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71|回复: 24

当没有活动的时候,最好的是学习——慈善也是门学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6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杭州网义工分会 于 2010-12-16 18:31 编辑

读《暖》
说起朋友向我推荐信天谨游的《暖》,的确是本不错的助学入门书。很多人觉得做公益是件特别随性的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其实,这也是门学问,要做好,是需要不断的学习与实践的。

感谢朋友,推荐给我这么好的书;也感谢素未谋面的信天,这书确实能给正在助学道路上迷茫的人们一些启示。

当然,书中的观点,有部分我是不尽同意的,如有机会,定当当面交流。

如果说让我写篇读后感,我觉得很难写,因为这样的一本书,更多的是一种交流,然后达到一种共识,就像志同道合的朋友坐在一起咖啡话家常一般,而非要谈些感受,这有点像小学语文课,非要把鲁迅的文章,字字句句分析到位一般,熟不知鲁迅当年下笔时,也并没有如此复杂的想法。

于是,我只是摘录一些书中的精彩观点,为了认同,也为了存档,时时翻出来看一下,当然也不失为义工培训的教材。

1、有很多朋友看了媒体宣传,对助学产生浓厚兴趣,有的人就也想去山区支教,但支教并不是只有热情和爱心就能够完成的事情。很多想去支教助学的朋友都比较年轻,他们刚刚脱离了少年时代,简单地认为支教也并非难事,也许他们真正爱的不是助学本身,只是对支教生活的不确定的向往而已。可山区的现实性,又与这些年轻朋友的想象差距太大,千百年来,山还是那座山,也还是那个月亮,缸啊还是缸,并不因为城市年轻人的到来而改变。有的年轻朋友,拥有热情和爱心,但缺少真正的行动,拥有善良和决心,但缺少坚持的勇气。

我:至少我觉得我做不了支教,我理智的觉得,我有洁癖,没水不行,上厕所一定要讲究等等,这样的环境,我是承受不了的。

2、不和当地官员打交道的想法是不可取的,是讳疾忌医的想法,很不现实。
个人的力量永远小于当地政府的力量。如果不用当地政府的人力和渠道,自己另建渠道,太费时费力,事倍功半。很多人一提到当地政府干部,第一印象就是腐败,受这种定势的影响,他们都躲避当地政府。其实,社会的主流还是好的,还有很多正义的官员,否则这个社会早完了。做助学,要善于和当地政府打交道,相处久了就会发现,他们是很愿意做的。在我们助学中,当地的官员已经成为我们的义工联,他们会找车,帮我们调查,和我们一起徒步上山等。只要关系处好,他们就很愿意做这些事情。
我:现在有很多做公益人的心态本身就不好,而这样的不好心态直接影响了你所产生的公益后果。连公益人都不相信阳光,只有黑暗,那你做的事情,又怎么能让别人看到希望呢?
3、杨澜曾采访过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位教授,他是美籍华人科学家,叫崔琦,获得了199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崔琦出生在中国贫苦的农村,他在10岁以前从来没有走出过他住的地方,他的父亲希望他在家里帮忙,但是他的母亲觉得孩子还是要出去读书,所以在他10岁以后就想办法送他出去。之后崔琦辗转到了香港读书,由于种种原因他再也没有回到老家,他父母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大饥荒当中饿死了。当崔琦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杨澜在普林斯顿大学采访他,问了一个很老套的问题:“如果当时你妈妈没有让你出去读书,今天的你会是什么样的?”崔琦的回答非常令人震撼,他说:“其实对于我来说得不得诺贝尔奖不重要,我本身在研究过程当中得到了很多的乐趣。但是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宁愿当初就在家里做一个农民。如果我不出来,我父母可能就不会饿死!要知道,在农村家庭里一个劳动力是很重要的。”听了这句话,杨澜的眼睛湿润了。
对于有些人的一生来说,最重要的也许不是追求世人所推崇的成功、成就,并不是拥有那些金钱、名利、高深知识。在他们看来,最重要的或许是拥有人之初的那种本性吧。拥有亲情,拥有健康,加上自己辛苦劳动获得收成,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我:别为辍学孩子因为家庭原因不去上学而难过,只要是他自己的选择,你不是他,你又怎么知道他不快乐呢?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慈善也是一门学问,最忌讳一受感动就盲目资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助学,须先学习,学会了,然后再做。助学是一件长期的事情,不要着急,不要主观,不要想当然,更不要赤膊。
我:既然是学问,就得不断的学习。
5、我们捐助的贫困生们,现在在山区读小学、初中,他们吃不饱,穿不暖,睡的是稻草,家里有病人无钱治,他们的思维和领悟能力以及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及标准,哪里能和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捐助人相同?贫苦生暗示或直接向捐助人要钱的事情,在他们看来或许也是正常的事,他们不会按照城市人的思想方式去想问题,他们还小,不懂事,想得到多点捐助却不知道用什么途径。家里的每分钱都渗透着父母的汗水,他们在电视里看到的城市佳肴也许是一辈子可望而不可即的美丽的梦。人,生而平等,对他们而言,或许只存在于生与死这两个瞬间。他们凭借对城市的自我理解,对捐助人的自我理解,寄出了很可能是人生的第一封信,而且多数是求助信。这是贫穷落后知识贫乏和城市人对于挣钱渠道的理解和差异。
我:遇到过此类案例,但自认为想的没有如此深刻,处理的没有如此到位,也让我明白了,助学的不好导向是由于我们之前的工作没有做好而引起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2 收起 理由
maylusiwa + 1 写得太好了,深刻
4105孤山 + 2 + 2 很好的借鉴,今天的休息代表明天走更远的路.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宝贝要五子登科 的帖子

6、一个善良的捐助者接到孩子来信后,除了学费外,还寄些贵重的东西,爱心过于集中资助一个孩子了。可他也许没想到,同一学校中没有得到任何资助的学生们会是什么心情,没得到的原因也许只是因为那批捐助名单中没有他们的名字而已,而贫困对他们而言几乎没有差别,没得到资助的学生家长,有的就跑到学校闹,要捐助,搞得老师也爬了,最后干脆躲避了。

你善良的做法可能因为不了解山里实际情况而使那里的“生态链”发生变化,而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事情的发展就往往会出乎你事先的设想。生活中,有些矛盾也是这样发生的,好心未必就能得到好报,可能还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

做事情除了顾及自己的情绪和感情外,站在对方和第三者实际情况去考虑问题也是恰当的,自己特别想表达和实施的愿望,站在对方和第三者立场上看,如果不合适,那么我们就要控制自己的感情,使这样的愿望尽快中止。衡量一件事情是否能顺利达成的依据,不是凭这个人的善良愿望就可以实现的,光有热情和爱心并不够。一切从实际出发,综合各方面情况,尤其是进行冷静客观的分析并和对此事物有着充分了解的当事人充分沟通,多听取当事人的建议后方可做出明智的判断。



7、人,都会犯错误,但并不是说人 每时每刻都在犯错或每个人都一直在犯错。即便是监狱里的罪犯,也不是全无善行的人,他们有的会帮助同牢的人,有的会捐献自己的器官给社会上的病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混合着善与恶。那些贫困的学生,他们在社会上生活着,即使不回报捐助人,其身上也存有着善,他们罪不至死,也不至于身败名裂,我们没有权利要求公布他们的地址和名字。



我:这是信天针对丛飞病重时,他捐助的一些学生采取回避方式而说的。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杭州有个19岁KTV陪酒女孩因摔跤,玻璃刺伤眼睛,她毅然将眼角膜捐献。而我观察了下,很多跟贴网友仅仅看到的是她作为一名“陪酒女”的身份,而很少会有人为她这样的善举而鼓掌敬佩的。



8、助学中,有的捐助人承诺捐助后,却总是借口工作太忙而拖延汇款日期,甚至捐助一年后,由于忙其他的事情干脆断绝捐助了,连个招呼也不打。“任何人都不能自以为对别人有恩,就可以不尊重对方”,若是真心实意地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那就要剔除自己高人一等的施恩心态,放下架子,蹲下身,目光与他们平齐,使他们健康成长,将来能有更好的发展,这也是所有参加助学的朋友的初衷吧。



我:帮助他人也是帮助我们自己,这话说的简单,但需要悟透。



9、作为一个义工,要敢于承担责任和风险,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顶住压力做事情。在困难面前,才会更用心去思考,想办法去处理问题,这样做事情会更符合处理事情的规则。义工要不断培养自己协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于资助人不合理的要求和不成熟的想法,根据山区实际情况要敢于对资助人说不。平时多学习助学方面的业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熟悉了解了助学中的各种情况,才能更好地助学。



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书中屡次出现,想起来省慈善总会秘书长的发言,等到公共资源向民间组织开放的时候,你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你是不是有足够的内功,足够的能力去和别人竞争这些资源。学习,对于义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



10、关于要不要把学生的照片发出去的问题,在我们调查过程中,学生们是希望把照片发出去的,他们认为发照片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能吃饱肚子坐在教室里安心读书是他们最需要的,在他们看来生存权要大于其他一切权利,更不要说什么文明社会里自认为的隐私权。在文明社会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居住几年的邻居间还互不相识,而在山村,邻居们端着碗就聚到一起边吃边聊了,城市里所谓的隐私权,在村民哪里从来就没有想到过。

根据马斯洛的个人需求层次理论的划分,个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类的生存需求永远都高于其他任何需求,这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对于一个吃不饱肚子的人,连第一需求都没有的人,您却按照您的需求用您的思维方式去要求他——要求他维护您自认为的这个权和那个权?这,也太难了吧。

对待任何事物我们都不应该只盯着它的某一点去看,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去揣度、去判断,那样会让您滋生无谓的自大或自卑、担忧或害怕。从您的角度去考虑的隐私权,却恰恰是那些学生们与外界接触的最佳渠道,那是他们的快乐源泉,是迫切解决自身温饱问题的最本质和最本能的生存需求。如果我们能从不同角度,全面地认识和洞悉事物,那么自大和自卑、担忧和害怕才不会出现。



我:还是一个问题,我们帮助人,该从谁的角度出发?从我的,还是从即将受我帮助的人?突然想到网上转来转去的那条消息,说玉树的一孤儿院冬天缺衣被,让大家转发并寄衣被过去,后来该院院长不得不站出来发表声明,该院并不缺衣被,此信息也不是他们所发。我相信,发这条信息的人也是好心,担心冬天里,孤儿们受冻,但他犯的错误,就是,从自我出发,并未去了解去征询,从受助人的角度出发。



11、谈到有人质疑洪战辉收养妹妹的不合法性:这样的阻人从善,不符合法的精神。法不仅仅是“法律条文”,也不仅仅是“依法办事”。法的精神要高于和先于法律条文,是国家机关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所必须遵循的规则。法包括法学中那些追求公平正义的法理,公平和正义是法律最终的追求,也是法律的灵魂,它可以给弱势人群带来温暖的阳光。然后,有些人眼中的法律却仅剩一副冷冰冰的躯壳,他们已忘却法律理性的后面蕴藏着的人性关怀。法律不是游离于生活之外的文本教条,法的精神是存在于法律和各种事物所可能有的种种关系之中的。

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进步,现在做慈善的人们也越来越多。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大家凭着善心去做捐助,我们的助学活动,科学、规范、合理地把钱用在了是在的地方,既尊重当地政府,也不打破当地固有的生存平衡链,更重要的是真正帮助了当地的贫困百姓和学生。



我:在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谈到的“当地固有的生存平衡链”,这是我们往往容易忽略的,但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人不是一个非常有空的人,可以说非常之忙,但花时间来读这本书,和花半天时间来打字(这些文字都是我一个一个照书打出来的),我认为值得,因为我有学到,有悟到。



对于能够通篇看完的朋友,感谢你对这份事业的热爱,这条路上,我们并不孤单。



如果看来节选想看整本书的,我非常愿意把书贡献出来,欢迎大家相互传阅。



最后,还想引用信天的那句话“慈善是一门学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发表于 2010-12-16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码这么多字  辛苦了  打字水平赶超国家特级标准。。。。。。。。

我会学习的。。。。。。
发表于 2010-12-17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2-17 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o^学习中。
发表于 2010-12-17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太强了

点评

同意楼主: 5.0
同意楼主: 5
  发表于 2010-12-17 08:43
发表于 2010-12-17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去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0-12-17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朋友,看到我们几次活动后,很是羡慕,追着要我领她加入我们的组织.我对她说:做义工不是心血来潮的事,你回家考虑三个月后再来找我不晚.六个月过去了,迟迟不见丽人踪影.我想对她说:仁重而道远吧!
发表于 2010-12-18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我做不到象宝宝这么好
我是原来的6158,因为工作忙退群的,惭愧~
学习中,谢
发表于 2010-12-18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文章
发表于 2010-12-19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暖暖人心...学学无尽...
  加油~~~
发表于 2010-12-20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angchaojun 于 2010-12-20 12:36 编辑

转载
重要的不是你所买到的,而是你所创造的;
重要的不是你所得到的,而是你所付出的;
重要的不是你的成功,而是你的价值;
重要的不是你所学到的,而是你所传授的;
重要的是你的所作所为能够使他人充实,能够激励他人,使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
重要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性格;
重要的不是你的记忆,而是记忆你的人的记忆;
重要的是选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
董佘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12-21 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2-21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想做一个无知的人,一个受助对象,你们都来帮助我的那种,哈哈
发表于 2010-12-22 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好事
发表于 2010-12-22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2-22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2-23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宝宝的文章,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才疏学浅。我真的要好好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0-12-23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自己周围有很多人接受别人的帮助,自从进入大学,一直参加义工活动,看到的更多,学到的更多,爱心事业是很伟大,需要学习,但我觉得重要的还是坚持,如果每一个有能力的人都在自己有空的时候能够关注这项事业,能够为这项事业出一点力,那我们的义工组织一定会更加强大!
发表于 2010-12-26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发表于 2010-12-26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我也要看
发表于 2010-12-26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shami 发表于 2010-12-26 17:02
这本书我也要看

在办公室,随时可拿!
发表于 2010-12-26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忙,下个月借来瞅瞅
发表于 2011-1-4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忙是借口,懒是主因。这个长度分成两次读完。很好的一本书,方便的话借阅看看。宝宝,辛苦了。
发表于 2011-1-4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读书,多看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7 17:46 , Processed in 0.27359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