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必中手机”“59元开苹果12”“99元开华为手机”……听着是不是很诱人?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搜索“手机盲盒”,就能看到很多类似的宣传标语。 和一般的盲盒玩偶不一样,这个盲盒噱头可是价值几千甚至上万元的手机,“以小博大”让人不禁心动。在二手手机电商平台“找靓机”上,价格9.9元的盲盒下写着“稳赚不亏,赢手机大奖”,页面销售数据显示“月销超过4.3万件”,其他电商页面上只要搜索“手机盲盒”都有类似商品,不少商家月销量超过1000件。 消费者可能没想到的是:当他们奔着“iPhone12”购买盲盒,实际是一头扎进了商家的清库存游戏。 开出各种杂牌、山寨产品 背后是商家清库存的经营手段 抱着好奇的态度,记者购买了一个手机盲盒进行测试。打开某电商平台搜索“手机盲盒”,页面瞬间跳出五花八门的产品,价格多在9.9元到99.9元,也有少数价格在99元至499元,记者挑了一个销量不错且价格居中的79元盲盒,页面上写着“手机盲盒必中苹果12”等字样。 当天发货,过了两天记者便收到了货。“会是什么呢?充电宝?蓝牙音响?还是耳机?”当记者小心翼翼拆开快递时,竟然是与电子产品毫无关系的眼镜!记者仔细看了这款眼镜,发现有“Rayben”(眼镜品牌雷朋,均价千元左右)的字样,但包装极其简单,一个黑色眼镜袋里塞着套了塑料袋的眼镜,外加一块薄薄的布,没有任何相关证书。当记者希望卖家出示证书证明其是正品的时候,三番两次被拒绝,只是说:“是正品,放心好了。”当记者表示要退款时,卖家表示不退不换。 很明显,记者的这次手机盲盒之旅是失败的,而有同样遭遇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在某社交网站上,记者看到各种消费者在吐槽:“不可能(开出手机)的,我花99买了一个,是20多的手表和几块钱的珠子”“我也花198买了一个,只中了一个杂牌的音响”……抖音博主“曹小派”更是为了测试手机盲盒究竟能不能开出苹果12,花费1.5万元在找靓机上购买了10大箱盲盒,共计几百个包裹。最终“别说1000元钱的东西,就是100元钱的东西我都没开出过。”看着堆满整个桌子的杂牌充电宝、耳机、水壶、话题等产品,曹小派无奈地说道。 无论是真想捡漏还是猎奇心态,消费者或许正好中了商家想清库存的“套路”。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官方网站发布消费提示称,有经营者用盲盒清库存,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提醒广大消费者勿盲目购买。 专家:消费者保持理性消费 维权要保留聊天记录等相关凭证 奇怪的是,无论是哪个电商平台,手机盲盒底下的评论基本上都是好评,说自己中了华为手机、苹果手机、大疆无人机……仿佛下一个中大奖的就是你。在这其中,除了刷评论的水军,还有被商家“收买”的消费者。有消费者爆料,商家要求自己给好评然后补发盲盒。“我去找商家要求补发,商家说要补发的话就给好评并且当托,然后给我发了中手机的图片让我去好评。”“客服说补发,但是要把她给的图放上去好评,我照做了。”……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发现这些商家店铺里往往只有一个手机盲盒产品。这样一来,即使被监管、下架,对商家也造成不了太大影响。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售卖的商品信息必须透明,包括价格、品质、样式等,并且获得手机的概率是多少要明确指出。而消费者要认识到盲盒具有不确定性的本质,在购买时要清楚认识内心所需,尽量选择有实力、售后服务完善的商家,并结合自身的经济能力理性消费。 那已经购买了手机盲盒感觉被欺骗的消费者该怎么办呢?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方熠智告诉记者,盲盒宣传“必中手机”实则收到充电宝、保温杯等,此类行为涉嫌过度营销、虚假宣传,并且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商家进行虚假宣传行为,不仅需要负担行政处罚的后果,还要对消费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购买“盲盒”前,要保有风险和法律意识,保持理性消费观念,结合自身需求,量力而行,不应盲目跟风、炒作;消费者如果发现权益受到了侵害,应该保留购物票据、聊天记录等相关凭证,第一时间向商家提出退货、退款要求,或者向当地消协、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若仍无法解决,建议保留证据对商家进行起诉 。
|