对毛泽东的安全保卫工作更是一丝不苟,哪怕一点小小的差错,也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如今遇上这种情况,怎么不叫他万分焦急和提心吊胆?
  那天的事情的确很意外,不仅搞得罗瑞卿、杨尚昆很紧张,而且搞得我也十分紧张和疲惫不堪。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这天下午,时间已到4点半,毛泽东从办公室出来,对我说:“老毛病又犯了,昨天晚上没有睡好觉。我们出去走一走。”


  天已晚了,到哪里去比较合适?毛泽东的习惯是说走就走,不容迟疑。我脑子里迅速思索着,决定到钱塘江边上的钱江果园去。那里的梨花已经开了,地势比较平缓,山坡不陡,路也不太远,转一下回来吃晚饭还来得及。


  我们一行数人立即陪毛泽东乘车来到钱江果园。毛泽东健步走上北边的山坡顶上,回身南望,眼前是一片雪白的梨花和长势良好的小麦、油菜。空气中散发着甜甜的清香。毛泽东显然很高兴。我在前面带路,毛泽东在后面走。我知道毛泽东走路有个从不改变的习惯,就是不走回头路。所以我从山坡的西侧带毛泽东上坡,准备从山坡东侧带毛泽东下坡。这样我们在果园转一圈出去,估计6点钟就可以回家了。


  毛泽东知道了我的意思,停住了脚步,朝我笑笑说:“要回家?还早呵!你们不累吧?继续往前走。”说着,他迈开大步朝狮子峰方向走去。我们不知道他还要走多远。他在前面快步走着,我们只好在他后面紧紧跟着。到了狮子峰山顶,毛泽东才歇下脚来。这里是狮峰龙井茶的产地,在坡地上,一层层,一片片,远近几千亩茶山,在早春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新。毛泽东活动着胳膊,深深地呼吸着。


  过了好长时间,毛泽东又向五云山方向走去。这时太阳快落山了。我想劝毛泽东回家,但毛泽东不走回头路。继续往前走,路还长着呢!怎么办?我心里暗暗着急。


  五云山是这里最高的一个山峰,海拔近400米。上了山,毛泽东伫立山顶,举目远望,一览众山小。这时太阳已落山了,西边的天上映出大片彩霞,南望钱塘水,滔滔东去,东眺西子湖,平静似镜。五云山顶有一座庙,毛泽东和我们在庙前拍了一张照。相一照完,天似乎立刻暗下来了,大家还想再拍几张,但考虑到光线太暗,怕拍出来效果不好,就作罢了。我催毛泽东抓紧赶路。因为下午毛泽东出来时,其他陪同和负责警卫毛泽东的领导不知道。现在已经过了吃晚饭的时间了,还不见毛泽东回家,他们肯定很着急。可是毛泽东说:“不忙。”他点上一支烟,悠悠地吸着,看着五云山下暮色苍茫,峰峦起伏,烟云缭绕,几处农户亮起了电灯。……毛泽东还不想走。不知是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还是在思考什么问题,或者是在酝酿一首诗词。


  这时大家感到有点累了、渴了,但毛泽东丝毫没有疲倦的表示,下了五云山,仍然大步往前走着。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跟着毛泽东往前走,过了五云山又继续向前往天竺山方向走。北京来的几位警卫干部不知道我们走在什么地方,向什么地方走去,他们已辨不清现在的方位。我虽没有到过这里,但我知道大体方位。出于对警卫工作的敏感和警惕,我和他们一样,内心感到很是紧张和不安。四周是荒山野岭,走的是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有的地方被水冲了,根本无路可走,加上天已全黑了,我们几乎在摸黑行进。不一会,前面真的无路可走了。


  我说:“主席,不行,前面没有路了。”毛泽东说:“鲁迅说过,路是人走出来的,这里没有路,我们给杭州人民走出一条路来。”毛泽东从来不怕任何困难,越是困难越要挑战。他加快步伐往前走去。我赶紧上前去带路。越过几道被大水冲成的土坎和乱石,接着是陡坡。由于树长得茂密,连星光也被遮住了。毛泽东两手搭着我的肩膀,我凭脚底的感觉,一步一步探着往下走。因为是陡坡,泥土又潮湿,有点打滑。我挺直腰板,稳住全身,一步一步往下移动着。


  过了五云山,又上了天竺山,这里地势比较平缓了。荒草中的小路依稀可以辨认。毛泽东在路旁一块大石头上坐下稍稍休息。有个警卫员立即取下随身带的一壶水,倒给毛泽东喝,毛泽东连喝了两口。这时我身上都被汗浸湿了。大家又饥又渴又疲劳,但看到毛泽东这么大年纪了,走了这么多路,却没有疲劳的表现,感到非常高兴,因此谁也没说一声累,个个显得精神振奋,毫无倦意。


  这里距浙江省公安干校不远,我立即叫人到干校去给毛泽东住地打电话,告诉毛泽东现在的方位。正在焦急万分的罗瑞卿、杨尚昆,接到电话后立即赶来把毛泽东和大家接回去。回到住地,已是夜里8点半。安顿好毛泽东后,罗瑞卿就对我和叶子龙发作起来,批评我们不打招呼,太大意,还个别对我说:“对主席的安全,不能有半点疏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 杭 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主席在杭州

摘要:毛主席在杭州时,游遍了杭州的山山水水。但他最喜欢的就是登山,在五云山上还留下了七绝一首


 毛主席在杭州期间,差不多每个星期出去爬山。他还留下一首《七绝·五云山》: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一天下午,时间已4点半,工作人员立即陪毛主席乘车来到钱江果园,知道毛主席不走回头路,工作人员从山坡的西侧带毛主席上坡,准备从山坡东侧下,估计6点钟可以回家。


  没想到主席笑笑:“要回家?还早呵!你们不累吧?继续往前走。”说着,迈开大步朝狮子峰方向走去。到了狮子峰山顶,毛主席才歇下脚来。休息了一会,又向五云山方向走去。五云山是这里最高的一个山峰,海拔近400米,山顶有一座庙,毛主席和大家在庙前拍了一张照。这时已经过了吃晚饭时间了。可是毛主席说:“不忙。”下了五云山,又向天竺山方向走。一直到很晚才回来。


  五云山


  是西湖群山中的第三座大山,因有五色云彩盘旋山顶,经时不散而得名。又据说山顶真际寺内有五口井(今只剩下三口),水井中看天上云彩倒影,形状各有不同,故名。


  五云山上盛产兰花,著名春兰荷瓣名种“绿云”的原产地就在这里。绿云堪称兰中绝品,现在五云山中野生品种已不多。山以北,就是境界开阔的“十里郎当”景观。


  山顶有建于五代的真际寺遗迹。毛主席与李讷在此合影。现在,这里除三口古井外,还有一株五人合抱、树龄已达一千四百年、高达二十一米的银杏树,号称“杭州古树第一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 1 9 5 3 年 至 1 9 7 5 年 ,毛 主 席 去 杭 州 4 0 余 次 。

上 有 天 堂 、下 有 苏 杭 。
发表于 2012-7-23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匪首
发表于 2012-7-23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列上的一大批女乘务员,是亮点。

卡扎菲的美女警卫队
发表于 2012-7-23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作孽,想走就走,想停就停,你倒是舒坦了,其他客货运就全得停。
发表于 2012-7-23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7-23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想到去年8月底我同学遇到了 金正日的专列。。悲催的晚点了5个小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7 05:22 , Processed in 0.22131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