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19|回复: 4

卢江良:透过无边黑暗的光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6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透过无边黑暗的光华
——卢江良长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后记

卢江良/


2009年对我而言,无疑是一个动荡之年。在这一年里,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曾经颇具影响的中华少年文学网被迫停办,作为一直来服务于它的惟一的编辑,我离开了那家供职九年之久的主办单位,先受邀在一家广告公司从事房产策划,后因无法承受那种超负荷的繁重劳作,终于告别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进入了一家娱乐公司搞文字工作。
在这家号称拥有全华东地区最顶级娱乐会所的公司里,行政人员的收入都出奇的低微,不足“小姐”们的十分之一,比起领导“小姐”的“妈咪”们,更是具有天地之隔的差距。但我考虑再三,还是选择了留下。这倒不是我不奢望拥有一份高薪的职位,而是眼下的这份工作实在轻松得很,让我有大量的空闲时间,来潜心创作这部曾殚精竭虑的小说。
这部长篇小说是以我的一篇同名短篇小说为蓝本的,但经过整整三年时间的酝酿和充实,已远远超越那个蓝本所蕴含的涵义,不再是两个特殊留守儿童的悲惨故事,而是承载起了越来越丰富的内容和寓意。这也是我在这漫长的三年中,几度动笔复搁笔的原因所在。我认为对于这样一部小说,倘若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显然是很难完成和胜任的。
应该说,这部小说的一半以上文字,我是在上班的时候写成的。特别富有意味的是,我在公司旗下最高端的会所楼上办公,楼下灯红酒绿、夜夜笙歌、声色犬马,活跃着当前国内最奢侈的一族,一次消费抵得上老百姓一年开支。而我在楼上却书写着当前中国最贫穷的群体,他们还在温饱的边缘努力挣扎。两者间差距的悬殊,类似于地球和太阳。
这让我感慨万千!同时,更严肃地对待这部小说,使其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处场景、每一段故事,都尽可能接近生活的真实,连同自己内心的真实,努力让它成为一面镜子,呈现当代中国乡村的图景,让广大读者通过它,来认知这么一个群体——一个暂且被忽视或遗忘的群体,以及他们的生存处境和心灵世界,从而正确审视当前中国的体制。
在写作这部小说期间,照例有出版编辑来询问,是否有新的作品完成?当我告知正在写这么一部小说,他们大都呈现出失望之色。按他们的意思,照当前的出版行情,我不去追逐都市热门题材,还在一味关注农村底层,真是吃力不讨好,简直就是当代堂·吉珂德了!有好心者甚至还建议我,放弃这部小说的创作,炮制一部都市家庭伦理小说!
然而,我不为所动。在我的认识里,当一位作者手中的笔,摒弃了责任和良知,纯粹为利益摇动时,是否还有资格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写作迄今,我一直恪守“凭着良知孤独写作”的理念,把触角深入于“关注人性、关注命运、关注社会最底层”这样一个层面,尽管不敢肯定自己的作品意义有多大,但可以无畏地说自己是一位有责任的写作者。
而现在这部小说,秉承了我一贯的风格,是我良知的产物。它可能显得有些粗砺,但相信闪现出来的光华,能透过无边的黑暗,照亮每个有良心的读者的心灵。它的面世可能会困难重重,但我丝毫不会感到失望和沮丧。因为它的产生,已让我心存欣慰,并使我的2009年——这个动荡而贫瘠的年份,一下变得无比安宁和丰硕——犹如枯萎的树枝,瞬间开满了鲜花。
最后,我要感谢杭州市文联和浙江省作协,在这部长篇小说还只有梗概之时,他们不约而同地伸出了橄榄枝,作为重点作品或文学精品签约,分别给了我一笔创作扶持津贴。同时,也要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是我父母和妻子,因为他们的理解和鼎力支持,我才最终留在了那个单位,一边过着清贫而轻松的日子,一边潜下心来进行创作,顺利地完成了这部小说。

2010.1.8于泥花香书轩




附:
长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梗概


卢江良最新长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全稿108000字,是一部中国农村留守人们的欲望史。
小说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内心都有一个“天堂”:游手好闲的冯梦发,成天在城里逛荡,梦想有朝一日能够发达;牛皮哄哄的冯大炮,隔三差五地上城去,谎称承包了大业务,目的不外乎以后能当上村长,可以作福作威;心狠手辣的冯丰收,企望安稳地呆在村长的位置上,一如既往地鱼肉乡亲;瘸了条腿的冯土根,挥霍着承包村里工程赚来的钱,踏上了纵欲的不归路;当镇校教导主任的毛主任,向往着远离偏僻的乡村,使出了各种不同的手段;安份守己的吴豆花,一心想让家人过得滋润些,一次又一次出卖着肉体;漂亮的村长儿媳丁娅红,淡漠了跟丈夫的情感,沉溺在跟冯小天私奔的假象中;远在城里做木工的冯田富,长期迷恋于赌博,幻想羸笔钱在城里安家落户;而主人公冯城生和冯冬暖,梦想着能逃离生活的村庄,去一个有得吃、有得穿,还不会让人欺负的地方……
然而,梦想总归是梦想,与现实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冯梦发终究没有发达,开始规规矩矩地生活;冯大泡未能如愿当上村长,却跟老婆关系恶化了;冯丰收因为经济上的问题,县委书记派员驻村清查;毛主任机关算尽调不进城,已处在了疯癫的边缘;丁娅红离开了村庄去了城市,但不是跟冯小天私奔,而是开办了一家服装店;冯田富已赌得一贫如洗,日子过得越来越落魄;冯城生和冯冬暖出逃成功,但不幸丧身于一次列车脱轨的事故中……
作者凭借对农村生活的无比熟谂,运用娴熟而高超的艺术手法,围绕着两个特殊留守儿童的悲惨遭遇和生存欲望,写出了留守农村的人们的生存困境和内心的脉动,揭示了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矛盾,反映了变革时期中国农村存在的现实问题,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当代中国乡村的生活图景,不失为一部具有史诗意味的厚重之作!
该长篇小说曾被列入杭州市文联“2007年度杭州市重点签约作品”和浙江省作协“2007年度浙江省现实主义文学精品工程”。
(上述文字系广告,供出版方参考。)


注:长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初稿已于 20091220完成,目前正在卢江良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ujiangliang)连载,敬请广大读者、文学报刊编辑、出版选题策划、文学评论家、影视编导关注。
发表于 2010-1-16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无论世界如何改变,总会有人写真实的生活,带着认真严谨的态度,不会有戏谑和轻浮。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那部分去阅读。
发表于 2010-1-16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肖涛:卢江良的寓言写作(转载)

卢江良的寓言写作
——评《不存在的孩子》和《村主任的功德碑》
肖涛/文

整体性已经破碎的时代,残存的只有废墟。写作,已无法纠结象征的力量,重新去整合统一。因此,寓言必然是这个时代文学最拿手的介入手段,也是最犀利的表述法则。卢江良的小说即具有寓言性。饶有兴味的是,《不存在的孩子》(《当代小说》2009年1)围绕着地震的幸存者李雅花的灾难记忆而来。这俨然是一个废墟中诞生的生命体,一个备受创伤而疯癫的病态剩余人物。而《村主任的功德碑》(《长江文艺》2009年5月)呢,则是在民心坍塌的基层政权中,重新建构起了一座孱弱的纪念碑。它讽喻了看似用以归拢残片、修补断裂的乡村沼泽,其实也是在蓄积瓦斯,终将爆裂。
卢江良的写作,在2009年这个危机重重的时代,颇能喻指出一些影响焦虑的翩翩魅影,并让寓意杂糅缠绕、四下蔓延。回旋处,令人感觉到人之主体性的某种不可救助的暗疾。寓言体小说介入危机的力度则逐渐加大了对症结形成的勘探和发掘。这令人不可小觑的寓言的力量比诸象征性的集体召唤,更能有强大的说服力。
卢江良进行寓意呈现的基本修辞就是重复。在两个文本中,重复成为结构性的主导元素,其实也是裸呈剥离事相盘根错节的一把手术刀。这种笔法在《不存在的孩子》中,则反复地让一个“孩子”的形象幻影,出现在李雅花的限知性视角中,成为其固着而痴迷的对象物,且发出了喃喃自语、津津乐道的母性声音:
1我的儿子在长大呢。他长一头黑色的发,发梢有些卷曲;鼻尖微微上翘,露出一副淘气样;嘴巴圆而小巧,矜持地抿着。他叫什么名字好呢?就叫“黄玉宝”吧。
2他长一头黑色的发,发梢有些卷曲;鼻尖微微上翘,露出一副淘气样;嘴巴圆而小巧,矜持地抿着。她的心猛然撞了一下。他是我的儿子玉宝,他一定是我的儿子玉宝!
3他长一头黑色的发,发梢有些卷曲;鼻尖微微上翘,露出一副淘气样; 嘴巴圆而小巧,矜持地抿着。看着他的可爱模样,她的内心充满了幸福。
4他长一头黑色的发,发梢有些卷曲;鼻尖微微上翘,露出一副淘气样;嘴巴圆而小巧, 矜持地抿着。
5我的儿子黄玉宝,现年四岁,有一头黑色的发,发梢有些卷曲,鼻尖微微上翘,嘴巴圆而小巧,总矜持地抿着,他很淘气又很可爱,是我心头的肉肉。上个月不幸患了白血病,现在病情非常严重,只有进行骨髓移植,才能挽救他的生命。
6他长一头黑色的发,发梢有些卷曲;鼻尖微微上翘,露出一副淘气样;嘴巴圆而小巧,矜持地抿着。塑料娃娃! 两位民警不约而同地吓了一跳!
这六处重重复,看似对一个“孩子”进行不厌其烦的外貌描写,其实是在拟仿李雅花的眼与心的声口传译,造成了一种复调叙事。但这种复调技法并非是狂欢式的,而是疾病的谵妄呆板状态。谵妄呆板状态,越是重复纠结,越是隐含了灾难创伤记忆之深重。当这种深重的创伤记忆来自于父母亲人血肉式的拯救时,小说的重复反而消解了寓言的反讽幽默感,进而抵达了悲剧的高度。
退而言之,我作为一个读者,读到结尾才和警察一起“发现”这个婴儿原来是塑料娃娃。这也如同寓言故事倾听者一样,琢磨了半天才领会到寓旨的妙处,真可谓诧异之至。毫不隐瞒地说,它是我最近所读到的颇具震撼力的一个小说。它的寓意性穿透了人性的面具障壁和视角的情感距离,从而将地震这一隐含故事层浮托出来,让人真切深受着灾难的无可估量后果。其实,也击溃了某些“地震时代,文学何为”的无聊质疑。
《村主任的功德碑》则消解了悲剧,并形成反讽喜剧,但其寓意性也非常明显。洪大(宏大的谐音)这个村主任,和乐天(与乐天同音暗含反义)这个刁民、县镇官僚之间,组合成了由甲鱼(驾驭双关)和功德碑(死/活不分)两个语象符号联缀起来的统一体。他们相辅相成,却都被二元背反的关系漩涡牵引着,不断地沉潜,又不断地对峙,更不断地协调与磨合,最后纠结成为了一股盘旋上升的龙卷风,造成了风暴般的感受力。这种感受力你只能称之为劣根性,抑或是民间意义上所谓的“藏污纳垢”症结。
对于这个症结,卢江良依然采取了重复叙事的手段,来进行语义生成与寓意播撒。比如洪大反复使用甲鱼来进行资本的获得与占位,以及乐天告状所获得的同样答复等等,皆本着叙事进程的玄机枢纽而来,最终突出的就是物极必反、悲极生乐的讽喻诉求。
卢江良的小说以重复妙法来生成寓意,但这寓意却并非单一性可涵盖,而是充满了歧异性。也就是说重复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一”,而是为了彰显差异。比如《不存在的孩子》和《村主任的功德碑》两个小说都利用了新媒介来进行生事,前者为了给“生病的孩子”募捐,明显来自于网络讯息传播中,很多病人或骗子使用的手法。卢江良的寓言写作既契合了当下语境文化变迁,又撩开了二十年多年前大地震的惨烈帷幕。这一幕更与汶川大地震之间发生了故事链接,具有某种未完成时的空白效果。同样《村主任的功德碑》则利用了报纸和网络两种媒介来进行语境造势,俨然是对政治场域内的某些丑陋的暗箱规则进行解密,却又能让人对大众媒介权力分散的声音表达进行质疑。
卢江良的小说不“小”,微言大义,寓意纷呈,的确令人莫名惊诧、惊诧莫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0g9u2.html
发表于 2010-1-20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中国农村留守人群的欲望史

——卢江良长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专题



卢江良长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即日起全国各地新华书店有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2e297.html
中国长安出版社2012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重推《逃往天堂的孩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2e24y.html
卢江良长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图书(实物扫描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2e22a.html



《绍兴日报》:天堂,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评《逃往天堂的孩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2e1wa.html
《绍兴晚报》:痛在梦想与现实之间——评《逃往天堂的孩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2e1in.html
留守儿童的天堂在哪里——读卢江良长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2e1er.html
《绍兴县报》:天堂,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评《逃往天堂的孩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2e1ch.html



《杭州日报》“新书过眼”推荐卢江良长篇小说 《逃往天堂的孩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2e2b5.html

浙江省知联会网:我会理事卢江良又出长篇新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2e227.html
《浙江工人日报》: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出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2e1g5.html
《绍兴日报》:绍籍作家卢江良又出版长篇新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2e1ci.html
《绍兴晚报》:绍兴籍作家卢江良再推力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2e1bb.html



卢江良长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名家点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17l9m.html
卢江良第二部长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昨日定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0hlzq.html
卢江良第二部长篇小说初稿2009年12月20日完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0fztq.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7 02:58 , Processed in 0.21373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