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73|回复: 8

[转帖] 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山深处的“铁路公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8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ason 于 2012-3-28 22:03 编辑

时间:2012-03-27 20:41   

 (杨楠、赵文峰)齐齐哈尔客运段古韩碧车队担当的齐齐哈尔至古莲6245/6246/6250次列车,从齐齐哈尔出发一路向北,跨过嫩江平原,穿行兴安林海,经过“神州北极”漠河,最终抵达我国铁路网北方最末端的客运站——古莲。这趟绿皮小客车单程走行923千米,运行22小时50分钟,列车沿途经停66个车站和15个乘降所,平均每13.5分钟迎接一次旅客乘降,乘务人员平均年龄45岁,被林区人民称为“大山里的‘铁路公交’”。

  39年来,它承载着山区人民的期待和重托。

  自1973年开行以来,在10年的时间里,它是唯一深入大兴安岭塔河县以里的列车。“这趟列车的开行,改善了漠河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现状。”当时漠河县的县长曾这样评价。

  林区的父母官们称它是一趟“经济列车”。它让久居大山的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探访外面的世界,也让外面人们可以走进大山、开发大山。改革开放的种子就是通过这趟车带回了大山,生根、开花、结果。每年乘坐这趟小慢车在大兴安岭林间穿行,感受森林气息,到“神州北极”漠河去找“北”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成为林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山里的百姓称它是一趟“生活列车”。山区人民的绝大多数生活物资都靠外运,而山高林密,道路难行,运输困难,物资非常匮乏。列车开行以后,自然就成了林区百姓的“生活补给线”。林区居民小市场的物品越来越丰富,过去稀缺的东西,甚至是没见过、没用过的东西,渐渐走入了寻常百姓的家门。当年曾在这趟列车上担任过列车长的马维斌回忆说:“那个时候,小到一针一线,大到蔬菜米面,全靠这趟列车源源不断地运进来。”

  患病的人们称它是一趟“急救列车”。当年不知有多少林区重患旅客,乘着这个最快的出山通道,在乘务员的精心照料下,奔赴加格达奇、齐齐哈尔等地的大医院,得到了及时救治。谁家急需求医问药,只要打个招呼,乘务员就会在齐齐哈尔折返站待乘时义务帮助寻医找药,不图任何回报。1987年的那场特大森林火灾,这趟列车把一批批失去家园的灾民运出了大山,又把一队队英雄的人民子弟兵送到扑火第一线。

  风雨中,这趟列车与山里的人们朝夕相处、甘苦与共,每个山里人都能叫出这趟小客车的车次。

  39年来,它陪伴着乘务人员扎根、奋斗、成长。

  当年在这趟列车上艰苦创业的第一代乘务员,现在大多数已经退休回家,但车队的墙上仍然镌刻着“不畏艰难,苦战严寒,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文化。

  现年42岁吕冬玲,是这趟列车上唯一的一名女车长。当年她刚在这趟车上当列车员时才24岁,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爱哭贪玩的小女孩。一次因不会背规章而被罚站的经历让她警醒和成长起来,后来成为了一名业务尖子,并通过公开竞聘走上了列车长岗位,这一干就是15年。

  一次与呼中部队军民共建,在新年联谊会上,有人唱歌、有人跳舞、有人现场书法,唯独她从小就没有这个天赋。逼急了,她就7分钟默画了北南方铁路示意图,并表演背诵《客规》,57条规章张嘴就来,一字不差,震惊全场。就是那次表演中,不知哪个战士喊出来“吕大姐”再来一个,这个名字打那以后就不胫而走。

  有人不解地问她:“你一个女同志,在这么艰苦的列车上一干就是10多年,你就没想过换趟轻松点儿的车吗?”吕冬玲说:“这么多年,我都习惯了,也不觉得累。再说要是都喊累,都吵着要离开这趟车,这车不就没人跑了吗?”

  供水员谷金才是这趟列车上年龄最大的老同志,今年9月份就要光荣退休了,他已经在这趟列车上送水年复一年的重复了15年,满水的送水桶从原来40多斤提升到了60斤,大水壶比原来高了10公分,而谷金才却由原来的165公分降到了160公分,尽管压弯了腰,但他却像铁道线路两旁的松柏,仍然挺拔。

  40年的工作中,他烧水、送水,也帮人、送人,受过他帮助的重患旅客数以百计。他告诉记者,2000年帮助重患旅客的事最难忘。那天,还有3天就满50岁的他,靠着105斤的体重,愣是和一个20多岁的毛头小伙子抬起了200多斤重的患者,在加格达奇站晃晃悠悠的挪完了100多米距离。用谷金才的话说:“不求别的,看见不帮心里不落忍。”

  39年来,它始终是山区人民喜爱的“铁路公交”

  伴随着经济发展的脚步,如今林区的交通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公路拓宽了,机场建成了,到漠河的列车也增加到了三趟,但这趟见站就停、整洁干净,尤其是到了三九天还很暖和的小慢车,仍然“飞驰”在大山深处的铁道线上。

  大兴安岭林区地广人稀,铁路沿线散落着很多小站和乘降所,快车不停,人们出行就靠这趟慢车。平均每13.5分钟就要重复一次到站前、站停时和开车后的一套作业程序,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但这群平均年龄45岁的老乘务员们,却重复的有板有眼,他们用那份坚守和执着,39年如一日保障着旅客安全乘降。

  这趟列车夜间运行停车站多,很多小站站台短,车厢经常靠不上站台,一旦有旅客上下,就需要乘务员踏着路基上的渣石组织乘降。58岁的3车列车员刘连代还是那么灵巧,帮旅客抱小孩、拎包、拿行李,一次都不差。有旅客关切地问:“你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这么上来下去的,能行吗?”刘连代说:“没问题,这就是我的工作。我要是不下去,如果旅客磕着、碰着,或是上不来车,那就是我的失职了!”

  多年的乘务工作中,他服务过的旅客多似繁星,他记不得他们的名字,但大家却都知道,这趟车上有个“连代哥”。和他一样的列车员,还有42名。

  大兴安岭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素有“高寒禁区”之称。从每年9月15日起到来年5月15日,是长达8个月的焚火期。尤其是到了三九天,气温经常能达到零下40多度。要想车厢保证16度以上,全靠乘务员一锹一锹填煤烧锅炉采暖。

  每年焚火前,这趟列车的列车员都会接受一次焚火技能培训,重温设备操作技能。为了保暖,他们为便器、地漏、洗手盆排水口配备防寒胶堵,车门翻板配备防寒垫,车窗缝隙用胶带粘贴封闭,端门玻璃粘贴“请随手关门”标识,源头堵住车内热量流失的漏洞。

  天最冷的时候,他们每半个多小时就要添一次煤,进行一次锅炉循环,清理一次炉灰,这样周而复始,使车内温度保持在18度以上。一位春节前回家过年的旅客在留言簿上这样写道:“寒冬腊月,数九寒天,一晃离家十几年。如今踏上归乡路,车暖心更暖,天冷人不寒。乡音未改情未变,服务更是赛当年!”

  列车有终点,服务无止境。乘着“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的东风,这个车队的队长黄景武告诉记者:“他们决心把大山深处的‘铁路公交’,打造成‘北极之旅’列车服务品牌,让山里的人们不仅感觉到舒适、便利,更会享受到高档次的服务,营造山区人民的和谐家园。”
发表于 2012-3-29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3-29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乘坐一次的计划……但一直没有时间……冬天又不敢坐…冻死的会………
今年准备先挤时间去成昆铁路沿线运转……
发表于 2012-3-29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帮顶
发表于 2012-3-29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复一年朴实无华的劳动,值得敬佩
发表于 2012-3-29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上次和K47去过皖赣后,就一直很向往这种山区的小票车,几次做梦到梦到过自己在这种车上。文中提及的“很多小站站台短,车厢经常靠不上站台,一旦有旅客上下,就需要乘务员踏着路基上的渣石组织乘降。”这个情景还在脑海里留有深深的印迹,前段时间还曾打算4月份同好友一起去漠河,但因气候原因还是决定延迟了。漠河,期待我们秋天的相逢。
发表于 2012-3-30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富西线、林碧线、牙林线、伊加线,这些陌生的名字却会给人带来无限的憧憬
发表于 2012-3-30 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3-31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能和公交扯上关系……
不过坐着6246慢悠悠地穿行在夏日清凉的森林中的感觉,确实很令人怀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5 22:34 , Processed in 0.27462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